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本單元所選的課文屬于“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研習”學習任務群,本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作品,積累文言文閱讀經(jīng)驗,培養(yǎng)民族審美趣味,增強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認識能力,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屈原列傳》茫茫人世間,生命是大自然最偉大的一件藝術品,縱觀歷史長河,行吟汨羅江畔的詩人那憂思懷國之情,世界音樂史上貝多芬的生命奇跡……無一不為我們奏響著一曲曲永恒的贊歌,于是我們慨嘆,世間短暫的是生命,永恒的也是生命。那么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會怎樣譜寫自己的生命贊歌呢?我們可以從吟唱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一代愛國詩人——屈原身上,收獲很多。《蘇武傳》問一問大漠,對苦難的忍耐能持續(xù)多久?問一問蒼穹,對寂寞的堅守能堅持多長?2000多年前,有位古人用19年大好時光演繹了那份堅守,雖凄婉,卻感動了這片熱土千年,他,就是瀚海青天中守望故國的蘇武。《過秦論》戰(zhàn)國紛爭,群雄逐鹿,秦以邊陲之地,縱橫征伐,一統(tǒng)天下,可謂盛極一時!可是,誰承想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卻短命而亡,亡得那樣迅速,那樣悲慘,又是那樣的神秘,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驚。自古以來,多少有識之士在震驚之余,不懈地探索其迅速崛起而又突然滅亡的原因,以期從秦王朝的盛衰興敗中吸取有益的教訓?!段宕妨婀賯餍颉?/p>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是一句含義深刻的話,大到治理國家,小到個人發(fā)展,這句話都會給人們深刻的啟示。歐陽修這句話,實質(zhì)是在強調(diào),不管環(huán)境多么優(yōu)越,道路多么順暢,人要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居安思危。9屈原列傳課程目標學法指導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知識,如“伐”“見”等實詞和被動句。2.理解屈原的偉大人格和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3.賞析本文夾敘夾議的寫法。1.學會通過教材助讀和課本注釋的內(nèi)容進行自我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2.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注出來,并進行歸納整理。3.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真正做到學始于疑,學貴于疑。課前自主學習[資料助讀]作者簡介司馬遷(約前145或前13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yè),著述歷史。他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妒酚洝繁还J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寫作背景屈原生活的時期,正是楚國由強盛轉向衰亡的時期。當時楚國內(nèi)外都出現(xiàn)了尖銳的矛盾斗爭:內(nèi)有保守派與改革派的斗爭,外有親秦與親齊兩派的斗爭。以楚懷王幼子子蘭等為代表的楚國貴族集團保守墮落,親秦誤國,而屈原主張對內(nèi)立法強國,對外聯(lián)齊抗秦。知識鏈接上古時代的姓和氏上古時代,姓和氏是有區(qū)別的:姓是人出生了就有,用來“別婚姻”的;由于人口繁衍,一個氏族分為若干分支,它們的稱號就是氏,用來“明貴賤”。本文中“楚之同姓”的注釋中的“屈、景、昭”都是氏。有關資料表明,楚王的祖先姓“羋”(mǐ),氏是“熊”,屈原的祖先熊瑕,封于屈地,就以封邑“屈”為氏,屈原擔任的三閭大夫就是管理“屈、景、昭”這三個氏的官職。除了封邑外,氏的來源還有官職(如司馬、尹、史)、職業(yè)(如巫、卜、陶)、居住地(如西門、東郭、百里)、景物(如柳、云、楊)、動物(如馬、牛、熊)、國號(如魯、趙、秦)、祖先的謚號(如文、武、景)、祖先的爵位(如王、侯、公孫)、祖先的字(如孟孫、叔孫、季孫)、祖先的號(如軒轅、高陽)等。[基礎梳理]dákùěrzhuónàotuìjiàochùɡàixījìnbūchuòl(fā)íhuò通假字1.猶離憂也
(
)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
)3.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4.屈平既絀
(
)5.齊與楚從親
(
)6.乃令張儀詳去秦
(
)7.厚幣委質(zhì)事楚
(
)同“罹”,遭受同“旨”,意旨,旨趣同“涅”,染黑同“黜”,指被罷免官職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同“佯”,假裝同“贄”,見面禮古今異義1.愿得張儀而甘心焉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意。愿意;稱心滿意。假話。顛倒是非黑白的議論;無理狡辯。3.眷顧楚國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顏色憔悴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眷戀,思念。關心照顧。臉色。由物體發(fā)射、反射或透過的光波通過視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5.形容枯槁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貌,模樣。對事物的形象或性質(zhì)加以描述。委婉得體。不慌不忙,鎮(zhèn)靜,沉著;(時間或經(jīng)濟)寬裕。一詞多義動詞,記動詞,做記號,做標記名詞,志趣,志向名詞,意愿名詞,學識動詞,聽見動詞,聽說使動用法,使……聽到動詞,知道,懂得名詞,名望,名聲動詞,聞名,著稱動詞,嫉妒使動用法,使……損害動詞,疏遠形容詞,稀疏動詞,分條陳述名詞,大臣給皇帝的奏章、奏議詞類活用1.名詞作狀語(1)其后楚日以削 (
)(2)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
)(3)蟬蛻于濁穢
(
)(4)入則與王圖議國事 (
)(5)出則接遇賓客 (
)一天天地在內(nèi);在外像蟬脫殼那樣在朝堂在外面,對外2.名詞作動詞(1)厚幣委質(zhì)事楚 (
)(2)然皆祖屈原從容辭令 (
)(3)于是懷石 (
)(4)時秦昭王與楚婚 (
)3.動詞作名詞(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
)(2)讒諂之蔽明也 (
)侍奉效法,繼承懷抱,揣著通婚,結為婚姻聽覺,也指判斷、分辨能力說他人壞話以巴結奉承別人的人4.形容詞作名詞(1)蟬蛻于濁穢 (
)(2)舉賢以自佐 (
)(3)邪曲之害公也 (
)(4)方正之不容也 (
)(5)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
)污穢的境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品行不正的人端方正直的人忠誠的人5.形容詞作動詞(1)明道德之廣崇 (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 (
)6.使動用法(1)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
)(2)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
)闡明詆毀使……興盛使……滅亡;使……破敗特殊句式1.判斷句(1)夫天者,人之始也 (
)(2)此不知人之禍也 (
)(3)秦,虎狼之國 (
)2.省略句(1)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 (
)(2)遂絕齊 (
)“……者……也”表判斷“……也”表判斷
無判斷動詞“厚幣”后省略謂語“賂”“絕”后省略“于”3.狀語后置句(1)戰(zhàn)于藍田(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
)4.定語后置句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即“于藍田戰(zhàn)”即“卒使上官大夫于頃襄王短屈原”即“人又誰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者乎”5.賓語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
)6.被動句(1)數(shù)十年,竟為秦所滅 (
)(2)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
)(3)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
)(4)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
)“為……所”表被動“為”表被動“見”“被”表被動“于”表被動即“莫不欲求忠以為自,舉賢以佐自”課堂思考探究[整體感知]結構圖解主旨探微文章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xiàn)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休戚相關,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絀、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來寫:第一部分以評價《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忠君愛國情懷,第三部分以屈原與漁父的對話,來抒發(fā)其矢志不渝的信念,第四部分借司馬遷的評論,從側面贊揚了屈原。[任務探究]任務一理解1.試簡要分析屈原的主要性格特征。【答案】愛國、正直是屈原性格的主要特征。作者在表現(xiàn)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時:①把屈原的個人遭遇同整個楚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說明其遭遇與楚國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②把屈原的“眷顧楚國”同“系心懷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他的“存君興國”的思想,集中表現(xiàn)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屈原的正直集中在他敢于同邪惡勢力抗爭而決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上。“疾”“怨”“刺”“嫉”便是他剛正不阿的斗爭精神的突出表現(xiàn)。2.本文第4~9段,敘述了楚國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一系列失利,這對寫屈原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在這一系列事件中,屈原的活動并不多,但作者所寫的重點仍是屈原,意在揭示屈原被貶黜與楚國一系列失利之間的因果關系,說明屈原對楚國政治、外交、軍事不可缺少的作用,從而歌頌了屈原的遠見卓識、卓越才華。任務二賞析3.屈原與漁父的兩次對話有何作用?蘊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案】(1)第一次對話形象地揭示了屈原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呵逍颜弑厝辉獾蕉蜻\。第二次對話形象地突出了屈原的高貴品質(zhì):寧愿以死來保持高潔志趣,堅持真理,決不同流合污。這兩次對話實際上是富有精辟的人生哲理的議論:既評屈原之志,亦抒太史公之情。(2)蘊含了作者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對屈原的同情惋惜,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4.作者為什么如此推崇屈原?【答案】司馬遷推崇屈原的兩個方面:推崇他正確的政治主張和偉大的人格,推崇他在語言藝術上的高深造詣。司馬遷之所以如此推崇屈原,除了屈原本身具有人格魅力以外,還因為二人的政治遭際和人格品性都有相通之處。在政治上,他們同樣都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受到當權者的無情打擊。從文學藝術上來說,二人都以書言志,發(fā)憤著書。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屈原放逐,著《離騷》?!鼻瓕λ抉R遷的創(chuàng)作有所啟發(fā)和精神鼓勵。任務三探究5.對至死不離楚國的屈原,司馬遷是同情和肯定的,但在最后一段“評議”中,司馬遷又說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諸侯”,如此“何國不容”,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馬遷這種矛盾的說法?【答案】司馬遷的這一矛盾反映了寫史和評史的不同出發(fā)點。寫史,他是從人物的客觀實際出發(fā),屈原所處時代的歷史條件及他在楚國的地位決定了他不可能離開楚國,司馬遷肯定這一點,是尊重客觀事實。而評史則是從作者所處時代的思想高度出發(fā),司馬遷從漢初“大一統(tǒng)”的觀點看待戰(zhàn)國歷史,便覺得屈原事秦事楚都無所謂,重要的是賢才要發(fā)揮作用。[文白對譯]課后鞏固拓展[素材積累]課內(nèi)素材碧血丹心,一心愛國屈原一生經(jīng)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原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居左徒、三閭大夫之職。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楚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屈原與楚國的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遭到小人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平,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與天地比壽,與日月同輝屈原在其作品《涉江》中寫道:“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边@是屈原遭受奸臣讒毀,被楚懷王流放之時,在郁悶憤激之中寫下的詩句。正如司馬遷所說:“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钡?,屈原的高潔之處,在于他無論遭受什么樣的打擊與迫害,總能執(zhí)著地堅持著自己的理想與操守,所以司馬遷深情地贊美道:“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適用話題]“責任”“理想”“執(zhí)著”“直面苦難”“忠誠”“位置與價值”“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等。課外素材讀屈原的名作《離騷》后,有人寫下這樣的詩句:你埋下了一壇老酒/酒壇上的紅紙/沉沉地寫著黑字/——魂/每當?shù)搅算枇_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壇里就溢出葦葉的清香/回蕩起亙古不變的激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幾千年了/喝過這壇酒的人/都醉成了龍的脊梁……是什么使詩人心潮澎湃?是《離騷》的字字泣淚,是屈原的拳拳赤心,是涌動的愛國情,是熾熱的報國心。愛國是一種神圣、深厚、熱烈的情感,它藏于內(nèi)心深處,居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一條紐帶,一聲號令,一個民族挺立的信念,一個國家強盛的基石。它與生命同在,一旦觸動,它便如潮水般洶涌而出,氣勢磅礴。悠悠五千年,無數(shù)仁人志士用鮮血踐行對它的承諾;縱橫九萬里,無數(shù)中華兒女用奮斗詮釋對它的忠誠。愛國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最純潔、最敏銳、最強烈的精神力量,是一個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適用話題]“脊梁”“愛國”“個人與國家”“家國情懷”“責任與擔當”等。[聚焦高考]文言文主觀題答題技巧考點鏈接《屈原列傳》是一篇人物傳記,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多角度地塑造了屈原的人物形象。高考文言文閱讀主觀表達題中對人物的生平事跡及評價的考查,需要考生在閱讀文本時,注重培養(yǎng)相關的思維習慣,掌握解題的思路與方法,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作答。典題在線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房玄齡,齊州臨淄人。開皇中,皆謂隋祚方永,玄齡密白父曰:“上無功德,妄誅殺,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競侈僭,相傾鬩,終當內(nèi)相誅夷。”年十八,舉進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為國器?!碧谝詿趸凸呶急保g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公為秦王,征伐未嘗不從,眾爭取怪珍,玄齡獨收人物致幕府,與諸將密相申結,人人愿盡死力。居府出入十年,軍符府檄,或駐馬即辦,文約理盡,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機識,是宜委任。每為吾兒陳事,千里外猶對面語?!彪[太子將有變,王召以方士服入,夜計事。事平,第功班賞,功第一,食邑千三百戶?;窗餐跎裢ㄔ唬骸傲x師起,臣兵最先至,今玄齡等以刀筆吏居第一,臣所未喻?!钡墼唬骸笆甯副\先至,然未嘗躬行陣勞。今玄齡等有決勝帷幄、定社稷功,此蕭何所以先諸將也。”居宰相積十五年,自以權寵隆極,累表辭位,詔不聽。帝遣使謂曰:“讓,誠美德也。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毋多讓!”會伐遼,留守京師。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憂矣?!毙g數(shù)上書勸帝,愿毋輕敵,久事外夷。晚節(jié)多病,玄齡顧諸子曰:“今天下事無不得,惟討高麗未止,上含怒意決,群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沒地矣!”遂上疏,帝得疏,曰:“是已危懾,尚能憂吾國事乎!”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jié),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治家有法度,??种T子驕侈,乃集古今家誡,書為屏風,令各取一具,曰:“留意于此,足以保躬矣!漢袁氏累葉忠節(jié),吾心所尚,爾宜師之?!?節(jié)選自《新唐書·房玄齡傳》)文中唐太宗兩次把房玄齡比作漢朝名相蕭何,各有怎樣的目的?【答案】第一次是為了突出房玄齡的功績,第二次是為了突出房玄齡的才能,由此可見唐太宗對房玄齡的器重和信任?!緟⒖甲g文】房玄齡,是齊州臨淄縣人。開皇年間,人人都認為隋朝將會長治久安,房玄齡暗自告訴父親說:“皇上本無功德,妄自誅殺大臣,奪取帝位而據(jù)為己有,又不替子孫做長遠打算,混淆嫡庶之位,競崇奢侈之俗,相互傾陷,最終必會內(nèi)部自相誅滅?!笔藲q時,(房玄齡)考中進士。吏部侍郎高孝基以善于識人而知名,說:“我觀察過的人可以說是很多了,卻沒見過有像這個人的,(他)今后必成國之偉器?!碧趹{借燉煌公的身份率兵巡行渭北,房玄齡騎馬到軍門求見太宗,太宗與他一見如故。燉煌公封為秦王后,每逢征伐,(房玄齡)沒有不隨行同往的,眾人爭先收取奇珍異寶,只有房玄齡招納人才到秦王幕府,并與諸位將領暗相深結,人人都愿意盡死效力。(房玄齡)在秦王王府任職十年,下達軍符發(fā)布文書,有時停下馬便立即寫成,文字簡約道理詳盡,并不需要先打草稿。高祖說:“這個人機敏有學識,是應當委以重任的。每次替我的兒子陳述事情,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好像是面對面說話一樣。”太子(李建成)將起事圖變時,秦王征召(房玄齡)穿上方士服裝潛入王府,深夜議事。事情平定之后,(太宗)序功封賞,(因房玄齡)居功第一,便賜予(房玄齡)食邑一千三百戶。淮安王李神通說:“義軍初起時,臣領兵最先到達,如今玄齡等人以刀筆之吏功居第一,臣不明白是什么原因?!碧谡f:“叔父兵馬確實先到,但未曾親歷行陣。如今房玄齡等人有決勝于軍帳的謀略及安定國家的功勞,如同漢代蕭何論功行賞要在諸位將領之前一樣?!?房玄齡)居宰相之位達十五年之久,自認為權力恩寵到達極點,多次上表請求辭職,詔書不準。太宗派遣使者對他說:“讓位確實是美德。一旦(國家)失去良佐,如同失去左膀右臂。您就不要謙讓了!”恰逢太宗將征伐遼東,命房玄齡留守京師。下詔說:“有您擔當蕭何的責任,我就沒有西顧之憂了?!毙g多次上書勸諫太宗,希望(他)不要輕敵深入,長久討伐外夷。(房玄齡)晚年多病,便對諸位兒子說:“當今天下之事沒有不得宜的,只有討伐高麗不止,皇上生氣意志堅決,群臣無人敢進諫,我如果知而不言,就會抱愧入地了!”于是上疏(給太宗),太宗接到表疏,說:“此人生命垂危,還在為我國事?lián)鷳n啊!”玄齡執(zhí)掌國政時,夙興夜寐,恭勤自強,一心為公,盡心竭力,不愿使一物失所。他為人無嫉妒之心,聽說別人有好的行為,如同自己有。(他)熟悉精通吏事,審議規(guī)定法令,他一心追求寬容和平。他不以自己的所長要求別人,任用人才不求全責備,即便卑賤之人也能盡其所能。玄齡治家有法度,常常擔心孩子們驕奢淫侈,于是匯集古今圣賢家誡,書寫在屏風上,命兒子們各取一具,對他們說:“對這些多加用心留意,就能夠保全自身了!漢朝袁氏幾代忠誠守節(jié),是我內(nèi)心崇尚的,你們也應該效法學習他們?!奔挤üヂ?.審題干,看要求,找到對應區(qū)域文言文閱讀主觀題要求對文中的某一個情節(jié)內(nèi)容,或某一個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性格特點進行分析概括。明確題干要求后,要迅速在原文中找到對應的答題區(qū)域,細讀文本內(nèi)容,然后進行概括。2.扣文本,細思量,疏通文義讀懂原文文言文閱讀主觀題,重點考查是否“讀懂”。要注意勾連前后文的情節(jié)內(nèi)容加以推斷分析:從邏輯上推理,從情節(jié)上推斷,從事理上分析,從次要人物的表現(xiàn)上揣測,結合選擇題理解文意,從而找到正確的理解。3.細梳理,抓關鍵,注意條分縷析主觀題分值3分,得分點一般為兩個至三個。作答時要有踩準得分點的意識,用小序號標明;然后依據(jù)文段內(nèi)容,對照題目要求,仔細閱讀,條分縷析,概括出兩到三點內(nèi)容。4.依原文,得觀點,轉換成自己的語言文言文簡答題,要求既要忠于原文,但又不能照搬原文,也不能只是簡單地翻譯原句,而是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概括。因而,在作答時,要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對原文進行概括整合。[群文閱讀]導讀:屈原愛國報國的熱忱、剛正不阿的正氣、求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21世紀仍有重要的價值,值得我們學習。我終于讀懂了你一生飄零,幾經(jīng)坎坷,幾多波折。一曲《離騷》,一曲比淚還咸的楚歌。古書飄香,在寂靜中聽你訴說——你志趣堅定,沉醉于楚辭詩風。你心胸開闊,氣度如此從容。你不隨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你至誠一片,與日月同光。這《橘頌》,不正是在說你嗎?命運對你不公,你一生一波三折,總是被人陷害與誤解。南后對你百般折磨,你依然要唱起正義之歌。“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边@句話是你臨死前不久說的,這如一把利劍,劃過天穹,劃過宇宙,劃過時空,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這是你對黑暗與渾濁的宣告啊,在如此沉重的壓力下,你卻依然挺直了腰桿,像竹,寧愿被壓折,壓斷,也絕不彎曲,絕不向黑暗頷首低眉。人們喜歡你的詩,因為其中飽含了淚水,飽含了熱血。那其實就是你用血寫成的??!你的生命又何嘗不是一篇詩呢?“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而你的路卻是比這蜀道更加曲折,更加險惡。路漫漫其修遠兮,如此長的人生路,如此黑暗的社會,你竟輕輕地走來,又輕輕地離去……文王被拘而演《周易》,仲尼遭厄而作《春秋》,而你雖被放逐,仍賦《離騷》。你看似云淡風輕,兩袖清風,但我知道,你心中是燃燒著熊熊烈火的呀!你要把這眼前比鐵還沉重的黑暗劈開,燒盡,你要擁抱光明,驅(qū)逐黑暗。只是你失敗了,最終死于一片水花,幾痕浪波……你將舉世不濁的靈魂與汨羅江融為一體。你雖走了,卻給后人留下了一朵菊花——寧可抱香枝上去,不隨黃葉舞秋風……屈原,屈原,你名中有屈,可你走后,給世人留下的卻是不屈,卻是高潔傲岸。良久,我讀懂了你,讀懂了你的人,讀懂了你的事,讀懂了你的詩,讀懂了你那壓不扁、折不斷、頂?shù)米?、嚇不倒的高潔的精神。那精神如此雋永,牢牢刻在我的心中。
(選自網(wǎng)絡)【賞析】文章開頭用了舉例子的方法,為全文對屈原的謳歌和贊美奠定了基調(diào),接著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屈原的性格特點,文章后一部分主要歌頌了屈原的精神。拜謁屈原祠杜鴻以一種敬畏的方式,我走近了屈原,走進了這座精神圣殿。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蔭深處。透過樹葉,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大字。牌坊旁還有一條小溪,綠樹綠葉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盡了蕪雜的塵世之囂。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明清小說名篇閱讀與解析教案
- 2025年消防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題庫:應急救援戰(zhàn)例分析實戰(zhàn)案例分析試題集
- 2025年輔導員招聘考試題庫: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體系在高校學生獎助學金評定中的應用試題
- 食品加工廠防臺風安全措施
- 境外服務外包合同
- 2025年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易錯題庫解析與模擬試題
- 小學勞動教育志愿活動計劃
- 2025年征信考試題庫(征信市場監(jiān)管與發(fā)展)征信市場國際化與競爭力提升試題卷
- 工業(yè)企業(yè)環(huán)境保護管理措施
- 公司手冊物流公司貨物運輸與配送操作手冊
- 2025年03月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局公開招聘專干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內(nèi)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實驗小學2025屆數(shù)學三下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高溫急救知識培訓
- 學前教育學 課件 第1、2章 緒論;學前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的方法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江南美術遺產(chǎn)融入美育的數(shù)智化路徑探索
- 診所醫(yī)療質(zhì)量相關管理制度
- 西雅圖駕駛證考題及答案
- 綜合執(zhí)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軟式內(nèi)鏡消毒管理與質(zhì)量標準
- (高清版)DB11∕T2324-2024腳手架鋼板立網(wǎng)防護應用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