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課用2013)_第1頁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課用2013)_第2頁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課用2013)_第3頁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課用2013)_第4頁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課用20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論語?先進》至圣集大成,問郯子,訪萇弘,學師襄,賢于堯舜。

素王垂道統(tǒng),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其春秋。萬世師表,道貫古今百代馨香,德配天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沒有什么萬卷巨著,萬余字的語錄是他一生思想的濃縮;他沒有什么驚天事跡,極平凡的言行卻給后人樹立了萬世楷模;九州四海因他而一統(tǒng),華夏文明因他而燦爛。有道是: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他,一個老人,讓我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鬃尤龤q時,父親不幸去世了。母親顏征在,性格堅強,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因此孔子在十五歲時就立下了學習的志向。十七歲時母親也逝世了,幸虧孔子在母親教育下,貧而有志,懂得干粗活,也能夠獨立謀生。他不論怎么艱苦,始終沒有放下學習。自從他掌握了禮、樂、射、御(駕車)、書、數(shù)等六藝后,聲望也越來越高。34歲那年,孔子創(chuàng)辦了私學,打破了只有少數(shù)貴族子弟才有權(quán)讀書的舊傳統(tǒng)。

在五十一歲時,孔子被魯定公任為中都宰。上任一年,政績顯著。次年,孔子當上了魯國大司寇,發(fā)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與掌握實權(quán)的新興勢力不可調(diào)和,55歲那年便帶著學生,開始了14年周游列國的漂泊生涯??鬃?8歲時回到魯國??鬃釉?3歲時去世,弟子為他守墓三年,把他的思想學說匯成《論語》??鬃颖缓笕俗鸱Q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

孔母顏徵在,出生于魯都曲阜顏氏大族。年輕喪夫,帶著三歲的孔子回曲阜居住,依靠自己的勤勞儉樸,維持母子清貧的生活。孔子受母教熏陶,六、七歲為兒嬉戲時,就“陳俎豆,設(shè)禮容”,“十五有志于學”,終于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思想巨人,這與孔母的撫養(yǎng)教誨是分不開的??鬃诱f自己“三十而立”,即在三十歲時就在學問上、品德修養(yǎng)上都立下了爾后從政、從教、治學的堅實基礎(ch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墩撜Z·為政》《史記》中說:“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边@些記載說明孔子勤于攻讀的勁頭??鬃幼约阂苍f:“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边@種“不知老之將至”的頑強的好學好教精神,將永遠流傳人間,鼓舞來者??鬃用?,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稱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張禮治,鼓勵人們?nèi)胧恕?/p>

漢代以后,其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思想?!墩撜Z》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guān)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全稱為“四書”?!墩撜Z》

《論語》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連屬;言簡意豐,含蓄凝練,包含了孔子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在記言的同時,傳達了人物的神情態(tài)度;在某些章節(jié)的記述中,還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論成為人們習用的格言和成語,對后來的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子路、冉有、曾皙、公西華侍坐(由)(點)(求)(赤)陪長者閑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號。長輩對晚輩說話尊敬對方或自謙稱名子路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貧寒,常以野菜為食。仲由為孝敬父母,常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yǎng)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后,他隨孔子周游列國時,在楚國面對美味佳肴,回憶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子路子路很勇敢。63歲時是衛(wèi)國大夫孔悝的家臣。魯哀公十五年,衛(wèi)國發(fā)生內(nèi)亂,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馬上趕往京城救難。到了城外,遇到衛(wèi)國大夫高柴由城內(nèi)逃出,高柴勸子路不要進去,子路說:“我拿孔悝的俸祿,就應(yīng)該救孔悝的難?!边M城后被殺。

本文中約51歲。

曾皙曾皙,名點。他的兒子曾參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稱為“曾子”。平時所說的“四書五經(jīng)”中的《大學》就是曾參所著。

本文中約39歲。冉有

冉有,名求。有治國才能。魯國的大夫季康子問孔子:“冉有可以從政嗎?”孔子說:“冉有多才多藝,從政有什么不可以的?”季康子就請冉有輔佐自己。魯哀公十一年,齊國軍隊攻打魯國,冉有力排眾議,率領(lǐng)魯國軍隊抵抗強敵,獲得了勝利。

本文中約31歲。

公西華公西華,名赤。是幾個弟子中年齡最小的。據(jù)《論語》記載,他衣冠整齊,生活從來不馬虎,儀表堂堂,風度翩翩,擅長辭令,應(yīng)對得體??鬃诱f他“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彼勺鲆粋€很好的外交官。

本文中約18歲。

疏通語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連詞,表假設(shè)?;?,不定代詞,有人。知,了解。動詞,做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狈蜃舆又1燃埃╞ì)等到正道,是非準則。五谷不熟曰饑,蔬菜不熟曰饉。這里泛指荒年。夾,迫近“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被蛘咧劣?/p>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被蛘叨耍好鲃?,穿禮服。章甫:名作動,戴禮帽主持贊禮和司儀的小官諸侯相見曰會;諸侯同朝見天子曰同。“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亦各言其志也?!痹唬骸澳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曾晳)說:“你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嗎?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嗎?宗廟祭祀和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的贊禮人,那誰能來做大的贊禮呢?”課文圍繞談“志”展開問“志”言“志”評“志”孔子是怎樣問“志”的?四位弟子怎樣言“志”的?孔子怎樣評價他們的志向?第一部分(子路、曾皙─則何以哉)先生問志

孔子的出場,給人以態(tài)度和藹、思想開明的印象。他先自謙的話語打消師生年齡上的隔閡,為談話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活躍的環(huán)境。之后,才讓弟子言志??鬃哟_實是一位因材施教的大師。

第二部分(子路率爾─吾與點也)弟子言志子路搶先輕率發(fā)言,說出治理“千乘之國”的抱負,強調(diào)的是勇和方,卻未涉及禮;孔子報以微笑。冉有、公西華、曾皙先后被孔子點名,冉有以才能可治理小國作答,公西華以才能配小司儀官作答,講話內(nèi)容都涉及到禮。曾皙被問,從容“舍琴”作答,言談中描繪了一幅暮春郊游圖,其言行追求,吻合了儒家所向往的“禮治”社會的最高境界;孔子當即表示贊同。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孰能為之大)先生評志子路、冉有、公西華走后,曾皙單獨探問孔子對三同窗談話的看法,似有些不自信,怕自己背離了孔子一貫主張的“學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篇》)。孔子拿禮對子路、冉有、公西華所談的志向逐一評點,從始至終也沒有批評為官。研讀全文,解決疑問。一、檢查字詞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唯求則非邦也與?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宗廟之事,如會同。贊同,同意句末語氣助詞,嗎如果至于或者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2、鼓瑟希,鏗爾。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風乎舞雩。端、章甫:都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禮帽。鼓:名詞作動詞,彈奏。后:名詞作動詞,走在后面。風:名詞作動詞,吹風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3、則何以哉?4、加之以師旅。

賓語前置句

賓語前置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應(yīng)為“以何”狀語后置,即“以師旅加之”。分角色朗讀,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話概括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

溫馨提醒:古時候,誦讀詩文是一種很風雅的事,一卷在手,書聲朗朗。誦讀古詩文的要領(lǐng):語速緩慢,以顯古詩文的雍容之風;語調(diào)悠長,以彰古詩文的典雅之氣;因此特別要注意節(jié)奏和韻味,當然,最緊要的準確朗讀。課文圍繞談“志”展開問“志”言“志”評“志”孔子是怎樣問“志”的?四位弟子怎樣言“志”的?孔子怎樣評價他們的志向?

“陪長者閑坐”,這樣的環(huán)境就容易使氣氛和諧融洽,師生平等、輕松自由,弟子們能各抒己見?!耙晕嵋蝗臻L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p>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1、用溫和自謙的話首先解除了學生的思想顧慮,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說真話的條件,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親切、活躍的環(huán)境,從而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意見,大膽地談個人的理想。和藹可親、平易近人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p>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2、引用學生日常好說的牢騷話,指出他的學生平時認為人們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無所作為,表明對學生的了解。

3、而后假設(shè)了一種情況,如果有人了解你們,你們怎么辦?從而水到渠成地啟發(fā)學生談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誘治理一個受大國侵略而且遭受饑荒的千乘之國,并保證三年內(nèi)使人民勇于作戰(zhàn)并懂得義理。子路(姓仲名由)有抱負,自信志:性格:側(cè)重強國卻失之魯莽、輕率子路孔子問志,子路首先發(fā)言。在他看來,讓他去治理一個中等國家,即使在有內(nèi)憂外患的情況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談之中,語氣十分肯定。由此可見其抱負之大。在座的四個弟子中,子路年齡最大,只比孔子小九歲,平時與孔子也比較接近,所以說話較少拘謹;但孔子話音剛落,子路便在沒有深入思考的情況下?lián)屜劝l(fā)言,確也反映出其魯莽、輕率的一面。有抱負,自信,卻失之魯莽、輕率。治理一個小國,三年內(nèi)使人民富足。至于禮樂教化,還難辦到。冉有(姓冉名求)謹慎小心,謙虛退讓志:性格:側(cè)重富民冉有在孔子指名發(fā)問后才開口。子路剛說自己可以治理一個中等國家,冉有則說他只能治理一個小國。先說“方六七十”,又說“如五六十”,說明他對自己能力的估計十分謹慎。他還認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績僅限于“足民”一點,至于禮樂教化,則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見,冉有既想有所作為,又不愿對自己估計過高。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能在諸侯舉行祭祀或會盟時擔任一個“小相”。公西華(姓公西名赤)謙恭有禮嫻于辭令志:性格:側(cè)重以禮治邦公西華也是在孔子點名指問后才述志。有志于禮樂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剛剛說到“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謙虛一番,說“非曰能之,愿學焉”,然后委婉地說出自己的志向,“愿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個“小”字,給人感覺是他只想做個贊禮和司儀的小官,實際上,最低一級的“相”的地位也不低。從他簡短的言辭中,尤其是兩個“愿”字,一個“學”字,一個“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嫻于辭令的特點。謙恭有禮,嫻于辭令。暮春時節(jié),脫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個20歲的成年人,帶著六、七個少年,在沂水邊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一路唱著歌回來。曾皙(姓曾名點)灑脫高雅從容淡定志:性格:春游圖●51歲的子路:“強”千乘之國●31歲的冉有:“富”方六七十或五六十●18歲的公西華:為小相●39歲的曾皙:想和你去吹吹風孔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華(仲由)(點)(求)(赤)哂與孔子為何“哂由”“與點”?解讀探究¤為何“哂”由?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顏淵》

子路說的是國家天下大事,是一種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業(yè),要有文化基礎(chǔ),要有學問修養(yǎng),不是那么簡單。而子路大言不慚,一點都不謙讓,自認為很行了,所以我才笑他。至于他說的那個對國家的理想并沒有錯,我只是笑他太自滿、太輕率。

——南懷瑾《論語別裁》

相關(guān)鏈接三還是在講﹁治國﹂二逍遙生活一太平盛世的縮影以禮治國¤為何“與”點?

子路等人的抱負思想很了不起,但總離不開自我英雄主義,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從政治著手,都想治國安邦,雖有驕謙之分,但并無本質(zhì)之別,都在為政。

——南懷瑾《論語別裁》

相關(guān)鏈接曾皙描繪的是一幅“暮春郊游”圖,是曾皙理想的體現(xiàn)。國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政清人和,其樂融融。這是對完美人生、太平盛世的憧憬。這是禮樂治國的最高境界。子路:強兵保和平冉有:富民奔小康公西華:文明促發(fā)展曾皙:詩意地棲居心靈的幸福明確:曾點能對志向作具體生動的描繪,將政治和道德兩種理想融為一爐。而子路、冉有公西華所談的理想,雖不盡相同,但都側(cè)重于政治方面??鬃又鲝堃远Y治國,曾皙說的是禮治的結(jié)果,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jīng)濟穩(wěn)定、天下太平,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禮治”社會的最高境界,是太平盛世的圖景,與孔子的“仁政”、“禮治”、“教化”的政治主張相符??鬃拥摹岸Y”

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他的這個禮的意思很寬泛,既指禮節(jié)儀式,更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guī)范等。關(guān)于禮,孔子說得很多??鬃右藗兒虾醵Y,核心是當時社會的等級制度。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譯文:如果名分不正,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事情就辦不成功,事情辦不成功,禮樂就復(fù)興不起來;禮樂復(fù)興不起來,刑罰就不會恰當;刑罰不恰當,百姓就不知該如何做。

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薄安粚W詩,無以言?!滨幫硕鴮W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薄安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論語·季氏》)

譯文:父親曾獨自站在庭院中,我細步走過庭院。他問我:“讀了《詩》嗎?”我回答:“沒有?!彼f:“不讀《詩》,沒法講話。”我下來就讀《詩》。另一天,父親又獨自站在庭院中,我細步走過庭院。他問我:“學了‘禮’嗎?”我回答:“沒有?!彼f:“不學‘禮’,沒法立足?!蔽蚁聛砭蛯W“禮”??鬃拥摹岸Y”

齊景公問政于孔子??鬃訉υ唬壕汲?,父父,子子。”(《論語·顏淵》)譯文: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治。孔子回答說:國君是國君,臣下是臣下;父親是父親,兒子是兒子。(各自按應(yīng)有之道去做,要符合禮的要求。)

孔子的“禮”孔子為什么獨獨贊賞曾皙,說“吾與點也”?

大致有以下幾種代表性說法:①“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薄惨姉顦溥_《論語疏證》〕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禮樂治國的理想?!薄矂⑴嗡斓戎骶幍摹吨袊鴼v代散文選》上冊第116頁〕③“今以《論語》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終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脑捄汀泳乓摹南敕ǎ豢鬃佑终f:‘飯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學參考資料》第349頁〕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p>

譯文:孔子說,“我的主張行不通了,就乘坐竹筏漂流到海外去,跟隨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了很高興??鬃诱f,“仲由好勇的精神超過我,只是我從哪里取材做竹筏呢?對“無所取材”的解釋還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無所取哉”,是說子路沒有可取之處,完全否定子路,是不符合孔子精神的,因此不可??;另一說是“無所取裁”,是說子路不知道控制自己,是一種責備的口氣,似乎也非仁者氣象,也不可取。此采用錢穆先生的說法,是說無法得到造竹筏子的材料,是一種和平豁達的氣象。④這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道家的思想;而且這篇文字在《論語》中篇幅亦長,恐怕是戰(zhàn)國時期孔門后學所記。〔劉盼遂等主編的《中國歷代散文選》上冊第116頁?!骋陨险f法,各有所側(cè)重。因為曾點的政治抱負是通過春風沂水的描敘而曲折表露出來,所以見仁見智,可以圓通,似不必拘泥于一說。按照這個原則,可以提出另一種看法,根據(jù)是《論衡·明雩篇》:曾皙對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曰:“吾與點也!”

魯設(shè)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謂四月也。春服既成,謂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樂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龍之從水中出也。風乎舞雩,風,歌也。詠而饋,詠歌饋祭也,歌詠而祭也。說論之家,以為浴者,浴沂水中也。風干身也。周之四月,正歲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風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審矣。王充在這里明白無疑地解釋了曾皙所述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就是雩祭的儀式。雩祭,是春天人們求雨的祀禮,所以《禮記》說:“雩祭,祭水旱也?!蓖醭涞慕忉尭鶕?jù)亦足。因為魯國當時通用周歷,所以說周之四月,正是夏歷二月;天氣尚寒,怎么能浴?冠者、童子都是雩祭樂人,他們在祭祀時,須涉沂水;十二、三個人魚貫而行,象征著龍從水中躍出?!帮L”,解釋為“唱歌”,“歸”通“饋”,“歸”通饋,在《論語》中不乏其例。如《陽貨篇》“歸孔子豚”的“歸”即作“饋”講,是送食、進食的意思。

從文意來說,王充的解釋似更符合原意。因為,①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末期,曾點能對古禮作如此具體生動的描繪,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這在孔子看來是十分難得的彼得我心者,因而內(nèi)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贊嘆了。②孔子不滿子路,是因為他“非禮”;贊賞曾皙是因為他懂得古禮。禮與非禮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問題。這樣解釋,全篇上下文意就脈絡(luò)貫通了。

顏淵、子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夸耀)善,無施(推與)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尽!弊釉唬骸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的“志”是什么?孔子的“志”是什么?春秋之末,天下大亂,身為萬世宗師,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則,他以“仁”為本的思想就無從得以體現(xiàn)。而曾皙講的這個境界,就應(yīng)是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jīng)濟穩(wěn)定、天下太平,每個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個大同世界的理想。

《禮記.禮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謂大同。

《桃花源記》——陶淵明把理想中的桃花源寫成一個“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安定社會,在這桃花源中,村落之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人們過著自由、舒適、和睦的生活,那里沒有剝削、戰(zhàn)爭、壓迫,人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直M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歐文是19世紀著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他自己出錢,買下一塊移民區(qū),創(chuàng)辦了“新和諧公社”。在這片社會主義的樂土上,有將近1000名成員共同生活。他們一起勞動學習,研究問題,暢談理想,商店供給居民一切必需品,藥房免費供給藥品,兒童免費受教育。沐沂水春風,得孔儒至理遠大的社會共同理想問志——師長風范言志——各展抱負

評志——借評傳志小結(jié):

本文記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閑談,四個弟子各自闡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點評,具體生動的表現(xiàn)了他們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顯示了儒家禮樂治國的共同思想。小結(jié):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雖然曾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甚至有過“乘桴浮于?!钡膲粝?,但終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跡也沒有走出過今天山東、河南兩省的地界。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夢也不會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隨著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國力增強,他的學說作為中國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進了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中間??鬃酉?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

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繼續(xù)生存下去,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諾貝爾獲得者集會巴黎時的宣言孔子學院標志全球漢語熱催生孔子學院

津巴布韋大學孔子學院首個漢語教學班的師生正在上課。俄遠東第二所孔子學院落戶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在德國柏林的一座公園中,中德學者為孔子樹立雕像。底座上用德文寫著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芋鹧悦?/p>

1、學而時習之2、敏于事而慎于言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5、訥于言而敏于行6、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7、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8、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9、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10、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1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13、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1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18、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19、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2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2、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源自《論語》的俗語1、是可忍,孰不可忍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3、朝聞道,夕死可矣4、父母在,不遠游5、聽其言,觀其行6、三思而后行7、三月不知肉味8、三人行必有我?gu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10、多乎哉,不多也11、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1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15、生死由命,富貴在天16、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18、不能正身,如何正人19、欲速則不達20、學而優(yōu)則仕21、知其不可而為之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24、小不忍則亂大謀25、道不同,不相為謀26、性相近,習相遠27、殺雞焉用牛刀28、朽木不可雕歷年高考《論語》中的名句高考鏈接高考鏈接1、己所不欲,

。2、工欲善其事,

。3、

,不亦說乎?4、三軍可奪帥也,

。5、君子坦蕩蕩,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勿施于人必先利其器匹夫不可奪志也小人常戚戚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朋自遠方來7、子在川上曰:“

,不舍晝夜。”8、子曰:“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9、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10、敏而好學,

,是以謂之文也。11、學而不思則罔,

。逝者如斯夫,見賢思齊焉知之為知之不恥下問思而不學則殆知識歸納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2、如其禮樂,以俟君子。3、宗廟之事,如會同。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詞多義如果至于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