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物性肝病發(fā)病機制及診治
福建省立醫(yī)院內(nèi)科陳登登1編輯ppt藥物性肝病drug-inducedliverdamage,DILD
進入21世紀,供人類應用的藥品和保健品已達3萬種以上,加上食品添加劑和環(huán)境污染物質(zhì),人類正暴露于6萬種以上化學物質(zhì)的威脅中。這些外因性化學物質(zhì),多在肝臟各種酶的作用下轉變?yōu)樗苄詮姷奈镔|(zhì)由腎或膽管系統(tǒng)排出。2編輯ppt普通藥理學將有活性的藥物降低活性或使其完全失活的代謝過程稱為解毒(detoxication)和滅活(inactivation)。但機體內(nèi)藥物經(jīng)代謝反響不僅限于失活,很多藥物在機體內(nèi)首先進行代謝性活化(metabolicactivation)反響。這些藥物前體被激活后多數(shù)毒性下降,但也有活化后代謝產(chǎn)物毒性增加,如這些活化中間體過度生成,與細胞成分結合后可引起臟器損傷。3編輯ppt一、藥物在肝內(nèi)的生物轉化
第一相氧化復原反響機體向母藥參加極性基團(eg,OH,COOH,NH2,SH2),使藥物極性增強,或使非極性脂溶性化合物產(chǎn)生帶氧的極性基團。水解反響將脂類及酰胺類分解為開放的極性基團。第二相氧化、復原和水解產(chǎn)物與內(nèi)源性物質(zhì)如葡萄糖醛酸,硫酸和谷胱甘肽等配對結合,使親脂性化合物更具極性。繼而這些極性的代謝產(chǎn)物通過膽汁(>0.4nm)或尿液(<0.2nm)排出。第三相藥物從細胞內(nèi)主動轉運。在肝細胞中,由小管膜上的運載體〔如MDR2〕完成。4編輯ppt上述藥物代謝反響與眾多酶系相關,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以下稱CYP)的氧化反響極為活潑,幾乎能代謝所有脂溶性藥物,但同時也會產(chǎn)生有毒性的活性代謝中間產(chǎn)物。由于肝臟的CYP活性為其他臟器的數(shù)十倍,藥物有害反響最易發(fā)生在CYP的重要酶系而導致藥物性肝病。5編輯ppt二、藥物性肝損害機制藥物性肝病可區(qū)分為可預測性和不可預測性兩種,前者主要是藥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近年來,由于對新藥的篩選越來越嚴格、對藥物不良反響的監(jiān)測更加嚴密,臨床上直接肝細胞毒性藥物引起的肝病比例下降。6編輯ppt大多數(shù)藥物性肝損害系不可預測性,其發(fā)生機制又可以分為:代謝異?!x特異質(zhì)(metabolicidiosyncrasy)過敏反響——過敏特異體質(zhì)(hypersensitiveidiosyncrasy)7編輯ppt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說明,特異體質(zhì)與個體的細胞色素P450〔CYP450〕遺傳多態(tài)性密切相關。由于遺傳多態(tài)性的存在,在不同的種族人群中分別表現(xiàn)出對藥物代謝的各種表型,即:超快代謝ultrarapidmetabolizer,UM強(快)代謝extensivemetabolizer,EM中間代謝intermediatemetabolizer,IM弱(慢)代謝poormetabolizer,PM8編輯pptCYP遺傳缺損表型為弱代謝型(PM)者,即使用常規(guī)劑量藥物也會出現(xiàn)副作用,與強代謝型〔EM〕相比較,弱代謝型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可升高10~100倍。*(AUC藥量×時間/容積,mg?h?L-1)9編輯ppt〔一〕與細胞色素P450系統(tǒng)相關的藥物性肝損害機制正常情況下經(jīng)過CYP450酶催化后失活的那些藥物,由于種種原因導致CYP450酶活性降低或消失,那么未經(jīng)代謝的原藥勢必在體內(nèi)過量蓄積形成中毒,藥物本身對CYP450
酶的抑制是產(chǎn)生這類中毒的最常見因素。CYP450
酶激活產(chǎn)生的親電子和自由基代謝物。這類物質(zhì)對細胞膜和其他細胞組份有化學毒性。產(chǎn)生了P450
中間代謝物與多種蛋白質(zhì)和DNA組成的復合物的抗體。10編輯ppt以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酮(thiazolidone)類的曲格列酮(trogitazone,美國商品名為Rezulin)為例:在日本自1997年3月上市至同年12月,約有15萬2糖尿病人接受治療,其間包括肝功衰竭致死在內(nèi)的肝損害病例不斷發(fā)生,引起日本國內(nèi)緊急平安通報。美國同期約50萬人接受該藥治療,同樣受到FDA高度關注。2000年3月該藥被禁用,至此,日本國內(nèi)用藥者已多達19萬人,因肝損害入院治療153例,死亡8例。11編輯ppt曲格列酮肝損中,CYP2C19*2等位基因變異占46%。最近發(fā)現(xiàn)這些患者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亦存在遺傳多態(tài)性,GSTT1和GSTM1兩基因缺陷與ALT和AST升高密切相關。12編輯ppt〔二〕藥物性肝損害的免疫機制與藥物的直接毒性肝損害相比,過敏反響,即免疫機制介導的肝損害有以下特點:不可預測性;僅發(fā)生在某些人或人群〔特異體質(zhì)〕,或有家族集聚現(xiàn)象;與用藥劑量和療程無關;在實驗動物模型上常無法復制;具有免疫異常的指征;可有肝外組織器官損害的表現(xiàn)。13編輯ppt以下幾點支持藥物性肝損害與免疫介導有關:使用過某種藥物后,出現(xiàn)發(fā)熱、關節(jié)痛、皮疹等肝外表現(xiàn);血液學檢查發(fā)現(xiàn)嗜酸性細胞增多、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陽性、非器官特異性的自身抗體陽性,可能有藥物相關的自身抗體;肝組織學檢查表現(xiàn)為嗜酸性細胞浸潤、肉芽腫形成等。14編輯ppt(三)藥物性肝損害的氧應激機制活性氧體系〔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就是各種活性分子狀態(tài)氧〔含氧的單電子復原物,氧自由基〕及其他自由基總稱。因此,ROS為原子核外層電子軌道有單個不配對電子的原子團和分子的總稱。很多藥物代謝中間體屬活性氧范疇。線粒體電子傳遞系高效率產(chǎn)生ATP,也產(chǎn)生少量O2-,使其膜處于氧應激狀態(tài)。線粒體基質(zhì)富含Mn-SOD〔超氧岐化酶〕,使O2-轉化為H2O2。H2O2由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復原為水而解毒,H2O2蓄積,生成高活性的?OH,誘發(fā)細胞傷害。15編輯ppt16編輯ppt廣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謝敏
242例藥物性肝病臨床分析
1:抗結核類74〔30.58%〕7:其他類11〔4.55%〕
利福平異煙肼乙胺丁醇抗風濕〔芬布芬,消炎痛〕3〔1.24%〕
2:抗腫瘤類52〔21.49%〕前列康〔康恩貝〕2〔0.83%〕
環(huán)磷酰胺甲氨蝶呤心血管藥〔胺碘酮〕1〔0.41%〕
5-氟尿嘧啶卡鉑順鉑抗震顫麻痹(多巴絲肼)1〔0.41%〕
3:中藥類43〔17.77%〕抗麻風藥物1〔0.41%〕
治療惡性腫瘤、子宮肌去痛片(索米痛片)1〔0.41%〕
瘤、皮膚病及用于排石及毒品(海洛因)1〔0.41%〕
減肥等的復方中藥局部含麻醉藥物(甲氧氟烷)1〔0.41%〕
黃藥子及蒼耳子等8:抗精神病類10〔4.13%〕
4:抗甲亢類14〔5.79%〕百憂解〔氟西汀〕奮乃靜
甲硫咪唑丙硫氧嘧啶氯丙嗪三唑安定
5:降脂、養(yǎng)顏類14〔5.79%〕9:抗癲癇類6〔2.48%〕
力平脂〔非諾貝特〕氯貝丁酯卡馬西平〔酰胺咪嗪〕丙戊酸納
排毒養(yǎng)顏膠囊及洛伐他汀等10:抗糖尿病類4〔1.65%〕
6:性激素類11(4.55%)達美康優(yōu)降糖降糖靈〔苯乙雙胍〕
口服避孕藥黃體酮康力龍11:抗生素類3〔1.24%〕
司坦唑醇〕甲基睪丸酮氯霉素羅紅霉素酮康唑17編輯ppt三、藥物性肝損害的分型
20世紀70年代已認識到藥物可誘導與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極為相仿的肝損傷,現(xiàn)大多數(shù)藥物性慢性肝炎與AIH相關,故不明原因的慢性肝炎應考慮到藥物誘導的AIH,病人所服用的任何藥物均應疑心。慢性藥物性肝炎分類應充分考慮其與AIH的相似性特點,因此參照了AIH的一些相關特點和標準分為四型。18編輯ppt〔一〕I型慢性藥物性肝炎此型為經(jīng)典的藥物誘導的慢性肝炎,類似1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現(xiàn)在的發(fā)病率相當?shù)?。此病亦稱為藥物誘導的自身免疫肝炎1型〔DrAIH-1〕。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是活性代謝物靶向與DNA和肌動蛋白結合引起,而不是與CYP亞型結合。高球蛋白血癥是該型的重要生化標志,氨基轉氨酶通常在5~20倍正常上限值,有些病人可達50倍。早期LE因子和ANA可陽性,有些藥物反響最早以LE因子陽性為特征,目前傾向于與高滴度ANA的關聯(lián)性,伴抗肌動蛋白或其它平滑肌抗體。19編輯ppt〔二〕Ⅱ型慢性藥物性肝炎肼屈嗪和替尼酸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血清抗體主要直接針對CYP亞型或其它微粒體蛋白。血清學異常類似AIH-2,亦稱為藥物誘導的自身免疫肝炎2型〔DrAIH-2〕。AIH-2的靶抗原是LKM1和CYP亞型〔即CYP2D6〕。本型少見高γ-球蛋白血癥。本型尚可由氟烷和異煙肼引起,急性肝炎比慢性肝炎多,還伴有抗細胞器的抗體。20編輯ppt〔三〕Ⅲ型慢性藥物性肝炎該型有組織學上的慢性壞死性炎癥,但不伴任何自身免疫血清學標志,屬不典型慢性肝炎。局部服用同樣藥物的另一些病人有自身免疫的血清學特征,可考慮為同一臨床分類。臨床表現(xiàn)往往是單一病癥,僅有轉氨酶升高,肝活檢才明確診斷,或臨床表現(xiàn)為明顯的急性肝炎,但肝活檢結果是慢性肝炎。21編輯ppt〔四〕Ⅳ型慢性藥物性肝炎
該類藥物性慢性肝炎更多可能是慢性中毒的結果,而不是慢性壞死性炎癥,代表藥物有對氨基乙酰酚、阿斯匹林和硝苯呋海因等。22編輯ppt從以上分型可知,不是所有慢性藥物性肝炎者均有自身免疫肝炎的證據(jù),血清標志陰性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損傷機制。一些藥物可產(chǎn)生非肝靶向的自身抗體,如抗甲狀腺和紅細胞抗體,提示需要更好的診斷思路和方法來獲取AIH方面的證據(jù)。慢性藥物性肝損害尚可有脂肪變性、磷脂沉積癥、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等表現(xiàn)。23編輯ppt藥源性肝損害的臨床類型醫(yī)學科學國際組織委員會(CIOMS)認為:如肝功能異常持續(xù)時間不超過3個月,為“急性肝損傷〞;如肝功能異常持續(xù)時間超過3個月,為“慢性肝損傷〞;而我國臨床上一般以第一次發(fā)病,肝功能異常持續(xù)半年以內(nèi)的肝損傷為急性,兩次以上發(fā)病或肝功能異常持續(xù)半年以上者為慢性。按其病理改變又可分為肝細胞型、肝內(nèi)淤膽型、混合型、腫瘤型和膽紅素代謝障礙等。24編輯ppt急性藥源性肝損害急性肝炎型:藥物引起肝實質(zhì)細胞的損害或壞死,其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和病理改變均與急性病毒性肝炎類似。急性脂肪肝型:主要是藥物引起肝細胞的脂肪變性,其臨床表現(xiàn)類似妊娠急性脂肪肝。25編輯ppt急性肝內(nèi)淤膽型:藥物引起膽汁分泌過程發(fā)生障礙,使膽汁不能到達十二指腸而返流入血液,臨床上引起明顯黃疸。臨床表現(xiàn)類似于病毒性肝炎的膽汁淤積型或梗阻性黃疸。混合型:有許多藥物引起的肝損害不易歸類,病理上兼有肝實質(zhì)損害和膽汁淤積的兩種病理改變。26編輯ppt醫(yī)學科學國際組織委員會(CIOMS)認為:ALT≥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可定為“肝損傷〞,ALT在正常上限以上至2倍之間為“肝功能異常〞,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超過50%時為“嚴重肝損傷〞。,當ALT上升至正常上限2倍以上時:ALT/ALP≥5,為肝細胞型ALT/ALP≤2,為肝內(nèi)淤膽型ALT和ALP均升高,ALT/ALP在2~5之間,為混合型27編輯ppt慢性藥源性肝損害:慢性肝炎型:臨床表現(xiàn)與病理改變均與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活動性肝炎相似。潛伏期較長,6月~2年,起病緩慢,多在長期用藥的情況下發(fā)生,有乏力、厭食、肝區(qū)疼痛、黃疸等病癥,可有肝臟腫大、肝掌、蜘蛛痣等慢性肝病的體征,及關節(jié)痛、皮疹、閉經(jīng)、多毛、痤瘡等肝外系統(tǒng)表現(xiàn)。血清ALT升高,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γ-球蛋白增高,IgG、IgM增高,此外尚能檢測到自身抗體。多數(shù)病人停藥后可恢復,再次用藥病癥迅速出現(xiàn)。28編輯ppt慢性肝內(nèi)淤膽型:氯丙嗪和磺胺類等還可引起慢性膽汁淤積,臨床有長期黃疸的表現(xiàn),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血清ALP和膽固醇明顯增高,結合性膽紅素增高。慢性脂肪肝型:長期應用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門冬酰胺酶等可引起像長期飲酒所致的酒精性脂肪肝一樣的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xiàn)。29編輯ppt肝血管病變型:6-巰代鳥嘌呤和口服避孕藥可引起肝靜脈血栓形成和肝靜脈阻塞綜合征。某些抗腫瘤藥物可直接損傷血管壁引起血管周圍肝細胞壞死,繼而引起肝小靜脈阻塞病。肝硬化:以上任何一型肝損害長期持續(xù)開展均可演變成為:壞死后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或淤血性肝硬化等。30編輯ppt其他無病癥性肝腫大:臨床病癥輕,但有肝臟腫大,輕度ALT和丙種球蛋白升高。病理組織學改變也很輕,僅有肝細胞肥大。腫瘤型:有些藥物,如睪丸酮、口服避孕藥可誘發(fā)肝臟良性和惡性腫瘤。影像學檢查肝內(nèi)有占位性病變。31編輯ppt常見可引起藥物性肝病的中藥一般性肝損害,如長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黃、桑寄生、山慈菇等;大劑量使用天花粉或注射劑,個別可出現(xiàn)肝脾腫大。中毒性肝損害,如超量服用川楝子、黃藥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劑。肝病性黃疸,如長期服用大黃或靜脈滴注四季青注射液。肝臟腫瘤,如土荊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頭茶、千里光等含黃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32編輯ppt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
潛伏期多有一定的潛伏期。用藥2周內(nèi)發(fā)病者占50%~70%;8周內(nèi)發(fā)病者達80%~90%;3個月以上發(fā)病者很少。臨床特點發(fā)熱為早期病癥,約57%~75%的患者用藥后7~23天〔平均14天〕出現(xiàn)不規(guī)那么的發(fā)熱,隨后出現(xiàn)消化道病癥〔約60%〕,皮膚瘙癢〔約35%~65%〕,黃疸〔約25%~60%〕,皮疹〔約30%~45%〕,淤膽型肝炎較多見。有些藥物不僅引起肝臟損害,還可使胃腸、腎、胰等多種臟器受損,如四氯化碳、撲熱息痛等。33編輯ppt實驗室檢查肝功能以血清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升高為本病特點。其次是血清膽紅素、γ-谷氨酸轉肽酶、乳酸脫氫酶和血清膽汁酸濃度增加,血漿白蛋白減少,尿三膽〔+〕等。末梢血象常有白細胞總數(shù)和嗜酸粒細胞總數(shù)增加,后者增加10%以上者約占15~30%。34編輯ppt不同的藥物引起肝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也有差異肝細胞壞死類似病毒性肝炎。惡心、嘔吐、納差、黃疸、肝區(qū)疼痛,肝大,ALT、AST明顯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嚴重者可致爆發(fā)性肝衰竭。如異煙肼、氟烷和撲熱息痛。肝細胞內(nèi)脂肪沉著大劑量應用四環(huán)素可干擾肝內(nèi)蛋白質(zhì)合成,使極低密度脂蛋白減少,肝臟分泌甘油三酯受阻,使肝細胞內(nèi)脂肪沉著,成為脂肪小滴〔微泡型〕或脂肪大滴〔巨泡型〕。其臨床表現(xiàn)類似妊娠急性脂肪肝。肝內(nèi)淤膽睪丸酮、氯丙嗪、壯骨關節(jié)丸可引起肝內(nèi)淤膽,臨床表現(xiàn)類似于肝外梗阻或淤膽型肝炎。35編輯ppt酒精性肝損害的實驗室檢查以GGT升高為主要特點。聯(lián)苯雙酯引起的肝損害其主要特點是AST明顯增高,這是其他藥源性肝損害所見不到的。36編輯ppt四、藥物性肝損害的診斷
長期以來,有關藥物性肝病的診斷一直存在困惑發(fā)病時間存在很大差異,臨床表現(xiàn)與用藥的關系也常較隱蔽,容易被臨床醫(yī)師無視。大多數(shù)肝臟病科相關醫(yī)師的診斷興奮點在常見的病毒性肝炎,或所謂的病因未定的病毒性肝炎,甚或流行一時的非甲~戊型肝炎,常無視藥物性肝炎的存在。至今確實沒有一個很好確實診方法和非常標準可靠的診斷標準。37編輯ppt評價藥物不良反響仍存在很大爭議,評價術語尚無確切限定,常用如符合〔compatibie〕、提示〔suggestive〕和無結論〔inconclusive〕等,使其重復性差。盡管如此,在臨床專家的努力下,近20多年來有關藥物性肝炎的診斷方法及標準也不斷地得到修正、演變和開展。38編輯ppt1997年Maria等在?Hepatology?雜志上發(fā)表了改進的新的診斷標準表。該標準在用藥與肝損的時間關系、除外工程、肝外病癥和該藥物致肝損害的報告統(tǒng)計情況等工程各自量化評分,以期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表2)。此表簡單易行,但對長潛伏期、膽汁淤積型,停藥后演變?yōu)槁院退劳稣吲cDanan評分表一級不符合達47%,二級不符合達31%。39編輯ppt40編輯ppt目前歐美傾向于1993年改進Danan評分表,在此根底上2003年DDW日本會議提出新的診斷標準。(表3)41編輯ppt42編輯ppt藥源性肝損害的診斷依據(jù)有藥物暴露史及與之相一致的潛伏期。潛伏期因藥物肝毒性種類而各異,免疫特異質(zhì)性者多為1~5周,代謝特異質(zhì)性者短那么數(shù)周、數(shù)月,長那么1年以上;有肝內(nèi)淤膽或肝細胞損害的病理或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初期可伴有發(fā)熱、皮疹、瘙癢等過敏表現(xiàn);停藥后肝損害可有顯著改善;能排除酒精、病毒等其他原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損害或肝功能異常;43編輯ppt外周血嗜酸性細胞增多〔>6%〕、假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存在;免疫學檢查:應用相關藥物致敏的巨噬細胞〔或白細胞〕移動抑制因子試驗及/或淋巴細胞轉化試驗陽性,與藥源性肝損害有關的抗胞漿細胞器自身抗體。藥物敏感試驗〔+〕,或藥物激發(fā)試驗〔+〕,即:相同藥物再次應用又可引起肝損害。肝活組織檢查:肝小葉或腺泡的區(qū)帶壞死、微泡脂肪肝、嗜酸性白細胞浸潤、單純性淤膽、破壞性膽管病變、肝血管損害病變以及肉芽腫性肝炎等;44編輯ppt藥物與肝損害因果關系
和藥源性肝損害嚴重程度的判斷
國際醫(yī)學科學組織協(xié)會〔CIOMS〕于1989年6月12~13日在巴黎召開專門會議,議定的藥物所致的肝損害的評價標準。并對其肝損害的命名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見表4,表5)。45編輯ppt表4.急性肝細胞損傷藥物副反響起始時間與因果關系
提示相符不相符
從給藥起從給藥起從停藥起從給藥起從停藥起初次治療5~90天<5或>90天≤15天發(fā)生在給藥前>15天再次治療1~15天>15天≤15天——
除緩慢代謝的藥物外46編輯ppt表5.急性淤膽型或混合型肝損傷藥物副反響起始時間與因果關系
提示相符不相符從給藥起從給藥起從停藥起從給藥起從停藥起初次治療5~90天<5或>90天≤1月發(fā)生在給藥前>1月再次治療1~90天>90天≤1月————另外,還要收集患者能排除非藥源性肝損害的資料和結果,如酒精性肝損傷、病毒性肝炎等。
47編輯ppt但這些標準過于復雜,不易執(zhí)行。如果在評價藥源性肝損害的因果關系時,根據(jù)其肝損害發(fā)生的時間與用藥的關系,是否可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害和再次用藥是否可再次出現(xiàn)肝損害,綜合CIOMS的意見,進行打分,可能較簡單易行(見表6)。48編輯ppt表6.藥源性肝損害的因果關系的評價
評價藥源性肝損害因果關系的項目9631肝損害發(fā)生的時間與用藥的關系給藥的5~90天發(fā)生(9+1分)給藥的<5或>90天或停藥20天內(nèi)發(fā)生(6+1分)給藥前發(fā)生(3+1分)2是否可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害可除外其他原因(9+2分)無除外其他原因引起肝損害的資料(6+2分)不可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損害(3+2分)3再次用藥是否可再次出現(xiàn)肝損害可再次出現(xiàn)肝損害(9+3分)未再次給藥(6+3分)再次用藥不出現(xiàn)肝損害(3+3分)33:肯定,27~30:很可能,24:可能,18~21:可疑,15:不可能。49編輯ppt表7.肝損害嚴重程度的評價肝功能異常程度肝損害程度ALT、AST或ALP升高,在正常上限2倍以下肝功能異常ALT、AST或ALP>正常上限2倍<10倍或/和T-Bil上升,<85.5μmol/L輕度肝損害ALT、AST或ALP>正常上限10倍以上或/和T-Bil:85.5μmol/L~171μmol/L中度肝損害肝功能符合重型肝炎的診斷指標重度肝損害50編輯ppt鑒別診斷
甲/戊型肝炎多有肝炎接觸史,經(jīng)常在外就餐或出差史,甲/戊型肝炎在發(fā)病初期可有發(fā)熱,一般3~5天恢復正常,但消化道病癥加重,并出現(xiàn)黃疸;藥源性肝損害一般先出現(xiàn)消化道病癥,在出現(xiàn)肝損害的同時發(fā)熱,并出伴有皮疹、瘙癢、關節(jié)痛等過敏性表現(xiàn)。51編輯ppt乙/丙型肝炎多為隱襲起病,多有肝病的家族史或輸血史等;無用藥史及藥物過敏史;肝炎病毒學檢查為陽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見于女性,常伴有肝外系統(tǒng)表現(xiàn),血沉加快,血清球蛋白明顯升高,自身抗體陽性,30%可檢出狼瘡細胞。52編輯ppt酒精性肝炎有長期大量飲酒史,多有酒精性周圍神經(jīng)病性損害,血清γ-GT明顯升高,AST/ALT升高,戒酒后戒斷反響明顯,戒酒后肝病好轉;藥源性肝損害有服藥史,可有皮疹、瘙癢等過敏性表現(xiàn),停藥后肝功能好轉。53編輯ppt是原有疾病伴發(fā)的肝損害,
還是治療藥物引起的肝損害?治療前無肝損害或肝損害不明顯,治療后原發(fā)疾病好轉而出現(xiàn)肝損害,多考慮藥源性肝損害;原發(fā)疾病加重時,多考慮為原有疾病伴發(fā)的肝損害。發(fā)生肝損害后,更改原治療方案,注意選用肝損害較小的藥物。原來的藥物停用后,肝損害減輕,多考慮藥源性肝損害;停藥后肝損害不好轉,可能是原發(fā)病伴發(fā)肝損害。54編輯ppt五、治療〔一〕停藥最主要的是立即停用有關藥物和可疑藥物,并注意觀察患者在幾天內(nèi)病情是否得以改善,輕癥病例在停用藥物或脫離暴露后肝損害可很快好轉,但也有一些藥物在停藥后幾周內(nèi)病情仍可繼續(xù)加重,并需要數(shù)月的時間才能康復。55編輯ppt〔二〕加強支持療法臥床休息,給予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zhì)、維生素類,飲食不佳者靜脈輸注葡萄糖。急性肝損害,仍以支持療法為主,旨在維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維護重要器官功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每日熱量應維持1500~2000kcal,可輸注高滲糖液配制的能量合劑、富含支鏈氨基酸的注射液,以及新型脂肪乳劑,維持水、電解質(zhì)、酸堿平衡。56編輯ppt〔三〕加速藥物的排泄急性中毒的患者,可通過洗胃、導瀉、活性炭吸附等措施去除胃腸殘留的藥物,還可通過滲透性利尿、血液透析促進血液中肝毒性藥物的去除?!菜摹骋话惚8嗡幬锒鄶?shù)藥源性肝損害的治療與病毒性肝炎相同,采用一般保肝藥物、維生素類藥物、降酶藥及對癥治療等肝功能很快好轉。57編輯ppt〔五〕促進黃疸消退黃疸深者可靜脈滴注甘草酸類制劑,如甘利欣、強力寧等,該類藥物具有類似皮質(zhì)激素的作用,藥理實驗證明能減輕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和半乳糖胺所致的急性肝損害,但很少有皮質(zhì)激素所致的嚴重不良反響。還可選用門冬氨酸鉀鎂、茵梔黃注射液等藥治療。58編輯ppt對藥物所致的肝內(nèi)膽汁淤積首選
——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口服后,大部在回腸內(nèi)競爭性地吸收,以減少腸肝循環(huán)池中疏水性膽汁酸的吸收;被吸收的UDCA,由肝細胞攝取后再分泌至膽小管中,與H2CO3的氫離子結合,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流,減少膽栓形成;血清中UDCA含量增加10~20倍,占總膽汁酸鹽成分的40%~50%,而疏水性膽汁酸鹽的含量相應減少,從而減少膽汁淤積引起的繼發(fā)性肝損害;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59編輯ppt〔六〕促進肝細胞再生急性肝衰竭的治療原那么根本上同爆發(fā)性肝炎。促肝細胞生長素能刺激肝細胞DNA合成及促進其再生,200mg/d加于葡萄糖液內(nèi)靜脈滴注。易善力〔Essentiale〕必需磷脂〔多烯磷脂酰膽堿,PPC〕,可結合于肝細胞膜結構中,對肝細胞再生和重建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明顯減輕中毒性肝損害的組織學變化及改善肝功能。重癥者每日用2~4支(250mg/支),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輕癥者每日1~2支或口服途徑給藥。新鮮凍干血漿:重癥病例可酌情適量輸注新鮮凍干血漿,有助于糾正凝機制障礙。60編輯ppt〔七〕前列腺素E〔PGE〕近20年來年有不少關于前列腺E〔PGE〕保護肝細胞作用的實驗與臨床研究報導。PGE有E1與E2兩種,二者的生物活性相似。肝實質(zhì)細胞并不生成PGE,但它有PGE的受體,是PGE的靶細胞。離體鼠肝細胞培養(yǎng)實驗證明,PGE2對四氯化碳致肝細胞損害有保護作用。①抑制免疫反響;②抑制細胞毒因子〔如四氯化碳〕的作用;③提高細胞內(nèi)cAMP水平,抑制磷酸脂酶活性,保護肝細胞膜及溶酶體膜,防止肝細胞壞死;④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61編輯pptSheiner在一組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中,觀察了PGE1治療HBV及藥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AHF)的療效,結果提示:PGE1早期治療有效,一般應用200mg/d,加于葡萄糖液內(nèi)靜滴??梢鸢l(fā)熱及消化道反響,使其應用受一定限制。其確切機制有待進一步說明。關于PGE治療藥源性肝損害的前景,有待積累更多的臨床資料。62編輯ppt〔八〕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目前仍有爭論以往認為,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具有解毒、抗炎、利膽及抗過敏作用,能抑制其免疫反響,改善全身病癥和肝功能,可用于治療藥物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和和膽汁淤積。近年來有人根據(jù)臨床實踐證明激素并不能縮短藥源性肝損害的病程,提高存活率,且可引起許多不良反響,故不推薦應用。但對少數(shù)特殊類型的藥源性肝損害,如肉芽腫性肝炎、肝紫癜病,卻具有一定的療效。63編輯ppt〔九〕特殊解毒劑藥物經(jīng)藥酶系統(tǒng)生成的反響性代謝物親電子物質(zhì)及自由基,均在消耗細胞內(nèi)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根底上發(fā)揮其肝毒性作用。GSH是一種含巰基〔-SH〕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占肝細胞可溶局部巰基的90%以上,占肝細胞各種巰基〔thiols〕總量的30%以上。以兩種形式存在于細胞內(nèi):復原型〔GSH〕占總巰基的95%以上;氧化型〔硫醚谷胱甘肽,glutathionesulfide,GSSG〕,僅占總量的5%以下。肝細胞內(nèi)的GSH,依賴ATP的參與,經(jīng)二步反響合成,第1步在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synthetase〕作用下,谷氨酸與半胱氨酸先合成γ-谷氨酰-半胱氨酸二肽,第二步是在GSH合成酶作用下,甘氨酸殘基與半胱氨酸相連,最終形成γ-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三肽,即GSH。64編輯ppt半胱氨酸含有巰基,是GSH的關鍵組成局部,在GSH合成中起重要作用。GSH具有代謝去除反響性代謝物的重要作用,例如GSH與藥物親電子中心結合時,即半胱氨酸上的-SH基團取代異物嗜電子中心的原子,復原型GSH那么變?yōu)檠趸偷腉S-。GSH也是體內(nèi)最主要的抗氧化劑,它依賴GSH過氧化物酶〔GSHPx〕的催化,能代謝去除過氧化氫〔H2O2〕和許多有機過氧化氫〔ROOH〕,終止自由基的連鎖反響,防止肝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化。根據(jù)以上所述,GSH是體內(nèi)代謝去除親電子物質(zhì)及自由基的最關鍵成分,藥物及毒物引起肝損害,都是在耗竭GSH的情況下,最終才與細胞的大分子結合引起肝損害。因此促進體內(nèi)GSH的合成或提供外源性的GSH,將可阻斷或減輕藥物的致肝損害作用。目前有兩種特殊解毒劑已用于臨床。65編輯ppt〔1〕外源性N-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凈,acetylsysteine〕:補充外源性的N-乙酰半胱氨基,可促進GSH的合成,但應掌握補充時機,愈早愈好,例如攝入ACM者以10小時內(nèi)補充治療效果最好,可明顯降低死亡率。劑量和用法:150mg/kg參加250ml葡萄糖液內(nèi)15~30分鐘滴完;然后以50mg/kg參加500ml葡萄糖液內(nèi),4小時內(nèi)滴完,再以100mg/kg參加1000ml葡萄糖液內(nèi)16小時內(nèi)滴完,20小時總劑量為300mg/kg左右。口服劑量:初次劑量140mg/kg,維持量70mg/kg,每日4次。撲熱息痛中毒性肝損害可用N-乙酰半胱胺酸治療。66編輯ppt〔2〕外源性GSH:補充外源性GSH,以防止細胞內(nèi)GSH的耗竭,從而保護肝細胞,并與反響性代謝物結合,促進其從尿中排泄,從而減輕肝毒性。常用制劑為古拉定,即復原型GSH,輕癥每次300mg,肌注或靜脈滴注,每日1~2次,重癥每次600mg,靜脈滴注,每日1~2次。67編輯ppt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VitC〕和維生素E〔VitE〕在GSH的參與下,發(fā)揮其抗氧化作用。VitC是烷氧自由基的強效去除劑,在反響中,生成脫氫VitC,后者在GSH的作用下,又恢復為天然的VitC;VitE能傳送1個電子給自由基,其本身亦變?yōu)檠趸腣itE-自由基復合物,GSH那么使其恢復為天然的復原型VitE。對藥物所致的急性肝損害,在應用GSH根底上,可用大量維生素C3~5g/d,靜脈滴注,有輔助GSH解毒的作用。輕度患者VitC及VitE口服即可。異煙肼引起的肝損害可用較大劑量的維生素B6靜脈滴注治療。68編輯ppt肝移植藥源性肝損害出現(xiàn)黃疸時,發(fā)生AHF的危險性為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5 Section B 1a-1d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籃球 體前變向運球技術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第 8 課 世界市場與商業(yè)貿(mào)易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2019)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2 經(jīng)濟與社會生活
- 第14課 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三
- 2025年中國羅紅霉素市場調(diào)查研究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年出欄40000頭標準化種豬場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立項
- 粵教A版信息技術第二冊《第1課 調(diào)查旅游意向》教學設計
-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 1a-2b)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Unit 1 Friendship-listening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滬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2025年稀土保溫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湘教版三年級美術下冊教案全冊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標準農(nóng)田施工質(zhì)量評定規(guī)程
- 試油(氣)HSE作業(yè)指導書
- 重癥監(jiān)護-ICU的設置、管理與常用監(jiān)測技術
- 法律顧問服務投標方案(完整技術標)
- 中醫(yī)藥三方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 2024年《動漫藝術概論》自考復習題庫(附答案)
- 2024年職業(yè)技能“大數(shù)據(jù)考試”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考試題庫與答案
- 慢病報卡系統(tǒng)使用流程圖
- 2024年遼寧軌道交通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小升初數(shù)學總復習專題訓練: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梯形的面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