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葉片中葉綠體提取與鑒定_第1頁
蔬菜葉片中葉綠體提取與鑒定_第2頁
蔬菜葉片中葉綠體提取與鑒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蔬菜葉片中葉綠體提取與鑒定

葉片綠體dna(ctsda)的結構和功能對提高作物的外觀和光合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研究細胞。自20世紀70年代Kolndener和Towari首先成功提取了豌豆ctDNA以來,ctDNA的研究開始受到廣泛注意,已對多種豆科、禾木科植物等進行了研究,提供了許多從不同植物中提取ctDNA的方法。由于綠色蔬菜的細胞組織結構一般比較肥大、脆弱、含有較多汁液、豐富的糖類、酸類、堿類及酚類等物質,所以分離其葉綠體DNA時,在破碎細胞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核DNA、線粒體DNA及一些酚類等物質的污染和影響,從而使前人方法的應用受到一定制約和一些條件限制。本試驗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通過改進差速離心與密度梯度離心,選用適當?shù)挠袡C試劑提取,為從綠葉蔬菜中提取ctDNA提供了一種可供參考的方法。1材料和方法1.1dy-型電泳法供試材料為新鮮蔬菜,菠菜、韭菜葉片,購于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市場。儀器有日立SCR20BC高速離心機,日立55P-72超速離心機,BeckmanUV-7紫外分光光度計,DYY-Ⅲ型電泳儀。試劑為A液:0.3mol/L蔗糖,50mmol/LTris-HClpH8.0,10mmol/LEDTA,5mmol/L巰基乙醇,0.1%BSA,1.0%PVP,10mmol/LMgCl2。B液:0.3mol/L蔗糖,50mmol/LTris-HClpH8.0,3mmol/LEDTA,5mmol/LMgCl2。C液:50mmol/LTris-HClpH8.0,10mmol/LEDTA。1.2葉綠體dna的純化葉綠體的提取分離取新鮮蔬菜葉片200g洗凈,暗處理48h,加入2.5倍體積緩沖勻漿液A,于組織搗碎機內勻漿5次,每次10s,用4層紗布過濾,收集濾液,4℃下300×g離心2min,收集上清,1500×g離心10min,取沉淀。用B液懸浮。將以上過程重復1次。葉綠體純化制備參考張志良,印莉萍等的方法,按階梯型密度梯度在離心管中按至下而上的順序鋪上2mol、1.8mol、1.5mol、0.8mol四層蔗糖溶液,在梯度項端加上3~5mL葉綠體粗提取液。4℃下30000×g離心50min。在1.8mol與1.5mol的界面間,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綠色區(qū)帶(圖1)。用帶直角彎針頭的注射器從葉綠體區(qū)帶中慢慢地將葉綠體區(qū)帶吸出(即純化的葉綠體)。加B液洗滌,1500×g離心10min,除去蔗糖。沉淀為純制劑懸浮于10mLB液。取一小部分用于鏡檢的樣懸浮于B液(4℃下存放),顯微觀察(圖2)。葉綠體DNA的提取純化參考T.Manitis,岳強等的方法,用50μg/mLDNaseⅠ處理葉綠體懸液,37℃1h,加入EDTA使終濃度為20mmol/L,除核DNA的污染。用酚/氯仿(1∶1)5000r/min抽提一次,吸取水相。加入10%SDS使終濃度為2%,加入蛋白酶K至50μg/mL,于37℃水浴保溫2h。加入等體積的酚,在三角瓶中輕輕旋轉15min,5000r/min離心5min,吸取水相加入等體積的酚/氯仿(1∶1)混合15min后5000r/min離心5min。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搖動10min后,5000r/min離心5min。吸取上層水相。重復此步驟直至中層無變性蛋白質。加等體積水飽和乙醚反應5s,8000×g離心3min,吸取上層乙醚后置65℃水浴10min,除乙醚。取水相,加MgCl2到10mmol/L和1/10倍體積3mol/LNaOAC后,再加入兩倍體積冷乙醇,置-20℃冰箱過夜。5000r/min離心10min后,將沉淀溶于少量C液中加入固體NaCl使終濃度為50mg/mL,于-20℃放置1h后,10000×g離心5min,收集上清。加入RNase使終濃度為50μg/mL,37℃水浴保溫1h。重復酚、氯仿/異戊醇脫蛋白步驟,收集上清液。加入MgCl2到15mmol/L和1/10倍體積3mol/LNaOAC,再加入兩倍體積冷乙醇,置-20℃冰箱過夜,15000r/min離心30min,收集沉淀1mL75%乙醇中-20℃保存。1.3ctcda濃度與純度按常規(guī)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定容測定ctDNA在260nm和280nm處吸光度值(表1)。計算ctDNA濃度與純度。取5μL所得ctDNA溶液,用1%瓊脂糖電泳,0.5×TAE緩沖液,80V下電泳45min,紫外光觀察并照相(圖3)。2結果與分析2.1葉綠體層的劃分從圖1可見,離心管內梯度中可看到4條明顯區(qū)帶,頂層區(qū)帶L為脂質層,中層上部D為破碎葉綠體,中層下部C為葉綠體層,下層區(qū)帶P為質體層;其他為密度高的淀粉粒,細胞雜質沉淀到離心管底部。其中葉綠體層數(shù)量比較多,但中上部仍存在較多破碎葉綠體。葉綠體與細胞碎片和雜質得到良好分離(圖1)。2.2光學顯微鏡下的觀察純化后葉綠體為橢圓或卵形,無細胞碎片和其他細胞器(圖2)。圖2放大倍數(shù)為16×100(油鏡觀察)、×8倍尼康數(shù)碼照相機照相。2.3紫外分光光度計tcdaA260估算DNA提取量約200~300μg/200gctDNA純度按A260/A280值接近1.8(表1)。2.4葉綠體dna提取用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提取出來的ctDNA,得到清晰整齊的條帶(圖3、4)。3dna提取高等植物中一般綠色蔬菜葉片細胞含有較多汁液,結構比較脆弱,如果需要的材料數(shù)量較多適宜選用組織搗碎法。一般細胞核沉降系數(shù)為7×106s左右,密度為1.3g/cm3。線粒體沉降系數(shù)S值為1~1.7×104s,密度1.18~1.19g/cm3。而葉綠體密度為1.21g/cm3,S值3×105。質體密度1.22g/cm3。據(jù)此正確地選擇離心力,選用2~3循環(huán)差速離心,結合2mol、1.8mol、1.5mol、0.8mol蔗糖密度梯度離心,就可較好地除去細胞核nDNA、線粒體以及細胞碎片和破碎細胞的膜類、線粒體等,獲得純度較高的葉綠體。而這正是獲得的純度較高的ctDNA的關鍵之一。在葉綠體懸浮液中使用DNaseⅠ,用以除去nDNA及mtDNA污染。在ctDNA懸液中使用RNase,水解殘存的RNA。使用過這些酶制劑后應該對其及時做滅活、清除處理。葉綠體通過化學破膜蛋白酶處理后,使用蛋白酶K降解變性蛋白;酚與氯仿有機溶劑除蛋白質,一般需重復3~5次以上,直至有機相與水相之間無變性蛋白。以保證樣品純度。大多數(shù)高等植物葉綠體DNA長度為120~180kb左右。為了保證獲取DNA的效率,使用乙醇沉淀前最好使溶液中MgCl2濃度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