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栽培技術及價值研究_第1頁
羊肚菌栽培技術及價值研究_第2頁
羊肚菌栽培技術及價值研究_第3頁
羊肚菌栽培技術及價值研究_第4頁
羊肚菌栽培技術及價值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羊肚菌栽培技術及價值研究趙全昭09級生物技術及應用20090631019指導教師:石竹

羊肚菌(Morchellaesoulenta)又名羊肚蘑、羊肚菜、羊蘑。屬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世界上食用菌,高級營養(yǎng)補品。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及20多種氨基酸,有機鍺含量很高。補腎、補腦、提神;同時防癌、抗癌、預防感冒。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稱之為“健康食品”之一。1.羊肚菌生長條件羊肚菌生長分為無性和有性兩個繁殖階段。常生長在櫟樹、楊樹、樺樹為主的闊葉林下腐殖土中,菌絲生長18~22℃,孢子萌發(fā)15~18℃,要求晝夜溫差大;土壤含水量:菌絲體階段60%~65%,子實體階段40%~50%,空氣濕度80%~90%;避免強烈直射光,暗處或微光下生長快;保證空氣流通,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0.3%。

2.羊肚菌栽培2.1.1PDA培養(yǎng)基

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15-20g,自來水1000ml,自然PH。2.1.2其他培養(yǎng)基黃豆芽500g(或馬鈴薯200g去皮、煮汁),白糖20g,瓊脂20g,羊肚菌腳土50g煮汁(或磷酸二氫鉀1g,硫酸鎂1g),水1000ml。2.2常用原種栽培種的培養(yǎng)基配方農作物秸稈75%,麩皮20%,磷肥和石膏各1%,石灰0.5%,腐殖土3%,木屑75%,麩皮20%,腐殖土3%香樟木屑60%,玉米芯或稈20%,米糠15%,石膏2%,磷肥1%,腐殖土2%注:斜面培養(yǎng)基表面余水干后才能使用,母種不能傳代,只能擴繁一次,母種保存時間不要超過半年。2.3栽培方法2.3.1母種制作分離方法:羊肚菌需要一種助生菌(長期活動與土壤,以芽孢或菌絲形式出現(xiàn))與羊肚菌菌絲共生時才能出菇,所以最好從土壤中分離,但是難度過大,因此采用基腳土分離。操作:(1)土壤直接分離法:去掉羊肚菌,取周圍5cm以內的土壤,去掉表層,放入無菌接種箱,后放入試管培養(yǎng)基,進行接種箱空間消毒。(接種箱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10ml,高錳酸鉀5g,混合產生氣體消毒半小時)將基腳土用接種針挑取一塊(黃豆大小),放到試管內空白培養(yǎng)基上,塞上棉塞后取出培養(yǎng);(2)浸提分離法:將基腳土用無菌水稀釋,澄清后用接種針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試管內的空白培養(yǎng)基上,塞上棉塞后取出培養(yǎng)。2.3.2袋式栽培

將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約500~600克,拌料前一天將磷肥砸碎過篩,用水溶化,第二天取其上清液去渣,石膏、石灰先與麩皮或米糠混勻后再加入主料中,土可撒在水中與磷肥水上清液混合加入料中,邊加水邊攪拌,加水量按料水比1:1.3。料拌勻后裝袋、滅菌。常壓滅菌6~8小時,取出冷卻到22℃的暗室發(fā)酵,一般30天左右菌絲可長滿袋。再繼續(xù)培養(yǎng)5~6天2.3.2.1室內床栽室內搭建五層床架,規(guī)格與栽培一般常規(guī)食用菌床架相同。按10克每立方米的硫酸熏蒸殺菌24小時。然后鋪上薄膜,上覆約3cm的腐殖土(先曬干,100公斤用甲醛5ml同0.5%的敵敵畏噴灑。密封24h,揮發(fā)藥味,用水調濕以手握成團,觸之即散)。將菌栽脫去薄膜,平擺在床架上,袋與柋間距為1cm,每平米菇床擺放菌袋40個,排滿后,上覆蓋3~5cm厚的腐殖土,再覆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2.3.3室外栽培2.3.3.1場地的選擇樹蔭下、竹林、葡萄架下或人工陰棚下,有綠化草坪最佳,土質既保濕又不積水的土壤較好,周圍要有排水溝以防下雨天積水。

2.3.3.2畦床的建造與消毒陰棚下挖深30~60cm、寬100cm、長度不限的畦,底部灌注10%的石灰水,噴灑1:2000的除蟲菊酯,預防病蟲害。2.3.3.3鋪料與播種熟料栽培:將上述任一種配方按比例加水攪拌均勻加入編織袋,常壓滅菌8~12小時,取出鋪到畦床上。第一層4~7cm,料溫降到22℃,播種,菌重以覆蓋料面40%~50%為度,第二層8~10cm再撒一層菌種,第三層5~7cm,播完后料面覆蓋腐殖土3~5cm,土面上蓋2cm闊樹葉,畦上用竹片拱起,蓋薄膜,保溫防雨。為使增溫,可再搭建塑料拱棚。

生料栽培:將各種原料混合均與后直接鋪到畦床上,其播種及覆土與上述方法相同。2.4栽后管理:袋式栽培下脫袋后覆土一個月后,氣溫正常便可出菇。室外栽培來年3月中旬,氣溫上升至12~18℃時子實體便可發(fā)生。要始終保持創(chuàng)面浮土濕潤,空氣保持新鮮和54%~81%的濕度。室外栽培要特別注意初春的干旱補水和防止晝夜溫差過大,以免影響子實體的發(fā)育。羊肚菌菌絲到生理成熟期是,會形成菌帶,而后白色絨毛團集中組成菌核,此時需要細心管理,不能被太陽直曬,避免大風、干旱、大雨、霜雪等惡劣自然條件的危害。3.采摘與加工采收:成熟后菌體參差不齊,需進行分批采收,捏住菌柄,連同菌根一起拔下,剪去泥腳、大小分級放入筐內,不要傷害到小蘑菇。每天及時采收,需一個月采收完畢。加工:采收后及時晾干或烘干,烘干需一個小時左右,晾曬需一天,干燥后用密封塑料袋盛裝。干制和裝袋過程保持菌體完整,不可將菌蓋碰破。4.羊肚菌價值探究與前景展望羊肚菌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多種具有抗病毒、抗腫瘤等效果的活性元素,在食品、保健品、醫(yī)藥、化妝品、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1883年國外開始嘗試人工栽培到1958年J.Szuecs

首次培養(yǎng)出菌絲體,50多年來一直停留在菌絲體生長階段,至今雖做了不少努力,但由于其生長條件過于特殊,僅限于“半人工栽培”(人工培育出菌絲體后必須返回或模仿羊肚菌野生環(huán)境出菇),出菇量很低,所以近年來成為市場搶手貨,價值非常高。我國50年代經歷上千萬次試驗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