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馬說》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八年級下冊《馬說》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八年級下冊《馬說》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八年級下冊《馬說》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八年級下冊《馬說》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說》【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2、了解作者,理解托物寓意的手法。3、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體會作者的情感?!緦W習重點】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緦W習難點】討論對人才的看法,樹立價值觀觀念,體會作者的情感?!窘虒W方法】朗讀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教學課時】一課時【導入新課】《的盧妨主》三國時,劉備得到一匹好馬。有人對劉備說:“快別騎它了!這種馬眼下有淚槽,額上有白點,名字叫的盧,騎它會妨主?!眲湔f:“謝謝你的好意。不過人的生死是由上天來定的。豈是馬能妨礙了的?”后來有人想暗害劉備,被劉備發(fā)現(xiàn),急忙逃出,可是卻被一條幾丈寬且水流湍急的大溪擋住。這時追兵到了,劉備只好躍馬下溪,結果連馬帶人陷在泥水里,劉備加鞭喊道:“的盧!的盧!今天妨礙我了!”不想那馬忽的從水中躍起三丈,飛上了對岸,劉備脫身了?!咀髡吆喗椤宽n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xiàn)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詩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唐宋散文八大家:唐朝有“韓柳”(韓愈、柳宗元);宋朝有“三蘇”(蘇洵、蘇轍、蘇軾),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巧記口訣:唐“韓柳”,宋“三蘇”和王曾歐?!疚捏w知識】“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間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跟現(xiàn)在的雜文大致相近。通常采用托物寓意、以小見大的寫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來說明某個道理。本文以“馬”為說的對象,是借寫馬的遭遇來抒發(fā)自己對社會的看法。由此可見,韓愈寫《馬說》這篇文章是不是僅指傳說中的人和物,他是有其用意的?!颈尘版溄印俊恶R說》寫于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書宰相請求被提拔重用,均未被采納,故郁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臣當?shù)?,政治黑暗,眾多的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所以借千里馬遭遇發(fā)“伯樂不常有”之感嘆?!绢}目解說】標題“馬說”即“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點明寫作議論的對象和文體。本文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讀音停頓】世/有伯樂(bólè),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zhǐ)辱于/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于/槽櫪(cáolì)之間,不以千里/稱(chēnɡ)也。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疏通文意】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伯樂:本名孫陽,字伯樂,春秋時秦國人,擅長相馬。而:連詞,此處表轉折關系,譯為“可是”。雖:即使。奴隸人:奴仆駢死:(和普通馬)一同死。駢,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不以千里稱:不以千里馬而著稱,指人們并不知道。翻譯: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jīng)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千里馬,也只能在馬夫的手里受辱,和(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拿千里馬的美名來稱呼它。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食:吃一次?;颍河袝r。石: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食:同“飼”,喂。而:連詞,表承接,可譯為“來”是:指示代詞,這樣。雖:雖然。能:才能,能力才美:才能和優(yōu)點見:同“現(xiàn)”,表現(xiàn)且:猶,尚且。等:等同,一樣安:怎么。翻譯:日行千里的馬,一次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喂千里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策之:用馬鞭趕它。策,馬鞭,這里是動詞,用馬鞭驅趕。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食之不能盡其材:喂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材,才能、才干。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臨:面對。嗚呼:表示驚嘆,相當于唉”其:表示加強詰問語氣。邪:同“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其:副詞,表推測語氣,大概,恐怕。翻譯:用馬鞭趕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養(yǎng)它,卻不能讓它竭盡才能,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馬鞭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文言積累】1、通假字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祗”zhǐ,同“衹(只)”,只、僅)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同“飼”,喂)③才美不外見(“見”xiàn,同“現(xiàn)”,表現(xiàn))④其真無馬邪(“邪”yé,同“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2、詞類活用①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形容詞作動詞,吃盡)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shù)量詞作動詞,日行千里)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用馬鞭驅趕)④食之不能盡其材(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盡,竭盡)3、古今異義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奴隸,古義:仆役。今義:為奴隸主勞動而沒有人身自由的人。)②一食或盡粟一石(或,古義:有時。今義:或者。)③是馬也(是,古義:這樣。今義:判斷動詞。)④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古義:疑問詞,怎么。今義:安全,平安,安定,安裝。)4、一詞多義之:策之不以其道(代詞,代千里馬)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詞,湊足音節(jié))祗辱于奴隸人之手(助詞,的)其:策之不以其道(代詞,它的)其真無馬邪(副詞,表示加強詰問語氣)其真不知馬也(副詞,表推測語氣,大概,恐怕)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詞,千里馬)【整體把握】1、表明伯樂和千里馬之間的關系句子是什么?明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2、文中的千里馬有什么特征?明確:日行千里、食量大。3、沒有伯樂,千里馬會有哪些遭遇呢?明確: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4、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明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5、課文中哪一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比缓蠊P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接下來,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及其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fā)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最后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菊n堂小結】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他給了一個人杰出的才華,也許就不會再給他極佳的運氣,千里馬難以遇見伯樂,幾乎是古往今來大多數(shù)人才無法擺脫的宿命。然而,杜牧雖懷才不遇,卻成就了萬世詩名;劉禹錫雖身居陋室,安貧樂道的美德卻流芳百世;韓愈雖然沒有遇到伯樂,但是,他用他的詩歌,他的文章,他一生的言行,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懷才不遇,那就做自己的伯樂!【板書設計】【拓展延伸】1、我國古代還有哪些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人發(fā)出過不平之音?試舉幾例。明確:(1)陶淵明: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2)王勃: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3)李白: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4)杜甫: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5)杜牧: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