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二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一學期浙江省9+1高中聯(lián)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語文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自媒體時代最顯著的兩個特征是,信息生產(chǎn)量巨大和信息傳播速度快、獲取便捷。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信息,讀者毫無抵抗力,因為信息包含了吸引我們注意力的全部內(nèi)容,諸如經(jīng)驗、知識、故事、傳奇等。而小說從本質上說也是一種信息的傳遞,只不過是小說家對信息藝術化、個人化處理之后以藝術作品之名進行的傳遞。那么,在時代與小說之間就出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信息落差”,當讀者在自媒體的無數(shù)信息中輕而易舉地就能得到精神啟蒙和精神滿足時,如果當前小說沒有超越這些信息的優(yōu)勢-足夠的敘事吸引力和精神震撼力,那么讀者勢必將會遠離當前小說,小說的藝術創(chuàng)造活力也勢必隨之而衰。在口頭傳播時代和書籍報紙時代,讀者和小說家之間幾乎不存在“信息落差”,甚至小說家的信息量大于讀者;而到了電視時代,這種“信息落差”出現(xiàn)了,但縫隙不大,所以本雅明感嘆“小說作為講故事這門古老的手藝衰落了”;在前兩個時代,一個聰明的小說家尚能彌補這種“信息落差”,但是如今,一個小說家如果不是足夠聰明或者偉大,他將很難填補這種“信息落差”。毫無疑問,信息的爆炸現(xiàn)場對小說寫作造成了重大挑戰(zhàn)甚至威脅,讀者的逃離是挑戰(zhàn)和威脅之一,而真正的挑戰(zhàn)和威脅來自小說家的無奈-“想象力已經(jīng)落后于極端的花哨現(xiàn)實”(喬治·斯坦納語)以及無法創(chuàng)造藝術的征服力去彌補“信息落差”。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無數(shù)的光怪陸離的信息和現(xiàn)實奔涌到小說家面前時,是否為小說家打開了一扇巨大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之門呢?當然是。所以,找到處理信息的原則和方式,將信息進行藝術的轉化成為關鍵。如果我們將信息分為日常生活和傳奇經(jīng)驗兩種,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小說藝術的呈現(xiàn)大致遵循了這樣一個原則或理論:如果我們寫的是一個日常生活故事,那么我們就得寫出它的傳奇性;如果我們寫的是一個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那么我們就得寫出它的日常性。日常生活的傳奇性和傳奇經(jīng)驗的日常性,這二者的平衡處理,實質上是在獨特、生動的“個”和普遍、寬闊的“類”之間展開,最終做到“個”中有“類”,“類”中有“個”,如黑格爾所說“藝術不應該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現(xiàn),這普遍性必須經(jīng)過明晰的個性化,化成個別的感性東西”?!叭粘I钍且环N空間性的存在,卻展示了時間的內(nèi)涵”“它是一切,包圍著我們”“但像時間一樣,不知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學者徐前進如是形而上概括。日常生活的特點注定了當我們把日常生活原封不動搬進小說時,因其無限重復、缺乏奇異、喪失意義感,它不僅摧毀讀者的閱讀耐心,也難以邁入藝術的層面。所以,要超越日常生活的重復、狹隘與功利,就必須將日常生活審美化、藝術化,即寫出它的傳奇性-賦予日常生活斷裂、驚奇和偉大。小說藝術也正是在日常生活這種傳奇性的轉化中完成的。寫出日常生活的傳奇性是完成信息到藝術轉換的途徑之一,反之,還有另外一條途徑是寫出傳奇故事的日常性。隨著自媒體時代的降臨,制造傳奇和講述傳奇如更大的旋風一般席卷我們的世界。只要打開網(wǎng)絡熱搜或進入短視頻平臺,千奇百怪的信息和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層出不窮地冒出來,令人目不暇接,這些“極端的花哨現(xiàn)實”在各個數(shù)字終端被觀看、被消費,甚至被輕而易舉地添油加醋地“創(chuàng)作”之后再一次被傳播,數(shù)不盡的傳奇故事因此而誕生。制造、講述、消費傳奇在今日自媒體時代儼然已成為一樁全體網(wǎng)民參與的大生意,大受平臺和資本青睞。毫無疑問,這些傳奇信息或故事不僅對普通網(wǎng)民具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對小說家們也是如此,這是他們單調匱乏的日常生活和書齋經(jīng)驗之外寫作素材重要的來源和補充。但是,當小說家把目光投向這些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借助想象力和虛構把它們變成自己的小說時,我們看到了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轉換為小說的種種遺憾。有些小說只是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的擴展版,如啰嗦的新聞事件;有些小說描摹的人物大起大落,多寫的是時代熱門之事,如社會變革“大事記”······這類小說在藝術上是失敗的。對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的處理喪失了想象和虛構的能力,導致了這類小說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敘事美學偏向,用張愛玲的話來說是:“許多作品里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如何從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的“力”中呈現(xiàn)出“美”來,有一策略:便是寫出它的日常性來,即寫出“飛揚”中的“安穩(wěn)”來。傳奇經(jīng)驗的“這一個”與日常性的“這一類”在小說中相遇的瞬間,藝術的化學反應隨之發(fā)生,傳奇經(jīng)驗的“力”被普遍性的日常倫理削弱,而表現(xiàn)出小說的“美”來,諸如那種人類的普遍關切、情感以及認知等。(摘編自石華鵬《在日常與傳奇之間--自媒體時代小說寫作的兩種敘事策略》)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會不自覺地被信息所吸引。信息中有大量的故事,因此小說這種“講故事”的文體必然會衰落。B.寫出日常生活的傳奇性和寫出傳奇故事的日常性,是從信息轉換到藝術的兩種途徑,也是古往今來藝術家們創(chuàng)作的重要途徑。C.自媒體時代為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的瘋狂生長提供了完備的技術和豐厚的營養(yǎng),傳奇包圍著我們?nèi)粘G椰嵥榈纳?。D.要想平衡好日常生活的傳奇性與傳奇經(jīng)驗的日常性這兩者的關系,不妨參照黑格爾所說,保持個性化,去除普遍性。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引用本雅明的話,是為了說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讀者與小說家之間出現(xiàn)了信息落差,這給小說家?guī)砹颂魬?zhàn)。B.文中“極端的花哨現(xiàn)實”是指如今千奇百怪的信息和傳奇經(jīng)驗、故事,類似于網(wǎng)上流傳的“比小說更魔幻的是現(xiàn)實”。C.文中引用徐前進的話,是為了說明日常生活是無限重復、缺乏奇異、喪失意義感的,因此不能把日常生活原封不動地搬進小說。D.文中引用張愛玲的話,是為了警醒當今時代的小說創(chuàng)作不能只有傳奇和故事,還要有想象和虛構的能力。3.下列篇目中最符合文中所講的“寫出日常生活的傳奇性”的一項是(3分)A.《促織》B.《祝?!稢.《哦,香雪》D.《別了,“不列顛尼亞”》4.請簡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脈絡。(4分)5.王蒙說:“創(chuàng)作的興趣就是,每一篇作品都是新的,是讓你激動的?!闭埜鶕?jù)文本分析,在自媒體時代小說家應該如何保持創(chuàng)作的活力?(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橋邊的老人[美國]海明威一個戴鋼絲邊眼鏡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盡是塵土。河上搭著一座浮橋,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在涌過橋去。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幫著推動輪輻??ㄜ嚫赂碌伛偵闲逼戮烷_遠了,把一切拋在后面,而農(nóng)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但那個老人卻坐在那里,一動也不動。他太累,走不動了。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么地點。完成任務后,我又從橋上回到原處。這時車輛已經(jīng)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個老人還在原處?!澳銖哪膬簛??”我問他?!皬氖タ逅箒??!彼f著,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鄉(xiāng),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噢,”我說,并沒有完全聽懂?!斑?,”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洛斯的?!彼瓷先ゼ炔幌衲裂虻?,也不像管牛的。我瞧著他滿是灰塵的黑衣服、盡是塵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鋼絲邊眼鏡,問道:“什么動物?”“各種各樣,”他搖著頭說,“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蔽夷曋?,眺望充滿非洲色彩的埃布羅河三角洲地區(qū),尋思究竟要過多久才能看到敵人,同時一直傾聽著,期待第一陣響聲。它將是一個信號,表示那神秘莫測的遭遇戰(zhàn)即將爆發(fā),而老人始終坐在那里。“什么動物?”我又問道?!耙还踩N,”他說,“兩只山羊,一只貓,還有四對鴿子。”“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薄澳銢]家?”我問,邊注視著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后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皼]家,”老人說,“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呢?我簡直不敢想?!薄澳愕恼螒B(tài)度怎樣?”我問?!罢胃也幌喔桑彼f,“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jīng)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動了?!薄斑@兒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說,“如果你勉強還走得動,那邊通向托爾托薩的岔路上有卡車。”“我要待一會,然后再走,”他說,“卡車往哪兒開?”“巴塞羅那?!蔽腋嬖V他?!澳沁呂覜]有熟人,”他說,“不過我還是非常感謝你。”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著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墒?,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么樣?”“噢,它們大概挨得過的。”“你這樣想嗎?”“當然?!蔽疫呎f邊注視著遠處的河岸,那里已經(jīng)看不見大車了?!翱墒窃谂诨鹣滤鼈冊趺崔k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為要開炮了?!薄傍澔\沒鎖上吧?”我問?!皼]有?!薄澳撬鼈儠w出去的。”“嗯,當然會飛??墒巧窖蚰??唉,不想也罷?!彼f?!耙悄阈獕蛄?,我得走了?!蔽掖咚罢酒饋?,走走看?!薄爸x謝你?!彼f著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彼救坏卣f,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睂λ翢o辦法。那天是復活節(jié)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墒翘焐幊?,烏云密布,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這一點,再加上貓會照顧自己,或許就是這位老人僅有的幸運吧。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老人反復說“兩只山羊,一只貓,四只鴿子”,看似與戰(zhàn)爭無關,但表達了老人對這些動物的留戀與痛心,表現(xiàn)了人性之善,對生命的尊重。B.老人提到他的故鄉(xiāng),“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這一處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了老人對戰(zhàn)爭勝利后重回故鄉(xiāng)充滿信心。C.“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著我講了”說明老人已經(jīng)陷入絕望,體現(xiàn)了戰(zhàn)爭給人們的軀體和精神所帶來的雙重傷害。D.“唉,只得把它們撇下了”中“只得”表現(xiàn)了老人內(nèi)心的無奈和怨憤,也可見作者對戰(zhàn)爭的厭惡與控訴。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的構思獨具匠心,內(nèi)容僅由一段對話,兩個人物構成,卻以小見大,深刻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忍、罪惡這一宏大的主題。B.小說采用第一人稱,以一個偵察兵的視角敘述,帶給讀者一種“親歷”戰(zhàn)爭的感覺,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感。C.小說一直渲染敵人的飛機即將轟炸的緊張氣氛,而結尾寫“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暗示著法西斯戰(zhàn)爭的失敗,老人也將逃脫劫難。D.小說中的人物對話簡潔凝練、節(jié)制平靜,在對話中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對話背后是一位普通人對戰(zhàn)爭的不解與抱怨。8.海明威說:“作家寫小說應當塑造活的人物?!蔽闹惺侨绾伟牙先诉@一形象塑造“活”的?(4分)9.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將文學作品同冰山類比,他說:“冰山在海面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闭埬阋赃x文為例,談談你對“冰山理論”的理解。(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比肫湟?,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寬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子貢執(zhí)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之政,而三稱其善,其善可得聞乎?”孔子曰:“吾見其政矣。入其境,田疇盡易,草萊甚辟,溝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盡力也。入其邑,墻屋完固,樹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寬,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閑,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斷,故其政不擾也。以此觀之,雖三稱其善,庸盡其美矣?”(摘編自《孔子家語》)材料二:臣聞: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萬國咸寧,一人有慶,必藉忠良作弼。堯、舜、文、武見稱前載,咸以知人則哲,多士盈朝,元凱①翼巍巍之功,周召②光煥乎之美。然則四岳、九官、五臣、十亂③,豈惟生之于曩代,而獨無于當今者哉?在乎求與不求,好與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馬,西旅之獒,或無足也,或無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遙萬里之外,重譯入貢,道路不絕者,何哉?蓋由乎中國之所好也。況從仕者懷君之榮,食君之祿,率之以義,將何往而不至哉?臣以為與之為孝,則可使同乎曾參、子騫矣。與之為忠,則可使同乎龍逄、比干矣。與之為信,則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與之為廉,則可使同乎伯夷、叔齊矣。今之群臣,罕能貞白卓異者,蓋求之不切,勵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遠大各有職分得行其道。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養(yǎng),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進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則不嚴而自勵,不勸而自勉矣。(摘編自《貞觀政要》)【注】①元凱:“八元八凱”的省稱,后泛指賢臣、才士。傳說高辛氏(帝嚳)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元。高陽氏(顓頊)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凱。他們都為舜效力。②周召:指周公和召公,兩人輔佐周成王,勤勉忠誠。③四岳、九官、五臣、十亂:都是古代的賢臣。10.材料二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若勖之A以公B忠C期之D以遠E大F各有職分G得H行其道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庭,庭院,與《記承天寺夜游》“相與步于中庭”中的“庭”意思不同。B.入貢,一指向朝廷進獻土產(chǎn)方物,二指貢士入京參加會試。文中指前者。C.至,到達,與《禮記·大學之道》“在止于至善”中的“至”意思不同。D.因,憑借,與《莊子·庖丁解?!贰耙蚱涔倘弧敝械摹耙颉币馑枷嗤?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發(fā)現(xiàn)蒲地百姓努力耕種,從不偷懶,子路的手下人也都聽從他的命令,于是對子路贊不絕口。B.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等出自遠離中原的蠻荒之地,但仍能傳到中原,是因為中原人對它們的喜好。C.魏征認為,如果用“孝”“忠”“信”“廉”來引導做官的人,那么他們也可以達到先賢的境界。D.魏征建議用“六邪”去警戒臣子,即使這些警戒措施不嚴厲,他們也會自己振奮,也會自己努力。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以此觀之,雖三稱其善,庸盡其美矣?(4分)(2)今之群臣,罕能貞白卓異者,蓋求之不切,勵之未精故也。(4分)14.良臣輔佐才能使國家安定,那么如何才能成為一代良臣?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與劉將軍杜文學晚登西城高啟木落悲南國,城高見北辰。飄零猶有客,經(jīng)濟豈無人。鳥過風生翼,龍歸雨在鱗。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塵。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木”與杜甫《登高》中的“落木”同義,是秋天的典型意象,點明了時令。B.頷聯(lián)“經(jīng)濟豈無人”句運用反問手法,表達了飄零客堅信會有人救濟的信念。C.頸聯(lián)是詩人的想象,大鵬展翅翱翔,神龍翻云布雨,化用典故,意境宏闊。D.全詩由“悲”字領起,情感自然真摯,尾聯(lián)改“悲傷”為“奮進”,格調轉為高邁。16.高啟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他的許多詩歌“在傷感中依然洋溢著向上的雄奇之氣”,本詩就表現(xiàn)了亂世中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請結合本詩詩句分析,知識分子應具備哪些品質?(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里仁》中“,”,告誡人們看到有賢德的人,要向他們看齊、向他們學習;看到那些德行不好的人,要反省自身,是不是有類似的表現(xiàn)。(2)《琵琶行》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描寫了琵琶粗弦聲音沉重舒長、細弦聲音輕細急促的兩句是,。(3)“扁舟”意為飄蕩于江湖的小船,詩人往往借助“扁舟”或表達自我渺小之感,或表達身世飄零之感,或表達隱居灑脫之感,這在古詩詞中屢見不鮮,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作為大型體育盛會(1)的傳統(tǒng)儀式,①火炬?zhèn)鬟f目的是展示體育精神和理念,②動員更多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③此次亞運會火炬?zhèn)鬟f活動在杭州起動,④未來將在湖州、嘉興、紹興、寧波、舟山、臺州、溫州、麗水、金華、衢州依次舉行,⑤共有2022名火炬手參加此次活動。⑥火炬?zhèn)鬟f,同樣也是一次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時代精神的動人書寫。⑦“錦繡繁華新天堂線”為主題設計的火炬?zhèn)鬟f路線,⑧生動體現(xiàn)杭州“歷史文化名城、創(chuàng)新活力之城、生態(tài)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這些精心編制的傳遞路線聚焦城市的優(yōu)良風貌、歷史文化、自然風光,展現(xiàn)“詩畫江南、活力浙江”。亞運火炬,是體育之火,也是文明之火、希望之火。以玉琮為表征,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為主干,杭州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設計思想正是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不論是炬冠方圓相融、昂然而立,還是出火口設計寓意“光在內(nèi)周而復始”,這些飽含東方元素、中國理念的設計(2)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傳遞中國人民的美好期待。與此同時,采用了雙射流混合,直噴火穩(wěn)焰密簇網(wǎng)燃燒、大孔導流防雨、聚能防風技術等發(fā)明技術的杭州亞運會火炬在雙燃燒器主體結構基礎上,實現(xiàn)了更強的防風防雨性能。這些高科技的創(chuàng)新運用,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設計的獨特創(chuàng)意、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分)(1)(2)19.文章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序號并作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3分)20.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6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敘述事情,描寫人物,說明事理,論述觀點,都要運用具體的材料,不能空談。寫作文如同蓋房造屋,①,也要有合適的材料。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有積累素材的習慣,就不愁筆下無物?!犊h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就是作者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典型材料而寫成的一篇優(yōu)秀通訊。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即使走進一條很平常的街道,我們也能從中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發(fā)現(xiàn)有趣的文化現(xiàn)象,甚至觀察到社會的各種經(jīng)濟形態(tài)。材料一定要真實可靠,否則,即使你的認識是積極的,也可能因言害意。有些經(jīng)常被人引用的材料,輾轉流傳,已失去原貌,一定要核對鑒別;如果找不到出處,沒有把握,應當果斷放棄。有了高質量的材料,還要注意恰當使用。如聶榮臻《大戰(zhàn)中的插曲》中全文收錄致日本官兵的信,使這篇回憶錄有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意義和政治高度。材料運用恰當,能深化文章主旨,引導讀者思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反之,③,與觀點、主旨偏離,只會導致文章結構松散凌亂,令人不知所云。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加點處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會使你感到滿足和幸福。B.班級同學你一條,他一條,一共提了十六條建議。C.焦裕祿同志,你是千千萬萬在嚴重自然災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產(chǎn)黨員的代表。D.請你選三名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使命與抱負”演講比賽。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楊瀾: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fā)現(xiàn)你優(yōu)秀的內(nèi)在。伏爾泰:外表的美只能取悅于人的眼睛,而內(nèi)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9+1高二期中參考答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19分)1.(3分)C【解析]A原文第一段“如果當前小說沒有超越這些信息的優(yōu)勢足夠的敘事吸引力和精神震撼力”,說明小說的衰落不是必然的:B原文第四段“小說藝術的呈現(xiàn)大致遵循了這樣一個原則或理論”,說明“寫出日常生活的傳奇性和寫出傳奇故事的日常性”是小說家創(chuàng)作的重要途徑:D原文第四段黑格爾說“藝術不應該只以它的普遍性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要“去除普遍性”。2.(3分)C【解析]原文并沒有講“日常生活是無限重復、虛無主義的、沒有意義感的”,把日常生活原封不動搬進小說,這種做法是喪失意義感的。3.(3分)A【解析]B是現(xiàn)實主義小說,傳奇色彩沒有《促織》強烈:C屬于詩化小說,傳奇色彩較弱:D是新聞報道,不是小說。4.(4分)①首先由自媒體時代的特征引出小說的本質,提出時代與小說之間存在“信息落差”這一現(xiàn)象:②然后指出“信息落差”給小說家?guī)砹颂魬?zhàn)和威脅,但同時又給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途徑:③最后介紹了將信息進行藝術轉換的兩種途徑,即寫出日常生活的傳奇性和寫出傳奇故事的日常性。(一點1分,兩點2分,三點4分:如第③點分兩點作答也可)5.(6分)①小說本身要有足夠的敘事吸引力和精神震撼力,要有超越信息的優(yōu)勢:②小說家要多關注光怪陸離的信息,這些現(xiàn)實能成為小說創(chuàng)作的素材:③處理傳奇經(jīng)驗或故事時,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和虛構的能力,要表現(xiàn)出人類的普遍情感及認知。(每點2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I(16分)6.(3分)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的能力。B項“表現(xiàn)了老人對戰(zhàn)爭勝利后重回故鄉(xiāng)充滿信心”錯誤,這一處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的是老人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故選B。7.(3分)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C項“暗示著法西斯失敗,老人也將逃脫劫難”錯誤,結尾寫“法西斯飛機沒能起飛”,原因是天色陰沉,烏云密布,而這是老人僅有的幸運之一,表現(xiàn)的是老人在戰(zhàn)爭面前的無助,和會照顧自己的貓一樣,生存全憑天意。故選C。8.(4分)①注重細節(jié)的勾勒,抓住典型形象特征。如“戴著鋼絲眼睛”“衣服上盡是塵土”“一動也不動”,塑造了一位深受戰(zhàn)爭之苦的老人形象;②對話的反復性,如反復強調家里的動物,三次嘮叨“貓會照顧好自己的,可是另外幾只東西怎么辦?”塑造出老人孤獨垂老之年,與幾只動物相依為命的形象,凸顯其樸實善良的一面:反復強調“我走不動了”,表達了老人對故土的留戀;③對比襯托,如橋上,大車、卡車、男人、女人和孩子們一眾人逃難慌亂情形與老人呆坐在路旁一動不動的形象形成對比,老人是那個戰(zhàn)亂年代不懂政治不懂戰(zhàn)爭而又深受戰(zhàn)爭之害的普通人的縮影;④通過逃難的一眾人、行駛的卡車、陰沉的天氣、飛揚的塵土等環(huán)境的渲染,將一位年邁孤獨,不懂政治的老人置于戰(zhàn)爭背景之下,凸顯老人對戰(zhàn)爭的無奈、痛心與抱怨之情;⑤動作的刻畫,慢鏡頭式場面描摹,如“蹣跚地爬上陡坡”“坐在那里”“撐起來,搖晃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刻畫出老人年邁、疲憊,深受戰(zhàn)爭摧殘的形象。(一點2分,任意兩點即給滿分)9.(6分)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是指文章的語言要簡潔凝練,人物思想感情、動作語言等八分之七的內(nèi)容應該隱藏起來,讓讀者通過想象加以連接和彌補。如小說結尾處老人木然地說:“我只是在照看動物?!币粋€“只”字寫盡了人物內(nèi)心的怨恨,強烈地控訴了戰(zhàn)爭的罪惡。(解讀“冰山理論”2分,例子2分,結合文本分析2分:其他的例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20分)10.(3分)CFG11.(3分)D【解析]文中加點的“因”是到達的意思,“因其固然”中的“因”意思是順著。12.(3分)D【解析]原文“戒之以六邪,則不嚴而自勵,不勸而自勉矣”,意思為“用‘六邪’去警戒他們,那么,即使不嚴厲地對待他們,他們自己也會振奮,他們自己也會努力”。13.(8分)(1)從這些方面來看,我雖然三次稱贊他做得好,(但)哪能說盡他的優(yōu)點呢?(“雖”,雖然,1分:“庸”,豈、難道、哪能,1分:“美”,優(yōu)點,1分:句意通順,1分)(2)今天的群臣,潔身自好、才能出眾的人非常少有,恐怕是因為朝廷求賢之心不急切,鼓勵勸勉他們不精誠的緣故。(“貞白”,潔身自好,1分:“卓異”,才能出眾,1分:“蓋”,表原因,1分:“勵”,鼓勵勸勉,1分)14.(3分)①就臣子本身來說,為政要做到恭敬、忠信、寬仁和明察(1分);②就帝王來說,要求賢若渴,知人善任(或“要用道義來引導臣子”)(1分);要發(fā)揮臣子的優(yōu)點,克服臣子的短處。(1分)(二)古代詩歌閱讀(9分)15.(3分)B(對“經(jīng)濟”一詞的理解有誤?!敖?jīng)濟”意為“經(jīng)國濟世”。)16.(6分)①心系朝廷,憂國憂民。首聯(lián)中“見北辰”可見作者與友人心中常記朝廷與君主:②積極向上,自信樂觀。即使身世飄零,作者也堅定報國的信念?!柏M無人”、鵬鳥典故和龍歸生雨的意象,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自信:③志在濟世,勇于擔當。尾聯(lián)表示國家動蕩不安,作者與友人約定,共同努力建立功勛,安邦。(每點2分,大意正確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7.(6分)(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3)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9分)18.(2分)(1)不可或缺/至關重要:(2)獨具匠心匠心獨運19.(3分)③句搭配不當?!捌饎印备臑椤皢印?。(“啟動”意思是發(fā)動,開動,開拓。多用來指計劃、項目等開始實施?!捌饎印币馑际情_啟,開動。多用來指機器開始工作。)⑤句句式雜糅,刪除“此次活動”。⑦句介詞成分殘缺,在“錦繡繁華新天堂線”前加上“以”。20.(6分)杭州亞運會火炬以雙燃燒器主體結構為基礎,采用雙射流混合、直噴火穩(wěn)焰、密簇網(wǎng)燃燒、大孔導流防雨、聚能防風技術等發(fā)明技術,實現(xiàn)了更強的防風防雨性能。(每點2分:如果寫“杭州亞運會火炬在雙燃燒器主體結構基礎上"不得分)[解析]首先對句子進行拆分,先分析句子的主干,即“杭州亞運會火炬實現(xiàn)了更強的防風防雨性能”:再看修飾成分“采用了雙射流混合、直噴火穩(wěn)焰、密簇網(wǎng)燃燒、大孔導流防雨、聚能防風技術等發(fā)明技術”,“在雙燃燒器主體結構基礎上”:修飾成分進行整合組織,切分出兩個句子“杭州亞運會火炬采用了雙射流混合、直噴火穩(wěn)焰、密簇網(wǎng)燃燒、大孔導流防雨、聚能防風技術等發(fā)明技術”“杭州亞運會火炬以雙燃燒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