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_第1頁
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_第2頁
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_第3頁
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_第4頁
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利用博物館資源,服務探究式學習北京自然博物館2009.02.25“科技館活動進校園”之利用博物館資源,服務探究式學習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技館活動進校

對自然博物館的教育資源進行梳理;尋找與校內科學教育的切入點,實現(xiàn)博物館的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項目思路對自然博物館的教育資源進行梳理;項目思路項目參加人

北京市育才中學陳宏程老師北京市育才中學初一五班學生西城區(qū)奮斗小學李瑩老師西城區(qū)奮斗小學五年級學生北京師范大學“科技館進校園”項目專家組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技館進校園”專家團隊項目參加人

根據中小學生接受能力的差別,分別提出了中學組“生物課開在博物館”和小學組“有趣的一堂科學課”兩個活動方案。

根據中小學生接受能力的差別,分別提出了中學組“生物課開在生物課開在自然博物館中學組生物課開在自然博物館通過前期討論、各位專家針對自己將要為學生開展的探究性學習內容作了推薦性的專題報告。同學們根據專家的報告和自己的興趣,選擇了跟隨不同的專家開展探究性學習,形成了五個興趣探究小組。

“恐龍世界”探究小組“我的植物世界”探究小組“昆蟲世界”探究小組

“走進DNA的世界”探究小組

“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探究小組

通過前期討論、各位專家針對自己將要為學生開展的探究性學習內容2008年工作情況在07年活動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方案:活動時間:根據活動需要由原來的每周一學時修改為隔一周上兩學時;活動形式:講座、動手、討論、野外考察;活動地點:以博物館展廳為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每個研究小組專家都制定出了詳細的工作計劃。2008年工作情況在07年活動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方案:節(jié)次活動內容3.6地質歷史串講1(熟悉地質年代表,前古生代)地質歷史串講2(古生代,二疊紀生命打滅絕)3.20地質歷史串講3(中生代,新生代)4.3教你做模型(小實驗)4.17學習羅盤、坐標紙的使用(繪制古生物廳平面圖)5.1恐龍足跡初步;恐龍足跡研究方法。(ppt)5.15地層劃分(重點介紹組的知識);介紹熱河生物群5.29赤城野外考察恐龍足跡,北京郊區(qū)寒武紀底界6.12恐龍分類及各類型特征;恐龍身上特殊構造的功能.(ppt)6.26恐龍骨骼識別(了解恐龍骨架結構,識別各種骨骼及位置);恐龍與鳥的關系及鳥類起源??疾靸让晒哦跬锌艘巴饪铸堊阚E考察,采集三葉蟲化石??铸埵澜缣骄啃〗M工作計劃節(jié)次活動內容3.6地質歷史串講1(熟悉地質年代表,前古生講解恐龍化石知識化石組裝前準備組裝恐龍化石

野外考察探路

恐龍?zhí)骄啃〗M活動講解恐龍化石知識化石組裝前準備組裝恐龍化石野外考察探路恐制作蝴蝶標本昆蟲探究小組活動展示蝴蝶標本捕捉昆蟲樣品展示蝴蝶樣品制作蝴蝶標本昆蟲探究小組活動展示蝴蝶標本捕捉昆蟲樣品展示蝴蝶了解分子模型組裝分子模型與老師探討與德國志愿者在一起

分子探究小組活動了解分子模型組裝分子模型與老師探討與德國志愿者在一起分子保護地球家園探究小組活動生物入侵試驗準備種子

生物入侵試驗準備試驗區(qū)

生物入侵試驗播種學生上交的“恐龍”方面的作業(yè)

與學生討論作業(yè)

保護地球家園探究小組活動生物入侵試驗準備種子生物入侵試驗

為了讓學生親自感受科學研究的環(huán)境與過程、體驗科學家的工作狀態(tài)、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我館于2008年7月13-18日組織館內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生態(tài)學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專家、北京育才學校生物教師和參與本項目的初一年級26名學生赴內蒙古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野外科學考察活動。內蒙古野外科學考察活動 為了讓學生親自感受科學研究的環(huán)境與過程、體驗科學家的工作狀本次考察活動主要包括:

中國科學院鄂爾多斯沙地草地生態(tài)研究站進行生物多樣性測量工作;鄂爾多斯鄂托克旗進行恐龍腳印的野外實地測量工作;進行三葉蟲化石、狼鰭魚化石的采集工作。本次考察活動主要包括:中國科學院鄂爾多斯沙地草地生態(tài)研究站沙地草原生物多樣性實地測量專家講解生物多樣性測量生物多樣性實地測量學習生物多樣性記錄方法沙地草原生物多樣性實地測量專家講解生物多樣性測量生物多樣性實恐龍腳印實地測量羅盤找“北”實地采集恐龍腳印數據學習野外繪圖方法恐龍腳印實地測量羅盤找“北”實地采集恐龍腳印數據學習野外繪圖三葉蟲化石采集化石采集現(xiàn)場學生展示采集到的化石鑒定采集到的化石類型三葉蟲化石采集化石采集現(xiàn)場學生展示采集到的化石鑒定采集到的化08年下半年工作情況

博物館專家繼續(xù)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此外博物館三名專家將為同學們進行以下三方面的專題報告,便于學生對近期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如何進行科學選題”-馬清溫研究員

“如何開展科學實驗,進行實驗記錄”-李竹副研究員

“如何進行科學論文的撰寫”-李建軍研究員08年下半年工作情況 博物館專家繼續(xù)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此外博物館五位專家分別從古生物學、植物學、昆蟲學、分子學、生態(tài)學的角度,協(xié)助育才學校陳宏程老師在博物館開展了“脊椎動物有性繁殖”課程,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了解動物有性繁殖在不同生物學領域的相關知識。 此外博物館五位專家分別從古生物學、植物學、昆蟲一堂有趣的科學課

小學組一堂有趣的科學課

—小學組一節(jié)有趣的科學課

由一線科學課教師(奮斗小學李瑩老師)依據博物館特點、學校課程及教師需求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提出建議,博物館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內容,最終形成了以一節(jié)課內容為載體,探索如何利用館內資源,服務學??茖W教育的項目方案。

一節(jié)有趣的科學課由一線科學課教師(奮斗小學李瑩討論、確定主題,完善課程設計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討論、確定主題,完善課程設計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昆蟲口器和食物之間的關系—王珊植物種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楊躍玲動物行走方式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應鶯恐龍滅絕與環(huán)境變化—李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跟隨不同老師,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昆蟲口器和食物之間的關系—王珊學校試講,進一步完善課件學校試講,進一步完善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課件活動宣傳本項目開展以來,科學時報、中國教育報、大眾科技報等媒體分別對活動進行了報道;我館工作人員撰寫了5篇科普教育理論文章,(已發(fā)表3篇,待發(fā)表2篇)?;顒有麄鞅卷椖块_展以來,科學時報、中國教育報、大眾科技報等媒舉辦活動心得充分利用了博物館的資源(展覽資源+專家資源)為中小學科技教育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初步探索出了館校合作共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新途徑;加強了與其他博物館的合作,為今后共同舉辦科普教育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教育部門合作,進一步提高了我們舉辦校外教育活動的實力。舉辦活動心得充分利用了博物館的資源(展覽資源+專家資源)為中不足之處博物館專業(yè)人員缺少授課經驗、對青少年認知特點的了解;公益性活動與經營性活動之間的矛盾;五十年的老館,科技教育活動空間不足。不足之處博物館專業(yè)人員缺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