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常用急救設備及搶救配合_第1頁
急診科常用急救設備及搶救配合_第2頁
急診科常用急救設備及搶救配合_第3頁
急診科常用急救設備及搶救配合_第4頁
急診科常用急救設備及搶救配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要內容氣管插管的配合5呼吸機的使用2心電圖機與監(jiān)護儀3電除顫儀4簡易呼吸囊1

一、簡易呼吸囊使用程序使用目的當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或在呼吸機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機時,可利用簡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給氧,使患者得到充分氧氣供應。簡易呼吸器的組成單向閥安全閥氣囊/球體儲氣閥氧氣連接管儲氣袋面罩呼氣閥進氣閥1.準備物品;2.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除口鼻分泌物;3.使4.呼吸器連接氧氣8—10L/分5.扣上面罩,以中指無名指小拇指抬下頜角,另一手將簡易呼吸器面罩恰當地封閉口、鼻(EC手法);6.另一手擠壓氣囊。頻率10-12次/分,小孩:14-20次/分,嬰兒:35-40次/分。潮氣量400-600ml,擠壓深度:1/3-2/3,每次通氣一秒鐘7.觀察要點:

(1)觀察病人胸廓起伏狀況是否隨著擠壓規(guī)律(2)經透明蓋觀察單向閥工作是否正常(3)透過面罩觀察病人口唇是否轉為紅潤(4)在呼氣時面罩內是否有霧氣狀(5)觀察氧合改善情況(血氧飽和度逐漸上升并穩(wěn)定在90%以上,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逐漸恢復)注意事項:4.面罩與病人皮膚密封良好,保證有效通氣

二、呼吸機使用程序什么是呼吸機呼吸機是一種人工的機械通氣裝置,用以輔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運動,以達到肺內氣體交換的功能,降低人體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復。呼吸機是一種人工的機械通氣裝置,用以輔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運動,以達到肺內氣體交換的功能。降低人體的消耗,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復。使用前檢查包括:1呼吸機的基本結構

連接管道連接呼吸機和患者的管道

動力和氣源提供壓縮空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主機是呼吸機的核心,起控制呼吸作用

2、濕化器加水至刻度線,安裝濕化器;3、連接模肺,依次打開--空氣壓縮機

--濕化器

--主機;4、選擇通氣模式;

5、設置呼吸機參數:潮氣量(8-10ml/kg)、呼吸頻率(10-12次/分)、吸呼比()、FiO2(40-50%)、PEEP(3-5cmH2O)、濕化器溫度(出口處氣體溫度一般設置在30-35℃);6、設置報警參數

7、取下模肺,連接病人開始機械通氣;8.聽、觀、查;

9.根據血氣分析調整參數;10.依次關機:

—主機

—濕化器

—空氣壓縮機

—氣源。

三、心電圖機使用程序1、準備物品,開機;2、連接肢導:

(左黃綠,右紅黑);●●●●3、連接胸導(右圖

1紅2黃3綠4棕5黑6紫);。4、校正走紙速度25mm/s,標準電壓1mV=10mm;5、按開始鍵描記。結束:關閉機器開關,撤下導聯(lián)電極,拭凈導電膠糊。6.在心電圖紙上標記患者姓名、性別、年齡。

監(jiān)護儀的連接三個導聯(lián)裝置(RA)白色電極——放右鎖骨下第二肋間,靠右肩;(LA)黑色電極——放左鎖骨下第二肋間,靠左肩(LL)紅色電極——放在左下腹,或左鎖骨下第六、第七肋間或肋緣。五個導聯(lián)裝置RA)白右鎖骨下(LA)黑左鎖骨下(C/V)棕胸骨右緣(LL)紅左鎖骨中線第6、7肋間(RL)綠右鎖骨中線第6、7肋間血壓袖帶的位置與連接動脈符號對準動脈血管松緊程度以一指為宜血氧探頭的位置與連接

1.發(fā)現(xiàn)病人室顫,將病人平臥,操作者在患者右側,暴露病人胸部 2.打開除顫器電源,選擇非同步除顫3.選擇能量200J.(雙相200J,單相360J)4.涂導電膏。(兩個電極板涂勻,不要有空白處,防止患者皮膚灼傷)5.給醫(yī)生傳遞電極板(醫(yī)生和護士站在同側,同向傳遞,即右手傳遞右手,左手傳遞左手)

四、電除顫儀使用程序注意事項:1.電極板用后要用清潔紗布擦拭干凈,備齊用物以備下次使用2.使用后的除顫器應立即充電24h3.不可在高濃度氧條件下應用,以防爆炸4.不可在15分鐘內用最大能量除顫5次5.每次充電量與放電量一致6.避免在冷凝環(huán)境下使用,電極板與電線干燥,電源線獨立6.選擇正確位置放置電極板(左手電極板放置胸骨右緣第二肋間,右手電極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前線乳頭外側,兩電極板距離超過10厘米,電極板壓緊病人胸部,囑周圍人員離開)7.充電(右手電極板旁黃色按鈕)8.放電(兩手同時按下前方橘黃色按鈕)9.評估。(如仍為室顫可重復除顫)搶救成功。。13.整理用物,洗手14.登記儀器使用登記本,并記錄物品準備

喉鏡柄、喉鏡片、氣管導管(根據病人選擇不同型號)、導管芯、簡易呼吸器、氧氣、牙墊、膠布、注射器(5毫升)、吸引器、聽診器、無菌手套、肢體約束帶等導管型號選擇年齡和體重其他方法:根據患者小指的寬度來估計:男7~

女7~8MM2歲及以上兒童按公式:(16+年齡)÷41.體位:去枕、仰臥、頭后仰、頸上抬,使病人口、咽、氣管基本重疊于一條軸線(床頭)2.吸痰:使咽喉部清晰地暴露于醫(yī)生的視野中方便操作3.聲門顯露困難時,可協(xié)助按壓喉結部位,有助于聲門顯露5.管芯退出后,氣管插管旁塞入牙墊6.協(xié)助確定導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