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知識點總結_第1頁
2021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知識點總結_第2頁
2021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知識點總結_第3頁
2021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知識點總結_第4頁
2021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全單元知識點總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敲擊鼓面,發(fā)出的鼓聲會使周圍的空氣發(fā)生振動,

2021最新青島版科學四年級進而振動了蠟燭火焰,這表明鼓聲具有能量。

下冊全冊全單元知識點總結第5課聲音的傳播

第一單元物體的運動1.物體振動發(fā)聲時,會引起周圍的空氣也跟著振動,

形成聲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遠處傳播一樣,

第1課運動和力聲波也可以向遠處傳播。

1.物體由靜止變?yōu)檫\動、由運動變?yōu)殪o止,或者運動2.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

快慢發(fā)生改變等現(xiàn)象,都是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

3.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傳播:把兩塊石塊浸入盛有水的

2.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靜止,需要給水槽中在水中敲擊石塊,一個學生把耳朵緊貼在水槽

物體施加力。壁上傾聽聲音,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聲音在液體中傳播。

3.運動的物體就有能量。4.驗證聲音能在氣體中傳播:將定好鬧鈴的鬧鐘放入

密封的玻璃罩里,發(fā)現(xiàn)仍能聽到鬧鐘的聲音;用抽氣機

4.依據(jù)運動的球能把瓶子擊倒、運動的錘子能把核桃抽凈罩內(nèi)的空氣,使其內(nèi)部變成接近真空的狀態(tài),發(fā)現(xiàn)

砸開等事實,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的結論,就是幾乎聽不到鬧鐘的聲音。

在推理。

5.驗證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兩個學生分別站在一張

第2課運動的形式桌子的兩端,一個學生在桌子的一端用手輕輕地敲擊

制造聲音,另一個學生耳朵緊貼桌面的另一端傾聽聲

按照運動路線,物體的運動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

音,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聲音在固體中傳播。

動。

6.制作“土電話”時,用銅絲、鐵絲傳播聲音的比棉

第3課運動的形式

線、毛線更好些,棉線繃緊時聽到的聲音比放松時聲

1.物體的運動形式有平動、振動、轉(zhuǎn)動、擺動、滾動音更大。

等。

7.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的能力和速度不同。

2.木塊在運動過程中,上面兩個點的連線始終保持平

第6課聲音的變化

行,這種運動形式叫平動。

1.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diào)”,

3.尺子在被撥動的過程中,上面的標記按一定的運動

聲音的強弱稱為“音量”。

軌跡作往復運動,這種運動形式叫振動。

2物體振動的變化會使聲音的高低、強弱發(fā)生變化。

4.紙風車運動時,扇葉上的兩個標記點始終圍繞風車

的軸心做圓周運動,這種運動形式是轉(zhuǎn)動。3.用更大的力敲鼓面的同一位置,聲音會更大。

5.購物車車身是平動,輪子是滾動。風扇扇葉是轉(zhuǎn)動。4.用手撥動伸出桌面較長的鋼尺時,鋼尺振動得比較

鐘表指針是轉(zhuǎn)動,鐘擺是擺動。慢,發(fā)出的聲音比較低;用手撥動伸出桌面較短的鋼

尺時,鋼尺振動得比較快,發(fā)出的聲音也比較高。

第二單元聲音的秘密

5.用較大的力量敲敲,鼓面發(fā)出的音量大、聲音強;

第1課聲音的產(chǎn)生

用較小的力量敲鼓,鼓面發(fā)出的音量小、聲音弱。

1.根據(jù)音叉、水、空氣等發(fā)聲時都在振動的現(xiàn)象,得

6.通過改變振動物體的長、短、粗、細等,可以改變

出物體發(fā)聲時會振動的結論,就是在歸納。

聲音的高低,通過改變用力的大小,可以改變聲音的

2怎樣讓發(fā)聲的物體停止發(fā)聲?強弱

答:發(fā)聲物體停止振動,聲音停止。第7課噪聲的危害與防治

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1.噪聲是聽起來讓人感到不舒服的聲音。

4.聲音具有能量。聲能是自然界中的一種能量形式。2.噪聲的來源:飛機,建筑工地,鳴笛的汽車,超市

門口的音響等等。

5.發(fā)聲的音又插入水中,水面有什么現(xiàn)象?

3.噪聲的危害:噪聲會影響人的睡眠,如果噪聲長期

(水會飛濺)水飛濺說明什么?(音叉在振動)干擾人的睡眠,會造成失眠、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

等病癥。

6.為什么蠟燭火焰會來回晃動?

4.減少噪聲對人們的危害有三種方法,一是在噪聲源(4)人造衛(wèi)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頭減弱噪聲,二是在傳播途徑中減弱噪聲,三是在人

耳處減弱噪聲。(5)晚上看北極星,越往北走,北極星越高。

①汽車消音器、降低水流聲的水管等利用了在噪聲源(6)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頭減弱噪聲的方法。

第9課認識太陽

②隔音屏障、吸音板等利用了在噪聲的傳播途徑中減

1.太陽是什么樣子的:

弱噪聲的方法。

太陽由內(nèi)到外分別是由核心區(qū)、輻射區(qū)、對流區(qū)、光

③練習設計師戴耳罩、燃放煙花爆竹時塞住耳朵等利

球?qū)?、色球?qū)?、日冕層組成。

用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的方法。

2.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

5.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qū)噪聲敏惑建筑物集

6000℃,內(nèi)部溫度約為1500萬℃。

中區(qū)域內(nèi)使用高音廣播喇叭。在城市市區(qū)街道、廣場、

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3.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像地

材可能產(chǎn)生干擾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過大音量,必須遵守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不能自己發(fā)光的天體屬于行星。

當?shù)毓矙C關的規(guī)定。一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噪

聲污染防治法》4.模擬實驗來證明太陽這么大為什么看上去這么?。?/p>

第三單元太陽?地球?月球?qū)嶒灧桨?用盤子模擬“太陽”,然后找一名同學站

在“太陽”的對面,目測“太陽”的直徑。同時,這名

第8課探索地球目測的同學一邊向后退,一邊借助直尺測量自己在不

同位置時看到的“太陽”的直徑,觀察太陽的大小是

1.從古到今,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了相當漫長否發(fā)生了變化。

的過程,有人認為是圓的,有人認為是方的。

實驗現(xiàn)象:越往后退盤子(太陽)與觀測點(地球)

2.古代中國人認為地球“天似穹廬,地似棋盤”。之間的距離越遠,太陽看上去就越小。

(天圓地方、蓋天說)

實驗結論:我們之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陽不大,是因為

3.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觀察月食時,發(fā)現(xiàn)地球投在我們離太陽太遠。

月球上的影子是圓弧形的,由此推斷出大地是圓形的。

5.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萬千米,但太陽與地球的平

4.人們在海邊遠望歸航的船隊,發(fā)現(xiàn)總是先看到航行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因此太陽雖然很大,但在地

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球上,太陽看起來并不大。(太陽的直衽相當于地球

身,由此推斷出大地是圓形的。的109倍,體積相當于地球的130萬倍,質(zhì)量相當于

地球的33萬倍)

5.1519年,麥哲倫率領船隊從起點出發(fā),朝著一個

方向航行,歷經(jīng)多年最終回到了起點。第一次完成了第10課登上月球

環(huán)球航行,人們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個球體”的

觀點。(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的是哥倫布)1.由“嫦娥奔月”的傳說到“玉兔”登月,可以看到

人們探索月球的一步步腳印。

6.現(xiàn)代科學技術證實地球是一個球狀天體。

2.月球上沒有空氣。月球表面有環(huán)形山,還有月陸、

7.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為4月海等。

萬千米,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

3.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

8.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上去陰暗的部分是平原。月球上沒有生物。

9.生活中,有許多事實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你能舉4.像月球這樣圍繞行星運行的天體屬于衛(wèi)星。月球是

例說一說嗎?地球的衛(wèi)星。

答:(1)人們在海邊遠望歸航的船隊,發(fā)現(xiàn)總是先看到5.古人向往登上月球,就有了“長娥奔月”的傳說。

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到桅桿,再看

到船身。6.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2)觀察月食時,發(fā)現(xiàn)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圓形7.“玉兔號”是中國首輛月球車,和著陸器共同組成

的。

(1)將沙盤平放在桌面上,刮平盤內(nèi)沙子表面。

(3)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2)在高沙盤高度相同的位置向沙盤投放大小不同的1.不同環(huán)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態(tài)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些

石子,觀察沙盤上被石子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特點有利于維持植物生存。

(3)在高沙盤高度不同的位置向沙盤投放大小相同的2.蓮是怎樣適應水中環(huán)境的?

玻璃珠,觀察沙盤被玻璃球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

蓮的地下莖(藕)和葉柄都要有孔,可以儲存空氣,

第10課月相的變化有利于蓮在水中呼吸。蓮的葉炳長,可以使葉子伸出

水面;葉子表面有一層蠟質(zhì)白粉,能使雨水聚成水珠,

1.一天中的不同時刻月相自東向西移動。一天內(nèi)同一使葉子實現(xiàn)自我清潔功能;大大的葉子有利于吸收更

地點不同時刻,月相的形狀沒有變化,在天空中的位多的陽光。

置發(fā)生了變化。

3.仙人掌是怎樣適應沙漠環(huán)境的?

2.一個月內(nèi),每天同一時刻,月相的形狀和位置會發(fā)

生改變。(一個月內(nèi),每天同一時刻,月亮在天空中沙漠中干旱、少雨,沙土居多。為了適應沙漠的環(huán)境,

的位置自西向東移動。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圓,直到仙人掌長有發(fā)達的根系,牢牢扎根于沙漠中,可以吸

滿月,亮面在右側(cè);下半月,月相由圓到缺,直到殘收更多的水分;仙人掌葉子退化成針刺狀,可以減少

月.亮面在左側(cè)。)體內(nèi)水分的蒸發(fā);仙人掌的莖肥厚,可以儲存豐富的

水分,莖光滑,有一層保護膜,也可以減少體內(nèi)水分

3.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月相的形狀和位置近蒸發(fā)。

乎一致。

4.猴面包樹如何適應熱帶草原環(huán)境的?

4.月相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猴面包樹的莖粗大,木質(zhì)疏散,多孔。雨季時,猴面

答:一天中,月相的形狀幾乎沒有變化,位置會隨時間包樹利用松軟的木質(zhì)吸收并貯存水分;旱季時,猴面

推移逐漸西移。一個月內(nèi),每天同一時刻,月相的形包樹葉子脫落,自身水分蒸發(fā)減少,利用雨季貯存的

狀和位置會發(fā)生改變。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月水分度過漫長的旱季。

相的形狀和位置近乎一致。

5.榕樹如何適應高溫、多濕環(huán)境的?

上半月,月相由虧到圓;下半月,月相由圓到虧。亮

面始終朝向太陽的方向。上半個月,人們看到的月亮榕樹樹冠很大,呈傘狀,根系發(fā)達。它不耐干旱和寒

亮面面積逐漸變大,直至滿月,亮面在右側(cè);下半個冷,喜歡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在干燥的條件

月人們者到的亮面面積逐漸變小,直至殘月亮面在下生長不良。在潮濕的空氣中,榕樹能長出許多氣

左側(cè)。生根,有輔助呼吸的作用。氣根有的懸掛在半空中,

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多數(shù)氣根直達地面,扎

5.從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時圓、有時缺。人們所著入土中,起著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以及支撐樹干的作用。

到的月球表面發(fā)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

6.松樹如何適應北方寒冷環(huán)境的?

6.農(nóng)歷初三前后,我們看到的月亮叫作新月。農(nóng)歷初

七、初八前后,我們能看到半個月亮了,叫作上弦月。北方寒冷地區(qū)的植物多為松樹。松樹的葉子一般是針

農(nóng)歷十五、十六看到的月亮為滿月。到了農(nóng)歷二十二、狀,細且長,尖端很尖、較硬,表面有蠟質(zhì)層,還有

二十三前后,又只能看到半個月亮了,叫作下弦月。細細的絨毛,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蒸發(fā),耐寒。

農(nóng)歷月末,我們看到的很細的月亮叫作殘月。

第14課家鄉(xiāng)的植物

1.通過實地觀察、走訪等方式,了解當?shù)亟?jīng)濟作物

第四單元植物的生長的名稱、經(jīng)濟作物與人們的關系,就是在調(diào)查。實

地觀察、走訪、問卷、查閱資料等方式,都是在調(diào)查。

第12課種辣椒在進行調(diào)查之前,我們首先要制定調(diào)查計劃。

1.在觀察辣椒的生長前,預先確定觀察內(nèi)容、觀察時2.像玉蘭、桂花這樣經(jīng)過專門培植,用來供人們觀

間、記錄方法等,就是在制訂觀察計劃。賞的植物,稱為觀賞植物。

2.我們的發(fā)現(xiàn):辣椒在空氣流通,陽光下的辣椒長勢3.像棉花、大豆這樣具有一定經(jīng)濟價值的植物,稱

比背陰處的環(huán)境要好。為經(jīng)濟作物。

3.植物會經(jīng)歷從生到死的過程,通常會經(jīng)歷種子萌發(fā)4.威海的市樹是合歡,威海的市花是桂花。

成幼苗、開花、結出果實和種子等階段。

5.為了美化環(huán)境,我們在道路兩旁種上了柳樹、冬

第13課不同環(huán)境中的植物青、紅葉石楠等觀賞植物。

我們當?shù)氐挠^賞植物有月季、櫻花、紫薇、連翹、紫6.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不同生活習性

藤、冬青等,經(jīng)濟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花生、的動物生活的環(huán)境也不同。

葡萄、蘋果、梨子、桃子、板栗、大姜、茶葉等。

第17課生物和非生物

6.我們引進種植火龍果、藍莓等植物,豐富了當?shù)?/p>

植物的種類,它作為一種經(jīng)濟作物,也為人們帶來一1.自然界的物體可分為生物和非生物兩大類。

定的經(jīng)濟收益。

2.小草會慢慢長大,是有生命的,屬于生物;石頭

7.人類活動對植物生存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是沒有生命,屬于非生物。

人類活動對植物生存的影響是巨大的。有利的方面是3.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點。生物具有一些共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物種延續(xù);退耕還林;栽培擴同的特征,如需要營養(yǎng),能生長、繁殖、呼吸,對刺

大化;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不流失等。不利的方面是激有反應等。生物一般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圍海造田,破壞生態(tài)平衡,影響動植物生存,導致該

4.找一找生活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各舉兩例。

區(qū)域生物多樣性下降;亂砍濫伐;濫用農(nóng)藥化肥;排

放污水;肆意占用土地等。生物:小草、月季、小麥、小狗、大象、生石花、細

菌等。

第五單元生物的特征

非生物:石頭、玩具熊、橡皮、機器人、汽車、石鐘

第15課養(yǎng)蠶

乳等。

1.蠶絲是一種天然材料,可以制成絲綢,做成絲織

5.池塘里(或森林里、田野里)的生物和非生物是

品。早在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養(yǎng)蠶了。

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2.養(yǎng)蠶需要注意通風、溫度適宜、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外部

第六單元電的本領

因素。

第18課燈泡亮了

3.在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孵化蠶卵;將桑葉洗凈晾

干,剪碎后喂食蟻蠶;要及時清理殘葉、蠶糞和病蠶;1.一個簡單的電路包括電源(如電池)、開關、導線、

并記錄蠶的生長情況。用電器(如燈泡)四個部分。

4.蠶的一生要經(jīng)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2.實驗題(簡答題)

5.春天,蠶卵孵化成幼蟲,經(jīng)歷4次蛻皮后,身體找一找燈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逐漸變得透明,開始吐絲、結繭。結繭后4天左右,

幼蟲變成蠶蛹。再經(jīng)過2周左右,蠶蛹變成蠶蛾,破(1)沒有電池

繭而出。成熟后,雌、雄蠶蛾交尾,雌蠶蛾產(chǎn)卵,新

一輪生命開始。(2)開關合不上

沒有用導線正確連接電池的正負極或燈泡的連

第16課動物的“家”(3)

接點

1.觀察動物時,要注意安全。

3.切斷閉合電路是控制電路的一種方法。

2.喜鵲在樹上搭窩,燕子在房檐下筑巢,熊鼠在田

野打洞,蚯蚓在泥土里安家,螞蟻一般會在地下(或第19課導體和絕緣體

潮濕溫暖的土壤里)筑巢。

1.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

大樹是喜鵲、松鼠、兔子、蜜蜂等動物的家。喜

3.一般情況下,像銅、鐵、鋁這樣的材料容易導電,屬

鵲的窩搭在樹杈上,松鼠的家在高高的樹洞里,兔子

于導體;像干木頭、塑料、玻璃這樣的材料不容易導

的家安在靠近地面的樹洞里,蜜蜂在高高的樹枝上筑

電,屬于絕緣體。

巢。

2.導體和絕緣體的檢驗方法?

4.織葉蟻:幼蟲吐出的絲把葉子黏在一起做窩。

可以將材料連入一個簡單電路觀察燈泡是否發(fā)光,如

蟋蟀:在植物莖上棲息。啄木鳥:在樹洞里筑

果燈泡發(fā)光,就說明連接到電路中的材料可以導電,

巢。

否則就是不導電。

5.蜜蜂、蝸牛、蜘蛛等把落葉、枯枝、果實等作為過

3.導體和絕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冬的庇護所,獲得食物和溫暖。水雉等水禽是建造水

面浮巢的高手,利用羽毛和水草在水面建造起輕巧而插座、燈泡的外殼是塑料做的,可以防止人體觸電。

富有韌性的巢,這些巢大多附著在蓮、蘆葦?shù)戎参锷稀?/p>

膠布裹在赤裸的電線上,阻止電流流向別的導電物體。怎樣制作小臺燈?

4.絕緣體是否一定不導電?答:(1)在紙杯底部鉆個小孔。

絕緣體在某些外界條件下,如高溫、高壓,會被“擊(2)把導線連接在LED燈的兩端。

穿”轉(zhuǎn)化為導體。

(3)把導線從燈罩一端穿過支架。

5.借助簡單電路測試木頭、塑料、金屬等材料是否容

易導電,就是為驗證它們是否是導體在搜集證據(jù)。(4)把支架、開關和底座連接。

第20課安全用電(5)按電路圖連接電路。

1.電從哪里來?2.怎樣檢測與調(diào)試小臺燈?

太陽能發(fā)電、水力發(fā)電、火力發(fā)電、風力發(fā)電。答:(1)合上開關,如果發(fā)現(xiàn)臺燈不亮,要查找線

路連接是否出現(xiàn)錯誤。

2.電可以做什么?什么是電能?

(2)確定一切正常后,把所有導線連接處用絕緣膠

電可以讓電燈亮起來,讓風扇轉(zhuǎn)起來,讓熨斗熱起來,帶密封。

讓音箱響起來,這種能力就是電能。電能是一種能量。

(3)試一試小臺燈安放是否穩(wěn)固。

3.怎樣安全用電?

(4)觀察燈光照射位置是否合適。

①生活中在擦燈泡之前要記得斷電。

3.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

②當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時,不能直接去碰觸,否則自己也計制作、改進完善等。

會觸電,要去喊大人來幫忙。

25太陽能小臺燈

③放風箏時,不能選擇在高壓線下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