【農村交通安全技術探究文獻綜述4100字】_第1頁
【農村交通安全技術探究文獻綜述4100字】_第2頁
【農村交通安全技術探究文獻綜述4100字】_第3頁
【農村交通安全技術探究文獻綜述4100字】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村交通安全技術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目錄TOC\o"1-2"\h\u16177農村交通安全技術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 1124261、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103082、國內研究現(xiàn)狀 2294913、研究現(xiàn)狀評析 431681參考文獻 41、國外研究現(xiàn)狀美國是世界上交通網路最為發(fā)達的國家,但實際上,美國的交通安全問題也非常突出。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就開始了有關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80年代以后,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開始開展以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為主要目的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與成果。美國于1999年由AASHTO(美國公路與運輸商協(xié)會)、交通工程師學會、聯(lián)邦公路局等發(fā)起,成立了專門指導制定道路安全手冊(HSM)的工作小組。該手冊的第一版就包含了五大部分:簡介和基本原理,相關知識,預測方法,公路系統(tǒng)的安全管理,安全評價,其內容涉及路段、交叉口、立交、特殊設施、路網、城郊干道、鄉(xiāng)村多車道公路、鄉(xiāng)村雙車道公路、公路系統(tǒng)安全管理以及工程措施的安全評價等多個方面。在道路安全評估和防護方法方面,美國于2003年推出的最新IHSDM(交互式道路安全設計模型)模塊的雙車道安全性能評價中,依據(jù)路側凈空區(qū)的距離、汽車駛出路外能否回到行車道、邊坡的坡度、護欄形式以及地形地貌等將路側危險等級分為7級。在連續(xù)長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技術方面,各個國家也結合自身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縱坡的坡度與坡長對交通安全的影響;修訂規(guī)范、限制縱坡坡度和坡長的指標在較安全的范圍內:通過工程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率;完善車輛的性能,使之適應連續(xù)的長坡路段;對駕駛員進行技能教育。在改善長大下坡的安全狀況方面,國外采取的主要手段是設置交通工程設施、被動安全設施以及服務設施。實踐證明,這些措施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據(jù)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門(NHTSA)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的某一個州中,有大約25%的貨車事故是因為下坡失控引發(fā)的,估計每年失控貨車事故的總數(shù)為2450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3700萬美元,而在這些事故當中,大約有2150起因為采用了被動安全設施,只造成100萬美元的損失,而其他的300起事故則造成高達36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工程措施有著非常驚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西方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逐漸對交通事故多發(fā)點進行微觀上的研究,并開展了大量的交通量調查工作。例如,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交通管理部門曾經采用事故數(shù)法對道路交通事故黑點進行鑒別,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方法并未考慮到路段長度與交通量的因素,其只是考慮到事故統(tǒng)計的絕對指標,非常容易將非危險路段誤判為危險路段,因而隨后被新方法所代替。1949年,英國的SmeedR.J.教授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做了相應的宏觀分析,他通過對人口數(shù)量、事故次數(shù)和機動車數(shù)進行回歸分析,建立了smeed模型。1956年,美國的Norden等人認為,交通事故并非隨機發(fā)生,其在特定路段或區(qū)域會呈現(xiàn)出一定的統(tǒng)計規(guī)律,并隨之提出了質量控制法(QCM)。1967年,Park和Rowan提出了采用透視方法對道路的交通安全事故作出評價,并在文中使用駕駛員透視圖對其作線性連續(xù)性分析。1990年,Lamm等人給出平曲線半徑(r)與雙車道公路運行車速的關系模型。其后Mohamed采用車速等歷史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建立神經網絡模型,預測交通事故率,以達到預測道路安全的目的;再其后,Zeeger模型根據(jù)曲率、交通量、曲線長度來預測道路交通安全中的事故數(shù)。1992年,澳大利亞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發(fā)展戰(zhàn)略,在其后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澳大利亞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指南則是由AUSTROAD提出的,為適合澳大利亞本州的安全指南。1999年,加拿大協(xié)會推薦了1993年Krammers等人開發(fā)的速度斷面圖模型。1997年J.S.CHEN和S.C.WANG兩人提出臨界率方法,來鑒別道路交通的危險路段。這一方法對任何給定路段給出其相對應事故多發(fā)點的最低事故率,如果這一路段的事故率超出臨界事故率時,則認為是道路中的事故黑點。[2]1999年,美國聯(lián)邦公路局發(fā)布并推廣使用了GIS安全分析工具,并于2000年升級為2.0版本,在“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統(tǒng)(HSIS)”中應用比較成功。2000年,Ottesen與Krammes對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建立了指數(shù)模型、線性模型以及冪函數(shù)模型,其中,模型變量為曲率,模型之中對平曲線運行車速測算回歸模型進行了歸納總結。2000年到2002年期間,由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國土政策技術綜合研究所專門研究了GIS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上的應用。2、國內研究現(xiàn)狀近些年,我國在道路建設迅速發(fā)展的同時,道路的安全保障也獲得廣泛關注,國內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有意義的研究工作。關于農村道路安全管理的研究,李爽,林柏梁(2007)在《農村道路安全管理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駐南公路泌陽段道路交通不安全因素分析》一文中提出,近年來,國家政策鼓勵和農村經濟快速發(fā)展促使農村道路建設步伐顯著加快,但與此同時,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狀況卻不容樂觀。并通過分析駐南(駐馬店-南陽)公路泌陽段道路交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說明農村道路安全管理中存在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低、車輛“兩無”現(xiàn)象嚴重、村民亂占道路、交通混亂、道路養(yǎng)護欠缺、基層交警管理效能低等問題,并從增強觀念和改進管理兩個方面分別提出了改善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建議。陳玉峰(2003)在《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思考》一文中認為,當前農村縣鄉(xiāng)公路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事故多發(fā),公路路面狀況差,交通安全設施不完備。這種現(xiàn)狀是農村道路快速發(fā)展,農村交通機動程序提高,人、車、路、環(huán)境等諸要素發(fā)生深刻變化的必然反映。加強農村縣鄉(xiāng)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并全面推進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提高農村交通參預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加大投入以改善縣鄉(xiāng)公路安全行車條件,適當擴充公路執(zhí)勤警力,對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違章行為依法整治,強化駕駛員培訓和車輛管理以消除農村道路交通不安全因素。倪偉(2010)在《依法管控農村道路交通的對策》一文中認為,如何加強對農村地區(qū)駕駛人的安全交通意識的培養(yǎng)是農村地區(qū)道路安全“軟件”管理的關鍵;而另外兩個要素“車”、“路”是客體,屬于“硬件”管理。只有將軟件和硬件管理到位,軟硬件齊頭并進,主體、客體的管理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農村地區(qū)的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觀。我國交通業(yè)的起步發(fā)展比發(fā)達國家要晚一些,隨著汽車業(yè)的發(fā)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也日益嚴峻,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對公路安全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90年代初期,其中同濟大學景天然(1991)在《交通事故與公路條件的關系》一書中,引入了事故系數(shù)法,對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評價預測,在方法中論述了道路幾何線形條件這個因素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程度。1999年由同濟大學與江蘇省交通科研所合作,對107國道的江蘇路段的事故多發(fā)段進行了嘗試性研究,在研究過程中運用了GIS技術與其他相關交通安全模型,找出所在路段存在的交通事故黑點。張曉春、楊天軍等人(2004)在《基于BP神經網絡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評價研究》一文中,建立了關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較為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包含交通安全管理、基礎數(shù)據(jù)、公眾安全等3個方面的13項指標。同時結合各種相對應的計算方法,構建了基于BP神經網絡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模型。嚴新平、朱順應、王紅等人(2005)在《道路交通安全宏觀評價F-AHP法》用因子分析法構造了綜合評價指標間的相應層次關系,以及同層次不同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結合層次分析法給出權重,將層次分析法與因子分析法組合起來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評價。彭軍龍(2005)等采用灰色聚類法模糊評判、德爾菲法,矩陣法、層次分析法的綜合應用對道路交通安全進行科學性強的定量評價。王鳳英、王俊人(2006)將數(shù)理統(tǒng)計中主成分分析法運用到道路交通安全評價中,計算出道路交通事故多發(fā)路段。山東理工大學的宇仁德等人(2007)在《基于DEA理論的交通安全評價模型》一文中,建立了基于DEA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模型,對不同區(qū)域的道路交通安全做出評價研究。目前公安部正在使用的“全國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國內較成熟的事故信息系統(tǒng),對道路交通安全的信息進行表達和分析研究,但未能與GIS結合。3、研究現(xiàn)狀評析綜上研究可見,我國學者關于專門針對農村公路的交通安全保障技術,目前還沒有專項研究,國家也為設立統(tǒng)一的標準,尤其是在農村公路上交通安全設施的選用與設置比較混亂,交通安全設施缺乏、不合理和不配套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致使農村公路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參考文獻傅倫博.國際化城市視野下的交通安全管理[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15(05)高建剛,陳磊,許諾.農村公路交通安全矛盾分析[J].公路,2014(6):1-13 趙向陽,李文閣.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釋義[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盧專琪,項仁和.淺議如何加強鄉(xiāng)村道路安全管理[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07(12):23. 林福文.農村道路安全問題與對策探討[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06,(3):5-15.吳毅洲,史壽山,陳鵬.農村公路交通安全問題的原因及對策[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4):17-18.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中國道路交通安全藍皮書(2007)[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7湯三紅.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初探明[J].交通企業(yè)管理,2008(1):50~52.吳國卿.廣州市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林通.閩侯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問題及優(yōu)化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李國柏.建設新農村交通之思考IJ].交通企業(yè)管理,2016(21):16-17交通部公路司.農村公路施工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李超.建設鄉(xiāng)村道路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化推進農業(yè)結構調整[J].四川農機.2000(6).肖殿良,陳紅,蔣楓.農村公路交通安全設施選用適用性分析[J].公路,2014(3).潘冬軍,朱自強.扶貧項目工程步入陽光地帶——灌南鄉(xiāng)村道路建設實行公開競標[J].中國政府采購.2012(10).樊樺.關于“十一五”農村公路發(fā)展規(guī)劃的思考[J].綜合運輸,2014,(11).李爽,林柏梁.農村道路安全管理現(xiàn)狀及改進措施——駐南公路泌陽段道路交通不安全因素分析[J].公路與汽運,2016(8):49.涂興榮.對四川省閬中市農村道路安全管理的思考[J],監(jiān)理論壇,2015(08):29.左葉,殷悅,任鋼毅,馮雨,何春垚.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鄉(xiāng)村道路建設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