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10.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并序積累?文化傳承與理解探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延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夯基提能作業(yè)預習?語言建構與運用附:【譯注?古今對譯】賞讀?引入研習情境學習目標1.語言建構與運用:在已有文言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明確文體特色。2.文化傳承與理解:了解造成魏晉名士寄情山水等行為背后的社會原因,進而認識王羲之、陶淵明能夠掙脫時代拘囿,對不良思想進行反思的積極意義之所在,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3.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明確作者情感變化過程,體會作者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人生哲理。4.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會融多種表達方式于一體的行文藝術,賞析情與景的關系,明確作者情感與寫作意圖。學習情境蘭亭,山清水秀、風景幽雅,是當時名流雅士時常集會的地方。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修禊之禮,舉行過一次盛大的風雅集會,參加的名士,有“東山再起”的司徒謝安、“擲地作金石聲”的辭賦家孫綽,潛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當時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詩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將諸名爵的詩作一一記錄集結成集,是為《蘭亭集》,并為此集作序一篇,這就是《蘭亭集序》。
學習情境陶淵明29歲出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幾次做官,都不過是祭酒、參軍一類的小官,不僅濟世的抱負無從施展,而且必須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恥辱,因而屢屢辭官回鄉(xiāng)。公元405年秋天,由于叔父陶夔的引薦,他被用為彭澤令,在官80余日,逢郡遣督郵至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迎,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奔慈战饩R去職,結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堅決走上了歸隱的道路?!稓w去來兮辭》
就是一篇他結束仕途生活的宣言書。賞讀?引入研習情境蘭亭序周杰倫作曲,方文山填詞蘭亭臨帖/行書如行云流水/月下門推/心細如你腳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真跡絕/真心能給誰/牧笛橫吹/黃酒小菜又幾碟/夕陽余暉/如你的羞怯似醉/摹本易寫/而墨香不退與你同留余味/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誰/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懸筆一絕/那岸邊浪千疊/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而我獨缺/你一生的了解/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手書無愧/無懼人間是非/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賞析】一邊看著《蘭亭序》的MV,一邊聽著這首歌,令人回味無窮。能夠拿“蘭亭臨帖,行書如行云流水”的摹本拓字典故,來與“雨打蕉葉,又瀟瀟了幾夜,我等春雷,來提醒你愛誰”之心事密縫加以結合,已然是詞作者的一絕。而“無關風月,我題序等你回……情字何解?怎落筆都不對,而我獨缺你一生的了解”居然與“墨香不退與你共留余味”的意境相吻合,令人拍案叫絕。這首歌詞韻味悠長,令人品味再三。周杰倫以京劇小旦吊嗓子的方式重唱一遍副歌,頗有劇中劇的感覺,更增添了《蘭亭序》的古典美。歸園田居(其二)陶淵明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炙敝粒懵渫菝??!举p析】本篇是
《歸園田居》
第二首,先是從正面寫“靜”。生活在偏僻的鄉(xiāng)村,極少有世俗的交際應酬,也極少有車馬貴客造訪。不過,柴門也有敞開之時,詩人“時復墟曲人,披草共來往”,常與鄉(xiāng)鄰們共話桑麻。然而在詩人看來,與純樸的農(nóng)民披草來往,不是世俗的“人事”;共話桑麻,也不是
“雜言”。與充滿機巧虛偽的官場相比,這里別有洞天。——這是以外在的“動”寫出內(nèi)在的“靜”。鄉(xiāng)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樂悲歡?!吧B槿找验L,我土日已廣”,令人喜悅;同時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這一喜一懼,并非“塵想”雜念。相反,這單純的喜懼表示著鄉(xiāng)居勞作使詩人的心靈明凈了,感情淳樸了?!@是以心之“動”來進一步展示心之“靜”。詩人或從正面說,或從旁說,讓讀者去領略鄉(xiāng)村的幽靜和自己心境的恬靜。元好問曾說:“此翁豈作詩,直寫胸中天?!痹娙嗽谶@里正是描繪了一個寧靜、純美的天地。預習?語言建構與運用1.作者作品千古書圣——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字逸少,祖籍瑯玡(lánɡyá)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會(kuài)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東晉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出生于兩晉門閥世家,歷任秘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等,后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世稱“王右軍”。課前預習王羲之七歲就擅長書法,十二歲時得其父所藏之書《筆法》,又從衛(wèi)夫人學書,融匯古今,獨創(chuàng)一家。他完成了中國書法由古體的篆、隸向今體的楷、行、草的轉變,開創(chuàng)了遒美俊健的書風,框定了此后數(shù)千年中國書法的大致面貌,被后人尊為“書圣”。時人稱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其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二王”。王羲之在詩文創(chuàng)作上也有獨到之處,其文用筆洗練,不尚辭藻而多情致。主要作品有《王右軍集》《蘭亭集序》。[《蘭亭集序》評價]此文一意反復生死之事甚疾,現(xiàn)前好景可念,更不許順口說有妙理妙語,真古今第一情種也?!濉そ鹗@雅人深致,玩其抑揚之趣?!濉だ钫茁逋ㄆ墼谒郎?。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jīng)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病。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豆盼挠^止》非止序禊事也,序詩意也。修短死生,皆一時詩意所感,故其言如此。筆情絕俗,高出選體?!濉て制瘕堃蛴窝缰畼?,寫人生死之可悲,則蘭亭一會,固未可等諸尋常小集。而排斥當日競尚清談;傾惑朝廷者之意,亦寓言下。林西仲謂古人游覽之文,亦不茍作如此。信非誣也。至其文情之高曠,文致之輕松,更難備述。——清·余誠隱逸詩人——陶淵明陶淵明(約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也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辭賦家、散文家。他出身于沒落的仕宦家庭,出任過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后任彭澤令。因厭惡官場黑暗,棄官隱居,躬耕田園。直到晚年,仍不改初衷,最終在貧病交迫中死去。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后世稱為“田園詩人之祖”“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他的作品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nóng)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寄寓著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陶淵明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遠。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摯自然,意境優(yōu)美,情致悠然沖淡。代表作有詩歌《歸園田居》五首、《飲酒》二十首,散文《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辭賦《歸去來兮辭并序》等。[作者評價]居備勤儉,躬兼貧病。人否其憂,孑然其命。隱約就閑,遷延辭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铣巍ゎ佈又短蔗缡空C》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铣骸な捊y(tǒng)《陶淵明傳》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世嘆其質直?!铣巍ょ妿V《詩品》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啤だ畎住毒湃盏巧健肺崤c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巍ぬK軾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稹ぴ脝枴墩撛娙住て渌摹诽站腹?jié)詩,如展禽仕魯,三仕三止,處之沖然,出言制行,不求甚異于俗,而動合于道,蓋和而節(jié),質而文,風雅之亞也?!鳌に五ァ额}張泐和陶詩》淵明在情感生活上經(jīng)過極端底苦悶,達到極端底和諧肅穆。——現(xiàn)當代·朱光潛《陶淵明》2.探尋背景《蘭亭集序》《晉書·王羲之傳》說:“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王羲之與朋友們徜徉于會稽的名山秀水之間,詩酒風流,逍遙度日。其中最有名的一次聚會,便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的蘭亭之會。聚會源于古代三月上巳日的“修禊(xì)”這一習俗。此次聚會名流薈萃,規(guī)模宏大,與會者多達41人。為了增加趣味,采取流觴賦詩的方法,流觴所至,即席賦詩。共成詩37首,編為《蘭亭集》,王羲之當場揮毫作《蘭亭集序》。兩晉時期,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互相傾軋、殘殺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以致“魏晉……名士少有全者”。所以士大夫們普遍崇尚老莊之學,追求清靜無為、自由放任的生活。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則表述了不同于老莊思想的人生觀。在王羲之看來,“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對生的執(zhí)著、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這就徹底否定了老莊“齊生死”的觀點?!稓w去來兮辭(并序)》《歸去來兮辭(并序)》作于東晉義熙元年(405),其時陶淵明出任彭澤令。陶淵明二十九歲出仕,一直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終于在東晉義熙元年(405)十一月辭去彭澤令。這篇文章就是其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全文分“序”和“辭”兩部分,序文交代了本文的寫作時間和背景,敘述了作者就職的經(jīng)過和辭官的原因;“辭”部分則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愉快的心情和歸田后的樂趣。一、重要字音瑯玡(
lánɡyá
) 癸(
ɡuǐ
)丑會稽(
kuàijī
) 修禊(
xì
)激湍(
tuān
) 流觴(
shānɡ
)騁(
chěnɡ
)懷
悟(
wù
)言放浪形骸(
hái
) 趣(
qǔ
)舍萬殊若合一契(
qì
) 臨文嗟悼(
jiēdào
)基礎梳理彭殤(
shānɡ
) 靡(
mǐ
)途憚(
dàn
) 歟(
yú
)稔(
rěn
) 田園將蕪(
wú
)輕飏(
yánɡ
) 熹(
xī
)微壺觴(
shānɡ
) 眄(
miǎn
)流憩(
qì
) 矯(
jiǎo
)首出岫(
xiù
) 景翳(
yì
)翳盤桓(
huán
) 西疇(
chóu
)棹(
zhào
) 窈窕(
yǎotiǎo
)壑(
hè
) 耘耔(
zǐ
)東皋(
ɡāo
) 舒嘯(
xiào
)二、通假釋義悟言一室之內(nèi)(
“悟”同“晤”,面對)雖趣舍萬殊(
“趣”同“取”,取得)三、古今異義俯察品類之盛(古義:自然界的萬物。今義:種類。)或取諸懷抱(古義:心懷。今義:抱在懷里;胸前;心里存有。)嘗從人事(古義:指做官。今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配、獎懲等工作。)幼稚盈室(古義:小孩。今義:年紀??;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jīng)驗。)于是悵然慷慨(古義:感嘆。今義:充滿正氣,情緒激昂;大方,不吝惜。)悅親戚之情話(古義:內(nèi)外親屬,父母為“親”,與父母有關的親屬為“戚”。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tǒng)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四、一詞多義1.極足以極視聽之娛(動詞,窮盡)登峰造極(名詞,極點)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動詞,至、到達)伏尸而哭,極哀(副詞,非常,十分)2.是是日也,天朗氣清(代詞,這)定國是詔(名詞,與“國”連用,指國家大事,大政方針)唯利是圖(助詞,常與“唯”搭配,使賓語提前)3.修茂林修竹(形容詞,高)況修短隨化(形容詞,長,這里指壽命長)乃重修岳陽樓(動詞,修建)修守戰(zhàn)之具(動詞,修造)4.致其致一也(名詞,意態(tài),情趣)聽婦前致詞(動詞,表達)何意致不厚(動詞,招致、招來)無從致書以觀(動詞,得到)5.期終期于盡(動詞,至,及)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名詞,讀jī,一周年)君與家君期日中(動詞,約定)良馬期乎千里(動詞,期望)6.畢群賢畢至(副詞,全、都)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動詞,完畢,結束)吾與汝畢力平險(副詞,盡、全)7.以引以為流觴曲水(介詞,把)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介詞,因)家叔以余貧苦(介詞,因為)引壺觴以自酌(連詞,表目的,來)請息交以絕游(連詞,表并列)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8.雖雖無絲竹管弦之盛(連詞,雖然)雖世殊事異(連詞,縱使)9.之及其所之既倦(動詞,求得)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代詞,它,指“向之所欣……已為陳跡”
)足以極視聽之娛(結構助詞,
的)不知老之將至(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求之靡途(代詞,代“為長吏”
)悟已往之不諫(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悅親戚之情話(結構助詞,的)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動詞,到……去,往)10.策策扶老以流憩(動詞,拄著)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名詞,馬鞭子)蒙故業(yè),因遺策(名詞,策略,政策)退而論書策(名詞,古代寫字用的簡牘)策勛十二轉(動詞,記錄)11.引引壺觴以自酌(動詞,舉起、端起)引以為流觴曲水(動詞,疏導使流)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動詞,牽,拉)引趙使者藺相如(動詞,延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動詞,引用,援引)12.委曷不委心任去留(動詞,隨從、順從)如土委地(動詞,散落,卸落)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動詞,托付)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動詞,舍棄)13.懷懷良辰以孤往(動詞,留戀、愛惜)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動詞,懷念,想念)感君區(qū)區(qū)懷(名詞,心情)汝姊在吾懷(名詞,懷里)懷其璧,從徑道亡(動詞,懷藏)14.而覺今是而昨非(連詞,表并列)門雖設而常關(連詞,表轉折)鳥倦飛而知還(連詞,表順承)泉涓涓而始流(連詞,表修飾)五、其他重要實詞和虛詞少長咸集(副詞,全,都)夫人之相與(動詞,交往)或因寄所托(介詞,依,隨著)不能喻之于懷(動詞,明白。一說是消解、釋懷的意思)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副詞,乃)恨晨光之熹微(動詞,怨恨)景翳翳以將入(名詞,日光)善萬物之得時(動詞,羨慕)帝鄉(xiāng)不可期(動詞,期求)會有四方之事(副詞,恰逢)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副詞,不久)復駕言兮焉求(助詞,無實義)感吾生之行休(副詞,將要)聊乘化以歸盡(副詞,姑且)六、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映帶左右(名詞用作動詞,圍繞)一觴一詠(名詞用作動詞,喝酒)園日涉以成趣(名詞作狀語,每天)策扶老以流憩(名詞用作動詞,拄著)或棹孤舟(名詞用作動詞,用槳劃)樂琴書以消憂(名詞用作動詞,彈琴)(名詞用作動詞,讀書)2.動詞的活用引以為流觴曲水(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流)所以游目騁懷(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放縱)(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開暢、舒展)3.形容詞的活用少長咸集(形容詞用作名詞,年輕的人)(形容詞用作名詞,年長的人)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形容詞用作名詞,盛況)死生亦大矣(形容詞用作名詞,大事)齊彭殤為妄作(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把……看作相等)眄庭柯以怡顏(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詞用作名詞,傲世的情懷)4.數(shù)詞的活用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數(shù)詞的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七、文言句式1.判斷句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為”表判斷)其致一也(
“也”表判斷)死生亦大矣(無標識判斷句)2.定語后置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宇宙之大”的正常語序為“大之宇宙”,“品類之盛”的正常語序為“盛之品類”;“之”是定語后置的標志)3.狀語后置句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正常語序為“于會稽山陰之蘭亭會”
)當其欣于所遇(正常語序為“當其于所遇欣”
)不能喻之于懷(正常語序為“不能于懷喻之”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正常語序為“尋程氏妹于武昌喪”
)問征夫以前路(正常語序為“以前路問征夫”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正常語序為“農(nóng)人以春及告余”
)將有事于西疇(正常語序為“將于西疇有事”
)4.省略句映帶左右(
“帶”后省略介詞“于”
)引以為流觴曲水(
“引”和“以”后省略賓語“之”
)悟言一室之內(nèi)(
“言”后省略介詞“于”
)情在駿奔(句首省略主語“余”
)稚子候門(
“候”后省略介詞“于”
)5.被動句遂見用于小邑(
“見”表被動)既自以心為形役(
“為”表被動)6.賓語前置句皆口腹自役(
“自役”即“役自”
)復駕言兮焉求(
“焉求”即“求焉”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胡為”即“為胡”,“何之”即“之何”
)樂夫天命復奚疑(
“奚疑”即“疑奚”
)八、文化常識1.年號:封建帝王紀年的名稱。年號是從漢武帝開始有的。新君即位,一般要改變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可多次改元。明、清兩代,新君即位改元后,不再改元,因而皇帝便可用年號稱之,如“康熙”是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本文中的“永和”就是東晉穆帝的年號。2.干支紀年:干支紀年就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搭配組合成六十個單位,稱為六十甲子。一個周期為六十年,循環(huán)不已,周而復始。其缺點是易重復,不易辨識久遠的具體年代。本文中的“癸丑”用的就是干支紀年法。3.暮春:陰歷三月,春季的最后一個月,也稱“季春”。古人按農(nóng)歷,把一年十二個月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以孟、仲、季表示三個月的順序。如“孟春”,指農(nóng)歷一月。4.修禊:古代民俗,于農(nóng)歷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后始固定為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5.彭殤:彭,即彭祖,傳說他曾活到八百歲;殤,未成年而死去的人。6.仲秋: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來表示長幼之序,如伯夷、仲尼(孔子的字)、叔齊。后來孟、仲、季引申表示每季月份的順序,分別與每一季中的三個月相配。所以,仲秋即農(nóng)歷八月。7.三徑:古代隱士住處的代稱。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后,在院中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8.帝鄉(xiāng):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謂仙境。9.長吏:指縣丞、縣尉,是縣吏中職位較高的官吏?!稘h書·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狈e累?文化傳承與理解
序《蘭亭集序》是一篇序言?!靶蜓浴焙喎Q“序”,也叫前言,屬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薦、介紹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目的、寫作過程、主要內(nèi)容或說明一些同書本有關的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往往還有一些評價性的內(nèi)容。不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都有“序”。有的近似論說文,如《史記》中的書、表、傳的序,都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總結歷史教訓,表達作者的見解和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還有描述文人雅集的《蘭亭集序》、記述高閣盛宴的《滕王閣序》、交代寫作因由的《〈吶喊〉自序》等。除了為文章、著作所寫的序外,還有如《送孟東野序》《送薛存義之任序》《送東陽馬生序》的贈序,內(nèi)容多為述交游、道惜別、致愿望,有時也諄諄教誨,以求有益于對方。辭辭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靈活的古體韻文。篇幅長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體上以四句為一小節(jié),兩句為一組;以四言和六言為主,間有長短句。在整齊之中有參差,錯落有致,韻腳的轉換、押韻的方式靈活而富于變化。戰(zhàn)國后期,楚國詩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運用楚地方言,創(chuàng)造出來了一種新詩體,新詩體內(nèi)容跟楚地的社會生活、山川風物有關,故稱“楚辭”。楚辭以六字句為主,好用語氣詞“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內(nèi)),虛詞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計在字數(shù)之內(nèi),每句三拍。例如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了西漢,在辭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賦這類新文體。漢代常把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但二者仍有顯著的區(qū)別。其相似之處在于二者都注重文采,講究鋪排,善于用典,但賦的句式進一步散文化,常用關聯(lián)詞語,長短句明顯增多。在內(nèi)容上,賦以詠物說理為主,而辭則重在抒情。陶淵明五次“入出”第一次“入出”:出任江州祭酒。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淵明懷著“大濟蒼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閑居六七年。第二次“入出”:入桓玄軍幕。晉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淵明投入東晉權臣桓玄幕下。隆安五年(401)冬,他借母喪辭職回家。第三次“入出”:入劉裕軍幕。桓玄奪取東晉大權,篡位改國號為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桓平叛。陶淵明投到劉裕幕下任鎮(zhèn)軍參軍,并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但入幕不久,面對劉裕剪除異己等行為,他倍感失望,再次辭職隱居。第四次“入出”:出仕任劉敬宣參軍。義熙元年(405),陶淵明入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下任建威參軍。三月,劉敬宣辭官,他亦去職。第五次“入出”:任彭澤縣令。同年(405)秋,叔父陶夔介紹他任彭澤縣令,陶淵明到任八十余天,碰到潯陽郡派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彼麌@道:“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即日解印綬去職。中國的隱士文化隱士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體是隱士。隱士是怎樣的人物呢?《莊子·繕性》說:“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藏匿)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同‘智’)而不發(fā)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贝笠馐钦f,古人所謂的隱士,并不是自己要有意識地躲起來不讓別人找到,也不是有意識地不發(fā)表言論,更不是有意識地隱藏自己的智慧與才能,而是因為世道不順,為了保全自身,他們只好選擇了隱居的生活方式。若到了有道之世,他們自然會出來大顯身手。這與孔子所說的“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并無二致。中國的士人,當他們處于順境、治世時,就出來做官,積極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抱負,這時他們就是“顯士”;若處于逆境、亂世時,為了自保,他們就隱居避世,成為“隱士”。因此,隱居是古人保全自身的一種方式。春天的雅稱古代將夏歷的正月、二月、三月稱為春。一年之計在于春。在古代春天還有各種各樣的雅稱,這些雅稱從不同角度生動地傳達了人們對于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記載了春天的文化意義。1.三春:古時以夏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詩人孟郊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2.九春:春季三個月共九十天,十天一春,故稱“九春”。阮籍《詠懷》云:“悅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青陽:春天陽光溫和明媚,因此春又有“青陽”之美稱。陳子昂有“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的詩句。4.艷陽:春天風和日麗,陽光燦爛,故又稱“艷陽”。杜甫有詩云:“競將明媚色,偷眼艷陽天?!?.芳春:春天天氣漸暖,百草萌發(fā),萬木滋長,奇花異草斗芳菲,于是春有了“芳春”的雅號。陳子昂有“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的詩句。6.天端:因為“春為四時之始”,春天被前人稱作“天端”,意思是一年天時的初步?!豆騻鳌る[公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毙鞆┦瑁骸疤於?,即春也。”在民間,人們根據(jù)節(jié)氣、農(nóng)事等分別將正月稱為孟春、早春、首春、初春、上春、首陽、元陽、春王、正陽;二月稱為仲春、酣春、大壯、中和、仲陽、陽中;三月稱為季春、暮春、杪春、春杪、晚春、末春等。此外,春天還有“蒼靈”“淑節(jié)”“昭節(jié)”“韻節(jié)”“陽節(jié)”等諸多雅稱。表達歸隱的意象1.式微《詩經(jīng)·邶風》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式:語助詞。微:(日光)衰微,即天黑。大意是“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詩句并不是有疑而問,而是胸中早有定見的故意設問。“式微”一詞逐漸衍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歸隱”意象,如王維《渭川田家》:“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泵虾迫坏摹耙蚓枢l(xiāng)去,遙寄式微吟”等。2.采薇:堅持節(jié)操式的歸隱《史記·伯夷列傳》記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闭f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侍周的故事。后來“采薇”喻隱居不做官。如王績《野望》:“相顧不相識,長歌懷采薇?!币脖憩F(xiàn)堅守節(jié)操,如文天祥《南安軍》:“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事,夢中行采薇。”3.桃源“桃源”一詞出于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后人就多以“桃源”指避世隱居之處。如李白《古風》中的“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弊匀弧疤以础钡淖髡咛諠撘约八脑娋渲邢嚓P的事物也成了隱逸之意象。如高適《封丘作》:“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碧骄?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結構圖示《蘭亭集序》
全文可分前后兩個部分。前一部分記敘了蘭亭集會,作者通過富有詩情畫意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生之歡樂。后一部分筆鋒一轉,變?yōu)槭闱?、議論,引發(fā)出對憂樂生死的感慨與思考,闡明了“死生亦大”的觀點。主旨歸納《歸去來兮辭(并序)》
本文敘述了作者棄官歸田時一路上的心情,以及回家后的生活情趣和感受,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對勞動的歌頌,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自由的追求和向往,體現(xiàn)了作者對當時政治,尤其是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否定,反映了作者蔑視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操,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樂天安命”和“委心乘化”的避世思想?!短m亭集序》1.第二段最后一句寫到蘭亭集會“信可樂也”,文中都寫出了哪些“樂”?提示:①名士相聚之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②環(huán)境優(yōu)美之樂: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③氣候宜人之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④相聚狂歡之樂: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任務探究2.從“臨文嗟悼”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提示:作者認為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二者不可等量齊觀,暗含有生之年應做些實事,不宜空談玄理的意味。作者在對莊子哲學虛無主義生死觀的批判中,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眷戀和對生命的熱愛。3.如何理解這篇序言行文的巧妙?提示:作者要寫供后人閱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閱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后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后人也對今人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后之覽者”也會“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聯(lián)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4.對待生死,有人認為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流露出的是消極的態(tài)度,有人則認為是積極的態(tài)度,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請闡明理由。提示:觀點一:消極說作者在寫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后轉入主題,樂極而發(fā)人生之痛與非,雖然否定了老莊哲學“一死生”“齊彭殤”的生死觀,但是作者最終也不免陷入對歲月之短暫、情事之變遷、生死之無常的思索和悲痛之中,顯得有些消極。他悲痛于“老之將至”“情隨事遷”和“死生亦大”。事物有生就有滅,有樂就有悲。事物由生到滅,由樂到悲,其時間短暫,倏忽之間,正如白駒之過隙?!跋蛑?,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笔⒀缛绱嗣篮?,但這景象轉瞬即逝,美好怎能永留人間?所以此時越高興,日后就越覺凄涼?!皼r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在王羲之生活的時代,人們崇尚玄學,認同“一死生”“齊彭殤”,將生和死等同起來,認為長壽和短命是一樣的。王羲之雖然否定了這種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生死觀——“死生亦大”“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但他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因想長壽而服食丹藥,致使晚年體弱多病,未及花甲就撒手人寰。觀點二:積極說王羲之在對“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生命短暫的哀嘆中,懂得了人生要有憂患意識,認為人生在世要揚長避短,在有限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梢赃@樣說,王羲之對流逝的歲月的哀嘆,正是他對人生充滿執(zhí)著的反映,可謂“消極其表,執(zhí)著其里”。他留下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書法藝術寶藏就是這種生命意識的最好見證。王羲之生命意識的具體表現(xiàn),正如阮忠勇在《論王羲之的生命意識》中所言:“癡迷道教,以增加生命的長度;以契闊談宴、詩酒風流等行為,增加生命的密度;希冀建功立業(yè)、人格獨立、精神不朽,以增加生命的亮度?!蓖豸酥畬懽鞔宋囊部梢钥闯蓪ι鼉r值的一種探索和追尋,他希望能為后世留下一點自己的東西,能讓后人“有感于斯文”。5.有人認為王羲之的這篇序是為了批評魏晉名士的虛無思想而作,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請?zhí)骄孔鞔稹L崾荆河^點:東漢末年,社會陷入戰(zhàn)亂之中,南北分裂,生靈涂炭,老莊人生無常、企求解脫的學說走進人們的心靈之中。感嘆人生無常是漢魏以來文學的主旋律。這種時代情緒又因了魏晉文化的主體士族的崛起形成特定的思想體系。當時,對人生苦難的解脫,對逍遙境界的尋求,成了魏晉以來人生哲學的重大課題。因而大部分文人雅士崇尚佛老,談玄之風盛行,務虛不務實,主張消極無為。有的人逃離社會,寄情山水,呼嘯山野;有的人執(zhí)著生死,沉迷于煉丹服藥,希求虛幻的長生;有的人悲觀絕望,終日飲酒仙游,醉生夢死。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社會流行此種生命意識和人生態(tài)度,凡此種人及其行為,常被稱為有名士風度??梢姰敃r社會的整體意識是消極的。王羲之在這篇《蘭亭集序》里,顯然對這種風氣進行了委婉的批評,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明確生老病死是造化使然,并非人所能左右;二是從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出發(fā),否定了“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思想。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能發(fā)出這樣的聲音,確實具有警世作用。從這一點講,將此文看作為批評魏晉名士的虛無思想而作,亦未嘗不可。6.探究本文寫作特色。提示:意自高遠,氣自清貴①立意高遠,風流蘊藉。作者善于以小見大,從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動談到了他的生死觀,并以此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顯得不同凡響。蘭亭的生死之思中,彰顯的是魏晉風流。遇修禊民俗、集群賢少長、樂曲水流觴、暢詩酒雅懷、賞宇宙萬物,這是魏晉風流的儒雅風度、詩意人生的外在呈現(xiàn)。在這些活動中,作者珍視完美的人格,追求自然天真的人格狀態(tài),熱愛自然并且在自然中培養(yǎng)高雅的人生情趣,這是魏晉風度的唯美追求。思死生之大,悲古今情同,顯示了作者輕世俗的得失和人為的禮儀,重生命的體驗與生命的質量。這是魏晉風流中對內(nèi)在生命意義的追索。這種樂痛悲慨、率真性情、追問生命的生活態(tài)度,是魏晉風流曠遠的內(nèi)涵。②文筆洗練,自然有致。兩晉時期,駢儷藻飾之風盛行?!短m亭集序》別開生面,它的語言或駢或散,駢則整齊優(yōu)美,散則錯落有致,駢散間行,各得其長;且不尚華麗辭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筆洗練,自然有致。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短短十六個字就寫出了蘭亭周圍山水之清幽。這種樸素自然的風格與內(nèi)容構成了和諧的統(tǒng)一,所以后人評價這篇文章“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③景、情、理妙合。本文共324字,在短短的篇幅中寫盡了集會的情景之樂、人的死生之思、歷史的循環(huán)之痛。從生命中的極致之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皆備,轉入“興懷”之痛——快樂轉頭空、生命有時盡、死生是大事,再轉入古今相同之悲——死生不可一、古今皆感慨,引發(fā)讀者無盡的思考,文章由景入情入理,一氣呵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稓w去來兮辭并序》1.作者在序文中對他辭官歸隱的原因作了交代,其歸隱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詩人在序文中提到辭官歸隱的原因有四點:一是“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二是“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三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程氏妹喪于武昌,情在駿奔”。奔“程氏妹喪”顯然只是表層原因,結合全文看,另外三點才是陶淵明辭官歸隱的根本原因。在迫于生計步入仕途后,陶淵明發(fā)現(xiàn)出仕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折腰事人、同流合污又違背了自己的本性,這種違背本性導致的心力交瘁遠比忍凍受餓更讓人難以忍受;仕于當時污濁的官場使他感到“深愧平生之志”;而自己“質性自然”又不想強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就只能選擇歸隱躬耕之路,于是借著“程氏妹喪”之機,棄官歸田。2.溫馨的家庭是陶淵明歸隱的保證,而一個美滿的家庭少不了女主人的支撐,你能從陶淵明的描寫中隱見他妻子的身影嗎?提示:“僮仆歡迎,稚子候門”“攜幼入室,有酒盈樽”。由此可見,家人為了迎接陶淵明歸來舉行了一個小小的歡迎儀式,從這番“隆重”歡迎的安排中,我們隱然可見陶淵明妻子的形象。她既是一個理家撫幼、能干賢淑的人,又是一個善解人意、溫柔多情的人。不論陶淵明的辭官歸家會給她帶來什么,她都沒有半句怨言,經(jīng)過一番忙碌,給丈夫準備好了酒,并且斟好了滿滿的一杯,只為給丈夫接風洗塵。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她默默地站在背后,面帶微笑,看著他們。她理解丈夫的心理,看見他眉頭舒展,她自己心里便也感到快慰了。3.請分析一下,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了棄官歸隱之樂?提示:①家園之樂:第2段寫“僮仆歡迎,稚子候門……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家人等候迎接作者的歸來,而后舉家歡慶,其樂融融。②田園之樂:隨后作者將筆鋒從寫居室轉到了寫庭園,甚至到高處、遠處等目光所及之處,精心選取了日涉園、策杖流憩、出岫之云、知還之鳥、撫孤松等幾個畫面,再加上前面的引觴自酌、倚窗寄傲等生活場景,創(chuàng)造出一個安樂閑適的意境。表面寫景,實則抒懷,表現(xiàn)出隱逸生活的無盡樂趣及作者的孤傲堅貞之志。③交往之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痹谶@里,作者可以與親戚們說說心里話,可以彈琴讀書消除憂愁,更令他開心的是一幫農(nóng)民兄弟邀他到田里看看春天的農(nóng)事。寧靜美麗的鄉(xiāng)村,樸實無華的鄉(xiāng)民,這一切怎不讓作者產(chǎn)生“植杖而耘耔”的愿望呢?④出游之樂:作者在農(nóng)事閑暇之余乘興出游。“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可以“窈窕以尋壑”,也可以“崎嶇而經(jīng)丘”,出游途中所見之景,作者都娓娓道來。春意盎然,詩意盎然,趣意也盎然。作者觸景抒懷,流露出及時行樂之意。同時,萬物的生機勃勃和欣欣向榮也讓他感嘆人生的短暫和倏忽即逝。但總的感情基調仍是明快愉悅和樂觀的。4.《歸去來兮辭(并序)》寫到了回家后的種種景物和場景,這些描寫是實寫(眼前之景)還是虛寫(想象之景)?結合“序”文內(nèi)容和寫作背景加以分析。提示:應當為虛寫,為作者想象之景?!靶颉敝姓f,“辭”作于“乙巳歲十一月”,而十一月正值仲冬,作者離職歸田的彭澤,位于江西湖口東,是不可能有“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等景象的?!稗r(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植杖而耘耔”等場景、人事,作者明確說明是“春及”之時的事,與作者寫作該文的時間不符。由此看來,作者所寫回家后的景象,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文章以這種充滿輕快、愉悅、欣喜情調的景象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離開官場、回歸田園的渴望和急切之情。5.探究本文寫作特色。提示:天然真色之美的辭賦①結構安排嚴謹周密。從“辭”的整體結構來看,線索清晰,脈絡分明,思想內(nèi)容的層次不斷遞進,文字前呼后應形成整體。清代余誠在談到本文的結構時說:“開首以田園句挈全篇要領,而下面盡本此書寫,是順提文法。結處以樂天句作全篇結穴。而上面盡照此發(fā)揮,是倒裝文法。然其筆力高超,故無痕跡可尋。”(《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卷七)從具體的句法來看,全文常以四句為一小節(jié),小節(jié)與小節(jié)之間或有承上啟下之意,或兩兩相對,互相呼應,既有一氣呵成之勢,又有回環(huán)往復之姿。首尾貫通,渾然天成。②以畫面的描繪和組接來傳達感情,較少直接抒情,人物的活動和景物構成一幅幅畫面,畫面中的人物是遠離世俗的,是安樂閑適的。這樣,作者創(chuàng)造的意境就更加透徹地闡明了自己的生活理想,更加深入地感染了讀者。這些畫面中有些是具有象征性、暗示性的,除了前面提到的“松菊猶存”“有酒盈樽”“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等,其實“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這樣的句子,也是作者人生歷程的象征。還有一些畫面融入了典故,比如“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楚狂接輿)、“三徑就荒”(蔣詡隱居)、“審容膝之易安”(《韓詩外傳》載北郭先生辭楚王之聘)、“或植杖而耘耔”(荷篠丈人)等。這些典故都與世外高人、隱居高士、遠離塵世、不接世務相關,很好地傳達了作品的主題。③語言流暢清新,音節(jié)鏗鏘,自然成韻。多雙聲詞,疊韻詞,駢句和散句的結合非常自然。文中所用詞語并不華麗,卻能貼切傳神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營造詩一般的意境,“其妙處乃在無一語非真境,而語卻無一字不琢煉”(孫月峰評、閔齊華注《文選》卷十三)。試結合文章內(nèi)容,比較分析《蘭亭集序》《歸去來兮辭(并序)》兩文在思想觀點等方面的異同。(1)相同點:①《蘭亭集序》和《歸去來兮辭(并序)》都體現(xiàn)了在“人的覺醒”和“山水的發(fā)現(xiàn)”的魏晉時代,文士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王羲之和陶淵明都在人生苦短、終必有盡的現(xiàn)實面前有著心靈的悸動和思想的波瀾,都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氣息和衷心的歡愉。整合探究②從人生經(jīng)歷和個人思想來看,他們也有相似之處,他們都曾關注現(xiàn)實,都曾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王羲之對天下大勢、軍務民政的認識,陶淵明說自己少時“猛志逸四?!?《雜詩八首》其五),想要“撫劍獨行游”(《擬古九首》其八)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但他們也從少年時就深受老莊崇尚自然的思想影響,王羲之一見會稽山水就想永居那里,陶淵明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五首》其一)。而十分巧合的是,他們都經(jīng)歷了從“出仕”到“辭官”的過程,最后都在自然田園中“歸盡”。(2)不同點:①就作為人生關鍵的“辭官”而言,王羲之主要是因為官途上的人事矛盾,甚至有“羲之恥為之(王述)下,遣使詣朝廷,求分會稽為越州”(《晉書·王羲之傳》)之事,被動性較強;陶淵明共三次辭官,前兩次的原因分別是“不堪吏職”(蕭統(tǒng)《陶淵明傳》)和“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都是主動辭官,根本原因都在于天性與官場生活相違??梢妰扇穗m都有超塵之想,但超脫程度有所不同。②就對生死的思考而言,王羲之感嘆歡樂的易逝、人生的短暫,對此感到痛苦,想要超越生死而又認識到把生死、壽夭等同起來是一種虛妄。陶淵明則不然,對他來說,盡管“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但重要的是怎樣選擇和利用好這短暫的人生。至于死亡,只是“乘化以歸盡”,“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擬挽歌辭》),他把生命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也就沒有了要汲汲于突破生死的焦慮,減少了對死亡的沉痛之感。③兩篇文章中自然觀的差異。參加雅集的人在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間游目騁懷,感到愉悅,在這里,自然是人的審美對象,雖然能帶來歡樂,但歡樂很快也會逝去。陶淵明則將自然作為自己精神的家園,把自己的生命與自然融為一體。對他來說,自然令他愉悅,但這種愉悅已經(jīng)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審美愉悅,而是一種在自然中反觀自我,蕩滌心胸,感受到“與天地參”的生命的微笑。附:【譯注?古今對譯】延伸?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如何看待生與死?王羲之在本文給我們做了一個深刻的回答。在他看來,對生的執(zhí)著、對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觀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盡頭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世在變遷,歷史在發(fā)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為人生無常,時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時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實,表現(xiàn)了一種積極的、高曠的宇宙情懷,充滿了哲理思辨,從而徹底地否定了老莊的齊生死的觀點,樹立了自己的生命意識——“死生亦大矣”。文筆洗練,文風純正,發(fā)人深省,令人回味。素材提煉素材點金青年英雄獻身譜
秋瑾,25歲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28歲時準備組織反清武裝起義,后被捕,在紹興古軒亭口壯烈犧牲。
夏明翰,20歲參加革命,后被捕,獄中題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8歲他在武漢英勇就義。
向警予,27歲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黨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員,33歲時在漢口被捕,犧牲前在刑場上進行最后一次講演,敵人用手卡她的脖子,用皮帶抽她的雙頰,用東西塞她的嘴。向警予奮力掙脫,高呼口號,英勇就義。
課外鏈接趙一曼,抗日女英雄,18歲參加革命,30歲為掩護同志受傷被俘,她寧死不屈,英勇就義。
羅盛教,在朝鮮戰(zhàn)場上,為救一名落水兒童獻出年輕的生命,時年21歲。
董存瑞,19歲時,舍身炸碉堡。
黃繼光,22歲時,用身體堵住敵人碉堡的槍眼,壯烈犧牲。
邱少云,在朝鮮戰(zhàn)場上,為了潛伏的目標不被暴露,他忍著火燒的劇痛,像一塊巨石那樣一直臥在那里,直至犧牲。時年21歲。你對生和死有著怎樣的看法,結合上面的素材,寫一段文字,500字左右。示例:世人總是要面對死亡的,任何生命都無法抗拒時間的無情吞噬?!八劳觥笔侨绱藦姶蠖豢煽咕?,因而個體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誰都無法回避對死亡的思考。林語堂說“能見到死亡的人也能見到人類喜劇的意識,于是他很迅速地變成詩人了”。王羲之和陶淵明都是這樣的詩人。精彩運用他們深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一個“列敘時人,錄其所述”,唯望“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一個“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忘生死,輕成敗,是基于對生命本質和人生真諦的感悟。因而他們對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從從容容中書寫出生命價值的箴言。
少年聽雨悟陶潛很小的時候不喜歡陶淵明,每逢讀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時候,腦海里總會浮現(xiàn)出一個很滑稽的畫面。那個畫面里是一個駝背的老人,他曾在某個山坡上種了一丘的豆苗,可是六月草兒瘋長,吃了他的莊稼。所以縱使他早出晚歸,鋤地也還算勤奮,村民看見他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地譏諷。在我幼小的認知里,陶淵明是一個連地都種不好的人,一個糟老頭子,窮得叮當響,就像某些村莊里那些老單身漢一樣。美文賞讀再后來讀到的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也逐漸在他的詩句里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挺有情調的人,所以曾經(jīng)刻畫在我的想象空間里的那個糟老頭子被一個挺有氣質白衣飄飄的中年人代替了。但是我還不曾讀懂他詩歌中的味道,覺得他寫的東西都很平淡,就像我們經(jīng)歷的很多個千篇一律柴米油鹽的乏味生活一樣。我覺得我對陶淵明有點感覺是在最近的時候,我在他的詩歌里找到了很多平實但是深入在很多人骨子中的真理。陶淵明的詩歌是適合那些有點經(jīng)歷的人來讀的,這樣的話說出來會讓人生厭,覺得我在故弄玄虛。仿佛很多年前我和外婆一起坐在中秋的瓜架下,看著一輪圓月在縹緲的浮云里穿梭。外婆總是碎碎念地跟我講很多人生的道理,而我并不真正明白外婆的用意,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追問外婆為什么。后來外婆被我問住了,于是她摸著我的頭說,外婆告訴你的這些道理等你長大你就明白了。我討厭外婆那種諱莫如深的語氣,感覺她有點看不起我。但是長大后我逐漸地領悟外婆講過的那些道理,也逐漸明白人生的經(jīng)歷才是一筆重要的財富。就像我到了二十歲就漸漸有些理解陶淵明的詩了。
我覺得20歲對一個男孩來說絕對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20歲之前我們總是無憂無慮的,父母總是為我們撐起一片晴空;20歲之前我們還是一個孩子,做錯的很多事情都會被人原諒。但是從20歲之后一切都開始不同了,一個男孩需要考慮很多現(xiàn)實的問題。20歲之前我的理想是天馬行空的,所謂詩和遠方,幻想自己有一天功成名就、衣冠楚楚。但是20歲的時候我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件事,其實像我們這樣的人,可能終其一生的努力,也不會在歷史的進程里留下什么痕跡。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可能都是普通人,畢業(yè)之后走進大山中的某所小學,或者留在某個縣城里。然后找一個你愛也愛你的人,就是平平淡淡的一生。頂多在乏味的生活之余創(chuàng)造一些溫暖,或者一些驚喜,在沒有天災人禍的日子里也過得快快樂樂、幸幸福福。我曾經(jīng)發(fā)過這樣一條說說,我說:如果有一天我買房了,我一定會買在小城的市中心,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們在大紅傘下吃那種很辣很辣的酸辣面。然后有很多人在評論區(qū)給我評論,他們說一個男孩怎么突然就生了一種小女人式的思想。我沒有回復他們,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回復,其實我也是青春熱血的,也有夢想要走進一個很大很大的城市,然后建功立業(yè),坐在有著落地窗的寫字樓里,透過寫字樓的窗戶,可以看見黃浦江的浪花拍打著江岸。但是只有轟轟烈烈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嗎?曾經(jīng)我也這樣以為。但是20歲之后我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些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也都有自己的幸福。所以當我在20歲的時候讀到陶淵明的“人生歸有道,衣食故其端”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陶淵明真的不是一個仙風道骨的人,他的身上是有煙火氣的啊。20歲的時候突然那么想要獨立,想要不靠父母而養(yǎng)活自己,也想要扛起那些我們應該扛起的責任。這就是“人生歸有道,衣食故其端”啊,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那還談什么理想,談什么詩和遠方。
一直很喜歡讀詞,最喜歡的還是那首蔣捷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蔽仪嗄陼r代讀到的陶淵明不是我幼年時代讀過的,也許我未來讀到的陶淵明又不同于我現(xiàn)在讀到的。但是我20歲時讀到的陶淵明,他是柴米油鹽的陶淵明,他是一個滿身煙火氣、滿生清貧的農(nóng)民。他帶著自己的滿腔傲氣和一身傲骨,經(jīng)歷著生活的酸甜苦辣、五味雜陳,在宏大的生活的泥潭里卑微而又平凡地掙扎著尋找自己的幸福?!军c評】淡淡的香,綿延了千年;濃濃的情,渲染了整個歷史的天空。一朵遲開的花,綻放出一段不了的菊花情緣。一個燦爛的肆意瀟灑的笑臉,為曾經(jīng)爭奇斗艷的百花奪魁賽做個干練的總結。該誰奪魁,嘉賓微笑不語,留個懸念讓歷史揭秘。陶君啊,采菊做茶,釀菊為酒,絲絲花瓣在風中翩翩起舞,遍地的灑脫分明幻作張張懂風通情的瑤琴,眩然奏起心旌搖蕩的菊之歌,響徹歷史的天空。好一首千古絕唱!醉眼迷離中,品詩讀文;恬心淡雅時,飲酒賞菊?!安黄萜萦谪氋v,不汲汲于富貴。”“簞瓢屢空,晏如也?!碧债Y,菊花伴你,南山懂你,于靜謐中寫意人生絕配。“大濟蒼生”的夢寄存在桃花源,留待漁人去搖醒沉睡的世界?!安菔⒍姑缦 保o自己的貧困找個出口,讓枯死的心暫緩滅亡。歷史,需要你未盡的詩行!學習名詞的活用《蘭亭集序》和《歸去來兮辭(并序)》都有一些名詞活用的語法現(xiàn)象。在高考全國卷中,一般不單獨命題,而是與翻譯題融合起來考查,而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卷中,有時會單獨命題考查。學以致用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事文墨久矣
事:從事B.病目眚
?。浩vC.詈不佳
詈:責罵D.令五縣會鞫之
鞫:審訊【解析】B項中的“病”本指不健康的現(xiàn)象。從語境看是眼睛害病,名詞活用為動詞,“病”應譯為“生病,患病”。典例剖析B
①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钣煤蟮囊饬x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只是動作化了。名詞活用為動詞有以下規(guī)律:A.名詞后帶了補語,這個名詞就活用為動詞。如“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禪山記》),句中“舍”后帶的介詞結構“于其址”充當補語,這里的“舍”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筑舍定居”。技法歸納B.幾個名詞連用,如果不構成并列或偏正關系,其中一個名詞?;钣脼閯釉~。如“籍吏民,封府庫”(《鴻門宴》),句中“籍”與后面的名詞“吏民”組成動賓關系,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登記造冊”。C.名詞前如有結構助詞“所”,則一起組成“所”字結構,該名詞活用為動詞。如“置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句中“罾”本來是名詞,意思是“魚網(wǎng)”,與“所”一起組成“所”字結構,活用為動詞,意思是“用網(wǎng)捕”。D.名詞若用在“之、其、爾、汝、我”等代詞前面,則該名詞活用為動詞。如“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句中名詞“名”用在代詞“之”的前面,活用為動詞,意思是“命名”。E.名詞用在“欲”“敢”“未”等能愿動詞或副詞之后,則該名詞可能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句中“刃”用在“欲”之后,活用為動詞,意思是“殺”。②名詞用作狀語A.普通名詞用作狀語名詞直接用于動詞前作狀語,所起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還具有比較濃厚的修辭色彩。常見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a.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如“卒廷見相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句中“廷”用作狀語,意思是“在朝堂上”。b.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jù)、手段或工具。如“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句中“箕畚”本是名詞“竹筐”,這里用作狀語,意思是“用箕畚(裝土石)”。c.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tài)。如“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鴻門宴》),句中“翼”用作狀語,意思是“像翅膀一樣”。d.表示行為的方式或態(tài)度。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鴻門宴》),句中“兄”用作狀語,意思是“像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一樣”。B.時間名詞用作狀語時間名詞用于動詞前作狀語,主要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和頻率、趨勢等。如“朝濟而夕設版焉”(《燭之武退秦師》),句中“朝”“夕”用作狀語,表示動作“濟”“設版”的時間,意思是“在早晨”“到了傍晚”。再如“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捕蛇者說》),句中“歲”用作狀語,表示“賦(征收)”的頻率,意思是“每年”。再如“則劉病日篤”(《陳情表》),句中“日”用作狀語,表示動作的趨勢,意思是“一天天地”。C.方位名詞用作狀語文言文中,方位名詞也可以直接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表示動作的趨向。如“西望夏口,東望武昌”(《赤壁賦》),句中“西”“東”用作狀語,表示動作的趨向,意思是“向西”“向東”。③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既東封鄭”(《燭之武退秦師》),句中“封”,本義為名詞“邊疆”,在這里用作使動詞,意思是“使……成為邊疆”。④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意動詞,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新能源項目安全風險評估與管理服務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版的攝影攝像服務協(xié)議
- 2025版原料藥生產(chǎn)廢棄物處理與環(huán)保設施建設合同2篇
- 2024深圳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
- 2024年私人買賣自住型住宅定金及物業(yè)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4年虛擬現(xiàn)實內(nèi)容創(chuàng)作與分成協(xié)議
- 2024片石石材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合作合同3篇
- 2024模具設計外包合同補充協(xié)議范本3篇
- 2024年設備購銷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療貸款債權轉讓及健康保障協(xié)議3篇
- 幕墻工程材料組織、運輸裝卸和垂直運輸方案
- 灌溉用水循環(huán)利用技術
- 泌尿科一科一品匯報課件
- 2024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職英語高考試卷
- 中國古代文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廣州大學
- 重慶市南岸區(qū)2022-2023學年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
- 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整體式肋梁樓蓋結構-課程設計
- 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檢測地理試題(解析版)
- 《寫字樓招商方案》課件
- 服務器維保應急預案
- 煙花爆竹經(jīng)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