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賞_第1頁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賞_第2頁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賞_第3頁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賞_第4頁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賞張岱《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觀賞

湖心亭看雪,文章以精煉的筆墨,記敘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jīng)過。為了便利大家學習借鑒,下面我細心預備了《湖心亭看雪》原文及觀賞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湖心亭看雪》

明朝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余拏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p>

《湖心亭看雪》觀賞

此文記敘了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jīng)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雪白寬闊的雪景圖,體現(xiàn)了的故國之思,也反映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并寄予了人生渺茫的慨嘆。全文筆墨精煉,文筆清秀,表現(xiàn)力強,不足兩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

開頭二句點明時間、地點。張岱文集中凡紀昔年游蹤之作,大多標明朝紀年,以示不忘故國。這里標“祟偵五年”,也是如此?!笆隆保德《嘌┲畷r;“余住西湖”,則點明所居鄰西湖。這開頭的閑閑二句,卻從時、地兩個方面不著痕跡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下文“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緊承開頭。只此二句,大雪封湖之狀就令人可想,讀來如覺寒氣逼人。妙在不從視覺寫大雪,而通過聽覺來寫?!昂腥锁B聲俱絕”,寫出大雪后湖山封凍,人、鳥都瑟縮著不敢外出,寒嗦得不敢作聲,連空氣也仿佛凍結了。一個“絕”字,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這是高度的寫意手法,奇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寫出了大雪的威武。它使我們聯(lián)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出名的《江雪》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绷谠@幅江天大雪圖是從視覺著眼的,江天茫茫,人鳥無蹤,江雪中獨有一位垂釣的漁翁。而張岱筆下則是“人鳥無聲”,但這無聲卻正是人的聽覺感受,因而無聲中仍有人在。假如說,《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為了渲染和襯托寒江獨釣的漁翁,那么這里“湖中人鳥聲俱絕”,則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龔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薄笆侨铡闭?,“大雪三日”后,寒冷之日也;“更定”者,夜深人靜,寒氣倍增之時也。“擁磊衣爐火”一句,則以御寒之物反襯寒氣貶骨。在“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門,“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xiàn)出迥絕流俗的孤懷雅興?!蔼毻耐た囱钡摹蔼殹弊?,正不妨與“獨釣寒江雪”的“獨”字互參。那種獨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已經(jīng)溢于言外了。其所以要夜深獨往,大約是既不欲人見,也不欲見人;那么,這種孤寂的情懷中,正蘊含著避世的幽憤。

請看以的空靈之筆來寫描繪湖中雪景:“霧淞沉場,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办F淞坑場”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氣,混檬不分。“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疊用三個“與少’字,似覺天、云、山、水一齊活動起來,較之單純寫“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多了一點意趣。天、云,上也;山、水,下也。這兩句生動地寫出天空、云層、群山、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先總寫一句,如同攝取了一個“上下皆白”的全景,從看雪來說,很符合第一眼的總感覺、總印象。接著變換視角,化為一個個詩意盎然的特寫鏡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钡鹊?,這是朦朧的畫,夢幻般的詩,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對數(shù)量詞的錘煉功夫,不得不使我們贊嘆。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形容混茫難辨,使人唯覺其大;而“一痕”、“一點”、“一芥”之“一”字,則是狀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覺其小。此真可謂著一“一”字而境界全出矣。同時,由“長堤一痕”到“湖心亭一點”,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兩三?!?,其鏡頭則是從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這“痕”、“點”、“芥”、“?!钡攘吭~,一個小似一個,寫出視線的移動,小船的蕩漾,景物的變化,著筆空靈,使人渾然不覺。這一段是寫景,卻又不止于寫景;我們從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難感受到那種人生天地間茫茫如“太倉梯米”的膚淺感慨。

下面移步換形,又開出一個境界?!蔼毻耐た囱?,卻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這意外之筆,寫忠了意外的驚喜產(chǎn)也引起讀者意外的驚異。但并不說自己驚喜,反寫二客“見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為主,足見其用筆之夭矯善變。“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這一贊嘆雖發(fā)之于二客,實為心聲,妙在不發(fā)一語,而“盡得風流”。二客“拉余同飲”,鼎足而三,頗有幸逢知己之樂。這好像給冷寂的湖山增加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舊不改其凄清的基調。這有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過是一種虛幻的安慰罷了?!把傻酶小闭撸云淙酥恍卸嗟??!皬婏嬋蟀住保菫榱舜鹬x知己,也為了不負此湖山勝景?!皬婏嫛闭?,本不能飲,但對此景,當此時,逢此人夕卻不行不飲。飲罷相別,始“問其姓氏”,卻又妙在語焉不詳,只說:“是金陵人,客此?!笨梢娺@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鄉(xiāng)游子,萍水相逢,后約難期。這一補敘之筆,透露出的無限悵惘:茫茫六合,知己難逢,人生如雪泥鴻爪,轉瞬各復西東。言念及此,豈不滄神。

文章做到這里,也算得神完意足、毫發(fā)無憾了。但意猶未盡:“及下,舟子喃喃日:‘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前人論詞,有點、染之說。這個尾聲,可謂融點、染于一體。借舟子之口,點出一個“癡”字;又以相公之“癡”與“癡似相公者”相比較、相浸染,把一個“癡”字寫透。所謂“癡似相公”,并非減損相公之“癡”,而是以同調來襯托相公之“癡”?!班倍?,形容舟子自言自語、大惑不解之狀,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這種地方,也正是的得意處和感慨處。文情蕩漾,余味無窮。

此文除了在心情的傳達上朦朧幽深外,在寫作手法上也極富藝術感染力。首先,文章圍繞西湖大雪賞雪所見亭中所遇這一線索綻開,逐層遞進又峰回路轉;其次,描寫景物時充分吸取了中國寫意山水畫的手法,不追求局部的細膩而注意全局的生動與傳神,不求多而求簡,追求以少勝多、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湖心亭看雪》寫作特色

《湖心亭看雪》是張岱的代表作,出自回憶錄《陶庵夢憶》,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對故國往事的懷戀都以淺淡的筆觸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著痕跡,但的心態(tài)可從中窺知一二,表現(xiàn)癡迷山水以及淡淡的憂國愁緒。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時間、目的地、天氣狀況。時間是“崇禎五年十二月”。西湖經(jīng)受三天大雪后,人聲鳥聲俱絕,空闊的雪景使天地間呈現(xiàn)出一股肅殺的冷寂來。而偏偏選擇此時去賞雪,可見他此時的心態(tài)及與眾不同的情趣。

接著就記述了這次賞雪的詳細經(jīng)過。這天凌晨,劃一葉小舟,獨自前往湖心亭。一個“獨”字,充分展現(xiàn)了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獨行于茫茫的雪夜,頓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的人生徹悟之感。此時湖上冰花充滿,天與云與山與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帶來亮色,映入眼簾的“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币缓邸⒁稽c、一芥、兩三粒,使用白描手法,猶如中國畫中的寫意山水,寥寥幾筆,就包含了諸多變化,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人與自然共同構成富有意境的藝術畫面,悠遠脫俗是這幅畫的精神,也是所推崇的人格品質,這就是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統(tǒng)一與和諧。然后,筆鋒一轉,敘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時此地此景,能夠遇見游人,不能不說是奇跡,那兩人也都“大喜”,感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幾人痛飲而別,“同是天際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寫“兩人”“大喜”,即寫自己大喜,寫“余強飲三大白”,即寫兩人暢飲,此處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變化。及寫到“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忙交代了友人的狀況,這樣寫一方面是由于張岱是性情中人,最關注的是伴侶之間在情致心靈方面的溝通,至于伴侶的身份地位、官職爵里等世俗的問題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夠真實地體現(xiàn)喜極而悲的心情變化,詢問對方身份之時,也是彼此分別之時,有緣相聚實非易事,此刻一別或許就難以再見,這怎么能不叫人圓滿!最終,以舟子的話收束全文:“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舟子說“癡”,體現(xiàn)了俗人之見,但“癡”字又何嘗不是對張岱最準確的評價呢?他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金陵人正是那癡似相公者,“湖中人鳥聲俱絕”仍出來賞雪?!颁仛謱ψ煌訜普f明是早有預備,更體現(xiàn)了他們共同的“癡”。

全文筆調淡雅流暢,看似自然無奇,而又耐人尋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顯了它的魅力,寫景與寫人相映成趣。

《湖心亭看雪》文言現(xiàn)象

詞類活用

1.大雪三日大雪:名詞活用作動詞,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停好~活用作動詞,客居。

3.擁毳衣爐火爐火:名詞活用作動詞,圍著爐火。

4.與余舟一芥芥:小草,這里名詞活用作狀語,像小草一樣的微小。

古今異義

1.余住西湖余:古義:我。(例:余住西湖)今義:剩下。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白:古義:名詞,古代罰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強飲三大白而別)今義:白色。

3.是日更定矣。是:古義:這。今義:推斷詞(與“非”相對)

一詞多義

是:1.是日更定:這

2.問其姓氏,是金陵人:推斷動詞,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還,音gèng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古時罰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1.見余大喜:特別

2.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大

余:1.余住西湖:我,指

2.江干上下十余里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