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知識70問_第1頁
地震科普知識70問_第2頁
地震科普知識70問_第3頁
地震科普知識70問_第4頁
地震科普知識70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地震科普知識70問一、地震常識1、地球的內(nèi)部結構是怎樣的?答:地球的最外層叫地殼;地殼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0公里左右,地殼厚度為35公里左右,大多數(shù)破壞性地震就發(fā)生在地殼內(nèi)。2、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組成的?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塊完整的巖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塊彼此鑲嵌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塊,它們是南極板塊、歐亞板塊、北美板塊、南美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澳洲板塊和非洲板塊。這些板塊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幾厘米到十幾厘米的速度漂移運動,相互擠壓和碰撞。3、地震是什么?答:地震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nèi)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動(即地震)的主要原因。4、地震釋放的能量有多大?答:地震釋放的能量決定地震的震級,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越大,地震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戶7.2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00顆二戰(zhàn)時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的能量。5、地震有幾種類型?答:有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fā)地震、人工地震。6、什么是構造地震?答:由于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fā)生的次數(shù)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7、什么是火山地震?答:由于火山作用,如巖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qū)才可能發(fā)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8、什么是塌陷地震?答:由于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的規(guī)模比較小,次數(shù)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發(fā)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guī)r地區(qū)或大規(guī)模地下開采的礦區(qū)。9、什么是誘發(fā)地震?答:由于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fā)的地震稱為誘發(fā)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庫區(qū)或油田地區(qū)發(fā)生。10、什么是人工地震?答:地下核爆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11、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有哪些?是如何引起的?答:火災,由房屋倒塌、煤氣泄漏和明火引起;水災,由水壩決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氣泄漏,由建筑物或裝置破壞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所引起。12、什么是震級?答:震級是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震級小于3級的地震為弱震;震級大于或等于3級,小于或等于5級的地震為有感地震;震級大于5級小于6級的地震為中強震;等于或大于6級的地震為強震,其中震級大于或等于8級的地震為巨大地震。13、什么是烈度?震級與烈度有什么區(qū)別?答: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它們是衡量地震的兩把“尺子”。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烈度不只一個,離震中近的地方烈度高,破壞大;反之烈度低,破壞小。14、什么是震源?答:地殼內(nèi)發(fā)生地震的地方。15、什么是震中?答:從震源向上垂直對應地面的地方。16、什么是震中距?答:從地面上任一點到達震中的距離。17、什么是地震波?分為哪幾種?答:當?shù)貧?nèi)巖石產(chǎn)生斷裂發(fā)生地震時,有一部分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稱為地震波。主要分為縱波、橫波和面波。18、地震造成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5、遇到火災時怎樣逃生?答:地震引起火災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逃離火場。46、遇到燃氣毒氣泄漏時怎么辦?答:要用濕布捂住口鼻,逆風逃離。注意不要使用明火。47、地震停止后如何緊急撤離?答: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襲擊,防止更大損失發(fā)生,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揮疏散。四、自救48、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49、被埋壓時如何改善所處環(huán)境?答: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50、被埋壓時怎樣擴大和保護生存空間?答: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fā)生后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51、被埋壓時怎樣保存體力?答: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52、怎樣實施自救?答: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jié)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jié)約使用,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53、怎樣尋求救援?答:發(fā)出求救信號時可采用敲擊水管的辦法。五、震后救援54、震后救人原則是什么?答: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墒顾麄冄杆僭诰葹闹邪l(fā)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杉涌炀热怂俣?,盡快擴大救人隊伍。55、怎樣判定幸存者位置?答:首先請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采取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細傾聽有無呼救信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56、對一時難以救出的受傷者如何處理?答: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志,等待專業(yè)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57、救人時如何避免被救者遇到傷害?答: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58、怎樣確保幸存者安全?答:盡快使封閉空間與外界溝通,以便新鮮空氣注入?;覊m過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及時為被埋壓者提供飲水、食品或藥物等,以增強其生命力,確保幸存者安全。59、怎樣對幸存者施救?答:首先暴露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60、怎樣對幸存者進行特殊護理?答: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于激動。61、搶救生命的“黃金時間”有多久?答:一旦人的呼吸心跳停止,30秒后昏迷,6分鐘后腦細胞死亡。因此,現(xiàn)場急救時,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幾分鐘最為關鍵。62、施救原則是什么?答:先救命,后救傷。先做心臟復蘇,把人救活,再進行創(chuàng)傷救治。63、心臟復蘇共分幾個步驟?答:八個步驟。判斷意識,呼救,擺成側臥位,打開氣道,檢查呼吸,口對口吹氣,檢查脈搏,心臟按壓。64、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急救四大技術是什么?答:止血,包扎,固定,搬運。65、如何進行傷口包扎?答:使用的材料有:繃帶、三角巾,也可就地取材。包扎要求:輕、快、準、牢,先蓋后包(干凈敷料),不可過緊或在傷口上打結,暴露肢端。66、一個人如何運送傷員?答:可采用扶行法、背負法、爬行法或抱持法。67、兩個人如何運送傷員?答:可采用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