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西省頂級名校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江西省頂級名校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江西省頂級名校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江西省頂級名校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江西省頂級名校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江西省頂級名校高三第二次調研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鴉片戰(zhàn)爭后,洋貨的進口雖已不斷增加,但尚未能深入農村,當時深入農村的只有在非植棉地區(qū)的洋紗以及洋鐵(經過打制農具等)和洋油、洋針等少數品種,所排擠的也是原來的土鐵、土鋼、制蠟、榨油等手工業(yè)的商品。該現象的出現說明當時中國A.傳統手工制品生產技術高超 B.城鄉(xiāng)之間的發(fā)展出現失衡局面C.自然經濟有著頑強的抵抗力 D.傳統手工生產能有效降低成本2.“星期日”源于猶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禮拜的日子。11世紀時,英國法律禁止人們在星期日進行聚會、狩獵等世俗活動;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這一變化反映出英國A.貴族政治走向沒落 B.宗教淡出社會生活C.工廠制度已經形成 D.休閑活動商業(yè)化趨勢3.17世紀40年代明朝崇禎帝和英國查理一世兩位君主的暴亡,有學者認為這是兩個民族歷史的一個楔子一一世界的天平開始失衡,西方的崛起、東方的沒落明顯加快。其觀察問題的著眼點在于A.政權發(fā)生更替B.社會發(fā)生轉型C.國力對比變化D.文化途徑迥異4.詩句“迄今井邑猶荒涼,居民生資唯榷場。馬軍步軍自來往,南客北客相經商”中“榷場”作為互市場所主要存在于A.西周和東周時期 B.西漢和東漢時期C.西晉和東晉時期 D.北宋和南宋時期5.下圖反映的是蘇俄(聯)糧食產量變化的情況,影響圖中曲線變化的因素有()①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②新經濟政策③斯大林經濟體制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6.1930~1934年,國內主要農作物年收成大約相當于十足年份的60%左右,上海農產品價格指數在此期間下降28%(1930年=100),其中谷類價格下降38%,豆類下降40%,紡織原料類下降1.5%。導致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A.國內政局持續(xù)動蕩 B.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受挫C.世界經濟危機影響 D.國民政府推行統制政策7.下圖為經濟學家劉逖對清代人均GDP的詳細測算,測算結果顯示:“有清一代,人均收入也在其經濟恢復后即開始下降,并在乾隆盛世時一度跌至最低點?!睂Υ撕侠斫忉屖茿.封建經濟持續(xù)衰落B.自然災害的頻發(fā)C.封建賦稅盤剝沉重D.人口爆炸式增長8.1688年,英國議會迎立荷蘭執(zhí)政威廉為國王,并擁立他的妻子瑪麗(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為女王,目的是A.加強英國與荷蘭的友好關系 B.否定王位世襲男性優(yōu)先原則C.通過雙王相互牽制防止獨裁 D.為光榮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9.“雖宣言變法,卻專事練兵購械等項,不知本源,只變事不變法”評價的是A.洋務運動B.維新變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0.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各地將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小王同學想參加辛亥革命首義地舉行的慶典活動,他可到如圖的A.① B.② C.③ D.④11.“一邊是世界市場凱旋式的擴張,一邊是連天的炮火,大量無辜者在不斷地浴血——前南聯盟境內的戰(zhàn)爭、連年的以巴沖突、接連不斷的恐怖襲擊、非洲一些地方的種族仇殺……這些構成全球化時代的另一張世界政治地圖?!睂Σ牧铣霈F的這些問題,可以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①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②充分發(fā)揮聯合國的作用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下圖是宋代的一家針鋪,其上部文字為“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下部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該材料的準確歷史信息是A.宋代開始生產鋼針B.宋代出現中國最早的商標、廣告C.宋代已經有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fā)販賣一體的經營方式D.宋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13.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推廣使用“國歷”。參與此運動的人感慨地說:“為提倡公歷,(我們)宣傳演講,可是結果到了舊歷年關,他們雖然受了經濟的限制,但仍拼命掙扎,以享受其新年的樂趣?!边@說明A.社會缺乏民主共和的觀念 B.近代國人素質普遍較低C.習俗進步依賴于經濟發(fā)展 D.傳統社會習俗根深蒂固14.如圖所示現象在明代大量出現,該圖反映出明代“一田二主制”土地權益分配結構圖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權裂變?yōu)檎加袡啵ㄌ锏祝┖褪褂脵啵ㄌ锩妫?,分別為兩個主人所擁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B.重農政策進一步的細化C.租佃關系的流動性增強 D.土地經營效率大為提高15.巴黎公社成立以后就立即頒布了許多法令,首先就是取消征兵制、廢除常備軍,另外規(guī)定了公務人員的最高薪資。還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把教會從學校中剔除出去,解除了資產階級控制人民的精神枷鎖。巴黎公社頒布這些法令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強化公務人員的公仆意識 B.建立無產階級專政C.消滅資本主義財產私有制 D.建立社會主義制度16.《禮記·中庸)引孔子的話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渝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笨梢?,孔子認為治國理政的基礎在于A.好學篤行 B.知恥明勇 C.修身養(yǎng)性 D.選賢任能17.1348年,黑死病傳遍歐洲,給整個歐洲毀滅性打擊。佛羅倫薩如地獄一般,無計可施的市民只能舉行盛大游行,向上帝懺悔,結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無路可走的人們開始酗酒玩樂、日夜狂歡,用縱情享樂忘記身邊的痛苦。這一變化A.使羅馬教會對歐洲的控制動搖 B.促使人文主義思想的加速到來C.體現了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 D.導致了歐洲商路中心向西轉移18.《詩經》中有記載:“載芟除草”載柞(砍樹),其耕澤澤。干耦其耘,徂隰哇地)徂畛(坡田)?!瓰榫茷轷?,蒸畀祖妣,以洽百禮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為,我藝黍稷。詩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下列選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簡單落后的耕作方式②集體勞作的生產方式③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④南方地域特色和神話色彩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19.“無論美國人對自由報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憲者看來,讓中央政府為自由而受到束縛,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這些事包括保有能讓自由得以繁榮的條件),并不明智。”由此美國A.實行聯邦制,加強中央政府權力B.踐行三權分立原則,實現權力制約平衡C.開創(chuàng)兩黨制,避免一黨專制獨裁D.推行人民主權原則,確保公民自由權利20.有學者指出:“從18世紀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紀30年代……英國出現了這樣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義的政治與快速發(fā)展的經濟同行?!睂@一時期英國保守主義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確的是()A.英國的責任內閣制開始確立 B.工業(yè)資產階級未能充分參與國家政權C.議會開始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D.選舉中的高額財產限制被打破21.《資治通鑒》中記載:“建成(太子)元吉至臨湖殿,覺變,即跋馬東歸宮府。世民從而呼之,元吉張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殺之。”高祖李淵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不符合①封建禮制②“三綱五?!雹蹅鹘y宗法制④選官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1948年8月,蔣經國到上海“打虎”,釆取群眾運動和鐵腕手段,強行“限價”,打擊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奸商”,在一段時期內頗見成效,然而最終卻鎩羽而歸。蔣經國的“打虎”行為A.扭轉了內戰(zhàn)戰(zhàn)場失利的局面 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C.消除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 D.加深了統治階層內部的矛盾23.抗戰(zhàn)期間,日本在青島各級各類學校開設日語課,逼令學生在生活、學習中使用日語且組織名目繁多的日語雄辯會、日語作文比賽等活動。與此同時,他們極力壓縮漢語和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課時,其他中小學課程也經常被日語課擠占。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中日隔閡,實現共存共榮 B.推廣教育經驗C.實行文化殖民,泯滅中華民族意識 D.推行社會教育24.1984年,中央決定延長農村土地承包的期限,規(guī)定生產周期長和開發(fā)性項目,承包期可以更長一些。90年代以來,大批國營公司和新組建的各種專業(yè)公司開始與農戶聯合,使中國農村呈現出新的面貌。這種現象A.彌補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足B.弱化了集體經濟的經營管理方式C.實現了城鄉(xiāng)一體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發(fā)展D.擴大了農民對土地經營的自主權25.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并與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不久,周惠王死,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這反映出A.諸侯爭霸斗爭激烈 B.周王室開始衰微C.傳統體制受到沖擊 D.宗法制遭到破壞26.雍正帝刷新了古代歷朝多項紀錄,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內外大臣互相監(jiān)視。他在位五千多天,僅批閱過的密折便超過十六萬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A.使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B.意在加強中央集權C.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 D.是勤政愛民的表現27.如圖是1954年創(chuàng)作的我國國有企業(yè)生產宣傳畫。該作品反映出A.“一五”計劃推動重工業(yè)發(fā)展B.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C.工人踴躍投入“大躍進”運動D.社會主義改造解放生產力為了社會主義,獻出我們最大的力量!28.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認為,運行兩百多年的美國政治體系已出現“機能性障礙”:立法和司法部門對行政部門影響力加大,導致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利益集團、游說團體影響力加大,扭曲了民主進程;政治兩極分化,使“制衡制”淪為“否決制”。這種“機能性障礙”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美國A.立法權與司法權合作 B.分權制衡體制的漏洞C.行政權力獨立性較強 D.社會團體的迅速發(fā)展29.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詔實行“班祿制”,規(guī)定朝廷所有大小官員按級別高低和業(yè)績大小,領取厚薄不同的俸祿,每三個月發(fā)放一次。這一規(guī)定A.保證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B.影響了北魏社會的穩(wěn)定C.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礎 D.促進了拓跋政權的封建化30.1965年,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在進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這種變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國A.實現了與西方國家的正?;?B.調整了與蘇聯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歐美對華經濟制裁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二戰(zhàn)后,新上臺的工黨政府對英國國力現狀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作為工黨政府中的強勢人物,在戰(zhàn)后英國對外戰(zhàn)略制定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外交大臣貝文曾言,英國已經得到了大部分世界,或者說是最好的一部分,我們想做的就是保住我們已經得到的東西,阻止其他國家從我們手中把它拿走”。他還多次公開聲稱:“英國不能接受其不是一個大國的事實,也不能接受英國不能繼續(xù)扮演大國角色的論調?!痹?947年,英國外交部出臺的一份報告明確提出,“對我們來說,從蘇伊士運河到新加坡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區(qū),因為它給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美元利潤”;1949年,外交部出臺的另一份報告再次指出,“沿著蘇聯邊境線,從奧斯陸到東京的外國重要地區(qū)都必須控制在我們之手”“我們應該將這些邊緣地區(qū)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摘編自楊永鋒《二戰(zhàn)后英國國家戰(zhàn)略的確立及實現手段》(1)根據材料,指出二戰(zhàn)后英國確立的國家戰(zhàn)略。(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zhàn)后英國國家戰(zhàn)略確立的歷史背景。32.材料徐悲鴻(1895—1953)浙江宜興人,1918年,被聘為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他主張繼承古代繪畫的優(yōu)良傳統,吸取西方繪畫中的優(yōu)秀技法。1919年,徐悲鴻赴巴黎求學,8年后學成回國。從30年代后一直到建國初期,徐悲鴻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不少取材于中國傳統古籍如《列子》《史記》《尚書》等,表現出頑強抗爭、追求光明的民族精神。抗戰(zhàn)時期,他一方面不畏旅途奔波,輾轉籌辦畫展為抗戰(zhàn)籌集錢款,歷經九死一生從南洋奔波回國,另一方面又將滿腔愛國熱忱注到畫筆中,畫了很多激勵人們熱愛祖國、抵抗外侵的精品杰作。他以嫻熟的西方寫實主義繪畫手法對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進行描寫,表達了深刻的寓意和鮮明的主題,從而成為中國主題性繪畫史上的一個界碑,對于建國后50年代和60年代的主題性繪畫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摘編自石晶《藝術家的自我實現與時代擔當》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徐悲鴻藝術作品的特點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徐悲鴻藝術創(chuàng)作的意義。33.緬懷偉人,傳承精神,指引前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思想,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中國歷史上的各種土地制度和學說,比如“三代之井田、王莽之王田(土地國有制)與禁奴,王安石之青苗,共秀全之公倉(圣庫制度)”。二是美國亨利喬治的“單稅社會主義”理論。亨利喬治認為土地私有是社會貧富不均的主要根源,主張土地國有,征收地價稅歸公共所有,廢除一切其他稅收,使社會財富趨于平均?!幾择T自由《革命逸史》、夏良才《亨利喬治的單稅論在中國》材料三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就任當日,就宣布中華民國今后實行“五族共和"。他說“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國……”在此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重申中華民族“主權在民,各民族一律平等”?!秾O中山全集》第2卷(1)閱讀材料一,概括孫中山為民主共和斗爭的主要活動。(不得抄材料原文)(2)閱讀材料二,歸納孫中山平均地權思想的特點。結合所學,簡述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3)閱讀材料一二三,結合所學,關千“五族共和”思想的來源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討論:①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②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歐美近代資產階級思想。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認識并加以闡述。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據“未能深入農村”、“排擠的也是原來的土鐵、土鋼、制蠟、榨油等手工業(yè)的商品”可知洋貨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進行頑強抵抗,故選C;材料內容不能體現傳統手工制品生產技術高超和傳統手工生產能有效降低成本,排除AD;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國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的抵制,沒有體現城鄉(xiāng)發(fā)展失衡,排除B。故選C。2、D【解析】

星期日從休息和禮拜到禁止世俗活動,這說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對中世紀宗教和封建統治形成了沖擊,故禁止世俗活動;到18世紀后變?yōu)閵蕵焚徫锏?,這也是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故選D;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B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765年工業(yè)革命開始,C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英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背景分析解答。3、B【解析】

材料“西方的起、東方的沒落”反映了當時中西方社會不同的演變趨勢。結合所學,中國明清時期仍然處于小農經濟主導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社會,而英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型,可見該學者觀察問題的著眼點在于社會轉型,故B項符合題意;政權更替屬于表面現象,故A項不符合題意;國力對比與社會轉型相比,并不是最本質的問題,故C項不符合題意;文化差異屬于社會轉型的具體表現之一,故D項不符合題意。4、D【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反映了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邊境貿易交往的情況,而“榷場”就是貿易交往的重要場所,主要存在于宋朝,故答案為D;ABC時期沒有榷場,排除。5、C【解析】

1914年開始的一戰(zhàn)使俄國經濟受重創(chuàng),因此會導致糧食生產下降,故曲線下降;1917年,俄國退出了一戰(zhàn),進入到國內戰(zhàn)爭時期,為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實施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一直延續(xù)到1921年,被新經濟政策所取代,新經濟政策實施后,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fā)展,故曲線上升,1925年,列寧逝世,新經濟政策逐漸取消,故影響圖中曲線變化的因素有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故①②④正確,C正確;斯大林經濟體制在1925年還未形成,所以不是影響圖中曲線變化的因素,故③錯誤,排除A、B、D。6、C【解析】

1930~1934年,世界性經濟危機波及中國,導致農業(yè)生產遭破壞,故選C;在這一期間,國民政府已經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雖然在對根據地進行鎮(zhèn)壓和圍剿,但不能因此說政局持續(xù)動蕩,排除A;結合所學可知,1930~1934年,由于國民政府推行促進工業(yè)發(fā)展的措施,民族工業(yè)快速發(fā)展,并且材料無法體現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排除B;“統制政策”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政府以所謂“非常時期”為由,實行經濟統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統購統銷,專賣,限價等方法,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D。7、D【解析】

在康雍乾時期,國家政局穩(wěn)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更名田”“攤丁入畝”等政策的頒行,清代人口從五千萬左右爆增至四個億,人口爆增的同時生產力并未有大的提升,人均GDP下降,故D項正確。封建經濟并未衰落,甚至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故A項錯誤。自然災害在古代發(fā)生頻率是比較平衡,對歷朝歷代的影響差不多,不能作為清代人均GDP下降的原因,故B項錯誤。人均GDP未涉及賦稅,故C項錯誤。所以選D。8、D【解析】光榮革命推翻了詹姆斯二世的專制統治,但并無意發(fā)動激進的變革,如改朝換代或建立共和國。而從法理上,在否定了詹姆斯二世晚年所生的兒子的繼承權(因為信仰天主教)之后,詹姆斯二世的大女兒瑪麗就是王位的第一繼承人。因此擁戴二人為王有助于加強所建立的君主制政權的合法性。故選D。其它選項決不是目的?!究键c定位】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具體考查光榮革命。9、A【解析】

材料中的“變事”為學習西方器物,變法為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它”“專事練兵購械”、“只變事不變法”,這與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器物而不學習西方制度和思想的做法相符合,故“它”指的是洋務運動,故A項符合題意;維新變法運動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與不變法不符,故B項不符合題意;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題意不符,故C不符合題意;新文化運動是宣傳民主科學的思想解放運動,與器物無關,故D項不符合題意。10、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中③是辛亥革命首義武昌起義所在地,C項符合題意;圖中①②④對應的北京、上海和廣州均不是武昌首義所在地,ABD三項不符合題意。11、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世界市場的發(fā)展及地區(qū)局部沖突不斷,為此可以解決的方案包括推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充分發(fā)揮聯合國的作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①②③④符合題意,D正確,ABC排除。故選D。12、C【解析】材料“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反映了該鋼針鋪的全部活動,包括進貨采購、生產加工、批發(fā)販賣等,這是對該功夫針鋪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fā)販賣為一體的經營方式的反映,故C項正確;印記的上部文字僅表明這是一個鋼針鋪,是生產鋼針的場所,但卻沒有表明這是“最早”生產鋼針的企業(yè),故A項錯誤;這一印記本身就是一張廣告,,其商標是“白兔搗藥”,體現其商標意識,但無法表明這是“最早”的廣告,故B項錯誤;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明朝中后期,故D項錯誤。點睛:做好此題首先是對“印記”中的信息進行有效的釋讀和分析。從題目來看,通過釋讀可獲得以下三個層面的信息:該“印記”的上部文字是該企業(yè)(針鋪)的名稱;中部文字是該企業(yè)的位置標志;下部文字是對該企業(yè)生產經營方式的簡要介紹,包括收購的原料(上等鋼條)、生產加工方式(造功夫細針)、銷售方式(轉賣興販,別有加饒)等,通過分析,下部信息應該是全部信息的核心和關鍵。其次是要嚴謹審題,掌握問題的落腳點或作答的角度。從材料中甄別、獲取正確(而非錯誤或沒有存在依據)的信息,這是思考問題的關鍵。再次要對選擇項進行認真的辨析。13、D【解析】

材料說明,民國政府推行公歷,但民眾仍然傾向于“舊歷年關”,說明了傳統習俗或文化的深遠影響,故選D;A項“民主共和”,B項“素質普遍較低”,C項“依賴”等在材料中都不能體現,排除。14、C【解析】

明代大量出現“一田二主”現象,土地權益分配結構圖表明了土地所有權裂變?yōu)檎加袡嗪褪褂脵鄡刹糠?,佃農要對國家之外的所有者和占有者交納地租,反映了當時租佃關系的流動性在增強,C項正確;土地權益分配由國家、田底主、田面主再到佃戶不能說明“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有限性,也不能說明“重農政策”的細化,更不能說明土地經營“效率”的提高,ABD三項錯誤。15、B【解析】

材料體現了巴黎公社摧毀舊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故選B項;A項表述只是“公務員的最高薪”規(guī)定的目的,不能反映材料的整體意圖,故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資本主義財產私有制的相關信息,故排除C項;巴黎公社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嘗試,故排除D項。16、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好學”“力行”“知恥”是“修身”的三個方面,修身是治人的前提,治人是治國的前提,故修身是最重要的,做不到修身,便談不上治人與治國,C項符合題意;好學、知恥為修身的兩方面,排除AB;題干未涉及選賢任能的思想,排除D項。故選C。17、B【解析】

縱情、享樂、狂歡體現了人們沖破教會禁欲觀念,把握關注短暫的現實生活,這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的興起,故B正確;羅馬教會對歐洲的控制動搖,在文藝復興、尤其宗教改革后。排除A;“人民救助瘟疫能力有限”不符合材料中變化的主旨,排除C;歐洲商路中心向西轉移是新航路的結果,排除D。故選B。18、C【解析】

材料信息“千耦其耘”體現了簡單落后的耕作方式和集體勞作的生產方式,“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體現了祭祀和重大典禮的樂歌,由此可知,①②③正確;“楚辭”具有南方地域特色和神話色彩,故④錯誤。所以本題答案為C項,ABD錯誤。19、A【解析】據材料“讓中央政府為自由而受到束縛,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并不明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的主張,美國聯邦制加強中央政府權力,符合題意,故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三權分立的問題,故B項錯誤;材料也沒有反映兩黨制的問題,故C項錯誤;材料主旨也不是說明公民自由權利的問題,故D項錯誤。故選A。20、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題考查考生對英國議會改革的認識。解題的關鍵是設問“保守主義政治”。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責任內閣制度開始確立”和“議會開始成為國家權力中心”是在光榮革命后,故A項和C項錯誤;“選舉中的高額財產限制被打破”是英國議會改革的積極作用,故D項錯誤;“工業(yè)資產階級未能充分參與國家政權”是議會改革的局限,屬于保守主義政治特征,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B項??键c: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完善·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1832年議會改革21、A【解析】

李世民射殺太子,逼父退位,不符合封建禮制,違背了三綱五常,破壞了傳統的宗法制,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李世民發(fā)動宮廷政變,登基為帝的過程,與選官制無關,④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BCD三項錯誤。22、D【解析】

根據材料“蔣經國到上?!蚧ⅰ?,采取群眾運動和鐵腕手段,強行‘限價’,打擊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奸商’”,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觸及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加深了統治階層內部的矛盾,故D項正確;根據材料“1948年8月”,可知,解放戰(zhàn)爭處于戰(zhàn)略反攻階段,國民黨內戰(zhàn)戰(zhàn)場連連失利,故A項錯誤;強行“限價”,打擊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的“奸商”,本質是鞏固國民黨的統治,主觀上是維護官僚資產階級利益,故B項錯誤;國民黨后期濫發(fā)紙幣,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現象,故C項錯誤。23、C【解析】

抗戰(zhàn)期間,日本在青島各級各類學校開設日語課,逼令學生在生活、學習中使用日語,極力壓縮漢語和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課時。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推行奴化教育,實行文化殖民,泯滅中華民族意識,故C正確;消除中日隔閡不是其目的,故A錯誤;材料和推廣教育經驗、推行社會教育無關,故BD錯誤。24、A【解析】

材料體現了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承包期限以及對專業(yè)公司的聯合做出了新的規(guī)定,彌補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不足。A正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本身屬于自主經營,材料措施加強了經營管理方式,B排除;材料所述現象會加速農村的發(fā)展,但不可能實現城鄉(xiāng)一體發(fā)展,C排除;承包期限增加與專業(yè)公司合作和擴大農民經營自主權無關,D排除。故選A。25、C【解析】

依據材料“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傳統的分封制、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壞。C正確;材料未反映諸侯的斗爭,A排除;‘開始’的材料不能體現,B排除;材料不僅反映了宗法制度遭到破壞,而且還反映了分封制也遭到了破壞,不全面,D排除。故選C。26、A【解析】

從材料中的“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內外大臣互相監(jiān)視”等信息來看,雍正帝的做法使皇帝權力極大擴展,從而使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故答案為A項;雍正帝的做法是擴大皇帝權力,不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排除B項;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違背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排除C項;這些做法與勤政愛民無關,排除D項。27、A【解析】

根據“1954年”可知此時正處于“一五”計劃時期,宣傳畫內容反映的是煉鋼,由此說明“一五”計劃推動了我國重工業(yè)的發(fā)展,故選A;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B;1954年“大躍進”運動尚未開展,排除C;宣傳畫內容反映的是“一五”計劃,不是三大改造,排除D。故選A。28、B【解析】

依據材料中“……行政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扭曲了民主進程”、“政治兩極分化,使‘制衡制’淪為‘否決制’”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實行三權分立體制,權力部門、利益集團和政黨等利用這一體制相互制約,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導致美國政治體系出現“機能性障礙”的主要原因,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顯示了立法權與司法權對行政部門的影響較大,但并未涉及兩者合作的信息;C選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行政權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性;D選項與材料信息無關。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9、D【解析】

孝文帝的“班祿制”是學習漢族政權的措施,有利于拓跋政權的封建化,故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班祿制”,而不是稅收,排除A項;“班祿制”的推行主要是針對官員,并不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排除B項;材料與隋唐盛世無關,排除C項。30、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現代中國的對外交往。60年代中蘇關系惡化,所以中國加大了與西方國家的貿易往來,故選B。60年代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實現外交關系正?;簿驼劜簧吓c西方國家外交關系正?;痛蚱茪W美對華經濟制裁??键c: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國家戰(zhàn)略:保持帝國完整,維持其全球大國地位;確保對世界上一些“關鍵地區(qū)”的控制。(2)歷史背景:二戰(zhàn)結束后,英國國力嚴重削弱;美國推行全球霸權政策;美蘇冷戰(zhàn)進行,兩極格局逐步形成?!窘馕觥?/p>

(1)根據材料“英國不能接受其不是一個大國的事實,也不能接受英國不能繼續(xù)扮演大國角色的論調。”從保持帝國完整,維持其全球大國地位;根據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