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_第1頁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_第2頁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_第3頁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_第4頁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

一天即將完結(jié),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日記(通用1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是一個烏云籠罩而不下雨的一天,風,趁人之危,吹了N股大風,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

今天數(shù)學課上老師把昨天的作業(yè)拿來講,我們拿出了作業(yè)。老師一題題地給我們講,正當講到作業(yè)第95面第8題的時候,我十分激動。因為這是我自己想出來另一種方法的難題,我迫不及待,著急著,希望老師能點我,讓全班同學聽我的方法??衫蠋煵]有點我回答,本來我以為只有一種方法,可聽了同學的,我得到了多種答案。這時我終于忍不住舉起了小手,“老師”,“老師”?!拔疫€有一種好方法。”這時老師點了我,我不像別人一樣,分成綠草、紅花、黃花……我走到黑板旁,感覺自己是個老師一樣又不敢大聲說,所以,我站在黑板旁用沙啞的聲音說:“我的方法是把它們畫成一個十字形,把它們分為4等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份的綠草正好是一半的面積……”說完后,我松了一口氣。

今天,我對自己的想法包括答案都感到很自豪,這一道小小的數(shù)學題竟然有如此多,如此巧妙的方法。數(shù)學既鍛煉我們的智力,讓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還讓我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我正和妹妹玩得高興,奶奶非把我叫去,讓我給她算一筆賬。

奶奶買了3斤4兩的雞蛋,每斤的價錢是3元5角,奶奶付了12元,應(yīng)該找回多少錢?奶奶的話音剛落,爺爺就說道:"找1角錢!"我不相信爺爺能算得這么快,便用我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計算:單價乘數(shù)量=總價;付出的錢一花的錢=找回的錢,正好與爺爺?shù)牡脭?shù)一樣,找1角錢。我問爺爺為什么算得這么快。原來爺爺把3元5角分成3元+5角,先算3.4乘3=10.2元,再算3.4乘0.5既3.4的一半是17元,所以一共花了11.9元,付出12元,當然一角錢了。爺爺講完后,我明白了,他原來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在我們周圍,到處都可以用到數(shù)學。讓數(shù)學來為我們服務(wù)吧!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里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后,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fā)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yīng)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從這里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jīng)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jù)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

這就是用假設(shè)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shè)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我們做算術(shù)題時,最怕做很復(fù)雜的題目,這時,巧算就起到作用了。

現(xiàn)在,我來教你們兩種巧算的方法吧。

第1種:如果你遇到“頭同尾合十”的計算題時,你可以這樣巧算:用十位上的數(shù)字乘以十位上的數(shù)字加1的積,再乘100,最后加上個位上2個數(shù)字的乘積。例如:5357=?怎么樣?想出來了嗎?其實很簡單,先5+1*5=30,然后再30*100=3000,最后3000+(3*7)=3021很簡單吧,其實你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就可以了。

第2種:“頭同尾合十”的計算題你會做了,可你會做“尾同頭合十”的題目嗎?現(xiàn)在我教你:十位上數(shù)字的乘積加上個位數(shù)字的和,再乘100,最后加上個位上的數(shù)字的積。例如:26*86=?哈哈,簡單吧,只要你先2*8+6=22,然后再22*100=2200,最后2200+(6*6)=2236。

現(xiàn)在你學會了這種方法,碰到這種類型的題目,就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算,怎么樣,巧算很有用吧!

正文內(nèi)容簡介: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shù)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在昨天的數(shù)學課上。。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反其道而行之",其實在有些數(shù)學問題上,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在昨天的數(shù)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出了這樣一道頗有趣的數(shù)學題: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的時候是第幾天?

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來思考的話,我們應(yīng)該從條件出發(fā),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結(jié)論??墒窃谶@道題中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這句話。于是,我就從后往前推:長滿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長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時候就長了半池。本來是日增一倍,現(xiàn)在便成了日減一倍,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這樣的思路,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得解。

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shù)學,它的用途十分廣泛。星期天,爸爸帶我去專賣店買衣服,他挑中了一條褲子,標價286元。結(jié)賬時,爸爸用了會員卡可以打8折,這時他微笑著問我:“建樹,最近你不是學到了小數(shù)的乘法了嗎?你來算算這條褲子8折的話要付多少元?比原來的價錢少多少元?我拿起紙和筆飛快地算起來:如果打8折就是286乘0.8等于228.8元。比原價少:286減228.8等于57.2元。我抬起頭來說:“8折要228.8元,比原價少57.2元,對嗎?”爸爸說:“對的,你真聰明!”

我忽然想到:當另一個乘數(shù)小于1的時候,它們的積小于第一個乘數(shù)。付完錢后,我們又來到了菜場。我們先到了水產(chǎn)區(qū),準備買一條扁魚,我問阿姨:“扁魚多少元一斤?”她說:“8元一斤?!蔽姨袅艘粭l中等大小的扁魚,阿姨稱了下1.3斤。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1.3乘8等于10.4元,爸爸摸著我的頭說:“又對了!”阿姨收了我們10元,又送了我們幾根香蔥,付完錢后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小數(shù)的乘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要好好的學習和利用它。

這一次數(shù)學考試,我竟然考了100分!還記得我懷著緊張的心情考完了這份卷子。第一堂課下,我發(fā)現(xiàn)桌子上有一張白白的紙,我心想:不好!難道是考試卷發(fā)下來了嗎?我不禁哆嗦起來,翻開一看,原來是大試卷,不是答題卡,我松了一口氣。第二堂課開始我就覺得心神不定了,好像將要有一件事情發(fā)生在我身上,總之渾身都不安寧。下課了,我來到課桌前,發(fā)現(xiàn)又有一張白紙出現(xiàn)在我的課桌上,“這肯定又是大試卷。”

我若其事地翻開那白紙,一看,這不是大試卷,而是真正的答題卡,上面還有一根“火腿腸”和“兩顆雞蛋”正瞪大眼睛望著我呢!我緊張的心頓時放開了,變成了一顆高興的不能再高興的心,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數(shù)學考滿分。以前都是就差那么幾分,所以考滿分就成了我心目中的一個夢想,今天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

回到家中,我想給媽媽一驚喜,哭著對她說:“媽媽……我數(shù)學……沒……沒考好……”媽媽擔心地問:“怎么會考不好呢?你平時不是很努力的嗎?”說完,我擦擦眼淚,忽然變了個臉說:“哈哈!媽媽你上當了!我考了100分,你以為你女兒有這么笨嗎?”“唉!你這小丫頭,演技到不錯,長大了你就去當演員吧!”說完我們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在數(shù)學興趣課上,莊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道有趣的題目:

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壽星。一打聽,這位老壽星已經(jīng)141歲了,乾隆帝便贈了一聯(lián)給老人: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乾隆帝要隨行的大臣紀曉嵐對出下聯(lián),這可難不倒他,他的下聯(lián)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lián)里,藏有一道數(shù)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lián)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lián)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lián)中也藏有數(shù)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lián),以詠物喻事,而且非常善于把一些數(shù)字嵌在對聯(lián)中,使對聯(lián)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里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錢了嗎?媽媽說:“傻女兒,怎么會不用錢呢?”

我說:“因為上面寫著買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錢啦!”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眿寢層终f買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嗎?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么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diào)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為我知道這里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shù)學知識。我?guī)е淇斓男那?,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shù)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并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后多問問題。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跟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場。

早上8點多鐘,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南大街。正巧,站臺邊有一位老爺爺,他的身邊有一臺“會說話”的秤。

看到我走過來,老爺爺笑著說:“小朋友,稱體重嗎?”

我有點好奇地問:“稱一次要多少錢呀?”

老爺爺爽快的回答:“稱一次只要1元,而且還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穩(wěn)。老爺爺把開關(guān)打開,只覺得有一個軟軟的東西往我的頭頂上一碰,隨后,機器上打印出一張小長方形的紙條,上面寫著:“體重:27.0公斤身高132.5厘米”呀!這半年我長高了4厘米,可是體重呢?

這時,我記起數(shù)學課上老師說過,“千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公斤,沒想到今天被我遇見了,而且我知道我的體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來的路上,我好開心?。∥乙欢ㄒ焉眢w鍛煉的棒棒的!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首都北京。早在好久之前,我就聽說北京哪兒風光無限,我早就想去了,可不,今天我就要去了!

早晨,我從家里9:10分出發(fā),9:30乘公交車去機場,一路上,我傻呆呆地望著窗外,盼著早點到機場。10:30分,終于到機場了,爸爸問我:“文文,這一路上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呀?”我毫不猶豫地說:“嘻嘻,當然是一小時嘍!”爸爸一心想刁難我,就說:“擺出個算式,試試?”我也不示弱,急忙回答說:“這個簡單!先把30—30=0,再把10—9=1,就是一小時,但是,對我來說可以直接說出來!”爸爸沒轍了,只好放我去玩。

原本飛機是11:15出發(fā),可是空姐突然在廣播中說:“親愛的旅客,對不起,空中航班較多,會誤機,請您耐心等等,謝謝合作!”聽到這一切,媽媽突然崩潰了,無奈地說:“本來安排好的一切,就因為誤機,全給打亂了!還不知道會誤多少時間,唉!”將近過了25分鐘,終于起飛了,是在11:40分起飛,在飛機上,我望著天上的朵朵白云,看著看著自己就和白云平行了,又過了一會兒,看不見地面了,一朵朵白云掩蓋著地面,好像是在給大地披上一層薄紗。

沒過一會兒,就到北京啦!這時是:2:10分,爸爸又開始問了,他問:“從溫州到北京開始起飛到目的地飛了多少時間?”我不耐煩地說:“當然是兩個半小時啦!”爸爸說:“嗯,不錯不錯?。 ?/p>

哎呀,我不多說了,我還得上車呢!

寒假時,我的媽媽找來裝修公司把房間重新裝修了一下,客廳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鋪地磚,正在計算面積時,我興高采烈地要求:“我的媽媽,我已經(jīng)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算?!蔽矣镁沓邷y量了客廳的長是5米,寬是3.8米,它的面積應(yīng)該是5*3.8=19平方米。

我自豪地告訴我的媽媽,買19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我的媽媽笑著問我:“我要買的是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我的媽媽大約需要多少塊嗎?”我一下子愣住了,平靜了一會,我想到:我先計算出我的媽媽需要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它的面積,不就能得到數(shù)量了嗎?于是,我先計算出每片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6*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于52.78,那我的媽媽客廳的地磚應(yīng)該買53片就夠了。我驕傲地告訴我的媽媽:“我的媽媽,買53片就行了?!?/p>

我的媽媽夸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墒琴I單時,我卻看到我的媽媽買了56片,我奇怪地問我的媽媽:“不是計算好了53片了嗎?你為什么要多買三片?”我的媽媽告訴我,因為在施工的過程存在損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shù)量多一些,她還告訴我,生活是具體的,在有效運用數(shù)學方式時,還必須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才能讓數(shù)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我的外公是個關(guān)心國家的好公民。今天,他帶我去郊外考察,多認識些動、植物。

他一時興起,問我:“我這里有個等式,你看看吧?!”

我的心一下子被外公這個神秘的等式吸引住了,連連點頭,說:“YES!”(是的)。

外公被我的話逗笑了,說:“小丫頭,告訴你吧,1=10∶0000!你知道為什么嗎?”

我心里別提多納悶兒了:這個等式真怪呀!1和10∶0000可有天壤之別呀,1怎么會=10∶0000呢!不可能,外公可能是在唬我,我偏不上當,看他拿我怎么樣?于是,我漫不經(jīng)心地問:“到底為什么呀?真難懂,您還是快點告訴我吧!”

外公聽了,耐心地給我講解:“其實這很簡單!1表示1年,10∶0000表示10∶0000人?!?/p>

我半信半疑地又問:“這雖然簡單,可為什么1年會等于10∶0000人呢?我又不明白了,再給我好好說說看!”

外公笑了笑,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一天,人們能砍好幾十棵樹,一年就能砍好幾萬棵樹,也就是說四、五年過去了,可能樹林就沒了一些,這樣會對環(huán)境造成了破杯,使土質(zhì)松散了。如果一年發(fā)好幾次大水,那將會犧牲十萬多人;如果樹多了,人也沒必要犧牲那么多!難道居居幾萬棵樹能抵過所有在災(zāi)難中喪生的人們嗎!所以我說的等式的意思就是說一年砍幾萬棵樹,會徒增十萬多的犧牲人員!”

我聽了,羞愧地說:“我以后會多種樹,種花,為地球媽媽做‘美容,為保護地球媽媽做出貢獻!”在此,我也要鄭重地告誡人們:“不要再毀壞大自然,不要再毀壞動物的家園,更不要再毀壞我們這個幸福的家園!”

那天,數(shù)學的一個單元學完了,老師就進行了一次測試。

拿到試卷,我先大致瀏覽了一下,嘿,好簡單!我不禁沾沾自喜,立即拿起筆馬不停蹄地奮筆疾書起來?!吧成成场辈坏?0分鐘,我就一口氣答完了所有的題目,筆朝桌上一扔,也不檢查,就趴在桌上神思起來。想著想著,我好像聽到了馮老師那響亮的又略帶點喜悅的聲音:“徐浩宇100分!”又仿佛看見了我滿面春風,伴著同學們們羨慕的目光和掌聲走向講臺……我越想越得意,竟控制不住地笑了起來。

真的到了報分的那天,我自信滿滿地來到學校,走路時甚至連門都嫌小,更別說拿正眼看人了。報分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沮喪地下臺,看著座位上等待報分的同學們擔憂的模樣,我又忍不住地漾起笑容。突然一個冷冷的聲音傳來:“徐浩宇84,要嚴重批評?!蔽乙幌伦咏┳×?。我以為自己聽錯了,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全班同學們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我,我確定了這一現(xiàn)實。我羞得滿臉通紅,真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我呆呆地站起來,呆呆地取回了試卷。

下課了,我獨自趴在桌子上,看著試卷上一個個的紅叉,又想到自己之前的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真是后悔不已。突然,我感覺自己的視線模糊了,眼淚從眼眶里順著鼻梁流下來,滴在桌子上,滴在試卷上……

那一次,我哭了,傷心地哭了!

慢慢地,數(shù)學已經(jīng)成為人們心目中毫不生疏的詞語了。今天,爸爸給我出了一個數(shù)學題,一起來看看吧!

題目:一個長一米20厘米,寬九十厘米的長方形鋁片,剪成直徑30厘米的圓片,最多可以剪成幾塊?

我想:應(yīng)該先轉(zhuǎn)換單位,變成120厘米,然后乘90厘米,再除以30厘米嘛?或者轉(zhuǎn)換單位,再分別除以30厘米求倍數(shù),再乘起來?這兩種方法在我腦子里一片混亂時,媽媽前來救陣。我把我的兩個方法,分別告訴了媽媽,媽媽想了一下,說:“這一道題目,應(yīng)該用你的第二種方法來做。首先,用你的的一種方法來做的話,是120x等10800(平方厘米)10800÷30=360(塊)答案應(yīng)該是360塊,這里怎么可能會有這么多呢?如果用第二種方法來做,應(yīng)該120÷30=490÷30=33x4=12(塊)這樣還比較靠譜些。其次,可以用畫圖來求?!眿寢屨f著,看了我一眼,我馬上心有靈犀,跑去拿了一張紙,筆,直尺開始畫。很快就畫完了,一個長方形,里有12個方格那個方格里都有一個圓形,一共12個。最終,證明了我的第一種方法是錯的,第二種方法才是正確的!媽媽突然問我:“現(xiàn)在會了嗎?”我大聲地說“會啦!……”聽到我流暢的說出來做這道題的方法,媽媽又說:“可一定要記住,可不是嘴上說的!”“一定遵守!”我做出了一副警察敬禮的樣子,媽媽不禁笑了。

通過了這次的數(shù)學題,我發(fā)現(xiàn)了我的數(shù)學還不是很好,我一定要努力!作一名厲害的數(shù)學小博士!加油吧!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例如:供我們上下樓的樓梯一共有多少級?家里一共有多少燈泡?我們吃一頓飯要用多長時間……而今天,我卻在想我們?nèi)昼娔茏鍪裁础?/p>

早上起來后,我開始洗臉刷牙,媽媽比我早起了好多,現(xiàn)在正在晾衣服。我感覺有點無聊,便拿起了手表開始給媽媽計時,看她幾分鐘能晾好衣服。過了一會兒,我按下了秒表,一看,不多不少,剛好三分鐘。媽媽看見了我在計時,沒好氣的對我說:“在這里計時有什么用?你干脆想想你做事要多長時間吧!”聽了媽媽的話,我說:“我開門只要三秒鐘!”“想點有用的!”

媽媽說完,便去燒早飯了。我坐到了書桌旁,埋頭想起了我做事需要的時間。“我做一列口算要1分鐘;看一本書要1小時;洗一次碗要10分鐘;吃一頓早飯要……”“郭松源,吃早飯啦!”我剛想到吃早飯,媽媽還真要我去吃了。我飛快地跑向了餐桌,拿起了手表擺在了一邊,準備再一次計時。按下了計時鍵后,我狼吞虎咽的消滅了眼前的白粥,在心里想:“我吃早飯要多長時間呢?”我邊想邊按下了手表上的暫停鍵,看了一下時間——15分23秒!“原來我吃早飯要用‘15分23秒’?。 蔽亦哉Z道。媽媽見我如此的無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