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7頁,共7頁電信詐騙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探討TOC\o"1-3"\h\u21142摘要 17936第一章電信詐騙的概念 226760第二章有關電信詐騙行為的立法現(xiàn)狀 216077(一)當前電信詐騙行為適用詐騙罪的立法 29682(二)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理解 3276321.中立行為可以入罪 3158732.該罪成立須遵循共犯從屬性原則 422721第三章電信詐騙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探討 46938(一)電信詐騙中的共同犯罪認定問題 430611.主從犯認定需要進行個案分析 46702.明確“取款人”的刑事責任 512328(二)跨國犯罪問題 5275031.加強國際刑事司法協(xié)作 5175582.解決刑事管轄權的沖突 621527第四章結語 6摘要電信詐騙是一種犯罪行為,是通過現(xiàn)代通信手段,是有著較強的隱藏性和便于避免警察攻擊的特點,它已成為一種集中的國際性的犯罪形式,對于人們的財產安全,帶來了非常嚴重威脅,造成了巨大的社會損失。本次研究首先對電信詐騙的特點進行改善,系統(tǒng)地總結出電信詐騙滋生的原因。進而基于我國立法現(xiàn)狀,對電信詐騙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進行分析。最后,為了打擊電信詐騙這一犯罪行為,提出應在司法上明確共同犯罪中的主從犯認定規(guī)制和幫助取款人的刑事責任。在認定主犯和從犯時,應結合行為人在團伙中的地位,參與時間,分贓情況等因素判斷。在取款人的認定上,若取款人與詐騙團伙在受害人損失財產前有共謀,則成立詐騙罪共犯,而僅在受害人財產損失后才幫助詐騙行為人取款的則應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論處。此外,還應加強國際刑事司法協(xié)作,并透過協(xié)議管轄解決各國之間電信詐騙犯罪的刑事管轄權沖突。本次研究將為我國電信詐騙類案件的治理提供理論支持,強化針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關鍵詞:電信詐騙;幫助取款人;共同犯罪;刑事管轄第一章緒論隨著現(xiàn)代通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詐騙技術與互聯(lián)網、電話等媒體相結合,形成了電信詐騙的犯罪形式。電信詐騙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面對面”詐騙形式,成為當今社會犯罪分子作案的主要手段。根據公安部的數(shù)據,2016年我國發(fā)生的電信詐騙案件超過60萬起。那一年,全國近4.5億人收到了虛假信息,也就是說,全國1/3的人口通過各種渠道收到了虛假信息。與此同時,電信詐騙已發(fā)展成為一種集團犯罪、跨國犯罪,并已成為全球性的大規(guī)模犯罪問題,嚴重危及世界各國人民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這就提出了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處理電信詐騙共同犯罪的問題。由于電信詐騙的類型多種多樣,它們每天都在變化,犯罪集團的角色也多種多樣。因此,在認定共同犯罪時,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此外,由于電信詐騙集團往往居住在國外或在國外設立用于詐騙的網絡服務器,導致了跨國調查取證、逮捕犯罪嫌疑人、追回贓物、協(xié)調各國刑事司法管轄區(qū)等法律問題。本文以具體案例為基礎,對打擊電信犯罪問題進行研究,并根據刑法規(guī)定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減少電信犯罪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第二章有關電信詐騙行為的立法現(xiàn)狀(一)當前電信詐騙行為適用詐騙罪的立法目前,我國有關的電信詐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中以詐騙罪予以譴責和處罰,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騙取大量公私財產的行為。進入新世紀后,電信詐騙進入了爆發(fā)期,我國的立法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2011年《關于辦理刑事詐騙罪案件具體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對詐騙罪中的“數(shù)額較大”、“數(shù)額大”和“數(shù)額極大”的數(shù)額作了具體規(guī)定。該法還規(guī)定,利用欺詐信息、撥打欺詐性電話等技術手段欺騙未指明人員的,技術手段達到一定數(shù)量的,以欺詐未遂論處。這反映了電信欺詐立法的重大突破,該立法促進對欺詐性短信、欺詐性電話和欺詐性電子郵件的發(fā)布者進行更好的定罪,并為試圖實施電信欺詐的人提供了標準。2016年,《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意見》列舉了8種構成共同犯罪的情形。這是對電信詐騙共犯認定的改進,有利于更好地懲治電信詐騙犯罪的整個鏈條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二)電信詐騙的概念電信詐騙是一種以服務提供者身份進行的電子信息服務欺詐行為。與詐騙的傳統(tǒng)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最突出的特點是傳播弄虛作假的信息,在電子傳媒上播放,讓人們上當受騙,從未進行詐取人們的錢財。隨著大家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電信通訊的進步,電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異常的普遍的事情,尤其是互聯(lián)網的飛速前進,這也加強了人們互相之間交換信息的類型方式和手段的現(xiàn)代化。電視、電報、電話和網絡通信,大家用手機和電腦進行網絡通信,這顯然作為現(xiàn)代生活里非常關鍵的一項方式。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盡管通信技術增加了大家互相的信息交流,但這也成為電信詐騙賽來了新的刑事工具,從此電信詐騙的犯罪開始了。(三)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理解電信詐騙犯罪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犯罪分子在犯罪過程中掌握了網絡和通信技術,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犯罪的科技水平很高。例如,手機上大量傳輸信息的設備和互聯(lián)網上更換號碼的軟件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罪犯的“工作”效率,使司法機構更難進行調查。例如,在電信詐騙中,犯罪分子經常使用廉價的VOIP或互聯(lián)網電話。將網絡電話連接到寬帶上,并設置所需的地址號碼后,就可以隨意撥打目標電話號碼。由于無法通過網絡電話查明電話的來源,而且司法機關也很難追查,因此受到詐騙犯的青睞。雖然我國對VOIP電話業(yè)務有嚴格的限制,只能由試點地區(qū)的特定運營商進行管理,但市場上仍存在一些未經相關部門許可的非法電信運營商。他們可以使用軟件更改來電顯示,他們的技術或服務被犯罪分子使用,成為犯罪的工具。這一罪名的確定引起了學術界的討論。有些人認為這是對中立行為的犯罪化。它是否合適,必須加以審查。有人認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等同于資助恐怖活動、幫助組織賣淫等犯罪,其中含有“幫助”等類似詞語,均屬于“不遵循從犯從屬原則的援助行為合法化”。應該批評。對此,筆者有以下概念:1.中立行為可以入罪近年來,學術界關于“幫助糾正行為”的討論較多,尚未形成多數(shù)立場。有學者認為,這是將協(xié)助行為確定為主犯,不再適用刑法對共犯的刑罰。這是因為在這類犯罪中,幫助行為的危害性大于執(zhí)行行為的危害性。也有學者認為,將幫兇的幫助定罪并不會導致幫兇成為罪犯。幫扶犯罪的處罰,不再適用刑法的規(guī)定。在認定規(guī)則上,仍需遵循共犯從犯原則。目前,我國的行為犯罪化立法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不需要遵循共犯從犯原則,如《刑法》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的協(xié)助恐怖活動罪。對這一罪行的定罪只要求罪犯與恐怖主義活動的組織者或肇事者一起行動。為了提供援助,不需要幫助的人必須犯罪。這種救助行為是因為救助對象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特定人群。為了更好地預防這類犯罪,刑法也必須幫助譴責和懲罰這類犯罪。即使被幫助者沒有犯罪,幫助者也可能是主犯。這就是輔助行為不必服從從屬原則的要求。二是遵循從犯從犯原則的要求。例如,《刑法》第107條規(guī)定的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不僅要求“境內外機構、組織和個人”適用資助行為,參考《刑法》個人實施求資助第102條以及103、104、105條,“直接責任人”才能被定罪和懲罰。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是一種典型的共犯,但這種共犯行為的產生必須遵循共犯原則,不能脫離與之相關聯(lián)的具體犯罪。2.該罪成立須遵循共犯從屬性原則共犯從屬性說是“共犯獨立性說”的對稱。西方刑法理論中關于正犯(實行犯)與共犯(教唆犯和幫助犯)關系的一種學說。是一種客觀主義的共犯理論。認為在共同犯罪人中,只有正犯才具有直接實施破壞刑事法律規(guī)范的犯罪行為,其他共同犯罪人都不具有直接破壞法律的行為,所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其他共犯只有從屬于正犯的性質。共犯的成立及可行性,以存在一定的實行行為為必要前提。近年來,學術界關于“幫助糾正行為”的討論較多,尚未形成多數(shù)立場。有學者認為,這是將協(xié)助行為確定為主犯,不再適用刑法對共犯的刑罰。這是因為在這類犯罪中,幫助行為的危害性大于執(zhí)行行為的危害性。也有學者認為,將幫兇的幫助定罪并不會導致幫兇成為罪犯。幫扶犯罪的處罰,不再適用刑法的規(guī)定。在認定規(guī)則上,仍需遵循共犯從犯原則。第三章電信詐騙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探討(一)電信詐騙中的共同犯罪認定問題電信詐騙犯罪的群體特征日益明顯:犯罪團伙成員數(shù)量多,內部結構嚴密,分工明確。這伙人的日常工作包括購買設備;對團伙成員進行技術培訓;向未指定的團體披露欺詐性信息;虛假身份和虛構事實;鼓勵受害者轉移資金;轉賬、記錄等。這導致難以確定一個復雜欺詐集團的不同成員的法律地位,這需要在司法部門加以澄清。1.主從犯認定需要進行個案分析電信詐騙領域的一些群體組織良好,其成員的工作復雜多樣,因此在認定犯罪分子和共犯時,必須將其認定為主要的犯罪分子。但是,罪犯參與電信詐騙的組織、時間和范圍以及參與盜取貨物的具體情況都必須確定。例如,在一個成人詐騙團伙中,可能會有專門的技術培訓人員負責教授詐騙技巧或向團伙新成員應用網絡通信技術。電信詐騙領域的許多犯罪團伙已經被消滅,容易再生和激化。原因是這樣的培訓人員可以幫助犯罪組織迅速建立新的團伙。因此,這類成員對于幫派的擴張極其重要,對社會的危害也更大,因此應將其作為主犯對待。同樣,提供了欺詐計劃的人,成功的關鍵是欺詐,因為它使欺詐過程更復雜,一步一步欺詐的成功的關鍵,并且必須作為主要犯罪者的懲罰。2.明確“取款人”的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如果通訊詐騙被判的話,加害者事先勾結的情況下,不用說是詐騙犯罪的共犯,肯定會被認為是詐騙犯罪的共犯。也就是說,無論是取錢匯款,還是編造事實隱瞞真相,受害者都被誤解,所有權被轉移到處于錯誤狀態(tài)的犯罪人員管理的賬戶。通過這種勾結,各犯罪參與者具有相互鼓勵、支持和合作的精神,提高了結果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所有共犯都應對犯罪后果負責。我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由于轉讓或撤回與詐騙者事先沒有共謀,客觀上在詐騙罪完成后參與詐騙,雖然是事后的幫助行為,只能以隱匿、隱匿犯罪收益罪予以處罰。(二)跨國犯罪問題1.加強國際刑事司法協(xié)作電信詐騙犯罪已經成為跨國犯罪的嚴重形態(tài)。從我國打擊國際電信詐騙的角度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調查和收集跨國犯罪證據一般需要得到有關國家的同意,包括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外交關系。第二,各國的法律制度不同,公民的隱私保護水平也不同,獲取案件信息和收集證據很困難。此外,我國目前只能實施“案件委托處理”,調查結果受到不同國家警察處理案件能力的影響。因此,國際法律下,各國為了犯罪情報的交換的證據和設定通道,確立網絡合作的平臺,對通信欺詐超越國界的共同作戰(zhàn),并收集證據的領域超越國境的應進行合作。提高偵查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根據聯(lián)合國1988年通過的《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公約》中關于協(xié)助研究的規(guī)定,調查跨國界電信欺詐案件,現(xiàn)行的委托辦案方式被各國聯(lián)合辦案方式所取代。2.解決刑事管轄權的沖突在處理跨國犯罪的刑事管轄時,一般遵循屬地管轄、人身管轄和保護原則的順序。各國普遍承認領土管轄是管轄的基本原則。我國刑法規(guī)定,只要是在我國范圍內的犯罪或犯罪結果之一,在我國范圍內即視為犯罪。但是,由于電信詐騙罪可以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實施,從犯罪活動的準備到執(zhí)行,以犯罪活動的發(fā)生地作為管轄地的依據,很容易引起管轄沖突,刑事結果的發(fā)生地應作為司法管轄的依據。雖然電信詐騙團伙有不同的犯罪形式,但一般的流程是:指揮官-詐騙作案者-網絡通信平臺-受害者-轉移和提款-團伙分配贓物。詐騙信息可以在到達受害者之前在不同國家的網絡服務器上流通好幾次,但最終它只會被受害者通過一個國家的終端設備接收。受害者根據詐騙的誤導信息,將貨物轉移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戶。不管行為人是否收到贓款,受害人的損失已經發(fā)生。電信詐騙的事實不是通過整個詐騙過程的完成來確定的,而是通過受害人財產的損失來確定的。因此,詐騙的結束必須是受害人喪失所有權的時候,受害人返還所有權的地方必須是電信詐騙的結果。詐騙信息發(fā)送的地方,網絡信號流經的地方,贓款流入的地方,都是犯罪。第四章結語生活在這個信息社會,面對各種虛假信息,除了提高個人的警惕性外。司法部門需要準確了解現(xiàn)行法律和條例,解決電信詐騙的常見刑事問題,特別是主管和下級之間的區(qū)別以及協(xié)助取款的刑事責任。管轄權沖突的案件,解決這些問題,打擊跨國犯罪,消滅犯罪集團。讓電信詐騙隱形。
參考文獻[1]何錟坡.“零發(fā)案”彰顯反電信詐騙宣傳新成效[N].珠海特區(qū)報,2021-01-18(005).[2]吳迪.遏制“竊聽風云”,保護信息安全的力度亟待加強[N].工人日報,2021-01-06(005).[3]張智強.防治電信詐騙背景下銀行賬戶管理探討[N].滁州日報,2020-12-31(015).[4]李玉婷,李靈芝,許星月,曹麗媛,黎曉鵬.高校本科生“電信詐騙”成因及預防措施研究——以甘肅農業(yè)大學為例[J].法制博覽,2020(36):179-180.[5]武士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電信網絡詐騙風險控制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0(36):55-56.[6]王雅麗.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刑事控制體系構建分析[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20,29(06):42-50.[7]方康瀾.基層公安機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困境與出路——以H省C縣調研情況為樣本[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20,33(06):103-112.[8]羅文華,程家興,尹乾坤,程斌.電信網絡詐騙罪名體系中的證據問題——以7種罪名135個案例為樣本[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20(06):76-82.[9]陳毅,張志揚,劉夢偉.高校師生網絡電信類詐騙案件防范研究[J].法制博覽,2020(33):10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橙子購銷合同
- 買無手續(xù)房屋合同樣本
- 兒童演員簽約合同樣本
- 二零二五版合同變更申請流程
- 二零二五寵物醫(yī)院獸醫(yī)聘用合同全文
- 借款反擔保合同樣本
- 國際貿易實務復習重點
- 二零二五版?zhèn)€人貸款服務合同書
- 2025年纖維紡制線、繩、索、纜項目建議書
- 銷售業(yè)務員兼職合同二零二五年
- 專車接送服務租賃合同
- 華為QSA審核報告
- 鋼筋籠(螺旋箍筋)工程量自動計算表
- 標準入庫授權委托書
- 雅駿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應用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
- 克雅氏病課件
- 馬原第四章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guī)律
- 做自己: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哈爾濱工程大學
- 新音樂初放 學堂樂歌說課課件
- 對外漢語教學法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jié)測試2023年西北師范大學
- 樂泰膠用戶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