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酵工程應用實例 單細胞蛋白生產_第1頁
發(fā)酵工程應用實例 單細胞蛋白生產_第2頁
發(fā)酵工程應用實例 單細胞蛋白生產_第3頁
發(fā)酵工程應用實例 單細胞蛋白生產_第4頁
發(fā)酵工程應用實例 單細胞蛋白生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細胞蛋白生產單細胞蛋白(SCP)指適用于食品和動物飼料應用的微生物細胞,包括酵母菌、細菌、霉菌和高等真菌。這些微生物大多數(shù)是富含蛋白質的單細胞生物,可以認為是單細胞蛋白質的重要來源。(1)細胞蛋白質含量高達50%以上,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粗脂肪等營養(yǎng)成分,易于消化吸收。(2)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短時間可獲得大量產品。應用微生物生產單細胞蛋白的優(yōu)點:利用微生物發(fā)酵技術生產單細胞蛋白具有較高的生產率。因為單細胞蛋白依賴于微生物菌體生物量的累積,其富集蛋白質的能力要比動、植物快得多。豬和牛的體重倍增時間分別為4~6周、1—2個月,植物體重倍增時間為l一2周,而細菌、酵母等微生物僅需20~120min。1頭500kg的母牛每天能產蛋白質約0.4kg。500kg酵母每天至少生產5000kg蛋白質。在實際的工業(yè)發(fā)酵罐中,酵母能夠生產出數(shù)噸蛋白質,生產率高達2-4kg/(h.m3培養(yǎng)液)。

(3)微生物對營養(yǎng)要求適應性強,可利用多種廉價原料進行生產。(4)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可人為控制,可工廠化生產。生產單細胞蛋白的主要原料(1)工農業(yè)生產的廢棄物和下腳料。(2)碳水化合物類(3)碳氫化合物類(4)石油產品類(5)無機氣體類各種化學成分的含量因微生物的種類、菌齡、培養(yǎng)基組成、培養(yǎng)條件等不同而有較大差異。例如,啤酒酵母除含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外,還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及Ca、Fe、Zn、K、P、Na等必需微量元素,因此,它可視為一種理想的蛋白質資源。一般工業(yè)上生產單細胞蛋白的微生物是酵母,主要有釀酒酵母、產朊假絲酵母(或稱圓酵母)和脆壁克魯維酵母(或稱乳清酵母)。(一)利用酵母菌生產單細胞蛋白SCP生產的概略流程圖烷烴類原料生產SCPZobell(1946年)提出酵母菌利用碳氫化合物有四個特點:1、脂肪族化合物比芳香族化合物易于利用;2、長鏈脂肪族化合物與短鏈脂肪族化合物相比更易于降解;3、不飽和烷烴比飽和烷烴易于降解;4、支鏈烷烴較直鏈烷烴更易被酵母菌利用和同化。微生物同化烷烴的步驟是細胞吸收外源烷烴,然后將其轉運到細胞內,烷烴進行初始氧化。

主要有兩條代謝烷烴的途徑,即末端氧化和亞末端氧化途徑。前者,烷烴的末端甲基(1個或者2個)被氧化,最后形成相應的脂肪酸。酵母菌主要以單末端氧化途徑。單末端氧化途徑可簡單示意如下:

R-CH3→R-CH2OH→R-CHO→R-COOH↓β-氧化作用以淀粉質原料生產SCP

以淀粉質原料生產SCP主要有三條途徑:①在化學分解或酶解底物基礎上培養(yǎng)SCP生產酵母菌;②將對淀粉分解活力高的霉菌與快速生長的酵母菌混合培養(yǎng);③單獨培養(yǎng)能夠同化淀粉的生產菌株。

以木薯為原料采用深層發(fā)酵法生產SCP的流程圖

在SCP生產中,發(fā)酵過程必須控制溫度以利于菌體的大量增殖、生長??梢酝ㄟ^發(fā)酵罐內部的冷卻表面散發(fā)培養(yǎng)液的熱量,當然也可以在罐外通過熱交換器來降低培養(yǎng)液的溫度。

以甘薯、木薯、玉米等淀粉質原料發(fā)酵生產SCP得率一般可超過50%,即2t原料可生產出1t多蛋白含量超過50%的產物。每升發(fā)酵液中生物量約為37~40g。瑞典糖業(yè)有限公司在1973年便利用土豆加工的廢渣以混合培養(yǎng)方法生產飼料SCP。糖蜜原料生產SCP糖蜜是制糖工業(yè)的主要副產品。甜菜、甘蔗糖蜜中含有多種可利用成分,是綜合利用發(fā)酵生產酵母、酒精、核苷酸等產品的寶貴資源,而且特別適用于SCP生產。以糖蜜為原料生產SCP多采用液體深層發(fā)酵法。發(fā)酵前,應先采用化學、機械或兩者結合的方法對糖蜜進行澄清和滅菌處理。向糖蜜中添加新鮮石灰乳和磷酸,形成磷酸鈣,靜置后過濾或離心除去這些沉淀即有澄清效果。也可先用H2SO4調節(jié)糖蜜pH,再依次加入NH3、鋁鹽、果膠和鋅鹽進行澄清。過濾材料可選擇石棉砂和纖維素等。經機械離心獲得的澄清糖蜜,可以加熱至130-140℃殺菌。經過預處理的糖蜜用于酵母發(fā)酵生產,可以提高產量以及酵母產品的純度,同時熱交換器等設備表面鹽類物質沉積量減少,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纖維素類原料生產SCP有三條路線:一是預處理-酶解二是酸解三是混合發(fā)酵法生產SCP時必須采用適當工藝對原料進行預處理。纖維素酶分解天然纖維的先決條件是酶與纖維素相互接觸,形成復合物,但天然纖維的纖維素和其它主要成分不溶于水,并且在細胞壁中排列成緊密的復合結構,因此,必須設法使纖維素酶分子擴散到細胞壁內,纖維素分子的表面才能使之相互接觸并進行反應。結晶度越高,纖維表面積越小,酶解越困難。另外,纖維素原料中的木質素會阻礙酶與纖維素接觸,是影響酶反應敏感性的另一重要因素。采用球磨、高壓蒸煮、電子射線照射、γ-射線照射、膨化處理等方法,使高結晶度纖維素軟化,破壞纖維結構,以利于酶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