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準
DBJxx—XX—xx
普通混凝土配制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ixproportiondesignandproductionof
ordinaryconcrete
201x—xx—xx發(fā)布201x—xx-xx
實施
云南省住房和建設廳發(fā)布
目錄
1.總則..................................3
2.術語和符號.................................................4
2.1術語....................................................4
2.2符號....................................................6
3.基本規(guī)定....................................................8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14
4.1混凝土配制強度的確定..................................14
4.2混凝土配合比計算.......................................15
5.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調整和確定............................22
5.1試配...................................................22
5.2配合比的調整與確定....................................23
6.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26
6.1抗?jié)B混凝土.............................................26
6.2高強混凝土.............................................27
6.3泵送混凝土.............................................29
6.4大體積混凝土...........................................30
6.5噴射混凝土.............................................32
6.6抗凍混凝土.............................................34
備注:本標準未標注參考標準部分為參考JGJ55-20U《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設計規(guī)程》,斜體字部分為老版標準原文部分,其余參考標準的均已標注,加灰
部分為條文說明。
1.總則
1.0
1.0.1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原材料,加強混凝
土的配制和質量控制,根據現(xiàn)行國家、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結合我省地區(qū)特點制定本
規(guī)程。
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和一般構筑物用普通混凝土的配制技術和
質量控制。
1.0.2條文說明:為進行本規(guī)程修訂,做了大量的混凝土試配,強度從CIO?
C60,混凝土的堆密度的范圍取2400^SOOkg/cm3。
1.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執(zhí)行本規(guī)程外,尚應遵照國家、行業(yè)現(xiàn)行有關
規(guī)范標準,并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guī)定。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concrete
干表觀密度為2(X)()kg/m3?2800kg/n?的混凝土。
2.1.1目前我國普通混凝土的定義是按干表觀密度范圍確定的,即干表觀密
度為2000kg/n??2800kg/m3的抗?jié)B混凝土、抗凍混凝土、高強混凝土、泵送混
凝土和大體積混凝土等均屬于普通混凝土的范疇。在建工行業(yè),普通混凝土簡稱
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2.1.2干硬性混凝土stiff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須用維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2用維勃稠度(s)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
度,維勃稠度等級劃分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
表一混凝土拌合物的維勃稠度等級劃分
等級維勃時間(s)
V0231
VI30~21
V220^11
V310~6
V45~3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動性混凝土flowing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動性混凝土highflowing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2.1.3-2.1.5用坍落度可以合理表示塑性或流動性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坍落度
等級劃分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
表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級劃分
等級坍落度(mm)
S110^40
S250^90
S3100~150
S4160~210
S52220
2.1.6抗?jié)B混凝土impermeableconcrete
抗?jié)B等級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6本條特指設計提出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抗?jié)B等級不低于P6。
2.1.7抗凍混凝土frostresistantconcrete
抗凍等級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7本條特指設計提出抗凍要求的混凝土,F(xiàn)50是混凝土抗凍性能劃分的最
低抗凍等級。
2.1.8高強混凝土highstrengthconcrete
強度等級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2.1.8引自JGJ/T218《高強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concrete
可在施工現(xiàn)場通過壓力泵及輸送管道進行澆筑的混凝土。
2.1.10噴射混凝土shotconcrete
利用壓縮空氣或其他動力,將按一定配比拌制的混凝土混合物沿管路輸送至
噴頭處,以較高速度垂直噴射于受噴面,依賴噴射過程中水泥與骨料的連續(xù)撞擊,
壓密而形成的混凝土。批注UU:GB50086-2001《巖土錨固與噴射混凝上支護
工程技術規(guī)范》
2.1.11大體積混凝土massconcrete
體積較大的、可能由膠凝材料水化熱引起的溫度應力導致有害裂縫的結構混
凝土。
2.1.12膠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物摻合料的總稱。
2.1.13膠凝材料用量bindercontent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礦物摻合料用量之和。
2.1.14水膠比water-binder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與膠凝材料用量的質量比。
2.1.15礦物摻合料摻量percentageofmineraladmixture
混凝土中礦物摻合料用量占膠凝材料用量的質量百分比。
2.1.16外加劑摻量percentageofchemicaladmixture
混凝土中外加劑用量相對于膠凝材料用量的質量百分比。
2.2符號
fi一一膠凝材料28d膠砂抗壓強度實測值(MPa);
fie——水泥28d膠砂抗壓強度(MPa);
人用一一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fcu,o---混凝土配制強度(MPa);
fcu.i----第i組的試件強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MPa);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外加劑用量(kg/n?);
ma,,——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外加劑用量(kg/m3);
mb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kg/n?);
mbo一一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kg/n?);
me——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n?);
mo一一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n?);
mc1,----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質量(kg/rrP);
mj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用量(kg/m?);
mjo—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用量(kg/m)
mfu——n組試件的強度平均值(MPa);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rr?);
mso一一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
ms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kg/m)
mso---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kg/n?);
m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kg/m?);
m1,o----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m'一一未摻外加劑時推定的滿足實際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
量(kg/nP);
n——試件組數(shù),n值應大于或者等于30;
P,——6個試件中不少于4個未出現(xiàn)滲水時的最大水壓值(MPa):
P一一設計要求的抗?jié)B等級值;
W/B——混凝土水膠比;
a一一混凝土的含氣量百分數(shù);
0a、cn,——混凝土水膠比計算公式中的回歸系數(shù);
P——外加劑的減水率(%);
fia——外加劑的摻量(%);
/if--礦物摻合料的摻量(%);
A——砂率(%);
rc——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余系數(shù);
Yj——粉煤灰影響系數(shù):
Ys一一?;郀t礦渣影響系數(shù)
8-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數(shù);
pc---水泥密度(kg/nr,);
Pe.e——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計算值(kg/m3);
一一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實測值(kg/m3);
pt一一礦物摻合料密度(kg/nP):
pg——細骨料的表觀密度(kg/n?):
ps-細骨料的表觀密度(kg/nP);
pK----水的密度(kg/nP);
?!炷翉姸葮藴什?MPa);
3.基本規(guī)定
3.0
3.0.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滿足混凝土配制強度及其他力學性能、拌合物性能、
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設計要求?;炷涟韬衔镄阅?、力學性能、長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的試驗方法應分別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
準》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1和《普通混
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2的規(guī)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僅僅應滿足配制強度要求,還應滿足施工性能、
其他力學性能、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要求。強調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滿足耐久
性能要求,這是本次修訂的重點之一。
3.0.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采用工程實際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所采用的
細骨料含水率應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應小于0.2%。
3.0.2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中,通常采用骨料的干燥狀態(tài)作為基準,因為這
是一種平衡狀態(tài),此時骨料既不從漿體中吸收水分也不會釋放水分到漿體中。
3.0.3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的規(guī)定。
3.0.3控制最大水膠比是保證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手段,而水膠比又是混
凝土配合比設計的首要參數(shù)?,F(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
對不同環(huán)境條件的混凝土最大水膠比作了規(guī)定。
3.0.4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膠凝材料用量
應符合表表3.0.4的規(guī)定。
3.0.4在控制最大水膠比的條件下,表3.0.4中最小膠凝材料用量是滿足混凝
土施工性能和摻礦物摻合料后滿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膠凝材料用量下限。
表3.0.4混凝土的最小膠凝材料用量
最小膠凝材料用量(kg/m")
最大水膠比
素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
0.60250280300
0.55280300300
0.50320
W0.45330
3.0.5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膠凝材料最大用量宜滿足表3.0.5的規(guī)定:
表3.0.5混凝土的最大膠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強度等級最大用量(kg/m3)
C25
C30400
C35
C40
450
C45
C50480
NC55500
注:1表中數(shù)據適用于最大骨料粒徑為20mm的情況,骨料粒徑較大時宜適當降低膠凝
材料用量,骨料粒徑較小時可適當增加:
2引氣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與非引氣混凝土要求相同;
3對于強度等級達到C60的泵送混凝土,膠凝材料最大用量可增大至530kg/m3.
3.0.5根據耐久性的需要,單位體積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不能太少,但過
大的用量會加大混凝土的收縮,是混凝土更加容易開裂,因此應控制膠凝材料的
最大用量。在強度與原材料相同的情況下,膠凝材料用量較小的濕凝土,體積穩(wěn)
定性好,其耐久性能通常要優(yōu)于膠凝材料用量較大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由于工
作度的需要,允許適當加大膠凝材料用量。
3.0.6礦物摻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
硅酸鹽水泥時,鋼筋混凝土中礦物摻合料最大摻量宜符合表306-1的規(guī)定,預應
力混凝土中礦物摻合料最大摻量宜符合表3.0.6-2規(guī)定。對基礎大體積混凝土,
粉煤灰、?;郀t礦渣粉和復合摻合料的最大摻量可增加5%。采用摻量大于30%
的C類粉煤灰的混凝土應以實際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摻量進行安定性檢驗。
3.0.6規(guī)定礦物摻合料最大摻量主要是為了保證混凝土耐久性能。礦物摻合
料在混凝土中的實際摻量是通過試驗確定的,在本規(guī)程配合比調整和確定步驟中
規(guī)定了耐久性試驗驗證,以確保滿足工程設計提出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當采用
表306-1和表3.0.6-2給出的礦物摻合料最大摻量時,全盤否定不妥,通過對混
凝土性能進行全面試驗論證,證明結構混凝土安全性和耐久性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后,還是能夠采用的。
表3.0.6-1鋼筋混凝土中礦物摻合料最大摻量
礦物摻合料種最大摻量(酚
水膠比
類采用硅酸鹽水泥時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時
《0.404535
粉煤灰
>0.404030
?;郀t礦渣W0.406555
粉>0.405545
鋼渣粉—3020
磷渣粉—3020
硅灰—1010
W0.406555
復合摻合料
>0.405545
W0.403525
石灰石粉
>0.403020
注: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鹽水泥時,宜將水泥混合材摻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計入礦物
摻合料;
2復合摻合料各組分的摻量不宜超過單摻時的最大摻量;
3在混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礦物摻合料時,礦物摻合料總摻量應符合表中復合摻
合料的規(guī)定。
表3.0.6-2預應力混凝土中礦物摻合料最大摻量
最大摻量
礦物摻合料種類水膠比
采用硅酸鹽水泥時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時
W0.403530
粉煤灰
>0.402520
?;郀t礦渣W0.405545
粉>0.404535
鋼渣粉一2010
磷渣粉—2010
硅灰—1010
W0.405545
復合摻合料
>0.404535
C0.403020
石灰石粉
>0.402515
注:1采用其他普通硅酸鹽水泥時,宜將水泥混合材摻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計入礦
物摻合料;
2復合摻合料各組分的摻量不宜超過單摻時最大摻量;
3在混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礦物摻合料時,礦物摻合料總摻量應符合表中復合
摻合料的規(guī)定。
3.0.7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應符合表3。7的規(guī)定,其測試方
法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水運工程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
氯離子含量的快速測定方法的規(guī)定。
3.0.7本規(guī)程按環(huán)境條件影響氯離子引起鋼筋銹蝕的程度不同將環(huán)境條件簡
明地分為四類,并規(guī)定了各類環(huán)境條件下的混凝土中氯離子最大含量。本規(guī)程采
用測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離子的方法,與測試硬化后混凝土中氯離子的方法相比,
時間大大縮短,有利于配合比設計和質量控制。表3.0.7中的氯離子含量是相對混
凝土中水泥用量的百分比,與控制氯離子相對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相
比,偏于安全。
表3.0.7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
水溶性氯離子最大含量
環(huán)境條件(%,水泥用量的質量百分比)
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素混凝土
干燥環(huán)境0.30
潮濕但不含氯離子的環(huán)境0.20
潮濕但含有氯離子的環(huán)境、鹽
0.100.061.00
漬土環(huán)境
除冰鹽等侵蝕性物質的腐蝕
0.06
環(huán)境
3.0.8長期處于潮濕或水位變動的寒冷和嚴寒環(huán)境以及鹽凍環(huán)境的混凝土應摻
用引氣劑。引氣劑摻量應根據混凝土含氣量要求經試驗確定,混凝土最小含氣量
應符合表3.0.8的規(guī)定,最大不宜超過7.0%。
3.0.8摻加適量引氣劑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對于有較高抗凍要求的
混凝土,摻加引氣劑可以明顯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能。引氣劑摻量要適當,引氣
量太少作用不夠,引氣量太多混凝土強度損失較大。
表3.0.8混凝土最小含氣量
混凝土最小含氣量(%)
骨料最大公稱粒徑
潮濕或水位變動的
(mm)鹽凍環(huán)境
寒冷和嚴寒環(huán)境
40.04.55.0
25.05.05.5
20.05.56.0
注:含氣量為氣體占混凝土體積的百分比。
3.0.9對于有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映設計要求的工程,宜摻用適量粉煤灰或其
他礦物摻合料,混凝土中最大堿含量不應大于3.()kg/m%對于礦物摻合料堿含量,
粉煤灰堿含量可取實測值的1/6,?;郀t礦渣粉堿含量可取實測值的1/2,粒化
電爐磷渣粉堿含量可取實測值的1/2。
3.0.9將混凝土中堿含量控制住3.0kg/cn?以內,并摻加適量粉煤灰和?;?/p>
爐礦渣粉等礦物摻合料,對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具有重要意義?;炷林袎A
含量是所測的混凝土各原材料堿含量計算之和,而實測的粉煤灰和粒化高爐礦渣
粉等礦物摻合料堿含量并不是產生堿-骨料反應的有效堿含量,因此,對于礦物
摻合料中有效堿含量,粉煤灰堿含量取實測值的1/6,?;郀t礦渣粉堿含量取
實測值的1/2,粒化電爐磷渣粉堿含量可取實測值的1/2,已經被混凝土工程界采
納。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4.1混凝土配制強度的確定
4.1.1混凝土配制強度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I當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小于C60時,配制強度應按下式確定:
fcu.oNfcu,k+1.645。(4.1.1-1)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強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取設計混凝土強度的等級值
(MPa);
6—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2當設計強度等級不小于C60時,配制強度應按下式確定:
fcu.o>(4.1.1-2)
4.1.1混凝土配制強度對生產施工的混凝土強度應具有充分的保證率。對于
強度等級小于C60的混凝土,實踐證明傳統(tǒng)的計算公式是合理的,因此本規(guī)程
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計算公式;對于強度等級不小于C60的混凝土,傳統(tǒng)的計算
公式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修訂后采用公式(4.1.1-2),這個公式早已經在現(xiàn)行行
'也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中體現(xiàn),并在公路橋涵和建筑工程等
實際工程中得到檢驗。
4.1.2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1.當具有近1?3個月的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強度資料,且試
件組數(shù)不小于30時,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循按下式計算:
式中:(7——混凝土強度標準差(MPa);
fcu,i——第,?組混凝土試件的強度(MPa);
mfcu——n組試件的強度平均值(MPa);
"—試件組數(shù)。
對于強度等級不大于C30的混凝土,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計算值不小于3.0
14
MPa時,應按式(41.2-1)計算結果取值;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計算值小于3.0MPa
時,應取3.0MPa。
對于強度等級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計算值
不小于4.0MPa時,應按式(4.1.2-1)計算結果取值;當混凝土強度標準差計算
值小于4.0MPa時,應取4.0MPa。
2當沒有近期的同一品種、同一強度等級混凝土強度資料時,其標準差。可
按表4.1.2-1取值。
表4.1.2T標準差offi(MPa)
混凝土強度等級值WC20C25?C45C50?C55
4.05.06.0
4.1.2根據實際生產技術水平和大量調研,本規(guī)程中適當提高了按公式
(4.1.2-1)計算的強度標準差取值,并給出表4.1.2的強度標準差取值,這些取
值與目前實際控制水平的標準差相比,是偏于安全的,也與國際上提高安全性的
總體趨勢是一致的。
4.2混凝土配合比計算
4.2.1水膠比
1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C60時,混凝土水膠比宜按下式計算:
W/B=aafb(4.2.1-1)
fcu,o+aaabfb
式中:W/B——混凝土水膠比:
%、Ob---回歸系數(shù);
fi,—膠凝材料28d膠砂抗壓強度(MPa),可實測,且試驗方法應按
國家標準《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17671執(zhí)行:也
可按本規(guī)程第421.3確定。
2回歸系數(shù)a,和宜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
(1)根據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通過試驗建立的水膠比與混凝土強度關
系式來確定;
⑵當不具備上述試驗統(tǒng)計資料時,可按表421-1選用。
表4.2.1-1回歸系數(shù)(aa、ab)取值表
料品種
碎石卵石
0a0.400.49
ab-0.410.13
3當無膠凝材料28d抗壓強度實測值時,公式中的/U直可按下式確定:
fb=YfYsfce(4.2.1-2)
式中:〃、力——粉煤灰和?;郀t礦渣粉影響系數(shù),可按表表421-2選??;
fee——水泥28d膠砂抗壓強度(MPa),可實測,也可按本規(guī)程第四
條確定。
表421-2粉煤灰影響系數(shù)(〃)和粒化高爐礦渣粉影響系數(shù)(力)
粉煤灰影響系數(shù)〃?;郀t礦渣粉影響系數(shù)在
01.001.00
100.85-0.901.00
200.75-0.850.95-1.00
300.65-0.750.90-0.95
400.60?0.650.85-0.90
50——0.75-0.85
注:1采用I級、II級粉煤灰宜取上限值;
2采用S75級?;郀t礦渣粉宜取下限值,采用S95級?;郀t礦渣粉宜取上限值,
采用S105級?;郀t礦渣粉可取上限值加0.05;
3當超出表中的摻量時,粉煤灰和?;郀t礦渣粉影響系數(shù)應經試驗確定。
4當水泥28d膠砂抗壓強度g無實測值時,可按下式計算:
fce=Ycfce,g(4.2.1-3)
式中:及一一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余系數(shù),可按實際統(tǒng)計資料確定;當缺發(fā)
實際統(tǒng)計資料時,也可按表421-3選用;
fees---水泥強度等級值(MPa)
表4.2.1-3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余系數(shù)(%)
水泥強度等級值32.542.552.5
富余系數(shù)1.121.161.10
4.2.1為了使混凝土水膠比計算公式更符合實際情況以及普遍摻粉煤灰和粒
化高爐礦渣粉等礦物摻合料的技術發(fā)展情況,在試驗驗證的基礎上,對0.29~().68
水膠比范圍,采用摻礦物摻合料、使用云南地方機制砂的混凝土強度進行回歸分
析,調整了表421-1的回歸系數(shù),并參考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
計規(guī)程》JGJ55,給出了摻合料影響系數(shù)及水泥強度等級值的富余系數(shù)。驗證試
驗覆蓋全省代表性的主要材料,參加試驗的單位有:云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云
南建工商品混凝土部,中建商混云南分公司和廣泰混凝土有限公司。
4.2.2用水量和外加劑用量
1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混凝土水膠比在0.40~0.80范圍時,可按表422-1和表42,2-2選??;
(2)混凝土水膠比小于0.40時,可通過試驗確定。
表4.2.2-1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公稱粒徑(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mm)
項目指標10.020.040.016.020.040.0
16-20175160145180170155
維勃稠度
11-15185165150185175160
(s)
5-10185170155190180165
17
表422-2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公稱粒徑(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mm)
項目指標10.020.031.540.016.020.031.540.0
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坍落度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mm)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
注:I本表用水量是采用中砂時的平均取值,采用細砂時,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
加5kg~10kg,采用粗砂時則可減少5kg~10kg;
2摻用礦物摻合料或外加劑時,用水量應相應調整。
3水膠比小于0.4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藝的混凝土用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表4.2.2-1和表4.2.2-2是未摻加外加劑的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經多
年應用,證明基本符合實際。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也可以參加外加劑,參加外加
劑后的用水量可在表422-1和表422-2的基礎上通過試驗進行調整。
2摻外加劑時,每立方米流動性或大流動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可按下式計
算
mw0=m;v0(l-0)(4.2.2-1)
式中:mw0——摻外加劑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m'w0——未摻外加劑時推定的滿足實際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
米混凝土用水量(kg/n?),以本規(guī)程表4.221中90mm坍落度的用
水量為基礎,按每增大20mm坍落度相應增加5kg/nP用水量來
計算,當坍落度增加到180mm以上時,隨坍落度相應增加的用
水量可減少:
P——外加劑的減水率(%),應經混凝土試驗確定。
3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劑用量(ma。)應按下式計算:
ma0=mbQfia(4.2.2-2)
式中:ma0——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劑用量(kg/m)
mb0——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kg/nP);
18
計算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4.2.3的規(guī)定;
0a——外加劑摻量(%),應經混凝土試驗確定。
422-2本節(jié)中的外加劑特指具有減水功能的外加劑.
本條具有指導性作用,尤其對于缺乏經驗和試驗資料者更為重要。在實際工
作中,有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通常將滿足混凝土性能和節(jié)約成本作為目標,結合
經驗并經試驗來確定流動性或大流動性混凝土的外加劑用量和用水量。
4.2.3膠凝材料、礦物摻合料和水泥用量
I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加四)應按式(4.2.3-1)計算,并應進
行試拌調整,在拌合物性能滿足的情況下,取經濟合理的膠凝材料用量:
mbo=(423-1)
423對于同一強度等級混凝土,礦物摻合料摻量增加會使水膠比相應減小,
如果取用水量不變,按公式(423-1)計算的膠凝材料用量也會增加,并可能不
是最節(jié)約的膠凝材料用量,實際采用的膠凝材料用量應按本規(guī)程第4.2.1-3條調
整,經過試拌選取一個滿足拌合物性能要求的、較節(jié)約的膠凝材料用量。
2.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用量(四。)應下按式計算:
mf0=mbopf(4.2.3-2)
3
式中:mzo——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礦物摻合料用量(kg/m);
Pr——礦物摻合料摻量(%),可結合本規(guī)程第3.0.5條和第4.1.1跳
的規(guī)定確定。
3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加的)應按下式計算:
mc0=m(l0-mf0(4.2.3-3)
式中:mc0―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3
mb0——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kg/m);
計算礦物摻合料用量所采用的礦物摻合料摻量是在計算水膠比過程中選用
不同摻量經過比較后確定的。計算得出的膠凝材料、礦物摻合料和水泥的用量還
要在適配過程中調整驗證。
4.2.4砂率
1.砂率(ft)應根據骨料的技術指標、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參考
既有歷史資料確定。
2.當缺乏砂率的歷史資料時,混凝土砂率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應經試驗確定;
(2)坍落度為10mm~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根據粗骨料品種、最大公
稱粒徑及水膠比按表表424-1選??;
(3)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經試驗確定,也可在表表4.241
的基礎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調整。
表4.2.4-1混凝土的砂率(%)
水膠比卵石最大公稱粒徑(mm)碎石最大公稱粒徑(mm)
(W/B)102040162040
0.429~3628~3528~3433飛832~3830~35
0.533~3932~38303636~4135~4133~38
0.636~4136~4134飛939~4438~4436'42
0.739~4438~4437~4240~4539~4539、44
注:1表中數(shù)值是中砂的選用砂率,對細砂或粗砂可相應地減少或增大砂率;
2只用一個單粒級粗集料配制混凝土時,砂率應適當增大;
3采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時,眇率可適當增大;
本節(jié)對砂率的取值具有指導性,經實際應用,證明基本符合實際。在實際工
作中,也可以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初選砂率。砂率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影響較大,
可調整范圍略寬,也關系到材料成木,因此,按本節(jié)選取的砂率僅是初步的,需
要在試配過程中調整后確定合理的砂率。
4.2.5粗、細骨料用量
1.當采用質量法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時,粗、細骨料用量應按式(425-1)計算,
砂率應按式(425-2)計算。
mf0+mc0+mg0+ms0+mw0-mcp(4.2.5-1)
ft=ms°X100%(4.2.5-2)
mgo+西。
20
式中:mg0——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kg);
ms0——計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細集料用量(kg);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質量(kg),可取
2350kg/m3-2450kg/m:!.
區(qū)——砂率(%);
2.當采用體積法計算混凝土配合比時,粗、細骨料用量按(425-3)式計算:
為+也+酗+為+3+o.oia=l(4.2.5-3)
PcPfPgP$Pw
式中:Pc——水泥的密度(kg/np);
pf——礦物摻合料的密度(kg/n?);
3
pg——粗集料的表觀密度(kg/m);
ps——細集料的表觀密度(kg/nP);
3,
pw---水的密度(kg/m),可取IOOOkg/m:
a—混凝土的含氣量百分數(shù),在不使用引氣型外加劑時,a可取為1。
在實際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通常采用偵量法?;炷僚浜媳仍O計依據
骨料變化宜采用體積法,可視具體技術需要選用。與質量法比較,體積法需要測
定水泥利礦物摻合料的密度以及骨料的表觀密度等,對技術條件要求略高。
21
5.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調整和確定
5.1試配
5.1.1混凝土試配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攪拌,并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
凝土試驗用攪拌機》JG244的規(guī)定,攪拌方法宜與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本條提及的攪拌方法的內涵主要包括攪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攪拌時間等。
5.1.2實驗室成型條件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
標準》GB/T5OO8O的規(guī)定。
本條規(guī)范了試配過程中試件成型的基本要求。
5.1.3每盤混凝土試配的最小攪拌量應符合表表5.1.3的規(guī)定,并不應小于攪拌
機公稱容量的1/4且不應大于攪拌機公稱容量。
表5.1.3混凝土試配的最小攪拌量
粗骨料最大公稱粒徑(mm)拌合物數(shù)量(L)
W31.520
40.025
如果攪拌量太小,由于混凝土拌合物漿體粘鍋因素影響和體量不足等原因,
拌合物的代表性不足。
5.1.4在計算配合比的基礎上應進行試拌。計算水膠比宜保持不變,并應通過
調整配合比其他參數(shù)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計算配
合比,提出試拌配合比。
5.1.4在試配過程中,首先是試拌,調整混凝土拌合物。在試拌調整過程中,
在計算配合比的基礎上,保持水膠比不變,盡量采用較少的膠凝材料用量,以節(jié)
約膠凝材料為原則,通過調整外加劑用量和砂率,使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及和易
性等性能滿足施工要求,提出試拌配合比。
5.1.5在試拌配合比的基礎上應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I應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個應為本規(guī)程第5.5.1的第四條確定的
試拌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宜較試拌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5,用
22
水量應與試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別增加和減少1%;
2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拌合物性能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
3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每個配合比應至少制作一組試件,并應標準養(yǎng)護
到28d或設計規(guī)定齡期時試壓。
5.1.5調整好混凝土拌合物并形成試拌配合比后,即開始混凝土強度試驗。
無論是計算配合比還是試拌配合比,都不能保證混凝土配制強度是否滿足要求,
混凝土強度試驗的目的是通過三個不同水膠比的配合比的比較,取得能夠滿足配
制強度要求的、膠凝材料用量經濟合理的配合比。由于混凝土強度試驗是在混凝
土拌合物調整以后進行,所以強度試驗采用三個不同水膠比的配合比的混凝土拌
合物性能應維持不變,即維持用水量不變,增加和減少膠凝材料用量,并相應減
少和增加砂率,外加劑摻量也作增加和減少的微調。
在沒有特殊規(guī)定的情況下,混凝土強度試件在28d齡期進行抗壓試驗;當規(guī)
定采用60d或90d等其他齡期的設計強度時,混凝土強度試件在相應的齡期進行
抗壓試驗。
5.2配合比的調整與確定
5.2.1配合比調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I根據本規(guī)程5.1.5條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宜繪制強度和膠水比的線性關
系圖或插值法確定略大于配制強度對應的膠水比;
2在試拌配合比的基礎上,用水量(嵇。和外加劑用量(%,)應根據確定的
膠水比計算得出;
3膠凝材料用量(mb)應以用水量乘以確定的膠水比計算得出;
4粗骨料和細骨料用量(叫和機,)應根據用水量和膠凝材料用量進行調整。
5.2.1通過繪制強度和膠水比關系圖,或采用插值法,選用略大于配制強度
的強度對應的膠水比作進一步配合比調整偏于安全。也可以直接采用前述3個水
膠比混凝土強度試驗中一個滿足配制強度的膠水比作進一步配合比調整,雖然相
對比較簡明,但有時可能強度富余較多,經濟代價略高。
5.2.2混凝土拌合物表觀密度和配合比校正系數(shù)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配合比調整后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觀密度應按下式計算:
23
pc.c=mc+mf+mg+ms+mw(5.2.2-1)
式中:Pc,e---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觀密度計算值(kg/m3);
3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mf---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礦物摻合料用量(kg/nP);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碼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科技醫(yī)療下的新突破-尿檢血檢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化理論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考慮質量信息披露的退役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與再生利用運營決策研究
- 2024年硬質合金噴焊粉項目資金需求報告
- 未來工控網絡的多元化發(fā)展趨勢及機遇挑戰(zhàn)
-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立人中學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數(shù)據結構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滬科新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教新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陶瓷電容器行業(yè)運營狀況與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年山西國際能源集團限公司所屬企業(yè)招聘43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二零二五年倉儲配送中心物業(yè)管理與優(yōu)化升級合同3篇
- 2025屆廈門高三1月質檢期末聯(lián)考數(shù)學答案
- 音樂作品錄制許可
- 江蘇省無錫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終教學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題(解析版)
- 拉薩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開題報告:AIGC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設計重構研究
- 師德標兵先進事跡材料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
- 連鎖商務酒店述職報告
- 2024年山東省煙臺市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