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病的識別與預防_第1頁
兒童常見病的識別與預防_第2頁
兒童常見病的識別與預防_第3頁
兒童常見病的識別與預防_第4頁
兒童常見病的識別與預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朋友常見病的辨認與預防2023/10/91臨沂市蘭山區(qū)婦幼保健院2023/10/92腹痛3

蕁麻疹241腹瀉發(fā)熱

意外6傳染病52023/10/93一、發(fā)燒測體溫發(fā)燒分度:37.3~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fā)燒,39.1~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2023/10/942023/10/95降低室內溫度。降低穿衣,不能用棉被包起來。多喝水、多排尿。洗溫水浴。使用退熱貼。飲食配合。怎樣進行物理降溫2023/10/96不能“捂”汗。必須使用體溫計。假如測量部位有汗,要用干毛巾擦干汗水再測體溫。小兒體溫測量最佳在小兒平靜狀態(tài)下進行。小兒發(fā)燒時要勤測量。統(tǒng)計下來小兒體溫變化,以及吃藥情況,以便就診時向醫(yī)生提供。防護的注意事項2023/10/97查明發(fā)燒的原因可采用退燒措施多補充水份,予以溫水拭浴不同的口服退燒藥搭配使用肛門塞劑體溫不小于38.5℃時才用退燒藥!?總結驚厥俗稱抽筋、抽風、驚風,也稱抽搐。體現(xiàn)為陣發(fā)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多伴有兩側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神志不清。有時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牽動,呼吸暫停,面色青紫。2023/10/98院外緊急處理——防窒息2023/10/992023/10/910腹痛3

蕁麻疹241腹瀉發(fā)熱

意外6傳染病5引起腹痛常見原因:急性胃腸炎腸系膜淋巴結炎功能性腹痛腸痙攣腸套疊闌尾炎2023/10/911二、腹痛2023/10/912主要的癥狀考慮到的病因數(shù)日沒有大便,肚子腹痛,沒有食欲便秘哭了之后,停一會兒,每隔5-10分鐘,反復這種現(xiàn)象,大便帶血腸套疊伴隨發(fā)燒、腹瀉、嘔吐感冒、急性胃腸炎面色蒼白或帶黃,陣發(fā)性發(fā)作,疼時打滾、嘔吐膽道蛔蟲癥小兒較短時間內偶爾叫肚子疼,有食欲,但情緒不好再發(fā)性腹痛2023/10/913防護1.在孩子精神好,不發(fā)燒時,可用熱水袋等熱敷一下肚子,觀察后問詢情況。2.檢驗大便。3.摸一下肚子,看肚子里有無硬東西,或者不讓摸(壓痛)等情況。處理原則:及時就醫(yī),找明腹痛原因前,禁止使用鎮(zhèn)痛藥!2023/10/914腹痛2023/10/915腹痛3

蕁麻疹241腹瀉發(fā)熱

意外6傳染病52023/10/916三、腹瀉常見于秋冬季節(jié),常體現(xiàn)為蛋花湯樣稀水便,易引起脫水。屬自限性疾病,病毒在體內存留5~7天,無特效藥治療。主要治療是對癥支持治療,預防和治療脫水,首選口服補液鹽,嚴重的才需要靜脈輸液糾正脫水。2023/10/9172023/10/918防護1.藥物不是治療腹瀉的主要手段,最主要的是補充分夠的電解質和水。2.飲食療法是治療腹瀉的關鍵。3.糞便管理是截斷感染的途徑。4.洗屁股比擦屁股好。治療要點(一)調整飲食(二)控制感染(三)腸黏膜保護劑(四)微生態(tài)療法(五)液體療法2023/10/919腹瀉要點是糾正及預防脫水2023/10/920腹痛3

蕁麻疹241腹瀉發(fā)熱

意外6傳染病5四、蕁麻疹2023/10/921不是麻疹過敏引起2023/10/9222023/10/923常見病因①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②藥物:青霉素、磺胺類、血清疫苗。③感染: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④動物及植物原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⑤物理原因: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都可引起。2023/10/9242023/10/9252023/10/9262023/10/927消除過敏原是主要環(huán)節(jié)如小兒吃蝦蟹引起蕁麻疹,那在一段時間內就不要再吃;假如是因為使用了某種護膚品或洗滌品,就要立即停用。某種食物或用具引起蕁麻疹,并不意味著小兒從此再也不能吃此類食物或再用此類產品。過了這段時間,小兒可能就不會產生過敏反應了。防護2023/10/928腹痛3

蕁麻疹241腹瀉發(fā)熱

意外6傳染病5五、小朋友常見傳染病1.手足口病2.腮腺炎3.結膜炎2023/10/929又名發(fā)疹性水皰性口腔炎。多發(fā)生于5歲如下小朋友,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shù)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2023/10/9301.手足口病2023/10/9312023/10/93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huán)境下生存與傳播,在外環(huán)境中可長久存活。對紫外線和干燥敏感,高錳酸鉀、漂白粉、甲醛、碘酒、56℃溫度下,經30分鐘滅活?;純汉碗[性感染兒、成人病毒攜帶者為本病的傳染源,患兒發(fā)病一周內傳染性最強。經糞—口、飛沫、咳嗽、打噴嚏等途徑傳播。以5歲如下小朋友為主,尤以3歲及如下小朋友發(fā)病率最高。感染后可取得較長時間的特免性免疫力,但無法取得終身免疫。一般5-7月為發(fā)病高峰。2023/10/933傳播途徑:患者、隱性感染者為該病流行的主要傳播源。人群親密接觸是主要的傳播方式,小朋友經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具、內衣等引起感染。主要是經過人群間的親密接觸進行傳播?;颊哐屎砑巴僖褐械牟《究山涍^空氣飛沫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具、內衣等經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可經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2023/10/934臨床癥狀:1、大多數(shù)患兒是忽然發(fā)病,首先體現(xiàn)為手心、足心、口腔及臀部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并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能夠不伴發(fā)燒2、患兒皰疹無痛癢感,破潰后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體現(xiàn)出煩燥、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3、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目前軀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4、整個病程大約在1周左右結束,只要護理得當,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5.如有高熱,打驚,精神差,手足涼等,及時就診。2023/10/935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肛門四個部位。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皰疹、不像水痘。四不特征——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2023/10/936防治措施:1.加強疫情監(jiān)測,家長發(fā)覺患兒早隔離、早治療、做好消毒隔離。2.應每日對玩具、用具、餐具等進行清洗消毒,降低間接接觸傳播。3.居室等場合保持良好通風,搞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4.開展飯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防止接觸患病小朋友。5.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合,降低被感染機會。6.治療藥物:藍芩口服液,開喉劍口腔噴霧。2023/10/937托幼機構的預防控制措施1.流行季節(jié),教室和宿舍等場合要保持良好通風;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wèi)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3.進行打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打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結束后應立即洗手;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導小朋友養(yǎng)成正確洗手的習慣;6.每日晨檢發(fā)覺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采用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7.要及時向衛(wèi)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jù)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衛(wèi)生部門決定采用放假措施。2023/10/938托幼機構應每日對玩具、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降低間接接觸傳播;加強晨間體檢,發(fā)覺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凡在15天內發(fā)覺13例手足口病病例或病例數(shù)量達成在園人數(shù)18%的托幼機構必須關閉,時間為2周。1.飯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小朋友洗手,不讓小朋友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防止接觸患病小朋友;2.接觸小朋友前、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3.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小朋友到人群匯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合,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5.小朋友出既有關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小朋友,不要接觸其他小朋友,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宜居家治療、休息,以降低交叉感染。2.腮腺炎2023/10/939一旦發(fā)覺腮腺炎,患兒應立即隔離,臥床休息。飲食宜軟、易消化,防止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造成局部疼痛加劇。要多飲開水,保持口腔清潔,也可用復方硼砂溶液漱口。2023/10/9402023/10/9412023/10/94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體現(xiàn)是腮腺腫大和疼痛,可并發(fā)腦炎、睪丸炎和卵巢炎。主要見于年長兒。傳染源為患兒和隱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保護作用可維持23年以上,極少出現(xiàn)接種后不良反應,個別可出現(xiàn)低熱和皮疹。潛伏期14-21日。前驅期3-5日,可有發(fā)燒、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頭痛、惡心、嘔吐和咽痛等非特異癥狀。腺腫期,一側或兩側腮腺腫大,腫脹特點是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蔓延,邊界不清楚,腫脹處皮膚溫度高,有明顯的觸痛,腺腫期1-3日達成高峰,連續(xù)4-5日,后來逐漸消退,整個過程6-10日,多為中度發(fā)燒,連續(xù)3-7日,約20%不發(fā)燒。3.急性結膜炎俗稱的“紅眼病”,由細菌或病毒引起,多發(fā)于春秋季節(jié),發(fā)病急,易造成流行,發(fā)病后3~4天病情達成高潮,10~15天能夠痊愈。2023/10/943急性結膜炎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是細菌感染引起,發(fā)病急,結膜充血,眼屎多而粘稠,癥狀明顯。

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由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所致,傳染性極強,一般二十四小時左右發(fā)病,常暴發(fā)流行,常有結膜下點狀或片狀出血,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耳前淋巴結腫大、疼痛。2023/10/944急性結膜炎治療按結膜炎常規(guī)治療外,還要加強防治,切斷傳播途徑,應提倡勤洗手,不共用毛巾,不用手、衣袖和不潔凈的手帕拭眼;對患有傳染性結膜炎者,所用臉盆、毛巾等要與別人分開,并應煮沸消

毒;對工作生活環(huán)境多風、塵埃、煙熏、熱等刺激者,應在改善環(huán)境同步加強戴鏡等防護;游泳時要戴防水眼鏡,浴室洗澡時最佳自帶浴具。2023/10/9452023/10/946腹痛3

蕁麻疹241腹瀉發(fā)熱

意外6傳染病5六、小朋友意外傷害1.擦傷2.刺傷3.扭傷4.燙傷5.鼻出血6.氣管異物7.鼻異物8.口腔異物9.窒息2023/10/9471.擦傷部位:肘部、手掌、膝關節(jié)等表皮擦傷較多、創(chuàng)面淺、范圍小2023/10/948清創(chuàng):潔凈的清水或者淡鹽水消毒:用碘伏酒精或者過氧化氫加無菌棉簽消毒傷口(細菌)2023/10/949創(chuàng)可貼:傷口較小傷口通氣,2次/天換藥,防止感染2023/10/9502.刺傷(鉛筆,鐵釘,尖木頭)窄而深的傷口,而且具有泥沙、生銹的鐵釘以及木屑等,尤其是生銹的鐵釘易引起破傷風感染假如流血不是尤其快,不要立即按住。流血能夠帶出臟的異物,不輕易引起感染。尤其深的創(chuàng)口,一定要讓它充分流血,一般到傷口自動停止流血為止。2023/10/951然后用碘酒涂擦傷口,碘酒干后,用75%酒精脫碘,這么會達成很好的消毒效果。破傷風:假如是被生銹的鐵釘刺傷,最佳去醫(yī)院打破傷風針2023/10/9523.扭傷2023/10/953部位:踝關節(jié)、腕關節(jié)、腰部、頭部癥狀:局部腫脹,疼痛。錯誤處理:按摩扭傷部位正確處理:1、二十四小時內用冰敷或冷水,用冰塊或毛巾反復屢次冷敷(20~30min,檢驗皮膚的溫度,間隔10~20min)2、二十四小時后熱敷/活絡油,增進血液循環(huán)。3、懷疑骨折應去醫(yī)院檢驗抬高冰敷4.燙傷燙傷后用鹽水沖洗傷口有條件的能夠涂上燙傷膏,然后去醫(yī)院治療2023/10/954被開水燙傷,千萬不要撓被燙到的地方!不然會留下難看的疤痕2023/10/955在學齡前的小兒中鼻子出血是常見現(xiàn)象,外力的撞擊鼻子,吸入干燥的空氣使鼻腔黏膜干裂,或劇烈運動時血壓升高,都易使小血管破裂,血小板過低、白血病等疾病,也可能造成流鼻血。其實大部分(90%以上)鼻出血是良性的,且?guī)缀醵及l(fā)生在鼻前部較多,小兒更是如此。鼻出血的常見原因:感冒、過敏性鼻炎、外傷、環(huán)境空氣干燥、鼻腔息肉、鼻腔構造異常、凝血障礙、習慣挖鼻孔、缺乏維生素C……5.鼻出血鼻出血止血措施:1.用棉花球或紙巾堵塞出血孔、讓血液自然止住2.坐在椅子上或坐在大人膝蓋上,頭微微前傾3.用棉球或紙巾擦潔凈血跡4.手指輕按壓出血處5~10分鐘5.冰敷鼻梁或鼻尖,讓鼻子附近的血管收縮,降低流血量2023/10/956不要仰頭,應保持頭部向前傾2023/10/9572023/10/958處理:發(fā)生鼻出血時,緊張或大哭、用力揉擦鼻子等均會加重出血,應立即將幼兒抱起取半臥位,大齡小朋友可采用直立式直坐位,但不要低頭或者后仰位。搞清楚是哪側鼻出血,用消毒棉球蘸1%的的麻黃素或0.5%的腎上腺素來塞進出血側鼻腔。再用手捏緊兩側鼻翼,讓幼兒用口呼吸,數(shù)分鐘即可止血。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內包冰塊放在前額部,雙腳浸入熱水中,都有利于止血。用上述措施處理仍不止血,應立即去醫(yī)院進一步檢驗是否全身性疾病。如每次出血量不多,但經常發(fā)生鼻出血,則應在出血時或出血后即去醫(yī)院檢驗。出血后數(shù)小時或數(shù)日內,鼻粘膜還未愈合,要防止劇烈運動和挖鼻。2023/10/9591.保持室內濕度。2.不要讓小兒養(yǎng)成挖鼻孔的習慣。3.合適補充維生素C。4.多飲水。5.假如小兒曾經有過鼻外傷,出鼻血的原因多是外傷時血管破損,留下瘢痕,會連續(xù)或間斷發(fā)生出鼻血,要看醫(yī)生。2023/10/960異物吸入是指多種異物不慎被孩子吸入呼吸道,異物可能停留呼吸道任何部位,重者可造成窒息立即死亡。6.氣管異物吸入(氣道堵塞)2023/10/961氣道異物急救手法:1.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小兒咯出異物。2.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擠壓,壓后放松,反復而有節(jié)奏進行,以形成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2023/10/9622023/10/9637.鼻腔異物最常見的異物為豆、瓜子、紐扣、塑料小玩具、滾珠、紙團、果核等,或睡眠時小昆蟲侵入。較大小朋友能夠說清楚,較小小朋友則病史不清,異物留在鼻腔較久,直至患兒出現(xiàn)一側鼻塞,鼻臭,流出膿血性分泌物時,才被發(fā)覺。急救:對較大小朋友,異物較小者,可用手按緊沒有異物的鼻孔,矚小兒作擤鼻動作,將異物擤出;或用棉花或紙捻刺激鼻腔,使其打噴嚏將異物噴出。無效者立即到醫(yī)院鼻科處理。若患兒年齡過小,或異物質地柔軟,甚至已經變質腐爛,可到醫(yī)院用吸引器吸出。

2023/10/9648.口腔異物以魚刺、碎骨類多見,常嵌入扁桃體及其附近,引起咽部異物感、刺痛、吞咽困難。

急救:需行咽部及喉鏡檢驗,查明異物,用鑷子取出。勿輕易讓小兒用飯團咽下,這么做往往得不到預期效果,反而引起局部損傷。首先仔細檢驗患兒的口腔及咽喉部,如在可視范圍內能夠發(fā)覺異物,可試將手指伸到該處將異物取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