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中考語文中考文言文專項100及答案經(jīng)典_第1頁
【語文】中考語文中考文言文專項100及答案經(jīng)典_第2頁
【語文】中考語文中考文言文專項100及答案經(jīng)典_第3頁
【語文】中考語文中考文言文專項100及答案經(jīng)典_第4頁
【語文】中考語文中考文言文專項100及答案經(jīng)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中考語文中考文言文專項100及答案經(jīng)典一、初中文言文21.課外文言文閱讀

初,趙盾常田①首山,見桑下有餓人。餓人,示瞇明②也。盾濟之,與食,食其半。問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否,愿遺母?!倍芰x之,益與之飯肉。已而,為晉宰夫③,盾弗知也。九月,晉靈公飲趙盾酒,伏甲將襲盾。示瞇明知之,欲去盾。靈公出伏士擊趙盾。示瞇明舍命反擊,伏士不能進,而竟脫盾。盾問其故,曰:“我,桑下餓人。”問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咀⑨尅竣偬铮捍颢C。

②示瞇明:人名。

③宰夫:官名,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1)解釋文中加下劃線的詞語①為晉宰夫(________)

②盾問其故(________)(2)對劃線句翻譯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

示瞇明知道這事,想離開趙盾。B.

示瞇明了解他,想離開趙盾。C.

示瞇明知道這事,想讓趙盾離開。D.

示瞇明了解他,想讓趙盾離開。(3)本文情節(jié)曲折,引人入勝。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況情節(jié)內(nèi)容①________

②晉靈公伏甲擊趙盾

③________(4)本文除了表現(xiàn)示瞇明孝順之外,最主要是表現(xiàn)他________的品質(zhì)。答案:C解析:(1)擔任;原因(2)C(3)趙盾義食示瞇明;示瞇明舍命救趙盾(4)知恩圖報【解析】【分析】(1)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為晉宰夫”:擔任晉君的廚師?!盀椤保簱?。“盾問其故”:趙盾問其中的原因?!肮省保涸?。(2)C.翻譯正確。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知”:知道?!爸保哼@件事?!叭ァ保弘x開?!坝ザ堋保合胱屭w盾離開。其它幾項在這幾處的翻譯上或多或少都有問題。(3)第一個情節(jié)可提取“盾濟之,與食”“盾義之,益與之飯肉”這兩個關鍵句分析,即可概括出趙盾義食示瞇明的答案。第三個情節(jié)可分析“示瞇明知之,欲去盾”“示瞇明舍命反擊,伏士不能進,而竟脫盾”等句,即可概括為示瞇明舍命救趙盾。(4)通過示瞇明受到趙盾的幫助后,在關鍵時刻舍命保護趙盾的情節(jié),即可概括出示瞇明知恩圖報的品質(zhì)。故答案為:⑴擔任;原因⑵C;⑶趙盾義食示瞇明;示瞇明舍命救趙盾⑷知恩圖報【點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對選項逐項辨析,選擇最正確的一項。⑶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關鍵要整體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根據(jù)題意進行分析。⑷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忌x懂遣字,理解內(nèi)容,抓住對人物描寫的語言和事件歸納人物的品質(zhì)。【參考譯文】

當初,趙盾常在首山打獵,曾看到桑樹下有個餓極了的人。這個人叫示(qí,其)瞇明。趙盾給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趙盾問他為什么不吃完,示瞇明回答:“我已經(jīng)為人臣隸三年了,不知母親是否還在人間,愿把剩下的一半留給母親。”趙盾認為他很孝敬,又給他一些飯、肉。不久,示瞇明做了晉君的廚師。但趙盾不知道示瞇明做晉君廚師一事。九月,晉靈公宴請趙盾,埋伏好士兵準備殺死他,示瞇明想讓趙盾趕在前面離開免于遭難。趙盾已經(jīng)離去了,靈公指揮埋伏的士兵追趕趙盾,示瞇明反擊靈公的士兵,士兵不能前進,趙盾終于逃脫。趙盾問示瞇明為什么救自己,示瞇明說:“我就是桑樹下那個餓漢。”趙盾詢部他的姓名,他沒有告訴。示瞇明因此隱遁而去。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四知(范曄)

(楊)震少好學,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后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曰: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1)解釋下列句子加下劃線的詞。①舉茂才________②聞其賢而辟之________③何謂無知________④故舊長者_______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②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3)本文寫了楊震的哪兩件事?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可貴品質(zhì)?解析:(1)推舉;聽說;說;老朋友(2)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②被后人稱作是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yōu)厚嗎?(3)①楊震拒金(賄)。楊震拒絕“為開產(chǎn)業(yè)”。②賢明,剛直,清廉?!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本題中的“聞”是“聽”;“舉”是古今異義詞,“推舉”的意思。(2)①句中的“知(知道,了解)、君(對人的尊稱)、何(為什么)”幾個詞是賦分點;②句中的“使(讓)、清白(清正廉潔)、遺(留給,贈給)、厚(優(yōu)厚)”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3)文章“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敘寫了楊震拒絕王密的獻金;文章“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不肯”敘寫楊震拒絕為舊長者“開產(chǎn)業(yè)”。從中看出楊震是一個為官清廉,不為利益所動,性格剛直,不以權謀私的人。據(jù)此概括作答。故答案為:⑴推舉;聽說;說;老朋友

⑵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②被后人稱作是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yōu)厚嗎?⑶①楊震拒金(賄)。楊震拒絕“為開產(chǎn)業(yè)”。②賢明,剛直,清廉?!军c評】⑴本題考查文言詞義的理解??忌⒁馄綍r的積累以及知識的遷移,要結合句子的意思進行辨析,要運用掌握的知識結合原句進行推斷。⑵本題考查的是文言語句的翻譯??忌裱g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注意重點字詞的正確理解和特殊句式的翻譯,注意句意的順暢。⑶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忌x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抓關鍵語句分析人物?!緟⒖甲g文】

楊震小時候喜歡學習。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征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jīng)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里,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么呢?”王密說:“夜里沒有人知道?!睏钫鹫f:“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后來楊震調(diào)動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潔,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見。他的子子孫孫常吃蔬菜,步行出門,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長的人想要讓他為子孫開辦一些產(chǎn)業(yè),楊震不答應,說:“讓后代被稱作清官的子孫,把這個饋贈給他們,不也很優(yōu)厚嗎?”3.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炯住?/p>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n愈《馬說》)【乙】

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請求之?!本z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②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③之五百金,現(xiàn)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庇谑遣荒芷谀辎?,千里之馬至者三。(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注】①涓(juān)人:近傳之臣。②反:酒“返”,返回。③買:花費,④期(qī)年:滿一年。(1)解釋下列劃線的字。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③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________④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_______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②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3)【甲】文韓愈借“千里馬”的遭遇寄寓怎樣的情感?(4)【乙】文“涓人”千金買馬首給你怎樣的啟示?解析:(1)食,通“飼”,飼養(yǎng),喂養(yǎng);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購買;買(2)①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②死馬都用五百金買下了,何況活馬呢?(3)全文寄托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4)辦任何事情要講究方法策略,像是君主想要獲得人才,必須珍惜人才善用賢臣,關心、善待人才,才是關鍵。【解析】【分析】(1)本題注意:食,通“飼”,飼養(yǎng),喂養(yǎng)。策之:驅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市:買。(2)本題注意以下關鍵詞:執(zhí):拿。策:馬鞭。臨:面對。況:何況。(3)《馬說》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經(jīng)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因此,這里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和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痛恨。(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招聘人才,不僅僅要放下架子,更要有誠心,要拿出實際行動。涓人以高價買馬首,生馬更不用說,以高價吸引千里馬的到來。啟發(fā):辦任何事情要講究方法策略。故答案為:⑴食,通“飼”,飼養(yǎng),喂養(yǎng);馬鞭,引申為鞭打,這里指鞭策,駕馭;購買;買⑵①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谒礼R都用五百金買下了,何況活馬呢?⑶全文寄托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并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⑷辦任何事情要講究方法策略,像是君主想要獲得人才,必須珍惜人才善用賢臣,關心、善待人才,才是關鍵?!军c評】⑴文言實詞是必考題。本小題考查了通假字和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單音節(jié)實詞大多是多義詞,接觸時一要清楚它的幾種常規(guī)的解釋;二是根據(jù)語境判斷句中意義。詞類活用屬于詞語功能的改變,和該實詞在句中的位置關系很大,大致有名詞活用作動詞、名詞活用作狀語、動詞活用作名詞、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通假字。不論是古有其字還是古無其字,在平時閱讀、做題做題中遇到的通假字都應積累起來多加理解記憶。(2)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為必考內(nèi)容,翻譯時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除,省略的內(nèi)容根據(jù)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保證不丟分。平時訓練注意自己抓住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⑶本題考查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把握。要結合文中對千里馬的給予描寫的部分進行分析,作答時不可脫離文本內(nèi)容作闡釋。⑷啟示類問題既考查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把握,也考查考生的個人思考和感悟能力。所以作答時除了要準確點到作者的思想觀點時,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點出自己的體會和思考?!靖絽⒖甲g文】

【甲】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zhì)也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乙】有一個國君愿意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一匹千里馬,可幾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侍臣找了幾個月,終于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jīng)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返回交給了國君。國君非常生氣:“我要的是活馬,你怎么把死馬弄了回來,而且還用了五百兩黃金呢?”侍臣回答說:“您連死馬都要花五百金買下來,何況活馬呢?消息傳出去,大家肯定認為您是真心買馬,很快就會有人把馬牽來的。”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請求之?!本仓碌们Ю锺R。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馬至者三?!咀ⅰ竣黉福╦uān)人:國王的近臣,即中涓。官名,俗稱太監(jiān)。擔任宮廷內(nèi)灑掃的人。②安事死馬:要死馬有何用?③捐:白白費掉。(1)關于“反”,《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有以下幾種,文中“反以報君”中的“反”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

背叛,違反

B.

反而

C.

對立

D.

同“返”,返回(2)此文中千里馬的命運與《馬說》中的千里馬命運截然不同,請簡述其不同。答案:D解析:(1)D(2)《馬說》中的“千里馬”因為不能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任用,最終不能“以千里稱”?!肚Ю镏R》中因為君主渴求并能采納正確的建議,得以脫穎而出。(意思接近即可)【解析】【分析】(1)“反以報君”:返回來回復(報告)君主。所以“反”同“返”,返回。選D項。(2)做此題時要注意“不同”的提示,細讀選文并結合兩文中心可以很容易看出兩文中“千里馬命運”的不同?!恶R說》中的千里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即指人才被摧殘、埋沒,選文中的“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指人才得到了重視。故答案為:⑴D;⑵《馬說》中的“千里馬”因為不能得到統(tǒng)治者的賞識、任用,最終不能“以千里稱”。《千里之馬》中因為君主渴求并能采納正確的建議,得以脫穎而出。(意思接近即可)【點評】⑴一詞多義是??嫉奈难詫嵲~內(nèi)容。平時學習要注意積累。具體到做題時,還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去判斷。⑵本題考查對《馬說》和《千里之馬》的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要認真閱讀全文,找出體現(xiàn)千里馬命運的句子加以概括,注意要語言簡潔?!靖絽⒖甲g文】

古代有一個國君愿意出一千兩黃金來購買一匹千里馬,可3年過去了,千里馬仍沒買到。這時,有個侍臣向國君請求出去尋求千里馬。侍臣找了3個月,終于找到了線索,可到地方一看,馬已經(jīng)死了。侍臣拿出了500兩黃金買回了那匹千里馬的頭骨。國君非常生氣:“我所要的是活馬,怎么能把死馬弄回來而且還用了五百兩黃金呢?”侍臣回答說:“(您)連死馬都要花五百金買下來,何況活馬呢?消息傳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馬給你牽來?!惫?,不到一年時間,就有好幾匹千里馬送到了國君手中。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ㄟx自《禮記·學記》)【乙】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①。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間②,曰:“已習其數(shù),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鹉镜闷渲疽??!庇虚g,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笨鬃釉唬骸扒鹞吹闷錇槿刷垡病!庇虚g,有所默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為人,黑而長,眼如遠視,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離席再拜,曰:“此曲確《文王操》④也?!保ü?jié)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有刪改)【注】①進:繼續(xù)學(新內(nèi)容)。②有間:過了一段時間。③為人:作曲的人。④《文王操》:周文王譜寫的琴曲名。(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劃線詞語。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③可以益矣________(2)下列各組中劃線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其此之謂乎

丘未得其志也B.丘得其為人,黑而長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核舟記》)C.不知其善也

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D.有所默然深思焉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3)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乙】兩文都是關于學習的,【甲】文談了“教學相長”的觀點,【乙】文講述了孔子拜師學琴的故事。B.《禮記》,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jīng)學家戴圣編纂的。C.【乙】文中孔子學琴經(jīng)歷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領會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過程。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換學新內(nèi)容,是因為他認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的曲子。(4)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故日:教學相長也。②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技也。(5)孔子學琴的故事印證了“學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請結合【乙】文具體分析。答案:B解析:(1)味美;自我反思;增加,加深(2)B(3)D(4)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②我己經(jīng)熟悉了這首曲子,(但是)還沒有掌握它的(彈奏)技法(技巧)。(5)孔子學習了十天,熟悉曲子后,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掌握技法;再學習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領會到曲子所表達的志向;又學習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沒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學習,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學然后知不足”?!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此題多是古今異義詞,如,旨:味美。(2)A項,表示推測/代詞,代曲子。B項,都是“表并列”。C項,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反問語氣,呢。D項,語氣詞,不譯/兼語詞,從這里。相當于“于之”,“于此”。故選B。(3)D項,“他認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的曲子”錯誤,孔子并沒有認為《文王操》是最容易學的曲子,而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加上對這首曲子的理解。故選D。(4)本題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故:所以。教學相長: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習:熟悉。(5)必須扣住“學”和“不足”來解答。結合孔子在學習過程中一步步發(fā)現(xiàn)自己“未得其技”“未得其志”“未得其為人”,最后通過學習一步步解決的過程來分析。、故答案為:⑴①味美;②自我反思;③增加,加深⑵B⑶D⑷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②我己經(jīng)熟悉了這首曲子,(但是)還沒有掌握它的(彈奏)技法(技巧)。⑸孔子學習了十天,熟悉曲子后,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掌握技法;再學習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領會到曲子所表達的志向;又學習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沒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學習,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學然后知不足”。【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作出判斷。⑵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要梳理歸納教材中常見虛詞含義、用法,結合語境準確辨析。⑶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通讀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選項正誤。⑷本題考查文中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⑸本題考查文章的主旨,注意舉例說明,抓住孔子學習的變化來印證?!靖絽⒖甲g文】

【甲】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習后就知道不足,教導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然后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上說:“教導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乙】孔子向師襄子學琴,學了十天仍沒有學習新曲子,師襄子對他說:“可以增加學習內(nèi)容了?!笨鬃诱f:“我已經(jīng)熟悉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方法?!边^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會彈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學習內(nèi)容了?!笨鬃诱f:“我還沒有領會曲子的意境。”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領會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學習內(nèi)容了?!笨鬃诱f:“我還不了解作者?!庇诌^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仿佛進到新的境界:時而神情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孔子說:“我知道他是誰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tǒng)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子聽到后,趕緊起身拜了兩拜,回答道:“這支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下列劃線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才美不外見

見:同“現(xiàn)”,表現(xiàn)B.駢死于槽櫪之間

駢:本義為兩馬并駕,引申為并列C.策之不以其道

策:馬鞭D.執(zhí)策而臨之

臨:面對(2)下列各項中劃線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無馬耶B.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過清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伯樂不常有D.馬之千里者

大道之行也(3)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一開始,就強調(diào)了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性作用,發(fā)人深省。B.文章第三段中連用幾個“不”字,有力地譴責了“食馬者”的無知。C.《馬說》以伯樂和千里馬為喻,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達強烈的不滿。D.作者認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一食或盡粟一石”。答案:C解析:(1)C(2)C(3)D【解析】【分析】(1)C項錯誤。“策之不以其道”的“策”解釋為:用馬鞭驅趕,動詞。故選C。(2)A項的“其”解釋為:代詞,指千里馬/加強詰問語氣;B項的“以”解釋為:按照/因為;C項的“而”解釋為:表轉折;D項的“之”解釋為:定語后置標志/主謂間;故選C。(3)D項,錯誤。作者認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故選D。故答案為:(1)C;(2)C;(3)D【點評】(1)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jù)語境作出判斷。(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要梳理歸納教材中常見虛詞含義、用法,結合語境準確辨析。(3)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通讀全文,把握文意,揣摩選項正誤?!靖絽⒖甲g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zhì)也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題。【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乙】

高官農(nóng)家畜一牛其子幼時日與牛嬉戲攀角捋尾皆不動。牛或嗅兒頂、舐兒掌,兒亦不懼。稍長,使之牧。兒出即出,兒歸即歸,兒行即行,兒止即止,兒睡則臥于側,有年矣,一日往牧,牛忽狂奔至家,頭頸皆浴血,哮吼以角觸門。兒父出視,即掉頭回舊路。知必有變,盡力追之。至野外,則兒已破顱死,又一人橫臥道左,腹裂腸出,棗棍棄于地。審視,乃三果莊盜牛者(三果莊,回民所聚,滄州盜藪也)。始知兒為盜殺,牛又觸盜死也。是牛也有人心焉。又西商李盛庭買一馬,極馴良。惟路逢白馬,必立而注視,鞭策不肯前?;蛲姲遵R,必馳而追及,銜勒不能止。后與原主談及,原主曰:“是本白馬所生,時時覓其母也?!笔邱R也亦有人心焉。【注】①藪(sǒu):人或物聚集的地方。②觸:抵、頂,③李盛庭:人名(1)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畫出三處)高官農(nóng)家畜一牛其子幼時日與牛嬉戲攀角捋尾皆不動。(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①志怪者也

志:________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________③?;蛐醿喉?/p>

或:________④鞭策不肯前

策:________(3)下列句子中劃線的“焉”字與“是牛也有人心焉”中的“焉”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B.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C.

是馬也亦有人心焉

D.

雕欄相望焉(《核舟記》)(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②是本白馬所生,時時覓其母也(5)讀完【乙】文,你有何感悟?答案:B解析:(1)高官農(nóng)家畜一牛/其子幼時/日與牛嬉戲/攀角捋尾皆不動。(2)記載;氣息,這里指風;有時;鞭打、鞭策(用馬鞭驅趕)(3)B(4)①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②這匹馬本來是白馬生的,經(jīng)常要尋找它的母親。(5)牛馬這些獸類都如此重情重義,作為人類的我們更應該做到知恩圖報、有情有義?!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根據(jù)句意:高官的農(nóng)民家里養(yǎng)一頭牛,他兒子小時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牛都不亂動。故句子劃分為:高官農(nóng)家畜一牛/其子幼時/日與牛嬉戲/攀角捋尾皆不動。(2)此題注意古今異義詞,志:記載。息:氣息,這里指風?;颍河袝r。詞類活用詞,策名詞作動詞,鞭打。(3)A項,語氣詞,啊。B項,與例句都是: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從這里的意思。C項,語氣助詞。放在句末。沒有具體意義。D項,語氣助詞。放在句末。沒有具體意義。故選B。(4)本題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其,指代大鵬鳥。下:往下。視:看。亦:也。是:這樣。時時:經(jīng)常。覓:尋找。(5)本題根據(jù)“是馬也,亦有人心焉。”牛馬都有人心,你對它們好,它們也會對你好,啟示人們要像牛馬做到知恩圖報、有情有義。故答案為:⑴高官農(nóng)家畜一牛其子幼時日與牛嬉戲攀角捋尾皆不動;⑵記載;氣息,這里指風;有時;鞭打、鞭策(用馬鞭驅趕);⑶

B;⑷①大鵬從天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②這匹馬本來是白馬生的,經(jīng)常要尋找它的母親;⑸牛馬這些獸類都如此重情重義,作為人類的我們更應該做到知恩圖報、有情有義?!军c評】⑴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結構。劃分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開;⑵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意思的能力。文言詞語的學習和積累是學習文言文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考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而且還要注意詞語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這就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⑶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虛詞,答題關鍵是熟記常見的一些虛詞的用法;⑷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⑸答題時應注意抓住文段中心,理解文段含義,結合中心作答,結合自己或社會實際情況,引發(fā)感悟,注意遣詞造句講究三美:運用古詩文、名言警句;恰當運用比喻等修辭;成語。偷梁換柱把作者的在該文章中的觀點、體驗換成自己的話再重新演繹一遍?!靖絽⒖甲g文】

【甲】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云彩。這只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

《齊諧》這本書,是記載一些怪異事情的書。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huán)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毕褚榜R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活動著的生物都因為風吹而運動。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也是沒有盡頭的嗎?鵬往下看的時候,看見的應該也是這個樣子。

【乙】高官的農(nóng)民家里養(yǎng)一頭牛,他兒子小時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牛都不亂動。有時這頭牛嗅嗅孩子的頭,舐孩子的手,孩子也不怕。孩子長大了一些,家里便叫孩子去放牛。孩子出門,牛跟著出門;孩子回家,牛跟著回家;孩子走,牛就走;孩子停,牛就停;孩子睡下,牛就躺在旁邊。這樣子有幾年了,有一天,孩子去放牛。忽然那頭牛飛奔回家,牛頭牛頸都沾滿鮮血,又跳又叫,還用牛角撞門。孩子的父親出來看時,牛又回頭向原路跑去。孩子父親知道一定出事了,就極力追趕。到了野外,看見孩子腦袋破裂死了。又有一個人橫臥在路邊,肚子開裂,腸子流出來,一根棗木棍丟在地上。仔細一看,原來是三果莊的偷牛賊。(三果莊是回民聚居的地方,是滄州的強盜窩。)孩子父親這才知道,孩子被強盜殺死,牛又把強盜頂死了。這頭牛,是有人的心腸的。還有一個西北商人李盛庭,買來一匹馬,十分馴良。只是在路上碰到白馬,一定站下來仔細看,鞭打也不肯前進。或者遠望見有白馬,一定飛跑過去追上,硬拉馬韁也控制不住。后來和這匹馬原來主人講到這件事,原來的主人說:“這匹馬本來是白馬生的,經(jīng)常要尋找它的母親?!边@匹馬,也是有人的心腸的。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九方皋相馬》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馬,非臣之下也??筛嬉蕴煜轮R。請見之?!?/p>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蹦鹿唬骸昂务R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驪。報穆公,穆公不說,召伯樂,曰:“子所薦求馬者,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馬也?”伯樂曰:“皋之所觀,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瘪R至,果天下之馬也。(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語。①駢死(________)②見(________)③等(________)④策(_______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一食或盡粟一石。②鳴之而不能通其意(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

甲文通過對千里馬不遇伯樂的議論,表達作者對賢才難遇明主的憤懣,寄寓著對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

乙文通過記敘伯樂舉薦九方皋為秦穆公尋找天下最好的馬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待事物要獨具慧眼,看其實質(zhì)。C.

甲文中表明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真不知馬”。D.

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興,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馬,想當然地認為這不是天下最好的馬。(4)請從形象塑造、寫作手法、闡明道理三個方面中任選其一,結合文章內(nèi)容對作品進行評析。答案:D解析:(1)并列而死;同“現(xiàn)”顯現(xiàn);同樣;驅使(鞭打)(2)①吃一頓有時吃完一擔糧食②它鳴叫,(食馬者)不能明白它的意思。(3)D(4)形象塑造:文章塑造千里馬日行“千里之能”,“一食或盡粟一石”卻“不以千里稱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形象,塑造食馬者(或奴隸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對千里馬卻高喊“天下無馬!”的形象,千里馬和食馬者的塑造在于表現(xiàn)作品的主要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展示封建社會的人才懷才不遇,被埋沒、受摧殘的悲慘遭遇。受摧殘的悲慘遭遇,揭示了食馬者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馬愚妄無知的形象,表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突顯其愚妄淺薄.寫作手法: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把“伯樂”比作識人才的人,將“人才”比作千里馬,將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比作“食馬者”,文章無一字直接說到人才,卻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fā)了人才有志難申的憤懣不平,嘲諷和鞭撻了統(tǒng)治者不能知人善任,巧妙地發(fā)揮了針砭時弊的作用?!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本題中古今異義詞,等:同樣。策:驅使(鞭打)。通假字詞,“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2)本題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一食:吃一次食物?;颍河袝r。盡,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3)D.錯誤,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馬竟然連毛色、雌雄都分不清。(4)題目要求從形象塑造、寫作手法、闡明道理三個方面中任選其一,結合內(nèi)容合理解答即可。如,闡明道理:文章開頭提出“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的觀點,接著寫千里馬因沒有伯樂發(fā)現(xiàn)的悲慘命運,突出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文章的第二三段著重寫“食馬者”無知淺薄的行為與伯樂形成對比,進而揭示了食馬者的無知愚妄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有力地證明了文章的觀點。故答案為:⑴1、并列而死2、同“現(xiàn)”顯現(xiàn)3、同樣4、驅使(鞭打)⑵①吃一頓有時吃完一擔糧食②它鳴叫,(食馬者)不能明白它的意思。⑶D⑷形象塑造:文章塑造千里馬日行“千里之能”,“一食或盡粟一石”卻“不以千里稱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形象,塑造食馬者(或奴隸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對千里馬卻高喊“天下無馬!”的形象,千里馬和食馬者的塑造在于表現(xiàn)作品的主要觀點“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展示封建社會的人才懷才不遇,被埋沒、受摧殘的悲慘遭遇。受摧殘的悲慘遭遇,揭示了食馬者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馬愚妄無知的形象,表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突顯其愚妄淺薄.寫作手法: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把“伯樂”比作識人才的人,將“人才”比作千里馬,將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比作“食馬者”,文章無一字直接說到人才,卻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抒發(fā)了人才有志難申的憤懣不平,嘲諷和鞭撻了統(tǒng)治者不能知人善任,巧妙地發(fā)揮了針砭時弊的作用?!军c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⑶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忌x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對選項逐項審讀,仔細辨析,判斷正誤。⑷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評析,考生要注意題干的審讀,結合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選擇自己了解到為的方面進行分析,注意要結合文章進行理解。【參考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后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jīng)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馬并列死在馬廄里,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一匹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的食量多加飼料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質(zhì)也就不能表現(xiàn)出來,想要和一般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卻不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走到它跟前時,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乙文:秦穆公對伯樂說:“您的年紀大了,您的子侄中間有沒有可以派去尋找好馬的呢?”伯樂回答說:“我的子侄都是些下等之才,有個九方皋,他觀察識別天下難得的好馬的本領決不在我以下,可以告訴他們識別一般的良馬的方法,請讓我引見他?!鼻啬鹿右娏司欧礁?,派他去尋找好馬。過了三個月,九方皋回來報告說:“我已經(jīng)在沙丘找到好馬了。”秦穆公問道:“是匹什么樣的馬呢?”九方皋回答說:“是匹黃色的母馬。”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馬牽來,一看,卻是匹純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不高興,把伯樂找來對他說:“壞了!您所推薦的那個找好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馬,什么不是好馬呢?”伯樂長嘆了一聲,說道:“九方皋相馬竟然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嗎?這正是他勝過我千萬倍乃至無數(shù)倍的地方!九方皋他所觀察的是馬的天賦的內(nèi)在素質(zhì),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記了它的粗糙之處;明悉它的內(nèi)部,而忘記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見所需要看見的,看不見他所不需要看見的;只視察他所需要視察的,而遺漏了他所不需要觀察的。像九方皋這樣的相馬,包含著比相馬本身價值更高的道理哩!”等到把那匹馬牽回馴養(yǎng)使用,事實證明,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難得的好馬。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炯住?/p>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

從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許,碧云①在焉。剎后有泉,從山根石罅②中出,噴吐冰雪,幽韻涵澹③。有老樹④,中空火出,導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見文礫金沙。引入殿前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許,了若徑寸。朱魚萬尾,匝池紅酣⑥,爍人目睛,日射清流,寫影潭底,清慧可憐⑦。或投餅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聲。然其跳達⑧刺潑⑨,游戲水上者,皆數(shù)寸魚,其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毋乃⑩靜燥關其老少耶?(節(jié)選自袁中道《西山十記》之《記四》【注】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縫。③涵澹:水波激蕩的樣子。④有老樹,中空火出:泉水從一棵空心老樹中如噴火般激濺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蕩起嘩啦啦的水聲。⑥匝池紅酣: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⑦清慧可憐:樣子清秀靈動惹人喜愛。⑧跳達:同“佻達”,此處指魚兒歡快游動的樣子。⑨刺潑:魚擊水聲。⑩毋乃:表揣測,相當于“恐怕”“只怕”。(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①心樂之________②日光下澈________③不里許________④或投餅于左________(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其長尺許者,潛泳潭下,見食不赴,安閑寧寂。(3)【甲】【乙】兩文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解析:(1)以……為樂;穿透;表示約數(shù);有的人(2)①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曳相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②那些長約一尺的魚,潛在水底,看見食物也不去爭搶,安閑寧靜。(3)【甲】文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獲得的短暫歡樂,抒發(fā)被貶官后的凄苦孤寂之情;【乙】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以及游玩時的歡悅之情。【解析】【分析】(1)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樂”:意動用法,以……為樂?!俺骸保捍┩?。“或”:有的人。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nèi)容是作答的關鍵。(2)本題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蒙絡”:覆蓋纏繞?!芭鳌保弘S風飄拂?!霸S”:約?!案啊?,去,去爭搶。(3)【甲】文,作者寄情于山水之中被表達了貶永州之后孤寂落寞的心境。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景語即情語,“悄愴幽邃,凄神寒骨”等處的描寫,很好地說明了這一情感?!疽摇课?,通過作者在西山游玩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歡愉心情。所以兩文所抒之情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故答案為:⑴以……為樂;穿透;表示約數(shù);有的人;⑵①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曳相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②那些長約一尺的魚,潛在水底,看見食物也不去爭搶,安閑寧靜;⑶【甲】文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獲得的短暫歡樂,抒發(fā)被貶官后的凄苦孤寂之情;【乙】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以及游玩時的歡悅之情?!军c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⑵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⑶本題考查的是人物在文中表達的感情。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主旨,結合所給的句子,來分析其在描寫人物情感?!靖絽⒖甲g文】

【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乙】從香山寺沿著石磴俯階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約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從山腳下的石縫中噴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蕩漾。一棵老樹因雷擊起火,樹心空洞傾斜,將泉水導入寺中,泉水繞寺廊周圍流淌,喧鬧著流進石渠,水下但見有彩紋的碎石和金黃色的細沙。石渠通到殿前成為方池,周圍以石塊砌成,水深大約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金魚萬尾,滿池的魚歡快地游動,一池的魚紅得耀人眼目。陽光照射著清清的池水,將魚兒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靈動,惹人喜愛。有人把餅子投在池子的左邊,魚群便蜂擁向左邊;把餅投向池子的右邊,魚群便爭先向右,一片吞服之聲。然而在水中歡快游動發(fā)出刺潑聲響的魚兒,都是身長只有幾寸的魚兒。那些一尺來長的大魚,則潛泳在潭底,見到食物也不去爭搶,十分安閑寧寂。難道魚兒的安靜與急躁還同它們的年紀大小有關嗎?10.古詩文閱讀鈷鉧潭西小丘記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為魚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負土而出,爭為奇狀者,殆不可數(shù)。

丘之小不能一畝。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眴柶鋬r,曰:“止四百。”余憐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鏟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云之浮,渓之流,鳥獸之遨游,舉熙熙然回巧獻技③,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④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⑤,則貴游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于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有刪改)【注釋】①魚梁:用石砌成的攔截水流、中開缺口以便捕魚的堰。②偃蹇:形容石頭高聳的姿態(tài)。③回巧獻技:呈現(xiàn)巧妙的姿態(tài)以及景物各自的特點。④瀯(yíng)瀯:象聲詞,像水回旋的聲音。⑤澧(fēng)、鎬(hào)、鄠(hù)、杜:均為古地名,泛指繁華之地。(1)下列句子中加下劃線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

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尋病終B.

或未能至焉/一食或盡粟一石C.

貨而不售/貨惡其棄于地也D.

以茲丘之勝/去以六月息者也(2)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農(nóng)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答案:D解析:(1)D(2)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3)農(nóng)民、漁夫走過這里卻鄙視它,售價(只有)四百文錢,一連幾年也賣不出去?!窘馕觥俊痉治觥浚?)A.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尋病終(尋:尋找/不久);B.或未能至焉/一食或盡粟一石(或:或許/有時);C.貨而不售/貨惡其棄于地也(貨:貨物/財物);D.以茲丘之勝/去以六月息者也(以:都是“憑借”)。(2)句子“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的意思是:不滿十天(我)就得到了兩處風景勝地,即使古代愛好山水的人士,也許沒有到過這地方吧。據(jù)此,正確的句讀是: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3)本題句中的“過(經(jīng)過,路過)、陋(鄙視)、賈(售價)、連歲(連續(xù)幾年)”幾個詞是賦分點。故答案為:⑴D;⑵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⑶農(nóng)民、漁夫走過這里卻鄙視它,售價(只有)四百文錢,一連幾年也賣不出去?!军c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及知識的遷移能力。解答此題要結合句子進行理解,詞語的意思可根據(jù)知識的積累結合原句進行推斷,考生在平時要注意對常見文言詞語進行積累。⑵本題考查文意語句的斷句。解答此題,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是關鍵,根據(jù)句子的現(xiàn)代意思進行斷句。⑶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nèi)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緟⒖甲g文】

(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著山口向西北走兩百步,又發(fā)現(xiàn)了鈷鉧潭。鈷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處是一道壩。壩頂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長著竹子和樹木。小丘上的石頭突出隆起、高然聳立,破土而出、爭奇斗怪的,幾乎(多得)數(shù)不清。那些重疊著、相負而下的石頭,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馬;那些高聳突出、如獸角斜列往上沖的石頭,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畝,可以把它裝到籠子里占有它。(我)打聽它的主人是誰,(有人)說:“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卻賣不出去?!保ㄎ遥﹩査膬r錢,(有人)說:“只要四百文?!蔽液芟矚g(這個小丘),就(把它)買了下來。李深源、元克己這時和我一起游覽,(他們)都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出乎意料的收獲。(我們)隨即輪流拿起工具,鏟割雜草,砍伐雜樹,點燃大火把它們燒掉。美好的樹木樹立起來了,秀美的竹子顯露出來了,奇峭的石頭呈現(xiàn)出來了。(我們)站在小丘中間眺望,(只見)高高的山嶺、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飛鳥走獸,全都歡快地呈巧獻技,來為這個小丘效力。(我們在小丘上)枕著石頭席地而臥,眼睛觸及的是清澈明凈的景色,耳朵觸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聲,精神感受到的是悠遠空曠的浩然之氣,心靈感受到的是恬靜幽深的境界。不滿十天(我)就得到了兩處風景勝地,即使古代愛好山水的人士,也許沒有到過這地方吧。

唉!憑著這小丘優(yōu)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灃、鎬、鄠、杜(等這些繁華的地方),那么喜歡游賞的、爭相購買的人每天增加幾千文錢(購買)反而(恐怕)更加買不到。如今(它)被拋棄在(這荒僻的)永州,連農(nóng)民、漁夫走過也鄙視它,售價(只有)四百文錢,一連幾年也賣不出去。而唯獨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為得到它了而高興,難道遇到這個小丘真的要靠運氣嗎?(我)把這篇文章寫在石碑上,用來祝賀(我和)這小丘的遇合。11.文言文閱讀峽江寺①飛泉亭記袁枚

天臺②之瀑,離寺百步,雁蕩瀑旁無寺。他若匡廬,若羅浮,若青田之石門,瀑未嘗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

惟粵東峽山,高不過里許,而蹬級紆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過石橋,有三奇樹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結為一。凡樹皆根合而枝分,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飛瀑雷震,從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飛泉亭也??v橫丈余,八窗明凈;閉窗瀑聞,開窗瀑至。人可坐可臥,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筆硯,可瀹茗③置飲,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與之對枰④。于是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頃之,又有曳杖聲從云中來者,則老僧懷遠抱詩集尺許,來索余序。于是吟詠之聲又復大作。天籟人籟,合同而化⑤。不圖觀瀑之娛,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ㄟx自《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jié))【注釋】①峽江寺:在廣東清遠東峽山上。②天臺:與下文的“雁蕩”、“匡廬”、“羅浮”、“石門”皆為山名。③瀹若:烹茶。擒:煮。④對枰:對坐下棋。⑤合同而化:匯合融化在一起。(1)用“/”給文中加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劃線字。①高不過里許________②參錯并奏________③僧澄波善弈________④一至于斯________(3)賞析下面的句子。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4)作者說:“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作者為什么會發(fā)出如此感慨?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解析:(1)而游者皆暴日中\(zhòng)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2)表示約數(shù);一起;善于,擅長;這樣(3)【示例1】用了“逸”和“勞”這一組反義詞,以水的奔騰飛瀉,反襯出人的安逸閑適?!臼纠?】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銀河放在書桌臥榻前賞玩”,突顯出作者的曠達閑適。(4)①飛泉亭內(nèi)開窗瀑布撲面而來(觀瀑),關窗可聽瀑聲、松濤聲、鳥聲;②在幾席上賞玩瀑布;③亭內(nèi)可以自由活動或休憩?!窘馕觥俊痉治觥浚?)這句話的意思是:但游覽的人都曝曬在烈日下,站在危險的山崖上,無法從容不迫地觀賞。據(jù)此可劃分停頓為:而游者皆暴日中\(zhòng)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2)此題注意,“許”表示約數(shù)。(3)“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边@句話意思是:以人的安逸舒適,靜待水的奔騰飛瀉,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銀河放在書桌臥榻前賞玩。示例一:用了“逸”和“勞”這一組反義詞,以水的奔騰飛瀉,反襯出人的安逸閑適。示例二: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銀河放在書桌臥榻前賞玩”,突顯出作者的曠達閑適。(4)結合“凡樹皆根合而枝分,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以人之逸,待水之勞,取九天銀河,置幾席間作玩?!薄坝谑撬?、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笨芍w泉亭與眾不同:亭有奇樹遮陽;廳內(nèi)開窗可以觀覽瀑布的奇妙,關窗可以聽瀑布的聲音,在幾席上賞玩瀑布;亭內(nèi)可以自由休憩,水聲、鳥聲、棋聲、松聲齊奏,妙不可言。于是作者發(fā)出感慨:“當時建此亭者,其仙乎!故答案為:⑴而游者皆暴日中\(zhòng)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⑵表示約數(shù);一起;善于,擅長;這樣;⑶【示例1】用了“逸”和“勞”這一組反義詞,以水的奔騰飛瀉,反襯出人的安逸閑適;【示例2】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銀河放在書桌臥榻前賞玩”,突顯出作者的曠達閑適;⑷①飛泉亭內(nèi)開窗瀑布撲面而來(觀瀑),關窗可聽瀑聲、松濤聲、鳥聲;②在幾席上賞玩瀑布;③亭內(nèi)可以自由活動或休憩?!军c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斷句的能力。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⑵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⑶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⑷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找出相關的語句即可。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鎖定目標句。既可作答?!緟⒖甲g文】

天臺山的瀑布,離寺廟有百步遠,雁宕山的瀑布,附近沒有寺廟。其他像廬山、像羅浮山、像青田的石門山,那里的瀑布并不是不奇妙,但游覽的人都曝曬在烈日下,站在危險的山崖上,無法從容不迫地觀賞,好像與友人在途中相遇,雖然高興卻不得不很快分手。

只有廣東東部的峽山,高不過一里左右,爬山的石級彎曲盤旋,古老的松樹在上面遮蔽著,火熱的太陽曬不到游客。過了石橋,有三棵奇樹,像鼎的三只腳一樣分立著,到半空中忽然合攏在一起。樹木一般都是根株合在一起而枝干分離,這三棵樹偏是根株分開而枝葉合攏,真是奇特啊

攀登上一大半,瀑布像雷鳴一樣轟響,從高空飛瀉下來。瀑布旁邊有間房屋,這就是飛泉亭。亭子長寬有一丈多,八扇窗子明亮潔凈,關上窗戶聽到瀑布的響聲,推開窗子瀑布就撲面而來。亭子里可以坐,可以躺,可以放松腿腳,可以隨意舒展活動,可以放筆墨硯臺,可以品茶飲酒。以人的安逸舒適,靜待水的奔騰飛瀉,就像把九天之上的銀河放在書桌臥榻前賞玩。當時造這亭子的人,莫非是仙人??!

澄波和尚善于下棋,我叫霞裳跟他對弈。于是瀑布聲,棋子聲,松濤聲,鳥鳴聲,錯落著響成一片。過了一會兒,聽到手杖觸地的聲音像從云中傳來,原來是老和尚懷遠抱著一尺多厚的詩集來,要我作序。于是吟誦詩文的聲音又大響起來。大自然的聲音,人的聲音,完全匯合而融化在一起。想不到觀賞瀑布的快樂,竟然到了這般境界,這亭子的功勞實在大??!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尹翁歸傳

尹翁歸字子兄,河東平陽人也,徙杜陵,翁歸少孤,與季父居。為獄小吏,曉習文法,喜擊劍,人莫能當。

是時大將軍霍光秉政,諸霍在平陽,奴客持刀兵入市斗變,吏不能禁,及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

后去吏居家。會田延年為河東太守,行縣至平陽,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親臨見,令有文者東,有武者西。閱數(shù)十人,次到翁歸,獨伏不肯起,對曰:“翁歸文武兼?zhèn)?,唯所施設。”功槽以為此吏倨傲不遜,延年曰:“何傷?”遂召上辭問,甚奇其對,除補卒吏,便從歸府。案事發(fā)奸,窮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歸,徙署督郵。

河東二十縣,分為兩部,閎孺部汾北,翁歸部汾南。所舉應法,得其罪辜,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舉廉為緱氏尉,歷守郡中,所居治理,遷補都內(nèi)令,舉廉為弘農(nóng)都尉。

征拜東海太守,過辭廷尉于定國。定國家在東海,欲屬托邑子兩人,令后堂待見。定國與翁歸語終日,不敢見其邑子。既去,定國乃謂邑子曰:“此賢將,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保ā稘h書·七六》)(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①奴客持刀兵入市斗變

兵:________②莫敢犯者

莫:________③悉召故吏五六十人

悉:________④甚奇其對

奇:_______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①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②此賢將,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3)概括總結尹翁歸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zhì)?解析:(1)兵器;沒有人;全,都;以……為奇,對……感到驚奇(2)①他公正廉潔不接受賄賂,商人們都畏服他。②他是一個好郡守,你們沒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職,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請求的。(3)公正廉明、自信擔當、不徇私情、執(zhí)法嚴格。【解析】【分析】(1)本題中的“奇”是意動用法,“以……為奇”;“兵”是古今異義詞,“兵器”的意思。(2)①句中的“饋(饋贈),百賈(眾多商人)、畏(敬畏,畏服)”幾個詞是賦分點;②句中的“賢(賢能)、汝(你,你們)、任事(做事)、干(做)”幾個詞是賦分點。(3)從“及翁歸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饋,百賈畏之”可以看出尹翁歸是一個公正廉明的人;從“翁歸文武兼?zhèn)?,唯所施設……自以能不及翁歸,徙署督郵”可以看出尹翁歸是一個“有才能且勇于擔當”的人;從“所舉應法,得其罪辜,屬縣長吏雖中傷,莫有怨者。舉廉為緱氏尉,歷守郡中,所居治理,遷補都內(nèi)令,舉廉為弘農(nóng)都尉”可以看出尹翁歸執(zhí)法嚴格、不徇私情的人;從“此賢將,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可以看出他又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據(jù)此可概括作答。故答案為:⑴兵器;沒有人;全,都;以……為奇,對……感到驚奇;⑵①他公正廉潔不接受賄賂,商人們都畏服他。②他是一個好郡守,你們沒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職,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請求的;⑶公正廉明、自信擔當、不徇私情、執(zhí)法嚴格。【點評】⑴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學生一要注重平時的積累,結合所學課文語境積累常用的實詞的意思和所運用的具體語境以及所屬詞性或語法功能;二要關注所做試題選文的語境,以及所給比較選項的語境,在具體語境下理解比較,即可得出答案;⑵答題時應注意,翻譯一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直譯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漏,句意要通順們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詞語;⑶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來分析。【附參考譯文】

尹翁歸,字子兄,是河東平陽人,后來遷徙到杜陵,尹翁歸小時死了父親,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他擔任辦理訴訟的小吏,通曉法令條文。喜愛擊劍,沒有誰能抵擋他。

當時大將軍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陽,家奴門客拿著兵器進入街市毆斗鬧事,主管官員無法制止,等到尹翁歸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沒有誰敢違犯法律。他公正廉潔不接受賄賂,商人們者畏服他。

他后來離職回家,剛好碰上田延年擔任河東太守,巡視屬縣來到平陽,將當?shù)嘏f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來,田延年親自去跟他們見面,叫他們有文才的站在東邊,有武略的站在西邊??疾炝私饬藥资畟€人,輪到尹翁歸,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對答道:“我文才武略齊備,您只管吩咐。”功曹認為這個小吏傲慢不謙遜,田延年說:“這有什么關系?”于是叫他上堂來,設下文辭讓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實職讓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帶他回到郡府,他調(diào)查事情揭發(fā)壞人,徹底了解事情的底細,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歸,調(diào)任他做了督郵。

河東郡屬下二十八個縣,分成兩部,閎孺主管汾北一部,尹翁歸主管汾南一部。尹翁歸檢舉揭發(fā)他人時都符合法制規(guī)定,掌握違法者的犯罪事實,屬縣長吏雖然受到他的制裁,也沒有誰怨恨的。他被推舉廉能擔任緱氏縣尉,曾經(jīng)做過郡中太守,他任職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升職補任都內(nèi)令,被推舉廉能擔任弘農(nóng)都尉。

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東海太守,他去拜訪辭別廷尉于定國。于定國老家在東???,他想將兩個同鄉(xiāng)后輩托付給尹翁歸,請他關照,就讓這兩個人坐在后堂等著出來見尹翁歸。于定國跟尹翁歸談論了一整天,始終不敢讓那兩個同鄉(xiāng)出來拜見尹翁歸。尹翁歸離開之后,于定國才對同鄉(xiāng)后輩說:“他是一個好郡守,你們沒有能力在他手下任職,他又是不能用私情去請求的?!?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炯住?/p>

雖有嘉肴,弗食是,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乙】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①決焉?(選自《孟涂文集》)【注】①奚:怎么。(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意思。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③君子之學必好問________④舍問,其奚決焉________(2)給【乙】文中畫線文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B.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C.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D.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②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4)選文【甲】論述了________的關系,選文【乙】論述了________的關系。(5)請聯(lián)系學習生活,談談你讀后,對這兩篇短文的感受。答案:D解析:(1)甘美,美味,甘味;反?。幌矚g,喜愛;放棄,舍棄(2)D(3)①雖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②喜歡學習卻不多問,不是真能好學。(4)教學相長;問學相輔(5)【甲】:教別人相當于自己再學習一遍,教和學相結合;【乙】:只有真正的好問者,才能學到知識,兩者相輔相成?!窘馕觥俊痉治觥浚?)“不知其旨也”翻譯為“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旨”意思是“味美”?!叭缓竽茏苑匆病狈g為“然后能自我反思”,“反”意思是“反思”?!熬又畬W必好問”翻譯為“君子學習一定喜愛問”,“好”意思是“喜愛”。“舍問,其奚決焉”翻譯為“除了問,將怎么解決呢”,“舍”意思是“舍棄”。(2)“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意思是““問”和“學”是相輔相成地進行的,不“學”就不能提出疑難,不“問”就不能增加知識”,據(jù)此斷句為: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故選D。(3)①“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句中“雖”意思是“即使”,“至道”意思是“好的道理”,“弗”意思是“不”。②“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句中“勤”意思是“多”。兩個句子語序正常,據(jù)此翻譯。(4)甲文運用類比的手法引出要闡明的觀點,指出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即“教學相長”,告訴了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學’是息息相關的。乙文運用對比論證告訴我們“問與學”是“相輔而行”的道理。(5)此題屬于開放性試題。結合自己的實際和兩文的觀點“教學相長”和“問學相輔”來談即可。故答案為:⑴甘美,美味,甘味;反省;喜歡,喜愛;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