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shù)學(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第一單元除法
1.1分蘋果
教學內容:P2~3“分蘋果”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除有余數(shù)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余數(shù)一定要
比除數(shù)小,體會到學習有余數(shù)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難點: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
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顯示18個蘋果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盤放6個蘋果,18個可以放幾盤?
二、新知探究:
1.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有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如:
a.通過乘法口訣“三六十八”得出結論:可以放3盤;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盤。
(3)同桌同學合作用18個圓片擺一擺,驗證推算結果是否正確,教師用實物ppt
顯示學生擺放的圓片圖,進一步進行驗證、交流。
(4)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出:18+6=3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
橫式:184-6=3
I
豎式:3
6J18
18
6-
討論:結合剛才分蘋果的情況,在小組內討論一下,豎式中的各個數(shù)表示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根據(jù)學生口答板書:
3……商:"3”表示分3盤。
除數(shù)……6)18……被除數(shù):“18”表示有18個蘋果。
“6”表示每盤18……商和除數(shù)的乘積:“18”表示需18個蘋果。
放6個蘋果。0……余數(shù):“0”表示20個蘋果全部放完,沒有剩余。
說明:")”表示橫式中的“+
(5)練習:第2頁“填一填,說一說”的習題。
學生獨立練習完畢,指名學生板書,進行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第3頁“練一練”第1、2、3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1.2搭一搭(一)
教學內容:P4-5"搭一搭(一)”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fā)
現(xiàn)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提問:計算除法豎式,要注意什么?
練一練:104-5154-5184-320+530+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新知探究:探究試商方法。
2
課件顯示P4“搭一搭(一)”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13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正方形?還剩幾根?
列算式:13+4
讓學生估算大約擺幾個。
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學生動手,搭一搭。
發(fā)現(xiàn):13+4=3(個)...1(根)
“3個”表示搭了3個正方形,“1”為余數(shù),表示剩余1根小棒。
體驗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先由學生操作(用木棒搭一搭)。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搭一搭,填一填”。
學生討論:為什么除數(shù)都比余數(shù)?。?/p>
討論:根據(jù)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xiàn)什么?
余數(shù)二定要比除數(shù)小*
三、鞏固練習:P5“練一練”的第1~3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1.3搭一搭(二)
教學內容:P6~7"搭一搭(二)”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
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
發(fā)現(xiàn)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3
1.提問:如果除法計算中,余數(shù)要注意什么?
2.練一練:13+2164-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新知探究:
1.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P4“搭一搭(二”'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一個房子要幾根小棒?
(學生回答:6根)
16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房子,還剩幾根?
(2)列算式:16+6=—()……—()
答:。
2
6J16
12
4...余數(shù)
(3)小組討論:二六十二,搭2個房子,還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2.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
13+5=2(個)...3(根)
指名說說。
三、鞏固練習:
P7“練一練”的第1~5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1.4分草莓
教學內容:P8-9“分草莓”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激烈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經(jīng)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練習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再探索、發(fā)
現(xiàn)中體驗乘法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4
教學重點:經(jīng)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jīng)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提問:在有余數(shù)除法里,余數(shù)和除數(shù)有什么關系?
3.練一練:10+516+5184-5204-533+5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訂正后讓學生對5小題進行分類:有余數(shù)的算式,沒有余數(shù)的算
式。
二、新知探究:
2.探究試商方法。
(1)課件顯示P8“分草莓”的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
(2)列算式:55+8
(3)讓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8X7=56比55大;8X6-48比55小。所有商6。
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xiàn)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情況,所有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shù)。
(1)討論:怎樣估計兩數(shù)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shù)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shù),但又要比被除數(shù)小。
(2)計算有余數(shù)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
3.填空:P7“試一試”。(訂正時可以讓學生口述思路過程。)
三、鞏固練習:P8“練一練”的第1~5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1.5租船
教學內容:P10~11“租船”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應用意
5
識。
2.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
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3.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熟練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最大能填幾?(指名口答)
()X6<258X()<387X()<40
列豎式計算(全班齊練,三人板練,集體訂正)
48+5=36+6=534-7=
提問:你認為試商時要注意什么?
二、新知探究:
出示P10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尋找信息:有22人、每條船限乘4人
提出問題:至少要租幾條船?
解決問題。
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交流時圍繞:你時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回
答問題。
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22+4=5(條)……2(人)
至少要租6條船。
你認為怎樣分配合理?請用小棒擺一擺,擺出你的分配方案。(讓學生各抒己見)
學生可能出現(xiàn)如下方案:
(1)其中5條船,每條船4人,還有一條2人。4X5+2=22。
(2)其中4條船,每條船4人;另外兩條船,一條3人,一條3人。4X4+6=22。
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應用了有余數(shù)除法的知識來解決簡單的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解決這
類問題時,我們要結合實際來思考,如上面租船的問題……至于這6條船怎樣分配更合理,
我們要動腦想一想,但分配時不能違反“限乘4人”這個規(guī)定。
強調:我們在各項活動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違反安全規(guī)定的事。
6
練習:Pl1“試一試”
先默讀題目,獨立思考條件和問題。后指名回答。
條件:每時租金9元。問題:30元錢最多劃兒時?
先小組討論怎樣列式,并完成在練習本上。
304-9=3(時)....3(元)
答:30元錢最多劃3時。
提問:上面的橫式中3元表示什么?為什么不能劃4時?
三、鞏固練習:
P11.12“練一練”的第1~6題。
1.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為什么要5壺茶而不是4壺茶。
2.要求學生回答解題思路,為什么至少要8張桌子?7張桌子夠嗎?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二單元方向與位置
東南西北
教學內容:P15-16“東南西北”
教學目標:
1.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景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
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能看懂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教學難點:能說出各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說一說,我們上學期學過哪些方向?
二、新知探究:
1)太陽是從什么方向升起的?
2)學生回答: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
讓學生到操場去辨認找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說說四個方向各有什么。把記錄收集
7
整理完成“認一認,填一填”
(3)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總結: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3.小組活動
說一說教室里4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西、北
四個方向分別是哪位同學。
三、練一練
完成pl6的練一練1~5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辨認方向
教學內容:P17-18“辨認方向”
教學目標:
1.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景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
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期于的七個方向,經(jīng)歷知識的過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確定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8
一、情境導入:
說一說,我們上節(jié)課學過哪些方向?再說一說位于自己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
是誰?
二、新知探究:
3)引入。師:在生活中,除了聽說過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之外,還聽說過哪些方向
詞?(板書: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現(xiàn)在我們就來認識這些方向。
4)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jīng)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yī)院、
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
說。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
出。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特別之處。(學生
順著教師所指的4個方向觀察)發(fā)現(xiàn)剩下的4個方向分別在學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也就是
在兩個方向的中間。如:圖書館在北面和西面的中間。教師讓學生討論后說一說少年宮、電
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學生討論后回答:少年宮在西面和南面的中間,電影院在東面和
南面的中間,動物園在北面和東面的中間。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
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
學生討論后得出:圖書館在學校得西北面。少年宮在學校得西南面。電影院在學校得東南面,
動物園在學校的東北面。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如何得出這些名稱的。
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
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
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
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3.試一試(小組活動)
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
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
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xiàn)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三、鞏固練習:
9
教師出示地圖,讓學生說一說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地圖的形狀像什么?在地圖上看到了什
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可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在觀察地圖時,教師讓學生注
意面朝北的方向標。
借助中國地圖,對學生進行識別方向的訓練,教師說出一個方向,讓學生在圖中將其指出。
教師讓學生懂得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并在圖中指出北京的位置。再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中找出
家鄉(xiāng)的位置,并說一說家鄉(xiāng)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鄉(xiāng)的什么方向。
教師讓學生自己思考書中的幾個問題,并將答案填在書上,學生做,教師巡視。
最后,還可以利用中國地圖,問問學生還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并請其他學生回答。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實踐活動
讓學生帶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園中進行觀察,并將觀察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觀察地點面朝方向西北方向東北方向西南方向東南方向觀察后,到班級交流觀察的結
果。
第三單元生活中的大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一)
教學內容:P19-21數(shù)一數(shù)(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通過數(shù)正方體等活動,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萬”,并體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了
解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
3、通過“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等活動,增強對大數(shù)的具體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重點:認識新的記數(shù)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難點:對學生數(shù)感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能很快的把下面的數(shù)數(shù)出來嗎?
二、新知探究:
1.(出示大正方體)
10
⑴師:老師有一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很多個小正
方體組成的(出示小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是由有多少個小
正方體搭成的呢?這么多,怎么數(shù)呀?你們愿不愿意數(shù)一數(shù)?一會兒以小組為單位,要求:
不僅數(shù)出有多少個小正方體,還要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數(shù)的?(學生數(shù)。)
師:匯報要求“先說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再說你們小組
是怎樣數(shù)的”,哪個小組愿意匯報0
組1:我們組數(shù)有600個小正方體,我們組是這樣數(shù)的,先
橫著數(shù)有10個,再豎著數(shù)有10個,10X10=100,這個正方體
一共有6個面,所以是600個。
組2:我們組數(shù)有1000個小正方體,我們組是這樣數(shù)的,先橫著數(shù)有10個,再豎著數(shù)有10
個,10X10=100,100X10=1000。
組3:我們組數(shù)有1000個小正方體,我們組是這樣數(shù)的,一
個面有100,這個正方體一共有10個層,就是1000個。
師:一共有兩種意見,一種數(shù)的結果是600個,另一種數(shù)的結
果是1000個,同一個正方體怎么會出現(xiàn)兩種意見呢?究竟誰
的是正確的?
生1:我們數(shù)的方法不同,所以數(shù)的結果也不同。
生2:他們數(shù)的是6個面,我們數(shù)的是10層。
生3:他們沒數(shù)正方體的芯。
師:結果是600個的同學只數(shù)了6個表面,忽略了正方體里
面的小正方體。下面我們看看數(shù)的結果是1000個的同學是怎
樣數(shù)的。
⑵計算機演示:第一步:一個一個地數(shù),數(shù)到10;
第二步:十個十個地數(shù),數(shù)到100;
第三步:一百個一百個地數(shù),一百、二百、三百……九百,數(shù)
到一千。(同學跟著計算機數(shù))
師:誰能把同學們說的進行整理,先怎么數(shù),再怎么數(shù),最后
怎么數(shù)。
生:先一個一個地數(shù),數(shù)到10;再十個十個地數(shù),數(shù)到100;
最后一百個一百個地數(shù),數(shù)到一千。),數(shù)到10個;
11
再十個十個地數(shù)(出示),數(shù)到100;
最后一百個一百個數(shù)(出示),
2個一百是多少?3個一百呢?5個一百?9個一百?數(shù)到10
個一百就是多少?(出示)。
10個一百是一千。(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2.師:接下來可以怎樣數(shù)?
生:一千一千地數(shù)。
計算機演示:一千一千地數(shù),一千、二千、三千……九千,數(shù)
到一萬。(學生一起數(shù))
師:一千一千地數(shù),有幾個一千就是幾千,數(shù)到10個一千就
是多少?
生:10個一千就是一萬。(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師:以前我們可以一個一個地數(shù)或十個十個地數(shù),今天我們又
可以怎樣數(shù)?
生:一百一百地數(shù)、一千一千地數(shù)和一萬一萬地數(shù)。
3師:老師有幾幅圖,你能不能很快說出圖中有多少個小木塊?
師:介紹一下你怎么數(shù)地這么快?
生1:第一幅圖有100個小木塊,第二幅圖有20個小木塊,
第三幅圖有5個小木塊,一共是125個小木塊。
生2:先看1個一百,再看2個十,最后有5個一,一共是
125個小木塊。
田⑨33e州日
:我只看到3個十?
12
生:最后的12個小木塊里有1個十,就是4個十,所以是
142個小木塊。
向⑨
夕。印
師:一百在哪了?
生:10個十就是100,所以是105個小木塊。
師:我只看到3個十?
生:最后的12個小木塊里有1個十,就是4個十,所以是
142個小木塊。
師:一百在哪了?
生:10個十就是100,所以是105個小木塊。
⑨作
0留
三、鞏固練習: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幾幅圖都是按照千、百、十、個擺好的,
所以同學們很快就知道有多少個小木塊。你們每個小組都有
一盆豆子,你能不能很快說出有多少粒豆子?
生:不能。
師:你們數(shù)一數(shù),再擺一擺,不僅你們知道有多少個,還要
讓大家也能很快看出一共有多少粒豆子。活動要求:老師為
每個小組準備兩種塑料袋,大一些的你看看裝多少粒豆子比
較適合,小一些的你看看裝多少粒豆子比較適合;發(fā)揮兩種
塑料袋的作用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
小組活動(略)
小組匯報
13
師:匯報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個豆子,怎么擺的?
組1:我們組有963個豆子。有9個百,6個十,3個一。
組2:我們組有972個豆子。有9個百,7個十,2個一?
組3:我們組有954個豆子。有9個百,5個十,4個一。
組4:我們組有990個豆子。有9個百,9個十。
組5:我們組有1012個豆子。有10個百,1個十,2個一。
組6:我們組有988個豆子。有9個百,6個十,8個一。
組7:我們組有995個豆子。有9個百,9個十,6個一。
組8:我們組有933個豆子。有9個百,3個十,3個一。
組9:我們組有910個豆子。有9個百,1個十。
組10:我們組有989個豆子。有9個百,8個十,9個一。
師:哪個組比一千多,請把多的送到前面;哪個組比一千少,差幾個就到前面拿幾個。
師:請小組代表進行匯報。
組1:我們組有963個,還差37個,我們拿了3個十,7個一。
組2:我們組有972個,還差28個,我們拿了2個十,8個一。
組3:我們組有954個,還差46個,我們拿了4個十,6個一。
組4;我們組有990個,還差10個,我們拿了1個十。
組5:我們組有1012個,多了12個,拿走1個十,2個一。
組6:我們組有988個,還差12個,我們拿了1個十,2個一。
組7:我們組有995個,還差5個,我們拿了5個一。
組8:我們組有933個,還差67個,我們拿了6個十,7個一。
組9:我們組有910個,還差90個,我們拿了9個十。
組10:我們組有989個,還差11個,我們拿了1個十,1個一。
師:老師這有幾個數(shù),請你看數(shù)擺豆子。
①一百二十三
②五百四十六
③八百七十
④九百零七
師:我們班一共有10個組,如果把10個組的塑料袋湊在一起
就是多少了?
14
生:一萬
師:請組長帶著你們組的豆子站到前面來。
師生驚嘆:哇!一萬粒豆子是這么多呀!
師:談談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會一百一百地數(shù)、一千一千地數(shù)和一萬一萬地數(shù)數(shù)了。
生2:我會用好辦法數(shù)豆子了。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數(shù)一數(shù)(一)
教學內容:P22-23“數(shù)一數(shù)(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通過數(shù)正方體等活動,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萬”,并體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了
解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
3、通過“數(shù)一數(shù)”“擺一擺”等活動,增強對大數(shù)的具體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教學重點:認識新的記數(shù)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你們知道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嗎?
生:珠穆朗瑪峰。
師:那你知道它的高度嗎?(出圖)
師:誰能讀給大家聽?生略。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兩個之最。老師這還有兩幅圖(出圖),我們一起來看看。
2.⑴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三千顆。
⑵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鳥類有一千一百六十六種。
師:在這幾幅圖中都有一些數(shù)字,以前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數(shù),知道它們分別表示什么,
那這些數(shù)字和100以內的數(shù)比
較,怎么樣?
生:這些數(shù)字比100以內的數(shù)大很多。
15
師: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數(shù)一數(shù)生活中的大數(shù)。
二、新知探究:
1.出示掛圖
提問: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生回答:一萬。
教師總結: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個是一萬。
2.數(shù)一數(shù)
出示正方體圖。
指名回答,一個正方體是多少?(一千)
3.小組數(shù)一數(shù)。并匯報: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萬??偨Y:10個一千是一萬。
學生數(shù)一數(shù)從九千八百八十七數(shù)到一萬。
4.說一說,生活中的大數(shù)?
(三)完成p23練一練1~4題。
(四)總結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撥一撥
教學內容:P24-26撥一撥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激發(fā)讀、寫數(shù)的興趣。
2.在數(shù)學活動中對大數(shù)有具體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3.通過“撥一撥”活動,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教學重點: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教學難點:萬以內數(shù)位順序。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學共有1706個學生。
3、陳老師在廣場路買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16
4、我們學校有880人。
5、買一臺洗衣機要1008元。
6、發(fā)明造紙術距今有1900年。
二、新知探究:
學生試著讀讀劃線的數(shù)。然后將這些數(shù)進行分類。
分四組,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這4種數(shù)的讀法,并將自己討論的一類數(shù)各擺出5個。
1、第一類:不帶0的數(shù)。
I)學生再讀讀數(shù),然后將數(shù)出示在計數(shù)器上。
2)抽學生代表說說數(shù)的讀法,該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
3)每人寫一個不帶0的數(shù),請同桌讀一讀。然后抽幾桌匯報。
2、第二類:中間帶0的數(shù)
(1)老師將這兩個數(shù)先后出示在計數(shù)器上,要求學生先讀數(shù),再說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你發(fā)
現(xiàn)了什么?
(2)小結:讀中間帶0的數(shù)的方法;不管中間是幾個0,都只讀一個0。
(3)出示只有中間帶0的數(shù),讓其他小組的學生讀。
3、第三類:只有末尾帶0的數(shù)
(1)派代表說說這類數(shù)的讀法,老師歸納。
(2)出示你所寫的數(shù),讓其他學生讀。
4、第四類:中間和末尾都有0的數(shù)
(1)讀一讀、說說方法,老師小結。
(2)出示一個代表所寫的數(shù),看誰讀得快,學生自己讀后,抽生讀。
你撥我寫
總結讀、寫數(shù)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P25T1-5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17
比一比
教學內容:P27-29比一比
教學目的:
1.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通過“估一估”活動,結合現(xiàn)實素材,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shù)的大
小。
教學重點:掌握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能夠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誰最矮?
黃山海拔約1865米香山海拔約1865米
泰山海拔約1865米華山海拔約1865米
二、新知探究:
1、比大小出示。
萬r-百十個
1865黃山
575香山
1533泰山
2155華山
如圖所示,三位數(shù)比四位數(shù)要小。
2、誰最高
萬千百十個
1865黃山
18
1533泰山
2155華山
3、黃山和泰山誰高?誰矮?
萬千百十個
1865黃山
1533泰山
學生填一填
()<()<()<()
4、討論: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
5、交流:說一說各自的想法
6、明確:
(1)四位數(shù)比三位數(shù)大
(2)位數(shù)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較
下一位。
三、鞏固練習:
在O里填上“心或”>"
1074Q846389Q9825102Q)5184
(1)學生獨立練習
(2)交流想法,著重說一說最后一題。
p28~29練一練1~6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老師巡視指導,讓學生板演。二次設計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有多少個字
教學內容:P30-31有多少個字
教學目標:
19
1.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通過“估一估”活動,結合現(xiàn)實素材,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體會估計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復習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
1084與9823756與4184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要注意什么?
二、新知探究:
1.讓學生自讀課本p30的文章。
2.學生小組估估這個故事有多少個漢字呢?
3.小組回答,指名匯報方法。方法一:每行約有10個字,數(shù)數(shù)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
方法二:右欄大約50個字,左欄是右欄的兩倍。
4.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三、完成p31“練一練”廣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課堂。
五、布置作業(yè)二次設計
第六課時
六、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四單元測量
鉛筆有多長
教學內容:P34-35鉛筆有多長
教學目標:
1通過估計與測量等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初步建立長度單位的觀念,發(fā)展估
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初步明確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會用所學的知
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20
3、通過自評與互評,發(fā)展學生的反思評價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測量鉛筆的長度,親身體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
教學難點:通過體驗活動,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認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日記
3月17日星期二晴
今天早晨,我從2厘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60米長的毛巾急急忙忙地洗臉。洗完臉,
吃完早飯,我就去上學了。
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jīng)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坐到4米高的凳子上,認真
聽老師講課。
二、新知探究:
活動一:目標一一通過估計、測量與聯(lián)想,產(chǎn)生1分米長度單位,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
念。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估一估10厘米紅色紙條的長度,記下來,再量一量它的長度。
[教師要善于捕捉“創(chuàng)新資源”,如發(fā)現(xiàn)不從尺子0刻度開始量的學生要加以表揚或獎勵,如
沒有發(fā)現(xiàn)學生采用這種方法,教師可進行啟發(fā)引導,體現(xiàn)測量方法的多樣性。]
2、教師引疑自答“象這樣10厘米長還可以用什么單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二
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間隙比一比1分米的長度。
教師介紹“1分米”也可以寫作“1dm”,學生讀三遍,書寫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1分米是幾厘米?
(教師板書:1分米=10厘米,ldm=10cm。)
4、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師板書:lm=100cm
lm=10dm)
5、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見過什么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估計學生會說:手掌長大約是1分米,半支鉛筆長大約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長是1分米
等。]
活動二:目標一一通過測量、觀察與聯(lián)想,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1、讓每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長6.3厘米的黃色紙條。先估一估長度,記下來,再量一量
長度,記下來,然后看看估得怎樣。
[估計學生會疑問,紙條長“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記?]
21
2、教師自問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辦,這就要求我們學習新的長度單位'毫
米然后介紹,1厘米中的1小格長是1毫米,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間隙比一比1毫米
的長度。
教師介紹“1毫米”寫作“1mm”,學生讀三遍,書寫一遍。
3、引導學生觀察,1厘米中有幾個小格?(10個小格),1厘米等于幾毫米?(10毫米),
板書:lcm=10mm。
4、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長度大約是1毫米?
[估計學生會說:紙皮、硬幣、小圓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等。]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四單元測量
1千米有多長
教學內容:P36-371千米有多長
教學目標:
1.通過“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動,體驗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間
表象。
2.使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并適時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體驗1千米有多長。
教學難點:通過體驗活動,形成對一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長嗎?
同學們可能一時想不起來,沒關系,請每組選一位同學上來走一走,再請一位同學量一量,
不就知道了嗎?
二、新知探究:
1.走一走。通過實際測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長時間。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操場上走一走,數(shù)一數(shù)10米、100米大約有多少步,分別用了
多少時間,并做好紀錄。
回到教室,先讓學生匯報自己的步測結果,在說一說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2
2.估一估。
通過剛才學生的親身感受,猜測思考1千米的長度。
(I)剛才我們測量出100米大約有多少步,思考:幾個100米的長度正好是I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約有多少步?
(3)(課件顯示)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是200米。沿操場走()圈的長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們沿操場走一圈大約用了幾分鐘?(2分鐘)
那么沿操場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約要幾分鐘?
3.想一想。進一步體驗感受1千米有多長。
(1)中街你們一定熟悉吧?請看課件:從文化大樓道光陸電影院、商業(yè)城、新瑪特、沃爾
瑪之間的距離,約1千米。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在腦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實際長度。
小結:1千米=1000米
4.讀一讀。揭示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1千米=1000米,聽起來不容易區(qū)分,語文課上朗讀講究抑揚頓挫,誰能巧用停頓,把
千米和米區(qū)分開來,使任意聽就明白。
1(停頓)千米=1000(停頓)米
指導讀:注意在數(shù)字和單位之間適當停頓。
(2)講解:千米也稱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樣用字母表示出千米與米之間
的關系呢?
指名表演
5.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1)我們知道1千米有多長,選擇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呢?看圖選
擇正確答案。完成數(shù)中42頁填一填。
(2)(課件顯示)請看老師星期天在學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攝的一些鏡頭,請你仔細觀察,哪
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邊的里程碑H.摩拖車的速度表
IIL限速標志IV.指路標志
隨著學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別出示圖片。
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
6.估一估。
23
(1)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現(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fā)到什么地方大約有
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方法證實?學生發(fā)表個人意見。
(2)師小結: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可以從校門口出發(fā)數(shù)出2000步,看看你
正好走到什么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呢?
三、鞏固練習:完成37頁的第1-4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五單元加與減
買電器
教學內容:P43~44買電器
教學目的: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shù)的加減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在不斷地嘗試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整百、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整百、整十數(shù)的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誰能告訴大家,你家都有哪些電器?
2、師:看來小朋友們對電器都很熟悉,那張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跟我去買電器,幫我參考一
下價錢,好嗎?
(課件顯示:四幅電器圖)
二、新知探究:
1、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大家,圖上都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2、師:你們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3、看來小朋友們提的問題可真不少,張老師想買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視機,共花多少錢呢?
請你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算式:500+800=1300(元)
你們是怎樣算出1300元的?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學具,請你們利用學具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4、師:誰能先說說本小組內其他同學的算法,再說自己的?
24
課件演示兩種算法的計算過程。
5、師:看來呀,小朋友們的想法都很正確,現(xiàn)在,老師還想知道一臺電視機比一臺洗衣機
貴多少錢?你們能解決嗎?試一試。
6、師:謝謝小朋友們剛才幫了我一個大忙,真棒!現(xiàn)在你能幫自己家也添置一些電器嗎?
在練習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錢?
根據(jù)學生回答在黑板上板書算式。
很好,大家都有這么多種不同的買法,請仔細觀察這些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三、鞏固練習
P44T1-5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五單元加與減
回收廢電池
教學內容:P45~46回收廢電池
教學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保護環(huán)境、愛護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加法是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廢舊電池的危害嗎?指名回答。
教師講解:廢電池中含有金屬和廢棄的液體,這些物質會對土壤、對水、對人的健康產(chǎn)生直
接影響。一顆鈕扣大小的電池可以污染60萬升水,這些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
你們快想想辦法,用過的廢電池應該怎么處理呢?
對,我們應該集中回收,不隨便丟棄。這節(jié)數(shù)學課我們就圍繞回收廢電池這一主題學習三位
數(shù)的計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看一看。借助情境圖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
25
1)、出示圖表。同學們,童星小學從本學期起開展了保護環(huán)境、愛護大自然的環(huán)保教育活動。
這是該校二年級各班在開展活動以來回收廢電池的情況。
2)、你能從圖中發(fā)現(xiàn)什么?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與小伙伴們說一說.
3)、那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問題匯報出來?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可能會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關于加法或減法的問題,只要問題提的合理,
教師就要及時給予肯定。最后,教師在交待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加法的有關問題。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1)解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節(jié)”
先請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試。
教師板書:122+77=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的數(shù)大約是多少。
指生說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進行計算。122+77怎樣計算呢?
請同學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各小組展示算法并進行匯報。
強調:只有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頁的試一試中的題目。
讓學生獨立計算,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指正,予以輔導。
(2)解決“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jié)”。
方法同上。教師可以進一步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
學生要理解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的算理。
還可以采用湊整十、整百的方法進行計算。
完成第45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3)解決“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jié)”。
結合本班的數(shù)學情況,讓學生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么算的?還有其他的算法嗎?
完成第54頁的試一試的題目。
3.想一想。師生共同總結出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三位數(shù)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和兩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有什
26
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誰能對照兩位數(shù)筆算加法的法則,說說三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應該怎樣做?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46頁的第1-4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五單元加與減
十年的變化
教學內容:P47飛8十年的變化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能結合具體情況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三位數(shù)加法中的“進位”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某野生動物園十年前和現(xiàn)在的圖片。
二、新知探究:
1.讓同學說說野生動物園十年來動物種類發(fā)生的變化。
學生:環(huán)境好了,動物的種類越來越多。(原來只有87種,現(xiàn)在增加了139種。)
過渡: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三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解決“野生動物園現(xiàn)在有多少種動物?”
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指名匯報,教師板書87+139=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得數(shù)的范圍。指名說說估算的過程.
進行計算。87+139怎樣計算呢?
請同學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在班內匯報、交流。
27
87
+139
226
注意:哪一位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3、試一試,完成p47用豎式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讓同學上黑板演示.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48頁的廣5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第五單元加與減
小小圖書館
教學內容:P49~50小小圖書館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況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三位數(shù)減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外小組的同學非常喜歡讀書,他們經(jīng)常在午飯后到小小圖書館里汲取新鮮的養(yǎng)分,看,它
們正聚精會神地學知識呢!
二、新知探究:
1、看一看。
引導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表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
你們知道“小小圖書館”的藏書情況嗎?(出示統(tǒng)計表。)誰能說說,從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jù)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呢?
先獨立思考,再與小伙伴們說一說。
過渡: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28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解決“故事書比連環(huán)畫多多少本”。
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匯報,教師板書239-118=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得數(shù)的范圍。指名說說估算的過程。
進行計算。239-118怎樣計算呢?
請同學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在班內匯報、交流。
3、提一提。
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求“兩種書的差”的問題。
根據(jù)藏書情況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數(shù)學問題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讓學生嘗試利用已有的知識解答出來。
指名匯報的數(shù),并說出計算過程。
4、解決“科技書比連環(huán)畫少多少本
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匯報,讓學生口頭列式118-57=看算式,試著估算出得數(shù)的范圍。
指名說說估算的過程。
進行計算。118-57怎樣計算呢?
118
-57
61
探索筆算減法中退位的算理。不夠減,向前一位借L
5、學生獨立完成“239-57”。
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筆算減法的法則。
自己結合學過的百以內數(shù)得比算減法法則,試著總結出萬以內數(shù)的筆算減法法則。
在小組內交流,完善筆算減法的注意事項。
班內匯報:在用豎式計算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第52頁的第1、5題。
練習三位數(shù)的減法。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29
第五單元加與減
小蝌蚪的成長
教學內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長
教學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況提出問題,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以及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三位數(shù)減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你知道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會變成青蛙。
出示課本掛圖
西池塘東池塘
原有蝌蚪/只514412
變成青蛙/只12689
二、新知探究:
1.解決''東池塘有多少只蝌蚪?jīng)]有變成青蛙?”
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匯報,教師板書412-89=323(只)答: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得數(shù)的范圍。指名說說估算的過程。412-80=332、332-9=323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解決“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jīng)]有變成青蛙?二
獨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匯報,教師板書514-126=
看算式,試著估算出得數(shù)的范圍。指名說說估算的過程。
有同學會說:514-100=414、414-20=394、394-6=388所以514-126=388
教師強調: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
3.出示p53題目:
526482
-41-178
116314
指名說說這樣做對嗎?如果有錯誤,錯在哪里?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30
4.完成p54頁“試一試”
共同解決“沒吹好的還有多少個?”
學生獨自完成,讓同學上黑板板書。
300-76=224提問:十位是0怎么辦?
強調:筆算減法時,尤其是計算被減數(shù)末尾連續(xù)有幾個0的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十位是
0,要從不為0的數(shù)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減。
三、鞏固練習
完成p54~55頁“練一練”廣8題。
四、滿載而歸: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入職工職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解析答案
- 2025年企業(y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研優(yōu)卷)
- 2024-2025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一套
- 2024-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預熱題)
- 2025年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綜合卷
- 2025公司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考試直接用
- 2025年小學語文焦點問題試題及答案
- 行政職業(yè)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公司廠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考試直接用
- 2025部門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完整
- 2025年中國人壽招聘筆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上學期第十四周 化學反應速率教學實錄
- 2025年初中地理中考押題卷(含解析)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含反思】
- 火鍋店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營銷策略
- 交通大數(shù)據(jù)分析-深度研究
- 基礎護理學試題及標準答案
- DB11-T 1754-2024 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規(guī)范
- 招聘團隊管理
- 【課件】用坐標描述簡單幾何圖形+課件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 電商運營崗位聘用合同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