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體牙髓病學-第十章病因及發(fā)病機制_第1頁
口腔牙體牙髓病學-第十章病因及發(fā)病機制_第2頁
口腔牙體牙髓病學-第十章病因及發(fā)病機制_第3頁
口腔牙體牙髓病學-第十章病因及發(fā)病機制_第4頁
口腔牙體牙髓病學-第十章病因及發(fā)病機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病因及發(fā)病機制熟悉:牙髓病的病因,特別是細菌因素,了解醫(yī)源性牙髓病的原因,在臨床工作中樹立高度的愛傷觀點,防止它們的發(fā)生,提高醫(yī)療質量。病因細菌感染1物理因素2化學因素3免疫反應4第一節(jié)細菌因素一、細菌感染:主要原因主要病菌和感染特點:⑴細菌種類:①厭氧菌:類桿菌最多②兼性厭氧菌⑵根管內的細菌感染特點①

細菌培養(yǎng),檢出率高②

絕大多數為混合感染③

以厭氧菌為主以革蘭氏陰性的桿菌為主

二、感染途徑引發(fā)牙髓感染的途徑主要包括暴露的牙本質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袋途徑和血源感染而根尖周的感染主要是繼發(fā)于牙髓感染〔一〕牙本質小管:1、齲病是引起牙髓感染的最常見的原因2、一些牙體硬組織的非齲性疾病造成牙本質小管的暴露而引發(fā)牙髓感染〔二〕牙髓暴露:齲病、牙折、楔狀缺損、磨損等可引起牙髓直接暴露于口腔內,使細菌直接侵入牙髓〔三〕牙周途徑:深牙周袋中細菌可通過根尖孔或側支根管進入牙髓,引發(fā)牙髓感染。這種由牙周途徑導致的牙髓感染稱為逆行性感染,所引起的牙髓炎稱為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pulpitis)〔四〕血源感染:受過損傷或病變的組織能將血流中的細菌吸收到自身所在的部位,這種現象稱為引菌作用。三、致病機制細菌直接作用或通過引發(fā)炎癥和免疫反響間接導致組織損傷。這些致病物質主要是:1、莢膜、纖毛和胞外小泡2、內毒素3、酶4、代謝產物第二節(jié)物理因素創(chuàng)傷溫度電流激光一、創(chuàng)傷1、急性創(chuàng)傷2、慢性創(chuàng)傷

它們能否引起牙髓或根尖周的病變主要取決于其強度。二、溫度〔一〕備洞產熱〔二〕充填材料和拋光產熱1、充填材料:充填深洞時,未墊底及未采用隔離措施2、拋光:對修復體進行的拋光三、電流1、微電流刺激:相鄰牙或對頜牙上用了兩種不同的金屬修復體,咬合時產生電流2、牙髓電活力測試:操作不當3、電外科手術:不慎接觸了Ag-Hg合金充填體四、激光

少見第三節(jié)化學因素一、充填材料:1、微滲漏:細菌可通過其進入牙髓2、ZOP:直接用其充填窩洞3、復合樹脂及自凝塑料:未墊底二、酸蝕劑和黏結劑:用酸短時間處理牙本質,一般不會引起牙髓的炎癥反響,對深洞應先行氫氧化鈣墊底,以免酸對牙髓的刺激三、消毒藥物:在露髓處封亞砷酸時間過長,或亞砷酸用于年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