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單元測評課件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單元測評課件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單元測評課件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單元測評課件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江蘇專版2023-2024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九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單元測評課件部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單元測評(用時:7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

[2023江蘇徐州檢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僅把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jié),放假1天,還會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慶?;顒印3烁鹘缛罕妳⒓拥膽c祝游行,還有各種群眾性文藝活動,并燃放各種精美的焰火。其主要目的是(

)

CA.用文藝活動豐富勞動人民精神生活

B.樹立工人階級在全社會的主導地位C.構建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價值觀念

D.探索利用節(jié)日發(fā)展經濟的全新形式【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致力于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同時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積極肯定并努力宣傳勞動的價值,所以設立勞動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構建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價值觀念,故C項正確;設置勞動節(jié)的目的是構建價值觀念,而非豐富精神生活,排除A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已經確立了工人階級的主導地位,排除B項;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利用節(jié)日發(fā)展經濟,排除D項。2.

[2023江蘇靖江檢測]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上海曾依據米、面、油等貨物價格實行工人報酬同步波動的“折實工資制度”,類似的舉措也用于銀行的儲蓄業(yè)務。這些措施(

)

AA.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B.打擊了囤積物資的行為C.確立起新型的經濟體制

D.使生產恢復到戰(zhàn)前水平3.

[2023江蘇東臺檢測]1953年,農民凈貨幣收入比1949年增長123.6%,每人平均凈貨幣收入增長111.4%。農民的購買力,1953年比1949年增長111%,平均每戶消費品購買力增長一倍。1953年同1950年相比,農民留用糧食增長2%,其中生活用糧增長8.6%。這反映出(

)

BA.工農業(yè)落后局面已經初步改變

B.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C.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體制基本確立【解析】材料中農民的貨幣收入、購買力、農民留用糧食等數據變化說明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生產積極性更高,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工業(yè),故A項錯誤;三大改造于1956年基本完成,故C項錯誤;人民公社體制開始于1958年,故D項錯誤。4.

[2023江蘇常熟檢測]中美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那一次交鋒,讓世界震驚,從此再也不敢低估中國的軍事實力,因為那是一窮二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單挑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大國。這表明此次“交鋒”(

)

CA.鞏固了新生政權

B.為中國贏得和平的外部環(huán)境C.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

D.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的首次勝利5.

[2023江蘇如皋檢測]下圖是1949-1956年《人民日報》中“獨立自主”一詞的使用頻率,其變化呈現“V字形”。這說明我國(

)

CA.“一邊倒”外交方針影響巨大B.推行“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C.外交策略更加靈活務實D.與西方國家關系降至冰點【解析】根據材料“1949—1956年”并結合“獨立自主”的使用頻率可知,這一時期我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使我國的外交走向了成熟,外交策略更加靈活務實,故C項正確;此時已經逐步削弱“一邊倒”方針的影響,排除A項;B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之一,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無法體現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降至冰點,排除D項。6.

[2023江蘇南通檢測]下圖是1949-1956年《人民日報》中“戰(zhàn)爭”“和平”與“建設”的使用頻率。這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

)

AA.中國周邊外交環(huán)境趨于改善B.世界局勢趨于緩和C.世界已無戰(zhàn)爭存在D.三大改造已經完成7.

[2023江蘇泰州檢測]1960年,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艱苦創(chuàng)業(yè),打出了大慶油田石油大會戰(zhàn)第一口油井,為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王進喜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被譽為油田“鐵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

CA.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

B.國民經濟恢復的重要成果C.拼搏奉獻的時代精神

D.三線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8.

[2023江蘇南京檢測]1953年,黨中央公布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并把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列為促進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必要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任務之一。這表明,對手工業(yè)實行改造(

)

CA.重在完成國民經濟恢復

B.為過渡任務完成奠定基礎C.意在適應國家建設需要

D.開辟了中國發(fā)展的新道路【解析】材料“把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列為促進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必要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大任務之一”說明手工業(yè)改造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需要,故C項正確;國民經濟恢復在1952年已經完成,排除A項;過渡任務完成的標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排除B項;D項夸大了對手工業(yè)實行改造的作用,排除。9.

[2023江蘇無錫檢測]某位法學教授指出,無論是在1954年憲法草案的起草過程中,還是在1954年憲法草案初稿的討論中,參與人員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識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農民。這表明1954年憲法的制定(

)

CA.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

B.發(fā)揮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用C.保證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

D.堅持了社會主義原則【解析】材料提及的是1954年憲法制定的參加人員有各領域人群,這反映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故C項正確;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是1954年憲法的原則,與參與人員無關,排除A、D兩項;材料沒有提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排除B項。10.

[2023江蘇南京檢測]1956年,陳云在中共八大發(fā)言中提出,在工商業(yè)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yè)的主體,但是附有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這種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這一發(fā)言體現出當時(

)

DA.社會主義改造尚不徹底

B.仍保留了資本主義經濟C.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

D.注重對經濟體制的探索【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國家強調在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之外還可以存在其他所有制經濟,是當時對經濟體制的一種有益探索,故D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召開,而社會主義改造此時仍在進行中,故A項錯誤;材料只說“附有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不是“仍保留了資本主義經濟”,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排除C項。11.

[2023江蘇鎮(zhèn)江檢測]毛澤東指出,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于人民的范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屬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而不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該論述(

)

CA.是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論述

B.是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述C.科學分析了中國社會基本矛盾

D.認為階級矛盾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存在的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為認識中國基本國情奠定了理論基礎,故C項正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出現于抗戰(zhàn)期間,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論述的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相關內容,故B項錯誤;毛澤東認為在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中,人民內部矛盾是主要矛盾,而不是階級矛盾,故D項錯誤。12.

[2023江蘇溧陽檢測]20世紀50年代有這么一首民歌:“從南門到北門,進東門出西門,家家戶戶無閑人,晝忘食來夜忘寢,老人送磚砸石子,兒童就把缸渣尋,婦女在碾耐火土,壯年在砌高爐群,全市人民十幾萬,個個都是煉鐵人?!痹撁窀璺从车臍v史事件(

)

DA.推動三大改造的熱烈進行

B.體現多快好省的建設要求C.貫徹中共八大的正確方針

D.違背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13.

[2023江蘇南京檢測]下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其中出現C點到D點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C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

B.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C.國民經濟的調整

D.“大躍進”的開展【解析】圖中C點到D點對應的時間是1960—1965年,與這段時間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相對應的政策是國民經濟的調整(1961—1965年),故C項正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時間為1953—1957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于1956年,“大躍進”開始于1958年,時間均不符,排除A、B、D三項。14.

[2023江蘇徐州一模]如圖為1973年,趙志田創(chuàng)作的《大慶工人無冬天》。該畫作被認為是表現“王鐵人”形象最為成功的作品。該畫作反映的精神(

)

DA.推動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B.體現了革命現實主義情懷C.響應了“雙百方針”的號召D.激發(fā)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15.

[2023江蘇南京檢測]“兩彈一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偉大成就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的研制成功,對當時中國最主要的現實意義是(

)

AA.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

B.使中國科技水平世界領先C.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

D.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16.

[2023江蘇常州檢測]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從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guī)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這主要得益于(

)

BA.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B.中美關系的逐漸緩和C.意識形態(tài)對立已消除

D.三線建設的快速推進【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72年中美關系正?;?,我國從美國、聯邦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國家大規(guī)模引進了成套技術設備,故B項正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故A項錯誤;“意識形態(tài)對立已消除”表述不符合史實,故C項錯誤;材料信息屬于外交領域,與三線建設無關,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

[2023江蘇無錫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首都30萬人齊集天安門廣場。毛澤東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緊接著他按動了電鈕,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同時,樂隊奏起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54門禮炮齊鳴28響……——《歷史上的今天》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莊嚴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個憲法以1949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基礎,又是共同綱領的發(fā)展。這個憲法鞏固了我國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政治上、經濟上的新勝利,并且反映了國家在過渡時期的根本要求和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共同愿望?!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1954年)(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請簡述這一事件的歷史意義。(6分)[答案]

事件: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意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chuàng)造了前提條件;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產生的時代背景及其先進之處。(6分)[答案]

時代背景:過渡時期總路線和一五計劃的提出,三大改造和工業(yè)化建設的開展,中蘇結盟、抗美援朝的勝利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創(chuàng)造良好的周邊環(huán)境。先進之處:體現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實行民主集中制,規(guī)定實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是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的繼承與發(fā)展。18.

[2023江蘇無錫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婦女參政事業(yè)建立了優(yōu)越的制度。《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首先證明婦女在政治上擁有與男子相同的權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2次會議通過并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規(guī)定“婦女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是我國婦女第一次獲得有法律保障的選舉權。1954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再次重申了婦女有與男子同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幾浴督▏詠砼缘匚蛔兓捌湓颉凡牧隙?/p>

“法治”的本質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行使民主權利的形式和保障;應當把法律看成人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用來規(guī)范自己行為、保障自己權益的社會公約,是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權威。——摘編自童光政《二十世紀中國法制文明的演進》(1)概括材料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提高婦女地位的途徑。(4分)[答案]

途徑:通過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婦女的地位(或從制度上保障婦女地位)。(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實現“民治”的表現。(5分)[答案]

表現: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綜合兩則材料,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特點。(5分)[答案]

特點:婦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斷健全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19.

[2023江蘇淮安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1952—1957年我國工業(yè)比重圖材料二

1953—1965年我國資金流動情況表項目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流入重工業(yè)的資金(%)38.754.948流入農業(yè)的資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門的資金(%)53.733.733.6材料三

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財經小組會議上,陳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計劃需要有一個相當大的調整,重新安排,這是非常必要的。這次調整計劃,實質上是把工業(yè)生產和基本建設的發(fā)展放慢一點,以便把重點真正放在農業(yè)和市場方面。各種材料的分配,要先滿足恢復農業(yè)生產的需要,其次是滿足市場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業(yè)品生產的需要?!幾浴蛾愒婆c新中國經濟建設》(1)根據材料一,說明1952-1957年我國工業(yè)結構的變化,分析變化的原因。(4分)[答案]

變化:輕工業(yè)比重下降,重工業(yè)比重上升。原因:“一五”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說明與前一個階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國資金在重工業(yè)和農業(yè)領域流動的變化及其原因。(4分)[答案]

①1958-1962年變化:流入重工業(yè)和農業(yè)的資金都增加了。原因:“大躍進”集中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人民公社化運動加大了對農業(yè)的投入。②1963-1965年變化:流入重工業(yè)的資金減少,流入農業(yè)的資金增加。原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三年經濟困難;黨和政府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