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_第1頁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_第2頁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_第3頁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_第4頁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

課文《一去二三里》教案設計范文

【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代童謠,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充滿兒

童情趣,具有韻律美。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

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

致的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的把一

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

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

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

第一課,要培養(yǎng)兒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

范、端正、整潔,同時培養(yǎng)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筆畫一(橫)。

2.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

分辨八和入。

【課前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數字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拼音,激趣導入

1.復習拼音

我們在拼音王國認識了很多的拼音寶寶,老師這里呀!有一些可

愛的拼音寶寶又忍不住跑出來和小朋友們見面了!瞧!他們來了!你能

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1)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shi、si、yi>wu

(2)復韻母ai、iu、an、un、ing

(3)特殊韻母:er

⑷音節(jié):huG、jid、zu。、sdn、cun

2.激趣導入

開學到現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

會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

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現在,讓我們向漢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

出示插圖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象: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

色?兩個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注意觀察順序,可用遠處有近處有左邊

有右邊還有)。

2.揭示課題

(1)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板書課題(1一去二

三里)。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一)中的第1課。

(2)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3)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長度單位,一里=500米,

相當于繞著我們學校的操場走大約三圈。)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一去二三里》,要求聽仔細,說說聽到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3.指名讀課文,評議、正音。

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出課文中要求會認的生字,并讀一讀,

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拼音朋友,也可以問同學、老師。

5.檢查生字

(1)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

(2)不帶拼音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抽查讀。

(3)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學

生)

⑷在我們周圍找找本課的生字。(如,教室內的課程表,教室門

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門牌、報紙。)

6.課間活動:全班表演唱《數鴨子》。

四、誦讀古詩,感悟詩意

過渡:我們不僅要會讀兒歌,而且還要讀懂它,知道它講了什么

意思。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1)個人自由讀,同桌相互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2)指導一的變調:一的本音讀yi,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音,

有時讀二聲,如一塊地、一片海;有時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

課讀二聲。

(3)朗讀時,句中適當停頓,句末稍稍延長,數詞可讀得略重些,

突出山村雖小,景色卻很美。

2.了解詩意,指導朗讀。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同學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

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越美。

(2)根據課堂交流情況理解詩意。

a.亭臺六七座

什么是亭子呢?(出示掛圖:亭臺)

師:這就是亭臺,也叫亭子。你在哪兒看到過亭子嗎?它有什么

用?(亭子是蓋在路邊或山上讓人們休息用的,面積比較小,只有頂,

沒有墻。)

師:書上哪一句詩是描寫這些亭子的呢?(生齊讀:亭臺六七座。)

b.八九十枝花

師:你還看到了什么?(花)幾樹紅花點綴著村莊,使村莊變得更

美了,哪句詩是描寫圖中的花的?(生齊讀:八九十枝花。)

c.煙村四五家

師:你還看到了什么?(幾座房子)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嗎?(一個小村莊)

師:那你知道現在大概是什么時候?(吃飯的時間)為什么呢?(因

為家家房頂上都飄著做飯時冒出的煙。)

師:是呀,煮飯的炊煙繞著整個村子,所以詩人就把村子稱為煙

村。

d.這個村子離兩個小朋友遠不遠呢?(不遠)所以詩人說(生齊讀:

一去二三里。)也就是說:一路走去二三里路就到了。

e.一路走去,在不遠處有個小村莊,四五戶人家升起了裊裊炊煙,

這就是書上說的(生齊讀: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3.誦讀背誦。

(1)中國有句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們能讀著詩看到畫,

能不能看著畫讀出詩呢?(師指圖生讀詩)

(2)同桌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3)過渡:老師仿佛看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

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

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能背的可以背誦,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棒

了!

五、認識田字格,書寫筆畫一(橫)

1.認識田字格。

(1)激趣:小朋友,我們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寶

寶的家在哪里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

(2)誰認識它,說一說?(我們叫它田字格,請學生說田字格)

(3)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田字格的作

用是幫助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拍手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

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上。

2.欣賞(已寫好字的田字格),感受漢字的美。

3.書寫新筆畫一

(1)出示筆畫一(筆畫名稱:橫(hCng))

(2)觀察所在位置。

(3)教師示范,學生書空。邊寫邊說一的起筆和收筆:一只有一

筆。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

中線上,字要居中。

(4)寫字姿勢歌。

寫字時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正,腳放平

(5)學生書寫,師巡視指導。

六、布置作業(yè)

1.朗讀背誦課文。

2.用文中要求認識的生字練習組詞。

3.學寫筆畫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鞏固生字

1.檢查朗讀、背誦課文。

2.檢查生字認讀。

3.鞏固生字:

(1)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重點認讀四、十。

(2)說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些字都是表

示什么?

與數字12345678910比較(出示插圖二)

小朋友們看,這十位小朋友正準備練習投籃。(身穿球衣的十位

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數字字樣。)

這里有十個籃球(籃球上面寫有一至十的漢字字樣。)

(3)在哪里見過去、里?有什么辦法記???

如,加一加:|+云=去土+=去;二+甲=里曰+土=里

(4)比較區(qū)別:辨析幾、九云、去入、八來記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5)組詞練習。

(6)讀一讀,說一說,連一連。

12345678910

四十六一三九八二五七

二、指導書寫

1.復習田字格的知識:

2.指導書寫

(1)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三個字,看看他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都有橫這個筆畫)

(2)指導書寫一:(寫法同筆畫橫,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收筆

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

a.學生觀察一占田字格的位置怎樣?有幾筆?

b.觀察書空描紅練寫。

c.學生書寫時,提醒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3)指導書寫二。(兩橫上短下長,先寫上橫后寫下橫。上橫寫在

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字要居)

(4)指導書寫三。(三有三橫,第三橫長。要從上到下書寫,橫與

橫之間距離要勻稱。第二橫在橫中線上。)

(5)結合書寫二、三兩個字,讓學生了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

3.展示、評價。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讀兒歌(鞏固量詞)

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魚,四只鴨,

五本書,六枝筆,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用錯量詞出笑話。

2.練習用生字、說話。

如:一一個我有一個漂亮的玩具。

3.填空

kuaitianp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