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次省考歷史試卷_第1頁
云南省第一次省考歷史試卷_第2頁
云南省第一次省考歷史試卷_第3頁
云南省第一次省考歷史試卷_第4頁
云南省第一次省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第頁)24.據《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周初所封諸侯多集中于王畿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邊遠地區(qū),而在統(tǒng)治中心渭河流域則幾乎沒有封侯情況。其主要目的是 A.監(jiān)督商族殘余勢力 B.防范諸侯坐大割據 C.利于文化遠播天下 D.擴展王朝四周疆域25.董仲舒將人的資質分為三等,指出“圣人”不經教化便可從善,“斗筲”之人天生性惡,雖經教化亦不能為善,占多數(shù)的“中民”須經教化后方可為善。這一學說 A.實現(xiàn)了儒學發(fā)展的思辨化 B.說明應德治為先且刑罰為主 C.迎合了漢初無為而治政策 D.為九品中正制提供思想淵源26.明初政府招商人把糧食實物代為輸送到北方邊防衛(wèi)所,換取販鹽執(zhí)照,然后到指定鹽場支鹽,并在指定地區(qū)銷售,晉商以此為契機崛起。這表明 A.商幫的活動是官營商業(yè)的新形態(tài) B.鹽業(yè)官營制度已正式廢除 C.政府通過經濟手段將商人組織化 D.政府改變對商人歧視政策27.據記載:“軍機處本內閣之分局。國初承前明舊制,機務出納悉關內閣……雍正年間,用兵西、北兩路,以內閣在太和門外,儤直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值繕寫。后名軍機處?!辈牧险f明了 A.內閣隨著軍機處的建立而廢止 B.軍機處由內閣演變而來 C.雍正時期軍機處成為中樞機構 D.軍機處因時勢變化而設28.清末,在挽救危亡的壓力下,中國新興知識階層產生了現(xiàn)代鄉(xiāng)土意識,開始書寫現(xiàn)代鄉(xiāng)土史志。政府也頒布了《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在歷史和地理兩科規(guī)定對兒童進行鄉(xiāng)土教育。這一現(xiàn)代鄉(xiāng)土史志運動 A.是傳統(tǒng)“家——國——天下”觀念動搖的結果 B.都被維新派和革命派利用來建立反清組織 C.促使張謇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保興面粉廠振興地方工業(yè) D.利于政府消除軍閥割據土壤增進民眾國家認同29.它是民國以來至當時,甘肅農業(yè)改良與推廣最好的時期,各種農業(yè)改良與推廣機構普遍建立起來,形成了以省農業(yè)改進所為中心,農林部和中央農產促進委員會督導,省農業(yè)推廣委員會領導和縣農業(yè)推廣所具體負責,由農會和合作社與農家相聯(lián)系,比較縝密的農業(yè)改良與推廣系統(tǒng)。甘肅農業(yè)發(fā)展為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一定的物質保障。這一時期最有可能是 A.北洋軍閥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 C.抗日戰(zhàn)爭時期 D.新中國成立初期30.有學者指出現(xiàn)代中國40年(1949—1989)經濟發(fā)展的速度雖然很快,但幾度大起大落,可表述為如下公式:“突進→不平衡增長→暫停調整→新突進……”。建國后第一次經濟“突進”的特點不包括 A.片面強調公有化程度 B.集中力量發(fā)展重工業(yè) C.照搬蘇聯(lián)的經濟發(fā)展模式 D.社會主義改造與經濟建設并舉31.亞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記載有埃菲比亞軍訓制度,參加軍訓的雅典青年,政治、經濟和法律權利受到一定限制。他們的誓詞中有:“我將永遠服從那些合理地進行統(tǒng)治的官員,服從現(xiàn)行法律和將在未來被制定出來的合理法規(guī)?!边@一制度的存在說明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圍狹窄 B.對外擴張戰(zhàn)爭頻繁 C.國家利益高于個人自由 D.對公民義務的強制性有違當時的民主原則32.有人說,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治制度是共和主義和君主主義妥協(xié)的產物,總統(tǒng)、議會和內閣三者之間處處體現(xiàn)了平衡。這一平衡表現(xiàn)為 A.實行總統(tǒng)制,總統(tǒng)可以解散參議院 B.內閣由總統(tǒng)任命,但對議會負責 C.參議院有權否決眾議院的決議 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國民議會中力量相當33.嚴復評論道:“自其例出,而后天學明、人事利者也?!边@直接揭示了牛頓力學體系 A.緩和了神學和科學的矛盾

B.促成人們對自然認識的飛躍 C.導致啟蒙運動在英國首先興起 D.為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提供科學原理34.有蘇聯(lián)領導人在1925年評論某項經濟政策時指出:它“是無產階級國家所采取的一種特殊政策,它預計到社會主義成分戰(zhàn)勝資本主義成分,……預計到消滅階級和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毕铝蟹线@一經濟政策的是 A.利用軍事特殊時期將大中小企業(yè)收歸國有 B.利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 C.盡快實現(xiàn)工業(yè)化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D.擴大集體農莊自主權刺激生產積極性35.右圖為某國際組織內設機構圖(局部),該國際組織是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亞太經合組織 C.歐洲共同體 D.上海合作組織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國故”是中國古代的學術思想和中國民族過去的歷史,是過去已死的東西;國故是雜亂無章的零碎智識,歐化是有系統(tǒng)的學術?,F(xiàn)在我們中國人最要緊的事情,就是吸收歐洲現(xiàn)代確有價值的學術……造成一個能夠和歐化并駕齊驅的“國新”。從已有意思生出新意思來,在國故學里,亦是常有的事情。要研究國故,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凡立一說,須有證據,證據完備,才可以下判斷……擇善而從?!幾悦铀秶屎涂茖W的精神》材料二國故支配我國多數(shù)人之心理……亦方生未艾也。國故,東洋文明之代表也。歐化,西洋文明之代表也。今日東西洋之文明,當然處對等地位。吾人之研究國故,非為保存敗布,實欲制造新紙(新文化)。夫以國故為至高之學,謂即此已足,無事外求者,信乎其無世界眼光矣!……輸入歐洲物質文明,實亦今日當務之急。以進化言,新者未來之稱號,故者求新之根據。非難國故者,每謂國故無科學之精神。其所謂科學之精神者何,即從善服義是也。——摘編自張煊《駁〈新潮〉“國故和科學的精神”篇》(1)1919年5月,毛子水和張煊“國故”爭辯之后不久,中國知識界出現(xiàn)了一場整理國故運動。根據材料一、二,比較兩人“國故”思想的異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人“國故”思想共同點出現(xiàn)的原因。(1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場爭辯及之后的整理國故運動對中國近代文化發(fā)展的影響。(9分)41.(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70—1981年世界貿易增長率與世界工業(yè)生產增長率比較表時段世界貿易年均增長率(%)世界工業(yè)生產年均增長率(%)1860—18701870—19001900—19131913—19291929—19381938—19481948—19815.53.23.70.7?1.20.06.82.93.74.22.72.04.15.6——摘編自姚曾蔭《國際貿易概論》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三項影響世界貿易增長率的主要因素,并選取表格中任一時段用史實進行說明。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商鞅變法50多年后,趙國武靈王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他感嘆:“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他提出建立新式騎兵并無太多異議,爭論集中在胡服上。趙武靈王多次勸導反對派,他曾說:“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禮者所以便事也。圣人觀鄉(xiāng)而順宜,因事而制禮,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國也。……故禮服莫同,其便一也?!蔽潇`王改革后“略中山地……西略胡地……林胡王獻馬”。漢代劉向說:戰(zhàn)國有騎,無騎射,騎射,胡兵也,趙武靈王用之?!蓖鯂S考證胡服之入中國始于武靈王,胡服衣著方便,后經北魏、唐略加改動,成為正式的官服。秦國商鞅用暴力手段推行變法,雖然成功,最后自身也遭車裂之刑。后來的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等,急于求成而兼用暴力都是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而武靈王的改革經過長期蓄勢,逐個做好關鍵人物的工作,最后看準時機,取得良好效果。——摘編自孫開泰《試論趙武靈王的改革思想及其相關問題》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趙武靈王改革的歷史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趙武靈王改革的影響。(9分)46.(15分)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孫中山認為美國憲法隨著文明日進,已產生不少流弊。他看到中國古代考試制度和監(jiān)察制度能夠“濟歐美法律、政治之窮”,提出政府應建立“五權分立”體制。五權各自獨立,分別由整個國家的專門機構行使,使中國成為一個“莊嚴華麗的國家”。他又認為歐美代議制民權尚不能切實而普遍于個人,主張人民應直接享有創(chuàng)制法律、復決法律、選舉官吏與罷免官吏的權力。他還認為,歐美大凡民權發(fā)達的國家,多數(shù)的政府都是無能的;民權不發(fā)達的國家,政府多是有能的。因此,他主張將國家大權分成人民權和政府權,即政權和治權兩部分。政權應完全交給人民,治權則應完全交到政府機關之內。他將人按天賦聰明才力不同分成“先知先覺”、“后知后覺”、“不知不覺”三種,前兩種人可以行使治權,后一種人可以行使政權。三種人分別參加國家事務的管理,缺一不可?!燧x琪付建成《憲政史話》(1)(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孫中山提出五權憲法思想的積極意義。(6分)47.(15分)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一《關于戰(zhàn)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節(jié)錄:第二條戰(zhàn)俘……應在任何時候都應受到人道待遇和保護……第四條拘留戰(zhàn)俘的國家應有維持戰(zhàn)俘生活的義務?!?929年7月27日,英、法、美、德等46國訂于日內瓦材料二二戰(zhàn)期間,美軍大多數(shù)官兵認為人道地對待戰(zhàn)俘有助于誘使陷入絕境的德軍投降,以減少生命的損失,還認為對戰(zhàn)俘的正當處理有利于保護落于敵手的美軍戰(zhàn)俘。在美國,德軍戰(zhàn)俘營的食宿條件、戰(zhàn)俘的醫(yī)療待遇與美軍一致。德軍戰(zhàn)俘死亡率是0.15%。在德國,美英盟軍戰(zhàn)俘營具備基本生活設施。到1945年春,處于嚴重匱乏或極度匱乏的戰(zhàn)俘營已經各占1/3。德軍將領大多認為蘇德戰(zhàn)爭“是一場日耳曼人反對斯拉夫人和猶太人—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戰(zhàn)斗”。蘇軍戰(zhàn)俘營中長期缺衣少食、無房住、無床睡、無醫(yī)療,病重者一律被槍決。到二戰(zhàn)結束,蘇軍戰(zhàn)俘死亡率是57.5%,英軍戰(zhàn)俘死亡率是3.5%?!幾孕爝M《暴力的限度——戰(zhàn)爭法的國際政治分析》(1)根據材料,概括二戰(zhàn)期間美國與德國的戰(zhàn)俘營中戰(zhàn)俘待遇的不同之處。(6分)(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析美國與德國的戰(zhàn)俘營中戰(zhàn)俘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9分)48.(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一鄭成功在父親降清后,繼續(xù)從事抗清活動。北伐敗歸后,鄭軍取糧的范圍日益縮小,又與清廷和議不成。他深感局勢嚴重,開始考慮向臺灣作戰(zhàn)略轉移。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清廷“國喪”停兵不舉,鄭成功乘機進兵臺灣。苦戰(zhàn)之后,荷蘭人乞和。他說:“該島一向是屬于中國的。現(xiàn)在中國人需要這塊土地,來自遠方的荷蘭客人自應把它歸還原主,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薄幾园字恋隆栋讐垡褪穼W二十講》材料二晚清以前鄭成功所代表的精神,大體亦是傳統(tǒng)的“遺民忠義”。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劉師培便觀察到,“稍為能說幾句排滿革命的,都曉得說鄭成功是個英雄”。革命者柳亞子言唯有英雄能“排異種以殖新地”。而鄭氏能使“歐權鼻祖之和蘭(荷蘭)逡巡讓步”,也能使“滿族余奴之漢種發(fā)奮爭先”?!幾躁愔壹儭督鷩藢︵嵆晒π蜗蟮乃茉炫c精神的傳承》(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鄭成功進兵臺灣的原因。(8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重塑的鄭成功形象及其目的。(7分)24.A25.D26.C27.D28.A29.C30.A31.C32.B33.B34.B35.D40.(25分)(1)異:“國故之生死”的性質判分;“國故”與“歐化”的地位;在研究“國故”的方法上,對“科學的精神”理解不同。(4分)原因:救國道路的探索是時代主題;新文化運動宣傳了民主與科學,解放了思想,鼓舞了理性批判精神;新文化運動對傳統(tǒng)文化全面否定,但傳統(tǒng)文化對知識分子的影響仍較為深遠;一戰(zhàn)使西方文明受到沖擊,知識界對東西方文化進行反思。(8分)(2)深化了新文化運動對中西文化的認識;有利于中國近代文化的健康發(fā)展;一定程度導致文化領域脫離現(xiàn)實的現(xiàn)象。(9分)41.(12分)示例一:因素:科技進步(世界工業(yè)生產狀況);國際貿易政策;世界市場。(6分)說明:1860—1870年,工業(yè)革命促進世界工業(yè)生產迅猛發(fā)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推行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世界貿易增長迅速。(6分)示例二:因素:世界工業(yè)生產狀況;國際貿易政策和世界市場;國際局勢。(6分)說明:1929—1938年,經濟大危機,世界工業(yè)生產下降;應對危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世界市場體系遭到破壞;法西斯上臺,國際局勢緊張動蕩,世界貿易呈負增長。(6分)注:其他因素的概括符合題意,選用史實說明準確,即可評分。45.(15分)(1)戰(zhàn)國時期,兼并戰(zhàn)爭頻繁,趙國面臨救亡圖存的壓力;改革成為時代潮流;禮崩樂壞,思想活躍,講求功利。(6分)(2)增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促進了民族融合;對后世民眾的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改革方式對后世有一定借鑒意義。(9分)46.(15分)(1)內容:政府建立五權分立體制;民眾有直接民權;政權與治權分開行使。(3分)來源:西方的三權分立學說;中國傳統(tǒng)政治制度;孫中山對人的資質、能力的認識;孫中山的民主實踐。(6分)(2)發(fā)展了權力制衡的原則,豐富了代議制理論;對西方民主由模仿發(fā)展到創(chuàng)新,向西方學習日漸深入;豐富了孫中山三民主義民權思想的內容;影響了近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文明建設。(6分)47.(15分)(1)在美國,德軍戰(zhàn)俘得到人道待遇與保護,死亡率很低。在德國,美英盟軍戰(zhàn)俘具備基本生活條件,但到戰(zhàn)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