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大綱》讀后感_第1頁
《國史大綱》讀后感_第2頁
《國史大綱》讀后感_第3頁
《國史大綱》讀后感_第4頁
《國史大綱》讀后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史大綱讀后感寒假之中,讀了錢穆先生所作的《國史大綱》。語言雖對于目前來說,閱讀上有些困難,畢竟,目前更多的是通俗語言,錢先生卻是以靠近于文言文的語句寫的《國史大綱》,幸虧高中時候沒有把語文扔下,湊活著看完了這本書。當然不是正版,也不是盜版,是下載的電子書。說起歷史教科書是怎么樣的,大家恐怕都不會陌生。以分階段的社會進化史為縱線,階級斗爭為軸線,從政治輻射到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條目雖然清晰,但文字干枯發(fā)澀,千篇一律。我們所做的是將某些冷冰冰的事件從歷史長河中抽出來讓你死記硬背,不許質(zhì)疑書本,不許有獨立思索,這主線不是學歷史,這是把意識形態(tài)強行灌輸?shù)饺藗兊臐撘庾R中去。我常常在想,假如沒有對歷史的反思,雖然將整本書本都背的滾瓜爛熟,也不懂得中國是怎樣形成怎樣昌盛起來的,又是怎樣落后下去的。像義和團運動那部分,書上只說這場運動是怎樣愛國,怎樣轟轟烈烈,一點沒提那些團民是怎樣愚昧,怎樣殘忍。愛國主義教育當然重要,但不能理性看待就輕易變成民粹主義,只知帝國主義罪惡,不知我們怎么給了帝國主義罪惡的口實。并且歷史教育總是為政治服務的,就像日本美化侵華戰(zhàn)爭同樣,我們也不得不懷疑中的歷史教科書與否也被篡改正?錢穆先生想做的就是這一點。在全書的序言中,先生就說的很清晰,他反對兩種傾向,一是全盤否認,認為整個中國封建史就是黑暗專制的代名詞,沒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種是全盤美化,認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兩種涇渭分明的傾向到目前仍然如此。先生看來(其實我們也是這樣看的,只是有時候不是這樣做的)兩種態(tài)度都失之偏頗,前者以西方現(xiàn)代政治理念為原則進行生搬硬套,自然看來事事不順;后者則是抱殘守缺,這種觀點本來沒什么市場,但目前有些卻因著民粹主義而復活,說什么儒家文明是人類未來的出路這樣不著邊際的話。棄其糟粕,取其精髓說起來很簡樸,但我們在沒分清晰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髓的狀況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識無疑是緣木求魚。錢穆先生在前一段中說道保守派和革命派之間的事情,看來錢穆先生對于革命改革革新之類的東西很是贊成的,不過反對沒有徹底信念的改革革新,甚至在某首先是抵觸的。這一點還是很積極的,畢竟進行的不徹底的改革是沒有用的。就像是百日維新同樣,最終的成果只能是失敗,并且是徹底的失敗。戊戌變法實際上就是與虎謀皮,僅僅依賴一種沒有實際權力的皇帝,并且進行的是不徹底的改革,失敗基本上就是注定的了。錢穆先生在反對保守的同步,連不徹底的改革也持反對意見,這個還是很明智的。畢竟,不徹底的改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導致沖擊,不過卻不能帶來理想的效果。不能理性看待國史不能算是懂得歷史的人,不懂歷史就不是一種有知識的公民。要對本國的歷史有一種敬畏之心,懂得本民族繁衍生息之不易,同步又要明白中國落后之本源。作為一本教科書,《國史大綱》到達了目的,它明白無誤地表明了先生理性、進步的歷史觀,那它和目前的教科書究竟不一樣在哪里呢?《國史》反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樣階梯式進步的歷史觀,這是最大的不一樣,由于文明的延續(xù)不能用某種原則斬斷,讓前后之間截然不一樣。從初中開始接觸歷史,當然小學的也有些,不過很膚淺。歷史書本就一直說社會就是這樣發(fā)展的,不過目前,錢先生卻完全顛覆了這樣一種說法。錢先生的四民社會之說,確實有其不能否認的意義。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不能以外國的劃分原則來衡量,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我們自己國家的歷史,我們可以掌握,這才是看待本國歷史的態(tài)度。中國的社會發(fā)展中,最長的一種時期是西方所說的封建社會,也就是錢先生筆下的四民社會,其實,目前中國人的思維思想,風俗習慣,社會民風,同這個長時間的四民社會的關系最為親密的。無論是中國的額官本位主義,還是中國目前的民俗禮儀,大多是那個時代日積月累形成的。不可否認,那個時代對于我們來說,已經(jīng)有了太多的影響。清朝末年,我們國家面臨內(nèi)憂外患,多少年的時間,才完全摧垮了腐敗的清政府,不過為何尚有那么多的前清遺老遺少,為何尚有那么多的人想再返回去做皇帝,這就顯示了長時間的封建時代對中國的影響之深。毫無疑問,當時在秦朝設置的時候,這個制度還是很故意義的,對于當時的社會發(fā)展也是有其深刻的意義的。并且之后的很數(shù)年,都一直在為中國的發(fā)展做著奉獻,不過到了后來,也就是明朝的時候,這種制度已經(jīng)不太適合當時中國的發(fā)展狀態(tài)了,不過由于長時間的處在這種制度之下,人們的思維已經(jīng)成為定式,因此一直到洋人打破了我們的國門,我們都不樂意放棄這種制度。這是中國獨有的,其他任何一種國家,恐怕都沒有中國的這種制度存在的時間長吧。隨即,錢穆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思緒,從政治制度、經(jīng)濟狀況和思想文化三個方面梳理社會的變化。經(jīng)濟是基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層建筑,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jīng)濟基礎,這樣的論述在宏觀層面還可以,但到了微觀層面就輕易糾纏不清。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來說,在漫長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時代,經(jīng)濟基礎變動不大,但政治制度卻有了不少的變化,書中把它歸結為這樣一條線索,秦之前家國不分,王室即是政權,大臣皆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權逐漸分開的過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為朝廷領袖是政權的最高行政長官,門下執(zhí)行中書封駁,讀后頗有點君主立憲的錯覺;從宋開始君主集權加劇,但丞相仍然是公認的領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廢宰相直領六部,王室和政權又合二為一,因此先生才會借助顧炎武說出“我朝政事崩壞皆從太祖廢宰相始”的話來。反過來,專制的政府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間經(jīng)濟的生長,否則在明一朝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出于同一原因,專制政權用八股文鉗制人民思想,從此思想界再無出現(xiàn)大師的也許。明朝的歷史表明,政治經(jīng)濟文化誰決定誰這個問題遠不像結論表明的那樣清晰。對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種混合的觀點,在某一詳細時期,重點論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戰(zhàn)國時期以思想流變?yōu)殛P鍵,兩漢以制度變化為關鍵,三國兩晉南北朝以思想和經(jīng)濟變化為關鍵。在特定期期某一部分會占重要地位,影響其他兩部分,形成那個時期的重要風貌。錢穆先生對于清朝時候也進行了分析,當然,可以很顯而易見的看出來,錢先生有關改良、革命的見解的一章節(jié)重要就是寫的清朝時候。錢穆先生是主張改良的,認為革命是一種極端,是矯枉過正,而真正的進步是在和平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他用不一樣步期經(jīng)濟狀況的對比證明這一點。革命與否對的,站在不一樣立場上的人有不一樣的結論,但社會的持續(xù)進步不能單靠革命的帶動,則是確定無疑的。托克維爾說,自由是大革命的合法子女,但靠著百年的努力才趕走了專制暴政這一革命的私生子,使得自由民主成為現(xiàn)代政治的首要原則。小布什有句名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是將政治家關進了籠子,我目前是站在籠子里給你們說話。成熟政治的產(chǎn)生有賴于社會理性的共識,找到病根再抓藥,這樣才能不停進步。從這個角度來說,錢穆先生理性積極的態(tài)度是多么的可貴。中國國民對于西方的科技之類的都很羨慕,大家先生對于這種崇洋媚外的行為進行了批判。誠然,西方的科技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領先于中國,不過這也是近來百年的時間。之前一直都是中國的各個方面都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的,只是中國的四民時會,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封建社會,對于中國的影響極為深刻,因此中國的科技發(fā)展才緩慢了一步。此外,錢穆先生還針對中國的民主進行了評判。有人說中國的封建社會基本上沒有民主,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生活在專制之中,不過先生不是這樣人為的,由于在封建社會中,民主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如目前這樣透明和開放而已。畢竟,在同步代的各國之中,中國的封建社會還是很民主的。在中世紀的各個西方國家中,很大的一部分國家是家族世襲制,相對來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