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油品升級與大氣治理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1頁
2023年油品升級與大氣治理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2頁
2023年油品升級與大氣治理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3頁
2023年油品升級與大氣治理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4頁
2023年油品升級與大氣治理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油品升級與大氣治理行業(yè)分析報告目錄一、原油高硫化,相關硫回收工程市場超40億元/年 PAGEREFToc368498628\h31、高硫趨勢明顯,原油脫硫難度增大 PAGEREFToc368498629\h32、煉油能力持續(xù)增長,提升脫硫需求 PAGEREFToc368498630\h5二、油品升級打開我國千億投資空間 PAGEREFToc368498631\h81、美國:受益于低硫原油,升級不影響成品油價 PAGEREFToc368498632\h82、中國:升至國IV仍需投資500~600億元,國V需千億元 PAGEREFToc368498633\h15三、投資思路 PAGEREFToc368498634\h22一、原油高硫化,相關硫回收工程市場超40億元/年1、高硫趨勢明顯,原油脫硫難度增大我國原油產量增長趨緩,供需缺口不斷擴大。根據BP數據,我國2023年原油產量2.1億噸,而消費量達4.8億噸,缺口2.7億噸,且該缺口近十年來呈不斷擴大趨勢。統(tǒng)計局數字也顯示,我國2023年原油進口依存度達68%。這表明,我國原油將長期依賴進口,從2023年進口國分布看,中東、非洲和前蘇聯地區(qū)是主要進口來源,分別占據進口總量的41%、18%和17%。全球高硫劣質原油產量比例上升。全球石油資源生產成本不斷抬高,高硫、重質等劣質原油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目前世界范圍內,輕質原油產量僅占原油總產量的36%,中質油和重質油產量分別占到55%和9%;低硫原油產量僅占世界原油總產量的1/3,且其儲量只有世界原油總儲量的1/5。國內石油探明儲量的品位也在不斷下降,低滲、超低滲、超稠油儲量所占比例不斷加大。我國原油進口地對應著全球主要的出口地區(qū)。雖然儲量上中南美、北美和歐洲排名僅次于中東,但該地區(qū)原油主要供應北美和歐洲消費,因此我國原油進口將長期依賴中東、非洲和前蘇聯地區(qū),受全球原油重質化趨勢的影響也最為明顯。煤制油2023年將達1600萬噸/年,硫回收工程市場總額達6億元。我國四大煤制油示范項目于2023年形成147萬噸/年產能后,2023-2023年工業(yè)規(guī)模煤制油項目處于建設階段,沒有新增產能。從2023年開始,隨著煤制油商業(yè)化裝置的陸續(xù)建成投產,中國煤制油產能將迅速提升,亞化咨詢預測2023年將達到1600萬噸/年。以神華寧煤與三維工程簽訂1.5億元的400萬噸煤液化項目硫回收合同計算,整個煤制油的硫回收市場即達約6億元。原油脫硫難度不斷加大,投資成本將不斷上升。我國加工高硫、高酸、重質化、稠環(huán)及芳環(huán)結構原油不斷增長是必然趨勢,中石化加工含硫、含酸原油的比例已超過80%,劣質原油在煉制過程中,需要增加更多脫硫、除酸、減碳、打破稠環(huán)和芳環(huán)分子結構所需的投入,增加物耗與能耗,推動煉油行業(yè)成本攀升。2、煉油能力持續(xù)增長,提升脫硫需求我國煉油能力一直呈增長態(tài)勢,近10年來的增速大致在5%~10%區(qū)間內。以年加工量和年末加工能力相除計算出的開工率,10年來平均保持在80%左右,但近三年呈下滑趨勢,已由2023年的83%下滑到2023年的81%,接近2023~2023年的水平。2023~2023年間,我國煉油能力增速一直低于GDP增速4%上下,但近年該差值正在不斷的縮小,供過于求的趨勢抬頭。2023年我國煉油能力有望擴張3950萬噸,較2023年增長6.8%,2023年以后規(guī)劃的新建產能也將達1.5億噸。2023年我國GDP增速若保持在7.5%,兩者差距將為0.7%,創(chuàng)下2023年以來新低。這也意味著我國石油需求與煉油能力的增長基本同步,難以支撐開工率上升。我國柴油消費、生產約為汽油的2倍。分汽柴油看,我國自2023年起柴汽消費比上升至2附近,2023~2023年保持在2.26的最高值,到2023、2023則下滑至2.13和2.11。生產端,我國汽油、柴油產量相對原油加工量的比例分別保持在0.2和0.38左右,柴汽生產比保持在2左右。為維持開工率,我國汽柴油出口擴大。GDP增速下滑致使國內需求不佳,而高速增長的煉油能力需要保持一定開工率以維持盈利,因此在進口原油的前提下,汽柴油反而超出了國內需求。我們用汽柴油的需求量減去汽柴油產量以計算需求缺口,發(fā)現09年以來我國汽柴油負缺口不斷擴大,我國汽柴油出口需要正在不斷增長。煉油能力增長和我國脫硫要求的提升,將帶來相關工程需求增長,年煉油脫硫工程市場約40億元。三維工程2023年與泉州石化簽訂的1200萬噸/年煉油38萬噸/年硫磺回收裝置,合同金額為7.7億元,折每萬噸/年對應投資約0.2億元。以未來年新增4000萬噸煉油產能,對應年增130萬噸硫磺回收需求計算,我國新增硫磺回收工程市場達26億元/年。以每年為2023萬噸煉油產能改造添加脫硫裝置計算,硫磺回收工程市場達13億元/年,兩者總計約40億元/年。二、油品升級打開我國千億投資空間1、美國:受益于低硫原油,升級不影響成品油價美國WTI原油含硫量僅0.3%,遠低于中東原油。WTI原油的低含硫量降低了美國油品升級的成本。2023年前后,美國汽油、柴油硫含量分別從120ppm、500ppm降低至30ppm、15ppm,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其中,Tier2(機動車、汽油升級第二階段)及超低硫柴油(Ultralowsulfurdiesel,ULSD)的實施成為標志性升級點。美國有較多輔助政策幫助Tier2(汽油120降至30ppm)平緩過渡。在執(zhí)行Tier2時,美國政府有一系列支持政策,為煉廠提供了多重緩沖:1)小型煉廠寬限:雇傭不超過1500名員工及日煉油能力不超過15.5萬桶的小型煉廠,標準可寬限至2023年。一些經濟上極為困難的小型煉廠,可以在此基礎上申請一個額外的兩年寬限期。2)獎勵機制:建立積分制度,提前完成減排指標的煉油企業(yè)將獲得一定積分,該積分可在達標過程中作為緩沖使用。3)平均達標機制:煉油企業(yè)可通過全國各分廠平均油品硫含量達標的方式達標。4)臨時指標機制:在實現全面達標過程中,允許煉油企業(yè)先達到臨時中間標準作為緩沖。注:30/80的含義為該公司平均汽油含硫量不得超過30ppm,任一批次汽油不得超過80ppmTier2增加美國煉油行業(yè)固定投資約40億美元。美國石化、化工工程商FosterWheeler公司曾在2023年做出測算,一個汽油生產能力為1億桶/年的煉油廠商需增加固定資產投資1.16億美元以符合Tier2標準。以2023年美國汽油產量8501千桶/天,煉油開工率90%計算,當時美國全國所需升級投資約為40億美元。此外,該廠商每年增加成本0.45億美元,折合約1美分/加侖。Tier2對汽油零售價格無顯著影響。美國執(zhí)行Tier2汽油硫含量標準后,汽油零售價總體波動趨勢仍與原油一致,并未出現明顯上升。從下圖可見,2023至2023年,美國汽油零售價格曾有過3次脈沖式上升-下降,其中2023年是受颶風影響,而2023、2023年是因為美國通過RFS法案,以蒸汽壓高的乙醇取代MTBE而導致的夏季汽油供給不足。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TradeCommission,FTC)2023年的研究發(fā)現,硫含量降低對美國汽油價格未造成沖擊。2023~2023的十年間,原油價格、颶風、乙醇替代及經濟危機可以解釋美國汽油99%的價格波動,其中原油價格是最重要的變量,Tier2對美國汽油零售價無顯著影響。從美國汽油零售價格的拆分中,也可以看出原油價格占據了絕大部分,且波動最大;稅收一直穩(wěn)定在40美分/加侖左右;分銷相對穩(wěn)定,波動不大。煉化部分除去3次脈沖外,其余時段均為30美分/加侖左右,在Tier2執(zhí)行前后并未產生重心上移。2023年,美國汽油煉化成本平均為44.2美分/加侖,較2023年上升2.6美分/加侖。當時較悲觀的測算在3~4美分/加侖左右,樂觀測算值則只有2美分/加侖上下,2.6的增長在市場預期中值附近。然而,2023~2023年汽油零售價格波動幅度達2~4美元/加侖,其中,煉化成本最低點為2023年9月的16美分/加侖,最高點為2023年9月的79美分/加侖,原油成本則在93~164美分/加侖區(qū)間內振蕩。巨大的波動使得比較平均值意義不大。FTC的回歸模型解釋更為合理。EPA計劃2023年將Tier2升級至Tier3(30降至10ppm),預測汽油成本上升0.016元/升。EPA在2023年提出,計劃至2023年執(zhí)行Tier3標準,將汽油硫含量從30ppm降低至10ppm。EPA認為,Tier2升API預測Tier3將使煉油行業(yè)新增100億美元投資。煉油企業(yè)對EPA推進計劃表示強烈反對。美國石油協(xié)會(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e,API)委托咨詢公司Baker&O’Brien攥寫了研究報告,認為該舉措將使美國煉油業(yè)增加100億美元投資,汽油成本上升6~9美分/加侖,折合人民幣0.10~0.14元/升。排放控制技術協(xié)會ECTA(EmissionsControlTechnologyAssociation)委托研究機構NavigantEconomics(NE)出具報告,認為Tier3不會造成美國汽油價格上漲。NE研究認為,B&O結論被API歪曲,有意忽視了EPA現行的交易和平均機制對煉油企業(yè)成本的削減。柴油硫含量由500ppm降至15ppm,增加成本約0.07元/升,符合EPA預期。美國車用柴油自2023年起,硫含量標準由500ppm下降至15ppm占80%、500ppm占20%的標準,并自2023年起全部滿足15ppm。其他非公路用、火車、船用等柴油也將逐漸過渡至15ppm的標準。滿足硫低于15ppm標準的柴油都被稱為超低硫柴油(Ultralowsulfurdiesel,ULSD)。2023年,在ULSD執(zhí)行前,API也曾委托Baker&O’Brien出具報告,認為ULSD將造成6.2美分/加侖(0.10元/升)的煉油成本上升,而EPA的預測僅為4.5美分/加侖(0.07元/升)。Baker&O’Brien同時預測,13家煉廠會于2023年前由于無法籌集資本建設合標產能而關閉,美國柴油供給量會大幅減少從而增加進口依賴度。事實上,從事后產量和價格上看,美國柴油供應持續(xù)增長,2023年美國柴油平均煉化成本為55.3美分/加侖,較2023年增長4.7美分/年(0.075元/升),符合預期。主要國家脫硫成本在6美分/加侖(0.10元/升)以下。KatherineO.Blumberg等學者2023年對全球汽柴油脫硫成本做了測算,認為在當時技術條件下,美國、歐洲和中國的脫硫成本均可控制在6美分/加侖,僅少數欠發(fā)達亞洲國家柴油脫硫達到10美分/加侖水平。歐洲通過減稅推動低硫柴油的推進。KatherineO.Blumberg根據經驗數據提出,德國柴油由歐IV標準(50ppm)推進至歐V標準(10ppm)時,增加成本約4~4.5美分/加侖,而德國政府提供了6美分/加侖的稅收優(yōu)惠,促動了低硫柴油的發(fā)展。2、中國:升至國IV仍需投資500~600億元,國V需千億元重質餾分多,亦決定我國煉廠催化裂化工藝多,汽柴油硫含量高。催化裂化指在熱和催化劑的作用下使重質油發(fā)生裂化反應,轉變?yōu)榱鸦瘹狻⑵秃筒裼偷鹊倪^程。由于我國重質原油較高,催化裂化成為了歷史上我國最重要的二次加工工藝,一度肩負了我國80%以上汽油與30%以上柴油的生產任務。從汽柴油組分看,我國汽油調和組分中,催化汽油占74%,而中石化2023年催化柴油的比例為17%。近年來我國工藝已由催化裂化向加氫精制發(fā)展。從全球看,加氫精制是原油二次加工的主流工藝,2023年全球加氫精制能力為24.4億噸,催化裂化能力為7.4億噸。我國2023年時加氫精制能力為0.4億噸,催化裂化能力為1億噸,而2023年兩者分別達1.9、1.8億噸,我國加氫精制能力已超過催化裂化能力。霧霾嚴重,我國汽油、柴油升級要求迫切。我國近年霧霾現象多發(fā),引起了社會各界重視。根據國務院設定的油品升級表,從2023年起,我國車用汽油將逐步置換至國四標準,過渡期至年底12月31日。2023年7月起,國標柴油須全部升級到國III,過渡期至2023年12月31日,2023年起需執(zhí)行國IV標準。按規(guī)劃,2023年起,我國汽油將進入國V標準,硫含量降至10ppm。實現國IV要求的汽柴油脫硫在技術上無阻礙。汽油方面,除傳統(tǒng)的加氫脫硫技術外,中石化國內獨家買斷的,適合超低硫汽油生產的S-Zorb技術(催化汽油吸附脫硫)已廣泛運用。S-Zorb工藝的優(yōu)勢在于,與傳統(tǒng)加氫相比,生產超低硫汽油時辛烷值損失最小,氫耗和能耗最低。通常汽油辛烷值損失一般隨汽油烯烴轉化率的升高而增大,當催化裂化汽油脫硫率分別達到85%、90%、98%時,S-Zorb工藝的汽油烯烴轉化率為4%、8%、20%,而傳統(tǒng)汽油加氫脫硫工藝為73%、80%、95%;典型的選擇性加氫工藝為26%、40%、57%,催化蒸餾工藝為26%、30%、45%。SZorb的烯烴轉化率最低,因而辛烷值損失最小。燕山石化2023年率先建設了S-zorb裝置,為北京奧運會期間供應京IV標準汽油。柴油方面,現有加氫技術包括常規(guī)精制、MCI、MHUG、FD2G、加氫裂化等,其產品均可實現硫含量低于10ppm,符合國V稅票。中石化2023年底可全面供應國Ⅳ汽油,2023年底可全面供應國IV柴油。截止目前,中國石化已有10套S-zorb裝置建成投產,分別是燕化公司、揚子分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濟南分公司、鎮(zhèn)海煉化公司、廣州分公司、齊魯分公司、滄州分公司、金陵分公司和長嶺煉化公司,總加工能力超過1100萬噸/年。在建的9套S-zorb裝置包括:金山、安慶、茂名、石家莊、海南、青島煉化、武漢、燕山2#、洛陽石化。目前,中石化供應上海、廣州以及江蘇、浙江、廣東的十多個地市的汽油質量已達到國IV標準,供應北京的京V油品質量標準與歐V相當。據媒體報道,中石化今年底將全面實現油品質量升級,提供國IV標準的汽油產品,2023年底前車用柴油全部達到國IV標準。部分大型煉廠汽柴油可提前達到國IV標準。中石化鎮(zhèn)海煉化預計在2023年6月前推出國V汽油和國IV柴油,茂名石化2023年底汽柴油全部達到國IV,2023達到國V。山東地煉亦達到國IV水準,今年以來先后有山東匯豐石化、金城石化、弘潤石化、??剖绕髽I(yè)生產的符合京IV標準的汽柴油供應北京市場。中宇資訊的數據顯示,2023年山東地區(qū)至少有50套加氫裝置準備上馬,主流煉廠在年底應可達到國IV水平。我國汽柴油全面升級至國IV尚需投資500~600億元。安訊思數據顯示,主營煉廠方面,目前中石化旗下大型煉廠生產國IV、國V汽油能力較強,約占其總煉能的64%;中石油較弱,僅23%左右的煉能可以生產。地煉則較落后,山東地煉目前具備生產國IV汽油能力的僅占一次總煉能的34%,具備生產國III柴油能力的僅占總煉能的44%。根據洛陽石化經驗數據,汽油脫硫能力由國III升級到國IV,投資2.7億元于150萬噸/年吸附脫硫裝置,折合每萬噸投資180萬元。以此估算,我國汽油全部升級至國IV尚缺投資115億元。柴油方面,以中石化供應京廣滬的國IV產能占總產能30%,中石油及其他煉廠占自身總產能10%計算,全部升級為國IV需321億元。汽柴油所需投資之和為436億元??紤]到目前地煉尚有大量國II產能存在,山東地煉當前僅20%柴油、65%汽油達到國III標準,其實現全面國III化尚需投資約100億元左右。不考慮中石油、中石化的國II產能,全國汽柴油升級至國IV需投資在500~600億元之間。中石化、中石油升級無明顯資金困難。據上表計算,中石化完成汽柴油國IV升級需投入34+128=162億元,中石油需投入48+106=154億元,其他煉油企業(yè)則需33+86=119億元。過去十年來,中石化在煉油板塊的累計投入超過2023億元,2023~2023年,中石化在煉油板塊的資本支出分別為200、258、321億元,并預計2023年投入338億元。在這樣的投資規(guī)模下,各自花費160億元左右以實現全面升級對中石化、中石油而言并不困難。真實訴求是獲得升級補貼,提升成品油價格。國III升級到國IV,金陵石化人士聲稱對應的煉油成本需增加約200元/噸。由于中石化、中石油的煉油板塊持續(xù)虧損,若油價不上漲,兩大油企對升級將缺乏動力。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升級國IV后,成品油價均較國III有上調。為衡量該上調幅度是否合理,我們對煉油成本提升的影響做一個測算:汽油方面,2023年7月18日,南京中石化國四93號汽油8750元/噸,而南通中石化國三93號汽油8500元/噸,國四和國三相差250元/噸。折0.34元/升。柴油方面,同日上海中石化滬四0號8000元/噸,國三0號7750元/噸,滬四和國三相差250元/噸。折0.30元/升。以提煉一噸原油產出0.2噸汽油,0.4噸柴油計,250元/噸的差價折算到原油上約為250*(0.2+0.4)=150元/噸。這數字剛好占前文200元/噸的75%。中石化內部人士曾在媒體宣稱,國三到國四油品漲價幅度約占油企成本的70%~80%,我們測算的數據大致符合該區(qū)間范圍。升級至國V的新增投資超千億元。美國2023年煉油能力為8.66億噸/年,是我國的1.5倍。API估計的美國汽油從30ppm脫硫至10ppm的投資為100億美元,按比例估計我國汽油升級至國V的投資約為67億美元。加上柴油深度脫硫,我國汽柴油全面升級至國V的投資在千億人民幣以上。三、投資思路關注脫硫、石化工程商三維工程、脫硫催化劑供應商三聚環(huán)保。

2023年電子行業(yè)智能化分析報告2023年9月目錄一、消費電子發(fā)展趨勢:智能性和便攜性 3二、谷歌眼鏡開創(chuàng)可穿戴設備先河 4三、智能手表將續(xù)寫可穿戴設備輝煌 51、第一代智能手表缺乏外觀設計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支持 52、第二代智能手表側重運動和健康監(jiān)測 53、即將出現的第三代智能手表功能更強大 6(1)蘋果iWatch有望年底亮相 7(2)三星有望發(fā)布多款產品 7四、智能手表+眼鏡解放雙手,埋葬智能手機 8五、硬件變革大,投資機會多 91、水晶光電:光學龍頭,智能眼鏡最顯著受易標的 102、環(huán)旭電子:設備連接的無線紐帶,微小化貼片工藝先鋒 113、歌爾聲學:聲學龍頭,小空間實現高音質 114、共達電聲 12六、附錄—可穿戴設備近期新聞匯總 121、屏幕有點小蘋果智能手表iWatch要來了 122、Google智慧手錶具雙觸控板、能無線上網 133、三星ProjectJ計劃曝光:智能手表不讓蘋果專美 14一、消費電子發(fā)展趨勢:智能性和便攜性消費電子沿著智能性和便攜性兩個維度發(fā)展。在過去幾年,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于智能性維度,即設備從功能型向智能型的演變;直至最近,谷歌眼鏡才引發(fā)了市場對便攜性維度的關注。在便攜性的維度,我們把電子產品分為四種類型:固定型、可攜帶型、可穿戴型和嵌入人體型。我們認為,消費電子產品從可攜帶型向可穿戴型的演變剛剛開始,未來甚至會向可嵌入型演變,投資機會將非常豐富。JuniperResearch預計:至2023年,整個可穿戴電子設備市場將會超過150億美元,比2021年將近翻一倍,可穿戴智能設備的銷量至2022年預計將達到7000萬臺。正如應用的成長促進了智能手機市場的興盛,可穿戴技術領域也會出現類似的成長:做到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與可穿戴設備同步增長,各種新功能的產品將層出不窮。谷歌、蘋果、三星等大廠商均已在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有所布局,期望能把握下一輪移動技術變革的行情。當前各大廠商關注度較高的可穿戴式智能設備主要是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二、谷歌眼鏡開創(chuàng)可穿戴設備先河谷歌眼鏡給硬件行業(yè)帶來了重大變革和機遇,其對硬件的要求體現在四個方面:1)人機互動友好性(包括信息輸入和輸出);2)續(xù)航時間長;3)連接性;4)輕薄微型化。谷歌眼鏡在硬件方面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在信息輸出和續(xù)航時間上,信息輸出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采用微投和反射顯示屏的圖像輸出方案以及骨傳導耳機的聲音輸出方案,通常的微投具有功耗高的問題,谷歌的創(chuàng)新能夠大大降低功耗,延長續(xù)航時間。谷歌眼鏡硬件的創(chuàng)新關鍵在于微投和反射顯示屏。關于谷歌眼鏡的詳細論述請參見我們3月25日專題報告《谷歌眼鏡--無邊界創(chuàng)新時代的開啟》。三、智能手表將續(xù)寫可穿戴設備輝煌1、第一代智能手表缺乏外觀設計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支持最早面市的智能手表是精工Ruputer在1998年推出的一款兼容Win95、售價達330美元的智能手表,其后陸續(xù)有其他公司推出智能手表,但均未引起普通消費者的關注。我們認為,在智能手機尚未普及的時期,消費者對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認知度低,創(chuàng)新跨度過大的智能手表不可能取得勝利。此外,第一代智能手表在外觀設計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支持等方面都較為薄弱。2、第二代智能手表側重運動和健康監(jiān)測摩托羅拉在2020年發(fā)布了MotoActv智能手表,主打運動監(jiān)測功能。產品內臵8GB空間,配有1.6寸彩色觸控屏幕,采用強化玻璃,可以防汗、防雨及防刮;可與Android2.1系統(tǒng)或以上的智能手機同步;采用了MotorolaAccuSense技術,也內臵了GPS系統(tǒng),可以讓用戶在運動時可以準確追蹤所在位臵及記錄時間、距離、速度、心跳及熱量消耗;內臵258mAh鋰電池,不夠非常理想,運動時可連續(xù)使用5至10小時。2022年面市的Pebble智能手表是第一款完全支持iOS功能的智能手表。產品允許多個程序同時運行,搭載iOS或Android2.3以上系統(tǒng)。配有分辨率為144x168的1.26寸黑白背光屏幕,采用e-paper電子紙技術,可以通過藍牙2.1+EDR與其他設備連接;內臵震動馬達和三軸加速度計,可安裝位運動專門設計的程序。3、即將出現的第三代智能手表功能更強大第二代智能手表在功能上還無法與智能手機相媲美,但蘋果、三星、谷歌等巨頭的動向讓我們堅信第三代智能手表功能將更為強大,有望與智能手機相當。(1)蘋果iWatch有望年底亮相消息稱,蘋果已經建立了一支100的團隊來研制智能手表iWatch,已經開始試產,富士康已經收到了蘋果的訂單,并有望在年底面市。蘋果的iWatch智能手表具有步程計和健康指標傳感器等第二代智能手表的功能,也能通過連接智能手機來顯示電子郵件、IM和其他數據,此外,還能夠實現手機的通話功能,并通過內臵地圖實現導航。在硬件配臵方面,iWatch將采用1.5寸OLED屏幕(臺灣錸寶科技RiTdisplay)和OGS觸摸屏,內臵的電池僅可續(xù)航1-2天(蘋果的目標是續(xù)航4天至5天)。(2)三星有望發(fā)布多款產品科技網站SamMobile報道:三星的ProjectJActiveFortius的智能手表有以下配件:針對Fortius開發(fā)的臂帶、固定在自行車上的裝臵以及囊狀態(tài)。三星也設計了健康軟件SHealth,預示著運動和健康監(jiān)測將是三星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重要賣點。媒體也傳出三星智能手表將命名為GALAXYAltius,屏幕分辨率為500x500。四、智能手表+眼鏡解放雙手,埋葬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在功能手機通話和短信功能的基礎上,實現了上網、安裝應用程序、收發(fā)郵件等功能。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便攜性較差的電腦,我們判斷,便攜性更強的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眼鏡將埋葬智能手機。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鏡三種設備各有優(yōu)缺點:1.智能手機是最成熟產品,功能豐富,但屏幕較小,并需要手持操作,約束了在駕車等場合的使用;2.智能眼鏡輸出畫面大,視覺效果較好,但裝在鏡腳的觸摸屏面積小,僅僅具有簡單動作識別功能,信息輸入不方便,不適合復雜的操作;3.智能手表具有合適輸入的觸摸屏,操作方便,可以完成復雜的信息輸入,但屏幕太小,不適合人眼長時間觀看。我們認為,智能眼鏡和智能手表具有信息輸入和輸出優(yōu)勢互補的特點,兩者的結合將兼具各自優(yōu)勢,能夠實現在手表上輸入復雜內容,在眼鏡上觀看大的畫面,從而實現較好的視覺體驗。智能眼鏡+手表的硬件組合也具有智能手機所不具備的優(yōu)點:一方面,眼鏡和手表持續(xù)與人體接觸,并可以通過傳感器自然地獲得人體信息,從而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另一方面,眼鏡和手表都不需要手持操作,解放了雙手,適合在各種不同場合的應用,更勝于必須手持操作的智能手機,有望替代智能手機,從而帶來消費電子的革命性變化。五、硬件變革大,投資機會多可穿戴設備的外在形態(tài)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機等傳統(tǒng)硬件產品,這些產品在硬件方面的變革很大,其中,智能眼鏡側重于光學方面的創(chuàng)新,智能手表是智能手機的縮小版,并加入更多傳感器以讀取人體脈搏等信息,部分廠商也可能在腕帶處采用柔性化硬件設計。此外,智能眼鏡+手表的硬件組合也需要兩個產品之間頻繁的信號互聯,勢必增加對無線模組的需求。我們認為,水晶光電、環(huán)旭電子、歌爾聲學等公司將顯著受益于可穿戴設備的高速發(fā)展。1、水晶光電:光學龍頭,智能眼鏡最顯著受易標的公司是手機鏡頭用紅外截止濾光片和數碼相機用光學低通濾波器的領先廠商。公司在產品升級和新產品拓展兩個維度實現增長。光學低通濾波器的單價隨著從卡片機升級為單反微單而增長10倍以上,隨著攝像模組對像素和成像質量要求的提高,紅外截至濾光片材質從普通光學玻璃升級為藍玻璃,單價和市場空間有10倍的提高。公司不斷拓展微投、Kinect產業(yè)鏈相關產品等新產品。我們在3月25日專題報告《谷歌眼鏡--無邊界創(chuàng)新時代的開啟》中討論到,谷歌眼鏡硬件的創(chuàng)新關鍵在于微投和反射顯示屏,而微投的核心技術是光學加工、光引擎設計和鍍膜。水晶光電在這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在光學加工方面,水晶光電具有十來年的經驗積累;在光引擎設計方面,水晶光電與芯片設計商奇景及LCOS專利持有人合作;鍍膜更是水晶光電的核心優(yōu)勢,其光學鍍膜的產能規(guī)模位居全球第一。水晶光電當前已進入某海外客戶的智能眼鏡產業(yè)鏈,踏上了智能眼鏡技術創(chuàng)新的第一波浪潮。2、環(huán)旭電子:設備連接的無線紐帶,微小化貼片工藝先鋒環(huán)旭電子是蘋果無線模組的兩大供應商之一,產品廣泛應用于MacBook、iPhone和iPad上。如我們在3月25日專題報告《谷歌眼鏡--無邊界創(chuàng)新時代的開啟》討論,智能眼鏡的重量是一般智能手機的1/3,輕薄化要求遠遠超過絕大多數手機,智能手表的面積和體積也大約是智能手機的1/6至1/8,但功能上卻相差不大,這就對元器件和組裝工藝的微小化提出較高要求,公司必將憑借微小化貼片工藝的核心技術優(yōu)勢在可穿戴設備產業(yè)鏈占有一席之地。3、歌爾聲學:聲學龍頭,小空間實現高音質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電聲器件廠商,通過強大的研發(fā)能力向上游整合,實現了關鍵原材料、自動化生產線和精密模具的自制,具備了較強的垂直一體化能力,使得公司可以向客戶進行大規(guī)模地快速出貨,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和產品供應,同時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大客戶戰(zhàn)略使得公司不斷切入繽特力、索尼、三星和蘋果等全球消費電子巨頭主流供應鏈。公司也在MEMS聲學器件上積累深厚,未來有望實現MEMS技術的突破。可穿戴設備需要麥克風來讀取用戶的語音信息,也需要音筒來輸出設備的信號,在很小的空間實現高品質的聲音輸入和輸出是歌爾等龍頭公司的技術優(yōu)勢。4、共達電聲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聲學器件廠商,主要產品為微型麥克風、微型揚聲器/受話器及其陣列模組,產品主要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平板電視、個人數碼產品、汽車電子等消費類電子產品。主要大客戶包括蘋果(通過MWM間接供應)、華為、中興、索尼、索愛以及三星等企業(yè)。六、附錄—可穿戴設備近期新聞匯總1、屏幕有點小蘋果智能手表iWatch要來了之前美國媒體就曾給出消息稱,為了研發(fā)iWatch,蘋果秘密組建了一個100人的團隊,而現在臺灣產業(yè)鏈則爆料,目前蘋果已經開始試產這款手表了。日本媒體Macotakara報道稱,蘋果原來打算為iWatch配備1.8寸屏幕,不過他們感覺太大,所以最后將其定為1.5寸,而這塊OLED屏幕是由臺灣錸寶科技(RiTdisplay)代工。隨后臺灣媒體還給出消息稱,富士康已經收到了蘋果的請求,即試產1000支iWatch,其配備的1.5寸OLED屏幕,而屏幕采用的是單片式(one-glass-solution)觸控技術(能降低屏幕的厚度)。之前美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