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通用6篇)《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學問與技能:
⑴相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⑶了解頤和園的內(nèi)容,質(zhì)疑──探討:
作者是按怎樣的依次巡游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⑷找出描寫景物的句子,體會特點。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質(zhì)疑──探討自主、合作的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
⑵通過體會句子,學會抓住特點進行描寫。
3、情感看法價值觀:
激發(fā)酷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關(guān)鍵
1、了解頤和園的內(nèi)容,質(zhì)疑──探討:
作者是按怎樣的依次巡游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駕馭生字詞。
2、粗知文章內(nèi)容,學習頭尾兩段。
3、了解巡游依次。
教具打算
放大的頤和園插圖。
教學過程
一、揭題,簡介頤和園
1、生自由介紹頤和園:
最好由巡游過此園的學生上臺介紹,可出示圖片、相片,不管去過的,可憑見過的圖片或想象講一講。
2、師歸納:
北京西郊有一座規(guī)模雄偉的古典園林名叫頤和園。它原名“好山園”,后又名“清漪園”,是古代皇帝尋歡作樂的行宮。清朝的慈僖太后執(zhí)政后,為把它作為避暑游樂之地,競移用海軍費用,重加修建并改稱“頤和園”。國內(nèi)各種園林建筑300余間。該園善用地形,構(gòu)造奇妙,形成“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布局結(jié)構(gòu),是我國建筑技術(shù)與藝術(shù)的結(jié)晶。
解放以后,這個園成了旅游勝地。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主識字。
2、出示詞語進行速記。
3、了解疑難詞語的意思:
畫肪:指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琉璃瓦:內(nèi)層用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態(tài)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艷麗、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宇宙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肪形欄板。
三、理清全文思路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
人、事、景、物。
寫景的文章開頭與結(jié)尾一般采納什么樣的結(jié)構(gòu)寫,大家說說:
總分總。
看書,找出頭尾兩段,看看主要講什么?
開頭主要講頤和園是個漂亮的大公園。
結(jié)尾主要講頤和園到處都是漂亮,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這開頭與結(jié)尾是什么關(guān)系?
首尾呼應。
剩下的自然段圍圍著頤和園的漂亮來寫呢?
四、理清2~5自然段的思路
自由讀2~5自然段完成練習:
2~5自然段是根據(jù)──的依次寫的。
(方位)
畫出表示方位依次的語句。生自由畫后匯報。
生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出名的長廊。
生2: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生3:登上萬壽山。
生4: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師引導:到了昆明湖還巡游了什么?
(十七孔橋)
現(xiàn)在完成練習:
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五、總結(jié)
我們了解了頤和園的漂亮景色,作者是怎樣把到處景點寫詳細的,下一節(jié)課再讀。
六、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頤和園的漂亮景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聽寫:
宮殿長廊油漆栽滿昆明湖清爽閣樓
2、復習昨天學過的2~5自然段的巡游依次:
(方位)依次,巡游了(長廊)──(萬壽山腳下)──(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二、講讀課文
大家自由讀課文。
最喜愛讀哪一段就先說哪一段:
采納的方法與以前的一樣,先找喜愛的段、句、詞,再說好在哪,最終再感情朗讀。
生自學5分鐘。
聽取匯報。
生1、生2、生3各說一段,師為了結(jié)合方位依次講,有意選取最終一段──昆明湖。
1、精講昆明湖第5自然段:
方法同上:
找、說、讀。
自由讀。
自由匯報。
師以小調(diào)形式詢問閱讀狀況。
⑴昆明湖的漂亮景物有哪些?
(堤岸、石橋、小島、石橋)
⑵大家產(chǎn)當導游介紹這些景物:
生1講堤岸:以他自己的語言講,留意不能忽視長、式樣不同、倒垂的這些特點。
師適時予以提示,同時激勵學生用學過的詞匯、詩詞、修辭來講詳細景物。
請一生上臺畫堤岸,大家想象:
長長的堤岸像什么?
(龍)
師想象創(chuàng)設:
婉蜒的龍,正騰游上岸,伏在岸邊,翹頭欲向天空飛去,卻癡迷這漂亮的昆明湖水,久久不愿離去。
問生:美不美啊!
(美)
大家一起把這么美的景物讀一讀。
再請一生上臺畫楊柳,請大家齊誦《詠柳》等課外學過的有關(guān)柳的詩、詞或由生想象自己補充。
想象句:“萬條垂下綠絲絳”;千條萬枝笑春風;長腰柔擺舞春風。
(盡量激勵學生大膽說)
現(xiàn)在一起讀兩處景物,要求讀出美來,讀出對景物的愛來。
湖心島、十七孔橋一樣講法,留意強調(diào)十七孔橋的特點:
上百根石柱、上百只小獅子,姿態(tài)不一。
要求讀出趣味:
齊讀,抽幾個記性好的學生找?guī)拙涿利惖膩肀骋槐场?/p>
2、講萬壽山及山腳:
我們已經(jīng)巡游過了昆明湖現(xiàn)在向萬壽山迸發(fā)。
⑴大家知道文章的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交代了地點,我們由昆明湖去萬壽山也應當怎樣交代于句呢?
生自由說后歸納:
走過昆明湖,就來到萬壽山。
昆明湖的水,倒映著萬壽山,我們向萬壽山走去。
繞過昆明湖,就是萬壽山。
師啟發(fā),那我們不看山底,干脆登山了,同意么,不同意,就從山腳看起。
走過昆明湖,來到萬壽山腳下。
⑵自由讀第3自然段:
把看到的景物用“”畫出來。
匯報景物: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佛香閣。
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要讀出大殿的美。
⑶自由讀第4自然段:
來到了山腳,想不想往上走,想,就先講一句介紹方位的話。
(“登上萬壽山”)
方法同上:
找、說、讀。
師留意:
由“掩映”一詞挖掘山的神奇美,出示簡筆畫講詞義:景物一半被綠樹所遮只露出一半。由“屹立”一詞講建筑物的高大。
再留意:由“鏡子”“碧玉”講比方的好處,使所描寫的景物變得生動、詳細。方式可飛用比較句對比著講、體會。
師歸納:
萬壽山這一段先寫近的景物,再寫遠的景物,從“向東遠眺”這一語句可以看出這一方位顧序。
出示練習:
要求讀出美。
接下來該去哪里?
(長廊)
怎么交代依次?
(下了萬壽山,來到長廊)
3、講長廊要求生自學此段:
留意點:
⑴方位依次要講到:
長廊──長廊兩旁。
⑵景物有柱子、欄桿、長度、間數(shù)(這里采納了數(shù)字的方式,詳細地交代了長廊的長)、橫檻、花木。
4、歸納出“美”后齊讀長廊這一段。
三、總結(jié)
今日我們先學x再學x和x,最終學x,每一段開頭都介紹了方位:來到昆明湖;繞過昆明湖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下了萬壽山來到長廊。
假如你去游頤和園你能這樣巡游?不能還得按肯定的方位依次,還得從大門進入,先游長廊,再游萬壽山腳和萬壽山,最終游昆明湖。這說明寫作也得按肯定的依次寫。這一切景物都是漂亮的,這幾個白然段都圍圍著1和6自然段寫,這頭尾兩段各起什么作用:總述與總結(jié),這叫首尾呼應。
《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相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玩賞”等詞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頤和園漂亮的景色和課文美麗的語言,激發(fā)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愛好。
4、初步感知作者按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頤和園的漂亮。
2、了解課文的敘述依次。
教學難點:感受頤和園漂亮的景色和課文美麗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領會作者按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打算:收集頤和園有關(guān)的資料及圖片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導入
1、頤和園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fā)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相互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準平舌音(栽zāi,蔥cōng)翹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
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讀后適當評議,重點訂正讀錯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巡游頤和園的依次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依據(jù)是什么?
2、學生自學,師生溝通。
3、探討分段,并指導概括段意。
明確: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其次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終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jié),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探討詞義
⑴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快。
隱隱隱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晰。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樣華麗,光芒耀眼。
形態(tài)各異:形態(tài)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依次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漂亮景色,培育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民族驕傲感。
教學難點:學習隨著視察位置的改變有依次地視察和抓住景物特點描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依次。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打算:教科書、多媒體課件、相關(guān)補充材料
教學步驟
(一)、理清脈絡,把握依次
1、觀賞頤和園課件填空:頤和園是一個x的公園。
2、今日作者會帶我們?nèi)パ灿喂珗@的哪些景點呢?默讀課文(2—5)小節(jié),用————————畫出表示作者巡游路途的句子,并把線路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畫出來。
3、生上臺溝通巡游線路圖。并完成板畫。
(1)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2)通過線路圖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依次來介紹頤和園的嗎?
小結(jié):作者就是根據(jù)自己巡游的先后依次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zhuǎn)換依次或巡游依次。
(二)、講練結(jié)合,細品韻味
1、作者是如何把這些地方的景物描寫詳細的呢?在聽讀課文、觀賞畫面的基礎上,你對哪個景點最感愛好?自己再去細細品嘗。
(用“”畫出景物,抓住景物特點)
▲長廊
(1)小導游講解長廊。(邊講邊演示圖片)
(2)其他學生對導游的解說進行評價。
(3)長廊的長和美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通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分成273間。)學習作者用數(shù)字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這種方法的用處。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描寫長廊的長嗎?(……)
(5)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長廊的一頭,會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兩旁看……的句式說一說)
(6)閑逛長廊,觀賞著五彩的廊畫,聞著微風送來的淡淡花香,你會說:
長廊真是世界上最廊
▲佛香閣和排云殿
(1)請學生介紹佛香閣和排云殿。
(2)聽完講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閣和排云殿的特點嗎(宏偉高大,金壁輝煌)
(3)這些特點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屹立、金壁輝煌、一排排)
(4)指導朗讀,讀出氣概。
▲昆明湖
(1)導游講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鑲嵌在頤和園的一塊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語言表現(xiàn)的
呢(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漸漸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3)品讀句子,理解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練習:
昆明湖真美呀,。
昆明湖的水真綠呀,。
(4)換詞法體會“滑”字。(通過滑——劃的互換,體會昆明湖的靜,游船,畫舫的慢,間接表現(xiàn)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這句話。
▲十七孔橋
(1)導游講解十七孔橋。
(2)發(fā)散思維:十七孔橋上的獅子有哪些形態(tài)呢?(出示練習題: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著小獅子,它們有的x、有的()、有的x……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這17孔橋真x!
(3)師小結(jié):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三)讀寫結(jié)合,臨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終講什么,叫敘述依次。
2、分男女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終一個自然段,聯(lián)系剛才我們學過
的內(nèi)容,想想這篇文章的敘述依次。(指名答,歸納小結(jié)板書)
3、學習《頤和園》這篇文章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作者按地點變換的依次敘述、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視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游樂場等),仿照《頤和園》的描寫手法進行小練筆,按地點轉(zhuǎn)換的依次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3
教養(yǎng)方面:
1、相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堤岸、隱隱隱約”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敘述的依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愛的部分。
教化方面:了解祖國絢麗的文化,培育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民族驕傲感。
發(fā)展方面: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依次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依次。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領悟并學習作者按巡游地點改變、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方法:
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學生所選擇的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引題,板書課題,溝通資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留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駕馭生字的狀況。
3、快速默讀課文,把課文其次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么依次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匯報,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昆明湖
5、引導、點撥:作者是按肯定的巡游依次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聘請導游(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三、再讀課文,把描寫你所喜愛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愛它。并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愛的句子。
四、根據(jù)學生的看法,選擇學習內(nèi)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guān)段落,重點學習其次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zhì)疑。
2、集中溝通: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探討,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激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化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guān)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溝通、展示學習成果。
五、創(chuàng)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jié)合課文、參考相關(guān)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實行自己喜愛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自由組織導游詞)
2、同伴合作,演導游
3、競聘導游、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其次課時
教學要點:
總結(jié)全文,競聘導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學法學“昆明湖”的相關(guān)段落
三、質(zhì)疑問難、回讀全文、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四、環(huán)境教化
五、閱讀收集到的關(guān)于“頤和園”的資料,聯(lián)系課文,組織召開“資料信息會”,匯報形式如下:
1、朗讀摘抄下來的自己喜愛的句、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編寫導游解說詞,競聘“頤和園”的小導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愛的其他方式匯報。
板書設計:
10
頤和園
漂亮的大公園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上
昆明湖
《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漂亮景色,培育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學生的民族驕傲感。
2、能根據(jù)課文所記敘的巡游依次,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屹立”和“隱隱隱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根據(jù)巡游依次給課文分段。教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民族驕傲感。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三)練習按作者的巡游依次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難點
(一)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二)練習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老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聞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日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蹤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相識頤和園的幾個聞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相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guān)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虺鍪疽唤M有關(guān)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用聲韻兩拼法和三拼連續(xù)法讀準字音。重點指導“栽、爽、蔥、朱、賞”的讀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用拆合法記“殿、昆、爽、蔥、郁、堤、雕”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記憶“閣、煌、廊、蔥”的字形?!伴w”屬于外形內(nèi)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煌”屬于左形右聲類,左邊“火”形旁表意,右邊“皇”表聲?!笆[”屬于聲占一部類,“匆”表聲只占中間一部分?!袄取睂儆谕庑蝺?nèi)聲類。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于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精確地表示讀音。如:“恍、晃”兩個字就不能念成(gu1ng)。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識字。
③用比較法(依據(jù)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qū)分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④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記憶:“漆、朱”的字形。
⑤突出強調(diào)“殿、廊、蔥、爽、漆”的字形?!暗睢弊值淖笙陆鞘莻€“共”字;“廊”字“廣”的里面是“郎”字,右邊是“阝”不要寫成“卩”;“蔥”字中間部分是“匆”字不要少寫一點寫成“勿”;“爽”字的寫法,筆順應是“”要把字寫美觀;“漆”的右下角是“”不要寫成“氽”。
記憶字形時,不肯定就是一個生字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可以幾種方法并用。比如“雕”字,我們可以用形近字區(qū)分對比的比較法來記字形;也可以用拆合法來記,把“雕”字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周”,右邊是“隹”(zhu9)。學生要能夠依據(jù)漢字特點敏捷選擇記憶字形的方法。
(3)借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老師要重視培育學生查字典運用工具書的這種實力。學生具備了這種實力將終生受益。
2、說明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醒悟,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樣華麗,光芒耀眼。
姿態(tài)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nèi)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態(tài)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艷麗、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介紹幾種常用的解詞方法:
1)、直觀、演示法。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而又是學生沒有駕馭的,可以用實物、標本、圖片、幻燈等,讓學生干脆看到詞所表示的詳細事物形象,以獲得清楚的印象。例如“琉璃瓦、橫檻、畫舫”這三個詞語,老師就可以出示幻燈或圖片指給學生看,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遠眺”一詞,老師可以讓學生實際去做,以理解詞義。
2)、形象描繪法。有些形容詞的詞義可以用語言描繪形容詞所表示的情境,啟發(fā)學生想象,以達到理解。例如:“金碧輝煌”、“蔥郁”這兩個詞語就可以用形象描繪法來說明。
3)、講解詞素法。有些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詞素組成的,講清學生不理解的詞素,把各個詞素的意思合在一起加工整理一下,學生就能理解詞語的意思了。例如:“姿態(tài)不一”、“神清氣爽”就可以用這種方法。
4)、舉例說明法。
5)、和同義詞、反義詞比較法。
6)、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7)、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以上是常用的幾種方法,講解一個詞時,不肯定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幾種方法并用,會更便于學生精確地駕馭詞義。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宮殿堤岸掩映雕刻長廊蔥郁楊柳屹立金碧輝煌神清氣爽細細游賞隱隱隱約
4、聽寫詞語,當堂檢查識字效果。
宮殿堤岸雕刻長廊蔥郁金碧輝煌神清氣爽細細游賞
(五)齊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質(zhì)疑問難,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決學生中的疑難問題,做到“講其所當講”。
(六)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1、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思索: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位置相鄰的自然段哪些聯(lián)系比較緊密?(第3、4兩個自然段的聯(lián)系就很緊密。第3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仰視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我們可以把第3、第4自然段合并為一段。這種分段方法叫自然段歸并法。)
(2)利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學生探討后,老師歸納訂正,其分段結(jié)果是:一(第1自然段);二(第2自然段);三(第3、4自然段);四(第5自然段);五(第6自然段)。
2、根據(jù)作者的巡游依次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
(2)看書上的插圖或出示風光圖片從感性上領會頤和園幾處景觀的美景。
(3)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作者巡游依次的句子。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出名的長廊。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對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讀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在課文中的作用:這些句子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句子清晰地交代了作者的巡游依次;(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這些句子可以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游記這類文章的特點是“移步換景”,一般是一處景觀為一段。
(4)劃分段落,標出起止。分段結(jié)果:同上。
3、兩種分段方法進行比較:
自然段歸并法適用于任何一篇課文,應用范圍廣,在理解了各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的基礎上,才能運用自然段歸并法比較費時費勁;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適用于游記、參觀訪問記、寫活動的文章,應用范圍較窄,但具有便利、快捷的優(yōu)點。
(七)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1、分段的方法步驟:
(1)通讀全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確定分段依據(jù)。
(2)細讀每個自然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看課文有沒有可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的標記。
(3)精讀全文,根據(jù)分段的依據(jù),正確標出段落的起止。
2、分段的依據(jù):
(1)按時間依次分段。
(2)按事情發(fā)展依次分段。
(3)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
(4)按不同內(nèi)容分段。
(5)按組織材料的邏輯關(guān)系分段。
①總分式(包括總—分段式;總—分—總段式;分—總段式)
②順承段式
③并列段式
④因果段式
⑤轉(zhuǎn)折段式
⑥遞進段式
⑦點面段式(先概括后詳細的段式)
3、分段的標記:
(1)以時間詞語為分段標記。
(2)以地點詞語為分段標記。
(3)以總起、總結(jié)的句段為分段標記。
(4)以過渡句、段為分段標記。
老師要依據(jù)課文特點適時地教給學生的分段方法,培育學生的分段實力,不要急于求成。學生要擅長抓住課文的特點,找準分段的依據(jù)和標記快速精確地給課文分段,在練習中不斷積累閱歷,提高分段實力。
(八)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組詞。
堤x閣x漆x昆x殿x爽x
提x各x膝x混x臀x大x
栽x堂x廊x
裁x黨x郎x
載x賞x朗x
3、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4、思索課后思索·練習中的1、2、3題。
其次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比照,學習課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這幾處景觀的景色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民族驕傲感。
(二)會解答課后思索·練習中的第1、2、3題中的有關(guān)問題。
(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第2、4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詳細的。
三、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內(nèi)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民族驕傲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白頤和園是個漂亮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美麗;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漂亮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巡游那里的美景。)
你們想去頤和園嗎?(想。)那好,就讓我們根據(jù)作者的巡游依次來巡游一下頤和園的美景吧!
(二)明確作者的巡游依次。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其次段。
1、指名朗讀,思索探討,老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出名的長廊。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一眼望不到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作者是用詳細精確的數(shù)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斑@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保?/p>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詳細的?(分層次寫詳細。重點段分層,這是把文章寫詳細的常用方法。)
2、根據(jù)提示給其次段分層。
(1)分層的提示是: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2)分層的結(jié)果:
第一層是第1、2句;其次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其次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其次層:長廊內(nèi)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nèi)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边@說明白什么?
(說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shù)的絢麗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才智。)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白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白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白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1)老師在語氣、語句輕重音、停頓等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2)老師范讀,學生仿照。
(3)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朗讀或齊讀。
留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5、完成課后思索·練習第1題中的第(1)小題。說出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的?
(1)明確要求:先說出長廊的整體特點“長”;再分層說出長廊的外部、內(nèi)部和兩旁各是什么樣的,并以長廊的內(nèi)部為主。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索、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老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找尋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實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實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對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朱紅的宮墻,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漸漸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向東遠眺:隱隱隱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五)完成課后思索·練習第1題中的第(2)小題:登上萬壽山,呈現(xiàn)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樣的景色?
1、提示說明:作者的視察點是固定的,在萬壽山上,地點沒有發(fā)生改變,但是作者的視察視角(方向)發(fā)生了改變,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這與整篇課文“移步換景”的特點是有所不同的。我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擅長發(fā)覺這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部分。讓學生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通過對比,在這種比較中更好地來學習,提高學習實力。
這個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根據(jù)方向改變的依次來寫的,學生可以根據(jù)書上的方向依次來說,也可以改變一下方向依次來說。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六)完成課后思索·練習第3題中的第(2)小題。
1、出示這段話,說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漸漸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2、說說這段話是抓住什么來描寫景物的?
3、學生思索、回答,老師訂正,歸納總結(jié):
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安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詳細、形象?!袄ッ骱豳鄣孟褚幻骁R子”,這個比方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安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熬G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特別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zhì)好?!薄坝未?、畫舫在湖面漸漸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特別安靜?!盎弊峙c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這是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出現(xiàn)出昆明湖安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要邊讀邊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安靜的美來。
(七)學生對課文其次、三段這部分內(nèi)容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探討解答。
(八)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2、思索課后思索·練習中還沒有講的問題。
《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5
1、相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隱約、玩賞”等詞語。
2、初步朗讀課文,理清課文依次。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讀生字并組詞:
殿、廊、柱、栽、筑、閣、朱、堤、雕、獅、態(tài)。
2、留意部首:
殿、栽、朱。
3、留意字形:
殿、廊、栽、朱。
4、讀詞:
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隱約、玩賞
5、組詞:
郎x堤x欄x昆x
廊x提x爛x困x
二、初讀課文
1、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讀課文,要求:
正確、流利。
2、課文先后寫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3、小組合作讀讀課文。
三、作業(yè)
1、寫生字詞。
2、查找關(guān)于頤和園的資料。
其次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頤和園的漂亮景色,培育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加民族驕傲感。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依次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占地約30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今日,我們和作者一起閱讀一下這聞名遐邇的皇家園林。
1、指名讀課文,填空:
頤和園是一個x的古代皇家園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
二、分析
1、請你當個小導游帶我們?nèi)パ灿晤U和園:
⑴默讀課文:
你最喜愛頤和園那個景點?讀完有什么感受?
⑵喜愛的句子多讀一讀,能背下來就更好了。
⑶選擇你最喜愛的方式進行匯報(讀、說、演、畫、貼)。
2、請幾位小導游分別向我們介紹:
⑴長廊:
①“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700多米、273間,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shù)多的特點。
②“每一間的橫楗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p>
這說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構(gòu)圖多樣,從中感悟我國古代絢麗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才智和技藝。
③觀看錄像,體會古代絢麗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才智和技藝。
④把自己喜愛的句子讀一讀。
⑵萬壽山:
①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麗的景象:“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p>
a、間接地感受到佛香閣特別高。
b、記住好詞:
屹立、金碧輝煌的宮殿、閃閃發(fā)光。
c、有感情讀一讀。
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漂亮的景觀:“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漸漸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讀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條件的可以放錄像。
c、再讀一讀。
③體會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⑶昆明湖:
①昆明湖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寬敞。在這里可以觀賞垂柳、堤岸、小島、十七孔橋……
②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才智和技藝。
③有條件的可以展示圖片或者錄像。
三、小結(jié)
1、學完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
驕傲,興奮,沉醉,喜悅……
2、帶著這種感受,把喜愛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有感情地讀讀(最好配有古箏伴奏)。
4、再次強調(diào)一下寫作的依次(尤其是表示巡游依次的詞語)。
四、作業(yè)
1、把自己喜愛的句子抄寫下來。
2、視察熟識的一個景點,寫一段話。
《頤和園》兩課時教學設計6
《頤和園》是義務教化標準試驗教材第七冊第五組的其次篇精讀課文。本組共三篇課文,兩篇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一篇略讀課文《秦兵馬俑》,介紹的都是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额U和園》這篇課文描述了北京頤和園的漂亮景觀,根據(jù)巡游的依次記敘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層次清晰,首尾呼應,語言生動美麗,詳細形象,到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1、相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隱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tài)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漂亮的景色和課文美麗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愛好。
4、學習根據(jù)巡游依次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法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材中配有三幅圖片,分別是長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橋,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漂亮。老師在課前可讓學生查找更多有關(guān)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對頤和園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學文過程中適時展示收集的資料,拓展學生視野。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自學課文,質(zhì)疑問難。
其次課時,精讀課文,領會美景,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為了愛護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寶,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觀評為“世界遺產(chǎn)”,編成《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我國已有多處景觀名列其中。
播放cai課件:
《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一書,翻開扉頁,上面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文化景觀”。
今日,我們再去領會我國另一處景觀——頤和園的風光。
板書課題:
頤和園
二、溝通搜集到的有關(guān)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
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頤和園的有關(guān)資料。請你介紹和展示收集的資料或圖片。
三、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之處多讀幾遍,并做上記號。
2、同桌分段對讀課文,相互檢查,相互幫助。
四、檢查學習狀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
訂正字音。并做簡要評價。
2、溝通讀書感受,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巡游依次:
師:讀了課文,你已經(jīng)了解了什么?
(老師隨學生的回答可相機出示文中三幅插圖:長廊、佛香閣和二七孔橋。)
師:作者按怎樣的依次來巡游的?從課文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
(引導學生找出第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理清課文條理。)
(cai課件出示第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巡游路途。)
師:請同學們讀讀大屏幕上的句子,留意句中記敘巡游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巡游觀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
3、cai呈現(xiàn)頤和園地形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巡游依次的記憶。
五、布置練習
自己最喜愛文中哪一處景點?把相應的段落多讀幾遍,想象文中描繪的美景。
其次課時
一、復習鞏固舊知
課文按什么依次介紹頤和園的?主要介紹了頤和園的哪幾個景點?
板書:
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
二、精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嘗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想想頤和園里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寫該處景物的段落多讀幾遍,說說這處景物有什么特點?
2、學生小組間溝通學習狀況:
老師巡察,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狀況。
3、全班溝通學習狀況:
師:頤和園里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說說為什么會給你留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遵義醫(yī)科大學《語言藝術(shù)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湘中幼兒師范高等??茖W?!独L畫基礎(油畫)》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市東城區(qū)普通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末學分認定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大理農(nóng)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俄語筆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北電力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及行業(yè)進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體育學院《工程管理軟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shù)學院《建筑安全技術(shù)及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I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工程大學《移動終端開發(fā)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洪湖市2025年五下數(shù)學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4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秋季社會招聘12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吉林省吉林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三模試題 英語 含答案
- 2025-2030直銷銀行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單招綜合素質(zhì)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2025年四川長寧縣國恒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國開2025年《會計政策判斷與選擇》形考任務1-9答案
- 2025年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15套復習題庫及答案
- 2024年天津醫(yī)科大學眼科醫(yī)院自主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費站(車輛通行費收費員)崗位職業(yè)技能資格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組織內(nèi)的有效溝通報聯(lián)商
- 2025年肺心病的護理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