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體結構-首尾結構_第1頁
船體結構-首尾結構_第2頁
船體結構-首尾結構_第3頁
船體結構-首尾結構_第4頁
船體結構-首尾結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首尾結構項目六:首尾結構首部形狀:直立型、前傾型、飛剪型、破冰型、球鼻型。直立型首:首柱呈直線型,多見于駁船和特種船。前傾型首:首柱呈直線前傾或微帶曲線前傾,不易上浪,碰撞時水線以下不易受損。飛剪型首:水線以上呈凹形曲線,有較大的首樓甲板,有利于錨和系泊設備的布置,船首也不易上浪。破冰型首:水線下首柱呈傾斜狀,與基線構成30度夾角,多用于破冰船。球鼻首型:水線下有球鼻型突出體,作用是減少興波阻力和形狀阻力,目前海船廣泛采用首尾結構尾端形狀:橢圓型、巡洋艦型、方型。橢圓型尾:船尾有短的尾伸部,折角線以上呈橢圓體向上擴展。巡洋艦型尾:光順曲面的尾伸部,利于減少阻力,保護車業(yè)和舵葉,海船廣泛采用。方型尾:尾端有橫向的尾封板,多用于軍艦,商船也采用,如集裝箱船。首尾結構首部結構的加強船首結構:通常指從首部船底平坦部分向船首部分的船體結構。1.首柱位于船體最前端,匯攏首部外板,保持船首形狀及保證船首局部強度的強力構件。按其制作方式有三種類型:1)鋼板首柱2)鑄鋼首柱3)混合首柱1)鋼板首柱制造方便,重量輕,成本低2)鑄鋼首柱剛性大,韌性差,可制成復雜斷面形狀3)混合首柱通常在夏季水線以上0.5米處以下區(qū)域采用鑄鋼首柱,上部采用鋼板焊接首柱首尾結構1)每個肋位設置實肋板;設升高肋板2)在中縱剖面處設置中內龍骨,并延伸至與首柱牢固連接。3)設強胸橫梁(當船首為橫骨架式舷側結構時采用),上下間距不大于2米,且至少應達到滿載水線經上1米處,沿每列強胸橫梁必須設帶有折邊或面板的舷側縱桁,并用肘板與肋骨連接。可設開孔平臺代替強胸橫梁和舷側縱桁,上下間距不大于2.5米.且至少應達到滿載水線以上1米處,開孔面積不小于總面積的10%。強胸橫梁中內龍骨肋骨升高肋板首尾結構4)當舷側為縱骨架式艙深超過10米時,在適當位置設置開孔平臺,或者在每根強肋骨處設置強胸橫梁,并用肘板與強肋骨連接。5)當首尖艙被用作液艙且其最寬處超過0.5B時,在中縱剖面處設置有效的支撐構件或制蕩艙壁,當艙長超過10米時,還應設置橫向的制蕩艙壁或強肋骨。首尾結構尾部結構的加強尾部結構是指尾尖艙艙壁至尾端區(qū)域內的結構尾柱設在尾端下部的大型構件作用:連接兩側外板和龍骨,加強尾部結構,并支持與保護螺旋槳和舵。要求:尾柱下端從螺旋槳軸轂前端向船首延伸至少3個肋距,并與平板龍骨牢固相連。尾柱的上部與尾肋板或艙壁相連。首尾結構1)在每檔肋位設置實肋板,設尾升高肋板,其厚度較首尖艙肋板加厚1.5mm。2)舷側為橫骨架式結構時,設垂向間距不大于2.5米的強胸橫梁和舷側縱桁,或以開孔平臺代替;舷側為縱骨架式時,艙頂設置適當數量的強橫梁3)尾尖艙上部和尾突出體設縱向制蕩艙壁4)對單螺旋槳船,其肋板應升高至尾軸管以上足夠高度。尾尖艙以上舷側的加強加設強肋骨.加設腹板與肋骨同高的間斷舷側縱桁或加厚舷側外板。尾突出體:尾尖艙以上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