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園春 長沙》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沁園春 長沙》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沁園春 長沙》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沁園春 長沙》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1《沁園春 長沙》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沁園春長沙》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1《沁園春長沙》練習

一、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五代詞,完成下面小題。

漁歌子

李珣①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xiāng),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注]①李珣,五代詞人,前蜀滅亡后,詞人不仕后蜀,從蜀中乘船沿長江東下,經(jīng)巫峽,入湖湘,在湖南、湖北一帶生活了一段時期。這首《漁歌子》便是作于此時期。

1.下列對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獲花秋"三句將橘子洲頭的景色比作“屏畫”,描繪了湘江美麗的景色,突出了詞人此時的悠然自得。

B.“碧煙中"三句寫江面云煙淡淡,月光皎潔,垂釣者劃著小艇在水上蕩漾,描繪了一幅小艇垂綸欲歸圖。

C.“水為鄉(xiāng)”三句由寫景轉(zhuǎn)入敘事,描述詞人居住在水鄉(xiāng)蓬舍,只能吃些魚羹稻米飯,生活境況可謂困窘不堪。

D.面對著盈杯的水酒和滿架的詩書,詞人心滿意足,再也不用將外在功名利祿放在心上,表現(xiàn)了詞人的隱居之樂。

2.這首詞的上闋與《沁園春·長沙》的上闋同是描寫湘江美景,但景物的內(nèi)容、特點和詩歌的意境卻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秋興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①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②抗疏功名簿,劉向③傳經(jīng)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注】①信宿:再宿。②匡衡,西漢經(jīng)學家、大臣,“鑿壁借光"的故事被世人廣為稱頌;他多次直言進諫,剛直不阿,受人敬重。劉向,字子政,漢朝宗室大臣、經(jīng)學家。

3.下列對這首詩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朝暉、翠微可謂人間美景,詩人日日觀賞,沉醉在大自然中忘卻了憂愁。

B.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繼續(xù)寫景。描繪漁人泛舟水上、燕子空中翻飛的動態(tài)美景。

C.頸聯(lián)運用典故,借歷史上匡衡和劉向不得志之事,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之情。

D.本詩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懷,將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結(jié)合一起。

4.尾聯(lián)借“同學少年”表達詩人獨到的思想感情,這與《沁園春·長沙》中的“同學少年"有何不同?請結(jié)合詩歌作簡要分析。

二、情景默寫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園春·長沙》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園春·長沙》中面對大千世界,詩人發(fā)出慨嘆,表現(xiàn)詩人的雄心壯志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園春·長沙》中以設(shè)問結(jié)尾,巧妙回答“誰主沉浮”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綜合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毛澤東詩詞以崇高的革命感情、遒勁的創(chuàng)造力量,形成了風格絕殊的新形態(tài)詩美和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漫長的歲月里,由于毛澤東詩詞獨特的風格,使其在革命詩壇廣為流行,熏陶并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且傳唱到了國外。毛澤東是偉大的革命理想主義者,他在詩詞中不遺余力地謳歌革命理想,贊美為實現(xiàn)理想而進行的壯麗的斗爭?!镀呗伞らL征》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這首詩不僅寫出了紅軍長征所經(jīng)歷的千難萬險,而且把紅軍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抒寫到了極致,可以稱為“千古絕唱"。毛澤東詩詞中謳歌革命理想、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的警句比比皆是,如“不到長城非好漢”“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等。(),創(chuàng)造奇跡。此外,毛澤東詩詞在讀者心中鑄造了美的殿堂。其詩詞中的美是對自然與社會生活中的美的概括與升華。他表現(xiàn)美的重要特點是善于把自然美與社會美融為一體,通過栩栩如生地刻畫自然形象來表現(xiàn)社會美,如《沁園春·長沙》中“擊長空"的鷹、“翔淺底”的魚等。

6.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楊二嫂曾經(jīng)整日坐在豆腐店里,被稱為“豆腐西施”。

B.“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是辛棄疾郁郁不得志的悲涼慨嘆。

C.開原“7·3”龍卷風災(zāi)害共造成6人死亡、190余人受傷。

D.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7.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這些警句催促人們乘風破浪,銳意進取,就像是振奮人心的金鼓

B.這些警句就像是振奮人心的金鼓,催促人們乘風破浪,銳意進取

C.催促人們乘風破浪,銳意進取,就像是振奮人心的金鼓的,就是這些警句

D.催促人們乘風破浪,銳意進取的就是這些警句,它們像是振奮人心的金鼓

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后將正確的句子寫在下面。

四、語言表達

9.復興中學高一年舉行朗誦會,同學小福在朗誦《沁園春·長沙》的“看萬山紅遍”一句時,在“看"字后面做了停頓處理。以下對這一停頓處理的表現(xiàn)力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看”單獨隔開,領(lǐng)起下文,引起聽眾關(guān)注。

B.加強語氣,突出強調(diào)秋景之寥廓壯麗的特點。

C.簡潔有力,使上下文長短結(jié)合,錯落有致。

D.停頓加長,緊張急切,表現(xiàn)出豪邁的詩情。

10.修改下面句子中的語病。

由于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一詞的廣泛傳播,使橘子洲美譽廣傳,蜚聲中外。正是這種自然天賜和歷史文化的凝結(jié),使橘子洲成為長沙的“瑰寶",具有無與倫比的魅力。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現(xiàn)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1.下列對《沁園春·長沙》一詞的分析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上闋“立”以下幾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

B.下闋先用“攜"“憶”兩句過渡,由描繪舊地重游,轉(zhuǎn)入對早期革命生活的想象。而一個“憶"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鋪敘。

C.上闋一個“看”字,總領(lǐng)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鋪墊了氣氛。然后,詩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

D.最后三句,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

12.“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

虞美人·枕上①

毛澤東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都灰盡,剩有離人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注]①此詞寫于1921年,是毛澤東寫給夫人楊開慧的,當時二人結(jié)婚不滿一年。

1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江海翻波浪"運用比喻、夸張的手法,化無形為有形,鮮明地寫出“愁”之狀。

B.下闋寫作者設(shè)想妻子在家思念自己,“百念都灰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妻子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C.下闋末兩句,寫作者設(shè)想妻子觸景生情,見月懷人,直接表現(xiàn)出作者對妻子的思念。

D.這首詞通過對夜晚景色的描寫,從側(cè)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離愁別緒。

14.這首詞與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相比,從景與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閱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完成小題。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p>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沁園春”是詞的詞牌,它規(guī)定了這已首詞的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長沙"是標題,它揭示這一首詞的內(nèi)容。

B.詞是我國古代一種可配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名長短句、曲子詞等。它始于宋代。

C.本詞寫于1925年,時值革命浪潮日益高漲,工農(nóng)運動蓬勃發(fā)展,詞人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抒發(fā)感慨,點明自己的革命壯志。

D.這首詞的詞眼是“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6.下列對《沁園春·長沙》這首詞分析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上闋一個“看"字,總領(lǐng)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B.上闋“悵寥廓”三句提出誰來主宰當時革命命運的問題,目的是對國民黨右派陰謀奪權(quán)的行為予以重擊。

C.下闋用“攜"“憶”兩句過渡,由描繪舊地重游,轉(zhuǎn)入對革命者早期生活的回憶,而一個“憶"字引起了后面八句詩的鋪敘。

D.最后“曾記否”以下三句,同上闋一樣,是以設(shè)問句結(jié)尾,但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的大任。

17.下列對這首詞寫法的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情景交融。詞人的心情是惆悵而激昂的,寫長沙深秋景致,毫無一股舊詩歌里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diào)。

B.對比手法的運用。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是動作的對比。

C.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本詞用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xiàn)力。如用“擊"而不用“飛”,準確地表現(xiàn)出鷹的矯健飛騰;用“翔"而不用“游”,精當?shù)孛枥L出魚在水中輕快自如、像鳥一樣盤旋的神態(tài)。

D.本首詞上闋集中寫景,下闋主要通過敘事來抒情,情中顯志。

18.“層林盡染"“百舸爭流”中的“染"和“爭”形象生動,極富表現(xiàn)力,試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為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p>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9.下列對詞中語句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萬山紅遍"里的“紅”字用得極妙?!凹t"是表色彩的形容詞,在這里有了動詞的意義,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漸來、萬山漸紅的動態(tài)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里,人們常常吟詠的是“碧"與“流”的動靜結(jié)合。其實,“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滿"的意思,放眼望去,滿江碧透,給人一種深厚的綠意的感受。

C.“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擊"“翔”這兩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表現(xiàn)力的動詞,準確而生動地刻畫出在萬里長空中鷹飛得矯健和在清澈見底的江水中魚游得歡愉自在的情景。

D.詞人在“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用一個“競”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嚴霜下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詞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20.這首詞塑造了作者怎樣的形象?

閱讀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p>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21.下列對《沁園春·長沙》一詞的分析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上闋“立"以下幾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

B.下闋先用“攜”“憶"兩句過渡,由描繪舊地重游,轉(zhuǎn)入對想象中生活的回憶。而一個“憶”字又引起下文八句的鋪敘。

C.上闋一個“看"字,總領(lǐng)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鋪墊了氣氛。然后,詩人激昂慷慨地提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

D.最后“記”以下三句,同上闋一樣,是以設(shè)問句結(jié)尾,但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表示要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風浪中,急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任。

22.下列對《沁園春長沙》這首詞中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碧"二色都富有生命的力度,勃發(fā)著生命的光彩,再加上“遍”“透"的程度修飾,一派蓬勃生機躍然紙上。

B.“漫江碧透”中的“漫"極有特色,它是“遍布”的意思,即放眼望去,整個江中碧綠通透,給人一種深厚的綠意和沉重的感受。

C.“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擊”“翔"生動地刻畫出了在萬里長空中鷹飛得矯健和在清澈見底的江水中魚兒游動得歡愉自在的景象。

D.“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的“萬類"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霜天”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霜天,也暗指當時我國的政治氣候。

23.閱讀《沁園春·長沙》,分析面對美麗的秋景作者為何“悵"?“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六、選擇題

24.對《沁園春·長沙》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沁園春"是詞牌名,它從形式上規(guī)定了詞的字數(shù)、平仄等,與內(nèi)容無關(guān);“長沙”是標題,揭示了有關(guān)內(nèi)容。

B.作者在長沙第一師范讀書時,曾經(jīng)和許多共同從事革命活動的同學一起來橘子洲游覽,他們評論國家大事,寫下了批判黑暗社會,宣傳革命真理的文章。

C.詞人用“獨立"起筆,一方面是實寫,另一方面也同下闋的“百侶”相呼應(yīng),以便觸景生情,從容地展開下闋的回憶。另外也奠定了這首詞深遠、廣闊、深沉的基調(diào)。

D.“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揭示了一批奮發(fā)有為的青年知識分子激流勇進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上文的“誰主沉浮”的問題。

25.下列對詞中語句的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A.“萬山紅遍"里的“紅”字用得極妙。“紅"是表色彩的形容詞,在這里有了動詞的意義,既有色彩,也有秋天漸來、萬山漸紅的動態(tài)意境。

B.“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里,人們常常吟詠的是“碧"與“流”的動靜結(jié)合。其實,“漫"字也很有特色:“漫”是“不受約束"的意思,放眼望去,滿江碧透,給人一種深厚的綠意的感受。

C.“鷹擊長空,魚翔淺底”中,“擊"“翔”這兩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表現(xiàn)力的動詞,準確而生動地刻畫出在萬里長空中鷹飛得矯健和在清澈見底的江水中魚游得歡愉自在的情景。

D.詞人在“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用一個“競”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嚴霜下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詞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的贊美之情。

26.對下列詩句所使用的修辭,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糞土當年萬戶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B.“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敖?代國家;“激揚文字”代評論國家大事、激濁揚清的文章。

C.“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運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

D.“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七、微寫作

27.請你圍繞“秋天",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寫一段富有情感的語段,不少于150個字。

八、話題作文

2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青春的姿態(tài),可以是橘子洲頭“獨立”的豪邁,可以是峨日朵雪峰之側(cè)的頑強堅韌,也可以是紅燭般向下扎根、默默耕耘。

請以“青春的姿態(tài)"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通過寫人或者敘事來塑造具體的青春形象,并能通過這個形象表達你對青春的理解。

注意:(1)立意自定,標題自擬,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九、選擇類

29.下列選項中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的主要根據(jù)是節(jié)奏,而不是內(nèi)容。

B.詞是我國古代一種可以配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名長短句、詩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數(shù)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和長調(diào),《沁園春長沙》屬于中調(diào)。

D.“沁園春”是詞的詞牌,它規(guī)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長沙"是這首詞的題目,它揭示了這首詞的主要內(nèi)容。

30.下列各組詞語中,對劃橫線的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A.揮斥方遒(強勁)指點(指責)漫(滿)江

B.浪遏(阻止)飛舟主(主宰)沉浮百舸(碼頭)

C.?。ㄕ担┩瑢W少年激揚(激濁揚清)萬戶侯(此指大軍閥、大官僚)

D.崢嶸(不平凡)歲月稠(多)糞土(澆糞的土)

3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崢嶸(不平凡、不尋常)歲月指點(指責)江山漫(遍布)江

B.浪遏(阻止)飛舟歲月稠(多)悵寥廓(寂寥廣闊)

C.?。ㄕ担┩瑢W少年激揚(激濁揚清)萬戶侯(此指大軍閥、大官僚)

D.揮斥方遒(強勁有力)誰主(主宰)沉浮糞土(糞和土)當年萬戶侯

32.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沁園春·長沙》這首詞,“沁園春”是詞牌,“長沙"是題目,詞牌往往與詞的內(nèi)容無關(guān)。

B.“沁園春”是詞的詞牌,它規(guī)定這首詞的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沁園春"“水調(diào)歌頭”“天凈沙"“山坡羊”等都是詞牌名。

C.古人按照字數(shù)多少,把詞分為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沁園春·長沙》屬于長調(diào)。

D.詞屬韻文的一種,古代的詞都是按照歌譜填寫,配合音樂歌唱,又叫曲子詞、長短句等。

十、小閱讀-課內(nèi)

33.下列對《沁園春·長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洋溢著詞人樂觀主義的革命激情。

B.“悵寥廓"抒發(fā)自己的情懷,“問蒼茫大地”蘊含著憂思和責任,兩句都運用了擬人手法?!罢l主沉浮"暗含以身許國之志。

C.通過對湘江深秋景色的描繪,借景生情,指出了革命的道路曲折不平的道理。

D.虛實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實來寫人生奮斗之虛,頗有雙關(guān)之妙。

34.詞這種文體在創(chuàng)作中,有時為了適應(yīng)平仄、韻律或表達效果的需要,把常式語序作一些調(diào)整,“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幾句就是這樣,如果要把這幾句換成常式語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湘江北去,獨立寒秋,橘子洲頭。

B.橘子洲頭,寒秋獨立,湘江北去。

C.寒秋,湘江北去,獨立橘子洲頭。

D.寒秋,獨立橘子洲頭,湘江北去。

35.下列對《沁園春·長沙》一詩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環(huán)境?!翱础弊謩t總領(lǐng)七句,遠望、近看,仰望、俯視,遠近相間、動靜結(jié)合、對照鮮明。

B.“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描述的是當年作者與其同學在江河水流中央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

C.“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是指讀書人最講義氣,非常豪爽;揮灑自如,一點都不吝惜。

D.“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中一個“競”字,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嚴霜下萬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由衷贊美。

36.下列對《沁園春·長沙》這首詞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用“獨立"起筆,一方面是實寫,另一方面也同下闋的百侶”相呼應(yīng),以便觸景生情,從容地展開下闋的回憶。另外也奠定了這首詞深遠、廣闊、深沉的基調(diào)。

B.上闋詞人遠望群山盡染,近看百舸爭流,仰視鷹擊長空,俯瞰魚翔淺底,描繪了一幅絢爛的、生機勃勃的湘江秋景圖。

C.“誰主沉浮"由上文的俯觀游魚,仰看飛鷹,納悶地尋思究竟是誰主宰著世間萬物的升沉起伏。這句話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在這軍閥統(tǒng)治下的中國,到底應(yīng)該由誰來主宰國家興衰和人民禍福的命運。

D.下片回憶往事,詞人在抒發(fā)革命豪情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年輕氣盛、不顧后果、中流擊水及意氣用事的冒險行為的反思自省。

十一、判斷題

37.判斷下列加點成語使用的對錯。

①登上巍峨的泰山,同學們眼界大開,他們一會兒俯瞰腳下的云霧松柏,一會兒眺望遠處的落日歸鳥,指點江山,心潮澎湃。

②有的人還沒有拿到機動車駕駛證便開著車在馬路上違法行駛,這樣的“馬路殺手”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看來只有安步當車了!

③某些國家的經(jīng)濟政策,對世界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的影響,發(fā)展中國家要認真研究,未雨綢繆,掌握應(yīng)對經(jīng)濟危機的主動權(quán)。

④在這次聚會上,老同志們觀看了抗日影片,同唱抗戰(zhàn)歌曲,共同追憶了那段同侵略者浴血奮戰(zhàn)的崢嶸歲月。

⑤每次翻出這張泛黃的照片,看到曾經(jīng)風華正茂的戰(zhàn)友們,他的思緒就會被帶回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⑥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公園里,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臺詞。

⑦演講比賽結(jié)束后,評委會經(jīng)過評頭品足,反復比較各參賽選手的演講,最終確定了獲獎名單。

38.判斷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的對錯。

①登上巍峨的泰山,同學們眼界大開,他們一會兒俯瞰腳下的云霧松柏,一會兒仰望遠處的落日歸鳥,指點江山,心情澎湃。()

②有的人還沒有拿到機動車駕駛證便整日開著車在馬路上亂闖,這樣的“馬路殺手"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看來只有安步當車了!()

③某些國家的經(jīng)濟政策,對世界經(jīng)濟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的影響,發(fā)展中國家要認真研究,未雨綢繆,掌握應(yīng)對經(jīng)濟危機的主動權(quán)。()

④在這次聚會上,老同志們觀看了抗日影片,同唱抗戰(zhàn)歌曲,共同追憶了那段同外來侵略者浴血奮戰(zhàn)的崢嶸歲月。()

⑤這“童夢圓”中的“童"是指一些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上學機會的孩子們,他們大多正值10~18歲的豆蔻年華,生活在西部貧困的農(nóng)村地區(qū)。()

⑥每次翻出這張泛黃的照片,看到曾經(jīng)風華正茂的戰(zhàn)友們,他的思緒就會被帶回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⑦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公園里,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臺詞。()

⑧演講比賽結(jié)束后,評委會經(jīng)過評頭品足,反復比較各參賽選手的演講,最終確定了獲獎名單。()

參考答案

1.C2.①景物內(nèi)容:《漁歌子》的上闋描寫的是秋日湘江夜晚的景色;《沁園春長沙》的上闋描寫的是秋日湘江白天的景色。②景物特點:《漁歌子》的上闋選取了江邊獲花、江上碧煙、天空明月、水面小艇等景物,恬淡秀雅;《沁園春長沙》上闋選取了萬山、層林、百舸等景物,絢爛大氣。③詩歌意境:《漁歌子》的上闋營造的是如夢似幻、清朗明麗的意境;《沁園春長沙》的上闋則營造了一種遼闊蒼茫的意境。

3.A4.①杜詩:往日的同輩之人,如今大多已經(jīng)富貴發(fā)達,地位不再低賤,作者借“同學少年”之得意反襯(對比)自己落魄的處境,表現(xiàn)了詩人不得志的痛心。②毛詩: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作者通過回憶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來表達對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高度贊美。

5.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6.B7.B8.在漫長的歲月里,毛澤東詩詞獨特的風格,使其在革命詩壇廣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且傳唱到了國外。

9.D

10.刪除“由于"或“使”

11.B12.“主沉浮"在這里是指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實際上作者提出了一個革命領(lǐng)導權(quán)的問題,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

13.C14.本詞選取的景物具有凄清、冷寂的特點,其抒發(fā)的是作者的思念之苦;而《沁園春長沙》選取的景物則充滿生機、色彩絢麗,其抒發(fā)的是作者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

15.B16.B17.D18.①“染”字形象地寫出了岳麓山一帶的楓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樣的壯麗美景。②“爭"字讓碧綠無塵的江面充滿了昂揚奮進的氣氛,活現(xiàn)出了千帆競發(fā)的熱鬧場面。

19.B20.這首詞塑造了作者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指點江山、胸懷天下的青年形象。

21.B22.B23.①詩人面對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廣闊的宇宙及其在其中的“萬物”,自然地想到了萬物的主宰者,想到祖國的命運和革命的未來,于是思緒萬千、百感交集而生“悵"。②“主沉浮”在這里是指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實際上詩人提出了一個革命領(lǐng)導權(quán)的問題。③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

24.D

25.B

26.C

27.示例: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

天氣總是很晴朗,蔚藍的天空中一絲云也沒有,我常常抬頭仰望,覺得老舍筆下草原的天空就是這樣的,天是那么高、那么藍??粗粗?,自己的心也覺得開闊起來。偶爾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