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敏灸治療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_第1頁
熱敏灸治療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_第2頁
熱敏灸治療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_第3頁
熱敏灸治療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_第4頁
熱敏灸治療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熱敏灸治療抑郁癥大鼠模型的制備及評價

抑郁是由焦慮和抑郁引起的疾病,屬于精神障礙,伴有思維障礙、運動障礙和認知障礙。該病是精神科領域的常見疾病,隨著現(xiàn)代社會競爭壓力的進一步加大,抑郁癥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jù)專家預測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抑郁癥給家庭以及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因而治療和研究抑郁癥成為國內外醫(yī)學界關注的熱點。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針對抑郁癥的某一事實,采取調整體內內分泌激素的水平或提高腦內單胺類遞質的含量治療抑郁癥,雖短期癥狀緩解明顯,但其產(chǎn)生的副作用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祖國醫(yī)學的艾灸療法治療抑郁癥具有一定的效果。艾灸法,是借助艾草燃燒時發(fā)出的溫熱刺激和藥物作用,熏灼特定的穴位,通過經(jīng)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法。其操作簡便、安全無副作用,越來越受到患者的歡迎。臨床上使用艾灸“百會”治療抑郁癥,取得了明顯療效。然而腧穴熱敏化艾灸新療法的出現(xiàn),則大幅度提高了艾灸臨床療效。多年的臨床研究表明,熱敏灸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其防治抑郁癥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然而,熱敏灸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機理還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采用雌性SD大鼠,聯(lián)合孤養(yǎng)和CUMS制備抑郁癥大鼠模型,觀察熱敏灸“百會”對抑郁癥大鼠模型行為學的影響,了解熱敏灸治療抑郁癥的效果,為下一步探討熱敏灸治療抑郁癥的作用機制提供實驗基礎。1材料和機器1.1對慢性不可預見性的思想SD大鼠27只,雌性,2~3月齡,由江西中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編號:JZDWNo.2011-0074。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將大鼠分為正常組(6只)、模型組(7只)、艾灸組(7只)和熱敏灸組(7只)。正常組(A組):6只/籠,正常飲食進水,不給予任何刺激。模型組(B組):孤養(yǎng),1只/籠,正常飼養(yǎng)1周后,對其進行21d慢性不可預見性的溫和應激(CUMS)。艾灸組(C組):孤養(yǎng),1只/籠,正常飼養(yǎng)1周后接受21dCUMS。熱敏灸組(D組):孤養(yǎng),1只/籠,正常飼養(yǎng)1周后接受21dCUMS。上述B、C、D組大鼠在21dCUMS后仍每天接受刺激,并且C組于每次應激結束后,艾灸“百會”,每日1次,15min/次,共14天;D組于每次應激結束后,艾灸“百會”,每日1次,40min/次,共14天。1.2實驗設備直徑80cm的敞箱(自制)、24V電刺激器(自制)、Morris水迷宮(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所研制)。2方法2.1大鼠的教育培訓采用CUMS制備抑郁癥大鼠模型,根據(jù)文獻報道進行操作,即對B、C、D組SD大鼠每周隨機給予禁食、禁水、晝夜顛倒、冰水游泳(4℃)、夾尾、電擊、水平振激等刺激,每日采取1種方法刺激,連續(xù)21天。2.2艾穴的剪去在大鼠抑郁癥模型造成之后,即給予CUMS21天后,將C、D兩組大鼠頭部的毛發(fā)剪去,露出“百會”穴,作為艾灸穴位。艾灸方法:用直徑0.4cm,長10cm的艾條(江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制),距穴位2cm左右溫和灸大鼠,每日1次,C組15min/次,D組40min/次,共14天。2.3大鼠體重稱重于適應期,應激1周、2周、3周及治療1周、2周時,進行稱量。2.4大鼠行為測試2.4.1單次活動評分prining于應激前1天、應激1周、2周、3周及治療1周、2周時,用自制的敞箱進行測試。以動物大鼠穿越的格子數(shù)作為水平活動得分(crossing),動物穿越1格為1次,如動物沿線行走,每10cm為1次。以直立次數(shù)為垂直活動得分(rearing),以雙前肢離地為1次。每只動物測試1次,3min/次。敞箱測試中的水平活動得分反映大鼠的活動度,垂直活動得分反映大鼠對周圍事物的興趣高低。2.4.2蔗糖水消耗比測試于應激1天、應激1周、2周、3周及治療1周、2周時進行測試。各組動物同時放入飲用水和1%的蔗糖水,1h后稱量各只大鼠的飲用水量及蔗糖水消耗量,計算糖水消耗百分比。糖水消耗試驗反映大鼠對獎賞的快感反應。2.4.3培育運動記憶(1)逃避潛伏期:將測試時間設置為60s,操作者分別從兩個入水點將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觀察并實時記錄大鼠在60s內找到并爬上平臺所需的時間,即逃避潛伏期。大鼠如果在60s內仍未找到平臺,則將其牽引至平臺停留10s,引導其學習記憶,潛伏期記為60s。逃避潛伏期越短學習記憶越好。(2)搜索平臺策略在測潛伏期的同時,根據(jù)大鼠在水中搜索平臺的游泳軌跡確定其每次的搜索策略。尋找平臺的策略分為邊緣型、隨機型、趨向型和直線型。直線型大鼠以大鼠入水后的第1個點和平臺之間的連線為中軸,若大鼠的所在運運軌跡點與中軸的距離均不超過一定范圍,該運動策略即為直線型。趨向型與直線型相似,只是運動軌跡與中軸的距離更大。邊緣型是以大鼠運動區(qū)域的中心為圓心,取一定半徑作一個圓,如果大鼠的大部分運動軌跡點在圓外,則認為此運運軌跡為邊緣型。如果大鼠的運動軌跡不是上述3種則認為是隨機型。2.5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完全隨機設計方法,以x珋±s表示。計量指標滿足條件用方差分析進行檢驗,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1.0進行檢驗,以P﹤0.05作為顯著性差異的標準。3結果3.1艾氏原螯蝦對大鼠的心理行為適應期間所有大鼠均活潑好動,反映靈敏,對周圍的環(huán)境和事情都感到好奇。隨著應激的進行,各應激組大鼠變得呆滯少動,大多蜷縮在一角或鉆入墊料中,毛發(fā)較粗糙,并易出現(xiàn)激惹現(xiàn)象。給予艾灸治療后,艾灸組與熱敏灸組大鼠上述情況有所好轉,精神反應可,行為較靈敏。所在大鼠均完成預計實驗。3.2對大鼠體重、體重的影響在適應期間,正常組大鼠的體質量低于熱敏灸組。自應激開始后,各組大鼠體質量增長速度不一致,正常組大鼠呈現(xiàn)較快增長;模型組大鼠增長緩慢,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現(xiàn)象;艾灸組、熱敏灸組大鼠在應激期間增長速度緩慢,給予艾灸治療后艾灸組、熱敏灸組大鼠體重增長速度又再次加快,且熱敏灸的增長幅度明顯大于艾灸組。結果見表1。3.3對大鼠活動的影響從實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適應期間,各組大鼠敞箱測試結果之間無顯著差異。應激1周、2周、3周時,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艾灸組、熱敏灸組大鼠各活動得分均減少,尤其是直立活動得分明顯減少,具有統(tǒng)計學的差異(P﹤0.05)。艾灸治療期間,模型組大鼠的各活動得分依舊很低,與正常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艾灸組和熱敏灸組無論是水平活動得分和直立活動得分均高于模型組大鼠,與正常組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果見表2。3.4不同模型大鼠在不同時間點艾日糖對血糖含量的影響從表中可以看出,應激前1天,各組大鼠糖水消耗百分比均比較接近;自應激開始后,正常組大鼠糖水消耗百分比逐漸增加,而模型組、艾灸組、熱敏灸組大鼠增加緩慢,甚至出現(xiàn)倒退現(xiàn)象;艾灸治療期間,正常組大鼠對糖水的攝入量繼續(xù)保持增長的趨勢,模型組大鼠對糖水的攝入量呈下降趨勢,而艾灸組和熱敏灸組大鼠在治療一段時間后,攝入量緩慢上升,雖然和正常組相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但其增長趨勢還是較明顯。結果見表3。3.5熱敏性和艾哈巴氏運動對抑郁模型大鼠的學習和記憶的影響3.5.1各組大鼠逃避刑期的比較從表中可以看出,第1天測試,各組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均比較接近,自第2天至第5天,各組大鼠平均逃避潛伏期迅速下降。此外還可看到,在第2天至第5天測試中,模型組大鼠的逃避潛伏期均長于正常組大鼠;與模型組相比,艾灸組與熱敏灸組大鼠的逃避潛伏期基本上均短于模型組大鼠。結果見表4。3.5.2搜索平臺的軌跡大鼠在進行定位航行搜索平臺試驗時具有不同的搜索策略。直線型大鼠知道水下平臺的方位,從入水點直接向平臺方位尋找,其記憶力最強。趨向型大鼠可能知道水下平臺的方位,在一次找不到后會試圖再次嘗試到目的地尋找。隨機型大鼠在搜索目標時,漫無目的地撞大運,靠運氣找到水下平臺。邊緣型大鼠沿水池周邊企圖找到水下平臺,沒有學會找平臺的要領。見圖1。上面四個軌跡圖是大鼠在水中搜索平臺的游泳軌跡。圖中大圓代表水池,小圓代表水下平臺,Ⅰ、Ⅱ、Ⅲ、Ⅳ分別代表第一、二、三、四象限,圈中線路代表大鼠游泳軌跡。(2)大鼠的搜索策略從表中可以看出,以直線型為搜索策略的多為正常組大鼠;以趨向型為搜索策略的多為艾灸組和熱敏灸組大鼠;而模型組大鼠的搜索策略多為隨機型和邊緣型。結果見表5。4研究結果與分析有關抑郁癥的動物模型研究非常多,可分為應激模型、孤養(yǎng)模型、藥理學模型、嗅結節(jié)切除模型等,其中Willner等建立的CUMS是目前應用較多的模型之一,故本實驗采用CUMS制備大鼠抑郁癥模型。根據(jù)Willner理論,以快感缺乏作為抑郁癥模型成功的指標。本實驗觀察到:在給予CUMS21d后,與正常組大鼠相比,3組應激大鼠水平活動得分和直立活動得分均減少;糖水消耗百分比降低,即活動度降低,興趣度下降,對獎賞的反應性下降。另外,3組應激大鼠體重增長減慢,甚至出現(xiàn)負增長。上述結果提示:給予CUMS21d后,動物表現(xiàn)出的抑郁狀態(tài)、興趣喪失、快感缺乏,與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而認為抑郁癥模型制備成功。中醫(yī)學認為,腦為元神之府,抑郁癥的病位在腦,可通過治理督脈為主來調節(jié)腦神,從而治療抑郁癥?!峨y經(jīng)·二十八難》曰:“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絡于腦?!倍矫}為陽脈之海,總督諸陽,總督一身之陽氣,統(tǒng)領諸經(jīng),進而聯(lián)系五臟六腑,對各經(jīng)脈臟腑病變均有調節(jié)作用。百會為手足三陽經(jīng)與督脈及足厥陰肝經(jīng)之會,位居于巔頂,猶天之極星居此,為百脈聚匯之處,可調補中氣,健腦寧神,是寧心調神之要穴。為此,我們觀察熱敏灸大鼠“百會”對抑郁癥的治療效果。熱敏灸,通俗地說就是在熱敏化腧穴上進行艾灸。臨床觀察表明,人體腧穴存在敏化態(tài)與靜息態(tài)兩種功能態(tài),當人體發(fā)生疾病時能使體表腧穴發(fā)生敏化,敏化的類型多種多樣,而腧穴熱敏化是經(jīng)穴敏化的一種新類型,處在敏化態(tài)的腧穴對外界相關刺激呈現(xiàn)腧穴特異性的“小刺激大反應”,因此熱敏灸的療效較傳統(tǒng)懸灸療法有大幅度提高。其次,與傳統(tǒng)的懸灸相比,熱敏灸的灸量不同。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劑量。艾灸劑量由艾灸強度、艾灸面積、艾灸時間三個因素組成,在前兩個因素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艾灸劑量主要由艾灸時間所決定。在施行熱敏灸療法時,每穴的施灸時間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個體化的熱敏灸感消失為度的施灸時間,一般需40分鐘,而傳統(tǒng)懸灸的灸量每次每穴一般從10分鐘到15分鐘,或者以局部皮膚潮紅為度,往往達不到治療個體化的最佳灸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