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論晉保東江以存中國之統(tǒng)_第1頁
王夫之論晉保東江以存中國之統(tǒng)_第2頁
王夫之論晉保東江以存中國之統(tǒng)_第3頁
王夫之論晉保東江以存中國之統(tǒng)_第4頁
王夫之論晉保東江以存中國之統(tǒ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夫之論晉保東江以存中國之統(tǒng)

陳學仁說,當他和金朝交替時,北方人被迫南遷江東。王朱和南北合作,幫助司馬瑞建立東晉政權(quán)?!巴踔鞂⒔瓥|士人結(jié)合起來,統(tǒng)一內(nèi)部,結(jié)合南北力量來抵抗外來侵略,國家得以獨立,文化得以延續(xù)?!边@一見解對于東晉創(chuàng)建史的研究極為重要。而明末清初之際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著名的史論著作《讀通鑒論》中談到“江南早定,劉弘之功茂矣哉!”“晉保江東以存中國之統(tǒng),劉弘之力也。弘任陶侃、誅張昌、平陳敏,而江東復為完土。……微弘,則周玘、顧榮、賀循無所憚而保其貞;微弘,則陶侃無所托以盡其才;微弘,則瑯邪南遷,王導亦無資以立國。”王夫之此見解甚為獨僻。在陳寅恪、王夫之二位先生的啟發(fā)下,本文試圖以劉弘生平宦跡入手,就劉弘對于晉王朝延續(xù)的功績進行一點探討。一、劉弘的相關資料《晉書·劉弘傳》記載:“劉弘,字和季,沛國相人也。祖馥,魏揚州刺史。父靖,鎮(zhèn)北將軍?!钡稌n》三十七引徐野民《晉紀》作劉弘字季和,而《三國志·魏志·劉馥傳》注和習鑿齒著《襄陽耆舊記》中均引孫盛《晉陽秋》作另一種說法:“劉弘字叔和,熙之弟也”。1991年劉弘墓在湖南安鄉(xiāng)被發(fā)現(xiàn),其中出土了一枚雙面玉印,印文分別為“劉弘”和“劉和季”,證明了《晉書》記載的準確性?!度龂尽酚袆ァ⒕父缸觽?。劉馥曾被曹操任命為揚州刺史,期間修筑合肥城、安撫流民山越,大力推行施恩感化政策,使得百姓安居樂業(yè)。又設立學校,推廣屯田,修建水利灌溉農(nóng)田,同時整飭防務,儲備戰(zhàn)略物資,抵御孫權(quán)的侵擾等。其子劉靖歷任廬江太守、尚書、河南尹、大司農(nóng)衛(wèi)尉等職,進爵廣陸亭侯,后被任命為鎮(zhèn)北將軍,假節(jié)、都督河北諸軍事。劉靖受到父親的影響,在任期間也勤政為民,大興文教。在幽州修治廣戾陵渠大堨,灌溉農(nóng)田,并整頓邊防。據(jù)《晉書·劉弘傳》記載,劉弘“少家洛陽,與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劉弘的出生年份并未說明,但據(jù)與晉武帝同年可以推測出是魏青龍四年(236)。劉弘卒于晉光熙三年(306),終年七十一歲。二、劉弘在滄州為官憑借顯赫的家世和早年同晉武帝同學的經(jīng)歷,劉弘的仕途很順利。據(jù)《晉書·劉弘傳》記載:“以舊恩起太子門大夫,累遷率更令,轉(zhuǎn)太宰長史。張華甚重之。由是為寧朔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幽州諸軍事,領烏丸校尉,……封宣城公。”魏晉南北朝史學者韓國磐先生曾在撰文中對劉弘上述經(jīng)歷官銜的范疇和品位進行考證,梳理出劉弘的官職升遷之路。另據(jù)《水經(jīng)注》記載“晉元康四年,君少子驍騎將軍平鄉(xiāng)侯,受命使持節(jié)監(jiān)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寧朔將軍?!蓖稌x書》中“假節(jié)、監(jiān)幽州諸軍事”有所區(qū)別?!稌x書·職官志》言“使持節(jié)為上,持節(jié)次之,假節(jié)為下。使持節(jié)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jié)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jié)同;假節(jié)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而《晉書·陶侃傳》又記載劉弘為荊州刺史時曾對陶侃說過“吾昔為羊公參軍,謂吾其后當居身處?!笨芍獎⒑胍苍鴵芜^荊州都督羊祜的參軍。此外在《晉書》中另有兩處提到“劉弘”的記載,其一為《晉書·司馬伷傳》:“平吳之役,率眾數(shù)萬出涂中,孫皓奉箋送璽綬,詣伷請降。詔曰:‘瑯邪王伷督率所統(tǒng),連據(jù)涂中,使賊不得相救。又使瑯邪相劉弘等進軍逼江,賊震懼,遣使奉偽璽綬。’”另一處是《晉書·賈后傳》:“倫乃矯詔遣尚書劉弘等持節(jié)赍金屑酒賜后死”。賜死賈后一事《資治通鑒》也有記載,見卷八十三:“永康元年……己亥,相國倫矯詔遣尚書劉弘赍金屑酒賜賈后死于金墉城”。賜死賈后和平吳之戰(zhàn),這兩件事均不見于劉弘本傳。元代李治在其《敬齋先生古今黈》卷十一、十二中提到“劉弘有二。其一自有傳,見列傳第三十六卷,為鎮(zhèn)南將軍。其一京兆人,挾左道,客居天梯第五山,然燈懸鏡于山穴中為光明,以惑百姓,受道者千余人,見張寔傳?!鼻宕f斯同所著的《晉方鎮(zhèn)年表》云永康元年(300年)“弘入為尚書,王浚,寧朔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钡f斯同卻沒有列舉所依據(jù)的資料,故而不知其所據(jù)。而近代學者在論及劉弘時未曾對上述二事進行考辨,但根據(jù)劉弘深得羊祜、張華二位伐吳派的器重且曾為羊祜荊州參軍來看,參與伐吳之戰(zhàn)似不違情理。而《眾家編年體晉史》中孫盛的《晉陽秋》記載“三月齊王囧起兵討倫,四月攻孫秀于中書省,斬之。孫秀為趙王倫侍郎,劉弘為瑯邪內(nèi)侍,廉秀于倫,遂為所信。弘謂人曰:“孫秀校才,其志難滿?!贝瞬牧媳砻髻Z后被賜死之際,劉弘身在洛陽,曾為瑯琊王的參謀,并得到趙王司馬倫的信任,所以趙王倫派遣劉弘去賜死賈后是也是有可能的。上述《水經(jīng)注》和《晉書》中的兩則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劉弘本傳在其平叛張昌之前記載的簡略。劉弘不僅僅出身世家,更在為官過程中頗有政績。比如上文中提到羊祜對其的肯定和寄望就是其一,其在幽州更是“甚有威惠,盜賊屏跡,為幽朔所稱”、“勛德兼茂”。所以后來張昌起兵后,被調(diào)任參與征討。雖然從劉弘被任命征討張昌到病逝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但在《晉書·劉弘傳》中關于這段時間的記載卻占了整文的絕大部分。“從太安二年(303)到永興三年(306),劉弘在荊州前后不過四個年頭,而二千一百四十余字的《晉書》劉弘本傳,卻有兩千余字記載其在荊州事跡,記其在幽州及更前事跡卻不到一百二十字??梢娛饭贋閯⒑胱鱾?就是要記他在荊州的事跡的。”而船山先生所言的“劉弘之功茂矣哉”、“劉弘之力也”也主要是基于劉弘這段時間內(nèi)的作為。三、“兩書”及劉弘的“兩職”太安二年(303)朝廷任命劉弘“使持節(jié)、南蠻校尉、荊州刺史”率軍前往征討張昌,后又任“鎮(zhèn)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張昌之亂平定之后因功拜“侍中、鎮(zhèn)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永興三年(306)進“車騎將軍,開府如故”,卒后追贈“新城郡公,謚曰元”。韓國磐先生對于劉弘在幽州及其之前的任職官銜做了詳細的考據(jù),但沒有對劉弘的封爵和幽州之后的官銜進行相應的考據(jù),筆者依據(jù)韓先生的方式補足這部分內(nèi)容。(1)平鄉(xiāng)侯。《水經(jīng)注》記載劉弘在幽州前曾被封為“平鄉(xiāng)侯”,雖然《晉書·地理志》中有平鄉(xiāng)縣,在冀州內(nèi),但其屬于趙國;且五等爵在元康元年前,僅在咸熙元年和泰始元年封授,對象均為西晉開國功臣,凡在這三次授封以外所封之侯,皆應是列侯。故而平鄉(xiāng)侯應當屬于西晉封爵制度中列侯的鄉(xiāng)侯,品秩第四。(2)宣城公。劉弘在幽州時因“勛德兼茂”被封為“宣城公”,宣城縣原屬丹陽郡,晉武帝平吳后,于太康二年分原吳丹陽郡的宣城等十一縣為宣城郡,隸屬揚州。湖南安鄉(xiāng)劉弘墓出土的兩枚金印中有一刻“宣成公章”,與記載相吻合,且晉官品中的公、諸位從公、開國郡公、縣公爵皆為一品,依照禮制可配“金印紫授”。(3)使持節(jié)、南蠻校尉、荊州刺史。上文提到《晉書·職官志》記載“使持節(jié)為上,持節(jié)次之,假節(jié)為下。使持節(jié)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jié)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jié)同;假節(jié)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薄稌x書·職官志》又言“護羌、夷、蠻等校尉,案武帝置南蠻校尉于襄陽,……元康中,……南蠻校尉為荊州刺史。”又《通典》卷二十三“自魏以來,庶姓為州而無將軍者,(1)謂之單車刺史,凡單車刺史,加督進一品,都督進二品,不論持節(jié)、假節(jié)?!眲⒑氩⒎撬抉R氏皇族,而領荊州刺史又無將軍頭銜,所以此時應以南蠻校尉、刺史領兵為四品官秩。(4)鎮(zhèn)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余官如故。余官應指前文中提到的“使持節(jié)、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鎮(zhèn)南將軍,東漢末年劉表始有,西晉時品秩為三品,且劉弘墓中亦出土一枚刻有“鎮(zhèn)南將軍章”的金印。魏文帝黃初三年,始置都督諸州軍事,或領刺史。及晉受禪,都督諸軍為上,臨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依上文劉弘為單車刺史加都督,依制當進二品。(5)進拜侍中、鎮(zhèn)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劉弘本傳雖未記載余官如故,但根據(jù)后來陳敏寇揚州時“弘乃解南蠻,以授前北軍中候蔣超,統(tǒng)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可見此次加封后劉弘應當如前次一樣保留著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都督荊州諸軍事等職位?!稌x書·職官志》提到侍中,“魏晉以來置四人,別加官者則非數(shù)。掌儐贊威儀,大駕出則次直侍中護駕,正直侍中負璽陪乘,不帶劍,余皆騎從。御登殿,與散騎常侍對扶,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備切問近對,拾遺補闕。及江左哀帝興寧四年,桓溫奏省二人,后復舊?!笔讨泄倨返谌?劉弘的侍中頭銜應是加官,侍中是門下省官,參與機要,直侍君主左右,與君主關系特別密切,政治影響力重大。甚至君主對于侍中的信任遠勝于徒有虛名的三公,劉弘被加侍中銜,充分表明了朝廷對他的信任和褒獎。鎮(zhèn)南大將軍,“四征鎮(zhèn)安平加大將軍不開府、持節(jié)都督者,品秩第二”?!伴_府儀同三司,漢官也。殤帝延平元年,鄭騭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之名,始自此也。及魏黃權(quán)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起于此也”。(6)車騎將軍,開府及余官如故?!稌x書·惠帝紀》記載永興二年八月辛丑“車騎大將軍劉弘逐平南將軍、彭城王釋于宛”,與劉弘本傳永興三年進號車騎將軍相異。案《晉書·惠帝紀》在其后冬十月丙子又有詔曰“……鎮(zhèn)南大將軍、荊州刺史劉弘,平南將軍、彭城王釋等,其各勒所統(tǒng),徑會許昌,與喬并力?!被莸奂o前后記載相矛盾,今從劉弘本傳永興三年(306)。車騎將軍,始于漢文帝元年,用薄昭為車騎將軍。《宋書·百官志》言“魏世車騎為都督,儀與四征同。若不為都督,雖持節(jié)屬四征者,與前后左右雜號將軍同。其或散還從文官之例,則位次三司。晉、宋車騎、衛(wèi)不復為四征所督也”。《晉書·職官志》載“車騎將軍,開府者皆位從公”,“諸公及開府位從公者,品秩第一”。(7)表贈弘新城郡公,謚曰元。光熙三年(306),劉弘卒于襄陽。新城郡為魏置,統(tǒng)房陵、綏陽、昌魏、沶鄉(xiāng)四縣,戶一萬五千二百,初屬荊州,惠帝時改屬梁州。謚“元”,根據(jù)《逸周書·謚法解》所載,元為上謚,“能思辯眾曰元,行義說民曰元,始建國都曰元,主義行德曰元。”西晉的爵位冊封等級繁復,如五等爵中有侯,而在男爵之下又有縣鄉(xiāng)亭侯等?!锻ǖ洹肪硎旁弧皶x亦有王、公、侯、伯、子、男,又有開國郡公,縣公,郡侯,縣侯,伯、子、男及鄉(xiāng)亭、關內(nèi)等侯,凡十五等?!彪m然對于劉弘的追贈沒有提及食邑,但無疑“新城郡公”是比較高級別的追贈,開國郡公官品為第一品,依《晉會要》所列,兩晉共29人被封為開國郡公,(1)其中只有王紳、顧榮、謝安、劉弘四位是死后追封,由此可見朝廷在劉弘病逝后對其一生功績的肯定和高度褒獎??v觀劉弘仕途之路,還是頗為順利的,當然這不只與其出身官宦士族有關,更重要的是其為官有道,不僅有功于晉室,更造福于黎民百姓。四、劉紅的角色、晉升和南下1.劉弘:愛趣教化,寬猛并濟荊州在魏晉時一直是個重鎮(zhèn),東晉以后有“荊揚司牧,事同二陜”之說,尤其是在黃河中原地區(qū)成為諸王混戰(zhàn)、五胡興起的情形下,荊州已是晉王室最后的屏障。而張昌、陳敏等人卻伺機聚眾叛亂,“荊、江、徐、揚、豫五州之境,多為昌所據(jù)?!媚潦?皆桀盜小人,專以劫掠為務?!苯o當?shù)氐纳駧砹藷o盡的禍患。吳地舊臣也擁護陳敏,蠢蠢欲動,“凡江東豪杰、名士,咸加收禮,為將軍、郡守者四十余人;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江東大士族顧榮也勸進陳敏“中國喪亂,胡夷內(nèi)侮,觀今日之勢,不能復振,……榮常憂無孫、劉之主有以存之。今將軍神武不世,勛效已著,帶甲數(shù)萬,舳艫山積若能委信君子,使各盡懷,散蒂芥之嫌,塞讒諂之口,則上方數(shù)州,可傳檄而定?!焙笥滞塬^游說甘卓“若江東之事可濟,當共成之?!眲⒑朐诮拥匠⒌娜蚊?即調(diào)遣陶侃、蒯恒、皮初等人圍剿,“屢與昌戰(zhàn),大破之”,于叛亂次年擒獲張昌。后又遣陶侃、苗光、應詹等率軍助力討伐陳敏,永嘉元年(305)二月陳敏被斬于建業(yè),“若夫輯寧江、湘,奠上流以固建業(yè)者,則劉弘矣?!眲⒑肫较⒔系渷y,安定士民,為同年九月瑯琊王睿順利南渡掃清了障礙。劉弘的努力使得江東免受戰(zhàn)亂的過度摧殘而復為完土,“時天下大亂,弘專督江、漢,威行南服”,震懾了吳地士族,“微弘,則周玘、顧榮、賀循無所憚而保其貞,”江東士族的穩(wěn)定成為后來瑯琊王睿重要的立國之資。劉弘在治理荊州期間,關切百姓,安撫流民。西晉末年因戰(zhàn)亂和天災等逃難到荊州的流民有十余萬戶,其中羈旅貧乏,多為盜賊。安撫流民不但決定著流民的生計前途,而且還直接關系到人口流入?yún)^(qū)的社會穩(wěn)定,尤其是關系到外來流民同當?shù)孛癖姷睦婕姞帯⒑肷媳沓⒔ㄗh采取措施安撫流民,無果之后,劉弘“乃給其田種糧食”,勸課農(nóng)桑、寬刑省賦。此外還解除占山封水的弊令,與百姓共享其利。所以在劉弘治理荊州期間,益、梁流民不僅與當?shù)匕傩障喟卜€(wěn)定,還歲用有年,百姓愛悅?!吧壑邤?shù)十年,民安、食足、兵精、芻糧、舟車、器仗,旦求之而夕給。”劉弘在百姓心中甚有威望,人皆感悅,稱贊“得劉公一紙書,賢于十部從事”。劉弘卒后,“父老追思弘,雖然《甘棠》之詠召伯,無以過也”。永興元年(304)益州刺史羅尚被李雄擊敗,派使者向劉弘告急,請求增援糧食。州主簿以運輸路途太遠且缺人護送為由,只調(diào)派五千斛米給羅尚,劉弘?yún)s說“天下一家,彼此無異”,于是供給三萬斛米,又派遣何松領兵駐守巴東做羅尚的后援,羅尚也憑借這些糧食堅持防御。劉弘在戡亂荊州的同時還注意維持正道,勸解諸侯王的紛爭,穩(wěn)定時局。東海王司馬越征討司馬颙,颙假詔使劉弘攻越,弘不為颙攻越,亦不為越攻颙,而是移書責其罷兵?!敖窦槌寂獧?quán),朝廷困逼,此四海之所危懼,宜釋私嫌,共存公義,含垢匿瑕,忍所難忍,以大逆為先,逢迎為急,不可思小怨忘大德也。”劉弘還向惠帝建議使用類似西漢“擅興律”的方法,“自今以后,其有不被詔書擅興兵馬者,天下共討之”,以制約地方官員的肆意興兵。2.劉弘在兩晉交替之際,通過以典型的經(jīng)濟身份,維護了一個整體的穩(wěn)定劉弘病逝于光熙三年(306),次年瑯琊王睿和王導等渡江移鎮(zhèn)建業(yè),既而創(chuàng)建東晉王朝。陳寅恪先生在提及東晉的建立和穩(wěn)定上,認為最有功績的人物是王導,而王導的功績就在于成功協(xié)調(diào)了南北各階級的利益,使得二者堅定地支持東晉政權(quán)。而在王導之前,劉弘就已經(jīng)意識到籠絡南人、協(xié)調(diào)南北矛盾的重要性。在戡亂和治理荊州時選賢任能,不僅在南下的流民中擢其賢才,更注意“就其地,得其人,定天下之大略也”。陶侃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陶侃是江西鄱陽人,且出身寒門,但劉弘?yún)s看中他的才能,委以重任、以誠相待。而陶侃也沒有辜負劉弘的信任,數(shù)平叛亂、安定南土。晉室南渡后依舊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在平定蘇峻之亂后官至太尉、都督八州軍事等。陶侃不單對東晉的建立與維持在軍事上做出貢獻,且本身亦甚有治績,“雄毅有權(quán),明悟善決斷”,治下荊州太平安定,“自南陵迄于白帝數(shù)千里中,路不拾遺”,深受百姓愛戴。時尚書梅陶書曰:“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焙笾x安云:“陶公雖用法,而恒得法外意。”陶侃出身庶門,卻以其一生的功績得到名流士族的認可與推重。此外如皮初,永興初年即隨孝王略到荊州,在平定張昌之亂后,論功行賞推薦皮初為襄陽太守,而西晉朝廷以皮初名位不高,改用劉弘的女婿夏侯陟。劉弘堅決反對,并上表說“夫統(tǒng)天下者,宜與天下同心;化一國者,宜與一國為任。若必姻親然后可用,則荊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為政?”再如虞潭、仇勃、郭貞等。虞潭為會稽余姚人,孫吳大臣虞翻之孫,“內(nèi)堅明,有膽決”,其在張昌之亂中“忠誠烈正,首倡義舉,舉善為教”,被劉弘舉薦為醴陵令。后虞潭屢統(tǒng)軍旅,參與平定杜弢、王敦、蘇峻等戰(zhàn)事,救國扶民,官至衛(wèi)將軍、侍中、開府儀同三司等,封爵縣侯。仇勃本是南郡小官,張昌兵至,他臨危不畏,堅守抗爭,被舉薦為歸鄉(xiāng)令。張昌曾以尚書郎聘求郭貞議政,郭貞卻隱逃不出,張昌以他的妻子女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