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_第1頁
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_第2頁
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_第3頁
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_第4頁
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

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第20課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學習重點:1.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zhàn)爭2.民國初年的經濟發(fā)展3.民國新文化運動。時空坐標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從1912年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開始,到1928年張學良東北“改旗易幟”結束。共計十六年。袁世凱獨裁專制(1912-1916年)北洋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1916-1928年)一、武夫當政——袁世凱復辟帝制與護國戰(zhàn)爭1.袁世凱獨攬大權、復辟帝制時間大事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3年下令解散中國國民黨1914年公布的《中華民國約法》,改責任內閣制為總統(tǒng)制發(fā)布的《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又規(guī)定總統(tǒng)任期十年,可連選連任1915年簽訂“中日民四條約”即“中日北京條約”接受日本“二十一條”要求參政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贊成”君主立憲,袁世凱當上了皇帝1916年改民國紀年為“洪憲”元年▲由袁世凱簽字的“中日民四條約”

(1)1915年8月,古德諾以及籌安會,

都積極為袁世凱復辟帝制營造輿論。(2)1915年10月6日,參議院召開“國民代表大會”,表示“一律”贊同“君主立憲”。(3)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接受“勸進”,當上了皇帝,以1916年為洪憲元年。課堂探究:袁世凱是怎么一步步復辟帝制的呢?2.倒行逆施——全國人民共討之時間大事1913年“二次革命”(革命黨人發(fā)起的反袁斗爭)1914年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武力討伐袁世凱1915年“護國戰(zhàn)爭”1916年3月在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恢復中華民國年號。共和反共和

民國初期,中國政治斗爭的焦點:中國將往何處去?“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孫中山二、梟雄逐鹿——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jù)背景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分裂為直、皖、奉三個派系,并很快發(fā)展為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局面派系首領地盤靠山直系馮國璋直隸、蘇、贛、鄂英美皖系段祺瑞皖、浙、閩、魯、陜日本奉系張作霖東北三省日本割據(jù)▲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軍閥割據(jù)示意圖混戰(zhàn)直皖、直奉軍閥混戰(zhàn)影響①導致北京政權實際上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所控制②人民苦不堪言1.北洋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2.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①府院之爭(黎元洪總統(tǒng)和段祺瑞總理爭權奪利)②張勛復辟(復辟僅僅上演了12天)張勛復辟失敗后,馮國璋代行大總統(tǒng)職權,段祺瑞就任國務總理,他絕恢復中華民國國會和臨時約法背景結果“府院之爭”“張勛復辟”3.孫中山領導“護法運動”背景張勛復辟失敗后……開始結果1917年8月,“中華民國軍政府”,舉孫中山為大元帥。特點革命黨人借西南軍閥的力量攻打北洋軍閥失敗政治突出特點:分崩離析材料: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職位后,實行獨裁統(tǒng)治,企圖復辟帝制。孫中山開始了捍衛(wèi)民主共和的斗爭。他先后領導發(fā)動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兩次“護法運動”,但都以失敗告終。課堂探究: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中國政治斗爭的焦點是什么?其實質是什么?捍衛(wèi)民主共和的斗爭都以失敗告終,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資產階級因為階級局限性,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不符合中國的國情。時代呼喚新的領導階級和新的道路。焦點:民主共和與封建專制的斗爭。實質: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之間的斗爭。說明:4.中國參加“一戰(zhàn)”標志目的結果1917年8月14日,中國向德、奧兩國宣戰(zhàn)(加入“協(xié)約國”方面作戰(zhàn))為爭取國際地位,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fā)展中國是戰(zhàn)勝國,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貢獻十幾萬名中國勞工遠渡重洋前往歐洲前線。歷史縱橫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簡稱一戰(zhàn),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fā)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zhàn)爭。戰(zhàn)爭由德奧集團發(fā)動,主要在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之間展開。有30多個國家被卷入戰(zhàn)爭,戰(zhàn)爭中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zhàn),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zhàn)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三、時代風云卷——民國初年經濟、社會生活的新氣象1.經濟發(fā)展新氣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特點影響①民國建立,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掃除一些障礙②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鼓勵民間興辦實業(yè)。(政治)③一戰(zhàn)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zhàn),放松侵華。(主要/外因)④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民間)⑤實業(yè)救國思潮的推動(如榮氏兄弟)(思想)原因輕工業(yè)發(fā)展迅速(紡織業(yè)、面粉業(yè))壯大了中國無產階級隊伍。1912較快發(fā)展較快發(fā)展19世紀60、70年代陷入絕境陷入絕境2.社會生活的新氣象南京臨時政府致力于社會生活各方面除舊布新原因表現(xiàn)①改用陽歷(即用公元年)②頒布法律移風易俗:剪發(fā)辮、易服飾、廢止纏足等。革除“大人”“老爺”等清朝官場的稱呼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過去的陳規(guī)陋習不符合時代的潮流,應接受文明、開化的新習俗、新風尚。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展背景興起陣地①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反思。②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中國社會黑暗③缺乏對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的徹底批判,專制和愚昧思想深刻影響中國民眾。(根本原因)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開始北京大學和遷往北京的《新青年》雜志旗幟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代表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④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直接原因)內容①擁護“德先生”(反對孔教、禮法、貞節(jié)、舊倫理、舊政治)②擁護“賽先生”(反對舊藝術、舊宗教;反對國粹和舊文學)③開展文學革命(1917年,胡適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性質: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反封建的運動意義:推動思想文化革新,有著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局限:①沒有同群眾運動相結合②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肯定評價▲蔡元培、陳獨秀等與北大文科哲學門師生合影(1)各地擁護新文化運動的刊物紛紛出版,使全國報刊面貌為之一新。(2)婦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號的提出,使其涉及的內容更為廣泛和深刻。(3)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推動了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義。影響巨變

末代皇帝“被”離婚

1924年11月,馮玉祥發(fā)動“首都革命”后,派兵將溥儀趕出皇宮。1925年3月淑妃文秀等隨溥儀到天津居住,1931年8月文秀從天津靜園出走,住進賓館,通過律師向溥儀提出離婚。溥儀不愿鬧到法庭,遂經雙方律師交涉決定“私了”,由溥儀付給文秀5.5萬元贍養(yǎng)費。溥儀被迫答應離婚后,為挽回面子,于9月在京、津、滬報紙上發(fā)布廣告,刊登“上諭”:“淑妃擅離行園,顯違祖制,撤去原封位號,廢為庶人,欽此?!蔽男恪虮毖筌婇y統(tǒng)治時期的歷史階段特征(191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