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1.gif)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2.gif)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3.gif)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4.gif)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4809d2854c88bd422895ec8439fa8ab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篇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1
學情分析:
在學習“三位數和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相加”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兩位數和兩位數進位相加,對列豎式進位相加已經有一定的了解。本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和三位數加三位數進位加法,整百整十加整百整十的進位激發(f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教學內容:
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教材第3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2、學會進行驗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驗算的方法。
難點:理解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
教學教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先估一估,再筆算下列各題。
238+91=659+306=
筆算加法時應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
我們學習了不連續(xù)進位的加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部分內容,接著完成有關濕地生物的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例3、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
請看題,說說你知道了什么。(課件出示:教材第38頁例3)
我知道了某濕地有野生植物445種,野生動物298種。
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呢?自己嘗試算一算。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問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誰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求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就是把野生植物的種類數與野生動物的種類數相加,算式是445+298。我們可以用豎式來計算,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結果是:
我們可以用口算,把298看作300,這樣445+300=745;剛才多加了2,所以再減2,745—2=743。
算得對不對呢?你會驗算嗎?
可以交換445和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好,同學們自己試一試,算一算298+445的結果與剛才的結果一樣嗎?
三、知識運用
1、我是小醫(yī)生,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2、找朋友:把和相等的算式連起來。
277+769423+576766+657
521+902125+874358+688
可以根據和的個位進行判斷比較簡便。
3、用豎式計算
69+93=167+78=449+374=
四、總結
今后我們在做練習時,要養(yǎng)成驗算的好習慣呦!
五、作業(yè)
1、用豎式計算。
749+284=479+546=857+396=
627+385=954+288=
2、一個電飯煲295元,一個電餅鐺148元,買一個電飯煲和一個電餅鐺共需要多少錢?
3、三年級同學植樹368棵,四年級同學植樹545棵。三、四年級同學一共植樹多少棵?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有三個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讀書,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試著解決一下。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說一說每步的算理。
4.怎樣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說一說綜合算式中每步運算求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說綜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進而使學生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三、試一試
出示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結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運算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四、本課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3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一、教材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
些感性的經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1課時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內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
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
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
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20xx年的奧運會在哪里舉行嗎?這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也是
全國人民努力的結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
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嗎?大家想和他??
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
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
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
其他同學觀察和發(fā)現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位置與方向
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教學反思】:
第2課時繪制平面圖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例2及練習一第2題。
教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
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繪制平面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教學反思】:
第3課時看簡單的路線圖(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例3及練習一第3、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
3.幫助學生了解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準備:掛圖、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頁例3彩圖。
小明來到了一個陌生的街區(qū),我們來幫小明看看這個街區(qū)有哪些主要建筑物。在這張圖上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問的是你,你能準確的告訴他行走路線嗎?
二、新知探索
1.圖上只標明了北方,其余三個方向你能辨認出來嗎?
2.誰能說說少年宮的位置?體育場的位置呢?
按那個小朋友告訴小明的路線能到達少年宮嗎?你能告訴小明去體育場怎么走
嗎?
3.根據掛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來?
小結:剛才大家說了好多行走路線,我們在為別人指路的時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訴問路人行走的路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5頁“做一做”彩圖。
生說圖上的信息,辨認四個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練習一第3題。
3.練習一第4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擴展延伸
介紹四大發(fā)明的指南針。
板書設計:學看路線圖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說出路線
?教學反思】:
第4課時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內容:教材第8頁例4及練習二第1、2、3、4題。
教學目標: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p>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的意識。
3.在合作、討論中去發(fā)掘知識,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測量精神,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伙伴,天天陪著我們一起學習,它就是我們的課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桌子有多長。(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提問: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課桌有多長呢?
1.估計:讓學生試著估計一下自己的桌子長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劃著估,估好后,舉手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提前有一個不具體的感官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測能力。)
2.測量: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量桌子的長度呢?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課桌有多長。
學生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質疑:為什么測出的桌子長度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同樣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樣長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小結:使用的工具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只有當工具一樣時,結果才會相同??磥?,統(tǒng)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嗎?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同時體會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尺子。
(1)師:尺子有很多種,不止是你們手中用的這種,還有這些。(出示各類尺子,拓寬知識面,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尺子。)而在我們的學習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學生尺。(在黑板上貼出放大的直尺圖。)
(2)觀察、探究:學生尺上有些什么?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結合學生的發(fā)現,講解刻度線、字母cm及其含義、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板書:長度單位——厘米(cm)。)
(3)師:在尺子上找到“0”了嗎?它在什么位置上,誰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還有些數字是什么意思?請找到尺子上從“0~1”這一段,從0~1是幾厘米?
(4)在認識厘米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手比劃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到過什么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中常見物體理解厘米的實際意義,使抽象的單位變得可以體驗。)
(5)認識幾厘米
①數一數:從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3刻度到7刻度是幾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間分別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經驗和認識出發(fā),加入“猜想”這一催化劑,促進學生多角度思維,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誘發(fā)學生的跳躍思維,加快1厘米的認識過程。)
③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多長?
(同桌互評。)
4.量物。
(1)要求學生取出統(tǒng)一物體(學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長邊(正好整數),小組討論試著量,再匯報。面對結果不統(tǒng)一時,大家討論原因。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找一人上臺演示,得出經驗: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線,再看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2)再量這個三角形的一條短邊,不夠整數,全班交流該讀作多少。
討論:離哪個刻度線比較近,大約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課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測量物體,在操作中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找出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發(fā)現與創(chuàng)新。)
三、鞏固練習。
1.估計大約是幾厘米?(如:書的厚度,小棒、鉛筆的長度等。)
2.請幾名同學分別量出這幾種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并注意測量的方法。
3.小組活動,完成第15頁第1--3題,先估計,再測量。
四、總結評價。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你表現得怎樣?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5
課型:新授
教學內容:教材p7及練習二第3、5、6、7、1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一知識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理解倍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學會解答有關倍數是小數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養(yǎng)成認真計算與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運用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正確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正確點出積的小數點;初步理解和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都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都比被乘數大。
教學方法:觀察、分析、比較。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0.9×67×0.081.87×o
0.24×21.4×0.30.12×61.6×54×0.2560×0.5
指名學生口算,然后集體訂正。
2.思考并回答。(1)做小數乘法時,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2)如果積的小數位數不夠,你知道該怎么辦嗎?如:0.02×0.4。
3.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數乘法。(板書課題)
二、情景引入
1.教學例5。師:同學們,你們見過鴕鳥嗎?知道鴕鳥是一種跑得比較快的動物嗎?有一只鴕鳥正在幫助2個小朋友解難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鴕鳥正馱著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兇猛的非洲野狗緊緊追上來了!小朋友說:“哎呀,它追上來了!”鴕鳥說:“別擔心,它追不上我!”
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取信息:
所求問題:(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時)
所需條件:(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時,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1)引導學生理解小數倍數的含義:誰來說一說“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鴕鳥的速度除了有一個非洲野狗那么快,還要快。)
(2)追問提高學習新知的興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們嗎?(非洲野狗追不上鴕鳥。)
②“鴕鳥的最高速度是多少?”該怎樣列式計算呢?(生回答:56×1.3)
③為什么這樣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3)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小結: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
讓學生獨立計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并集體訂正。
(4)指導學生用估算進行驗算:請同學們看這個算式及結果,你認為對嗎?你是怎么驗證的?(板書驗算,完善課題)
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幾種驗算的方法:
①用原式再計算一遍。
②把這個算式的因數交換一下位置,再算一遍。就可知道對與否。
③觀察法:觀察小數位數或第二個因數比1大還是比1小。
④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師小結:不管用哪一種方法來檢驗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喜歡用那一種就用那一種來驗算。
(5)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書上的小朋友算得對嗎?為什么?
生:因為兩個因數中,56是整數,因數1.3中只有1個小數,所以積中小數點的位置點錯了,應該點在2與8之間,即積應為72.8。
師:很好!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每個小朋友都要養(yǎng)成認真做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計算、驗算得出鴕鳥的最高速度是72.8千米/小時,比起非洲野狗的速度怎么樣?非洲野狗能追上鴕鳥嗎?說明剛才我們的想法怎樣?(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由代表發(fā)言,教師點評。)
2.看乘數,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剛才有同學提到56×1.3式子中第二個因數比l大,所以積就比被乘數大,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7頁“做一做”。先讓學生觀察兩道算式中的因數和積,進行判斷,說出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并用自己喜歡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最后集體訂正。
2.練習二第3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題錯在什么地方。
四、課堂小結。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這種關系初步判斷小數乘法的正誤。
作業(yè):5、6、7
課外作業(yè):教材第9頁練習二第10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數的小數倍數是多少及驗算
3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篇6
第一單元時、分、秒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③學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發(fā)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①課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表的計時方法。
③課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⑥感受幾秒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第二課時時間的換算及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yè)生產項目管理與風險控制作業(yè)指導書
- 營銷人的選書與讀書
- 2025年延邊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庫答案
-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口算題100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學期口算練習
- 2025年湖北交通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怎樣考試
- 2025年昆明貨運從業(yè)資格考試技巧
- 電力行業(yè)合作協(xié)議(2篇)
- 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2《分式的乘方》聽評課記錄2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單元優(yōu)化提升鏈接學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
- 2024-2025年中國專網通信行業(yè)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行業(y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范本3篇
- 2024年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醫(yī)院高層次衛(wèi)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西藏事業(yè)單位c類歷年真題
- 2025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春季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開學考試(深圳專用)-2022-2023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精練(牛津深圳版)
- 2025江蘇省全日制勞動合同書范本
- 部編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集體備課(教材解讀)
- 放射科護理常規(guī)
- 儒釋道文化秒解
- 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