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唱練耳中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探究_第1頁
視唱練耳中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探究_第2頁
視唱練耳中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探究_第3頁
視唱練耳中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探究_第4頁
視唱練耳中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視唱練耳中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探究摘要:視唱練耳所體現(xiàn)的對音高、音準、音色、節(jié)奏、旋律等各組織形態(tài)的精準考察,對培養(yǎng)音樂學習者綜合音樂素養(yǎng),提高理解、把握音樂結構能力,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與欣賞等實踐活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音響轉瞬即逝的特征能夠考量學習者對音符、音程、和弦、節(jié)奏、旋律等迅速聽辨能力、靈活應變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以視唱練耳的結構綱要分析為基礎,從學習者在訓練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出發(fā),對視唱練耳的聽唱策略、記憶策略以及心理策略等展開描述,供音樂學習者借鑒。關鍵詞:視唱練耳;聽唱策略;記憶策略;視唱練耳作為重要的音樂基礎理論與實踐內容,涵蓋了對音樂音高、音準、音長、音色等音樂形態(tài)的聽辨與模唱,對節(jié)奏、旋律的短時記憶能力,對即興視唱中各音樂組織形態(tài)的綜合把握能力、旋律情感表現(xiàn)力等各項基本音樂能力的考察。目前,視唱練耳是各類音樂專業(yè)訓練最基本的實踐內容,在音樂諸學科的學習實踐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并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其理論研究與實踐訓練特有的實踐策略和記憶策略值得我們充分關注。一、音樂研究中的視唱練耳的結構綱要及要求在音樂理論與音樂研究中,視唱練耳的結構綱要包括:(1)單音、音程唱名聽辨;(2)和弦唱名聽辨或音色模唱;(3)節(jié)奏、旋律模唱;(4)視唱等。單音唱名聽辨是視唱練耳的基礎入門學習內容,聽唱的范圍從小字組、小字一組到小字二組中的白鍵與黑鍵單音,要求學習者聽一次即能迅速唱出該音的音名,中間沒有反應、思考、停留的時間,考查學習者對音符準確、敏銳的直覺反應能力,即音樂的固定音高感也稱音樂的絕對音高。音樂的絕對音高“是在沒有任何其他音高提示或參照的情況下,能對聽到的任何實際音高進行識別的能力,即判斷并唱出音高的具體音名和唱名的能力,也稱作固定音高能力”[1]。這是音樂理論與實踐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音樂藝術與美學研究中的關鍵內容。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中曾論及藝術的創(chuàng)造的天才作用,他在天才與人力的關系中強調模仿傳達的技巧,他說,藝術創(chuàng)造需要讓所欣賞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動,“使筋肉所發(fā)的動作恰能把意象畫在紙上、譜在樂調里或是刻在石頭上。這種筋肉活動像走路、泅水一樣都從習慣得來,不是天生的。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人力?!雽W一門藝術,就要學習它的特殊的筋肉技巧。天才也逃不脫這一關。……再比如作詩文,似乎不用什么筋肉技巧,其實也是一理”[2]。詩文的創(chuàng)作需要有情感和思想,情感和思想見于筋肉和其他器官的變化,包括人們的喜怒哀樂等情感,都與人的喜怒顏面及筋肉動作相關,音樂藝術更是如此,音樂的演奏與聽辨,還需要更多的模仿技巧,而音樂的絕對音高則是考驗音樂視唱練耳的聽辨技巧的重要內容。音樂的絕對音高還是音樂學習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學習者在長期的音樂聽唱訓練中,在各項音樂實踐活動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得來;是意識、潛意識、聽覺、記憶區(qū)等無數(shù)次信息存儲、習慣刺激的結果。當具有絕對音高的學習者聽到音響時,無需信息提取,無需動用記憶機制,自然就能反應出所聽到的固定音名。研究表明,早期接觸音樂教育的學生,固定音高感音域更廣,音程數(shù)量、跳進更多,更為強烈與穩(wěn)定。因此,學習者的絕對音高能力直接決定了單音白鍵的聽辨能力,特別是白鍵與黑鍵混合的聽辨,需要在絕對音高的基礎上結合音高位置感、音長距離感與音色感的綜合運用。在視唱練耳中,除了絕對音高的調解作用,音程聽辨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音程聽辨包括從二度至八度的音程,要求學習者兩次以內能迅速唱出該音的音名。和弦則包括了各種三和弦與七和弦的原位、轉位和弦的聽辨與模唱。音程聽辨還包括節(jié)奏模仿、旋律模唱、即興視唱的內容。節(jié)奏模仿主要訓練學習者對節(jié)奏掌握的精準度和快速反應能力,一般4小節(jié),涵蓋所有學習過的基本節(jié)奏型,在兩遍以內能口頭重復或書寫聽到的節(jié)奏模型;旋律模唱訓練學習者對旋律的感受能力,一般4小節(jié),兩遍以內能口頭重復或書寫聽到的旋律片段,訓練學習者對旋律音樂性的整體把握;即興視唱則要求學習者能即興對16—20小節(jié)的旋律進行視唱,檢驗學習者的音準、節(jié)奏、情感表現(xiàn)等綜合能力的把握。在這些實踐訓練、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有:(1)單音唱名聽辨中沒有抓住第一個音或黑鍵音符聽辨錯誤,影響到對后面音符的聽辨;(2)音程唱名聽辨中無根音意識或根音丟失、缺乏音色辨別能力;(3)和弦聽辨沒有音準,三和弦與七和弦不分;(4)節(jié)奏、旋律無記憶策略;(5)即興視唱整體把握能力弱,無程序準備策略,自信心不足等。這些內容是視唱練耳特別需要注意的。二、視唱練耳的聽唱策略與記憶策略視唱練耳的學習集中體現(xiàn)了對音響的聽辨、模唱,節(jié)奏、旋律的記憶以及視唱的能力。在這里,聽唱策略是關鍵,包含了節(jié)奏、旋律的記憶策略和即興視唱的程序策略等。前面已提到過,音樂的絕對音高是個人在長期的聽唱訓練中得來,能力因人而異,更適用于對白鍵單音音符的聽辨。那么,在對音程、和弦的聽辨中,僅僅依靠音樂的絕對音高會有很大的風險性,容易受到音程數(shù)量、音色的干擾而產生辨別失誤,尤其是絕對音高不穩(wěn)定的學習者。這時,我們需要結合音高位置感、音響距離感、音色感等聽辨策略和方法加以辨別。音高位置感是針對前一個音符而言的,是對下一個出現(xiàn)的音符在前一個音符的高音位置還是低音位置的判斷,也是對音符大致方向的判斷。音響距離感是對音符之間距離的把握。早在古希臘時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就認為,音樂音程具有數(shù)量比例關系,“畢達哥拉斯學派首先從數(shù)學與聲學的觀點研究音樂中的和諧,發(fā)現(xiàn)聲音的質的差別(長短、高低、輕重等)都是由發(fā)音體方面數(shù)量的差別所決定的”[3]。因此,不同度數(shù)的音程所呈現(xiàn)的聲響距離是不同的,這可與鋼琴鍵盤的距離進行對照,從小二度到純八度,每個音程的距離各有長短,據(jù)此,我們可在頭腦中對每一個音程的距離進行塑造,形成不同音程的距離概念,學習者將聽到的音響根據(jù)頭腦中的距離感找到相應匹配的音程。音色感是我們鎖定音符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音色是樂器發(fā)音振動時基音和倍音(或稱泛音)同時融合所產生的音感效果”[4]。每個音程和和弦都各自呈現(xiàn)其獨特的音色效果,如半音緊張、小三度柔和,大三明亮、純八度純凈;大三和弦像明亮的太陽、小三和弦像柔和的月光,減三和弦產生緊張縮小感、增三和弦產生緊張膨脹感等,每個音響就像每個人不同的性格一樣,了解每一類音響所呈現(xiàn)的音響色彩,從而建立音樂的音色感。在白鍵與黑鍵混合的單音聽辨中,正確找準第一個音尤為重要,以免造成對后來音符聽辨的干擾。以白鍵音符為參照,黑鍵音符的音色明顯不同于白鍵,依據(jù)前一個音符,根據(jù)黑鍵出現(xiàn)的音高位置以及與前一個音符的音長距離和它們之間的音色特征,而最終鎖定黑鍵的音符名稱。具體而言,音程聽辨的要點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找到根音之間的連接,抓住根音的音響位置而不受冠音的影響,使根音的連接聽辨像單音一樣清晰、堅定;另一方面,要結合音程色彩進行判斷,而僅僅從音色上或依靠固定音高感的判斷也是容易產生錯誤的,抓住根音并結合音色辨別,這兩者缺一不可。和弦聽辨同音程聽辨一樣,先抓住根音,運用根音連接并結合和弦色彩進行分辨,這是視唱練耳的關鍵所在。和弦音色模唱則更強調對音準的考察,用心聆聽,找到根音、三音、五音、七音的音高位置,同時要留意出現(xiàn)的音符數(shù)量是三個還是四個,分清三和弦與七和弦。在音程與和弦的訓練中,多采用對不同音程和和弦進行構唱,想、唱、聽、辨相結合,建立內心聽覺、內心的距離感,建立感官的互通性、音樂的互換能力,將聽到的、想象到的聲音轉化為唱的聲音,學會通過聲音的辨別檢驗唱出來的聲音與音響是否一致。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學習中綜合運用固定音高感、音高位置感、音長距離感和音色感,尋求建立穩(wěn)定的聽唱能力。在音樂美學中,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特金森(Atkinson)和謝夫林(Shiffrin)等提出了多重記憶存儲模型理論,強調記憶的三級加工模型。該記憶模型理論包含了三種記憶儲存模式:“感覺儲存、短時儲存以及長時儲存。在感覺儲存中,信息保持時間非常短暫;短時儲存的特點是容量有限,且保持時間較短;長時儲存的信息儲存容量較大,且保持時間較長。”[5]視唱練耳的記憶策略是一種介于短時儲存和長時儲存的策略,但感覺儲存是基礎和關鍵。其基本的記憶策略形式體現(xiàn)在對節(jié)奏和旋律的模仿,但兩者所用的記憶策略確有不同?!肮?jié)奏記憶,即對音樂中音響時間關系的記憶。主要包括對速度、節(jié)拍和音的時值關系的記憶?!盵1]213如4小節(jié)的節(jié)奏模型,我們可以采取模塊策略,首先在頭腦中建立四小節(jié)的模塊分布,根據(jù)節(jié)奏的律動將聽到的每一小節(jié)放入模塊中,進行清晰的模塊組合,節(jié)奏無旋律和音樂性的特點可以采取選擇性的記憶法,抓頭、抓尾和抓中間,做到清晰和精確,而不是一把抓,最后出現(xiàn)顧此失彼,甚至出現(xiàn)一個小節(jié)都沒有清晰抓住的現(xiàn)象。平時的節(jié)奏訓練中,則要求熟悉所有基本節(jié)奏型,通過口頭聲音、敲擊鋼琴、書桌、擊掌等各種聲音形式的訓練達到對節(jié)奏的熟悉與敏感,通過將節(jié)奏隨機搭配、任意組合,朗讀、背誦、書寫等變換各種方式,牢記各種節(jié)奏形態(tài),盡可能熟悉會出現(xiàn)的各種節(jié)奏模型組合。我們也可以將稍復雜的節(jié)奏模型用簡單的數(shù)字編碼替代,建立節(jié)奏模型與數(shù)字編碼的連接反應,記住所聽到節(jié)奏的數(shù)字編碼,再轉化為節(jié)奏型也不失為一個可嘗試的辦法。除了對節(jié)奏和旋律的模仿外,還需要充分借鑒旋律記憶?!靶捎洃浖磳ν宦暡康囊舾邫M向連續(xù)的線形(運動)的記憶。”[1]205旋律記憶是對旋律整體的感性模仿,是對整體旋律線條、輪廓的把握。音樂的整體美感或節(jié)奏韻律都可以成為刺激記憶的信息,迅速捕捉到整體音樂的韻律對記憶完整的旋律顯得尤為重要,這時,如分小節(jié)記憶往往會破壞整體的音樂效果而不能抓住完整的旋律,所以整體性的音樂記憶策略適用于對旋律片段的模唱記憶。最后,就是即興視唱部分。這要求學習者應沉著冷靜,有次序地進行準備。先掃視全曲,挑出復雜的節(jié)奏型、跨度較大的旋律跳進,注意臨時變化音符、休止符,將重難點部分找出來先進行練唱。同時應盡快找到旋律的音樂性,與旋律的韻律融入,有情感地演唱出來。即興視唱首先要保持演唱的完整性、節(jié)奏、音準的基本正確,而往往音樂的情感表現(xiàn)力更有助于完整地演唱。當然,任何一首視唱曲中都會設有難點的地方,對于小的失誤可忽略,不要影響整體的效果即可。其次,即興視唱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大量、整本的視唱訓練,對音準、節(jié)奏等各項表情標記要有嚴格的要求,熟練背誦樂譜和新譜視唱相結合;另一方面,展開各種音程構唱,與變化音的構唱,并在不同節(jié)奏模型中構唱,這對提高視唱能力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三、視唱練耳的心理辨析策略由于音樂音響在時間流動中的即逝性,視唱練耳學習精準的要求、現(xiàn)場作答的形式以及考察時對學習者的各種限制和要求,使得心理素質成為視唱練耳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視唱練耳的各大考試中,考場的場域氛圍緊張,考試人數(shù)眾多,競爭激烈而殘酷,這都對視唱練耳的心理辨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視唱練耳中,如不對自己的心理加以調適和正確應對,很可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具體而言,在視唱練耳中,心理辨析策略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境。適度的緊張有助于調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積極性和熱情,容易集中注意力,能對學習訓練產生積極的影響,但過度緊張勢必影響學習效果。當開始視唱練耳的學習訓練時,應迅速調整,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融入學習氛圍,集中對內心的觀照,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投入。音響的感知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旦丟失第一個音就很可能會影響對后面音響的判斷。因此,保持一顆安靜沉穩(wěn)的心,集中精神,一定會事半功倍。其次,細心與沉著。音響中很多相似性與細微的差別,容易使學習者造成失誤,如連續(xù)出現(xiàn)的不協(xié)和音響容易干擾考生的聽辨能力;三和弦與七和弦的差別、對節(jié)奏模型細微差別的辨別都是關鍵;即興視唱時容易漏音、看錯音符與節(jié)奏等,這種情況也時有發(fā)生。如果在視唱練耳中,沉著而不慌亂,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不被快速的音響、繁長的節(jié)奏與旋律所困擾,并運用相關的音樂能力策略,理性分析、有序作答,這樣的難題就會容易解決。再次,自信與大膽。視唱練耳需要學習者自信堅定、大膽嘗試,任何畏畏縮縮、擔心遲疑的心態(tài)只會錯失良機。學習者自信堅定的態(tài)度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音響出現(xiàn)的一瞬間作出堅定理智的判斷,視唱練耳的特殊性決定學習者幾乎沒有思考和選擇的時間,很多時候,遲疑、反復就意味著錯過,更多時候要借助于對音響的第一感覺和對音符的直覺反應,這一點尤為重要,很多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因遲疑、反復將原本聽到的正確答案改成錯誤的例子也有很多。自信大膽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對節(jié)奏、旋律的模唱上。唯有自信大膽才能把握、模唱這四小節(jié)的內容,害怕出錯甚至不敢開口嘗試、吞吞吐吐或輕易放棄等任何負面情緒,都會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聽覺印象保留的時間是非常短促的,自信堅定、一氣呵成才是正確之道,大膽、放開,才能容納更多的信息,做更多的嘗試。自信大膽還表現(xiàn)在視唱的演唱態(tài)度中,大聲、自信地唱出旋律的韻味與情感。很多學習者因視唱譜面稍長,出現(xiàn)變化音或者音程距離較大,就失去了信心,演唱時畏畏縮縮,甚至中途放棄,都是不可取的。全力以赴、不輕言放棄、完整地演唱下來也是學習者最基本的素養(yǎng)。在視唱練耳實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