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269-2010 建筑紅外熱像檢測要求_第1頁
JGT269-2010 建筑紅外熱像檢測要求_第2頁
JGT269-2010 建筑紅外熱像檢測要求_第3頁
JGT269-2010 建筑紅外熱像檢測要求_第4頁
JGT269-2010 建筑紅外熱像檢測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工業(yè)行業(yè)標準2010-04-14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檢測 14.2檢測設備 4.3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 24.4檢測程序 5檢測結果的分級 55.1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 5.2檢測結論 6檢測報告 附錄A(資料性附錄)全國部分城市夏季紅外檢測建筑外墻飾面層粘結缺陷推薦時間 附錄B(資料性附錄)其他熱能影響的參考熱譜圖 附錄C(資料性附錄)常用材料發(fā)射率表 附錄D(規(guī)范性附錄)缺陷溫度異常參考值 附錄E(資料性附錄)模擬實驗板參考熱譜圖 附錄F(資料性附錄)工程實例的典型紅外熱譜圖 Ⅲ1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GB/T19870—2005工業(yè)檢測型紅外熱像儀紅外熱像儀在滿足準確度情況下能夠穩(wěn)定測量的紅外熱像儀分辨物體空間幾何形狀細節(jié)的能力。它與所使用的紅4.1檢測內容2建筑用紅外熱像儀主要技術參數(shù)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主要項目12測溫范圍-20℃~+100℃(嚴寒地區(qū)-40℃~+100℃)3±2%及±2℃中的大值45≥320×240像素67空間分辨力8能連續(xù)工作100min以上9環(huán)境溫度影響測溫一致性的值不應超過:0.5℃注:測溫一致性的試驗方法按GB/T19870—2005規(guī)定進行,并按其中的公式(6)進行計算。建筑紅外熱像檢測的工作流程見圖1。3其他輔助驗證圖1建筑紅外熱像檢測的工作流程應根據(jù)委托的內容和檢測前的調查結果制訂檢測方案,檢測方案應包括下列內容:b)委托單位名稱;c)擬檢測時間及最佳檢測時段;d)檢測的區(qū)域;e)檢測儀器型號等;f)檢測儀器在現(xiàn)場的工作位置;j)如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法確認檢測結果的,應在方案內提出。紅外檢測建筑物外墻飾面缺陷時,建筑物室內外溫差需因當?shù)貧夂蚨ǎ瑧跓o雨、低風速的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全國部分城市夏季紅外檢測建筑外墻飾面層粘結缺陷的推薦時間參見附錄A。檢測時應充分考慮下列外部環(huán)境條件的因素:a)宜避免干擾輻射能進入測試范圍,如果被測墻面或屋面與紅外熱像儀之間有障礙物(例如:樹木或其他遮擋物)則不能進行檢測;b)室外檢測時,當平均風速大于5m/s時不宜進行檢測;c)待測目標物發(fā)射率的影響;d)建筑物內外空調及其他冷、熱源的影響;e)晴天時陽光照射的影響;f)被測物體表面無明水。檢測要求及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4a)調試儀器,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c)應在相同部位拍攝一定數(shù)量的紅外熱譜圖和可見光照片,缺陷部位紅外熱譜圖數(shù)量宜適當d)記錄拍攝條件和拍攝時間等相關信息;e)所選拍攝位置(角度與距離)及光學變焦鏡頭應確保每張紅外熱譜圖的最小可探測面積在目標物上不大于50mm×50mm,即當空間分辨力為1mrad時拍攝距離不超過50m,如因環(huán)境所限無法達到以上要求則需要在報告中相應的紅外熱譜圖旁注明?,F(xiàn)場記錄異常區(qū)域;f)操作員需在現(xiàn)場分析紅外熱譜圖,根據(jù)現(xiàn)場分析結果,采用敲擊法、拉拔試驗或其他方法進一步確認缺陷并作記錄;g)拍攝角度(紅外熱像儀觀察方向與被測物體輻射表面法線方向的夾角)不宜超過45°,超過45°時則需要在報告中的紅外熱譜圖旁注明;h)拍攝時應選擇目標物表面拍到最少反射物的角度;i)準確記錄、標識拍攝位置(層數(shù)與方向)、對應的紅外熱譜圖及可見光照片。4.4.3建筑物滲漏檢測應收集待檢建筑物的相關資料包括下列內容:a)滲漏程度記錄。b)其他應收集的相關資料同本標準,其中竣工圖紙應重點收集給排水布置圖及相關的防水構造圖、可能產生滲漏的水源等。檢測方案的內容除符合本標準外,還應包括試水測試的開始、結束時間及位置(以模擬漏水狀況為主)。紅外熱像進行室內檢測時,宜使用像素大于或等于640×480且溫度分辨率小于或等于0.06℃的紅外熱像儀,或采用輔助手段。除符合本標準外,檢測時宜充分考慮下列因素:a)應配合試水測試模擬漏水狀況,例如:色水測試、相對濕度分布測試、超聲波測試、導電性測b)應考慮滲漏造成的熱譜圖異常與滲漏源之間的相關性。檢測要求及方法同本標準。其中的輔助驗證可采用試水測試、導電性測試等方法。當找不到滲漏源時,應采用試水測試方法,并符合下列要求:a)先確認使用水的水溫與室溫的對比,應在對比度大的環(huán)境進行試水測試;b)試水位置應以測試目標附近的水源為主;c)試水時間應模擬該水源的一般使用狀況(例如:屋面應模擬雨水,在防水層上浸水至少24h);d)試水測試后,需排除積水待表面干燥后進行測試。4.4.4建筑物外圍護結構熱工缺陷檢測所應收集的被檢測建筑物的相關資料包括下列內容:b)其他應收集的相關資料同本標準,其中應重點收集保溫構造做法及相關熱工計算書等熱工資料。檢測方案的內容應符合本標準。建筑物外圍護結構熱工缺陷檢測宜先從室外開始,當發(fā)現(xiàn)異常點時,應在室內相應部位進行檢測。所選擇的檢測部位避免受到太陽光的直射。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檢測時建筑物室內外溫差宜大于10℃,其他地區(qū)宜大于5℃。5陽光直射,在檢測前24h內室外空氣溫度變化不應大于30%;在檢測過程中,室內的溫度變化應小于2℃。檢測要求及方法同本標準,其中的輔助驗證可采用取芯等方法。5.1.2紅外熱譜圖的分析應以熱聚焦為基礎,調整熱譜圖的溫度范圍及中心溫度值,以獲得最佳的考熱譜圖參見附錄B,并應考慮下列幾種類型:分析熱譜圖上的溫度異常區(qū)域是否為可疑缺陷。缺陷溫度的異常參考值應符合附錄D的要求。段的基礎上可以對目標物的缺陷進行進一步的定性或定量分級。檢測項目一級二級外墻飾面質量缺陷最大缺陷面積小于35mm×最大缺陷面積大于等于35mm×35mm且小于等于100mm×100mm,或相等面積最大缺陷面積大于100mm×100mm或相等面積滲漏缺陷外圍護結構熱工缺陷最大缺陷面積小于100mm×100mm或相等面積最大缺陷面積大于等于100mm×100mm且小于等于300mm×300mm,或相等面積最大缺陷面積大于300mm×300mm或相等面積67建筑立面的朝向東南西北南寧廣州福州貴陽鄭州西安杭州南昌89B.3反射所造成溫差的參考熱譜圖(圖B.3)。圖B.3反射所造成溫差的參考熱譜圖B.4不平均陽光分布所造成溫差的參考熱譜圖(圖B.4)。2圖B.4不平均陽光分布所造成溫差的參考熱譜圖5溫度/℃鋁強氧化鋁磚陶瓷上釉搪瓷(白色)紙白冰00石膏布銅注:本表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發(fā)射率應以現(xiàn)場測試為準。一般戶外滲漏溫差在晴朗天氣下為1℃~2℃(有陽光直接照射下)及0.5℃~1℃(無陽光直接照嚴寒地區(qū)模擬實驗板為“木板+20mm擠塑苯板+網(wǎng)格布+面磚”,示意圖及可見光照片見圖E.1:嚴寒地區(qū)模擬實驗板參考熱譜圖見圖E.2,室內外溫差達到40℃:4#板6#板5#板4#板6#板1#板3#板2#板1#板3#板實驗室模擬實驗板的示意圖(圖E.4~圖E.9):1-1剖面圖1|圖E.63#裂縫缺陷樣板圖E.74#飾面磚缺陷樣板圖E.85#飾面磚粘貼質量缺陷樣板圖E.96#砂漿缺陷樣板E.4實驗室模擬實驗板的參考熱譜圖夜間,室內外溫差為5℃時的參考熱譜圖(圖E.10):4#板—飾面磚缺陷(孔洞)5#板-飾面磚粘貼質量缺陷(空鼓)6#板一砂漿缺陷圖E.10實驗室模擬實驗板的參考熱譜圖(資料性附錄)工程實例的典型紅外熱譜圖F.1外墻飾面質量缺陷典型紅外熱譜圖圖F.1可見光照片及紅外熱譜圖(維修前)環(huán)境溫度/濕度:29.7℃/57%RH)圖F.2可見光照片及紅外熱譜圖(維修后)檢測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濕度:23.2℃/62%RHF.2建筑物滲漏典型紅外熱譜圖d檢測環(huán)境:檢測距離:2m圖F.3紅外熱譜圖環(huán)境溫度/濕度:19.3℃/78%RHF.3建筑物外圍護結構熱工缺陷典型紅外熱譜圖圖F.4圍護結構熱工缺陷紅外熱譜圖檢測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濕度:25.0℃/59%RHISOThermalinsulationQuali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