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地理計算能力(44張幻燈片)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1頁
專題二-地理計算能力(44張幻燈片)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2頁
專題二-地理計算能力(44張幻燈片)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3頁
專題二-地理計算能力(44張幻燈片)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4頁
專題二-地理計算能力(44張幻燈片)省名師優(yōu)質課賽課獲獎課件市賽課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一等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地理計算能力1/44考情匯報專題二│考情匯報2/44專題備考引擎專題二│考情分析預測3/44專題二│考情分析預測4/44知識網(wǎng)絡構建專題二│知識網(wǎng)絡構建5/44重點關鍵點探究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一百分比尺大小比較與縮放1.百分比尺縮放計算(1)將原百分比尺放大到n倍,則放大后百分比尺為原百分比尺×n。(2)將原百分比尺放大n倍,則放大后百分比尺為原百分比尺×(1+n)。(3)將原百分比尺縮小到1/n,則縮小后百分比尺為原百分比尺×1/n。(4)將原百分比尺縮小1/n,則縮小后百分比尺為原百分比尺×(1-1/n)。6/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2.百分比尺縮放后圖幅面積改變百分比尺放大(或縮小)后圖幅面積倍數(shù),是其百分比尺放大(或縮小)到倍數(shù)平方。3.實地面積計算實地面積=圖上面積÷地圖百分比尺平方。百分比尺大小是按照其比值大小來衡量。判斷百分比尺大小方法以下列圖所表示:7/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例1[·天津卷]某校地理小組學生在濱海公路沿線山坡上,看到了幾千年前形成海浪侵蝕地貌。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在學生繪制該地域由陸到海地形剖面圖中,地形起伏不顯著。為了突出圖中地形起伏,繪圖時應采取做法是()A.百分比尺不變,適當擴大圖幅B.水平百分比尺不變,適當擴大垂直百分比尺C.百分比尺不變,適當縮小圖幅D.垂直百分比尺不變,適當擴大水平百分比尺8/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B【解析】在地形剖面圖中,垂直百分比尺選擇要考慮到地面起伏大小,普通地圖所表示范圍內,實際垂直高度遠小于水平距離,所以,要突出地形起伏,繪圖時應選擇較大垂直百分比尺。【點評】在解答包括百分比尺計算和比較相關題目時,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圖上距離和實地距離單位關系,在進行百分比尺計算時,尤其要注意二者單位統(tǒng)一。二是百分比尺大小與百分比尺分母關系。百分比尺分母越大,百分比尺越小,反之越大,不能把百分比尺大小與百分比尺分母大小等同起來。三是水平百分比尺和垂直百分比尺關系。為了能更加好地顯示地形起伏,普通將垂直百分比尺設置為水平百分比尺5~20倍。垂直百分比尺越大,起伏越顯著,反之不顯著。9/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變式題

阿根廷國土面積約為278萬km2,假如在百分比尺1︰1000000地圖上繪出來時,圖上面積為()A.278cm2B.2780cm2C.27800cm2D.278000cm210/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C【解析】阿根廷國土面積約為278萬km2,即27800000000000000cm2,由圖上面積=實地面積×百分比尺平方可得出阿根廷圖上面積為27800cm2。11/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一點撥】◎探點——百分比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程度,也叫縮尺。公式為:百分比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蛘J知——百分比尺大小直接決定著圖幅大小和表示內容豐富與詳略。判斷距離長短、地形坡度大小、風力強弱等都要注意不一樣幅地圖百分比尺大小;這是高考考查地圖知識常見方式。◎關鍵——利用百分比尺計算公式時,要將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換算成同一單位。12/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二時間計算1.地方時計算某地地方時=已知地地方時±兩地經(jīng)度差(度)×4分鐘(東加西減)。2.已知某地區(qū)時,求另一地區(qū)時所求地域時=已知地域時±兩地時區(qū)差×1小時。正負號選取標準:東加西減(所求地位于已知地東面,取“+”;位于西面,取“-”)。注意事項:計算時采取全天二十四小時制。①若求出時間大于24,則減去二十四小時,日期加一天;若求出時間為負值,則加上二十四小時,日期減一天(日期加減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及閏年等原因)。②若有航程時間,在已算好時間上再加上航行(飛行)時間。13/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3.北京時間和國際標按時間我國東西跨五個時區(qū),為了使用上方便,全國統(tǒng)一采取北京所在東八區(qū)區(qū)時,稱為“北京時間”?!氨本r間”采取是120°E地方時,而不是北京(116°E)地方時,“北京時間”比北京地方時早16分鐘。以0°經(jīng)線地方時作為國際上統(tǒng)一采取標按時間,稱國際標按時間,即格林尼治時間,又稱世界時。國際標按時間慣用于國際協(xié)定、國際通訊、天文觀察和推算以及一些國際性事務中,以取得全球一致性,在航海定位和極地科考中更是廣泛應用。14/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4.晝夜長短與日出日落時刻計算(1)晝夜長短計算①已知晝弧和夜弧所跨經(jīng)度數(shù),求晝長和夜長:晝長(或夜長)=晝弧經(jīng)度數(shù)(或夜弧經(jīng)度數(shù))/15°晝長(或夜長)=24×晝弧長(或夜弧長)/緯線長②已知日出和日落時間(時刻),求晝長和夜長: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12時-日出時刻)×2=(日落時刻-12時)×2夜長=(24時-日落時刻)×2=日出時刻×2③已知晝長二分之一(即半晝長,也就是早晨或下午時段)或者夜長二分之一(即午夜長,也就是上午夜或下午夜時段),求晝長或夜長:晝長=半晝長×2=二十四小時-午夜長×2夜長=午夜長×2=二十四小時-半晝長×215/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④據(jù)另二分之一球同緯度晝長(夜長)確定:某緯度晝(夜)長等于另二分之一球同緯度夜(晝)長。(2)太陽出沒時刻計算①據(jù)晨昏線與當?shù)鼐暰€交點確定:晨線與該緯線交點所在經(jīng)線時間為日出時刻,昏線與該緯線交點所在經(jīng)線時間為日落時刻。②據(jù)晝夜長短確定:日出時刻=12:00-晝長/2=0:00+夜長/2日落時刻=12:00+晝長/2=24:00-夜長/216/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5.不一樣日期在地球上所占百分比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界限有兩條:一條是人為要求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jīng)線),簡稱國際日界限,它在地球上位置是固定不變,實際上,國際日界限并不完全在180°經(jīng)線上,而是稍有波折;另一條則是地方時為0時(或24時)經(jīng)線,即自然日界限,它是由地球自轉而形成日期起點或終點,伴隨地球自轉自東向西移動。自然日界限與人為日界限有可能重合,即180°經(jīng)線地方時為0點時,此時全球同屬一個日期。解答相關某一日期范圍占全球百分比問題,首先要明確地球上實際新一天起點(0時)所在經(jīng)線及其經(jīng)度,然后再計算自該經(jīng)線向東至日界限(180°經(jīng)線)范圍占全球份額(此為新一天在全球所占百分比)。以上計算是地方時,在實際解題中,我們還要考慮區(qū)時問題。17/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例2[·重慶卷]某地北京時間6月22日6時左右日出,13時太陽高度角到達最大,約83°?;卮?1)~(2)題。(1)該地最可能是()A.北京B.沈陽C.成都D.???2)該地當日早晨太陽高度角到達36°時,布宜諾斯艾利斯(西四區(qū))區(qū)時約為()A.6月21日9時B.6月21日21時C.6月22日9時D.6月22日21時18/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1)C(2)B【解析】第(1)題,當北京時間為6月22日13點時,此地太陽高度達最大值83°,即此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為83°,由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可得此地緯度為16°26′N或30°26′N;由北京時間13點時,此地為正午12點可得此地經(jīng)度為105°E。由此得出該城市可能為成都。第(2)題,據(jù)上題可知此地當?shù)貢r間5點日出,到12點太陽高度由0°增大到最大83°需要7個小時左右,大約每小時太陽升高12°,當太陽高度為36°時,應為日出3小時后,即105°E(東七區(qū))地方時為8點,進而可得出西四區(qū)區(qū)時為6月21日21時,故選B項。19/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變式題

下列圖為北半球夏六個月同日甲、乙兩地太陽高度隨時間改變情況,讀圖完成(1)~(2)題。(1)太陽直射點緯度是()A.10°NB.15°NC.20°ND.23.5°S(2)甲、乙兩地最短距離約為()A.2220千米B.4440千米C.6660千米D.8880千米20/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1)C(2)D【解析】第(1)題,由甲圖可知當?shù)匕l(fā)生了極晝,北京時間12時,當?shù)?時太陽高度為10°;正午太陽高度為30°,解出當?shù)匚恢脼?80°N,60°W),直射點緯度為20°N。第(2)題,由乙圖可知乙晝夜平分,因為此時不是二分日,故知乙在赤道;北京時間12時,乙地為午夜,乙地經(jīng)度為60°W,故乙地地理坐標為(0°,60°W)。解出甲乙距離約為8880千米。21/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二點撥】◎時間計算——計算時間首先必須區(qū)分地方時、區(qū)時、國際標按時間和北京時間等時間概念區(qū)分和含義,明確所求點經(jīng)度位置,并在所給條件中找到某一條經(jīng)線經(jīng)度數(shù)和該經(jīng)線時間,然后依據(jù)東加西減方法計算?!驎円归L短計算——明確晝弧和夜弧概念,晝夜長短取決于晝弧和夜弧所對應弧度大小。求某地日出、日落時間關鍵是找到所求點所在緯線與晨線(或昏線)交點,該點地方時即日出(或日落)時間。◎日期百分比——結合自然日界限和人為日界限明確新舊日期范圍是判斷不一樣日期范圍大小關鍵。22/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三等高線圖中“三度”計算1.等高線地形圖上相關高度計算(1)計算兩地間相對高度從等高線上讀出任意兩點海拔高度,就能夠計算這兩點相對高度:H相=H甲-H乙。(2)估算某地形區(qū)相對高度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若某地形區(qū)最小等高線值為H低,最大等高線值為H高,該圖等高距為d,則該地形區(qū)相對高度為:H高-H低<H相<H高-H低+2d。其最大相對高度靠近(H高-H低+2d),最小相對高度靠近(H高-H低)。23/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3)估算陡崖相對高度普通情況下,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點不會有兩個海拔。但在陡崖處,等高線能夠重合。假設陡崖處重合等高線有n條,等高距為d,則陡崖相對高度H取值范圍是:(n-1)d≤H<(n+1)d。(4)估算陡崖絕對高度①陡崖崖頂絕對高度范圍為:H大≤H<H大+d?!癏大”指重合等高線中數(shù)值最大。②陡崖崖底絕對高度范圍為:H?。璬<H≤H小。其中“H小”是指重合等高線中數(shù)值最小。24/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2.等高線地形圖中坡度比較坡度=高差/水平距離=高差/(圖上距離/百分比尺)=高差/圖上距離×百分比尺。3.等高線地形圖中兩地間溫差計算已知某地氣溫和兩地間相對高度H相,依據(jù)氣溫垂直遞減率(0.6℃/100m)能夠計算這兩地間氣溫差異:T差=0.6H相。25/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例3[·課標全國卷]讀圖2-4,完成(1)~(2)題。(1)圖示區(qū)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A.50mB.55mC.60mD.65m(2)在圖示區(qū)域內擬建一座小型水庫,設計壩高約13m。若僅考慮地形因素,最適宜建壩處壩頂長度約()A.15mB.40mC.65mD.90m26/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1)C(2)B【解析】第(1)題,圖中最高處海拔在80~85米之間,最低處海拔在20~25米之間,所以最大高差無限靠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第(2)題,在河流①與②之間等高線最窄處修建大壩,依據(jù)壩高并結合百分比尺可知,壩頂長度約為50米五分之四,所以壩頂長度約為40米。27/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變式題

讀某地等高線圖(等高距:100米),回答(1)~(2)題。(1)P點與Q點之間相對高度可能是()A.190mB.385mC.550mD.632m(2)若P地一觀察者測得當?shù)販囟葹?0℃時,Q地最高溫度是()A.21.8℃B.18.2℃C.23℃D.17℃28/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1)B(2)B【解析】第(1)題,河流發(fā)源于山谷中,所以b高于a,圖中等高距為100米,a、b高度分別為200米、500米,依據(jù)閉合等高線判斷規(guī)律知P、Q高度范圍分別是:100<P<200、500<Q<600,利用交叉相減法能夠計算出P、Q兩地之間相對高度為300<H<500。第(2)題,P、Q最小高差靠近300米,依據(jù)溫度隨海拔遞減規(guī)律可知,Q地最高溫度為20℃-300米×0.6℃/100米=18.2℃。29/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三點撥】◎高度計算——絕對高度相對海平面而言,相對高度是相對某一地點來說,其單位為米、千米等高度單位。計算高度關鍵是對等高線圖判讀熟練程度及相關公式利用?!蚱露扔嬎恪露仁且粋€比值,是坡面垂直高度和水平寬度比,計算關鍵是結合等高線地形圖找準垂直高度和水平寬度,然后進行計算?!驕囟扔嬎恪雀呔€地形圖中溫度計算關鍵是把握氣溫隨海拔垂直改變規(guī)律,熟練利用公式得出正確答案。30/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四人口與城市問題相關計算1.人口問題相關計算(1)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生人口數(shù)與同期人口總數(shù)之比。通慣用千分率(‰)或百分率(%)表示。人口出生率=出生人數(shù)/人口總數(shù)×100%。(2)人口生育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生人口數(shù)與同期育齡婦女總數(shù)之比。通慣用千分率(‰)或百分率(%)表示。生育率=出生人數(shù)/育齡婦女(15~49歲女性)人數(shù)×100%。普通情況下,生育率越高,出生率越高。31/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3)人口死亡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死亡人口數(shù)與同期人口總數(shù)比值。通慣用千分率(‰)或百分率(%)表示。人口死亡率=死亡人數(shù)/人口總數(shù)×100%。(4)人口自然增加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加數(shù)與人口總數(shù)比重,或者說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年凈增人數(shù)與總人數(shù)之比。通慣用千分率(‰)或百分率(%)表示。人口自然增加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某時段末人口數(shù)-該時段初人口數(shù))/該時段初人口數(shù)×100%。32/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5)人口增加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域一定時期內人口改變數(shù)(出生人口、死亡人口、遷移人口)與人口總數(shù)之比。通慣用千分率(‰)或百分率(%)表示。人口增加率=人口自然增加率+人口遷移率(遷入大于遷出為正,遷入小于遷出為負)。人口增加率=(現(xiàn)有些人口-原有些人口)/原有些人口×100%=自然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機械增加率(遷入率-遷出率)。(6)人口密度某地人口與土地面積之比。通慣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人口密度=人口/面積。33/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7)人口算術密度表示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通慣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算術密度=總人口數(shù)/總面積。(8)人口生理密度表示總人口與耕地面積之比。通慣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生理密度=總人口數(shù)/可耕地面積。2.城市問題相關計算(1)城市化水平計算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數(shù)/該地域總人口數(shù)×100%。(2)人均GDP增加率=(某時段末GDP總量-該時段初GDP總量)/該時段初人口總數(shù)。34/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例4[·重慶卷]圖2-6表示—間我國各省(市、區(qū))省際人口遷入率、遷出率(以5年為統(tǒng)計單位,不包含港澳臺地域)。讀圖回答下題。圖中能夠反應省際人口遷移情況是()A.遷入率最大值小于遷出率最大值B.凈遷移率小于-5%省(市、區(qū))多C.凈遷移率大于10%省(市、區(qū))少D.全部省(市、區(qū))遷入率均大于遷出率35/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由圖能夠看出遷入率最大值(18%左右)大于遷出率最大值(6.5%左右),A項錯;凈遷移率=遷入率-遷出率,經(jīng)過計算可知凈遷移率小于-5%省區(qū)應該比較少,C項是正確;由圖中數(shù)據(jù)能夠直接排除D項。36/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變式題

人口增加可分為自然增加和機械增加(人口遷移為主因)兩種方式。讀甲、乙、丙、丁四個城市某年人口改變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若圖中四個城市年初人口規(guī)模相當,人口自然增加率最高是________。乙城市人口增加方式屬于________。(2)四個城市中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高、就業(yè)機會較多是________。簡述判斷理由。37/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1)丙機械增加(2)乙甲、丁為人口凈遷出地,人口規(guī)模在減??;丙人口增加主要靠人口自然增加,且人口遷移目標地為乙;乙人口自然增加為負值,城市規(guī)模擴大靠大量外來人口遷入。【解析】第(1)題,依據(jù)材料中數(shù)據(jù),經(jīng)計算可知丙城市人口自然增加數(shù)是1800,若圖中四個城市年初人口規(guī)模相當,則丙城市人口自然增加率最高。乙城市人口自然增加數(shù)是-1000,但該年遷入人口數(shù)是3500,人口增加為機械增加。第(2)題,經(jīng)濟原因是人口遷移主要原因,乙城市人口遷入數(shù)最多,說明其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就業(yè)機會多。38/44專題二│重點關鍵點探究【探究點四點撥】◎相關人口計算——依據(jù)條件找出新增(或死亡)人口及其原有些人口數(shù)值是基礎,掌握并能利用相關公式進行計算,得出正確結論是關鍵。◎相關密度計算——明確相關人口數(shù)量及所在區(qū)域面積是基礎,掌握并能利用相關公式進行計算,得出正確結論是關鍵。◎相關城市化問題計算——城市化最主要標志是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明確城市化概念是基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