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北師大版選修4學案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圣人孔子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歷史北師大版選修4學案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圣人孔子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歷史北師大版選修4學案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圣人孔子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歷史北師大版選修4學案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圣人孔子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歷史北師大版選修4學案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圣人孔子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中國古代圣人孔子課程標準學習目標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探討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了解孔子追求禮樂的一生,歸納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標。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一、求學與辦學1.自幼勤奮好學(1)宋國貴族后裔,遷居陬邑城里的闕里,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養(yǎng)成勤奮好學的習慣。(2)利用各種機會,認真學習周禮,前往東周京師洛邑,向史官老子請教禮制。向郯國之君郯子請教古代的官制,向魯國樂官師襄子學琴。(3)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對《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典籍了如指掌。2.興辦私學(1)歷程:30來歲開始聚徒講學,辦起私學,堅持終生。(2)在教學思想上,主張“有教無類”。在教學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和啟發(fā)式教學。在學習方法上,強調學思結合,“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等。(3)教學內容:以“六藝”為內容,以“六經”為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美德。(4)成就:一生,“弟子三千,賢人七十有二”,對當時和后世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yè)的進步,特別是對孔子思想的傳播和儒學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二、創(chuàng)立儒學1.創(chuàng)立:春秋晚期是一個社會失序、“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融政治、倫理為一體的儒家學說。2.思想主張(1)要實現(xiàn)天下太平,必須“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為此須先“正名”,即恢復周禮。(2)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從“禮”的角度來說,他認為“克己復禮為仁”。把“德”治與“禮”治結合起來,形成以德治國、以德化民的政治倫理思想。(3)主張“愛民”“富民”“教民”“化民”和“安民”。3.意義:經西漢儒學家董仲舒建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成為統(tǒng)治者“治國理民”的工具。[特別提醒]我們對孔子思想應采取“揚棄”即批判和繼承的態(tài)度,繼承弘揚“禮”中合理成分,如鞏固穩(wěn)定的社會局面,規(guī)范人的行為,批判其倫理綱常思想;弘揚“仁”中仁愛、關懷、體諒、容忍加強自我修養(yǎng)等美德,重視道德教育。三、周游列國,整理古籍1.周游列國(1)原因:孔子關心政治,在魯國做過中都宰、司空、司寇,但未能施行自己的主張,便棄官周游列國。(2)經過:先后到過衛(wèi)國、曹、宋、鄭、陳、蔡等國,均不見用。(3)由于大國忙于爭霸戰(zhàn)爭,小國依違于大國茍且偷安,故孔子主張未被接受,只好返回魯國。2.整理古籍:編訂出《詩》《書》《禮》《樂》《易》《春秋》等六部著作,被儒家奉為經書,被孔子視為治國救民的工具。四、孔子思想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1.世界公認的古代社會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儒學成為封建社會理論化的意識形態(tài)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脈。3.儒學對于維護國家統(tǒng)一與社會穩(wěn)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4.儒學傳播到周邊的朝鮮、越南、日本等國,成為它們古代社會居于支配地位的思想;傳到西方,得到伏爾泰等啟蒙思想家的贊美,并被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精神所吸納,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和代表。5.對待儒學應當批判地繼承,在當今中國和世界仍具有積極意義。[特別提醒]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對學生的影響,一部分是通過言傳,通過學習古代文獻、傳授各種技藝,而更多的、更為深刻的則是身教。他的勤奮好學,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與對老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學生與后人。1.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仁和禮的思想構成了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2.“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主張對當今教育仍有很大意義,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主流思想,孔子學說對亞洲甚至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鬃拥闹饕枷胫鲝埵妨弦环t問①仁。子曰:“②愛人?!薄墩撜Z》史料二子張問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③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薄墩撜Z》①“仁”是孔子意識到自我道德自覺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而提出的主張。②孔子主張,“仁”首先是“愛人”,仁愛應有差別。③畫線信息說明了“仁”的內容。(1)根據史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有哪些?提示仁、禮、中庸思想。(2)史料孔子所說的“仁”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孔子強調“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主要內容:恭、寬、信、敏、惠。主要目的:調節(jié)和協(xié)調社會人際關系,并促進人自身的發(fā)展。對“仁”的正確理解(1)“仁”是春秋時期產生的一種新的思想。“仁”的產生是社會關系大變動在倫理思想上的表現(xiàn),它具有豐富的內容,包括了各種具體的以宗法道德為主的行為規(guī)范,在理論上已具備綜合性的特點,是各種具體道德規(guī)范的一般倫理原則。(2)“仁”作為早期儒學的基本范疇,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之一,是其社會理想和政治主張的出發(fā)點。“仁”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愛人”,人不僅要愛自己的親人,還要愛其他人。孔子認為要實現(xiàn)“仁”,就要遵守“忠恕”之道。(3)孔子的“仁”是一種有等差的愛,由親及疏,愛的程度是逐漸降低的??鬃铀枷氲臍v史影響史料一孔子者,①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r徵《中國文化史》史料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泰勒博士說:“如果人們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對當今世界的意義,人們很快便會發(fā)現(xiàn)……當今一個昌盛、成功的社會,②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確立的、闡述過的很多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念是超越國界、超越時代的;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屬于過去,也會鑒照今天和未來?!薄墩撊褰倘鍖W對國家的重要性》①畫線信息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②畫線信息說明了孔子思想對世界發(fā)展的意義。(1)據史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舉例說明“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提示孔子整理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其原因。提示地位:漢武帝以后逐漸成為我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主流思想。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秩序、緩和矛盾,維護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統(tǒng)治。(3)舉一例說明孔子思想的現(xiàn)實借鑒意義。提示孔子的“仁者愛人”思想在治國理念上對當今有借鑒作用,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提出“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思想,對于當代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孔子的教育思想對我國當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才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等。(任舉其中一方面即可)孔子及其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的歷史地位(1)對中國①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創(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②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chuàng)造了條件。私學的形成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使中國文化連續(xù)不斷地發(fā)展下來。③“六經”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其中五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tǒng)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容。(2)對亞洲: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3)對歐洲: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fā),啟蒙思想家大都比較欣賞儒家學說。一、孔子思想產生的社會環(huán)境1.孔子所處的春秋末年,社會激烈動蕩,諸侯爭霸、戰(zhàn)爭連年不斷,曾先后出現(xiàn)春秋五霸。長期的戰(zhàn)亂,使社會生產、生活遭受嚴重破壞,同時各諸侯國的統(tǒng)治者因連年戰(zhàn)爭,不斷加大對人民的搜刮、盤剝,“苛政猛于虎也”。在這種狀況下,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社會關系遭到嚴重破壞,這是其“仁”學產生的社會背景。2.春秋時期,社會發(fā)生劇烈變革,舊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趨崩潰,統(tǒng)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社會秩序混亂不堪,社會的價值觀遭到破壞,社會迫切需要一種制度來規(guī)范約束統(tǒng)治者之間、統(tǒng)治者與人民之間、人民之間的關系,而西周初年的社會制度在當時對社會的穩(wěn)定作用,使孔子認識到要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必須恢復西周的禮樂典章制度,恢復和維護周禮,把顛倒了的社會等級制度重新恢復正常。3.孔子所處的時代,教育被官府壟斷,貴族子弟享受教育權,孔子認為,社會秩序、人倫關系遭到破壞,其重要原因就是貧困子弟無法享受教育,無法理解周禮的社會價值。二、對孔子思想的整體評價1.孔子思想包括其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2.“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主張“仁”“禮”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它對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倫理美德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3.“禮”是周禮,是孔子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實質是維護奴隸社會的等級秩序,提倡貴賤有序。4.在方法上,提倡以中庸之道為處世原則。視“中庸”為美德,追求對立統(tǒng)一與中和,運用在政治方面即是調和的思想,與“仁”的思想是相吻合的。5.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比較進步,對我國古代文化教育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三、對孔子教育思想的認識1.孔子的優(yōu)秀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主要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及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等學習方法;他使古代教學內容逐步完備,如以禮、樂、射、御、書、數為內容的“六藝”,以《詩》《書》《禮》《樂》《春秋》《易》作為教材;同時注意言傳身教,《論語》成為其思想精華的載體。2.“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簡單地說,就是對接受教育的對象,沒有類別的限制,兼收并蓄,一視同仁地給予教育。具體而言,凡是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齡,又有志于學,不論貴賤、貧富、族類、國別、老少等,都可以作為施教對象,一律給予平等教育。3.孔子不但提出“有教無類”的口號,而且在辦學過程中實踐了這一方針??鬃铀綄W對“自行束以上”者,都來者不拒。打破了教育為貴族壟斷的現(xiàn)象,順應了春秋時期文化下移的形勢和平民接受教育的需要,這是一個重大突破。(建議用時:30分鐘)一、選擇題1.“三十而立”是孔子對自己30歲時所達到的人生狀態(tài)的自我評價。30歲時的孔子()A.精通六藝,勤學不倦 B.步入政壇,政績顯赫C.周游列國,展示抱負 D.整理典籍,專事教育解析:選A。本題考查教材基礎史實。30歲時孔子精通六藝,勤學不倦。50歲時孔子步入政壇,政績顯赫。54歲時孔子周游列國,展示抱負。67歲時孔子回到魯國,整理典籍,專事教育。2.下列對圖中人物的介紹,不正確的是()A.他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B.他要求恢復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C.他主張因材施教,興辦私學,但只招收貴族子弟D.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允許學生堅持不同于老師的意見解析:選C。本題考查圖片識記能力及信息處理能力,如果錯認圖片則難以作出正確選擇。結合所學可知,孔子主張“有教無類”,求學者不分貴賤,都要給予教育,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3.孔子曰:“君子(社會管理者)之德風,小人(社會被管理者)之德草,風往哪里刮,草往哪邊倒。”又曰:“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鄙鲜鲇^點()A.強調“因材施教”的原則B.強調社會管理者的榜樣示范作用C.體現(xiàn)了以民為本的思想D.體現(xiàn)孔子的高尚道德品質解析:選B。本題考查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關鍵把握君子與小人的內涵。材料顯然是在強調社會管理者的榜樣示范作用,故B項正確。4.孔子一生最主要的政治理想是()A.打破官府壟斷教育的局面B.削弱諸侯權力C.加強君權,恢復禮治社會D.建立法治社會解析:選C??鬃由钤诖呵飼r期“禮崩樂壞”的時代,他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己任,恢復禮治社會是其最大的政治理想。5.今天我們提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際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創(chuàng)建和諧人際關系的思想,它是()①“仁者,愛人” ②貴賤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無類”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史實的理解應用能力。②的思想是強調社會的等級秩序,不利于今天人的平等、自由,也就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故排除②;“有教無類”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與社會秩序的構建無關,故排除④;B項正確。6.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睂@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A.要用禮來加以節(jié)制中和,才能使言行合度,符合社會規(guī)范B.與“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思想基本一致C.“不學禮,無以立”,認為禮是個人修養(yǎng)的落腳點D.禮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高準則解析:選D。通過材料可以看出“禮”對于提升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故A、B、C三項理解正確。D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故選D項。7.平生不得志的孔子不會想到他的思想在漢武帝時居于正統(tǒng)地位,更不會想到儒家思想不僅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更影響著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很難窮盡,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A.“仁”“禮”思想有利于維護封建等級制度B.禮法并用符合統(tǒng)治需要C.“忠恕”思想、愛有差別適應中國社會的要求D.“內圣外王”思想被廣泛采用解析:選A。孔子的“仁”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維護統(tǒng)治秩序;“禮”有助于維護封建等級制度,也影響著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8.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積極影響涉及()①治學②做人③為政④正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選B??鬃拥摹罢彼枷胧菫榫S護周禮服務的,目的是建立“貴賤有序”的社會,這是其思想中的消極方面,排除④。9.文化就像一張名片,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就會被蒸發(fā)掉,或者湮沒于世界之中。在《中國焦點2006》評出的十大最能代表中國的文化形象符號中位于第一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A.孔子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有現(xiàn)實意義B.孔子被尊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C.“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響了后世教育D.其文化品格對中國的文化具有重要影響,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解析:選D。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A項是孔子思想的一個方面,B項較為籠統(tǒng),C項屬于教育,都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D項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10.春秋時期,魯國的孔子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夠成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的需要在不斷豐富和完善②封建統(tǒng)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終沒有得到廣泛傳播④封建官辦教育對儒家思想的大力傳播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選D。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東漢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道教,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這兩種宗教都得到廣泛傳播,一度出現(xiàn)三教合一的趨勢,③違背史實,予以排除,故選D。二、非選擇題11.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克己復禮為仁。”——《論語》材料二吾將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盡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舉中國人,雖未嘗讀孔子之書者,而皆在孔子范圍中也……吾將以教育家尊孔子?!逃也蛔阋员M孔子。教育家之主義及方法,只能適用于一時代、一社會,而孔子之教育,則措四海而皆準,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將以政治家尊孔子?!渭也蛔阋员M孔子。食政治家之賜者,不過一國……不過百年,而孔子之因時的政治,可以善當時之中國,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國……——梁啟超《世界偉人》材料三2008年4月中旬,在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歌舞聲中,中南民族大學與美國威斯康星州立大學普拉特維爾校區(qū)合辦的孔子學院開學了……記者了解到,目前,全世界共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學院,僅美國就有42所?!袊逃侣劸W請回答:(1)據材料一,孔子的主要政治觀點是什么?(2)材料作者是怎樣評價孔子的?其評價的主要依據是什么?(3)孔子學院在全世界廣泛開設有哪些積極影響?(4)你認為孔子學院應向全世界傳播孔子的哪些思想?答案(1)①“為政以德”。②“克己復禮”,維護周禮。(2)①教主,儒學創(chuàng)始人,中國人深受孔子影響。②教育家,教育思想影響深遠。③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張不受時代限制。(3)有利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中國文化在全球廣泛傳播;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和構建和諧世界。(4)規(guī)范和諧人際關系的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