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精品試卷PAGEPAGE1福建省泉州、三明、龍巖三市三校2023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總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共5題,共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學術基礎是考古學,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之所以能夠承擔這樣的任務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緣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國廣袤的土地中,揭示了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起源的先民們與這片土地真實的互動。中華文明的獨特性,與這片土地的地理形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文明的起源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大型河流為農(nóng)業(yè)的穩(wěn)定提供基礎,二是生活環(huán)境周邊有天然屏障為文明的存續(xù)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依托兩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亞高原和波斯灣的包圍下發(fā)展起來;古埃及依托尼羅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紅海的包圍下發(fā)展起來;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印度洋的包圍下發(fā)展起來。而古代中國的文明尺度,卻不是一兩條河流的流域和一塊擁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間可以概括的。中華文明誕生的舞臺空間廣闊,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為天然屏障,內(nèi)部擁有高原、盆地、平原等豐富多樣的地形,劃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單元。中華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眾多,水系發(fā)達,又因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擁有豐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體而又融匯連通的地理空間。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的發(fā)現(xiàn)表明,正是在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經(jīng)的無數(shù)個地理空間內(nèi),誕生了“燦若星斗”的早期中華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馬家窯文化,渭河涇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錢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這片廣闊而又獨立的空間里,多元的文化沿著相通而匯聚的水系在沖突與交流之中不斷融合,逐漸塑造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獨特氣質。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國史前文明的發(fā)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華文明這一優(yōu)秀基因的源頭所在。中華文明誕生的這片土地空間廣闊而多元,水系豐富而匯通,又因主體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主導的太平洋西岸地區(qū)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災、交通等公共領域開展廣泛的協(xié)調合作,才能實現(xiàn)群體的存續(xù)和文明的發(fā)展,達到“天下太平”之境。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對“統(tǒng)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發(fā)端。無論是良渚古城氣勢恢宏的水壩,還是秦始皇輻射天下的馳道,抑或是隋煬帝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都是中國人數(shù)千年不變的文明初心在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跡。當我們通過考古工作重新認識它們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感嘆于祖先為文明發(fā)展所作的努力,更可以堅定我們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和信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過往,其成果卻昭示了中華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未來。進入新時代,中國考古學對此依然重任在肩。(摘自高逸凡《中華文明探源的歷史意義與中國考古學的未來之路》)材料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結果表明:中華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過程中,也與域外其他文明發(fā)生交流、碰撞與融合。大約5000年前,發(fā)源于西亞地區(qū)的小麥和家畜黃牛、綿羊等經(jīng)中亞傳入我國西北地區(qū),并繼續(xù)向中原地區(qū)傳播,豐富了中原地區(qū)農(nóng)作物和家畜的種類,在黃河流域形成了五谷農(nóng)業(yè)體系和家畜飼養(yǎng)體系。與此同時,來自西亞地區(qū)的冶金術經(jīng)我國西北地區(qū)傳入黃河中游地區(qū)后,與此前仰韶和龍山時代已經(jīng)掌握的高溫燒制陶器的技術相結合,誕生了青銅容器鑄造技術,為夏商周王朝時期輝煌的青銅文明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無論是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還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至于世界各地非原生文明地區(qū),更是由于接受了周圍地區(qū)業(yè)已成熟的文明影響,從而加快了本地區(qū)的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甚至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例如,日本列島的史前文化經(jīng)歷了在自身基礎上的緩慢發(fā)展,進入公元前五六世紀,中國周代的稻作與粟作農(nóng)業(yè)技術和青銅器經(jīng)由朝鮮半島傳至日本列島西部。進入公元一世紀后,日本列島西部九州地區(qū)的一些小國向東漢王朝朝貢,與漢王朝建立了直接聯(lián)系。由此,中國漢文化傳入日本,稻作技術、銅器和鐵器的制作技術陸續(xù)被其接受,大大促進了日本古代歷史的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考古學大力吸收借鑒歐美國家先進的考古學理論、方法、技術和理念,特別是各種自然科學的方法手段,令中國考古學煥發(fā)生機活力,極大提升了中國考古學分析研究古代遺存并從中提取各種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國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歷史文化精彩紛呈,地下遺跡遺物極為豐富,我們采用這些技術手段研究出的成果,遠遠超過歐美發(fā)達國家應用它們所得到的信息量。這是我們作為文明古國擁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獨厚之處。比如,關于良渚水壩的建筑年代,學術界曾有爭論,通過對水壩建筑材料“草裹泥”中的草莖進行測年,確定了水壩是在約5000年前修建的。無論是歷史經(jīng)驗,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現(xiàn)實變化都充分說明,開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保持活力的法寶。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文明也是一樣,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fā)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摘自王巍《從中華文明探源看世界文明交流互鑒》)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華文明誕生的地理空間自成一體又融匯連通,并不符合人類文明起源的基本條件。B.兩河流域為古巴比倫農(nóng)業(yè)穩(wěn)定提供基礎,高原與海灣的包圍為其文明存續(xù)提供保障。C.中華文明對統(tǒng)一的追求,發(fā)端于空間廣闊多元、水系豐富匯通又多干旱之患的現(xiàn)狀。D.日本列島的史前文明能夠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是因為其陸續(xù)接受漢朝文化成熟的技術。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取得的成就啟示人們,中華文明探源應關注人和周圍環(huán)境的真實互動。B.如果不是多元文化在沖突交流中不斷融合,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獨特氣質就難以形成。C.從良渚水壩在兩則材料中都被提及可推知,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對象。D.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獲得遠超歐美的信息量,可以看出先進技術對考古起著決定性作用。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最能契合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A.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持續(xù)勾勒和描繪著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壯闊圖景,讓人民群眾切實了解到我們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B.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突破了西方學術界的標準,提出了判斷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為中國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C.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D.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示我們,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nèi)涵的認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4.兩則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請簡要分析其論證目的有何不同。(4分)5.“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價值。”請結合材料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十八歲的李響蔡楠說實話,我比較討厭李響。我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來添亂。他這么大歲數(shù)了,冷不丁就會出現(xiàn)在我的辦公室,還一直蹦來跳去的。他耳不聾眼不花,就是嘴笨,說話磨磨唧唧的。我就討厭他這一點,有話就說,說完就走不好嗎?還有,我還怕他蹦來跳去摔壞了,我可沒時間送他去醫(yī)院。李直也沒時間。李直比我更討厭他。于是我想趕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給他端過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邊,喝點吧,喝完了,哪里來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還出門呢!李響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響的體內(nèi),他的身體就不飄了,也不蹦不跳了,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驹诹四抢?。我知道,茶水沖掉了這些年堵在他喉嚨里的東西,他的聲道開始通暢了。我拿出一個宜興紫砂陶壺,又拿出一罐好茶給他:“你可以走了!”他把東西撥拉到一邊去,清清爽爽地說:“我不是來要東西的,我想跟你出門,去南泥灣——”我吃了一驚。他怎么會知道我要去南泥灣?我趕緊去扶他,我怕他說胡話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來,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卻不坐,腰板挺直了盯著我:“李游,你說到底帶我去不?”“我去是有項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給你當向導,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過仗!”李響一字一頓地說?!翱靹e說你打仗的事了,你當年是偷著跑出去的,瞞著父母,連新婚10天的媳婦都瞞著。知道李直為什么討厭你嗎?就是討厭你偷著跑了?!薄拔夷遣皇峭抵?,是當兵抗日去了?!崩铐憼庌q著?!澳悄愦蛘塘藛幔俊薄按蛄?,不過,也算沒……沒打?!崩铐戇@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隊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莊附近的陳莊和鬼子打了一仗,還沒沖鋒,我的腿就中了一槍。后來腿瘸了,我就當了炊事員。”我“噗嗤”一聲,剛喝進去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那后來呢?”“后來我還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后來就跟著部隊去了晉西北,再后來……就去了延安?!崩铐懙难凵裢蝗挥辛斯饷?,“我是一瘸一拐地跟著部隊來到延安來到毛主席身邊的。那時候,我和戰(zhàn)友們都覺得這回有仗要打了,我們得保衛(wèi)延安??!可是……可是毛主席卻讓我們?nèi)ツ夏酁撤N地?!薄澳闶钦f,你去南泥灣開過荒?”我覺得李響順暢的話有點離譜,“怎么這些年也沒聽你說過呢?”“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沒種過地!”李響擺了擺手,“再說了,你和李直哪里關心過我?。俊崩铐懻f得對,李直和我確實不大關心他。他從18歲就扔下媳婦跑了,李直出生的時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誰。李直他們娘倆在動亂的時光里自己熬過來就不錯了,哪里還能關心他?“你們不關心我,可我惦記你們!”李響嘆了口氣,“原來我想打完鬼子就回來,后來我又想等南泥灣的地種好了再回來??赡夏酁澈茈y纏啊……”“你就別找理由了,你根本沒想過回來!”我懟著李響?!皠e……別瞎說,我李響不是那種人。那時候的南泥灣,天寒地凍,荒無人煙。部隊開拔到這里,沒吃沒穿沒住的。我當炊事員還不知道嗎?紅米飯南瓜湯,那是后來才有的,挖野菜也當糧,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沒飯可做,我就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去開荒了……”我不說話了。聽李直講過,他兩歲的時候,縣上的干部送李響的包裹回來時,確實帶著一把鐵鏟,不過鏟子剩了個破片片。見我不說話,李響來勁了:“你承認我說的是真的吧?帶我去吧!”我湊近李響,把他抱住了。他的身體很輕,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單是李響,還有李響的故事。我決定帶李響走。李響跟著我來到了南泥灣,卻蒙圈了。他找不到開過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給他當向導。我開著導航,帶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舊址、南泥灣墾區(qū)政府舊址,帶他去了黨徽廣場,還帶他去了南泥灣風景區(qū),參觀了南泥灣特有的民宿……“看,我就在這里開過荒,在這里住過——”李響在一孔被改造成農(nóng)家院的窯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來。我知道,我應該辦我的大事了。我走進窯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灣開發(fā)區(qū)的領導。我從電腦包里拿出了一份簽好字的合同。我說:“這是我們公司引進的石墨烯技術,現(xiàn)在我無償?shù)孬I給南泥灣,用上這種材料,窯洞加熱快,也非常環(huán)保。再有,我的集團公司,捐獻一批白洋淀環(huán)保充電車,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經(jīng)在路上了……”辦完這件大事,我回頭再找李響,卻沒有他的蹤影了。我不能弄丟李響。我知道李響去了哪里。我急匆匆來到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前,果然看到李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確切地說,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紀念碑里。我聽到了導游的講解:李響,河北雄安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一天開荒4.23畝的記錄,他用鐵鏟和镢頭連續(xù)開荒一個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歲……我的眼淚急速地涌了出來,我大聲喊道,爺爺,你的孫子來看你了……(有刪改)〖備注〗南泥灣,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chǎn)運動。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提到“正忙一件大事”,這既是李游討厭李響的說辭,又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B.“眼神有些黯淡”“眼神突然有了光芒”等神情的變化,形象寫出李響對革命斗爭的自豪和熱情。C.從一線戰(zhàn)士到炊事員再到開荒者,身份的變化,既豐富了李響的經(jīng)歷,又使小說主題更加多元化。D.導游對李響故事的講解,讓讀者客觀真實地了解了爺爺?shù)膫ゴ?,豐富人物形象,增強藝術感染力。7.關于文中南泥灣墾荒的相關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響回憶南泥灣開荒的情形,表現(xiàn)出生產(chǎn)運動的艱苦,反映了當時革命形勢的嚴峻。B.“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等細節(jié),以點帶面,展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堅韌頑強的品質。C.李響南泥灣開荒的經(jīng)歷,集中體現(xiàn)了南泥灣精神,也促使李游在后文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D.南泥灣墾荒的情節(jié),是李游與李響故事的紐帶,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丟李響”的原因。8.小說前后分別使用“李響”和“爺爺”兩個不同的稱呼,其中蘊涵著“我”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9.本文榮獲“南泥灣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請結合文本從構思和主題兩方面分析小說獲獎原因。(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為兄軾下獄上書蘇轍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廣大,不加譴責。軾狂狷寡慮,竊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頃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興,作為歌詩,語或輕發(fā)。向者,曾經(jīng)臣寮繳進,陛下置而不問。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但其舊詩已自傳播。臣誠哀軾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輕易,然跡涉不遜,雖改過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軾之將就逮也,使謂臣曰:“軾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獄,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雖齟齬于當年,終欲效尺寸于晚節(jié)。今遇此禍,雖欲改過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無由。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惟兄弟之親,試求哀于陛下而已。”臣竊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昔漢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緹縈請沒為官婢,以贖其父。漢文因之遂罷肉刑。今臣螻蟻之誠,雖萬萬不及緹縈,而陛下聰明仁圣,過于漢文遠甚。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憐,赦其萬死,使得出于牢獄,則死而復生,宜何以報?臣愿與兄軾洗心改過,粉骨報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勝孤危迫切,無所告訴,歸誠陛下。惟寬其狂妄,特許所乞。臣無任祈天請命激切隕越之至。〖備注〗宋神宗趙頊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文字獄被人構陷下獄。蘇轍聞悉,冒株連的風險,連夜上書為其兄蘇軾求情。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B.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C.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D.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與“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并序》)兩句中的“相”含義不同。B.通判,官制始于宋朝時期,由皇帝親自任命,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長官有監(jiān)察的責任。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品等為正六品。C.肉刑,司法機關對犯人處以“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的刑罰,它不僅使人遭受肉體上痛苦,而且因受刑后特征明顯又有恥辱性質,西漢文景之時被廢除。D.“無所告訴”與“則告訴不許”(《陳情表》)兩句中的“告訴”含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以呼天搶地的語氣陳述人命關天的危迫,繼而動之以手足之情,曉之以如焚之憂,感人至深。B.第三段中蘇軾的一段話,一謂蘇軾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報效朝廷;二謂平素在朝勢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無人搭救。C.蘇軾在被捕前讓人對蘇轍說,自己在朝中很是孤單,身邊親近的人因為怕受到牽連不會為自己講情,希望蘇轍能念及手足之情向皇帝為自己求情。D.蘇轍舉緹縈沒身贖父的典故,想捐出自己的官職為蘇軾贖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長出獄,使兄長不至于死在獄中。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2)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14.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文中蘇轍也因“不勝手足之情”而冒死為兄長求情,可見其兄弟情深。請試分析本文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他們的手足深情。(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5~16題。鳳凰臺次李太白韻①郭祥正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舞罷青蛾同去國,戰(zhàn)殘白骨尚盈丘。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結綺臨春②無處覓,年年荒草向人愁。〖備注〗①北宋詩人郭祥正曾登上金陵西南鳳凰山上的鳳凰臺,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②《陳書·張貴妃傳》:南朝陳后主至德二年,于光昭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shù)十丈,并數(shù)十間。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等居結綺、望仙,以復道交相往來。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次韻是和詩的一種方式,也叫步韻。本詩即是按李白原詩的韻和用韻次序寫的一首和詩,其立意、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與原詩存在關聯(lián)。B.首聯(lián)側重寫實。昔日鳳凰游的盛景已不在,唯剩一座空臺面對洶涌澎湃、東流入海的浩浩長江,永恒的江山與衰歇的人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C.頷聯(lián)側重懷古?!扒喽辍痹该廊酥?,這里比喻美貌的女子,它與戰(zhàn)爭之后長江邊上野草叢中的累累白骨形成了對照,令人觸目驚心。D.
尾聯(lián)“年年荒草向人愁”感慨之中兼具諷喻,與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長安不見使人愁”雖都是登臺抒發(fā)的愁情,但愁的內(nèi)容并不相同。16.“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兩句被后人認為是詩歌中“寫景說理”的典范,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諫太宗十思疏》中用“木長”“流遠”兩組比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這是告訴為政者要用德行和正義來治理國家。(2)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鳥鳴為主要描寫對象,抒寫了詞人沉郁苦悶的心情。(3)“江月”極易引發(fā)各種人生感慨,是詩歌中的經(jīng)典意象,在唐宋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內(nèi)涵,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是我們國家和民族①的歷史記憶,是全國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因此讓非遺好好“活”下來,真正“火”起來,是當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讓一項項非遺進行創(chuàng)造性、現(xiàn)實性的轉化,實現(xiàn)和當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對增進民眾的歷史文化認同,對筑牢文化自信②。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背后都有著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蘊藏著文明的密碼,肩上都扛著讓非遺代代相傳的沉甸甸的責任。毋庸置疑,盡管在非遺項目傳承與弘揚上,從國家到地方做了許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針對性的舉措,也讓非遺走到了我們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國非遺項目③,在發(fā)掘、保護、傳承和弘揚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現(xiàn)象。期待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本著在創(chuàng)新中保護和傳承好民族文化為目的,在非遺的系統(tǒng)性保護、創(chuàng)造性轉化、積極性開發(fā)做出更多的努力。讓更多非遺從田野巷陌中走出來,讓一個個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當下的生活中綻放出自己的光彩。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比擬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目前,中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問題,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醒、不想睡……晚上熬夜似乎已成為公眾生活的常態(tài)。調查顯示,接近半數(shù)以上人群經(jīng)常熬夜,每周有4天及以上晚于23點入睡,而在熬夜的原因中,①:一方面,時間大多被手機屏幕霸占,主動或被動地選擇娛樂來消磨時間;另一方面,迫于高強度的職場壓力,熬夜工作。熬夜帶來的健康問題也讓很多人惴惴不安。大家的擔憂既有“內(nèi)在”方面,如免疫力下降、三高、猝死等;②,如脫發(fā)、皮膚變差、衰老和肥胖等。熬夜導致的健康損傷中,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問題均與心臟問題相關,熬夜人群中45.3%的人擔心會傷害心臟。健康的“健”,本義是強壯有力,也暗喻著律動。律,既是自然規(guī)律、生物節(jié)律,也包括③;我們應倡導全民規(guī)律作息、不熬夜的輕松哲學,不斷喚醒和提升全社會對于睡眠健康的重視。21.以下四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晚上熬夜似乎已成為公眾生活的常態(tài)。B.調查顯示,接近半數(shù)以上人群經(jīng)常熬夜。C.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問題均與心臟問題相關。D.不斷喚醒和提升全社會對于睡眠健康的重視。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學者劉兆玄提出教育應涵蓋“五識”,即學識、常識、見識、膽識、賞識。學識,指學問知識,能提升我們認知水平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常識,指日常知識,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見識,指見解,是對知識的應用與實踐的反思,能使我們有“遠見”“卓識”。膽識,即膽量,指敢于實踐,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新,能決定我們做事的執(zhí)行力。賞識,是對人或事物的欣賞,能使我們悅納他人與自己,享受生活。請從“五識”中任選三“識”,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B(A.“并不符合人類文明起源的基本條件”錯誤;C.“發(fā)端于中國空間廣闊多元、水系豐富匯通而又多干旱之患”錯誤;D.“是因為其陸續(xù)接受漢朝文化成熟的技術”錯誤)2.D(“可以看出先進技術對考古起著決定性作用”推斷錯誤)3.A(B.強調中國特色;C.強調探源內(nèi)容;D.契合材料二觀點)4.①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論證“人類文明的起源要滿足兩個條件”,進而為論證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奠定基礎;②材料二的古埃及文明,是為了論證世界上的原生文明都與域外其他文明發(fā)生交流、碰撞與融合。(4分。每條2分)5.①每一種文明,都與自己土地的地理形勢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呈現(xiàn)自己的獨特價值;②探源文明的過往,其成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未來;③每一種文明都有存在價值,需要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4分。每條2分,任答兩條即可)6.C(“小說主題更加多元化”錯)7.D(“原因”錯)8.①采用李響稱呼,使其成為觀察與描寫的對象,蘊含“我”客觀冷靜真實的態(tài)度;②使用爺爺稱謂,拉近距離,增強親近感,既是對爺爺?shù)膽涯?,也是對老一代革命者的崇敬;③稱呼的轉換,蘊含著“我”由不關心到仰慕的情感變化。(6分。每條2分)9.構思:①小說采用幻想與現(xiàn)實相交融的手法,講述李響的故事,給讀者帶來新奇的閱讀體驗;②小說采用雙線結構,將李響的故事和李游的故事交織在一起,使小說結構精巧,敘事集中。主題:①塑造李響等老一代革命者形象,歌頌了他們獻身革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②贊美了新一代青年傳承革命精神、無私奉獻的社會擔當。(6分。每條2分,任答三條即可)10.B(“思念”,思之念之,即揣度的意思;“居家在官無大過惡”,表述對象應是“蘇軾”,由此可排除C、D兩項?!吧险抡撌隆奔闯噬献嗾掠懻搰掖笫?,應該合在一起理解;“其言不一”中的“一”是一致的意思,說的是和皇帝意見不一致,與后文“陛下圣德廣大,不加譴責”照應;由此可排除D項。)11.D(A項中,第一個相,意思為互相;第二個相,意思為偏指一方,你。D項中兩個“告訴”,都是“申訴”的意思。)12.C(C項,“因為怕受到牽連”錯誤,文中沒有這樣的表述,文中只是說“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13.(1)蘇軾感謝受到圣上的恩澤與寬宥,從此常常追悔自己的過失,不敢再有(輕慢的)行為了。(“感荷”,感謝。感:感激;荷:承受?!岸髻J”,施恩寬宥,這里指圣上的恩澤。“悔咎”,追悔前非,這里指悔過。)(2)(臣的)兄長蘇軾所犯的罪,如果有明顯的文字根據(jù),(他)一定不敢拒不承認,從而重新犯罪。(“所犯”,所字結構,這里指所犯的罪?!帮@”,明顯。“重”,指重新。)14.①聽聞消息后蘇轍深感危迫,擔心兄長安危;②回憶與兄長相依為命的日子,以及對兄長為人處事的理解,情真意切;③冒死為兄長求情,為了兄長甘愿棄官贖罪。(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參考譯文:臣聽說人所處的環(huán)境如果很困窘急迫就會呼叫蒼天,遇到難忍的痛苦就會呼叫父母,這些都是人感情最強烈的表現(xiàn)。臣雖然如小草一般卑微,但有受危難壓迫時的所求,恐怕只有天地和父母能哀憐悲憫我了吧。臣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父母,只有哥哥蘇軾和我相依為命。現(xiàn)在我聽說他犯罪,被捕入獄,我們?nèi)叶挤浅s@恐害怕,擔心的是他會有什么不測。臣私下揣度,蘇軾于個人生活和在朝廷為官中,總體上說沒有大罪過。只是為人秉性過于率直,喜歡談古論今。他前后幾次呈上奏折討論國事,其中觀點與陛下不一致。陛下您有很深廣的圣明賢德,沒有責難他什么。但蘇軾性格過于狂妄,做事缺乏考慮,私下里倚仗天地寬容的恩德,不知道收斂敬畏。近來他在擔任杭州通判和密州知府期間,常??吹绞挛飼r就有感而發(fā),于是寫成詩,用詞有些輕佻發(fā)揮。在這之前,曾經(jīng)有一些同僚就把他的詩文呈給陛下過,(但是)陛下放在一旁沒追問。蘇軾感謝受到圣上的恩澤與寬宥,從此常常追悔自己的過失,不敢再有(輕慢的)行為了,但是他以前寫的詩卻傳開了。臣真心哀嘆蘇軾過于自信的愚昧,不知道寫出來文字容易,但是其中的不恭敬言辭帶來的影響不容易消除。雖然他現(xiàn)在已改過自新,但卻違反了刑律沒有辦法挽回。蘇軾在被捕之前,讓人捎話給我說:“我身體早就衰老多病,肯定會死在牢獄里,死也是我應該的??墒俏疫€有遺憾,年少時我懷著有一番有所作為的志向,又恰好逢到世上難遇的賢明君主,雖然當年曾和當政者意見不合,但始終想在晚年為國家報效一點力量。現(xiàn)在卻遭到這樣的禍患,即使想改過自新,洗心革面來報答賢明的君主,卻沒有辦法了。況且我在朝中沒有朋黨,身邊親近的人,肯定沒有替我說話的。只能指望兄弟親情,向陛下為我請求。”我私下憐憫他的志向,沒法拒絕手足之情,所以只好冒死說一句求情的話。從前漢朝的淳于公犯了罪,他的女兒緹縈請求朝廷將自己收為官婢,求得贖回父親。漢文帝因她而免除了淳于公的肉刑。我現(xiàn)在如螞蟻一般渺小的誠意,雖遠遠比不上緹縈,但是陛下比漢文帝更為聰明仁圣。臣想用我的官職贖回兄長蘇軾,不敢奢望到最后能夠減輕他的罪過,只求能不讓他死在牢獄里。(臣的)兄長蘇軾所犯的罪,如果有明顯的文字根據(jù),(他)一定不敢拒不承認,從而重新犯罪。如果陛下能夠給予同情憐憫,赦免他的死罪,使他能從牢獄中放出來,那他就等于死而復生了,這樣的恩德應該如何報答呢?臣愿意和兄長蘇軾改過自新,粉身碎骨報答陛下,只要陛下差遣去做,就是肝腦涂地也要去做。臣經(jīng)不起孤危迫切、無處申訴的痛苦,只得把全部誠意交給陛下。希望陛下寬恕我的狂妄,特許我的乞求。臣祈禱蒼天,請求饒命,情緒激切,神魂顛倒之極,到了無法自制的地步。15.C(C項“這里比喻美貌的女子”錯誤,“青蛾”原指美人之眉,在這里使用借代手法,泛指美貌的女子。)16.(1)寫景:運用了“風搖”“落日”“故洲”等意象,以及對比、視聽結合的手法,既寫了紅日隨云晃動,風浪催送舟船的長江晚景,又寫了新沙改換故洲的對比與發(fā)現(xiàn),渲染了深邃蒼涼的氛圍。(2)說理:詩句景中寓理,意蘊深刻。一方面表現(xiàn)了人在大自然面前渺小,歷史興亡不以人意志改變的感慨;另一方面說明了自然永恒的力量,人間滄海桑田的變化,以及王朝興衰與更迭的客觀規(guī)律。(意思對即可)〖解析〗“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兩句的意思是:傍晚起風了,風助浪勢,不斷地催送著那些船,湖水擁來的新沙,便改換了故洲,如今只能見新洲了。頸聯(lián)先宕開一筆,然后又拉回到追念古昔的思路之上。夕陽西下時,刮起了風,滔滔長江中正行著幾條船,風助浪勢,不斷地催送著那些船向前、向前;西半天上,漸漸下沉的紅日也不時隨著云朵晃動著,仿佛要被那風搖落下來似的。借助“風”“浪”“舟”“湖水”“沙”“故洲”等典型意象以及視聽結合的手法,生動地描摹出傍晚時分所見江面景象。這種景象,使詩人想到: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巨大的,那湖水不斷地擁來新沙,日久天長,便改換了故洲的結構,如今只能見新洲而不見故洲了。以此說明六代興衰不過是王朝更替中的一幕,自然、社會發(fā)展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都遵循著客觀規(guī)律,不可更改。)17.(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2)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3)示例:“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等18.①彌足珍貴②大有裨益③數(shù)不勝數(shù)/不可勝數(shù)/不計其數(shù)(每詞1分)19.示例一:期待各地的非遺傳承人以在創(chuàng)新中保護和傳承好民族文化為目的,在非遺的系統(tǒng)性保護、創(chuàng)造性轉化、積極性開發(fā)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示例二:期待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本著在創(chuàng)新中保護和傳承好民族文化的目的,在非遺的系統(tǒng)性保護、創(chuàng)造性轉化、積極性開發(fā)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4分,改對一處得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解析〗畫橫線的句子存在兩處語?。旱谝惶幗Y構混亂,“本著……的目的”和“以……為目的”句式雜糅,可把“為”改為“的”,或把“本著”改為“以”。第二處成分殘缺,應為“在……等方面”或“在…上”。)20.①“走出來”使用比擬的手法,賦予非遺以人類的行為特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讓更多非遺從田野巷陌被挖掘出來的愿望。(2分)②把非遺比喻為“活化石”,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非遺文化內(nèi)涵厚重悠久,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以此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2分)21.C(A項,“晚上熬夜”,重復贅余;B項,“接近”的后面應該跟確數(shù),而不是約數(shù)“半數(shù)以上”;D項,“提升”的是水平,而不宜是“重視”,動賓搭配不當。)22.①玩手機和工作是兩大頑疾;②也有“外在”方面;③規(guī)律作息的生活自律。(第一處是下文兩方面的總起,可以從后文捕捉到“玩手機”和“工作”的關鍵信息;第二處呼應前文,較容易對照得出“外在”這一信息;第三處“瞻前”可以推知所填內(nèi)容與自然節(jié)律相對應,“顧后”可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作息”這一要點。每寫出一處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3.略福建省泉州、三明、龍巖三市三校2023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總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共5題,共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學術基礎是考古學,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之所以能夠承擔這樣的任務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緣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國廣袤的土地中,揭示了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起源的先民們與這片土地真實的互動。中華文明的獨特性,與這片土地的地理形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文明的起源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大型河流為農(nóng)業(yè)的穩(wěn)定提供基礎,二是生活環(huán)境周邊有天然屏障為文明的存續(xù)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依托兩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亞高原和波斯灣的包圍下發(fā)展起來;古埃及依托尼羅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紅海的包圍下發(fā)展起來;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印度洋的包圍下發(fā)展起來。而古代中國的文明尺度,卻不是一兩條河流的流域和一塊擁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間可以概括的。中華文明誕生的舞臺空間廣闊,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為天然屏障,內(nèi)部擁有高原、盆地、平原等豐富多樣的地形,劃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單元。中華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眾多,水系發(fā)達,又因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擁有豐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體而又融匯連通的地理空間。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的發(fā)現(xiàn)表明,正是在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經(jīng)的無數(shù)個地理空間內(nèi),誕生了“燦若星斗”的早期中華文明:湟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馬家窯文化,渭河涇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錢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這片廣闊而又獨立的空間里,多元的文化沿著相通而匯聚的水系在沖突與交流之中不斷融合,逐漸塑造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獨特氣質。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國史前文明的發(fā)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華文明這一優(yōu)秀基因的源頭所在。中華文明誕生的這片土地空間廣闊而多元,水系豐富而匯通,又因主體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主導的太平洋西岸地區(qū)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災、交通等公共領域開展廣泛的協(xié)調合作,才能實現(xiàn)群體的存續(xù)和文明的發(fā)展,達到“天下太平”之境。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對“統(tǒng)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發(fā)端。無論是良渚古城氣勢恢宏的水壩,還是秦始皇輻射天下的馳道,抑或是隋煬帝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都是中國人數(shù)千年不變的文明初心在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跡。當我們通過考古工作重新認識它們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感嘆于祖先為文明發(fā)展所作的努力,更可以堅定我們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和信心。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過往,其成果卻昭示了中華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未來。進入新時代,中國考古學對此依然重任在肩。(摘自高逸凡《中華文明探源的歷史意義與中國考古學的未來之路》)材料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結果表明:中華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傳統(tǒng)基礎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過程中,也與域外其他文明發(fā)生交流、碰撞與融合。大約5000年前,發(fā)源于西亞地區(qū)的小麥和家畜黃牛、綿羊等經(jīng)中亞傳入我國西北地區(qū),并繼續(xù)向中原地區(qū)傳播,豐富了中原地區(qū)農(nóng)作物和家畜的種類,在黃河流域形成了五谷農(nóng)業(yè)體系和家畜飼養(yǎng)體系。與此同時,來自西亞地區(qū)的冶金術經(jīng)我國西北地區(qū)傳入黃河中游地區(qū)后,與此前仰韶和龍山時代已經(jīng)掌握的高溫燒制陶器的技術相結合,誕生了青銅容器鑄造技術,為夏商周王朝時期輝煌的青銅文明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無論是兩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還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至于世界各地非原生文明地區(qū),更是由于接受了周圍地區(qū)業(yè)已成熟的文明影響,從而加快了本地區(qū)的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甚至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例如,日本列島的史前文化經(jīng)歷了在自身基礎上的緩慢發(fā)展,進入公元前五六世紀,中國周代的稻作與粟作農(nóng)業(yè)技術和青銅器經(jīng)由朝鮮半島傳至日本列島西部。進入公元一世紀后,日本列島西部九州地區(qū)的一些小國向東漢王朝朝貢,與漢王朝建立了直接聯(lián)系。由此,中國漢文化傳入日本,稻作技術、銅器和鐵器的制作技術陸續(xù)被其接受,大大促進了日本古代歷史的發(fā)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考古學大力吸收借鑒歐美國家先進的考古學理論、方法、技術和理念,特別是各種自然科學的方法手段,令中國考古學煥發(fā)生機活力,極大提升了中國考古學分析研究古代遺存并從中提取各種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國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歷史文化精彩紛呈,地下遺跡遺物極為豐富,我們采用這些技術手段研究出的成果,遠遠超過歐美發(fā)達國家應用它們所得到的信息量。這是我們作為文明古國擁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獨厚之處。比如,關于良渚水壩的建筑年代,學術界曾有爭論,通過對水壩建筑材料“草裹泥”中的草莖進行測年,確定了水壩是在約5000年前修建的。無論是歷史經(jīng)驗,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現(xiàn)實變化都充分說明,開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保持活力的法寶。一切生命有機體都需要新陳代謝,否則生命就會停止。文明也是一樣,如果長期自我封閉,必將走向衰落。交流互鑒是文明發(fā)展的本質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摘自王巍《從中華文明探源看世界文明交流互鑒》)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華文明誕生的地理空間自成一體又融匯連通,并不符合人類文明起源的基本條件。B.兩河流域為古巴比倫農(nóng)業(yè)穩(wěn)定提供基礎,高原與海灣的包圍為其文明存續(xù)提供保障。C.中華文明對統(tǒng)一的追求,發(fā)端于空間廣闊多元、水系豐富匯通又多干旱之患的現(xiàn)狀。D.日本列島的史前文明能夠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是因為其陸續(xù)接受漢朝文化成熟的技術。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取得的成就啟示人們,中華文明探源應關注人和周圍環(huán)境的真實互動。B.如果不是多元文化在沖突交流中不斷融合,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獨特氣質就難以形成。C.從良渚水壩在兩則材料中都被提及可推知,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對象。D.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獲得遠超歐美的信息量,可以看出先進技術對考古起著決定性作用。3.結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最能契合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A.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持續(xù)勾勒和描繪著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fā)展的壯闊圖景,讓人民群眾切實了解到我們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B.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突破了西方學術界的標準,提出了判斷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為中國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C.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D.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示我們,要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nèi)涵的認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4.兩則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請簡要分析其論證目的有何不同。(4分)5.“每一種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價值?!闭埥Y合材料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十八歲的李響蔡楠說實話,我比較討厭李響。我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來添亂。他這么大歲數(shù)了,冷不丁就會出現(xiàn)在我的辦公室,還一直蹦來跳去的。他耳不聾眼不花,就是嘴笨,說話磨磨唧唧的。我就討厭他這一點,有話就說,說完就走不好嗎?還有,我還怕他蹦來跳去摔壞了,我可沒時間送他去醫(yī)院。李直也沒時間。李直比我更討厭他。于是我想趕他走。我泡上了一杯茶,給他端過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邊,喝點吧,喝完了,哪里來就回哪里去吧,我明天還出門呢!李響就把一杯茶喝光了。我看到那杯茶透亮亮地流到了李響的體內(nèi),他的身體就不飄了,也不蹦不跳了,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卣驹诹四抢?。我知道,茶水沖掉了這些年堵在他喉嚨里的東西,他的聲道開始通暢了。我拿出一個宜興紫砂陶壺,又拿出一罐好茶給他:“你可以走了!”他把東西撥拉到一邊去,清清爽爽地說:“我不是來要東西的,我想跟你出門,去南泥灣——”我吃了一驚。他怎么會知道我要去南泥灣?我趕緊去扶他,我怕他說胡話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了出來,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卻不坐,腰板挺直了盯著我:“李游,你說到底帶我去不?”“我去是有項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給你當向導,我熟悉那里,在那里打過仗!”李響一字一頓地說?!翱靹e說你打仗的事了,你當年是偷著跑出去的,瞞著父母,連新婚10天的媳婦都瞞著。知道李直為什么討厭你嗎?就是討厭你偷著跑了?!薄拔夷遣皇峭抵?,是當兵抗日去了?!崩铐憼庌q著。“那你打仗了嗎?”“打了,不過,也算沒……沒打?!崩铐戇@回坐下了,我看到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隊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莊附近的陳莊和鬼子打了一仗,還沒沖鋒,我的腿就中了一槍。后來腿瘸了,我就當了炊事員。”我“噗嗤”一聲,剛喝進去的一口茶差點噴出來:“那后來呢?”“后來我還參加了百團大戰(zhàn),后來就跟著部隊去了晉西北,再后來……就去了延安?!崩铐懙难凵裢蝗挥辛斯饷?,“我是一瘸一拐地跟著部隊來到延安來到毛主席身邊的。那時候,我和戰(zhàn)友們都覺得這回有仗要打了,我們得保衛(wèi)延安?。】墒恰墒敲飨瘏s讓我們?nèi)ツ夏酁撤N地?!薄澳闶钦f,你去南泥灣開過荒?”我覺得李響順暢的話有點離譜,“怎么這些年也沒聽你說過呢?”“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沒種過地!”李響擺了擺手,“再說了,你和李直哪里關心過我啊?”李響說得對,李直和我確實不大關心他。他從18歲就扔下媳婦跑了,李直出生的時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誰。李直他們娘倆在動亂的時光里自己熬過來就不錯了,哪里還能關心他?“你們不關心我,可我惦記你們!”李響嘆了口氣,“原來我想打完鬼子就回來,后來我又想等南泥灣的地種好了再回來??赡夏酁澈茈y纏啊……”“你就別找理由了,你根本沒想過回來!”我懟著李響?!皠e……別瞎說,我李響不是那種人。那時候的南泥灣,天寒地凍,荒無人煙。部隊開拔到這里,沒吃沒穿沒住的。我當炊事員還不知道嗎?紅米飯南瓜湯,那是后來才有的,挖野菜也當糧,大冬天往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沒飯可做,我就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去開荒了……”我不說話了。聽李直講過,他兩歲的時候,縣上的干部送李響的包裹回來時,確實帶著一把鐵鏟,不過鏟子剩了個破片片。見我不說話,李響來勁了:“你承認我說的是真的吧?帶我去吧!”我湊近李響,把他抱住了。他的身體很輕,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單是李響,還有李響的故事。我決定帶李響走。李響跟著我來到了南泥灣,卻蒙圈了。他找不到開過荒的地方了。他不吹了,只能由我給他當向導。我開著導航,帶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舊址、南泥灣墾區(qū)政府舊址,帶他去了黨徽廣場,還帶他去了南泥灣風景區(qū),參觀了南泥灣特有的民宿……“看,我就在這里開過荒,在這里住過——”李響在一孔被改造成農(nóng)家院的窯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來。我知道,我應該辦我的大事了。我走進窯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了。那是南泥灣開發(fā)區(qū)的領導。我從電腦包里拿出了一份簽好字的合同。我說:“這是我們公司引進的石墨烯技術,現(xiàn)在我無償?shù)孬I給南泥灣,用上這種材料,窯洞加熱快,也非常環(huán)保。再有,我的集團公司,捐獻一批白洋淀環(huán)保充電車,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經(jīng)在路上了……”辦完這件大事,我回頭再找李響,卻沒有他的蹤影了。我不能弄丟李響。我知道李響去了哪里。我急匆匆來到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前,果然看到李響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確切地說,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紀念碑里。我聽到了導游的講解:李響,河北雄安人,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一天開荒4.23畝的記錄,他用鐵鏟和镢頭連續(xù)開荒一個月,最后累死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歲……我的眼淚急速地涌了出來,我大聲喊道,爺爺,你的孫子來看你了……(有刪改)〖備注〗南泥灣,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旅長王震的率領下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chǎn)運動。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開頭提到“正忙一件大事”,這既是李游討厭李響的說辭,又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B.“眼神有些黯淡”“眼神突然有了光芒”等神情的變化,形象寫出李響對革命斗爭的自豪和熱情。C.從一線戰(zhàn)士到炊事員再到開荒者,身份的變化,既豐富了李響的經(jīng)歷,又使小說主題更加多元化。D.導游對李響故事的講解,讓讀者客觀真實地了解了爺爺?shù)膫ゴ?,豐富人物形象,增強藝術感染力。7.關于文中南泥灣墾荒的相關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李響回憶南泥灣開荒的情形,表現(xiàn)出生產(chǎn)運動的艱苦,反映了當時革命形勢的嚴峻。B.“拿起做飯的鐵鏟”“穿著單衣”等細節(jié),以點帶面,展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堅韌頑強的品質。C.李響南泥灣開荒的經(jīng)歷,集中體現(xiàn)了南泥灣精神,也促使李游在后文的態(tài)度發(fā)生變化。D.南泥灣墾荒的情節(jié),是李游與李響故事的紐帶,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丟李響”的原因。8.小說前后分別使用“李響”和“爺爺”兩個不同的稱呼,其中蘊涵著“我”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9.本文榮獲“南泥灣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請結合文本從構思和主題兩方面分析小說獲獎原因。(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為兄軾下獄上書蘇轍臣聞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雖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懇,惟天地父母哀而憐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今者竊聞其得罪逮捕赴獄,舉家驚號,憂在不測。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廣大,不加譴責。軾狂狷寡慮,竊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頃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興,作為歌詩,語或輕發(fā)。向者,曾經(jīng)臣寮繳進,陛下置而不問。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但其舊詩已自傳播。臣誠哀軾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輕易,然跡涉不遜,雖改過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軾之將就逮也,使謂臣曰:“軾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獄,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雖齟齬于當年,終欲效尺寸于晚節(jié)。今遇此禍,雖欲改過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無由。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惟兄弟之親,試求哀于陛下而已?!背几`哀其志,不勝手足之情,故為冒死一言。昔漢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緹縈請沒為官婢,以贖其父。漢文因之遂罷肉刑。今臣螻蟻之誠,雖萬萬不及緹縈,而陛下聰明仁圣,過于漢文遠甚。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憐,赦其萬死,使得出于牢獄,則死而復生,宜何以報?臣愿與兄軾洗心改過,粉骨報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臣不勝孤危迫切,無所告訴,歸誠陛下。惟寬其狂妄,特許所乞。臣無任祈天請命激切隕越之至。〖備注〗宋神宗趙頊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文字獄被人構陷下獄。蘇轍聞悉,冒株連的風險,連夜上書為其兄蘇軾求情。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B.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C.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D.臣竊思念軾/居家在官無大過惡/惟是賦性愚直/好談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論事其言不一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與“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并序》)兩句中的“相”含義不同。B.通判,官制始于宋朝時期,由皇帝親自任命,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對州府的長官有監(jiān)察的責任。在清朝通判也稱為“分府”,品等為正六品。C.肉刑,司法機關對犯人處以“斷肢體、刻肌膚、終身不息”的刑罰,它不僅使人遭受肉體上痛苦,而且因受刑后特征明顯又有恥辱性質,西漢文景之時被廢除。D.“無所告訴”與“則告訴不許”(《陳情表》)兩句中的“告訴”含義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以呼天搶地的語氣陳述人命關天的危迫,繼而動之以手足之情,曉之以如焚之憂,感人至深。B.第三段中蘇軾的一段話,一謂蘇軾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報效朝廷;二謂平素在朝勢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無人搭救。C.蘇軾在被捕前讓人對蘇轍說,自己在朝中很是孤單,身邊親近的人因為怕受到牽連不會為自己講情,希望蘇轍能念及手足之情向皇帝為自己求情。D.蘇轍舉緹縈沒身贖父的典故,想捐出自己的官職為蘇軾贖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長出獄,使兄長不至于死在獄中。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軾感荷恩貸,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復有所為。(2)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14.蘇軾《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文中蘇轍也因“不勝手足之情”而冒死為兄長求情,可見其兄弟情深。請試分析本文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他們的手足深情。(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5~16題。鳳凰臺次李太白韻①郭祥正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舞罷青蛾同去國,戰(zhàn)殘白骨尚盈丘。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結綺臨春②無處覓,年年荒草向人愁?!紓渥ⅰ舰俦彼卧娙斯檎巧辖鹆晡髂哮P凰山上的鳳凰臺,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②《陳書·張貴妃傳》:南朝陳后主至德二年,于光昭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shù)十丈,并數(shù)十間。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等居結綺、望仙,以復道交相往來。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次韻是和詩的一種方式,也叫步韻。本詩即是按李白原詩的韻和用韻次序寫的一首和詩,其立意、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與原詩存在關聯(lián)。B.首聯(lián)側重寫實。昔日鳳凰游的盛景已不在,唯剩一座空臺面對洶涌澎湃、東流入海的浩浩長江,永恒的江山與衰歇的人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C.頷聯(lián)側重懷古。“青蛾”原指美人之眉,這里比喻美貌的女子,它與戰(zhàn)爭之后長江邊上野草叢中的累累白骨形成了對照,令人觸目驚心。D.
尾聯(lián)“年年荒草向人愁”感慨之中兼具諷喻,與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長安不見使人愁”雖都是登臺抒發(fā)的愁情,但愁的內(nèi)容并不相同。16.“風搖落日催行棹,湖擁新沙換故洲”兩句被后人認為是詩歌中“寫景說理”的典范,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諫太宗十思疏》中用“木長”“流遠”兩組比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這是告訴為政者要用德行和正義來治理國家。(2)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一詞中“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鳥鳴為主要描寫對象,抒寫了詞人沉郁苦悶的心情。(3)“江月”極易引發(fā)各種人生感慨,是詩歌中的經(jīng)典意象,在唐宋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內(nèi)涵,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信息資源,是我們國家和民族①的歷史記憶,是全國各族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因此讓非遺好好“活”下來,真正“火”起來,是當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讓一項項非遺進行創(chuàng)造性、現(xiàn)實性的轉化,實現(xiàn)和當下的生活“美好相遇”,更是對增進民眾的歷史文化認同,對筑牢文化自信②。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的背后都有著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背后都蘊藏著文明的密碼,肩上都扛著讓非遺代代相傳的沉甸甸的責任。毋庸置疑,盡管在非遺項目傳承與弘揚上,從國家到地方做了許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的有針對性的舉措,也讓非遺走到了我們生活之中,但由于我國非遺項目③,在發(fā)掘、保護、傳承和弘揚上也存在不平衡等現(xiàn)象。期待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本著在創(chuàng)新中保護和傳承好民族文化為目的,在非遺的系統(tǒng)性保護、創(chuàng)造性轉化、積極性開發(fā)做出更多的努力。讓更多非遺從田野巷陌中走出來,讓一個個具有生命力的文明活化石再次在當下的生活中綻放出自己的光彩。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比擬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目前,中國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問題,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醒、不想睡……晚上熬夜似乎已成為公眾生活的常態(tài)。調查顯示,接近半數(shù)以上人群經(jīng)常熬夜,每周有4天及以上晚于23點入睡,而在熬夜的原因中,①:一方面,時間大多被手機屏幕霸占,主動或被動地選擇娛樂來消磨時間;另一方面,迫于高強度的職場壓力,熬夜工作。熬夜帶來的健康問題也讓很多人惴惴不安。大家的擔憂既有“內(nèi)在”方面,如免疫力下降、三高、猝死等;②,如脫發(fā)、皮膚變差、衰老和肥胖等。熬夜導致的健康損傷中,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問題均與心臟問題相關,熬夜人群中45.3%的人擔心會傷害心臟。健康的“健”,本義是強壯有力,也暗喻著律動。律,既是自然規(guī)律、生物節(jié)律,也包括③;我們應倡導全民規(guī)律作息、不熬夜的輕松哲學,不斷喚醒和提升全社會對于睡眠健康的重視。21.以下四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A.晚上熬夜似乎已成為公眾生活的常態(tài)。B.調查顯示,接近半數(shù)以上人群經(jīng)常熬夜。C.猝死、“三高”及心律加快等問題均與心臟問題相關。D.不斷喚醒和提升全社會對于睡眠健康的重視。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學者劉兆玄提出教育應涵蓋“五識”,即學識、常識、見識、膽識、賞識。學識,指學問知識,能提升我們認知水平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常識,指日常知識,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見識,指見解,是對知識的應用與實踐的反思,能使我們有“遠見”“卓識”。膽識,即膽量,指敢于實踐,敢于挑戰(zhàn),敢于創(chuàng)新,能決定我們做事的執(zhí)行力。賞識,是對人或事物的欣賞,能使我們悅納他人與自己,享受生活。請從“五識”中任選三“識”,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1.B(A.“并不符合人類文明起源的基本條件”錯誤;C.“發(fā)端于中國空間廣闊多元、水系豐富匯通而又多干旱之患”錯誤;D.“是因為其陸續(xù)接受漢朝文化成熟的技術”錯誤)2.D(“可以看出先進技術對考古起著決定性作用”推斷錯誤)3.A(B.強調中國特色;C.強調探源內(nèi)容;D.契合材料二觀點)4.①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論證“人類文明的起源要滿足兩個條件”,進而為論證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奠定基礎;②材料二的古埃及文明,是為了論證世界上的原生文明都與域外其他文明發(fā)生交流、碰撞與融合。(4分。每條2分)5.①每一種文明,都與自己土地的地理形勢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呈現(xiàn)自己的獨特價值;②探源文明的過往,其成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未來;③每一種文明都有存在價值,需要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4分。每條2分,任答兩條即可)6.C(“小說主題更加多元化”錯)7.D(“原因”錯)8.①采用李響稱呼,使其成為觀察與描寫的對象,蘊含“我”客觀冷靜真實的態(tài)度;②使用爺爺稱謂,拉近距離,增強親近感,既是對爺爺?shù)膽涯?,也是對老一代革命者的崇敬;③稱呼的轉換,蘊含著“我”由不關心到仰慕的情感變化。(6分。每條2分)9.構思:①小說采用幻想與現(xiàn)實相交融的手法,講述李響的故事,給讀者帶來新奇的閱讀體驗;②小說采用雙線結構,將李響的故事和李游的故事交織在一起,使小說結構精巧,敘事集中。主題:①塑造李響等老一代革命者形象,歌頌了他們獻身革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②贊美了新一代青年傳承革命精神、無私奉獻的社會擔當。(6分。每條2分,任答三條即可)10.B(“思念”,思之念之,即揣度的意思;“居家在官無大過惡”,表述對象應是“蘇軾”,由此可排除C、D兩項?!吧险抡撌隆奔闯噬献嗾掠懻搰掖笫?,應該合在一起理解;“其言不一”中的“一”是一致的意思,說的是和皇帝意見不一致,與后文“陛下圣德廣大,不加譴責”照應;由此可排除D項。)11.D(A項中,第一個相,意思為互相;第二個相,意思為偏指一方,你。D項中兩個“告訴”,都是“申訴”的意思。)12.C(C項,“因為怕受到牽連”錯誤,文中沒有這樣的表述,文中只是說“左右親近,必無為言者”。)13.(1)蘇軾感謝受到圣上的恩澤與寬宥,從此常常追悔自己的過失,不敢再有(輕慢的)行為了。(“感荷”,感謝。感:感激;荷:承受。“恩貸”,施恩寬宥,這里指圣上的恩澤?!盎诰獭保坊谇胺?,這里指悔過。)(2)(臣的)兄長蘇軾所犯的罪,如果有明顯的文字根據(jù),(他)一定不敢拒不承認,從而重新犯罪。(“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14年6月12日上午湖北省武漢、襄陽、十堰市直公務員面試真題
- 2024基層黨政單位保密警示教育
- 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六)
- 廣東行政職業(yè)能力2003上半年
- 陜西行政職業(yè)能力模擬20
- 2024年企業(yè)顧問咨詢服務合同書
- 2024年防水勞務分包合同
- 建筑砌體及抹灰工程施工工藝
- 2024年食堂承包合同范文
- 2024年長期運輸合同范本
- 踝關節(jié)MRI詳細版課件
- 空壓機單機試車原始記錄
- 山東省聊城市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上學期期中數(shù)學試卷
-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qū)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題
- 10KV變電站管理制度
- 唐宋時期孔雀明王信仰研究
- 運維服務質量保障措施方案
- 統(tǒng)編初中語文九年級 教材使用建議
- 《論語》十二章 文言文復習 課件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一年10億銷售,細數(shù)故宮背后的營銷手段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制定旅游計劃”教案(區(qū)級公開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