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后殖民角度研究譯介學_第1頁
從后殖民角度研究譯介學_第2頁
從后殖民角度研究譯介學_第3頁
從后殖民角度研究譯介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后殖民角度研究譯介學

一、“東方主義”的內涵后殖民理論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在90年代中后期,它呈現(xiàn)出一種成熟的趨勢,并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方面產(chǎn)生了影響。后殖民主義理論成熟的標志是1978年愛德華·薩義德《東方學》的出版?!霸谶@部書中,薩義德討論的并不是對東方本身的研究,而是研究一種存在于西方人腦中、作為一種觀念的‘東方主義’?!?孫會軍,2005:29)一方面,東方在西方人眼中“自古以來就代表著羅曼司、異國情調、美麗的風景、難忘的回憶、非凡的經(jīng)歷”(薩義德,2000:1);另一方面,東方又是“強大的西方的陪襯和他者的存在,東方人被西方人認為有著幼稚、懶惰、愚昧等習性,因此西方人感到相對于東方人的優(yōu)越感”(孫會軍,2005:29)。東方和西方的概念就是這樣人為建構起來的,背后隱藏著東西方之間文化地位的差異以及文化與文化之間權力的斗爭,這正是后殖民主義研究所關注的問題。后殖民主義研究作為一種文化政治理論和批評方法得益于后來學術界文化研究的反霸權運動,主要研究殖民時代結束之后,從階級、性別、種族等角度關注白種人與非白種人、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文化話語權力關系,以求在強勢與弱勢文化語境中獲得文化交流的平等權利。二、權力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在后殖民語境下,翻譯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在權力差異語境中不平等對話的產(chǎn)物。權力差異是影響翻譯實踐的一個重要因素。翻譯在某種程度上是殖民文化的產(chǎn)物,是西方用來擴張其強勢社會政治文化及其歐洲中心主義的思想觀念的工具。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認為,翻譯是一個客觀的過程,不應參雜譯者的主觀因素及價值判斷,是技術性的。后殖民主義視角使翻譯研究由傳統(tǒng)的技術層面走向了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結合,對翻譯的外部宏觀因素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后殖民主義翻譯研究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種族和不同語言之間的不平等的關系,關注隱藏在譯文背后的兩種文化之間的權力爭斗和權力運作。它強調翻譯的文化和政治功能,關注譯本生成的外部制約條件以及譯本生成后對自身文化的保護。由于權力的差異,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間存在不平等的對話。后殖民主義角度的翻譯在觀念上已經(jīng)從獨白走向對話,翻譯過程也變成了一種對話參與,通過對譯本與外部環(huán)境關系的描述,揭示譯本生成的外部條件與權力關系對翻譯實踐所產(chǎn)生的影響。后殖民語境影響翻譯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間的權力差異。強勢文化的文本被翻譯到弱勢文化中去的數(shù)量要多于弱勢文化的文本被翻譯到強勢文化中的數(shù)量,這種不平等的本質是文化霸權、文化殖民和侵略的表現(xiàn)。翻譯作品的單一流向體現(xiàn)了文化權力的傾斜,體現(xiàn)了強勢文化扭曲及無視弱勢文化的現(xiàn)象。弱勢文化中的文本在翻譯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被刪減、修改的情況,以求符合強勢文化的審美心理,而強勢文化文本被翻譯到弱勢文化中則較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之間的權力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在中國近代翻譯史上有明顯的體現(xiàn)。“也許西方人根本就不需要一個真實的中國形象,只需要一個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構造出來的虛幻,作為他們關照自我、理解自我的一面鏡子?!麄兪冀K把中國放在他者的位置上,視自身的需求不斷地加以虛構?!?姜智芹,2004:1)中國文化相對于西方文化基本處于弱勢地位,在國際多元系統(tǒng)中處于邊緣地位。王佐良先生和巴恩斯合譯《雷雨》時,根據(jù)西方人的接受心理去掉了原作中冗長的序幕和景致的描述部分。曹禺先生也曾說:“假如這部戲在西方上演……最好還是將它進行刪節(jié),以適合西方人的欣賞口味?!?周撣秀,2001:1)曾在美國駐華使館工作過的伊文·金在翻譯老舍的《駱駝祥子》時,為了迎合美國讀者的心理,將原著小福子和祥子死亡的悲劇結局改為大團圓的喜劇結局。在殖民和后殖民語境中,強勢文化以扭曲原文本的態(tài)度譯制了弱勢文化的作品,以建構西方霸權主義者心目中的他者,對殖民地作品隨意篡改,與優(yōu)越的本土文化相比,異國文化被視為落后的,并將這虛構的形象強加給弱勢文化,形成意識形態(tài)上的殖民。后殖民語境下的翻譯研究最終目標是致力于使翻譯實踐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實現(xiàn)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對話。三、南果梨酒“國家”與翻譯弱勢文化在翻譯實踐中,歸化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異化以源語文化為歸宿。歸化的翻譯方法主張譯文應該盡量適應目的語的表達習慣和讀者的閱讀習慣,掃除異族語言文化的障礙,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避免文化沖突。異化翻譯方法實際上就是由美籍意大利學者韋努蒂提出的阻抗式翻譯,使譯者在翻譯和寫作上擺脫來自強勢文化的制約,更好地表達源語的特點,使譯文保留源語文化的習慣。文學翻譯受到譯語文化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經(jīng)濟等因素的影響,不僅影響譯者的翻譯選擇和翻譯策略,也影響譯作的被接受程度。由于殖民地文化被宗主國控制,翻譯成為鞏固霸權的手段?!安煌Z言之間的不平等地位是兩種文化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方面實力不平衡的反映。……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大氣候下,超級大國是通過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西方生活方式的傳播等文化的殖民手段來實現(xiàn)的。在這一過程中翻譯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從翻譯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間總是存在著權力關系的差異,存在著掌握權利的一方對無權者的征服與控制?!?孫會軍,2005:70)宗主國通過大量異化翻譯本國文本向殖民地實行精神統(tǒng)治的同時,按照本國的文化意愿篡改殖民地文本,使其符合他們對殖民地文化身份的認同。處在強勢文化中的譯者在譯介弱勢文化的文本時,由于受到霸權意識、自身優(yōu)越感和固有的東方主義形象的影響,會采取帝國主義的殖民式翻譯策略,有目的地對弱勢文化的文本進行篩選,這就使宗主國與殖民地失去了平等的文化交流的機會?!白鳛橐环N話語實踐,歸化的翻譯構塑了殖民狀態(tài)下不對稱的權力關系,一切弱勢文化都得聽命于英美強勢文化的擺弄,歸化的翻譯成了殖民者進行文化殖民和強化殖民意識形態(tài)的共謀,即是說,它不僅幫助殖民者撒播話語權力,實施文化侵吞,而且在被殖民一方的意識中不斷強化他們自我(他者)身份的認同?!?葛校琴,2002:9)殖民統(tǒng)治者利用自身的權力話語將翻譯實踐塑造成霸權主義對第三世界進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后殖民翻譯理論強調采取異化的翻譯方法,在翻譯時凸顯源語的差異性,抵抗目的語文化的種族中心主義,具有解殖民的特色。所謂解殖民,指的是解除殖民化的有害影響,從被殖民走向獨立,擺脫宗主國在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殖民統(tǒng)治的過程?!安簧俸笾趁駥W者認為,在解殖民化的民族身份重塑和對后殖民時期霸權文化侵略的抵制過程中,面向英美讀者的異化翻譯文本具有顛覆殖民意識形態(tài)的解殖民化的戰(zhàn)略意義?!?王東風,2003:7)弱勢文化希望通過翻譯活動與強勢國家進行平等對話、自由交流,以求取代文化殖民,建立平等、互利的文化交流關系。西方文化較之于東方文化是一種強勢文化,東方文化被視為一種弱勢文化,這種趨勢并不僅僅存在于西方文化視野中,東方文化自身也存在自卑心理和殖民心理,視自身為弱勢文化。因此,除了西方譯者對自身文化自視甚高,忽略了對東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東方譯者也容易受到西方文化優(yōu)越的地位以及他們對東方的偏見的影響,在翻譯弱勢文化的文本時不能夠全面再現(xiàn)東方文本的差異性,而是以歸化為主,去迎合西方的審美趣味?!?1世紀,東方文化仍然是西方文化的他者,但這個他者不應再僅僅是西方欲望化的虛幻和西方自我的鏡像,西方要承認這個東方他者同樣有自己的歷史和現(xiàn)實,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和演說自我的能力與權力。只有有了這種認識,東西方關系才能有一個根本的轉變?!?姜智芹,2004:1)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對文學翻譯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翻譯文本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具有強大的政治人文功能。在翻譯中應重視更改文化交流中的權力差異和文化霸權意識,超越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使翻譯成為溝通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橋梁,打破宗主國和殖民地、東方與西方之間的障礙和界限,實現(xiàn)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對話。弱勢文化的一方可以將翻譯作為抵抗殖民權力的一種渠道。在傳播本國文化的同時讓西方更好地認識東方,掙脫西方的束縛,徹底打破西方觀念中的東方主義,以獲得更好的平等對話的機會。四、保持文化身份認同在后殖民語境下,翻譯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它滲透到各個領域,對文化的傳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面對全球化和知識多元化的趨勢,中國譯者肩負著讓世界知道中國,也讓中國了解世界的重任。國內中學西譯的歸化與異化討論中也出現(xiàn)了揚異化,貶歸化之勢。異化翻譯更好地保留了源語文化特征,在更廣泛的文化領域發(fā)揮著更重要的作用。作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中國譯者在中學西譯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翻譯策略?!白g者的任務不是把原作者從國外帶到讀者面前,即使路途遙遠旅程艱難也不顧及,只有親身經(jīng)歷這樣的旅程,才有可能探尋到源語文學或是源語文化中的寶藏?!?孫會軍,2005:204)這種強調抵抗強勢文化、提升弱勢文化話語權力和文化身份認同的翻譯方法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保留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在與強勢文化的對話中體現(xiàn)出自身的特點。除了要考慮到外國讀者的接受因素之外,更應該考慮在翻譯時如何保留和展現(xiàn)中國文化的特點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原汁原味地再現(xiàn)中國文化,保留本族文化的差異性,塑造符合實際的東方形象,確立中國文化身份,抵制強勢文化的霸權主義,摒棄自身的自卑感和殖民心理。保持弱勢文化的語言身份才能進一步摒除去中心化,取得與強勢文化平等對話的權力。如果以強勢文化作為參照對象,過分迎合西方的審美標準,會使本來就不堪一擊的源語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弱勢文化的地位會進一步被強勢文化所侵占。因此,在中學西譯中要采用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翻譯方法。若一味堅持只用異化的方法來翻譯弱勢文化的文本,就會在文化傳播中造成反作用,使得文化傳播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旋渦中,不利于正常的文化交流。在保留文化身份的同時,在語言上要適當?shù)貎?yōu)化,也就是適當運用歸化的翻譯方法,在“異”與“同”之間尋求平衡。優(yōu)化不是歸化,而是在異化過程中更好地表達本國文化的方法,是適度的異化。五、異化、歸位后殖民語境下的翻譯研究更加突出了權力、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強調抵抗強勢文化,目的在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