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皖東地區(qū)馬尾松林生物量結構及其分布特征
生物量研究是生態(tài)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積累的植物有機物總量,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而森林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體,其生物量占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總生量的90%以上,因而森林生物量的研究也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物量研究的核心。馬尾松Pinusmassoniana是我國松屬樹種中分布最廣的一種,也是我國亞熱帶東部濕潤地區(qū)典型的針葉鄉(xiāng)土樹種。本文以皖東地區(qū)馬尾松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在森林群落調查的基礎上,運用生物量模型估測、抽樣等方法研究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群落結構及分布,可為準確評估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固碳增匯能力、分配規(guī)律以及制定經(jīng)營管理措施提供科學依據(jù)。1氣溫、降水試驗地選擇在安徽省滁州市的長沖林場、皇甫山林場、大柳林場和岱山林場,處于北緯31°51′~33°13′、東經(jīng)117°09′~119°13′之間。土壤為角斑巖和千枚巖發(fā)育的黃棕壤,pH4.5~5.5。該地區(qū)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4℃,年平均最高氣溫20.1℃,年平均最低氣溫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mm。梅雨期長23d;年日照總時數(shù)2073.4h,年無霜期210d。試驗地喬木樹種以馬尾松人工純林為主,林下灌木樹種以山合歡Albizziakalkora.、黃連木Pistaciachinesis.、柘樹Cudraniatricuspidata.、野薔薇Rosamultiflora.、郁李Prunusjaponica.、木莓Rubusswinhoei.、榆樹Ulmuspumila.、樸樹Celtissinensis.和牛奶子Elaeagnusumbellata.為主,草本植物以鵝觀草Roegneriakamoji.、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一年蓬Erigeronannuus.和菝葜Smilaxchina.為主。2學習方法2.1樣地的選擇在長沖林場、皇甫山林場、大柳林場和岱山林場,按年齡、母巖性質及地形坡位共選27塊馬尾松人工純林進行調查,以確保樣地選擇的代表性。所選樣地的林齡包括了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各林齡段的林分以及角斑巖和千枚巖兩種母巖性質的林分,并對所在坡面較長的林分分坡上和坡下兩種坡位分別設置樣地。對樣地內(nèi)林木進行每木檢尺,樣地大小以20m×20m為主,個別樣地根據(jù)實際地形情況進行擴大或縮小。2.2樣樹的選擇與計算在每塊樣地內(nèi)進行每木檢尺,建立胸徑與樹高的回歸方程。將胸徑按4cm為一個徑級劃分,在樣地外選擇不同徑級的樣樹,該樣樹樹高要與胸徑樹高方程算出的接近,共選擇了21棵樣樹。將樣樹在根頸處伐倒,地上部分采用分層切割法,分別測定干、枝、葉、皮的鮮重,并取樣。地下部分根系采用全挖法測定,分根蔸(也稱為根樁)、粗根(根徑>5mm)和細根(根徑<5mm),稱其鮮重并取樣,將各器官的樣品帶回實驗室,置于80℃烘箱烘至恒重并計算出干重。2.3枯落物生物量測定在標準地四個角和中心各設置1個2m×2m的小樣方作灌木調查,1個1m×1m小樣方作草本調查,1個20cm×20cm小樣方收集枯落物,分別稱鮮重并取樣,帶回實驗室置于80℃烘箱烘至恒重,計算出生物量。3結果與分析3.1馬尾松生物量和胸徑生長方程的應用檢驗通常采用相對生長模型W=aDb和W=a(D2H)b進行回歸估計,W(kg)為樹木各器官生物量,D(cm)為胸徑,H(m)為樹高,a和b為常數(shù),建立喬木生物量的回歸模型。由于樹高的觀測值精度相對較低,實際應用中誤差也較大,以胸徑為自變量的回歸方程W=aDb的實用性就更強些,因此本文采用生物量與胸高直徑的相對生長方程W=aDb。各回歸方程經(jīng)檢驗均達到顯著水平。從表1可知,除樹葉外,樹干、樹枝、樹皮、樹干和全重的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都在0.85以上,表明生物量和胸徑之間密切相關,可用于生物量的計算。由于馬尾松葉片數(shù)量眾多,是通過抽取標準枝的方法進行推算,因而帶來一定誤差;此外,樹葉生物量受冠幅和冠長等樹冠指標的影響較大,而這些指標隨周邊環(huán)境的不同變化較大,這些誤差都影響樹葉生物量模型的擬合,因而相關系數(shù)小于其它器官生物量回歸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3.2喬木層的生物量3.2.1林分樹生物量分布馬尾松林喬木層生物量及其分配見表2。馬尾松林喬木層平均生物量為140.09t/hm2,樹干生物量最高,約占喬木層總生物量的65.31%,樹根次之,占13.75%,樹枝占12.46%,樹皮占5.77%,樹葉所占比例最小,為2.71%,生物量主要是通過樹干的生長進行積累,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排序從大到小為:樹干>樹根>樹枝>樹皮>樹葉。3.2.2光器官樹生物量分配隨著林齡的增大,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不同(見表3)。樹干生物量比例總體呈增大趨勢,光合器官樹葉的生物量比例則呈下降趨勢。不同年齡階段,樹干在總生物量中都是主要的組成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基本上遵循樹干>樹根>樹枝>樹皮>樹葉的規(guī)律,僅幼齡階段樹枝生物量小于樹葉量。生長至近熟林時,樹根生物量比例增至最大。3.3林分生物量結構3.3.1馬尾松人工純林下喬木層生物量馬尾松林的總生物量為141.99t/hm2,其中喬木層生物量為140.09t/hm2,占馬尾松林總生物量的98.67%,灌木層生物量占0.25%,草本層占0.06%,枯枝落葉層生物量為1.45t/hm2,占總生物量的1.02%(見表4)。馬尾松人工純林中喬木層生物量占有絕對優(yōu)勢,枯枝落葉層生物量大于林下活地被物層的生物量。由于馬尾松人工林的郁閉度較大,從而導致林下活地被物層生長緩慢和較稀疏,生物量所占比例較小,從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角度來看,林分結構不是太合理。3.3.2林齡對喬木層生物量的影響從總的生物量的結構來看(表5),不同齡級林分生物量分配均以喬木層生物量最大,占林分總生物量的絕大部分。因為該馬尾松人工林是在皆伐后種植的,幼齡林分中灌草稀少,生物量忽略不計;隨著林齡的增加,灌草層生物量也有所增加,喬木層生物量隨著林齡的增加總體呈增長趨勢,近熟林林下光照不足,灌草層生物量量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喬木層與枯枝落葉層的生物量變化規(guī)律一致,灌草層的生物量始終小于枯枝落葉層的生物量。3.3.3不同林齡的坡下林分總生物量對林齡為25、40、和52的林分在坡上部和坡下部分別進行調查,從表6可以看出,在不同林齡的林分中,坡上部林分的總生物量要大于坡下部林分的,坡上部林分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的生物量均大于坡下部的生物量,這可能與坡上部林分密度較大,土壤條件較好有關。3.3.4馬尾松不同徑級分布的聚合酶鏈反應將所調查的27塊樣地內(nèi)的馬尾松胸徑按4cm一徑級歸組,統(tǒng)計各徑級株數(shù),并根據(jù)擬定的生物量模型,分別計算各徑級生物量,取平均值,以徑級為橫坐標,以株數(shù)和生物量為縱坐標,繪制馬尾松林的生物量和株數(shù)徑級分布曲線(圖1)。馬尾松林株數(shù)的徑級分布的峰值出現(xiàn)在徑級為8~12cm處,生物量徑級分布的峰值出現(xiàn)在徑級20~24cm處,生物量的徑級分布呈正態(tài)分布。在徑級20~24cm處,13.15%的株數(shù)占24.02%的生物量。馬尾松林分78.36%的生物量集中在12~28cm徑級。林分生物量是由各徑級林木株數(shù)與其單株生物量共同決定的,徑級為8~12cm的馬尾松株數(shù)占林分的27.77%,其生物量只占8.97%;徑級在28~44之間的株數(shù)只占林分的2.86%,其生物量占了11.52%,表明大徑級林木對林分生物量貢獻較大。4林分生物量分配(1)本文建立了馬尾松各個器官及總生物量的回歸模型W=aDb,除葉的生物量模型相關系數(shù)為0.658外,其它模型的相關系數(shù)均在0.85以上,顯著相關。今后,要更準確地擬合馬尾松葉的生物量模型,需要考慮樹冠指標并加大工作量全部稱取樣木樹葉,同時加大樣本數(shù)量。(2)馬尾松林喬木層平均生物量為140.09t/hm2,樹干生物量占喬木層總生物量的65.31%,樹根占13.75%,樹枝占12.46%,樹皮占5.77%,樹葉占2.71%。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排序從大到小為:樹干>樹根>樹枝>樹皮>樹葉。隨著林齡的增大,馬尾松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大小不同。樹干生物量比例總體呈增大趨勢,樹葉生物量比例則總體呈下降趨勢。(3)在馬尾松林中徑級為8~12cm的株數(shù)最多,占林分的27.77%,但其生物量只占8.97%;徑級為20~24cm的馬尾松占林分生物量最高,達24.02%。林分78.36%的生物量由徑級12~28cm馬尾松構成。(4)馬尾松林分的總生物量為141.99t/hm2,其中喬木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執(zhí)業(yè)獸醫(yī)資格考試模擬題帶答案
- 休閑服飾訂購3篇
- 保險事宜委托書3篇
- 廣告授權委托書注意事項3篇
- 回國保證書英文版空白填寫指南3篇
- 代領委托書謄寫版3篇
- 護士長述職報告如何寫(范本7篇)
- 團體旅行承包書3篇
- 彩鋼板施工合同工程索賠申請3篇
- 悔過與承諾保證書范本及寫作技巧3篇
- 2025至2030中國射頻芯片市場趨勢展望及需求前景研究報告
- 應急急救知識課件
- 文綜中考試卷及答案解析
- 鼠傷寒沙門菌護理查房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K30自動生成及計算試驗記錄
- (完整)教育心理學-各章節(jié)重點學習筆記
- 建筑行業(yè)施工期間意外傷害免責協(xié)議
- 民兵國防知識教育教案
- 毒理學研究新技術應用-深度研究
- DB33T 2202-2019 公安警察院校警務化管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