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4-2010-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_第1頁
GB 50094-2010-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_第2頁
GB 50094-2010-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_第3頁
GB 50094-2010-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_第4頁
GB 50094-2010-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閱讀全文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人文庫專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

Codeforconstructionofsphericaltanks

GB50094-2010

主編部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批準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施行日期:2011年6月1日

人人文庫專用

中國計劃出版社

2011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

GB50094-2010

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木樨地北里甲11號國宏大廈C座4層)

(郵政編碼:100038電話:6390643363906381)

新華書店北京發(fā)行所發(fā)行

人人文庫專用世界知識印刷廠印刷

850×1168毫米1/323.25印張82千字

2011年5月第1版2011年5月第1次印刷

印數(shù)1—8000冊

統(tǒng)一書號:1580177·580

定價:20.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公告

第740號

關于發(fā)布國家標準

《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的公告

現(xiàn)批準《球形儲罐施工規(guī)范》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50094—

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3.0.3、6.1.1、6.2.1、

7.1.4、7.2.2、8.1.1、10.1.1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

原《球形儲罐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094—98同時廢止。

本規(guī)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計劃出版社出版發(fā)

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八日

人人文庫專用

前言

本規(guī)范是根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印發(fā)〈2008年工程建

設標準規(guī)范制訂、修訂計劃(第二批)〉的通知》(建標〔2008〕105

號)的要求,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共同對

《球形儲罐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094—98進行修訂而成。

本規(guī)范在修訂過程中,規(guī)范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

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內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并廣泛征求意見,

最后經審查定稿。

本規(guī)范共分11章和3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是:總則、術語、

基本規(guī)定、零部件的檢查和驗收、現(xiàn)場組裝、焊接、焊縫檢查、焊后

整體熱處理、產品焊接試件、耐壓試驗和泄漏試驗、交工資料等。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

1.球形儲罐施工及驗收工作界面的劃分,球形儲罐施工單位

資質、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有關零部件檢查及驗收的內容及相關

質量要求;

2.組裝過程及組裝后部分幾何尺寸偏差控制要求;

3.焊接材料復驗控制指標、焊后幾何尺寸控制要求;

4.增加了編制焊接工藝指導書的規(guī)定和清根后無損檢測要

求;人人文庫專用

5.調整了無損檢測的檢測部位、檢測比例、檢測時機及合格判

定標準;

6.焊后整體熱處理溫度,熱處理過程中升、降溫控制點,熱電

偶布置原則、位置和數(shù)量的要求;

7.耐壓試驗和泄漏試驗步驟;

8.交工資料表格等。

·1·

本規(guī)范中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

本規(guī)范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

釋,由石油工程建設專業(yè)標準化委員會負責日常管理,由中國石油

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guī)范在執(zhí)行過

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技術

發(fā)展部(地址:河南省洛陽市關林,郵政編碼:471023),以便今后修

訂時參考。

本規(guī)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參加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

查人:

主編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

參編單位:大慶油田建設集團

參加單位:中國機械工業(yè)集團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

中國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七建設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第十建設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第二工程分公司

新疆石油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紡織工業(yè)設計院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

吉林亞新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人人文庫專用中國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衛(wèi)建良張揚紀伯偉楊亞星劉家發(fā)

龔華李清君李景誠

主要審查人:許強劉希和劉福錄代學彥董家利

扈拔王蘇沛陳莉莉茅建民孫欣華

鄒志宏周長友鄭玉剛李麗君

·2·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基本規(guī)定…………………(3)

4零部件的檢查和驗收……(5)

4.1零部件質量證明書的檢查………………(5)

4.2球殼板和試板的檢查……(5)

4.3支柱的檢查……………(9)

4.4組焊件的檢查……………(10)

4.5零部件的油漆、包裝和運輸檢查…………(10)

5現(xiàn)場組裝…………………(11)

5.1基礎檢查驗收……………(11)

5.2球形儲罐組裝……………(12)

5.3零部件安裝……………(15)

6焊接…………………(17)

6.1一般規(guī)定………………(17)

6.2焊接工藝評定及焊接作業(yè)指導書…………(17)

6.3焊接材料的選用與現(xiàn)場管理……………(17)

6.4焊接施工人人文庫專用………………(19)

6.5修補……………………(22)

6.6球形儲罐焊后尺寸檢查…………………(25)

7焊縫檢查…………………(26)

7.1一般規(guī)定………………(26)

7.2射線檢測和超聲檢測……(27)

7.3表面無損檢測……………(29)

·1·

8焊后整體熱處理…………(31)

8.1一般規(guī)定………………(31)

8.2熱處理工藝……………(31)

8.3保溫要求………………(32)

8.4測溫系統(tǒng)………………(32)

8.5柱腳處理………………(34)

9產品焊接試件……………(35)

9.1產品焊接試件的制備要求………………(35)

9.2試樣的制備和試驗………(35)

10耐壓試驗和泄漏試驗……(37)

10.1耐壓試驗………………(37)

10.2泄漏試驗………………(40)

11交工資料…………………(41)

附錄A低溫球形儲罐………(42)

附錄B球形儲罐各個部位名稱及球殼各帶、

球殼板和焊縫編號…………………(45)

附錄C交工資料表格………(49)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63)

引用標準名錄…………………(64)

附:條文說明…………………(65)

人人文庫專用

·2·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3)

4Inspectionandacceptanceofcomponentsandparts…(5)

4.1Inspectionofcomponentsqualitycertificate………………(5)

4.2Inspectionofshellsandtestplates………(5)

4.3Inspectionofcolumns……(9)

4.4Inspectionofweldedassemblies…………(10)

4.5Painting,packageandtransportationinspectionof

componentsandparts……(10)

5Siteassembly……………(11)

5.1Inspectionandacceptanceoffoundation…(11)

5.2Sphericaltankassembly…………………(12)

5.3Installationofcomponentsandparts……(15)

6Welding……………………(17)

6.1Generalrequirement……(17)

6.2Weldin人人文庫專用gprocedurequalificationandwelding

procedurespecification…………………(17)

6.3Selectionandsitemanagementofweldingconsumables……(17)

6.4Weldingconstruction……(19)

6.5Repairment……………(22)

6.6Dimensioninspectionofsphericaltankafterwelding………(25)

7Inspectionofweldingseam……………(26)

·3·

7.1Generalrequirement……(26)

7.2Radiographicexaminationandultrasonicexamination……(27)

7.3Surfacenondestructivetesting……………(29)

8Postweldingintegralheattreatment…(31)

8.1Generalrequirement……(31)

8.2Heattreatmentprocess…………………(31)

8.3Requirementofheatpreservation…………(32)

8.4Temperaturemeasurementsystem………(32)

8.5Columnpedestaltreatment………………(34)

9Productsweldingtest-piece……………(35)

9.1Preparationrequirementofproductsweldingtest-piece……(35)

9.2Preparationofspecimenandtesting………(35)

10Pressuretestandleaktest……………(37)

10.1Pressuretest…………(37)

10.2Leaktest………………(40)

11Technicaldocumentforhandingover…(41)

AppendixALow-Temperaturesphericaltank…………(42)

AppendixBSphericalandsphericalvariouspartsofthe

nameoftheband,andtheweldshellplate

number………(45)

AppendixCTechnicaldocumentformofconstruction

completion……(49)

Explanationofwordin人人文庫專用ginthiscode………(63)

Listofquotedstandards……(64)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65)

·4·

1總則

1.0.1為使球形儲罐在現(xiàn)場組焊施工中,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

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制定本規(guī)范。

1.0.2本規(guī)范適用于設計壓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且不大于

4MPa、公稱容積大于或等于50m3以支柱支撐的碳素鋼和合金鋼

鋼制焊接球形儲罐的施工。

本規(guī)范不適用于下列球形儲罐的施工:

1受核輻射作用的球形儲罐;

2非固定的球形儲罐;

3雙層結構的球形儲罐;

4膨脹成形的球形儲罐。

1.0.3球形儲罐施工采用的工程技術文件、承包合同文件中的施

工技術要求不得低于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1.0.4球形儲罐的施工除應符合本規(guī)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

關標準的規(guī)定。

人人文庫專用

·1·

2術語

2.0.1計算厚度calculatedthickness

指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鋼制球形儲罐》GB12337規(guī)定的有關公

式計算得到的厚度。

2.0.2設計厚度designthickness

指計算厚度與腐蝕裕量之和。

2.0.3名義厚度nominalthickness

指設計厚度加上鋼材厚度負偏差后向上圓整至鋼材標準規(guī)格

的厚度,即標注在圖樣上的厚度。

2.0.4壓力pressure

除注明者外,均指表壓力。

2.0.5設計壓力designpressure

指設定的球形儲罐頂部的最高壓力,與相應的設計溫度一起

作為設計載荷條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壓力。

2.0.6試驗壓力testpressure

指在耐壓試驗時,球形儲罐頂部的壓力。

2.0.7低溫低應力工況low-temperatureandlow-stress

condition

指殼體或其受壓元件的設計溫度雖低于或等于人人文庫專用-20℃,但其

環(huán)向薄膜應力小于或等于鋼材標準常溫屈服點的1/6,且不大于

50MPa時的工況。

·2·

3基本規(guī)定

3.0.1球形儲罐的施工及驗收應包括下列范圍:

1球殼及與其連接的受壓零部件,應界定在下列范圍內:

1)球形儲罐接管與外部管道焊接連接的第一道環(huán)向接頭坡

口面;

2)球形儲罐接管與外部管道螺紋連接的第一個螺紋接

頭;

3)球形儲罐接管與外部管道法蘭連接的第一個法蘭密封

面;

4)專用連接件或管件連接的第一個密封面。

2球形儲罐開孔的承壓蓋及其緊固件;

3非受壓元件與球殼連接的焊縫,以及支柱、拉桿和底板

等。

3.0.2對設計溫度低于或等于-20℃的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制球

形儲罐,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的規(guī)定。

3.0.3球形儲罐施工單位必須獲得球形儲罐現(xiàn)場組焊許可,并應

建立壓力容器質量管理體系。

3.0.4從事球形儲罐現(xiàn)場組焊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書面告知

工程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機構人人文庫專用,并應接受政府監(jiān)督機構授權

的檢驗檢測單位的監(jiān)督檢驗。

3.0.5施工單位向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告知時,應至少提

供下列文件的原件或帶有施工單位印章的影印件供審查:

1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壓力容器,A3);

2球形儲罐安裝質保工程師及責任人員任命文件;

3焊工、無損檢測人員的名單及資質證件;

·3·

4為本工程編制的施工技術文件。

3.0.6球形儲罐應按設計圖樣進行施工。如需修改設計,應征得

原設計單位的同意并取得設計修改文件。

人人文庫專用

·4·

4零部件的檢查和驗收

4.1零部件質量證明書的檢查

4.1.1施工單位應對制造單位提供的產品質量證明書等技術、質

量文件進行檢查。

4.1.2球形儲罐的質量證明書應包括下列內容:

1制造竣工圖樣;

2壓力容器產品合格證;

3產品質量證明文件應包括下列內容:

1)質量計劃或檢驗計劃;

2)主要受壓元件材質證明書及復驗報告;

3)材料清單;

4)材料代用審批證明;

5)結構尺寸檢查報告;

6)焊接記錄;

7)熱處理報告及自動記錄曲線;

8)無損檢測報告;

9)產品焊接試件檢驗報告;

10)產品銘牌的拓印件或者復印件;

4特種設備制造監(jiān)督檢驗證書人人文庫專用。

4.2球殼板和試板的檢查

4.2.1球殼的結構型式應符合設計圖樣要求。每塊球殼板本身

不得拼接。

4.2.2制造單位提供的球殼板表面不應有裂紋、氣泡、結疤、折

疊、夾雜、分層等缺陷,當存在裂紋、氣泡、結疤、折疊、夾雜、分層等

·5·

缺陷時,應按本規(guī)范第6.5節(jié)的規(guī)定進行修補。

4.2.3球殼板厚度應進行抽查。厚度應符合圖樣要求。抽查數(shù)

量不應少于球殼板總數(shù)的20%,且每帶不應少于2塊,上、下極各

不應少于1塊;每張球殼板的檢測不應少于5點。抽查若有不合

格,應加倍抽查;若仍有不合格,應對球殼板逐張檢查。

4.2.4球殼板的外形尺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球殼板曲率檢查(圖4.2.4-1)所用的樣板及球殼與樣板

允許間隙,應符合表4.2.4-1的規(guī)定。

圖4.2.4-1球殼板曲率檢查(單位:mm)

1—樣板;2—球殼板

表4.2.4-1樣板及球殼板與樣板允許間隙(mm)

球殼板弦長樣板弦長允許間隙

≥200020003

<2000與球殼板弦長相同3

2球殼板幾何尺寸(圖4.2.4-2)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2.4-2

的規(guī)定。

表4.2.4-2球殼板幾何尺寸允許偏差(mm)

人人文庫專用項目允許偏差

長度方向弦長L1、L2±2.5

任意寬度方向弦長±2

對角線弦長D±3

兩條對角線間的距離5

注:對剛性差的球殼板,可檢查弧長,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中前3項的規(guī)定。

·6·

人人文庫專用

圖4.2.4-2球殼板幾何尺寸(單位:mm)

·7·

4.2.5球殼板焊接坡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坡口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平面度應小于或等于球殼板名義厚度的0.04倍,且不得

大于1mm;

2)表面應平滑,表面粗糙度(Ra)應小于或等于25μm;

3)缺陷間的極限間距應大于或等于500mm;

4)熔渣與氧化皮應清除干凈,坡口表面不應有裂紋和分層

等缺陷。用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

的鋼材制造球殼板時,坡口表面應經磁粉或滲透檢測抽

查,不應有裂紋、分層和夾渣等缺陷;抽查數(shù)量不應少于

球殼板數(shù)量的20%,且每帶不應少于2塊,上、下極各不

應少于1塊;若有不允許的缺陷,應加倍抽查;若仍有不

允許的缺陷,應逐件檢測。

2坡口幾何尺寸(圖4.2.5)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坡口角度的允許偏差為±2.5°;

2)坡口鈍邊及坡口深度的允許偏差為±1.5mm。

人人文庫專用

圖4.2.5球殼板坡口幾何尺寸(單位:mm)

4.2.6球殼板周邊100mm范圍內應進行全面積超聲檢測抽查,

抽查數(shù)量不應少于球殼板總數(shù)的20%,且每帶不應少于2塊,上、

下極各不應少于1塊;對球殼板有超聲檢測要求的還應進行超聲

檢測抽查,抽查數(shù)量應與周邊抽查數(shù)量相同。檢測方法應符合現(xiàn)

行行業(yè)標準《承壓設備無損檢測》JB/T4730的有關規(guī)定,合格等

·8·

級應符合設計圖樣的要求。若有不允許的缺陷,應加倍抽查;若仍

有不允許的缺陷,應逐件檢測。

4.2.7當相鄰板的厚度差大于或等于3mm或大于其中的薄板

厚度的1/4時,厚板邊緣應削成斜邊,削邊后的端部厚度應等于薄

板厚度(圖4.2.7)。

圖4.2.7不同厚度的球殼板焊接時對厚板削薄的要求(單位:mm)

4.2.8制造單位應提供每臺球形儲罐不少于6塊的產品焊接試

板,每塊試板尺寸應為180mm×650mm,試板的材料應合格,且應

與球殼板具有相同標準、相同牌號、相同厚度和相同熱處理狀態(tài)。

產品焊接試板的坡口型式應與球殼板相同。

4.3支柱的檢查

4.3.1支柱全長長度允許偏差為3mm。

4.3.2支柱與底板焊接后應保持垂直,其允許偏差為2mm(圖

4.3.2)。

人人文庫專用

圖4.3.2支柱與底板垂直度偏差(單位:mm)

4.3.3支柱全長的直線度偏差應小于或等于全長的1/1000,且

不應大于10mm。

4.3.4現(xiàn)場組焊的上、下段支柱接口處最大與最小直徑差,不應

·9·

大于支柱內直徑的1%,且不應大于4mm。

4.4組焊件的檢查

4.4.1分段支柱上段與赤道板組焊后,應采用弦長不小于1m的

樣板檢查赤道板的曲率,其間隙不得大于3mm。上段支柱直線度

的允許偏差為上段支柱長度的1/1000,軸線位置偏移不應大于

2mm。

4.4.2組焊后,人孔、接管開孔位置及外伸長度的允許偏差、球殼

板的曲率及接管法蘭的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3.1條

的要求。

4.5零部件的油漆、包裝和運輸檢查

4.5.1除設計圖樣注明外,球殼板內外表面應除銹,并應各涂底

漆兩道,對坡口表面及其內外邊緣50mm范圍內應涂可焊性涂料

或易去除的保護膜。每塊球殼板上的球殼板編號、鋼號及爐批號

標記應以白色油漆框出。

4.5.2運輸及存放球殼板時,宜采用鋼結構托架包裝,并宜采用

拉緊箍將球殼板緊箍在托架上;球殼板的凸面宜向上;各球殼板之

間宜墊以木塊等柔性材料,重疊塊數(shù)不宜超過6塊;每個包裝件的

總重不宜超過30t。

4.5.3法蘭、試板等宜裝箱運輸,拉桿等桿件宜集束包扎。

4.5.4所有加工件表面應涂防銹油脂。拉桿螺紋應妥善保護。

4.5.5球殼人人文庫專用、支柱、拉桿等零部件的油漆、包裝和運輸?shù)钠渌麢z查

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壓力容器涂敷與運輸包裝》JB/T

4711的有關規(guī)定。

·01·

5現(xiàn)場組裝

5.1基礎檢查驗收

5.1.1球形儲罐安裝前應對基礎各部位尺寸(圖5.1.1)進行檢

查和驗收,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1.1的規(guī)定。球形儲罐的安裝

應在基礎混凝土的強度不低于設計要求的75%后進行。

圖5.1.1基礎各部位尺寸

1—地腳螺栓;2—地腳螺栓預留孔

表5.1.1基礎各部位尺寸允許偏差

項目允許偏差

球殼中心圓直徑人人文庫專用球形儲罐容積<2000m3±5mm

Di3

球形儲罐容積≥2000m±Di/2000mm

基礎方位1°

相鄰支柱基礎中心距S±2mm

支柱基礎上的地腳螺栓中心與

±2mm

基礎中心圓的間距S1

支柱基礎上的地腳螺栓預留孔中心與

±8mm

基礎中心圓的間距S2

·11·

續(xù)表5.1.1

項目允許偏差

各支柱基礎上表面的-Di/1000mm,

采用地腳螺栓標高且不低于-15mm

固定的基礎

基礎相鄰支柱的基礎標高差4mm

標高各支柱基礎墊板上

采用預埋墊板表面標高-3mm

固定的基礎

相鄰支柱基礎墊板標高差3mm

采用地腳螺栓固定的

5mm

單個支柱基礎基礎

上表面的水平度采用預埋墊板固定的

基礎地腳板2mm

5.1.2對于有熱處理要求的球形儲罐,應設置預埋墊板;預埋墊

板的厚度及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采用預埋墊板固定的基礎允許

尺寸偏差應符合表5.1.1的規(guī)定。

5.2球形儲罐組裝

5.2.1球形儲罐組裝時宜對每塊球殼板和焊縫進行編號。球殼

板的編號宜沿球形儲罐0°→90°→180°→270°→0°進行編排,編

號為1的球殼板宜放在0°上或與緊靠0°向90°方向偏轉的位置

上。當上、人人文庫專用下極采用足球瓣式球殼板時,應畫出上、下極的排版圖,

并應標出球殼板編號和焊縫編號。

球形儲罐各部位名稱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B.0.1條~第B.0.3

條的規(guī)定,編號宜符合本規(guī)范第B.0.4條的規(guī)定;對于足球瓣式,

極帶的編號應符合上極帶自上而下、下極帶自下而上、按方位編號

的要求,其代號可用F和G加數(shù)字組成。環(huán)焊縫編號可以環(huán)縫代

號和下一帶的球殼板號組成。

·21·

5.2.2球形儲罐組裝時,可采用工卡具調整球殼組對間隙和錯邊

量,不得進行強力組裝。

5.2.3球殼組對間隙、錯邊量和棱角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焊條電弧焊時,組對間隙宜為2mm±2mm;采用藥芯

焊絲氣體保護焊時,組對間隙宜為3mm±1mm;采用其他焊接方

法時,組對間隙應由焊接作業(yè)指導書確定;

2球殼組對錯邊量不應大于球殼板的名義厚度的1/4,且不

得大于3mm(圖5.2.3-1和圖5.2.3-2),當兩板厚度不等時,可

不計入兩板厚度的差值;

圖5.2.3-1等厚度球殼板組裝時的對口錯邊量

圖5.2.3-2不等厚度球殼板組裝時的對口錯邊量

3應用弦長不小于1m的樣板檢查球殼組裝后的棱角(圖

5.2.3-3),棱角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人人文庫專用,且不應大于7mm:

E=L1-L2(5.2.3-1)

L2=|R-R0|(5.2.3-2)

式中:E———棱角值(mm);

L1———最大棱角處球殼與樣板的實測徑向距離(mm);

L2———標準球殼與樣板的徑向距離(mm);

R———球殼的設計內半徑或外半徑(mm);

·31·

R0———樣板的曲率半徑(mm)。

圖5.2.3-3球殼板組裝時的棱角檢查(單位:mm)

4組對間隙、錯邊量和棱角的檢查宜沿對接接頭每500mm

測量一點。

5.2.4球形儲罐赤道帶組裝時,每塊球殼板的赤道線水平誤差不

宜大于4mm;相鄰兩塊球殼板的赤道線水平誤差不宜大于5mm;

任意兩塊球殼板的赤道線水平誤差不宜大于8mm。

5.2.5球形儲罐組裝時,下列相鄰焊縫的邊緣距離不應小于球殼

板厚度的3倍,且不應小于100mm:

1相鄰兩帶的縱焊縫;

2支柱與球殼的角焊縫至球殼板的對接焊縫人人文庫專用;

3球形儲罐人孔、接管、補強圈和連接板等與球殼的連接焊

縫至球殼板的對接焊縫及其相互之間的焊縫。

5.2.6球形儲罐赤道帶組裝后,赤道帶每塊球殼板的赤道線水平

誤差不宜大于2mm;相鄰兩塊球殼板的赤道線水平誤差不宜大于

3mm;任意兩塊球殼板的赤道線水平誤差不宜大于6mm。

5.2.7球形儲罐組裝時應對球形儲罐的最大直徑與最小直徑之

·41·

差進行控制,兩極間的內直徑、赤道截面的最大內直徑和最小內直

徑之間相互之差,均應小于設計內徑的3‰,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5000m3以下的球形儲罐不應大于50mm;

25000m3及以上的球形儲罐不應大于70mm。

5.2.8支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支柱用墊鐵找正時,每組墊鐵高度不應小于25mm,且不

宜多于3塊。斜墊鐵應成對使用,并應接觸緊密。找正完畢后,點

焊應牢固。

2支柱安裝找正后,應在球形儲罐徑向和周向兩個方向檢查

支柱的垂直度。當支柱高度小于或等于8m時,垂直度允許偏差

為12mm;當支柱高度大于8m時,垂直度允許偏差為支柱高度的

1.5‰,且不應大于15mm。

5.2.9拉桿安裝時應對稱均勻擰緊。對拉桿中部的撓度宜按下

式的計算值進行控制(圖5.2.9):

Δ=5.42×10-4×(L4cosθ)1/3(5.2.9)

式中:Δ———拉桿中部的撓度(cm);

L———拉桿兩端銷軸間距(cm);

θ———拉桿仰角(°)。

人人文庫專用

圖5.2.9拉桿中部撓度的測定

1—拉線;2—拉桿;3—銷軸

5.3零部件安裝

5.3.1人孔及接管等受壓元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51·

1開孔位置允許偏差為5mm;

2開孔直徑與組裝件直徑之差宜為2mm~5mm;

3接管外伸長度及位置允許偏差為5mm;

4除設計規(guī)定外,接管法蘭面應與接管中心軸線垂直,且應

使法蘭面水平或垂直,其偏差不得超過法蘭外徑的1%,且不應大

于3mm,法蘭外徑小于100mm時應按100mm計;

5以開孔中心為圓心,開孔直徑為半徑的范圍外,采用弦長

不小于1m的樣板檢查球殼板的曲率,其間隙不得大于3mm;

6補強圈應與球殼板緊密貼合。

5.3.2球殼上的連接板應與球殼緊密貼合,并應在熱處理之前與

球殼焊接。當連接板與球殼的角焊縫是連續(xù)焊縫時,應在不易流

進雨水的部位留出10mm的通氣孔隙。連接板安裝位置的允許

偏差為10mm。

5.3.3影響球形儲罐焊后整體熱處理及充水沉降的零部件,應在

熱處理及沉降試驗完成后再與球形儲罐固定。

5.3.4球形儲罐產品銘牌和注冊銘牌應在設計圖樣指定的位置

裝設。

人人文庫專用

·61·

6焊接

6.1一般規(guī)定

6.1.1從事球形儲罐焊接的焊工,必須按有關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

定考核合格,并應取得相應項目的資格后,方可在有效期間內擔任

合格項目范圍內的焊接工作。

6.1.2選用的焊機應符合焊接工藝的要求。

6.1.3當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后再進行焊接:

1雨天及雪天;

2采用氣體保護焊時風速超過2m/s,采用其他方法焊接時

風速超過8m/s;

3焊接環(huán)境溫度在-5℃及以下;

4相對濕度在90%及以上。

注:焊接環(huán)境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應在距球形儲罐表面0.5m~1m處測量。

6.1.4球形儲罐的焊接方法宜采用焊條電弧焊、藥芯焊絲自動焊

和半自動焊。

6.2焊接工藝評定及焊接作業(yè)指導書

6.2.1球形儲罐焊接前,施工單位必須有合格的焊接工藝評定報

告。焊接工藝評定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人人文庫專用《鋼制壓力容器焊接工藝

評定》JB4708的有關規(guī)定。

6.2.2球形儲罐焊接施工應使用經過評定合格的焊接工藝規(guī)程

或根據(jù)焊接工藝評定報告編制的焊接作業(yè)指導書。

6.3焊接材料的選用與現(xiàn)場管理

6.3.1球形儲罐施工選用的焊接材料應符合設計圖樣及焊接工

·71·

藝評定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焊接材料應具有質量證明書,焊條和藥芯焊絲質量證明書

應包括熔敷金屬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擴散氫含量等各項指標;

2焊條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鋼焊條》GB/T5117和《低

合金鋼焊條》GB/T5118的有關規(guī)定;藥芯焊絲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

標準《碳鋼藥芯焊絲》GB/T10045的有關規(guī)定;

3球殼的對接焊縫以及直接與球殼焊接的焊縫,采用焊條電

弧焊時應選用低氫型藥皮焊條;

4焊條和藥芯焊絲應按批號進行擴散氫復驗,擴散氫試驗方

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熔敷金屬中擴散氫測定方法》GB/T3965

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烘干后的實際擴散氫含量應符合表6.3.1或設

計文件的要求;

表6.3.1低氫型焊條和藥芯焊絲的擴散氫含量

擴散氫含量(ml/100g)

焊條和藥芯焊絲型號

甘油法氣相色譜法、水銀法

E4315E4316≤8≤12

E5015E5016≤6≤10

E5015-XE5016-X≤6≤10

E5515-XE5516-X≤6≤10

E6015-XE6016-X≤4≤7

E7015-XE7016-X≤4≤7

藥芯焊絲人人文庫專用(H5)—≤5

5用于保護的二氧化碳氣體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焊接用二

氧化碳》HG/T2537的有關規(guī)定;用于保護的氬氣應符合現(xiàn)行國

家標準《氬》GB/T4842的有關規(guī)定。二氧化碳氣體使用前,宜將

氣瓶倒置24h,并應將水放凈。

6.3.2焊接材料現(xiàn)場管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焊接材料應有專人負責保管、烘干和發(fā)放;焊材庫房的設

·81·

置和管理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焊接材料質量管理規(guī)程》JB/T

3223的有關規(guī)定;

2焊條應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烘干;無要求時,低氫型焊條

應按350℃~400℃恒溫1h以上的要求烘干;烘干后的焊條應保

存在100℃~150℃的恒溫箱中隨用隨取,焊條表面藥皮應無脫落

和明顯裂紋;

3焊條電弧焊時,焊條應存放在合格的保溫筒內,且保存時

間不應超過4h;當超過時,應按原烘干溫度重新烘干;焊條重復烘

干次數(shù)不應超過兩次;

4焊絲在使用前應清除鐵銹和油污等。

6.4焊接施工

6.4.1焊接前應檢查坡口,并應在坡口表面和兩側至少20mm

范圍內清除鐵銹、水分、油污和灰塵。

6.4.2預熱和后熱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預熱溫度應按焊接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作業(yè)指導書執(zhí)行,常用

鋼材可按表6.4.2選用。

表6.4.2常用鋼材預熱溫度

溫度鋼種

(℃)Q345R07MnCrMoVR

Q245RQ370R

16MnDR07MnNiMoVDR

厚度(mm)

20人人文庫專用———

25——

75~12550~100

32—75~125

3875~125100~150

100~150

50100~150125~17575~100

2要求焊前預熱的焊縫,施焊時層間溫度不得低于預熱溫度

的下限值。

·91·

3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焊縫,焊后應立即進行后熱處理:

1)厚度大于32mm且材料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

于540N/mm2;

2)厚度大于38mm的低合金鋼;

3)嵌入式接管與球殼的對接焊縫;

4)焊接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作業(yè)指導書確定需要后熱處理者;

5)設計文件要求進行后熱處理者。

4后熱處理應按設計文件、焊接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作業(yè)指導書

執(zhí)行,無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后熱溫度應為200℃~250℃;

2)后熱時間應為0.5h~1.0h。

5預熱和后熱溫度應均勻,在焊縫中心兩側,預熱區(qū)和后熱

區(qū)的寬度應各為板厚的3倍,且不應小于100mm。

6預熱和后熱及層間溫度測量,應在距焊縫中心50mm處

對稱測量,每條焊縫測量點數(shù)不應少于3對。

7對不需要預熱的焊縫,當焊件溫度低于0℃時,應在始焊

處100mm范圍內加熱至15℃。

8預熱和后熱可選用電加熱法或火焰加熱法,預熱和后熱宜

在焊縫焊接側的背面進行。

6.4.3定位焊及工卡具的焊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按焊接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作業(yè)指導書施焊;

2需要預熱時,應在以焊接處為中心,至少在半徑150mm

范圍內進行預熱人人文庫專用;

3定位焊宜在初焊層的背面,定位焊的質量要求應與正式焊

縫相同,當出現(xiàn)裂紋時應清除;

4定位焊長度不應小于80mm,間距宜為300mm~500mm,

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都應在坡口內;

5工卡具等臨時焊縫焊接時,引弧和熄弧點均應在工卡具或

焊縫上,嚴禁在非焊接位置引弧和熄弧。

·02·

6.4.4焊接線能量的確定和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焊接線能量應根據(jù)球殼板的材質、厚度、焊接位置和預熱

溫度等,由焊接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作業(yè)指導書確定;對于標準抗拉強

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的鋼材及厚度大于38mm的碳

素鋼和厚度大于25mm的低合金鋼的焊接線能量,應進行測定和

嚴格控制;

2焊接線能量的控制應按下式計算結果進行:

60IU

Q=(6.4.4)

V

式中:Q———焊接線能量(J/cm);

I———焊接電流(A);

U———電弧電壓(V);

V———焊接速度(cm/min)。

3焊條電弧焊時,可由允許線能量范圍預先確定的每根焊條

的焊道長度范圍進行線能量的控制;

4藥芯焊絲自動焊和半自動焊,可根據(jù)焊接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

作業(yè)指導書選用合適的焊接速度進行線能量控制。

6.4.5球形儲罐焊接順序、焊工布置或焊接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

定:

1球形儲罐采用分帶組裝時,宜在平臺上焊接各帶的縱縫,

然后組裝成整體,再進行各帶間環(huán)縫的焊接;

2球形儲罐采用分片組裝時,應按先縱縫后環(huán)縫的原則安排

焊接順序;人人文庫專用

3采用焊條電弧焊時,焊工布置應對稱均勻,并應同步焊接;

4采用藥芯焊絲自動焊和半自動焊時,焊接位置應對稱均

布,并應同步焊接。

6.4.6采用焊條電弧焊的雙面對接焊縫,單側焊接后應進行背面

清根。當采用碳弧氣刨清根時,清根后應采用砂輪修整刨槽和磨

除滲碳層,并應采用目視、磁粉或滲透檢測方法進行檢查。標準抗

·12·

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的鋼材采用碳弧氣刨清根

時,應進行預熱,預熱溫度與焊接預熱應相同。

6.4.7焊接時起弧端應采用后退起弧法,收弧端應將弧坑填滿,

多層焊的層間接頭應錯開。

6.4.8每條焊縫中斷焊接時,應根據(jù)工藝要求采取防止產生裂紋

的措施;重新施焊前應目視檢查確認無裂紋,必要時應進行磁粉或

滲透檢測,并應在合格后再繼續(xù)施焊。

6.4.9施工單位應在焊接記錄(含焊縫布置圖)中記錄焊工代號,

如需要或有要求時還應在焊縫附近的指定部位打上焊工代號鋼印

(不允許打鋼印的球形儲罐除外)。

6.4.10球殼與墊板、支柱等零部件的焊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支柱、墊板等與球殼板的焊接,焊接材料應采用與強度較

低側鋼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藝應與強度較高側鋼材的焊

接工藝相同;設計圖樣有規(guī)定時,應按設計圖樣執(zhí)行;

2球殼與墊板、支柱的角焊縫應平緩過渡。

6.5修補

6.5.1球形儲罐在制造、運輸和施工中所產生的各種不合格缺陷

都應進行修補。

6.5.2表面缺陷的修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球殼表面缺陷及工卡具焊跡應采用砂輪清除。修磨后的

實際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厚度,磨除深度應小于球殼板名義厚度的

5%,且不應超過人人文庫專用2mm。當超過時,應進行焊接修補。

2球殼板表面缺陷進行焊接修補時,每處修補面積應在

50cm2以內;當有兩處或兩處以上修補時,任何兩處的邊緣距離應

大于50mm,且每塊球殼板表面修補面積總和應小于該球殼板面

積的5%。當劃傷及成形加工產生的表面?zhèn)鄣热毕莸男螤畋容^

平緩時,可直接進行焊接修補。當直接堆焊可能導致裂紋產生時,

應采用砂輪將缺陷清除后再進行焊接修補。表面缺陷焊接修補后

·22·

焊縫表面應打磨平緩或加工成具有1∶3及以下坡度的平緩凸面,

且高度應小于1.5mm。

3焊縫表面缺陷應采用砂輪磨除,缺陷磨除后的焊縫表面若

低于母材,則應進行焊接修補。當焊縫表面缺陷不需補焊時,應打

磨平滑或加工成具有1∶3及以下坡度的斜坡。

4焊縫兩側的咬邊和焊趾裂紋應采用砂輪磨除,并應打磨平

滑或加工成具有1∶3及以下坡度的斜坡(圖6.5.2-1),咬邊和焊

趾裂紋的磨除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磨除后球殼的實際板厚不

得小于設計厚度,當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焊接修補。

圖6.5.2-1焊縫兩側的焊接缺陷用砂輪修磨示意

1—母材;2—焊縫金屬;3—修磨后的表面

5焊縫咬邊和焊趾裂紋等表面缺陷進行焊接修補時,應采用

砂輪將缺陷磨除,并應修整成便于焊接的凹槽,再進行焊接。補焊

長度不得小于50mm。材料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

540N/mm2的球形儲罐,在修補焊道上應加焊一道凸起的回火焊

道(圖6.5.2-2),焊后應再磨去多余的焊縫金屬。

人人文庫專用

圖6.5.2-2焊接修補的回火焊道

1—修補焊道;2—回火焊道;3—母材;4—焊縫金屬

6焊接修補時如需預熱,應以修補處為中心,在半徑為

·32·

150mm的范圍內預熱,預熱溫度應取上限。焊接線能量應在焊接

工藝規(guī)程或焊接作業(yè)指導書規(guī)定的范圍內;焊接短焊縫時線能量

不應取下限值;焊接修補后,有后熱處理要求時應立即進行。

6.5.3焊縫內部缺陷的修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根據(jù)產生缺陷的原因,選用適用的焊接方法,并應制定

修補工藝;

2修補前宜采用超聲檢測確定缺陷的位置和深度,確定修補

側;

3當內部缺陷的清除采用碳弧氣刨時,應采用砂輪清除滲碳

層,打磨成圓滑過渡,并應經滲透檢測或磁粉檢測合格后再進行焊

接修補;氣刨深度不應超過板厚的2/3,當缺陷仍未清除時,應在

焊接修補后,從另一側氣刨;

4修補焊縫長度不得小于50mm;

5采用碳弧氣刨清除缺陷和焊接修補時如需預熱,預熱溫度

應取要求值的上限;有后熱處理要求時,焊后應立即進行后熱處

理;線能量應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焊短焊縫時,線能量不應取下限

值;

6同一部位修補不宜超過兩次,對經過兩次修補仍不合格的

焊縫,應采取可靠的技術措施,并應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準后

再修補;

7要求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的球形儲罐,應在熱處理前完成

焊接修補;

8焊接修補的部位人人文庫專用、次數(shù)和檢測結果應作記錄。

6.5.4球形儲罐修補后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無損檢測:

1各種缺陷清除和焊接修補后均應進行磁粉或滲透檢測;

2當表面缺陷焊接修補深度超過3mm時(從球殼板表面算

起)應進行射線檢測;

3焊縫內部缺陷修補后,應進行射線檢測或超聲檢測,選用

的方法應與修補前發(fā)現(xiàn)缺陷的方法相同。

·42·

6.6球形儲罐焊后尺寸檢查

6.6.1焊接后,棱角應按本規(guī)范第5.2.3條第3款的方法進行檢

查,棱角不得大于10mm。

6.6.2焊接后,應檢查球殼兩極間及赤道截面的內直徑,并應符

合下列規(guī)定:

1兩極間的內直徑、赤道截面的最大內直徑和最小內直徑之

間相互之差,均應小于設計內徑的7‰,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5000m3以下的球形儲罐不大于80mm;

2)5000m3及以上的球形儲罐不大于100mm。

2兩極間的內直徑、赤道截面的最大內直徑和最小內直徑與

設計內直徑之差,均應小于設計內徑的7‰,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5000m3以下的球形儲罐不大于80mm;

2)5000m3及以上的球形儲罐不大于100mm。

6.6.3焊后球形儲罐支柱的垂直度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2.8條第

2款的規(guī)定。

人人文庫專用

·52·

7焊縫檢查

7.1一般規(guī)定

7.1.1焊接后應對焊縫進行外觀檢查,焊縫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

規(guī)定:

1焊縫表面應無熔渣皮、飛濺等物;

2焊縫和熱影響區(qū)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未熔合、咬邊、夾

渣、凹坑、未焊滿等缺陷;

3角焊縫的焊腳尺寸應符合設計圖樣要求,外形應圓滑過

渡;

4焊縫的寬度應比坡口每邊增寬1mm~2mm;

5按疲勞分析設計的球形儲罐,對接焊縫表面應與母材表面

平齊,不應保留余高;其他球形儲罐的對接焊縫的余高應符合表

7.1.1的要求,低溫球形儲罐對接焊縫余高應符合本規(guī)范附錄A

的要求。

表7.1.1對接焊縫余高(mm)

焊縫余高

坡口深度δ

焊條電弧焊藥芯焊絲氣體保護

≤120~1.50~3

12<δ人人文庫專用≤250~2.50~3

25<δ≤500~30~3

>500~40~3

注:單面焊時,坡口深度為母材厚度;雙面焊時,坡口深度為坡口鈍邊中點至母材

表面的深度,兩側分別計算。

7.1.2工卡具去除后的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咬邊、夾渣、凹

坑、未焊滿等缺陷。

·62·

7.1.3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和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

或等于540N/mm2鋼材制造的球形儲罐的對接焊縫的無損檢測,

應在焊接完成36h后進行,其他鋼材制造的球形儲罐應在焊后

24h進行。

7.1.4從事球形儲罐無損檢測人員,必須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后才

能承擔與資格證書的種類和技術等級相對應的無損檢測工作。

7.2射線檢測和超聲檢測

7.2.1焊縫的射線檢測和超聲檢測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承壓設備

無損檢測》JB/T4730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射線檢測可采用X射線

和γ射線;超聲檢測可采用衍射時差法超聲檢測、可記錄的脈沖反

射法超聲檢測和不可記錄的脈沖反射法超聲檢測。當采用不可記

錄的脈沖反射法超聲檢測時,應采用射線檢測或衍射時差法超聲

檢測作為附加局部檢測。

7.2.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球形儲罐球殼的對接焊縫或所規(guī)定

的焊縫,必須按設計圖樣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進行100%的射線或超

聲檢測:

1設計壓力大于或等于1.6MPa、且劃分為第Ⅲ類壓力容器

的球形儲罐;

2按分析設計標準設計的球形儲罐;

3采用氣壓或氣液組合耐壓試驗的球形儲罐;

4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的球形

儲罐;人人文庫專用

5設計圖樣規(guī)定應進行全部射線或者超聲檢測的球形儲罐;

6嵌入式接管與球殼連接的對接焊縫;

7以開孔中心為圓心、開孔直徑的1.5倍為半徑的圓內包容

的焊縫,以及公稱直徑大于250mm的接管與長頸對焊法蘭、接管

與接管連接的焊縫;

8被補強圈和墊板所覆蓋的焊縫。

·72·

7.2.3球殼對接焊縫的局部檢測方法應按設計文件執(zhí)行,檢查長

度不得少于各焊縫長度的20%,局部檢測部位應包括所有的焊縫

交叉部位及每個焊工所施焊的部分部位。

7.2.4焊縫復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進行100%射線檢測或超聲檢測且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

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厚度大于20mm的球形儲罐,應采用

與原檢測方法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復檢;

2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的低合

金鋼制球形儲罐,熱處理后的復檢應符合設計圖樣的規(guī)定;

3設計圖樣規(guī)定應復檢的球形儲罐;

4復檢比例不應少于被檢焊縫長度的20%,復檢部位應包

括所有的焊縫交叉部位。

7.2.5球形儲罐焊縫的射線或超聲檢測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承

壓設備無損檢測》JB/T4730的有關規(guī)定,其質量要求和合格級別

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進行100%無損檢測的對接焊縫,采用射線檢測時,射線

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AB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采用脈沖

反射法超聲檢測時,超聲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B級,合格級別

不應低于Ⅰ級;

2按設計圖樣要求進行局部無損檢測的對接焊縫,采用射線

檢測時,射線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AB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Ⅲ

級;采用脈沖反射法超聲檢測時,超聲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B

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人人文庫專用Ⅱ級;

3采用衍射時差法超聲檢測的對接焊縫,合格級別不應低于

Ⅱ級。

7.2.6經100%射線或超聲檢測的對接焊縫檢出超標缺陷時,應

清除缺陷并在焊接修補后,對焊接修補部位按原檢測方法重新檢

測,直至合格。局部檢測的對接焊縫,在檢測部位發(fā)現(xiàn)超標缺陷

時,應在該檢測部位兩端的延伸部位分別增加不少于250mm的

·82·

補充檢測;若仍存在不允許的缺陷,應對該焊縫進行全部檢測。

7.2.7焊縫進行射線檢測或超聲檢測時,應按設計圖樣和焊縫排

版圖對受檢部位標位,射線檢測應畫布片示意圖。焊縫射線檢測

底片的編號宜由焊縫編號和底片順序號構成。縱焊縫的底片順序

號宜從上至下為1、2、3……,環(huán)焊縫的底片順序號宜按0°→90°→

180°→270°→0°對應編為1、2、3……。

7.3表面無損檢測

7.3.1球形儲罐的下列部位應在耐壓試驗前進行磁粉檢測或滲

透檢測,球形儲罐需焊后整體熱處理時,應在熱處理前進行磁粉檢

測或滲透檢測,宜優(yōu)先采用磁粉檢測:

1球殼對接焊縫內、外表面,人孔、接管的凸緣與球殼板對接

焊縫內、外表面;

2人孔及公稱直徑大于或等于250mm接管的對接焊縫的

內、外表面;公稱直徑小于250mm接管的對接焊縫的外表面;

3人孔、接管與球殼板連接的角焊縫內、外表面;

4補強圈、墊板、支柱及其他角焊縫的外表面;

5工卡具焊跡打磨后及球殼缺陷焊接修補和打磨后的部位。

7.3.2球形儲罐熱處理后和耐壓試驗后的磁粉檢測或滲透檢測

的復檢比例應符合設計圖樣要求。要求進行局部復檢的球形儲

罐,復檢部位應包括對接焊縫交叉部位,接管與球殼板連接焊縫的

內外表面,補強圈、墊板、支柱與球殼連接的角焊縫及其他角焊縫

的外表面,人人文庫專用工卡具焊跡打磨和殼體缺陷焊接修補和打磨后的部位。

7.3.3鋼材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等于540N/mm2的低合

金鋼制球形儲罐,應在熱處理后和耐壓試驗后進行100%表面無

損檢測。

7.3.4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應按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承壓設備無損檢

測》JB/T4730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7.3.5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部位不應有任何裂紋和白點,其他缺

·92·

陷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承壓設備無損檢測》JB/T4730規(guī)定的I

級。

7.3.6磁粉檢測和滲透檢測發(fā)現(xiàn)的超標缺陷,應按本規(guī)范第

6.5.2條的規(guī)定進行修磨或焊接修補,并應對該部位按原檢測方法

重新檢查,直至合格。對局部表面檢測、熱處理和耐壓試驗后復檢

發(fā)現(xiàn)的超標缺陷,應在該缺陷兩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檢測長度,增加

的長度應為該焊縫長度的10%且不應少于250mm;若仍存在不允

許的缺陷,則應對該焊接接頭進行全部檢測。

人人文庫專用

·03·

8焊后整體熱處理

8.1一般規(guī)定

8.1.1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球形儲罐必須在耐壓試驗前進行焊

后整體熱處理:

1設計圖樣要求進行焊后整體熱處理的球形儲罐;

2盛裝具有應力腐蝕及毒性程度為極度危害或高度危害介

質的球形儲罐;

3名義厚度大于34mm(當焊前預熱100℃及以上時,名義厚

度大于38mm)的碳素鋼制球形儲罐和07MnCrMoVR鋼制球形儲

罐;

4名義厚度大于30mm(當焊前預熱100℃及以上時,名義厚

度大于34mm)的Q345R和Q370R鋼制球形儲罐;

5任意厚度的其他低合金鋼球形儲罐。

8.1.2球形儲罐整體熱處理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與球形儲罐受壓件連接的焊接工作全部完成;

2熱處理前的各項無損檢測工作全部完成;

3產品焊接試件已放置在球形儲罐熱處理過程中高溫區(qū)的

外側;

4加熱系統(tǒng)已調試合格人人文庫專用;

5與熱處理無關的接管已采用盲板封堵;

6球形儲罐與梯子、平臺等部件連接的螺栓松開;

7已采取防雨、防風、防火和防停電等預防措施。

8.2熱處理工藝

8.2.1熱處理溫度應符合設計圖樣要求。當設計圖樣無要求時,

·13·

常用鋼材熱處理溫度可按表8.2.1的規(guī)定選用。

表8.2.1常用鋼材熱處理溫度

材質熱處理溫度(℃)

Q245R600±25

Q345R600±25

Q370R565±25

07MnCrMoVR、07MnNiMoVDR565±20

8.2.2熱處理時,最少恒溫時間應按最厚球殼板對接焊縫厚度的

每25mm保持1h計算,且不應少于1h。

8.2.3加熱時,在400℃及以下可不控制升溫速度;在400℃以

上,升溫速度宜控制為50℃/h~80℃/h,球殼表面上任意兩測溫

點的溫差不得大于120℃。

8.2.4降溫時,從熱處理溫度到400℃的降溫速度宜控制為

30℃/h~50℃/h,400℃以下可在空氣中自然冷卻。

8.3保溫要求

8.3.1熱處理時應根據(jù)熱處理溫度和工藝、材料容重、導熱系數(shù)

合理選擇保溫材料和厚度。

8.3.2保溫材料應保持干燥,不得受潮。

8.3.3保溫層應緊貼球殼表面,局部間隙不宜大于20mm,接縫

應嚴密。多層保溫時,各層接縫應錯開,在熱處理過程中保溫層不

得松動脫落。

8.3.4球形儲罐上的人孔人人文庫專用、接管、連接板均應進行保溫,從支柱與

球殼連接焊縫的下端算起,向下不少于1m長度范圍內的支柱應

進行保溫。

8.3.5在恒溫時間內,保溫層外表面溫度不宜大于60℃。

8.4測溫系統(tǒng)

8.4.1測溫點應均勻的布置在球殼表面上,相鄰兩測溫點的間距

·23·

不宜大于4.5m,測溫點數(shù)不應少于表8.4.1的規(guī)定,且應在距上、

下人孔與球殼板環(huán)焊縫邊緣200mm范圍內各設1個測溫點,每個

產品焊接試件應設1個測溫點。

表8.4.1測溫點數(shù)

球形儲罐容積(m3)測溫點數(shù)(個)

508

12010

20010

40014

65022

100025

150030

200032

250036

300040

400045

≥500050

注:表中測溫點數(shù)不包括產品試件的測溫點。

8.4.2測溫用的熱電偶可采用儲能焊或螺栓固定于球殼外表面

上(圖8.4.2),熱電偶和補償導線應固定。

人人文庫專用

圖8.4.2測溫熱電偶螺栓固定方法

1—開槽螺母;2—點焊焊縫;3—球殼板;4—螺栓;5—熱電偶

8.4.3熱處理時,應對熱處理溫度進行連續(xù)自動記錄。熱電偶及

·33·

記錄儀表應經過校準并在有效周期內,準確度應至少達到±1%的

要求。

8.5柱腳處理

8.5.1熱處理時,應松開拉桿及地腳螺栓,并應在支柱底部設置

移動裝置和位移測量裝置。

8.5.2熱處理過程中,應監(jiān)測實際位移值及支柱垂直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