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基礎理論點睛》沖刺培訓學習課件(醫(yī)考必備)(課件在手過關無憂)_第1頁
國家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基礎理論點睛》沖刺培訓學習課件(醫(yī)考必備)(課件在手過關無憂)_第2頁
國家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基礎理論點睛》沖刺培訓學習課件(醫(yī)考必備)(課件在手過關無憂)_第3頁
國家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基礎理論點睛》沖刺培訓學習課件(醫(yī)考必備)(課件在手過關無憂)_第4頁
國家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基礎理論點睛》沖刺培訓學習課件(醫(yī)考必備)(課件在手過關無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考試沖刺點睛

中醫(yī)基礎理論第一單元

中醫(yī)理論體系的特色命題考點1★★中醫(yī)學的特色【真題舉例】1.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A.整體觀念B.辨證論治C.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D.理論實踐結合E.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答案】C

第一節(jié)整體觀念整體觀念1.整體觀念的概念★★2.整體觀念的內容★★命題考點2.★★整體觀念的內容【考點精析】整體,就是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整體觀念,是中醫(yī)學關于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認識。(三個方面)【真題舉例】2.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的內涵是A.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B.自然界是一個整體C.時令、晨昏與人體陰陽相應D.五臟與六腑是一個有機整體E.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與自然相統(tǒng)一【答案】E第二節(jié)辨證論治辨證論治1.癥、證、病的概念和關系★★2.辨證論治的概念★3.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命題考點1★★癥、證、病的概念和關系【真題舉例】3.證候不包括A.四診檢查所得B.內外致病因素C.疾病的特征D.疾病的性質E.疾病的全過程【答案】E【真題舉例】4.中醫(yī)學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A.整體觀念B.辨證論治C.辨病論治D.標本論治E.對癥治療答案:B命題考點3.★★★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考點精析】

1.“同病異治”是指同一種疾病,由于發(fā)病的時間、地區(qū)以及患者機體的反應性不同,或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所以表現(xiàn)的證不同,因而治法就各異。2.“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出現(xiàn)了相同的證,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療?!巴‘愔巍焙汀爱惒⊥巍?,實質上即是“證異治異”“證同治同”,亦是辨證論治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菊骖}舉例】5.因中氣下陷所致的久痢、脫肛及子宮下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氣法治療,此屬于A.因人制宜B.同病異治C.異病同治D.審因論治E.虛則補之【答案】C【真題舉例】6.感冒治法有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的不同,其理論依據是A.同病異治B.異病同治C.辨病論治D.同病同治E.異病異治【答案】A第二單元精氣學說第一節(jié)精氣學說的概念精氣學說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氣的概念★第二節(jié)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1.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2.精氣的運動與變化★3.精氣是天地萬物的中介★4.天地精氣化生為人★第三節(jié)精氣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精氣學說在中醫(yī)學的應用1.構建中醫(yī)學精氣生命理論★2.構建中醫(yī)學整體觀念★第三單元陰陽學說第一節(jié)陰陽的概念陰陽的概念1.陰陽的含義★★★2.事物陰陽屬性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命題考點1.★★★陰陽的含義【考點精析】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lián)的某些事物或現(xiàn)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并含有對立統(tǒng)一的內涵?!瓣庩栒撸环譃槎病?,明確指出,陰陽具有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觀點。

一般來說,凡是劇烈運動著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于陽;相對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于陰,“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薄菊骖}舉例】1.陰陽學說較準確的說法是A.中醫(yī)的經典理論B.我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C.對立統(tǒng)一的世界觀D.唯物論E.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答案】E【真題舉例】2.下列屬陽的事物是A.青、白B.晦暗C.黃、赤D.呼吸微弱E.聲音低怯【答案】C命題考點2.★★★事物陰陽屬性的絕對性和相對性【考點精析】

事物的陰陽屬性,既有其規(guī)定性,即絕對性不可變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對性可變的一面。其陰陽屬性可以通過與自己的對立面相比較而確定,并隨其時間、地點等一定條件的變更而改變。

陰陽屬性的相對性,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陰陽屬性可以轉化;二是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三是比較對象不同,即比較的對象發(fā)生改變,其陰陽屬性亦可以發(fā)生改變?!菊骖}舉例】3.以晝夜分陰陽,則前半夜為A.陰中之陽B.陽中之陰C.陽中之至陽D.陰中之陰E.陰中之至陰【答案】D【真題舉例】4.言人身之臟腑中之陰陽,則肺被稱之為A.陰中之陽B.陽中之陰C.陰中之陰D.陰中之至陰E.陽中之陽【答案】B第二節(jié)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的一體觀★2.陰陽的對立制約★★★3.陰陽的互根互用★★★4.陰陽的交感互藏★5.陰陽的消長★★★6.陰陽的轉化★★★7.陰陽的自和與平衡★命題考點2.★★陰陽的對立制約【考點精析】對立相互斗爭、相互排斥;制約相互抑制和約束。1.正常者(生理)“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皠訕O者鎮(zhèn)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2.反常者(病理)“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虛則陰盛”、“陰虛則陽亢”【真題舉例】5.“動極者鎮(zhèn)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說明了陰陽之間的什么關系A.陰陽對立B.陰陽互根C.陰陽平衡D.陰陽轉化E.陰陽制約【答案】E命題考點3.★★★陰陽的互根互用【考點精析】1.互根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經典語錄:“陽根于陰,陰根于陽”“陽生于陰,陰生于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2.互用相互資生、促進和助長。經典語錄:“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wèi)外而為固也?!薄瓣幵趦龋栔匾?,陽在外,陰之使也”“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陰和陽之間的互根關系遭到破壞,就會導致“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菊骖}舉例】6.“陰中求陽,陽中求陰”治法的理論依據是A.陰陽協(xié)調平衡B.陰陽對立制約C.陰陽互根互用D.陰陽相互轉化E.陰陽互為消長【答案】C7.“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主要說明了陰陽關系的哪一方面A.對立B.互根C.消長D.轉化E.動態(tài)平衡【答案】B命題考點5.★★★陰陽的消長【考點精析】

陰陽消長對立、互根的陰陽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的增長和消減的變化之中。導致陰陽出現(xiàn)消長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陰陽之間存在著的對立制約與互根互用關系。

體現(xiàn):在自然界可表現(xiàn)為氣候的正常變化,在人體則表現(xiàn)為生命過程的協(xié)調而有序?!菊骖}舉例】8.四時陰陽的消長變化,從冬至到立春為A.陰消陽長B.重陰必陽C.陰長陽消D.重陽必陰E.由陽轉陰【答案】A【真題舉例】9.下列各項,可用陰陽消長來解釋的是A.陽虛則寒B.陽長陰消C.寒者熱之D.陰損及陽E.陰盛則陽病【答案】B命題考點6.★★★陰陽的轉化【考點精析】

陰陽轉化是指事物對立雙方的總體屬性,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

陰陽的相互轉化,一般都發(fā)生于事物發(fā)展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則陰陽轉化則是在量變基礎上的質變。

經典語錄:“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甚則熱,熱甚則寒”(寒極似熱,熱極似寒)

【真題舉例】10.陰陽的相互轉化是A.絕對的B.有條件的C.必然的D.偶然的E.量變【答案】B【真題舉例】11.患者持續(xù)高熱,口渴喜飲,面紅目赤2天,今突然肢厥面白,冷汗淋漓,脈微欲絕。屬于A.陽勝則熱B.陰盛則寒C.陽消陰長D.重陽必陰E.陰消陽長【答案】D第三節(jié)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陰陽學說在中醫(yī)學的應用1.在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方面的應用★2.在病理方面的應用★★★3.在疾病診斷方面的應用★4.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的應用★★命題考點4.★★★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的應用【真題舉例】12.“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法,最適于治療的是A.陰盛則寒之證B.陰虛則熱之證C.陰盛傷陽之證D.陰損及陽之證E.陽損及陰之證【答案】B【真題舉例】13.陰中求陽的治法適用于A.陰虛B.陽虛C.陰盛D.陽盛E.陰陽兩虛【答案】B第四單元五行學說第一節(jié)五行學說的概念五行學說的概念1.五行的含義★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與現(xiàn)象的五行歸類★★★五行歸類表自然界五行人體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氣五方五季五臟五腑五官五體五志五液五脈五動角酸青生風東春木肝膽目筋怒淚弦握徵苦赤長暑南夏火心小腸舌脈喜汗洪憂宮甘黃化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思涎緩噦商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腸鼻皮毛悲涕浮咳羽咸黑藏寒北冬水腎膀胱耳骨恐唾沉慄【真題舉例】A.酸B.苦C.甘D.辛E.咸1.五味的五行歸類中屬于“金”的味是2.五味的五行歸類中屬于“水”的味是答案:D/E【真題舉例】3.根據五行學說的內容,五體中的筋屬于哪一行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A第二節(jié)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五行學說的內容1.五行相生與相克★★★2.五行制化★★3.五行相乘與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命題考點1★★★五行相生與相克【考點精析】相生相克含義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另一行具有促進、助長和資生作用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約作用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循環(huán)不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循環(huán)不已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故五行相生關系又稱“母子關系”“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故五行相克關系又稱“所不勝”和“所勝”的關系【真題舉例】4.下列關于五行生克規(guī)律的表述,正確的是A.木為土之所勝B.木為水之子C.火為土之子D.水為火之所勝E.金為木之所勝【答案】B【真題舉例】5.下列不符合五行生克規(guī)律的是A.水為木之母B.金為土之子C.火為土之母D.金為木之所勝E.水為火之所不勝【答案】D命題考點2.★★五行制化1.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間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約以維持平衡協(xié)調,推動事物間穩(wěn)定有序的變化和發(fā)展;【真題舉例】6.五行調節(jié)事物整體動態(tài)平衡的機制是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E.制化【答案】E命題考點3★★★五行相乘與相侮【考點精析】相乘含義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克的一行克制太過,超過了正常制約的程度,稱為相乘。又稱過克或倍克次序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分類①克方太過;②被克方不及或二者兼有命題考點3★★★五行相乘與相侮【考點精析】相侮含義五行中的某“一行”過于強盛,對原來“克我”的“一行”進行反向的制約,稱相侮,或稱反侮、反克次序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士侮木分類①被克方太過。②克方不及或二者兼有?!菊骖}舉例】7.五行相乘,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A.母氣有余而乘其子B.子氣有余而乘其母C.氣有余則乘己所勝D.氣有余則乘己所不勝E.氣不及則已所勝侮而乘之【答案】C【真題舉例】A.肝病及心B.肝病及腎C.肝病及肺D.肝病及脾E.脾病及心8.屬五行相乘傳變的是9.屬五行相侮傳變的是答案:D/C【真題舉例】10.“肝火犯肺”屬于A.子病犯母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答案】D命題考點4.★★★五行的母子相及【真題舉例】11.下列各項中,屬于母病及子的是A.肺病及腎B.肝病及腎C.肺病及心D.心病及肝E.脾病及腎【答案】A【真題舉例】12.屬于“母病及子”的臟病傳變是A.心病及脾B.心病及腎C.心病及肺D.心病及肝E.以上均非【答案】A第三節(jié)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五行學說在中醫(yī)學的應用1.在生理方面的應用★★2.在病理方面的應用★★3.在疾病診斷方面的應用★4.在疾病的治療方面應用★★★命題考點1.★★在生理方面的應用【真題舉例】13.根據情志相勝法,可制約大怒的情志是A.喜B.思C.悲D.恐E.驚【答案】C命題考點2.★★在病理方面的應用【真題舉例】14.下列各項中,屬于相乘傳變的是A.肺病及腎B.肺病及心C.心病及肝D.肝病及腎E.脾病及腎【答案】E命題考點4.★★★在疾病的治療方面應用【真題舉例】15.根據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定的治法是A.抑木扶土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壯水之主,以制陽光E.瀉南補北【答案】C【真題舉例】16.主要體現(xiàn)以五行學說確立抑強扶弱兼用的治法是A.抑木扶土法B.佐金平木法C.培土制水法D.瀉南補北法E.陰中求陽法【答案】AA.瀉南補北B.扶土抑木C.滋水涵木D.培土生金E.佐金平木17.心腎不交的治法是18.肝陽上亢的治法是答案:A/C第五單元藏象學說藏象學說1.藏象及藏象學說的概念與特點★★2.藏象學說形成的基礎★3.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及臨床意義★★★4.臟腑精氣陰陽的概念和關系★命題考點1.★★藏象及藏象學說的概念與特點【真題舉例】1.中醫(yī)“藏象”的基本含義是A.現(xiàn)代解剖學的概念B.人體內臟的總稱C.臟腑組織的形象D.藏于體內的臟腑及其表現(xiàn)于外的征象E.臟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聯(lián)系【答案】D命題考點3★★★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點及臨床意義【考點精析】

五臟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并能藏神,因而稱為“五神臟”。故其生理特點是“藏而不瀉”“滿而不實”。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傳化物”,其生理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滿”【真題舉例】2.下列除那一項外均為五臟具有的共同特點A.實而不能滿B.藏精氣而不瀉C.可行氣于腑D.實體性器官E.病則多虛證【答案】A【真題舉例】3.六腑具有的共有特點是A.藏精氣而不瀉,實而不能滿B.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C.傳化物而不藏,滿而不能實D.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E.為實體性器官,病則多虛證【答案】B第六單元五臟第一節(jié)五臟的生理功能與特性五臟的生理功能與特性1.心的生理功能與特性★★★2.肺的生理功能與特性★★★3.脾的生理功能與特性★★★4.肝的生理功能與特性★★★5.腎的生理功能與特性★★★6.命門的概念及功能★命題考點1★★★心的生理功能與特性【考點精析】心的生理功能1.主血脈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fā)揮其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主要動力,心臟的搏動,主要依賴心氣的推動和調控。心氣充沛、心血充盈、脈道通利是血液正常運行的前提條件。心臟的搏動是否正常,是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2.藏神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故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為之心”心為“君主之官”。心主血脈是心藏神的物質基礎。

心的生理特性

為陽臟而主通明心為陽臟、火臟,在于說明心以陽氣為用,心之陽氣能推動心臟搏動,溫通全身血脈,興奮精神,以使生機不息。心主通明,指心脈以通暢為主,心神以清明為要?!菊骖}舉例】1.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是A.津液B.精液C.血液D.宗氣E.營氣【答案】C【真題舉例】2.心臟的正常搏動,主要依賴于A.心神B.心血C.心陰D.心陽E.心氣【答案】E命題考點2.★★★肺的生理功能與特性【考點精析】肺的生理功能1.主氣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氣和主一身之氣兩方面。⑴肺主呼吸之氣亦稱“肺司呼吸”。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以實現(xiàn)體內外氣體的交換。⑵肺主一身之氣是指周身之氣都與肺密切相關。即關系著宗氣的生成、氣機的調節(jié)、輔心行血等三方面。而這三種關系又都是建立在肺司呼吸功能基礎上的。2.主行水(肺主通調水道)肺主行水,是指肺氣的宣發(fā)、肅降作用,能夠推動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⑴一是通過肺氣的宣發(fā)作用,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氣中的輕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頭面諸竅,外達皮毛肌腠,以濡養(yǎng)之,并在衛(wèi)氣的作用下化為汗液排出體外。⑵二是通過肺氣的肅降作用,將水液及水谷精微中的較稠厚部分,向內向下輸送至各臟腑以濡潤之,并將臟腑代謝所產生的濁液(廢水),下輸至腎和膀胱,成為尿液生成之源。故說“肺為水之上源”。3.朝百脈,主治節(jié)朝,即聚會之意。⑴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過經脈而聚會于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體內外清濁氣體交換,然后通過肺氣的宣降作用,將富含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而輸布于全身。⑵治節(jié)即治理和調節(jié)。肺的治節(jié)作用,主要體現(xiàn)于四方面①肺主呼吸,從而使人的呼吸運動有節(jié)律地一呼一吸;②通過呼吸,治理和調節(jié)著全身的氣機;③調節(jié)著氣的升降出入,因而能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jié)血液的運行;④肺的宣肅,治理和調節(jié)著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肺的生理特性1.肺為華蓋、嬌臟肺為華蓋,是說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蓋于五臟六腑之上,又能宣發(fā)衛(wèi)氣于體表,具有保護諸臟免受外邪侵襲的作用。肺為嬌臟,是指肺為清虛之臟,輕清肅靜,不容纖芥,不耐邪氣之侵,故為嬌嫩之臟。肺為邪侵,則應“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藥以輕清、宣散為宜。2.主宣發(fā)與肅降宣發(fā),是指肺氣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肅降,是指肺氣具有向內、向下清肅通降的作用。⑴宣發(fā)有三方面①通過肺的氣化,排出體內濁氣;②將脾所轉輸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達于皮毛;③宣發(fā)衛(wèi)氣,調節(jié)腠理之開合,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⑵肅降有三方面①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并將宗氣向下布散至臍下,以資元氣;②將肺吸入的清氣和由脾轉輸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③將臟腑代謝后所產生的濁液下輸于腎和膀胱,是為尿液生成之源。【真題舉例】3.肺主通調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賴于A.肺主一身之氣B.肺司呼吸C.肺輸精于皮毛D.肺朝百脈E.肺主宣發(fā)和肅降【答案】EA.心B.肺C.脾D.肝E.腎4.“氣血生化之源”是指5.“水之上源”是指答案:C/B命題考點3.★★★脾的生理功能與特性【考點精析】脾的生理功能1.主運化運,即轉輸?;?,即消化吸收。脾主運化,是指脾有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轉輸至心肺,布達于全身的功能。由于脾所吸收的成分中包括精微和水液兩部分,所以亦常將脾主運化的功能分為兩個方面:一為運化精微,一為運化水液。2.主統(tǒng)血

統(tǒng),即統(tǒng)攝、控制之意。脾主統(tǒng)血,是指脾有統(tǒng)攝血液在脈管之中流行,防止其逸出于脈外的功能。故說:“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統(tǒng)攝于血”。“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tǒng)攝”。

脾統(tǒng)血的機理,主要是脾氣的固攝作用。脾的生理特性1.脾氣主升是指脾氣的運動,以上升為主,具體表現(xiàn)為升清和升舉內臟兩方面。清,指水谷精微。所謂“升清”,即是指脾對于水谷精微等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上輸于心、肺、頭目,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yǎng)全身。(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故說“脾以升為健”。2.喜燥惡濕與胃的喜潤惡燥相對而言,此特性與脾主運化水液功能有關,脾氣升運的條件,即在于脾體干燥而不為痰飲水濕所困。故說“脾燥則升”?!菊骖}舉例】6.導致津液輸布障礙,水濕痰飲潴留的最主要因素是A.肺的宣發(fā)肅降失職B.脾的運化功能失健C.肝的疏泄功能失常D.腎的主水功能失調E.三焦疏通水道不利【答案】BA.肝B.心C.脾D.肺E.腎7.生痰之源8.貯痰之器答案:C/D命題考點4.★★★肝的生理功能與特性【考點精析】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發(fā)泄、升發(fā)。肝主疏泄,是指肝氣具有疏通氣機,使之暢達的功能。氣機,即氣的運動。肝的疏泄功能最根本的體現(xiàn)就是疏通氣機,但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①促進血液運行和津液代謝;②促進脾胃運化和膽汁分泌排泄;③調暢情志活動;④通調排精與排卵。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jié)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

其藏血的生理意義,有涵養(yǎng)肝氣、調節(jié)血量、濡養(yǎng)肝及筋目、為經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肝主疏泄,其用屬陽,又主藏血,其體屬陰,故有“肝體陰而用陽”之說。肝的生理特性1.肝為剛臟指肝氣主升主動,具有剛強、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氣具有木的沖和條達、伸展舒暢之性能,并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郁,以及肝內寄相火,主升易動等,均反映了肝為剛臟的特性。2.肝主升發(fā)指肝具有升騰一身陽氣,調暢氣機的作用。由于肝氣有主升發(fā)之特性,故其病機以升泄太過為多見,多表現(xiàn)為肝陽上亢或肝氣上逆等病理變化。故又有“肝氣肝陽常有余”之說?!菊骖}舉例】9.肝主疏泄的基本生理功能是A.調暢情志活動B.調暢全身氣機C.促進脾胃運化D.促進血行和津液代謝E.調節(jié)月經和精液的排泄【答案】B【真題舉例】10.在肝主疏泄的各種作用中,最根本的是A.調暢情志B.促進消化C.調暢氣機D.調節(jié)血量E.疏通水道【答案】C命題考點5.★★★腎的生理功能與特性【考點精析】1.藏精主生長發(fā)育生殖與臟腑氣化。(1)藏精指腎具有貯存,封藏精氣的生理功能。“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2)主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指腎精及其所化精氣的生理作用。(3)推動和調節(jié)臟腑氣化2.主水腎主水,是指腎氣具有主司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1)腎氣對參與水液代謝的臟腑的促進作用(2)腎氣的生尿和排尿作用。3.主納氣腎主納氣,是指腎氣有攝納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氣,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故有“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等說法?!菊骖}舉例】11.對全身水液的調節(jié)起著主宰作用的是A.胃的游溢精氣B.肺的通調水道C.脾的運化水液D.腎的蒸騰氣化E.肝的疏泄條達【答案】DA.肝B.心C.脾D.肺E.腎12.主通調水道的臟是13.主氣化水液的臟是答案:D/E第二節(jié)五臟之間的關系五臟之間的關系1.心與肺的關系★★2.心與脾的關系★3.心與肝的關系★4.心與腎的關系★★★5.肺與脾的關系★★★6.肺與肝的關系★7.肺與腎的關系★★8.脾與肝的關系★★9.脾與腎的關系★10.肝與腎的關系★11.腎與命門的關系★命題考點1.★★心與肺的關系【考點精析】

主要表現(xiàn)在血液運行與呼吸吐納之間的協(xié)調關系。積于胸中的宗氣是連接心之搏動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心肺關系可以概括為氣血關系。【真題舉例】14.心與肺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A.氣血互用方面B.氣機升降方面C.血液運行方面D.精神互養(yǎng)方面E.化生氣血方面【答案】A命題考點3★★心與肝的關系【真題舉例】15.下列各項,與血液和神志關系最密切的是A.心與腎B.心與脾C.心與肺D.心與肝E.肝與腎【答案】D命題考點4.★★★心與腎的關系【考點精析】主要表現(xiàn)為“心腎相交”的生理關系,主要從水火既濟、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來闡發(fā),強調維持心腎之間的水火,陰陽、精神的動態(tài)平衡。1.水火既濟心位居上,心火(陽)必須下降于腎而使腎水不寒;腎位居于下,腎水(陰)必須上濟心陰,制約心陽,使心火不亢。心與腎之間的這種水火升降、互濟互制,維持了兩臟之間生理功能的協(xié)調平衡。2.精神互用心藏神,腎藏精。精能化氣生神,為氣、神之源;神能控精馭氣,為精氣之主。故積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3.君相相安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則心陽充足;心陽充盛,則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則心腎上下交濟,心陽、腎陽旺盛而正常?!菊骖}舉例】16.臟腑關系中,“水火既濟”指的是A.肝與腎B.心與腎C.肝與脾D.肺與脾E.肺與肝【答案】BA.心、脾B.肝、肺C.脾、腎D.心、腎E.肝、腎17.“乙癸同源”的“乙癸”所指的臟是18.“水火既濟”的“水火”所指的臟是答案:E/D命題考點5★★肺與肝的關系【真題舉例】19.肺與肝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A.氣血互用方面B.氣機升降方面C.血液運行方面D.精神互養(yǎng)方面E.以上都不是【答案】B命題考點6★★★肺與脾的關系【考點精析】主要表現(xiàn)在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方面?!菊骖}舉例】20.與氣虛關系最密切的臟腑是A.心、肺B.肺、脾C.肺、腎D.脾、胃E.肝、肺【答案】BA.心、肺B.心、肝C.肺、脾D.肺、肝E.肺、腎21.與氣的生成關系最密切的是22.與呼吸運動關系最密切的是答案:C/E命題考點7.★★★肺與腎的關系【考點精析】主要表現(xiàn)在水液代謝、呼吸運動及陰陽相互資生等方面。A.肺與腎B.肺與脾C.肺與肝D.肺與心E.脾與腎23.具有先后關系的兩臟是24.與呼吸差系密切的兩臟是答案:E/A【真題舉例】25.兩臟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水液代謝和呼吸運動方面的是A.肺與脾B.心與腎C.腎與肺D.腎與肝E.肝與肺【答案】C命題考點8.★★脾與肝的關系【考點精析】主要表現(xiàn)在飲食物消化過程中疏泄與運化的相互為用和血液運行中藏血與統(tǒng)血的相互協(xié)調方面?!菊骖}舉例】26.肝藏血與脾統(tǒng)血的共同生理功能是A.貯藏血液B.調節(jié)血量C.統(tǒng)攝血液D.防止出血E.化生血液【答案】D命題考點10.★★肝與腎的關系【真題舉例】27.在調節(jié)女子月經和男子排精方面有密切關系的兩臟是A.心與脾B.肝與腎C.心與腎D.脾與腎E.肝與脾【答案】BA.心與脾B.心與肺C.肺與脾D.肺與腎E.腎與肝28.與正常生殖功能有關的臟是29.與正常呼吸功能有關的臟是答案:E/D第三節(jié)五臟與五體、五官九竅、五志、五液和季節(jié)的關系五臟與五體、五官九竅、五志、五液和季節(jié)的關系1.五臟與五體的關系★★2.五臟與五官九竅的關系★★★3.五臟與五志的關系★★★4.五臟與五液的關系★★★5.五臟的外華★6.五臟與季節(jié)的關系★★命題考點1★★五臟與五體的關系【真題舉例】30.下列關于五臟外合五體的敘述,錯誤的是A.心合脈B.肝合爪C.脾合肉D.肺合皮E.腎合骨【答案】B

命題考點2.★★★五臟與五官九竅的關系A.心B.腎C.脾D.肝E.胃31.女子的乳房,屬32.男子的乳房,屬答案:E/B【真題舉例】33.在目的臟腑分屬中,黑睛所屬的是A.肺B.腎C.肝D.心E.脾【答案】C命題考點3.★★★五臟與五志的關系A.憂B.怒C.恐D.喜E.思34.上述各項,屬肝之志的是35.上述各項,屬脾之志的是答案:B/E命題考點4★★★五臟與五液的關系【真題舉例】37.脾之液為A.汗B.涕C.淚D.唾E.涎【答案】E【真題舉例】38.五臟主五液,腎之液為A.汗B.唾C.涕D.淚E.涎【答案】B命題考點6★★五臟與季節(jié)的關系【真題舉例】39.最容易導致陽虛和久病體虛的是哪個季節(jié)A.春B.夏C.秋D.冬E.長夏【答案】D第七單元六腑第一節(jié)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的生理功能1.膽的生理功能★★★2.胃的分部名稱、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3.小腸的生理功能★★★4.大腸的生理功能★★★5.膀胱的生理功能★★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命題考點1.★★★膽的生理功能【考點精析】

膽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膽的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及主決斷。《靈樞本輸》稱“膽者,中精之腑”;膽為“中正之官”。【真題舉例】1.中精之府是A.胃B.膽C.三焦D.膀胱E.大腸【答案】B命題考點2.★★★胃的分部名稱、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考點精析】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納和腐熟水谷。“胃者,太倉也。”【真題舉例】3.“太倉”所指的是A.三焦B.胃C.小腸D.脾E.大腸【答案】B【真題舉例】4.胃的特性是A.喜燥B.喜滿C.喜潤D.喜升E.喜運【答案】C命題考點3★★★小腸的生理功能【考點精析】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別清濁?!靶∧c主液”【真題舉例】5.小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運化B.主通調水道C.主受納D.主腐熟水谷E.主泌別清濁【答案】E【真題舉例】6.被稱為“受盛之官”的是A.膽B(tài).胃C.小腸D.大腸E.膀胱【答案】C命題考點4.★★★大腸的生理功能【考點精析】傳化糟粕和主津等方面。大腸為“傳導之官”。“大腸主津”?!菊骖}舉例】7.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受盛B.傳化糟粕C.化物D.泌別清濁E.通行元氣【答案】B【真題舉例】8.臟腑中有“主津”作用的是A.脾B.胃C.大腸D.小腸E.三焦【答案】C命題考點5★★膀胱的生理功能【真題舉例】9.被稱為“州都之官”的是A.膽B(tài).胃C.大腸D.三焦E.膀胱【答案】E命題考點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考點精析】其總體生理功能是通行諸氣和運行水液。三焦是諸氣上下運行的通路,也是水液輸布和排泄腎藏的通道。三焦為“決瀆之官”。三焦作為人體上、中、下部位的劃分,已超出了實體六腑的概念,有的醫(yī)家稱其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臟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稱為“孤府”。三焦的劃分及其生理特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菊骖}舉例】10.津液輸布的主要通道是A.血府B.經絡C.腠理D.三焦E.分肉【答案】D【真題舉例】11.被稱為孤府的是A.腎B.膀胱C.三焦D.肺E.心【答案】C第二節(jié)五臟與六腑之間的關系六腑與五臟的關系1.心與小腸★2.肺與大腸★3.脾與胃★★★4.肝與膽★5.腎與膀胱★命題考點3★★★脾與胃【真題舉例】12.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是A.肝、肺B.肺、腎C.脾、胃D.肝、膽E.心、腎【答案】C【真題舉例】13.臟腑關系中,被稱為“燥濕相濟”的是A.肺與大腸B.腎與膀胱C.心與腎D.肺與肝E.脾與胃【答案】E第八單元奇恒之腑第一節(jié)腦腦1.腦的生理功能★2.腦與臟腑精氣的關系★第二節(jié)女子胞女子胞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2.女子胞與臟腑經脈的關系★命題考點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真題舉例】1.下列屬于子臟的是A.外陰B.陰道C.子宮D.處女膜E.尿道【答案】C第九單元精、氣、血、津液、神第一節(jié)精精1.人體之精的概念★★2.人體之精的功能★3.人體之精的分類★命題考點1.★★人體之精的概念【考點精析】人體之精,是指稟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質與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精華物質,是人體生命的本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菊骖}舉例】1.中醫(yī)精氣神學說的“精”是指A.先天之精B.水谷之精C.生殖之精D.腎中所藏之精E.氣血之精【答案】D【真題舉例】2.與毛發(fā)榮枯關系最密切的是A.精與氣B.精與血C.氣與血D.氣與津E.血與津【答案】B第二節(jié)氣氣1.人體之氣的概念★2.人體之氣的生成★3.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4.人體之氣的功能★★5.人體之氣的分類★★★

命題考點4★★★人體之氣的功能【考點精析】1.推動與調控作用;2.溫煦與涼潤作用;3.防御作用;4.固攝作用;5.中介作用。A.推動功能B.溫煦功能C.防御功能D.固攝功能E.氣化功能3.易于外感病邪,是氣的何種功能減弱4.使血不溢出脈外而在脈中循行,是氣的何種功能答案:C/DA.行呼吸B.主生殖C.防御外邪D.化成血液E.行血氣5.屬于元氣的生理功能是6.屬于營氣的生理功能是答案:B/D命題考點5.★★★人體之氣的分類【考點精析】人體之氣由于其生成過程、分布部位和功能特點的不同,分為: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菊骖}舉例】7.具有推動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氣是A.心氣B.肺氣C.營氣D.衛(wèi)氣E.宗氣【答案】E【真題舉例】8.聯(lián)結心和肺兩臟使其功能協(xié)調平衡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A.元氣B.心氣C.肝氣D.肺氣E.宗氣【答案】E【真題舉例】9.水谷精微中的剽悍滑利部分所化生的氣,指的是A.真氣B.衛(wèi)氣C.營氣D.元氣E.宗氣【答案】B【真題舉例】10.患兒,女,3歲。囟門未閉,身材矮小,骨骼萎軟行走無力。主要與哪種氣的功能減弱有關A.宗氣B.營氣C.衛(wèi)氣D.元氣E.肺氣【答案】D第三節(jié)血血1.血的基本概念★2.血的生成★★★3.血的運行★★★4.血的功能★命題考點2.★★★血的生成【真題舉例】11.血液的生成與何臟關系最密切A.肺B.心C.肝D.脾E.腎【答案】D【真題舉例】12.下列各項,與血的化生沒有直接關系的臟腑是A.肝B.脾C.腎D.心E.肺【答案】C命題考點3.★★★血的運行【考點精析】血脈,又簡稱“脈”,脈為“血府”。維持血液正常運行的條件:①氣的推動和固攝作用;②血的質量和寒溫;③脈管的完整和通利;④心、肺、脾、肝在血液運行中的作用:心主血脈、脾主統(tǒng)血、肝主疏泄和藏血、肺朝百脈。【真題舉例】13.血的運行與何臟無直接關系A.心B.肺C.肝D.脾E.腎【答案】E【真題舉例】14.下列關于五臟與血液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肝主藏血B.脾主統(tǒng)血C.腎精化生血D.肺氣助心行血E.心調節(jié)血流量

【答案】E第四節(jié)津液津液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3.津液的功能★★命題考點2.★★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泄【真題舉例】15.下列各項與津液的代謝關系最為密切的是A.脾、胃、腎B.心、脾、腎C.肝、脾、腎D.肺、脾、腎E.肺、肝、腎【答案】DA.氣B.血C.津D.液E.精16.對孔竅起滋潤作用的主要是17.對關節(jié)起潤澤和滑利作用的主要是答案:C/D第五節(jié)神神1.人體之神的基本概念★★2.人體之神的生成★3.人體之神的功能★4.人體之神的作用★命題考點1.★★人體之神的基本概念【考點精析】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及其外在總體表現(xiàn)的統(tǒng)稱?!菊骖}舉例】20.中醫(yī)精氣神學說中“神”的含義是指A.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B.人的精神意識C.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D.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E.以上都不是【答案】A第六節(jié)精、氣、血、津液

之間的關系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系1.氣與血的關系★★★2.氣與津液的關系★★3.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4.精、氣、神之間的關系★命題考點1★★★氣與血的關系【考點精析】氣與血的關系,通常概括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①氣能生血;②氣能行血;③氣能攝血;④血能養(yǎng)氣;⑤血能載氣?!菊骖}舉例】21.治療血行瘀滯,多配用補氣、行氣藥,是由于A.氣能生血B.氣能行血C.氣能攝血D.血能生氣E.血能載氣【答案】BA.氣能生血B.氣能攝血C.氣能行血D.血能載氣E.血能生氣22.治療血虛,常配伍補氣藥,其根據是23.氣隨血脫的生理基礎是答案:A/D命題考點2.★★氣與津液的關系【考點精析】①氣能生津;②氣能行津;③氣能攝津;④津能生氣;⑤津能載氣?!菊骖}舉例】24.“吐下之余,定無完氣”的生理基礎是A.氣能生津B.氣能行津C.氣能攝津D.津能載氣E.津能生氣【答案】D命題考點3.★★★精、血、津液之間的關系【真題舉例】26.“津血同源”的理論依據是A.同為營氣化生B.同為元氣化生C.同為宗氣化生D.同為水谷精微化生E.同屬陰液,生理功能相同【答案】DA.血能生津B.津能生血C.氣能生血D.血能生氣E.津能載氣26.衄血者不可發(fā)汗的說法根源于27.汗出不刺血、放血的說法來源于答案:B/A第十單元經絡第一節(jié)經絡學說的概述經絡學說概述1.經絡的基本概念★2.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第二節(jié)十二經脈十二經脈1.十二經脈的走向規(guī)律★★2.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3.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4.十二經脈的表里關系★5.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6.十二經脈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點★★命題考點1.★★十二經脈的走向規(guī)律【考點精析】十二經脈的走向規(guī)律是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真題舉例】1.在十二經脈走向中,足之三陰是A.從臟走手B.從頭走足C.從足走胸D.從足走腹E.從手走頭【答案】D命題考點2.★★十二經脈的交接規(guī)律【考點精析】十二經脈交接規(guī)律,是手三陰經從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則從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陰經。從而形成陰陽相貫、如環(huán)無端的循行路徑?!菊骖}舉例】2.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交接在A.四肢部B.肩胛部C.頭面部D.胸部E.背部【答案】C

命題考點3★★★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考點精析】

1.四肢部位陰經分布在內側面,陽經分布在外側面。內側分三陰,外側分三陽,其前后順序是太陰、陽明在前線;少陰、太陽在后線;厥陰、少陽在中線。

2.頭面部位陽明經行于面部、額部;太陽經行于面頰、頭頂及后頭部;少陽經行于頭側部?!菊骖}舉例】A.

下肢外側后緣B.上肢內側中線C.下肢外側前緣D.上肢外側中線E.上肢內側后緣3.患者疼痛沿三焦經放散,其病變部位在4.患者病發(fā)心絞痛,沿手少陰經放散,其病變部位在答案:D/E【真題舉例】5.行于頭部兩側的經脈是A.太陽經B.陽明經C.少陽經D.厥陰經E.少陰經【答案】C命題考點5.★★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考點精析】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速記: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藏?!菊骖}舉例】6.按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小腸經流注于A.膀胱經B.膽經C.三焦經D.心經E.胃經【答案】A命題考點6.★★十二經脈循行中的重要部位和交接點【真題舉例】7.手陽明大腸經在何處交于何經A.在鼻翼旁交于足陽明胃經B.在拇指端交于手太陰肺經C.在小指端交于手太陽小腸經D.在無名指端交于手少陽三焦經E.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陰脾經

【答案】A第三節(jié)奇經八脈奇經八脈1.奇經八脈的含義及特點★2.奇經八脈的主要功能★3.督脈、任脈、沖脈、帶脈、蹺脈和維脈的循行特點和基本功能★★★命題考點3.★★★督脈、任脈、沖脈、帶脈、蹺脈和維脈【考點精析】1.督脈的基本功能“陽脈之?!?.任脈的基本功能“陰脈之?!薄叭沃靼ァ?。3.沖脈的基本功能“十二經脈之?!薄把!?.帶脈的基本功能約束縱行諸條經脈。命題考點3.★★★督脈、任脈、沖脈、帶脈、蹺脈和維脈【考點精析】5.蹺脈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運動,可使下肢運動靈活矯捷。二是司眼瞼的開合。陰陽蹺脈交會于目內眥,并分主一身左右之陰陽,故有司眼瞼開合之功能。6.維脈的基本功能維系全身經脈。陽維能維系聯(lián)絡全身之陽經;陰維則維系聯(lián)絡全身之陰經。【真題舉例】8.奇經八脈中既稱血海又稱經脈之海者是A.沖脈B.任脈C.督脈D.帶脈E.維脈【答案】AA.督脈B.任脈C.沖脈D.帶脈E.維脈9.與女子妊娠關系密切,主胞胎的是10.與婦女月經關系密切的是答案:B/C第四節(jié)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經別、別絡、經筋、皮部1.經別的概念、特點和生理功能★2.別絡的概念、特點和生理功能★3.經筋的概念、特點和生理功能★4.皮部的概念及應用★第五節(jié)經絡的生理功能和經絡學說的應用經絡的生理功能和經絡學說的應用1.經絡的生理功能★2.經絡學說的應用★第十一單元體質第一節(jié)體質的概念和構成體質的概念和構成1.體質的概念★2.體質的構成★3.體質的特點★第二節(jié)體質的生理學基礎體質的生理學基礎1.體質與臟腑精氣血津液的關系★2.影響體質的因素★第三節(jié)體質學說的應用體質學說的應用1.體質與發(fā)病★2.體質與病因病機★3.體質與診治★4.體質與養(yǎng)生★第十二單元病因第一節(jié)六淫六淫1.六淫的概念★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3.六淫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命題考點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考點精析】1.季節(jié)性六淫致病多與季節(jié)氣候有關。2.相兼性六淫邪氣既可單獨侵襲人體而致病,亦可兩種以上兼邪侵襲而致病。3.轉化性六淫在發(fā)病過程中,不僅可以互相影響.又可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4.環(huán)境地域性六淫致病多與居處環(huán)境有關。5.外感性六淫邪氣多從肌表、口鼻侵犯人體而發(fā)病。命題考點1.★★六淫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真題舉例】1.下列各項,其致病多與季節(jié)氣候、區(qū)域環(huán)境有關的是A.七情內傷B.飲食失宜C.六淫D.跌仆外傷E.勞逸失度

【答案】C【真題舉例】2.不屬于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的是A.外感性B.地域性C.傳染性D.季節(jié)性E.相兼性【答案】C命題考點3.★★★六淫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考點精析】1.風邪的致病特點①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②風性善行而數變;③風性主動;④風為百病之長。2.寒邪的致病特點①寒為陰邪,易傷陽氣;②寒性凝滯:故寒邪傷人多見疼痛;③寒性收引:“寒則氣收”。命題考點3.★★★六淫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考點精析】3.暑邪的致病特點①暑為陽邪,其性炎熱;②暑多升散,耗氣傷津擾神;③暑多挾濕。4.濕邪的致病特點①濕性重濁;②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③濕性黏滯;④濕性趨下,易襲陰位。命題考點3.★★★六淫各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考點精析】5.燥邪的致病特點①燥性干澀,易傷津液;②燥易傷肺。6.火(熱)邪的致病特點①火為陽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氣傷津;③火易生風動血;④火易致腫瘍;⑤火熱之邪易于擾神【真題舉例】3.最易導致疼痛的外邪是A.風B.寒C.暑D.燥E.濕【答案】B【真題舉例】4.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無內生的邪氣是A.風B.寒C.暑D.濕E.火【答案】C【真題舉例】5.患者突發(fā)皮膚瘙癢,紅疹發(fā)無定處,此起彼伏,是因感受哪種邪氣引起A.寒B.濕C.火D.暑E.風【答案】EA.小腹脹痛B.下肢水腫C.大便黏滯不爽D.頭身困重E.脘痞腹脹6.由于濕性重濁,其致病可出現(xiàn)的癥狀是7.由于濕性黏滯,其致病可出現(xiàn)的癥狀是答案:D/C【真題舉例】8.下列哪項是火邪、燥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點A.耗氣B.上炎C.傷津D.動血E.生風【答案】C第二節(jié)癘氣癘氣1.癘氣的概念★2.癘氣的致病特點★★命題考點2★★癘氣的致病特點【考點精析】①發(fā)病急驟,病情危篤;②傳染性強,易于流行;③一氣一病,癥狀相似。【真題舉例】9.癘氣與六淫邪氣的主要區(qū)別是A.體外入侵B.具有強烈傳染性C.多從皮毛口鼻而入D.多與季節(jié)氣候有關E.多與地理環(huán)境有關【答案】B第三節(jié)七情內傷七情內傷1.七情內傷的基本概念★2.七情與內臟精氣的關系★3.七情內傷致病的特點★★★命題考點3★★★七情內傷致病的特點【考點精析】①直接傷及內臟:是情志所傷,以心、肝、脾三臟和氣血失調為多見。②影響臟腑氣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驚則氣亂;思則氣結。③多發(fā)為情志病證。【真題舉例】A.氣上B.氣下C.氣結D.氣消E.氣亂10.過度思慮可導致的是11.過度恐懼可導致的是答案:C/B【真題舉例】12.下列各項,可導致感邪即發(fā)的因素是A.情志劇變B.感受濕邪C.邪氣內伏D.氣營兩傷E.食積內傷【答案】A【真題舉例】13.喜則A.氣上B.氣亂C.氣緩D.氣消E.氣結【答案】C第四節(jié)飲食失宜飲食失宜1.飲食不節(jié)★2.飲食不潔★3.飲食偏嗜★★命題考點3.★★飲食偏嗜【考點精析】

“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又說:“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真題舉例】13.《素問·五藏生成》說:多食辛,則A.肉胝皺而唇揭B.脈急而爪枯C.骨痛而發(fā)落D.脈凝泣而變色E.皮槁而毛拔【答案】B第五節(jié)勞逸失度勞逸適度1.過度勞累★★★2.過度安逸★★命題考點1★★★過度勞累【考點精析】包括三個方面:①勞力過度;②勞神過度;③房勞過度。“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真題舉例】14.下列關于勞逸損傷與疾病發(fā)生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A.久視傷血B.久坐傷肉C.久立傷骨D.久思傷心E.久行傷筋【答案】D15.患者,男,40歲。腰酸膝軟,眩暈耳嗚,精神委靡,性機能減退。并有遺精、早泄。其病因是A.勞力過度B.房勞過度C.勞神過度D.思慮過度E.安逸過度

【答案】B命題考點2★★過度安逸【考點精析】“久臥傷氣”?!菊骖}舉例】16.依據《素問·宣明五氣》理論,久臥易傷及的是A.氣B.血C.肉D.精E.筋

【答案】A第六節(jié)痰飲痰飲1.痰飲的概念★2.痰飲的形成★3.痰飲的致病特點★第七節(jié)瘀血瘀血1.瘀血的概念★2.瘀血的形成★3.瘀血的致病特點★★★4.瘀血致病的癥狀特點★命題考點3★★★瘀血的致病特點【考點精析】①易于阻滯氣機,即“血瘀必氣滯”;②影響血脈循行;③影響新血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說;④病位固定,病證繁多?!菊骖}舉例】17.以下各項,不是瘀血常見癥狀的是A.腫塊B.脹痛C.出血D.唇甲青紫E.肌膚甲錯【答案】B【真題舉例】18.瘀血所致疼痛的特點是A.脹痛B.竄痛C.灼痛D.

刺痛E.重病【答案】D第十三單元發(fā)病第一節(jié)發(fā)病的基本原理發(fā)病的基本原理1.正氣與邪氣的概念★★★2.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3.邪氣是發(fā)病的重要條件★4.邪正相搏的勝負與發(fā)病★★命題考點1★★★正氣與邪氣的概念【考點精析】1.正氣的基本概念正氣,是一身之氣相對于邪氣時的稱謂,是指人體內具有抗病、祛邪、調節(jié)、修復等作用的一類細微物質。2.邪氣的基本概念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簡稱為病邪。命題考點2★★正氣不足是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真題舉例】1.疾病發(fā)生的內在因素是A.邪氣B.正氣不足C.邪正相搏D.體質E.精神狀態(tài)【答案】B命題考點4.★★邪正相搏的勝負與發(fā)病【考點精析】邪正相搏的勝負,決定發(fā)病與不發(fā)病

一般來講,正勝邪卻則不發(fā)病,邪勝正負則發(fā)病,并能決定發(fā)病的證候類型。第二節(jié)影響發(fā)病的主要因素影響發(fā)病的主要因素1.環(huán)境與發(fā)病★2.體質與發(fā)病★★★3.精神狀態(tài)與發(fā)病★★命題考點2.★★★體質與發(fā)病A.體質因素B.精神刺激C.工作環(huán)境D.氣候因素E.精神狀態(tài)5.“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指出與防病關系密切的因素是6.“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指出與發(fā)病關系密切的因素是答案:E/A命題考點3★★精神狀態(tài)與發(fā)病【真題舉例】7.下列關于與疾病發(fā)生有關的外環(huán)境的敘述,錯誤的是A.氣候因素B.地域因素C.生活環(huán)境D.工作場所E.外界精神刺激【答案】E第三節(jié)發(fā)病類型發(fā)病類型1.感邪即發(fā)★2.徐發(fā)★3.伏而后發(fā)★★4.繼發(fā)★5.合病與并病★6.復發(fā)★第十四單元病機第一節(jié)邪正盛衰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2.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真題舉例】1.虛的病機概念,主要是指A.衛(wèi)氣不固B.正氣虛損C.臟腑功能低下D.氣血生化不足E.氣化無力【答案】B【真題舉例】2.下列關于實的病機概念的敘述,錯誤的是A.外感邪盛B.肌膚經絡閉塞C.氣機升降失調D.臟腑功能亢進E.氣血壅滯瘀結【答案】C第二節(jié)陰陽失調陰陽失調1.陰陽偏盛★★★2.陰陽偏衰★★★3.陰陽互損★★★4.陰陽格拒★★★5.陰陽亡失★【真題舉例】1.疾病的發(fā)生歸結到一點,就是人體A.感受了外邪B.陰陽失調C.先天察賦不足D.正氣虛衰E.生理功能衰減

【答案】B命題考點1.★★★陰陽偏盛【真題舉例】2.以陰陽失調來闡釋實熱或實寒,其病機是A.陰陽離決B.陰陽偏盛C.陰陽偏衰D.陰陽格拒E.陰陽互損

【答案】BA.實熱B.實寒C.虛熱D.虛寒E.真寒假熱3.陰偏衰所形成的病理變化是4.陰偏勝所形成的病理變化是答案:C/B命題考點2.★★★陰陽偏衰【真題舉例】5.導致虛熱證的病理變化是A.陽偏衰B.陰偏衰C.陽偏勝D.陰偏勝E.陽盛格陰

【答案】B6.患者久病,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白,蜷臥神疲,小便清長,下利清谷,偶見小腿浮腫,按之凹陷如泥,舌淡。脈遲,其病機是A.陽氣亡失B.陽盛格陰C.陽損及陰D.陽氣偏衰E.陽盛耗陰【答案】D命題考點3★★★陰陽互損【真題舉例】A.心B.肺C.脾D.肝E.腎7.氣陷病變多見于8.陰陽互損病變多與哪臟陰陽虧損密切相關答案:C/E【真題舉例】9.適用于陰陽中任何一方發(fā)生虛損不足病變的治則是A.損益兼用B.陰陽兩補C.益火之源D.損其有余E.補其不足

【答案】E命題考點4★★★陰陽格拒【考點精析】1.陰盛格陽又稱格陽。指陰寒偏盛至極,壅閉于內,逼迫陽氣浮越于外,致使陰陽不相維系順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由于格陽于外,可表現(xiàn)出某些假熱之象,即為真寒假熱證。2.陽盛格陰又稱格陰。指陽熱偏盛至極,深伏于里,陽氣被遏,郁閉于內,不能外達于肢體,從而將陰氣排斥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由于格陰于外(實際是陽氣不能外達),可表現(xiàn)出某些假寒之象,即為真熱假寒證?!菊骖}舉例】10.邪熱內盛,出現(xiàn)寒象的病機是A.陰勝則寒B.陰損及陽C.陽虛則寒D.陰盛格陽E.陽盛格陰【答案】E命題考點5★★★陰陽轉化【考點精析】陰陽轉化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陰陽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菊骖}舉例】11.患者久病咳喘,痰稀白,舌苔白膩,因過服溫燥藥,今咳喘加重,痰黃稠,舌苔黃膩。此病證變化屬于A.陰虛陽亢B.陰損及陽C.陽消陰長D.陽證轉陰E.陰證轉陽

【答案】E第三節(jié)精、氣、血失常精、氣、血失常1.精的失?!?.氣的失常★★★3.血的失?!?.精、氣、血關系失調★★★命題考點2★★★氣的失?!究键c精析】包括氣虛和氣機失調(即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1.氣虛指元氣耗損,周身之氣不足及功能減弱,臟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狀態(tài)。2.氣滯即氣機郁滯,指氣的流通不暢,郁滯不通的病理狀態(tài)。3.氣逆指氣機升降失常,或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tài)。4.氣陷指在氣虛病變基礎上發(fā)生的,以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氣的升舉無力而下陷為特征的病理狀態(tài)。5.氣閉指氣機閉阻,外出嚴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出現(xiàn)昏厥等的病理狀態(tài)。6.氣脫即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tài)?!菊骖}舉例】13.氣閉或氣脫的病機,主要是指A.元氣耗損,臟腑功能衰退,抗病力下降B.氣機不暢,流通受阻,臟腑經絡功能障礙C.氣機升降失常,臟腑之氣逆上D.氣虛無力升摹,臟腑位置下垂E.氣出入異常,或閉阻,或外散【答案】E【真題舉例】14.下列哪項不屬于氣虛證的表現(xiàn)是A.脈虛無力B.畏寒肢冷C.頭暈目眩D.少氣懶言E.神疲乏力【答案】B命題考點4★★★精、氣、血關系失調【考點精析】1.精與氣血失調主要表現(xiàn)為精氣兩虛、精血不足、氣滯精瘀和血瘀精阻等病理變化。2.氣滯血瘀指因氣的運行郁滯不暢,以致血液運行滯澀或障礙,繼而出現(xiàn)血瘀的病理狀態(tài)。氣滯而血瘀與肝關系密切,血瘀而氣滯則與心密切相關。3.氣虛血瘀指因氣對血的推動無力而致血行不暢,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狀態(tài)。命題考點4★★★精、氣、血關系失調【考點精析】4.氣不攝血指因氣虛不足,統(tǒng)攝血液功能減弱,血不循經而逸出脈外,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tài)。5.氣隨血脫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隨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劇脫散,從而形成氣血并脫的危重病理狀態(tài)。6.氣血兩虛指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組織器官失養(yǎng),而致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tài)?!菊骖}舉例】A.氣血兩虛B.氣血失和C.氣滯血瘀D.氣不攝血E.氣隨血脫15.兩脅脹痛,舌紫暗及瘀斑,其病機是16.氣短乏力,兼見月經量多,其病機是答案:C/DA.氣滯血瘀B.氣不攝血C.氣隨血脫D.氣血兩虛E.氣虛血瘀17.上述各項,與肝失疏泄關系最密切的是18.上述各項,與脾不統(tǒng)血關系最密切的是答案:A/B第四節(jié)津液代謝失常津液代謝失常1.津液不足★2.津液的輸布、排泄障礙★3.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命題考點3.★★★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考點精析】1.水停氣阻指津液代謝障礙,水濕痰飲貯留,導致氣機阻滯的病理狀態(tài)。2.氣隨津脫指津液大量丟失,氣失其依附而隨津液外泄,以致暴脫亡失的病理狀態(tài)。命題考點3.★★★津液與氣血關系失調【考點精析】3.津枯血燥指津液虧乏枯竭,導致血燥而虛熱內生或血燥生風的病理狀態(tài)。4.津虧血瘀指津液耗損,導致血行滯澀不暢的病理狀態(tài)。5.血瘀水停指因血脈瘀滯導致津液輸布障礙,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狀態(tài)?!菊骖}舉例】19.下列關于津枯血燥形成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A.高熱傷津B.燒傷耗津C.失血脫液D.痰瘀阻津E.陰虛勞熱【答案】D【真題舉例】20.患者曾發(fā)高熱,熱退而見口鼻、皮膚干燥,唇舌干燥,舌紫絳邊有瘀斑、瘀點。其病機是A.津液不足B.津虧血瘀C.津枯血燥D.津停氣阻E.氣陰兩虧

【答案】B第五節(jié)內生“五邪”內生五邪1.內生五邪的概念★2.風氣內動★★★3.寒從中生★★4.濕濁內生★★★5.津傷化燥★6.火熱內生★★★命題考點2.★★★風氣內動【考點精析】1.風氣內動又稱“內風”,即肝風內動。指在疾病過程中,或因陽盛,或因陰虛,或血虛,或熱極傷及營血,以致陰虛不能制陽,陽升無制,或筋脈失其濡養(yǎng),從而出現(xiàn)動風的病理狀態(tài)。故說:“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2.內風形成及表現(xiàn)①肝陽化風;③熱極生風;③陰虛風動;④血虛生風;⑤血燥生風。命題考點3.★★寒從中生【考點精析】寒從中生又稱”內寒”。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虛寒內生,或陰寒之邪彌漫積滯的病理狀態(tài)?!菊骖}舉例】

21.形成寒從中生的原因,主要是A.心腎陽虛,溫煦氣化無力B.肺腎陽虛,溫煦氣化失常C.脾腎陽虛,溫煦氣化失司D.肝腎陽虛,溫煦氣化失職E.胃腎陽虛,溫煦氣化無力

【答案】CA.風氣內動B.寒從中生C.濕濁內生D.津傷化燥E.火熱內生22.久病累及脾腎,以致脾腎陽虛,溫煦氣化失司,可以形成23.邪熱熾盛,煎灼津液,傷及營血,燔灼肝經,可以形成答案:B/A命題考點4★★★濕濁內生A.內濕B.內燥C.內火D.內風E.內寒24.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導致的病理狀態(tài)是25.脾氣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引起濕濁停滯導致的病理狀態(tài)是答案:E/A命題考點6.★★★火熱內生【考點精析】1.火熱內生又稱“內火”“內熱”。指由于陽盛有余,或陰虛陽亢,或氣血郁結,郁久化熱化火,或病邪郁結,從陽化熱化火,因而產生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tài)。2.形成主要有四方面:①陽氣過盛化火;②邪郁化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