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布氏桿菌病
(Brucellosis)
布氏桿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氏桿菌引起人和動物共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統(tǒng),使懷孕母畜流產,公畜發(fā)生睪丸炎,人則發(fā)生波浪熱、關節(jié)炎、睪丸炎等。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給畜牧業(yè)和人類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布氏桿菌,有6個種20個生物型,即:馬耳他布氏桿菌(羊布氏桿菌)3個型(1887英國地中海馬耳他島羊流產)流產布氏桿菌(牛布氏桿菌)9個型(1897丹麥流產牛胎兒)豬布氏桿菌5個型(1914美國早產仔豬內臟)綿羊布氏桿菌1個型(1953新西蘭附睪炎綿羊)林鼠布氏桿菌1個型(1956美國西部沙漠野鼠)狗布氏桿菌1個型(1966美國獵犬)各個種之間,在形態(tài)及染色和特性等方面無明顯差異。病原
1.形態(tài)結構
呈桿狀或球桿狀,大小為0.6-1.5um×0.5-0.7um,無鞭毛、不形成芽胞,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形成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病料涂片呈密集的菌叢。
2.培養(yǎng)特性
可以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但以肝湯培養(yǎng)基加馬鈴薯培養(yǎng)基上生長最旺盛。初次分離時生長緩慢,需8-15d。
3.染色特性
布氏桿菌吸收染料過程非常慢,較其他細菌難于著色。常用沙黃—孔雀綠染色(即柯氏染色法),染色后布氏桿菌呈紅色,而其他菌染成綠色。
4.體內分布
母體主要存在于子宮、產道、乳汁、肝、脾、淋巴結、血液。流產胎兒存在于胃、淋巴結、脾、肝。
5.抵抗力
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比較強,土壤中生存20-120d,水中生存72-100d,衣服、皮毛上生存150d。對溫熱的抵抗力較弱,巴氏滅菌法10-15min,煮沸后立即死亡。常用濃度消毒藥能很快將其殺死。對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敏感,對青霉素不敏感。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
自然病例主要見于羊、牛、豬,它們對同種布氏桿菌最為敏感。人對羊、牛、豬三種布氏桿菌均可感染,以羊型最重、豬型次之、牛型最輕。實驗動物以小鼠、豚鼠、鴿和幼貓最易感,家兔次之。
2.傳染源
病畜和帶菌動物。
3.傳播途徑
主要經消化道感染,其次經生殖道、皮膚和粘膜感染,也可經吸血昆蟲傳播。4.流行特點
(1)新老疫區(qū)的流行情況在新疫區(qū),流產占懷孕母畜的50%以上,并且多數(shù)只發(fā)生一次流產,但也有連續(xù)幾胎流產者;在老疫區(qū)以子宮炎、乳房炎、關節(jié)炎、局部膿腫、胎衣停滯、久配不孕等多見。
(2)不同性別的易感性母畜比公畜易感,幼畜不易感,但隨年齡增加易感性增高,性成熟后極易感。
(3)誘發(fā)因素能使機體抵抗力降低的因素都可以促進該病的發(fā)生。臨床癥狀
潛伏期長短不一,短者兩周,長者可達半年。
1.牛、羊、豬癥狀基本相似,多數(shù)為隱性感染。(1)流產或有流產史
流產時間以懷孕后期多見,牛多在懷孕后5-7個月,羊多在懷孕后3-4個月,豬多在懷孕后30-50d或80-110d。流產預兆流產前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起臥不安,陰唇和乳房腫脹,陰道潮紅、水腫,流出灰黃或灰紅褐色粘液或粘膿性分泌物,不久發(fā)生流產。流產胎兒多為死胎,或產出弱胎,于出生后1-2d死亡。生殖道炎癥多數(shù)母牛流產后伴發(fā)胎衣停滯或子宮內膜炎,從陰道流出紅褐色污穢不潔帶惡臭的分泌物,嚴重者子宮蓄膿、長期不愈,造成不孕,羊、豬流產很少發(fā)生胎衣停滯現(xiàn)象,但易發(fā)生子宮內膜炎。母牛流產,產出發(fā)育不完全的胎兒,全身腫脹,有出血斑母豬子宮內死胎死胎母牛流產,產出發(fā)育比較完全的死胎流產的母牛從陰道排出污灰白色或棕紅色有惡臭的分泌液
(2)公畜發(fā)生睪丸炎睪丸腫大,陰囊增厚、硬化,性機能降低,甚至不能配種。
(3)乳房炎
輕者產乳量減少,重者腫痛、化膿,嚴重者乳房硬化,失去泌乳能力。
(4)關節(jié)炎常發(fā)生于個別關節(jié)(特別是膝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關節(jié)腫脹疼痛,呈現(xiàn)跛行,嚴重者導致關節(jié)硬化和骨、關節(jié)變形。公豬睪丸腫大睪丸萎縮布氏桿菌病日本乙型腦炎關節(jié)腫脹
2.單蹄獸(馬屬動物)布病少見,一般無臨床癥狀,呈隱性感染,血液檢查呈陽性。有時表現(xiàn)局部感染,如關節(jié)炎或局部化膿,形成瘺管(見于頭部、頸部、耆甲部)。
3.家禽主要表現(xiàn)腹瀉和虛脫,有時只見產蛋量下降,間或有麻痹癥狀。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在胎盤和胎兒。
1.胎兒胃內有大量灰色、白色粘液性絮狀物;胸腔積液;淋巴結、脾臟和肝臟有不同程度的腫脹,有的有壞死灶;皮下呈出血性漿液性浸潤。
2.胎衣呈淡黃色膠樣浸潤,表面附有糠麩樣絮狀物和膿汁,有的增厚而雜有出血點。
3.母體子宮粘膜增厚,似皮革樣。
4.乳房乳房有硬塊、化膿、干酪樣壞死。
5.公畜的睪丸或副睪腫大有壞死灶,若是慢性,則可能與周圍組織粘連。
6.關節(jié)關節(jié)腫大,關節(jié)囊壁增厚,關節(jié)腔有滲出物。胎衣水腫增厚,呈膠樣浸潤,子葉上出血胎兒脾臟有不同程度腫脹肺臟上有暗紅色淤血水腫病牛所生犢牛呈敗血癥變化肺有出血灶,肝腫大,有小壞死灶,心包積水公牛睪丸切面上有炎性壞死灶牛胎兒肝臟中炎性壞死灶化膿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充血肝壞死灶診斷
1.現(xiàn)場診斷本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均無明顯特征,且多呈隱性感染,因此,只能作為初步診斷的參考。
2.實驗室診斷確診必須進行細菌學檢查(病料涂片鏡檢、分離培養(yǎng))、血清學檢查(血清凝集反應)和變態(tài)反應。
(1)細菌學檢查
用病畜血液、尿、關節(jié)液、乳清、內臟、胎盤、流產胎兒及陰道分泌物等進行涂片鏡檢、分離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布氏桿菌即可確診。(2)免疫學試驗
血清凝集試驗是診斷牛羊布病的標準方法。對無病乳牛群可用環(huán)狀試驗作為一種監(jiān)視性試驗。而豬的診斷以凝集試驗使用為宜。變態(tài)反應只用于流行病學調查。
3.鑒別診斷應與能夠引起流產的疾病,如彎桿菌病、鉤端螺旋體病、乙型腦炎、衣原體病、弓形體病及毛滴蟲病等相鑒別,鑒別的關鍵是病原體的檢出及特異抗體的檢查。防治1.在清凈地區(qū)控制本病傳入,最好辦法是自繁自養(yǎng);必須引進種畜或補充畜群時,要隔離觀察2個月,同時用凝集反應等方法做2次檢疫,確認健康后方可混群。無病畜群,應定期檢疫(至少1次/年),發(fā)現(xiàn)后,立即淘汰。
2.受威脅地區(qū)要與疫區(qū)劃分水源和草原;加強殺蟲、滅鼠、消毒;搞好預防注射。
3.疫區(qū)以防止傳播、逐步肅清、就地撲滅為原則。
(1)定期檢疫和分群隔離每年定期檢疫,發(fā)現(xiàn)病畜,隔離飼養(yǎng),嚴禁與假定健康動物群接觸。(2)加強消毒畜群每次檢出陽性或發(fā)現(xiàn)病畜后,必須消毒污染的環(huán)境、用具和妥善處理流產胎兒、胎盤、羊水及陰道分泌物。(3)預防接種對于布氏桿菌病常在地區(qū)的家畜,每年要定期預防注射,按說明使用,注射過菌苗的家畜,不再進行檢疫。
(4)病畜處理如果病畜頭數(shù)不多,且價值不大者,以淘汰屠宰為宜。若病畜數(shù)量很多,又有特殊價值,可在隔離條件下適當治療,同時要加強消毒。(5)幼畜培育通過檢疫、人工飼養(yǎng)逐步培育健康畜群。
公共衛(wèi)生
人的布氏桿菌病是職業(yè)病。
1.輕度感染者表現(xiàn)乏力、頭痛,關節(jié)、肌肉酸痛,或者失去知覺。
2.重度感染者
(1)發(fā)熱呈波浪熱(38-40℃),多在午后體溫升高,夜間體溫下降,高熱時神志清楚,很少昏迷,體溫下降后癥狀就加重。
(2)出汗尤其在夜間體溫下降后可濕透被褥,嚴重時導致虛脫。(3)關節(jié)、肌肉酸痛常是游走性的,劇烈時如錐刺感。(4)神經痛以坐骨神經較歷害。(5)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化膿。
(6)后期男性表現(xiàn)睪丸炎、副睪炎;女性表現(xiàn)乳房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不孕,流產;嚴重時由于關節(jié)硬化,失去勞動力,俗稱“懶漢病”。
預防畜群要遠離居民點,加強水和糞便管理;對從事畜牧、獸醫(yī)、加工的人員,每年體檢;每年注射一次疫苗。
參考文獻1.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主編動物傳染病學2.王季忤主編中國人獸共患病學思考題1.如何防制家畜布魯氏菌???
2.人類如何防止布魯氏菌病的自身感染?
返回目錄傳染性海綿狀腦病
(Transim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概況概述由感染性蛋白質(朊病毒)引起的一種慢性人獸共患傳染病。它包括癢病、水貂傳染性腦病、牛海綿狀腦病和人的克一雅氏病、庫魯病、格斯特曼一斯特拉斯勒綜合征、鹿消耗性疾病等。共同特征是潛伏期很長(幾個月至幾十年);表現(xiàn)共濟和平衡失調,震顫,肌肉攣縮;主要病損在腦灰質,神經原空泡化和退行性變化,神經膠質細胞增生,不引起任何炎癥反應和免疫應答。(一)癢病
(Scrapie)又名奔跑病、震顫病,是綿羊和山羊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臨床特征為潛伏期特長,劇癢,肌肉震顫,衰弱,進行性運動失調,最后癱瘓死亡。病原體朊病毒與已知的動植物病毒、類病毒都不一樣,不產生抗體,不產生干擾素,不含核酸也不含宿主蛋白,可以通過平均孔徑為50nm的濾器,但在電鏡下看不到病毒顆粒。朊病毒往往與細胞膜的碎片結合在一起,先在淋巴系統(tǒng)繁殖,以后轉移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朊病毒可以復制。朊病毒的蛋白質是一種蛋白酶抗性蛋白,抵抗力很強,腦組織在10%-20%福爾馬林中幾個月仍有感染性,80℃30分鐘不能滅活,100℃1小時才可滅活,對乙醚、丙酮、氯仿、酚等敏感。
流行病學傳染源及傳播途徑:病羊是本病的傳染源,綿羊可能是本病毒的主要儲存宿主。本病主要是經口感染,也可經創(chuàng)傷感染。患病公羊、母羊新生的后代最常發(fā)病,因此有人認為本病是由一個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性疾病。易感宿主:綿羊較多見,山羊有時也發(fā)生。以30-50個月齡羊發(fā)病率最高,2歲以下和6歲以上羊發(fā)病較少。人一般呈散發(fā)。
癥狀及病變
羊癢病:羊潛伏期為1-5年或更長,因此,l歲半以下的羊極少出現(xiàn)臨床癥狀。病初病羊易驚,前肢搖擺不穩(wěn)呈驢跑狀,后肢分開高舉呈雄雞步。頭頸或腹脅部發(fā)生頻細震顫。用手抓搔腰脅部常可引發(fā)咬唇反射。多數(shù)病例出現(xiàn)瘙癢,被毛脫落,皮膚紅腫出血。病羊體溫和食欲均正常,但日漸消瘦。運動失調,容易跌倒,后肢更為明顯。病羊最后麻痹倒地,幾乎全部死亡。病理剖檢,死羊肉眼病變不明顯,病理組織學檢查,主要病變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大量神經原發(fā)生空泡化,灰質呈海綿狀,受侵害的神經原胞漿內含有許多空泡,細胞核偏在,形成所謂的泡沫細胞。同時星形神經膠質細胞肥大增生。人克一雅氏病:又稱海綿狀腦病。即進行性早老性癡呆病。根據典型的臨床癥狀和中樞神經的病理組織學變化,可以確診。將病羊腦組織乳劑給綿羊或山羊腦內接種,一般100%發(fā)病,但需觀察數(shù)月以上。雞胚接種和細胞培養(yǎng)均未成功。診斷防疫措施
嚴格禁止從有本病的地區(qū)或國家引進種羊,這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發(fā)現(xiàn)病羊時,應堅決撲殺,接觸過本病的羊群應予封鎖,不準調動,隔離觀察1-5年。(二)牛海綿狀腦病
(Bovinespongiformencephalopathy;BSE)牛海綿狀腦病的主要特征是行為反常,運動失調,輕癱,體重減輕,腦灰質海綿狀水腫和神經原空泡形成?!阏J為本病與癢病是同一種類的傳染性腦病。
流行病學
多發(fā)生于3-11歲的牛,尤以3-5歲的牛最多。經口傳染,可能是由于攝入被癢病病原因子污染的飼料而感染,而與感染癢病綿羊的直接接觸無關,散發(fā)或呈地方流行性。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4-6年。表現(xiàn)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病牛觸覺和對聲音過分敏感。常由于恐懼、狂躁而表現(xiàn)出攻擊性,共濟失調,步態(tài)不穩(wěn),經常亂踢亂蹬,以至摔倒。少數(shù)病牛可見頭部和肩部肌肉顫抖和抽搐。后期出現(xiàn)強直性痙攣,泌乳減少。耳對稱性活動困難,常一只伸向前,另一只保持正常或向后。病牛食欲正常,糞便堅硬,體溫偏高,心搏緩慢,呼吸頻率增加。最后極度消瘦而死亡。病牛血液生化指標末見顯著異常。病程一般14天至6個月。
病理變化
肉眼變化不明顯。組織學檢查見腦干灰質兩側呈對稱性海綿狀變性,神經細胞中含有數(shù)量不等的空泡,在有空泡和無空泡神經原之間存在蠟樣質一脂褐質色素顆粒。無任何炎癥反應。
診斷本病既無炎癥反應,又不產生免疫應答,所以不能進行血清學診斷,只能依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定。
防疫措施
防疫措施參照癢病進行。目前應禁止從英國進口牛及其精液和胚胎,禁止從英國進口牛肉及其肉粉、骨粉,并加強口岸檢疫。發(fā)現(xiàn)病?!赏涝卒N毀,嚴禁食用。在疫區(qū)禁止在牛飼料中添加反芻動物蛋白。(三)水貂傳染性腦病
(Transmissibleminkencephalopathy;TME)
水貂傳染性腦病是一種亞急性的腦海綿樣變性的疾病,無炎癥變化,病死率幾乎100%。病原因子的特性與癢病朊病毒相似。
癥狀和病變
表現(xiàn)食欲不振,日漸消瘦和衰弱,皮毛變粗,由后肢開始發(fā)生運動障礙,尾向上彎于背上。繼而嗜眠,最后喪失定位能力。經4-6周衰竭死亡。診斷和防疫措施參照癢病。(四)庫魯病
(Kuru)
庫魯病又稱震顫病。是人的一種以小腦變性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病原因子在感染腦組織中能長期存在。本病的傳播是由于吃人腦惡習引起的。也可經皮膚創(chuàng)口和結膜感染。
癥狀和病變
人感染后潛伏期短的4年,長的20年。主要癥狀是運動失調,震顫,步態(tài)不穩(wěn),說話含糊不清,發(fā)音和吞咽困難,沒有像海綿狀腦病那樣癡呆。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病后,3-9個月內死亡。神經系統(tǒng)病變與癢病相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神經原空泡化,膠質細胞增多,腦灰質呈海綿狀,以小腦、橋腦和紋狀體最明顯。
診斷
根據癥狀和典型病變可以確診,必要時取腦組織乳劑接種靈長類動物。
防疫措施禁止吃人腦,加強醫(yī)護、保健、衛(wèi)生措施,可控制本病發(fā)生。
返回目錄傳染性喉氣管炎
(InfectionLarvnsotorheitis,ILT)
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引起雞的一種傳播迅速、急性、接觸性的上呼吸道的傳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難、咳嗽及咳出帶血的粘液;喉頭、氣管粘膜充血、出血、水腫、糜爛,氣管腔內含有柱狀或管狀干酪樣滲出物。
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屬皰疹病毒科。
1.形態(tài)結構直徑195-250nm,具有囊膜。只有一個血清型,但毒力有強、弱之分。
2.體內分布主要存在于病雞氣管、組織及滲出物中,肝、脾、血液中少見。病原
3.培養(yǎng)特性可在9-11日齡雞胚絨毛尿囊膜上增殖??稍陔u胚成纖維細胞、呼吸道上皮細胞、肺腎細胞中增殖,并可產生多核巨細胞。
4.抵抗力較弱,對溫熱敏感,55℃10-15min死亡。對一般消毒藥也敏感。傳染性喉氣管炎絨毛尿囊膜變化
1.易感動物各種日齡雞均易感,臨床上最多見發(fā)病的是12日齡以上、12月齡以下的雞,尤其是成年雞;野雞、鵪鶉、幼火雞也偶然感染。其它動物有抵抗力。
2.傳染源病雞和康復帶毒雞及強毒免疫雞,部分雞帶毒時間可達2年之久。流行病學3.
傳播途徑經呼吸道與眼結膜感染。4.
流行特點
在易感雞群中傳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地方流行性,感染率高達90%-100%,但死亡率為5%-70%。部分康復雞長期持續(xù)排毒,雞群一旦發(fā)病就難以根除。雞舍擁擠、通風不良、管理差、VA缺乏、寄生蟲感染均可促進發(fā)病。潛伏期,自然感染時為6-12d,人工氣管內接種為2-4d。(l)喉氣管型(急性流行型)
由毒力較強毒株引起,多見于中雞尤其是成年雞。發(fā)病急,傳染迅速。其特征是:
1.呼吸困難、濕性鑼音、怪聲、伸頸、犬坐式、雞冠青紫,精神萎靡。
2.由于喉頭出血、腫脹、糜爛、表面有偽膜,非常吃力搖頭,咳出帶血黏液,到處是血痰。癥狀痙攣性咳嗽,常咳出一些帶有血的分泌物。眼、鼻孔周圍有分泌物,眼瞼水腫。食欲降低、精神沉郁、消瘦、雞冠發(fā)紫。多數(shù)重病雞在病的后期因為氣管堵塞而窒息死亡。病程約5-6d,死亡率達25%-70%。耐過雞可獲堅強的特異免疫力。呼吸困難,張口伸頸,眼流淚雞籠上有咳出的血痰(2)眼結膜型(又稱輕微型)
由弱毒株引起的,流行經過緩和,局限性流行,癥狀輕,多發(fā)生于4-6周齡的小雞。主要表現(xiàn)結膜炎癥狀,有時伴發(fā)眶下竇腫脹和長期流鼻液,營養(yǎng)不良,產蛋減少。發(fā)病率低(不超過5%),死亡率更低,大部分雞可以耐過。
病理變化
1.喉氣管型口腔粘膜發(fā)紺,口腔內含或多或少的血性粘液或白色泡沫樣蛋白性滲出物。喉頭內外側粘膜水腫、暗紅、點狀出血。氣管粘膜嚴重出血或糜爛,管腔內有紅色或黃白色管狀或柱狀滲出凝固物(易剝離)。眼結膜點狀出血。肺臟常有出血,導致其臟面斑塊狀紅染。喉頭黏膜出血,氣管內有血栓喉頭出血、咳出帶血黏液、氣管出血喉頭被干酪樣滲出物堵塞喉頭和氣管黏膜肥厚、充血、出血,有黃色干酪物喉頭和氣管粘膜出血,氣管內有凝血塊和壞死假膜傳染性喉氣管炎喉氣管中干酪樣物質
2.眼結膜型
多數(shù)病例只見鼻腔,尤其是喉頭、氣管有大量的粘液性滲出物,粘膜充血甚至出血。極個別病例病變類型似于喉氣管型的病變。診斷
1.現(xiàn)場診斷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確診。
2.實驗室檢查
(1)檢查核內包涵體取發(fā)病2-3d雞的氣管上皮細胞涂片,用姬姆薩染色,可檢出核內嗜酸性包涵體。
(2)動物接種經氣管、鼻腔接種易感雞和免疫雞,觀察是否發(fā)病。
(3)病毒分離與鑒定接種雞胚,觀察病變,收集組織,進行中和試驗。(4)血清學試驗包括熒光抗體試驗、瓊擴試驗、中和試驗等。
3.鑒別診斷應與雞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等區(qū)別。痘斑檢查痘斑檢查病毒在雞胚中復制使絨毛尿囊膜上形成許多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痘斑防制
目前缺乏較好的治療方法,只能對癥治療,以緩解呼吸困難的癥狀。
1.防止病原傳入
堅持嚴格的隔離、消毒等防疫措施。
2.搞好免疫接種
只在疫區(qū)進行。疫苗有弱毒苗(滴鼻、點眼)和強毒苗(泄殖腔粘膜涂擦)。免疫接種雞與未接種雞應隔離飼養(yǎng)。
3.對癥治療
采用抗菌、抗病毒藥或中藥,以緩解呼吸困難,防止窒息。參考文獻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主編動物傳染病學
返回目錄傳染性支氣管炎
(InfectiousBronchitis,IB)
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引起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其主要病型有:
呼吸道型IB
其特征是咳嗽,打噴嚏,呼吸出現(xiàn)氣管羅音。
腎型IB
其特征是腎臟腫大蒼白,排出的稀便中帶有大量白色尿酸鹽。
腺胃型IB
其特征是水樣下痢,消瘦,衰竭,腺胃乳頭水腫、胃壁增厚、切面多汁。
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
1.形態(tài)結構具有多型性,但以球形為主,直徑80-120nm,具有囊膜,囊膜表面有纖突,纖突呈松散、均勻的放射狀排列。
2.體內分布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滲出物中,肝、脾、腎、法氏囊中也能發(fā)現(xiàn)病毒。病原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形態(tài)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形態(tài)
3.培養(yǎng)特性可在9-11日齡的雞胚中生長繁殖,也可在15-18日齡的雞胚的腎肝、肺細胞培養(yǎng)基上生長。
4.血凝特性
從雞胚尿囊液中分離出來的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無血凝特性,如果尿囊液經過1%的胰蛋白酶或卵磷脂酶處理后,就具有血凝特性。
5.其他侏儒胚、干擾NDV復制、與副雞嗜血桿菌、雞毒支原體有協(xié)同作用。
6.抵抗力
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較強,室溫下可存活24小時,凍干可存活24年之久??筽H值的范圍比較廣,pH2或pH12條件下室溫1h仍可存活。對各種消毒劑都較敏感。
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僅發(fā)生于雞,各種年齡雞均易感。其他家禽不感染
2.傳染源病雞與康復帶毒雞,康復雞排毒時間可達45d。
3.傳播途徑主要是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消化道傳播。
4.流行特點
(1)傳播迅速,幾乎在同一時間內,凡是有接觸史的易感雞都發(fā)病。(2)無季節(jié)性,但多見于冬、春季。(3)嚴重程度與環(huán)境因素,如寒冷、過熱、擁擠、通風不良等有很大關系。(4)常繼發(fā)感染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病、傳染性鼻炎等。
(5)流行過程短,一般為15-20d。
潛伏期短,自然感染為2-4d,人工感染為18-36h。
1.一般癥狀
精神沉郁、食欲廢絕、消瘦、羽毛松亂、翅膀下垂。
2.呼吸道癥狀
呼吸困難、張嘴呼吸、頭頸向前伸,有時咳嗽、打噴嚏、氣管羅音,鼻孔和眼睛流出一些分泌物,眼瞼腫脹。主要發(fā)生于4周齡以下的雞,5周齡以上的發(fā)生呼吸型,其呼吸道癥狀輕微。
癥狀精神沉郁,張口呼吸病雛呼吸困難,張口喘氣,咳嗽,
氣管羅音,閉目蹲臥呼吸困難
3.生殖道癥狀
產蛋雞群除呼吸道癥狀外,主要表現(xiàn)產蛋量下降,蛋異常(軟殼蛋、畸形蛋、薄殼蛋、矮小蛋、蛋殼粗糙、褐殼蛋褪色變?yōu)榛疑虬咨百|下降(蛋白稀薄、蛋白和蛋黃分離、蛋白粘著于殼膜表面等),有的雞經3-4周后可逐步恢復。后備雞患病后,可能引起輸卵管發(fā)育不全,甚至完全失去產蛋能力。病雞產蛋顯著減少,蛋殼腿色,變薄、變脆,畸形蛋、破蛋增多,蛋清稀薄。產白殼蛋、沙殼蛋、畸形蛋、小蛋。中間為正常對照產白殼蛋、沙殼蛋、畸形蛋、小蛋傳染性支氣管炎畸形蛋雞蛋的蛋清稀薄如水
4.腎型癥狀
可能表現(xiàn)呼吸道癥狀,但主要表現(xiàn)腎炎和腸炎,急性下痢,排乳白色糞便(尿酸鹽沉積),有時伴有綠色糞便,主要侵害20-35日齡的雞。
5.腺胃型癥狀
水樣下痢、排出一些黃綠色的糞便,消瘦、體重減輕、衰竭死亡。死亡率約為25%。多發(fā)生于20-90日齡的雞。
腎型傳支羽毛逆立,精神萎靡,排米湯樣白色糞便腺胃型傳支雞縮頭,兩翅下垂,生長緩慢腺胃型傳支肉種雞縮頭,兩翅下垂,生長緩慢腺胃型傳支
病雞主羽斷裂腺胃型傳支
病雞排白色稀糞腺胃傳支萎靡消瘦病理變化
1.呼吸系統(tǒng)病變
(1)喉頭、氣管粘膜充血、水腫,并且有分泌物或干酪樣物質;支氣管、氣管下部被干酪樣物質堵塞。
(2)肺臟表現(xiàn)充血、出血和水腫。(3)氣囊肥厚、渾濁或有干酪樣滲出物。氣管及支氣管內有水樣或粘稠透明的黃白色滲出物氣管出血
2.生殖系統(tǒng)病變
(1)腹腔內有液狀或凝固卵黃物質。(2)卵泡充血、出血、變形、壞死。(3)輸卵管內有卵黃性物質或化膿。(4)失去產蛋能力的雞,輸卵管發(fā)育不全,輸卵管變短,管腔狹小或閉塞。
傳染性支氣管炎輸卵管腫脹傳染性支氣管炎輸卵管萎縮輸卵管萎縮,變細、變短
3.腎型病變
(1)腎臟腫大,有出血點或變蒼白。
(2)腎小管或輸尿管中有白色尿酸鹽沉積。
(3)嚴重的病例心包膜、心外膜、肝被膜、氣囊等有輕度或重度尿酸鹽沉積,有時輸尿管中有結石。腎臟腫脹,有尿酸鹽沉著腎臟腫脹,有尿酸鹽沉著傳染性支氣管炎腎腫大、色蒼白腎型傳支腎臟腫大、褪色,尿管變粗,內有白色尿酸鹽,呈花斑腎腎型傳支腎臟腫大,泄殖腔出血,內有一包白色尿酸鹽
4.腺胃型病變
(1)病雞極度消瘦。
(2)腺胃顯著腫大,變成球體;胃壁增厚,粘膜有出血和潰瘍;腺胃乳頭平整、融合,輪廓不清楚,擠腺胃乳頭時,可擠出分泌物。(3)肌胃萎縮,肌肉弛軟。(4)腸道內充滿稀薄液體,盲腸扁桃體、十二指腸、空腸粘膜腫脹、充血、出血。消瘦、胸腺萎縮胸腺萎縮、貧血腺胃腫大腺胃型傳支
腺胃顯著腫大,外觀呈橡皮套狀腺胃型傳支
腺胃顯著腫大,腺胃與肌胃交界處膨大腺胃穿孔腺胃穿孔黏膜肌層壞死腺胃型傳支早期腺胃充血、出血,乳頭水腫腺胃型傳支
腺胃充血、出血,乳頭消失凹陷,形成出血潰瘍灶,腺胃內有膿性分泌物腺胃腫大(黏膜肌層壞死)腺胃乳頭凹陷出血腺胃乳頭凹陷出血法氏囊萎縮
1.現(xiàn)場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做初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
(1)病毒的分離鑒定
采取病料,接種雞胚,取尿囊液進行鑒定。
(2)血清學實驗
瓊擴、熒光抗體染色技術、中和實驗。診
斷病毒在雞胚內復制使雞胚發(fā)育受阻,
導致胚體矮小侏儒胚侏儒胚
3.鑒別診斷
應與以下疾病區(qū)別:(1)新城疫
新城疫表現(xiàn)神經癥狀,產蛋下降更顯著;腸道上有潰瘍、腫脹。(2)減蛋綜合征
一般只是產蛋量下降,無其它明顯癥狀。(3)傳染性喉氣管炎
發(fā)生于成年雞,傳播慢,病變主要在喉頭和氣管。(4)傳染性鼻炎
流鼻涕,臉部腫脹;鼻腔、鼻竇中有粘液。(5)傳染性法氏囊
法氏囊有病變。(6)馬立克氏病
在腺胃、肝、脾等處都有腫瘤;而腺胃型傳支只在腺胃腫大,其它臟器無腫瘤。(1)注意種雞和種蛋的來源,防止把傳染性支氣管炎帶入雞場。(2)采取嚴格的飼養(yǎng)管理措施,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消毒,減少各種應激。防
制
(3)免疫接種,在受威脅的地區(qū)或雞場要及早免疫接種。呼吸型:有H120、H52弱毒疫苗;腎型:有弱毒苗、油苗;腺胃型:主要用油苗。(4)發(fā)病后的措施:可用高免卵黃液對全部雞只進行緊急接種(現(xiàn)較少使用);也可用藥物治療及預防,如抗病毒、抗菌、腎腫解毒的藥物或中藥(止咳平喘)。參考文獻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主編動物傳染病學返回目錄
大腸桿菌病
(Colibacillosis)
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動物,特別是幼齡動物疾病的總稱。臨床上表現(xiàn)為腹瀉、敗血癥或毒血癥。隨著大型集約化養(yǎng)畜(禽)業(yè)的發(fā)展,本病對畜牧業(yè)所造成的損失已日益明顯。大腸桿菌病特點易感動物多,分布范圍廣。血清型多,但在某地或某種動物引起發(fā)病的只有少數(shù)幾個特定血清型。臨床表現(xiàn)類型多。大腸桿菌易產生耐藥性。防治比較困難。病原
大腸桿菌屬于腸桿菌科埃希氏菌屬。
1.形態(tài)結構為革蘭氏染色陰性、中等大小的桿菌,單個或成對排列,不形成芽胞,大多數(shù)有鞭毛,有的有莢膜。
2.培養(yǎng)特性兼性厭氧,對碳水化合物發(fā)酵能力強。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良好,形成圓形、光滑、突起、半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致病性大腸桿菌大部分發(fā)生β溶血。革蘭氏陰性、不形成芽胞的小桿菌大腸桿菌,示纖毛(Pili)和鞭毛(Flagella)PF在綿羊鮮血瓊脂培養(yǎng)基生長良好
3.存在、作用在自然界分布廣泛。是人和動物腸道的常在菌,一般存在于大腸中,但當其進入小腸后,就說明動物已經發(fā)病。大部分是有益菌,其本身是蛋白質,可被機體消化、吸收;可以合成維生素K、B等;可分解蛋白質、糖等供機體使用。只有少數(shù)大腸桿菌具有致病性。
4.抗原結構
病原性大腸桿菌與動物腸道內正常寄居的非致病性大腸桿菌在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生化反應等方面無差異,但抗原結構不同。大腸桿菌有菌體抗原(O)、表面(或莢膜)抗原(K)和鞭毛抗原(H)三種,根據抗原成分不同,可分為許多血清型。
5.分類①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在較溫暖季節(jié),引起幼兒流行性腹瀉,食物中毒。②腸產毒素性大腸桿菌(ETEC)產生ST或LT,可引起動物、嬰兒、成人腹瀉。③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主要引起食物中毒。④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多見于豬和綿羊的水腫病。
6.毒力因子與發(fā)病機理(1)定植因子(菌毛、黏附素、F抗原)ETEC(產毒素大腸桿菌)進入小腸后,必須首先克服自然清除機制,粘附于小腸粘膜才能發(fā)揮致病作用。粘附能力與粘附素有關。粘附素固著于腸粘膜表面細胞的特異性受體上,從而使E.coli定居于粘膜。大腸桿菌以其纖毛附著在微絨毛上
常見粘附素有以下幾種
K88(F4)由質粒編碼,能粘著于小腸各段上皮細胞(致仔豬黃、白?。?。
K99(F5)見于牛、羊、豬源性ETEC,粘著僅限于年幼動物的小腸后段上皮細胞。
987P(F8)見于某些牛、豬源性ETEC,粘著限于年幼動物的小腸后段上皮細胞。
F41見于具有O9、O101抗原的牛、豬源性ETEC,有的菌株還具有K99抗原。
F18和其他(2)腸毒素(外毒素)的作用腸產毒性大腸桿菌能產生兩種腸毒素:熱穩(wěn)定毒素(Heat
stable
toxin,ST)能耐熱100℃15min(腸黏膜細胞吸收作用能力降低,作用迅速短暫)。熱敏感毒素(Heat
labile
toxin,SL)不耐熱,60℃15min即破壞(腸腺分泌增加,作用緩慢持久)。毒素的總效應引起水、Na+、Cl-、HCO3-等離子分泌亢進,導致分泌性腹瀉。(3)水腫素(細胞毒素,志賀樣毒素)的作用:將水腫病豬腸內容物的無菌濾液作仔豬靜脈注射,經8-72h發(fā)生水腫病。已獲得水腫素純品,它是一種Heat-Labile
的神經毒素。存在于病豬小腸,可致血管損傷,引起眼瞼水腫,共濟失調等神經癥狀。經甲醛滅活后用明礬沉淀,可用于免疫接種。(4)內毒素的作用將水腫病菌株內毒素給仔豬注射,可引起內毒素血癥,如體溫升高,血壓下降,嘔吐,血管內凝血等。(5)侵襲性與大腸桿菌毒素直接侵入并破壞腸黏膜細胞,引起敗血癥。
5.抵抗力對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中等,在水中可存活幾周至幾個月。50℃30min、60℃15min即死亡。一般常用消毒劑均能將其殺死。流行病學
1.易感宿主
豬、牛、羊、馬、兔、禽等多種動物對本病均易感,以其幼齡動物的易感性較高。
2.傳染源患病的畜禽和帶菌者。通過糞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飼料,以及母畜的乳頭皮膚和周圍環(huán)境,傳播本病。
3.傳播途徑
幼畜主要通過污染的乳頭,飲水飼料或舐食糞便等經消化道感染;犢牛也可經子宮內或臍帶感染。雞可經呼吸道感染或病菌經入孵種蛋裂隙使胚胎發(fā)生感染。
4.流行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犢牛和羔羊多發(fā)于冬春舍飼時期。氣候突變、陰濕寒冷、飼料和飼養(yǎng)條件的改變易于誘發(fā)本病。大型集約化養(yǎng)殖場畜禽密度過大、通風換氣不良、飼養(yǎng)用具及環(huán)境消毒不徹底,是加速本病流行不可忽視的因素。(一)豬大腸桿菌病
可分為以下3種:
1.仔豬黃痢
又叫早發(fā)性大腸桿菌病,是出生1周內仔豬發(fā)生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的傳染病。以腹瀉(排黃色或黃白色液狀糞便)、消瘦、迅速死亡為特征。(1)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
多發(fā)于1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最早發(fā)生于生后8-12h,以1-3日齡多見。以第1胎母豬所產的仔豬發(fā)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可100%。
2)傳染源
帶菌的母豬。
3)傳播途徑
主要是經消化道感染,少數(shù)經產道感染。
4)流行特點(缺乏母源抗體)窩發(fā),速死;發(fā)病率高,致死率高。(2)癥狀
出生時體況正常,突然有1-2頭表現(xiàn)全身性衰弱,迅速死亡,然后相繼發(fā)病。
最急性者
不見下痢、突然死亡。
急性者
以黃色或黃白色稀糞為特征,帶有粘液;腹瀉劇烈時,糞便大多水樣,內含有凝乳片,順肛門流下,其周圍不留糞痕跡,易被忽視,一小時可排多次;下痢嚴重時,小母豬陰戶尖端可出現(xiàn)紅色,后肢被稀糞玷污。食欲稍減,迅速消瘦、脫水,衰竭死亡,但一般不發(fā)熱。經過治療后沒有死亡的常發(fā)展為僵豬。黃痢—黃色糞便黃色糞便粘污后肢肛門、后肢被稀糞玷污陰門水腫(3)病理變化嚴重脫水,皮下常有水腫。胃內有凝乳塊。腸管松弛、膨脹,有多量黃色液體內容物和氣體,腸粘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癥變化,以十二指腸最為嚴重。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多汁。肝、腎有凝固性小壞死灶。腎臟有點狀出血(但要與豬瘟相區(qū)別,豬瘟的腎臟有彌漫性出血,出血點均勻)。黃痢胃內凝乳不全
全段小腸腸腔中充滿水樣糞便,腸黏膜充血。腸管充氣、充血(4)診斷
根據發(fā)病年齡、臨床表現(xiàn)做出診斷。確診需做實驗室檢查:如細菌學檢查、血清型鑒定、腸毒素檢查、動物實驗等。
將瀕死或死亡不久的仔豬小腸前、中、后段內容物(有時可用新鮮糞便)接種于麥康凱平板培養(yǎng),挑取紅色菌落做生化、溶血等試驗。如從小腸前段分離到有大量單純E.coli,可作為仔豬黃痢的一個特征,進一步通過血清型鑒定,確定其病原性。應與仔豬紅痢、傳染性胃腸炎區(qū)別。(5)防治
1)搞好豬舍的清潔衛(wèi)生,防止仔豬接觸到母豬的糞便。
2)免疫接種減少仔豬黃痢最有效方法。菌苗有滅活、弱毒及基因工程疫苗及主要0抗原和K88和多價菌毛抗原的疫苗。自場疫苗(用當?shù)亓餍芯停┙o妊娠母豬(產前3-4周)經口免疫(多價、不用抗生素)效果較好;滅活苗在產前1個月和半個月兩次皮下或肌肉免疫母豬,也有較好效果。
3)口服微生態(tài)制劑仔豬出生后口服NY-10凍干品。NY-10(O33)為非病原性大腸桿菌和一株豬源的嗜酸性乳酸桿菌混合凍干,用它喂剛出生的小豬,腸道中能繁殖處被大量NY-10菌占領,與乳酸桿菌共同組成一個正常腸道菌群,競爭性抑制排斥病原性E.coli繁殖。10d后NY-10菌從腸道中完全消失。
4)抗菌藥物或抗血清治療母豬臨產和產后3-5d投喂抗生素,仔豬可口服抗血清或使用抗生素,2次/d,連用4-5d。2.仔豬白痢
又叫遲發(fā)性大腸桿菌病,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10-30日齡仔豬發(fā)生的腸道傳染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漿狀、糊狀糞便為特征,致死率低。
(1)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
10-30日齡尤其是10-20日齡仔豬。
2)傳染源帶菌的母豬或病豬。
3)傳播途徑消化道。
4)流行特點(正常優(yōu)勢菌群尚未建立)與各種應激有關:冷熱不定,氣候不好,陰雨潮濕;飼料品質不良、配合不當、突然更換飼料;母豬乳汁過濃、過稀或乳頭不干凈等都可促進本病發(fā)生。無季節(jié)性,但冬、夏發(fā)病較多。有時窩發(fā),有時同窩內發(fā)病有先后;發(fā)病率高致死率低。(2)癥狀
1)拉白痢突然發(fā)生腹瀉,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漿狀、糊狀糞便,具腥臭、性粘膩,腹瀉次數(shù)不等。
2)一般癥狀腰背拱起,行動緩慢,被毛粗糙無光,皮膚也失去光澤,體表不潔,食欲減少,發(fā)育遲滯。
3)體溫一般不高,若繼發(fā)感染時體溫升高。病程長短不一,短的2-3d,長的1周左右,能自行康復,死亡很少。發(fā)病率高,死亡率低。(3)病理變化
病豬死后體表不干凈,蒼白、消瘦。結腸內有漿狀、糊狀乳白色、灰白色糞便。小腸內容物無明顯變化,可能有氣泡,腸粘膜卡他性炎癥,腸道變薄。胃中乳汁凝固不全,含有氣泡。腸系膜淋巴結輕度腫脹、有出血點。胃積有大量乳酪,小腸壁充血,腸腔氣腫結腸內有漿狀、糊狀乳白色、灰白色內容物
(4)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和發(fā)病年齡不難進行診斷。(5)防治
1)預防消除病原性大腸桿菌和各種應激因素,增強豬消化道的生理機能。
2)治療用母豬或公豬血清給病豬進行靜脈注射,或用抗菌藥物治療。3.仔豬水腫病由某些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毒素引起斷奶后仔豬的一種過敏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發(fā)病,頭部水腫,共濟失調,驚厥,麻痹;胃壁和結腸系膜水腫。(1)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斷奶后的仔豬。
2)傳染源帶菌母豬或感染的仔豬。
3)傳播途徑消化道。
4)流行特點(與應激因素有關)
無季節(jié)性,但以4-5、9-10月份較多;特別是氣候劇變、陰雨潮濕的季節(jié)。呈地方性流行,常局限于某些豬場或某幾窩豬,不會廣泛傳播。同一窩內最初患病的為生長最快、膘情最好的仔豬。(2)癥狀
1)一般癥狀突然發(fā)病,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完全停食,但體溫正常。
2)神經癥狀全身肌肉振顫,抽搐,作游泳狀態(tài)。站立不穩(wěn),行走時四肢無力,共濟失調,搖擺無目的,盲目前進,作圓圈運動,觸摸皮膚時異常敏感,發(fā)出嘶啞尖叫。
3)體表某些部位水腫如臉部、眼瞼、結膜、齒齦等部位出現(xiàn)水腫。但也有些病豬無水腫。病程多為1-2d,也有長達7d以上的,病死率可達90%。水腫病,神經癥狀(轉圈)水腫病,神經癥狀,呈劃水狀皮下水腫,面部及眼瞼腫脹。耳倒向后方(頭痛)。頸部腫脹。眼瞼水腫(3)病理變化
胃壁、結腸系膜、體表某些部位皮下水腫。胃底和小腸粘膜有彌漫性出血。全身淋巴結水腫、出血。心包、胸腔、腹腔有較多積液,呈黃色或紅色,暴露空氣后凝成膠凍狀。有時見、喉頭、肺及大腦水腫。有的病例無明顯水腫,而呈明顯出血性腸炎。胃粘膜水腫胃粘膜水腫、出血胃壁水腫結腸系膜水腫腸道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出血性腸炎(結腸袢水腫)小腸系膜水腫腸系膜明顯水腫,腸漿膜充血、出血心房冠狀溝水腫眼瞼腫脹,前額皮下水腫小腸卡他,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4)診斷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進行診斷。但要與臨床上出現(xiàn)水腫的疾病,如豬瘟、豬丹毒、貧血、胃潰瘍等進行區(qū)別。(5)防治
1)做好母豬飼養(yǎng)管理,培育健康仔豬。
2)搞好仔豬飼養(yǎng)管理,提早補料,斷奶后分群飼養(yǎng),斷奶后要逐漸改變飼料和飼養(yǎng)方式。
3)斷奶后可給一些抗過敏藥物或抗菌藥物。
4)治療效果不明顯??捎每咕幬?;內服瀉劑,以排出毒素,防止繼續(xù)吸收;對癥治療,如鎮(zhèn)靜等;減少精料,多喂一些青綠飼料。(二)禽大腸桿菌病由大腸埃希氏菌的致病性血清型或菌株引起各類家禽的疾病的總稱。常見致病性大腸桿菌血清型:雞有50余種,其中最重要的是O78:K80、O2:K1、O1:K1,其次是O55、O35等。母鵝有O141:K85、O7:K1等。雛鴨有O73、O141、O7、Ol等。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各種年齡的禽都可發(fā)病,尤其是幼雛和中雛。
2.傳染源病禽和帶菌禽。
3.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感染。也可經種蛋裂隙侵入感染。
4.影響因素飼養(yǎng)密度過大,環(huán)境污染嚴重,衛(wèi)生條件差,通風不良等都可引發(fā)此病。大腸桿菌病常作為其他疾病的繼發(fā)癥或并發(fā)癥所出現(xiàn)。臨床類型
1.急性敗血型危害最大。不表現(xiàn)癥狀突然死亡,或部分病禽表現(xiàn)為離群呆立或擠成堆,羽毛松亂,食欲減少或廢絕,排出黃白色稀糞,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2.亞急性漿膜炎主要病變有以下幾種:
(1)纖維素性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包膜渾濁、增厚,嚴重時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與心肌粘連。(2)纖維素性肝周炎與氣囊炎肝臟不同程度的腫大,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嚴重時整個肝臟被一層纖維素性薄膜包裹,氣囊有纖維蛋白。(3)纖維素性腹膜炎腹腔內有數(shù)量不等的腹水,并混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或腹腔及腹腔內臟器官表面附有多量黃白色的滲出物,致使各器官組織粘連。此外,腸粘膜可能形成一些綠豆大小類圓型暗紅色淺層潰瘍灶;肝表面亦可能形成一些小的白色壞死灶。精神沉郁,縮頭閉眼,羽毛逆立縮頭,羽毛逆立,排黃綠白色糞便大腸桿菌性肝周炎、心包炎肝臟腫大,外有纖維素白色包膜肝臟腫大、淤血,外有纖維素黃白色包膜,腹部有黃色纖維素膜肝褐色,表面有黃色纖維素膜及肝黃色壞死灶肝臟壞死點大腸桿菌性腹膜炎大腸桿菌慢性腹膜炎腹腔有黃褐色纖維素滲出,腸粘連,有破裂的卵黃,惡臭大腸桿菌性肺炎—肺水腫,呈淡綠色胸氣囊炎,氣囊內充盈白色干酪樣滲出物腹氣囊混濁增厚,有纖維素滲出物腹氣囊炎,氣囊內充盈黃色干酪樣滲出物
4.卵黃性腹膜炎又叫蛋子瘟。是蛋禽和種禽的一種重要疾病。精神沉郁,厭食,厭動,蹲伏。下痢,糞便粘稠,深褐色,惡臭;腹部膨大、下垂。剖檢:腹腔中積聚多量黃褐色、粘稠、惡臭(糞臭)的黃油樣或絮狀滲出物及變質卵黃液,呈廣泛性腹膜炎,使腸道和臟器互相粘連。卵黃性腹膜炎
5.輸卵管炎多見于產蛋期母禽。產畸形蛋,嚴重時產蛋減少或停產。輸卵管粘膜充血、出血、或管腔內有多量分泌物或形成纖維素性柱狀和不規(guī)則狀團塊等。輸卵管炎,輸卵管中積有干酪樣物輸卵管內滲出物的斷面輸卵管炎癥,形成囊腫
6.生殖器官病
母禽卵泡膜充血,卵泡變色(呈紅褐色或黑褐色)、變形(呈不同形狀)、變質(變硬或變?。?,有的卵泡破裂;輸卵管粘膜有出血斑和黃色絮狀物或塊狀干酪樣物。公禽睪丸充血,交媾器充血、腫脹。卵巢中形態(tài)不一、高低不平的卵泡卵泡包膜松弛,卵黃液化
7.腸炎
腹瀉(肛門周圍羽毛潮濕、粘連、污穢)、脫水、消瘦或軟腳。腸粘膜充血和類圓形的斑點狀出血;腸內容物稀薄含有粘液或血性。
8.關節(jié)炎或足墊腫主要發(fā)生于幼雛和中雛。病禽關節(jié)腫脹、跛行,消瘦,關節(jié)腔蓄積混濁的滲出物。9.肉芽腫型在心、肝、腸(漿膜、粘膜)等部位形成隆起的灰白色或深入組織實質的肉芽腫,呈小結節(jié)到大塊組織壞死(肉芽腫不同與腫瘤:腫瘤切面一致,肉芽腫的切面有不同的壞死)。但脾臟不出現(xiàn)這種病變。多呈慢性經過,常為散發(fā)性。肝肉芽腫結節(jié)腸系膜上形成肉芽腫腸漿膜上肉芽腫結節(jié),腸粘連10.死胚和孵化率低下表現(xiàn)死胚增多或孵化率降低。死胚由于內部物質被大腸桿菌劇烈發(fā)酵產氣,使部分胚蛋自行爆裂,流出黃褐混濁胚液;胚體表面晦暗、充血、出血,并附著黃褐的粘液;卵黃囊變?yōu)辄S綠色。
11.蛋黃囊炎或臍炎發(fā)生于1-2周齡的雛禽?;茧r表現(xiàn)衰弱,絨毛潮濕粘結,下痢,腹部膨大、下垂,臍部濕潤、潮紅,臍孔閉合不全。卵黃吸收不良,卵黃液呈黃綠色、惡臭或干酪樣。臍炎,腹圍大,左卵黃囊黃綠色,右卵黃囊出血,為膿血性內容物臍炎—腹部膨大,卵黃呈黃褐色,易破裂12.眼球炎眼睛呈灰白色,角膜渾濁,眼前房積液,眼眶內形成白色牙膏狀的干酪物,常導致失明。
13.腦炎
病初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產蛋停止;下痢,糞便褐色或綠色并夾雜大量白色尿酸鹽和透明膠樣粘液。中期中樞神經紊亂,如呆立、嗜睡、偏頭扭頸、共濟失調等。后期持續(xù)昏睡,最后衰竭死亡。病程達14-21d。特征病變頭部(主要是額骨部)皮下出血及輕度水腫;腦硬膜出血、變性、硬化、穿孔,腦軟膜與大腦實質出血,甚至腦實質嚴重凹陷。病雛鴨腦殼嚴重出血病雛鴨腦殼有不同程度出血病雛鴨腦組織出血、充血
各種病型的大腸桿菌感染常有1種以上同時發(fā)生的情況,并常有與其他疾病相互繼發(fā)或并發(fā)的情況。診
斷
1.現(xiàn)場診斷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進行初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
(1)病原的分離把病料接種到培養(yǎng)基(如營養(yǎng)瓊脂、麥康凱瓊脂)上,在麥康凱瓊脂上,大腸桿菌菌落呈紅色;沙門氏桿菌菌落呈無色。
(2)涂片鏡檢呈革蘭氏陰性菌。
(3)生化反應用分離菌株進行生化鑒定。
(4)血清型鑒定用特異性血清因子鑒定大腸桿菌。
(5)致病性試驗培養(yǎng)出的細菌接種到小雞或小白鼠看是否能致死。防制
1.預防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和飼養(yǎng)管理,其措施有:(1)查明水源是否被大腸桿菌污染。如被污染,要徹底更換或加一些消毒。(2)注意育雛期間保溫和飼養(yǎng)密度。(3)禽舍和用具經常進行清洗和消毒。(4)種禽場要及時收集種蛋,一天收4次。若是臟蛋,要洗凈或剔除。種蛋收集后,要進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5)研制自場菌苗來免疫種禽或雛禽。
2.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大腸桿菌對多種抗生素、磺胺類、呋喃類藥物敏感,但易產生抗藥性。治療時首先分離出病原體,再進行藥敏試驗選藥治療。
(2)微生態(tài)制劑治療近年來,使用促菌生、調痢生等治療下痢,有良好功效。
作業(yè):
1.豬水腫病的病變特點有哪些?如何防治?
2.禽大腸桿菌病有哪些類型?急性敗血癥和卵黃性腹膜炎的病變特點有哪些?返回目錄
痘病
(Variola,pox)概況天花ASmallpoxVictim猴痘土撥鼠
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各種動物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其特征是皮膚和粘膜上發(fā)生特異的痘疹,即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結痂。
各種動物痘病中以綿羊痘、豬痘、雞痘和鴿痘較常見。山羊痘、牛痘和馬痘很少見。
病原
痘病毒,屬于痘病毒科脊椎動物痘病毒亞科。與獸醫(yī)有關的主要包括6個屬:正痘病毒屬副痘病毒屬山羊痘病毒屬禽痘病毒屬野兔痘病毒屬豬痘病毒屬各屬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化學成分、抗原基本相似。
1.形態(tài)特征呈磚形或卵圓形,大小為170-250nmx300-325nm,有囊膜。
2.培養(yǎng)特性可在各種易感動物的皮膚及上皮細胞和睪丸中進行培養(yǎng),在雞胚的絨毛尿囊膜和雞胚細胞、雞腎細胞、豬和兔腎細胞、兔睪丸細胞中生長,病毒在細胞漿內繁殖,形成嗜酸性或嗜堿性包涵體,大小約5-30nm。
3.體內分布主要存在于痘疹、水泡液、血液中。
4.抵抗力痘病毒對熱、直射陽光、堿和大多數(shù)常用消毒藥均較敏感,如58℃5min即可殺死病毒。但對干燥、寒冷抵抗力較強,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42-56d,冷凍后可存活3個月以上。(一)綿羊痘
綿羊痘是由綿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是各種動物痘病中最典型、危害最嚴重的一種痘病,它有典型的病理過程,即丘疹—水皰—膿皰—結痂。
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自然情況下,只發(fā)生于綿羊,尤其是細毛羊,不能傳給山羊和其他動物。
2.傳染源病羊或帶毒羊。
3.傳播途徑主要經呼吸道感染,也可經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
4.流行特點
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羔羊比成年羊易感,死亡率也高。氣候嚴寒、雨雪、霜凍、枯草和飼養(yǎng)管理不良等因素都可促使發(fā)病和加重病情。
臨床癥狀
潛伏期一般為6-8d。
1.典型病例
(1)一般癥狀體溫升高到41-42℃,精神不振,食欲減退,呼吸和脈搏增速。
(2)眼鼻炎癥眼、鼻有漿液性、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
(3)特異痘疹約經1-4d,在無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圍、唇、鼻、乳房、外生殖器、尾下面和腿內側多處發(fā)生特異性痘疹:初期為紅斑,1-2d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膚表面、蒼白堅實結節(jié)),再經2-3d變成水皰(內為淡黃色透明液體,中央凹陷),再過2-3d變成膿皰,如無繼發(fā)感染則在幾天內干燥成棕色痂塊,痂塊脫落遺留一個紅斑,后顏色逐漸變淡。全過程為21-28d。
2.非典型病例不呈現(xiàn)上述典型癥狀或經過,表現(xiàn)以下幾種形式:(1)僅出現(xiàn)體溫升高和粘膜卡他性炎癥,不出現(xiàn)或僅出現(xiàn)少量痘疹。(2)石痘,有的痘疹只發(fā)展到丘疹期而告終止,又叫鈍銼型痘。
(3)融合性痘,痘疹融合于一起,易引起全身感染,因敗血癥而死亡。(4)有的病例見痘皰內出血,呈黑色,叫血痘,還有的病例痘皰發(fā)生化膿和壞疽,形成相當深的潰瘍,發(fā)出惡臭,叫臭痘,常為惡性經過,病死率達20%-50%。(5)肺炎和腸炎。
在鼻孔和唇周圍痘疹
皮膚上的紅色丘疹皮膚上的臍狀膿皰和潰瘍病理變化
(1)皮膚和有關粘膜上發(fā)生痘疹。(2)有出血性、卡他性的肺炎和胃腸炎,肺上有干酪樣壞死病變。(3)肝臟脂肪變性。(4)全身淋巴結腫大。皺胃肌層上有圓形病變
食道黏膜上的病變
肺表面上的病變診
斷
典型病例可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流行情況作出診斷。
非典型病例可結合羊群的不同個體發(fā)病情況作出綜合診斷。防制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抓好秋膘,特別是冬、春季節(jié)適當補飼,并注意防寒過冬。
2.在綿羊痘常發(fā)地區(qū),每年定期預防接種。3.發(fā)病的措施及早診斷,發(fā)現(xiàn)病羊及時隔離或封鎖。加強消毒,對羊舍、用具消毒,糞便堆積發(fā)酵。對未發(fā)病的羊只或鄰近受威脅的羊群用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進行緊急接種。病死羊處理尸體應深埋,如需剝皮利用,注意消毒防疫措施,防止擴散病毒。治療可用各種軟膏(如氧化鋅、磺胺類、硼酸或抗生素等軟膏)涂抹患部,促使愈合和防止繼發(fā)感染。
(二)禽痘
(Avianpox)
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家禽以皮膚或粘膜發(fā)生特異性痘疹為特征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禽痘病毒包括雞痘病毒、鴿痘病毒、鵪鶉痘病毒、火雞痘病毒、金絲雀痘病毒、麻雀痘病毒等。在自然情況下,每種痘病毒只感染本類家禽(鳥)。各種類型的痘病毒互相之間一般無明顯的交互免疫作用,但是鴿痘病毒含有抵抗雞痘感染的免疫成分??稍?-l1日齡的雞胚尿囊膜上復制,并在尿囊膜上形成痘疹。
流行病學
1.易感動物在自然情況下,每種痘病毒只感染本類家禽(鳥)。其中以雞痘與鴿痘最多見。雞痘病毒對各種日齡的雞均有致病性,但自然感染最多見的是幼雞,其次是中雞。鴿痘病毒對各種日齡的鴿均有致病性,但發(fā)病最多見的是乳鴿,其次是青年鴿。
2.傳染源病禽和帶毒禽。
3.傳播途徑經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也可通過吸血昆蟲感染。
4.流行特點
(1)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以春、秋兩季,蚊子活動季節(jié)較易發(fā)生。(2)不同年齡、性別、品種均感染。(3)飼養(yǎng)管理不良可使病情加重。(4)若繼發(fā)感染可引起大批死亡。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4-8d。根據發(fā)病部位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皮膚型
患禽頭、冠、臉、腿部、翅下等羽毛稀少處的皮膚形成痘疹:即斑疹—丘疹—結痂—疤痕,一般無水皰和膿皰過程,有時痘疹融合形成痘疣;產蛋雞產蛋下降。雞痘進一步發(fā)展形成隆起痘皰,痘皰頂部開始壞死。皮膚型雞痘雞痘初期雞冠和肉髯上有許多灰白色糠麩樣物。背部雞痘皮膚型雞痘后期痘瘡潰爛結痂皮膚型雞痘
雞冠上痘疹,逐漸增大到豌豆大皮膚型雞痘
眼瞼有痘、腫脹,有粘性分泌物。雞冠、肉髯、喙角潰瘍,有痘斑皮膚型雞痘眼瞼、喙角等無毛部位潰瘍,有痘斑皮膚型雞痘腿部、趾部潰瘍,有痘斑皮膚型雞痘禽痘感染后在眼瞼和鼻孔周圍有痘斑皮膚型雞痘冠部雞痘頭部雞痘皮膚型雞痘鴿眼嘴部的痘瘡皮膚型鴿痘鴿趾部的痘瘡
(1)鼻炎
流鼻液,初為漿液性,后為膿性。(2)結膜炎眼瞼腫脹、流淚、帶有泡沫,結膜充滿膿性或纖維素性滲出物,上下眼瞼粘連,嚴重時引起角膜炎而失明。(3)粘膜痘疹
在口腔、咽喉等處粘膜形成痘疹,初期呈淡黃色、圓形突起,之后形成白喉樣偽膜,不易脫落,若強行剝離后,則留下紅色的、邊緣不整齊的、凹陷性潰瘍。這些偽膜可能由口腔一直蔓延至喉頭外側甚至于內側,封閉喉裂使患禽窒息死亡。2.粘膜型
3.混合型
即皮膚和粘膜同時表現(xiàn)。
4.敗血型
較少見。一般是繼發(fā)于嚴重的混合型禽痘,患禽由于皮膚粘膜感染嚴重,進一步發(fā)展至全身感染,表現(xiàn)嚴重的精神萎頓,廢食,下痢并迅速死亡。部分患禽亦可能轉變?yōu)槁愿篂a、消瘦、生長發(fā)有停滯,最后死亡。
病理變化
皮膚和粘膜上有痘疹。胃、腸道有卡他性、出血性炎癥。肝、脾、腎腫大,心肌變性。切片檢查上皮細胞中有胞漿包涵體。黏膜型雞痘黏膜型,口腔黏膜充血、出血,有假膜禽痘咽喉部黏膜腫脹,有充血禽痘氣管黏膜充血,有假膜黏膜型雞痘喉頭、氣管黏膜處出現(xiàn)黃白色的痘狀結節(jié),痘斑不易剝離黏膜型雞痘
氣管黏膜處出現(xiàn)黃白色的痘狀結節(jié)粘膜型雞痘鴿喉頭和食道粘膜上的痘斑,有些呈梅花狀粘膜型鴿痘禽痘在病變部位上皮細胞內胞漿內包涵體診斷
1.臨床診斷對皮膚型、混合型易作出診斷,對單純粘膜型要與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鼻炎、VA缺乏病等區(qū)別。
2.實驗室診斷
(1)病毒分離采用病料接種雞胚。
(2)血清學試驗采用瓊脂擴散沉淀試驗,血凝試驗,血清中和試驗等方法進行診斷。
禽痘
禽痘病毒接種雞胚后在尿囊膜上有痘斑
(3)動物試驗可人工感染于健康易感雞。方法是:取病料(一般用痘疹或其內容物或口腔中的假膜)作成1:5-10的懸浮液,擦于劃破的冠、肉髯或皮膚上以及拔去羽毛的毛囊內,如有痘病毒存在,被接種雞在5-7d內出現(xiàn)典型的皮膚痘疹癥狀。防制
1.平時預防堅持自繁自養(yǎng),引進禽時隔離觀察。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特別是滅蚊工作。做好預防接種,按照免疫程序刺種疫苗,刺種5-6d后,觀察刺種部位有無反應,若無,應重新刺重。2.發(fā)病后的措施
隔離病禽,輕者治療,重者撲殺。死雞應深埋或焚燒。對未發(fā)病禽緊急接種。搞好消毒工作。
治療方法對癥療法(外科療法)皮膚痘一般不作治療,必要時可用清潔鑷子小心剝離,傷口涂碘酊、紅汞和紫藥水。白喉型痘時,假膜用鑷子剝掉,1%高錳酸鉀洗后,用碘甘油、氯霉素、魚肝油涂擦。病雞眼部如果發(fā)生腫脹,眼球尚未損壞,可將眼部蓄積的干酪樣物質擠出,再用2%硼酸溶液或1%高錳酸鉀液沖洗干凈,再滴入消炎眼膏(液)。痘痂或干酪樣物質應燒掉,以防散毒。
全身治療
發(fā)病期可口服抗病毒、抗菌藥物。(三)豬痘
豬痘是由兩種形態(tài)學非常相似的豬痘病毒或痘苗病毒引起豬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在皮膚和粘膜上出現(xiàn)痘疹。豬痘病毒僅能使豬發(fā)病,即所謂的豬痘。病毒僅能在豬源細胞如豬腎、豬睪丸、豬胎肺和胎腦組織細胞內繁殖,具有細胞致病作用,并在細胞內形成空泡和包涵體。不能凝集雞的紅細胞。痘苗病毒能使多種動物感染(包括豬),能在發(fā)育雞胚的絨毛尿囊膜上生長,形成痘斑。此外還可在牛、綿羊、人等胚胎細胞上增殖,具有細胞致病作用,并在被感染的細胞漿內形成包涵體。流行病學1.易感動物主要是豬,豬痘病毒常發(fā)生于1-2月齡仔豬,成年豬少發(fā);痘苗病毒可引起各種年齡豬發(fā)病。
2.傳染源病豬或病愈帶毒豬。
3.傳播途徑主要經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其次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臨床癥狀
潛伏期4-7d。
1.一般癥狀體溫升高,41-42℃,精神、食欲不振。
2.眼鼻炎癥眼結膜、鼻粘膜潮紅、腫脹,有分泌物。
3.痘疹在腹部、四肢內側、背部、體側等處形成痘疹,即斑疹—丘疹—膿皰—結痂—疤痕,一般不經過水皰。病程一般為10-15d,且多取良性經過。
豬痘腹部痘疹豬痘PA丘疹PU膿庖N乳頭狀突起典型痘疹脫落后的斑痕
體表痘疹
皮膚上的豬痘破潰后結痂病灶母豬乳房上的痘疹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結合流行病學可以作出診斷。至于哪一種病毒引起的,需做病毒分離、鑒定。豬痘
真皮細胞質氣球樣病變B;胞漿內包涵體I和中央核變清晰N豬痘病毒(電鏡)防制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搞好衛(wèi)生,消滅豬虱,防止病原傳入。(2)發(fā)病后的措施將病豬隔離飼養(yǎng),加強消毒??捎每祻拓i的血清或全血治療。局部用0.1%-0.5%高錳酸鉀或1%-2%硼酸溶液清洗,然后涂上碘酊或紫藥水、碘甘油、消炎軟膏等。有繼發(fā)感染時,可用磺胺或抗生素治療。(3)無特效疫苗,發(fā)病后可獲得堅強免疫力。返回目錄
附紅細胞體病
(Eperythrozoonosis)
1928年,英國Schilling等人首次從嚙齒類動物中檢查出附紅細胞體;1986報道了首例附紅細胞體病。我國晉希民于1981年首先報道兔附紅細胞體病,隨后相繼在綿羊、牛、豬、馬、兔、犬等多種動物和人類的血液中也發(fā)現(xiàn)有附紅細胞體的存在。我國繼江蘇省首先發(fā)現(xiàn)本病后,浙江、上海等21個省市相繼發(fā)生本病,有的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我國在世界上首先報道了大批人群中存在附紅細胞體感染者。概況概念也稱黃疸性貧血、類邊蟲病、赤獸體病或紅皮?。ㄘi),由附紅細胞體寄生于宿主紅細胞表面、血漿及骨髓內的一種以紅細胞壓積降低、血紅蛋白濃度下降、白細胞增多、貧血、黃疸、發(fā)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人獸共患病。
病原學
分類:為立克次體目、無形體屬、血蟲體屬也稱附紅細胞體屬。迄今已發(fā)現(xiàn)和命名的附紅細胞體有14種。形態(tài):多形態(tài)。為環(huán)形,球形,卵圓形,也有呈頓號形和桿狀的。常在紅細胞表面寄生或游離于血漿中。大小為0.3-1.3X0.5-2.6um。苯胺易著染,革蘭氏染色陰性。電鏡下呈多形態(tài),無細胞壁,由膜包裹,無核或其它細胞器。
抵抗力:對于干燥和化學藥品比較敏感,對低溫抵抗力強。
增殖與運動性:由二等分裂增殖,伸展,收縮,轉體等運動形式。附著在紅細胞表面附著在紅細胞表面
流行病學宿主范圍:鼠類、綿羊、牛、豬、狗、貓、鹿、駝鹿、鳥類、人。在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有馬、驢、騾、豬、牛、羊、奶山羊、兔、雞、鼠、犬、人和駱駝等。感染率極高,牛為95%,豬為90%,犬為98%,發(fā)病率為30-50%,病死率在10-90%,仔豬、幼犬的病死率可達90%;人陽性率最高達86.31%,傳播途徑:垂直傳播可達96%,可通過輸血途徑傳播。當受到應激因素而導致抵抗力下降時(如長途運輸、饑餓、調群、去勢、切脾等)則呈現(xiàn)急性經過而出現(xiàn)明顯臨床癥狀。發(fā)病機理
附紅細胞體寄生于紅細胞、血漿及骨髓中,可引起高熱、貧血、黃疸,從而導致宿主機體代謝紊亂、酸堿失衡、低血糖等病理反應。且經常繼發(fā)或并發(fā)其它疾病使病情加重,甚至于短期內死亡。臨床癥狀高熱、貧血、黃疸;出汗、易疲勞、嗜睡;腹瀉、繁殖力下降等;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降低。附紅細胞體病現(xiàn)已被列為繁殖障礙性疫病。豬生產(1)發(fā)情推遲、胚胎早期死亡和妊娠后期流產而導致繁殖障礙;(2)初生仔豬貧血、輕度黃疸、衰弱;(3)“延遲上市綜合癥”;(4)架子豬遭受應激而發(fā)生典型貧血、黃疸。
眼結膜蒼白病理變化血液稀薄、血凝時間延長、皮下蒼白、各粘膜和漿膜黃染有出血點、腹腔積液、肺水腫、心包積液、心冠脂肪黃染,骨髓液和腦脊液增加。肝脾和不同部位淋巴結腫大。心冠脂肪黃染,心肌煮熟樣
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及血液涂片鏡檢發(fā)現(xiàn)病原即可診斷。國外報道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有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熒光抗體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及PCR。國內尚未有這方面的報道。
治療土霉素、貝尼爾、九一四、黃色素,中藥青蒿素、蒿甲咪、大蒜素及咪唑苯脲等有效。
體外培養(yǎng)Srnith等1990年首次在體外培養(yǎng)豬附紅細胞體,采用感染紅細胞與正常紅細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培養(yǎng)的方法。N.Nonaka等于1996年報道對不同培養(yǎng)條件進行了初步篩選,但兩者都沒有進行傳代培養(yǎng)。在我國,還未見有關于附紅細胞體體外培養(yǎng)的報道。
采用RPMI-1640、M-199、D-MEM為基礎培養(yǎng)液,加入40%犢牛血清,對牛附紅細胞體進行了體外培養(yǎng)。在相同的培養(yǎng)條件下,三種培養(yǎng)基中以RPMI-1640為基礎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時,可使紅細胞穩(wěn)定地保持較高的感染率(90-95%)而且連續(xù)傳代培養(yǎng)時間最長,達22天。附紅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2024年新疆兵團中心血站招聘2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點(頻考版試卷)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數(shù)控石油深井測井儀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液體制劑機械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兒童醫(yī)院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買賣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五篇
- 2024年航空材料采購合同關鍵內容
- 實習月報范文模板【五篇】
- 公司員工離職申請書集錦7篇
- 酒店實習報告模板錦集5篇
- 2023年教師個人總結心得大全(四篇)
- 抖音賬號歸屬合同范本
- CJT 313-2009 生活垃圾采樣和分析方法
- 廣安市岳池縣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帶答案】
- 煤矸石充填塌陷區(qū)復墾技術規(guī)程
- 黃腐植酸鈉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冠脈介入進修匯報
- 2024-2029年中國會議平板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中原文化(歷史篇)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金蝶軟件旗艦版月底結賬作業(yè)流程操作
- 工業(yè)機器人系統(tǒng)操作員國家職業(yè)技能考核標準(2023年版)
- 大疆慧飛無人機考試題庫附有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