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_第1頁
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_第2頁
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_第3頁
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_第4頁
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

《說文卵部》:“沒有卵的人,沒有卵的人。象形?!痹S慎認為“卵”是“禽卵”的“卵”,不過“卵”字在江陵楚簡中作,睡虎地秦簡中作、,《說文解字》中為,其字形均與禽卵形象不符。“卵”之本義,莫衷一是,不過戰(zhàn)國時期“卵”已有“禽卵”義?!白印北玖x是“幼兒”,用來指“禽卵”義則始于中古漢語,如《齊民要術(shù)·種梅杏》:“《廣志》曰:‘蜀名梅為,大如雁子。’”“蛋”是俗字,出現(xiàn)較晚。本文討論表示“雞產(chǎn)的卵”這個意義上三個詞語“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過程。一、“雞蛋”、“雞子”、“雞蛋”的使用和時間取代過程1.“雞子”的使用先秦兩漢時期,表“雞產(chǎn)的卵”義只有“雞卵”、“雞子”?!半u卵”始見于戰(zhàn)國末期,《呂氏春秋·明理》:“有豕生而彌,雞卵多毈,有社遷處,有豕生狗?!薄半u子”始見于東漢,《漢書·天文志》:“四面或大如盂,或如雞子,燿燿如雨下,至昏止。”這一時期,二者使用都很少(見表1),總體則“雞子”使用較多,個別典籍(如《傷寒雜病論》)中使用頻次存在較大差異。雞卵之未字也,澒溶于鷇中,潰而視之,若水之形。(《論衡·論死篇》)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我故有娠。(《論衡·吉驗篇》)以水六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膠烊盡,小冷,內(nèi)雞子黃,攪令相得。(《傷寒雜病論》卷一一)內(nèi)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huán)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傷寒雜病論》卷一一)《傷寒雜病論》為漢末張仲景著,但該書多有散佚,經(jīng)后人整理而成,版本系統(tǒng)復(fù)雜?!秱s病論》只用“雞子”不用“雞卵”一方面可能有后人整理時改動的原因,一方面表明漢末口語中“雞子”可能開始占了上風(fēng)。2.賈思上的“雞子”與“雞卵”這一時期,表“雞產(chǎn)的卵”義仍然用“雞卵”、“雞子”,具體見表2。十月戊寅,南面有流星,大如雞卵,赤色,在東南行沒,沒后如連珠。(《南齊書》卷一三)建武初,朏為吳興,以雞卵賦人,收雞數(shù)千。(《南史》卷二ue5fa)十年十月庚辰,日中有黑子,大如雞卵。(《晉書》卷一二)畫出鹢舟宜祓禊,鏤成雞卵有秋千。(薛能《晚春》)前見天上有氣,大如雞子,來降我,因以有身。(《后漢書》卷八五)天星并西流,多細,大不過如雞子,尾有長短,當有數(shù)百,至旦日光定乃止,有入北斗紫宮者。(《宋書》卷二六)六月丁卯,有流星一,大如雞子,出氐中,西北流,有尾跡,長一丈所,入月中,即滅。(《隋書》卷二一)嘗食雞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世說新語·忿狷篇》)取餳如雞子大,打碎,和草飼馬,甚佳也。(《齊民要術(shù)》卷六)有幾個變化值得注意。其一,總體上“雞卵”使用頻次少于“雞子”,二者比例在1∶3左右,“雞子”的使用有替換“雞卵”之勢。其二,史書中“雞卵”使用較多,在統(tǒng)計材料中,二者使用頻次比為1∶2,表明史書在舊詞使用上的延續(xù)性和新詞使用上的保守性。筆記、小說、詩歌中“雞子”的使用頻次明顯高于“雞卵”,表明這類作品在新詞使用上的適應(yīng)性。其三,《后漢書》只用“雞子”不用“雞卵”,《齊民要術(shù)》二者兼用而以“雞子”為多,其中可能有方言影響,范曄是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賈思勰是益都(今屬山東壽光縣南)人,都屬于北方人,“從現(xiàn)代漢語中的情形來看,北方多說‘雞子兒’或‘雞子’,南方多說‘雞蛋’。”更主要的則是因為使用了較多口語詞匯。以《齊民要術(shù)》為例?!洱R民要術(shù)》具有較強的地域性,書中使用了一大批北方方言詞匯,如博(換取,貿(mào)易)、得(行,可以)、斷手(結(jié)束,完畢)、渾脫(整個兒地剝脫)等。把《齊民要術(shù)》和同時期南方文獻《周氏冥通記》比較,更可看出當時南北方言的若干詞匯差異。(頁12)在口語詞匯使用上,賈思勰在自序中說:“鄙意曉示家童,未敢聞之有識,故丁寧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辭。覽者無或嗤焉?!?頁5)可見賈思勰寫作時就是有意使用當時通俗易懂的口語。《齊民要術(shù)》“雞卵”、“雞子”兼用而以“雞子”為多,正反映了當時的語言實際。3.唐末五代以后,“雞”的出現(xiàn)和“雞卵”、“雞子”和“雞蛋”的時間(1)在二十四史和《清史》的記載中,各有側(cè)重、分晚唐到元代,表“雞產(chǎn)的卵”義仍用“雞卵”、“雞子”,二者并存,使用頻次上仍以“雞子”為多。(見表3)據(jù)統(tǒng)計看,這一時期史書中“雞卵”的頻次是“雞子”的四倍,個中原因,主要還是上文所揭史書在舊詞使用上的延續(xù)性。這種延續(xù)性尤其體現(xiàn)在“大如雞卵”(偶爾用“大若雞卵”、“大者如雞卵”)這一固定詞組上。對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大如雞卵”共74次,“大如雞子”只有20次?!按笕珉u卵”往往是史書中用來形容自然災(zāi)害(如冰雹、流星、日中黑子等)的固定語,在表3統(tǒng)計的這幾部史籍中,“雞卵”一詞共20次,僅“大如雞卵”這一固定形式就有13次之多。這種因襲也體現(xiàn)在其他類典籍中,如《酉陽雜俎》13例“雞卵”,其中“大如雞卵”7例,類似的結(jié)構(gòu)還有5例。而在并非因襲使用的例子中,一般就用“雞子”,如《云笈七簽》38例“雞子”中,只有3例“大如雞子”,其余均為新形式。由此可見,“雞卵”的使用在這一時期已日漸式微。(2)《唐黃雞彈傳》記載在唐以前,元明時期,“蛋白即雞蛋”的使用“蛋”字是俗字,出現(xiàn)較晚,《字匯補·蟲部》:“蛋,徒嘆切,俗呼鳥卵為蛋。古作蜑?!兵B卵稱之為“蛋”,始于宋代,不過最初是寫作“彈”字。周密《武林舊事》卷六“蒸作從食”條,所記宋代臨安的點心,其中有“鵝彈”一種,即是指“鵝蛋”。又周密《齊東野語》卷一六“文莊公滑稽”條:“其間有大雛卵者最奇,其大如瓜,片切饾饤大盤中,眾皆駭愕,不知何物。好事者窮詰之;其法乃以鳧彈數(shù)十,黃白各聚一器。先以黃入羊胞蒸熟,次復(fù)入大豬胞,以白實之,再蒸而成?!币嗍亲鳌傍D彈”。后來不寫“彈”而寫“鴠”,有時也混用。如《樸通事諺解上》:“前面一遭,燒鵝、白煠雞、川炒豬肉、鴿子彈……”《樸通事諺解中》:“醋、醬、鹽、芥末、蔥、蒜、薤菜、油、生蘿蔔、瓜、茄等諸般菜蔬、雞鴠和升、斗、等子,疾忙如今都將來?!蓖粫袃蓚€都用。因為“鴠字只見于鹖鴠,本來罕用,明清人通借為雞卵,大約是當時的一種通俗寫法。就它的歷史說,比不上‘彈’字的有所本,就它的實際使用說,也遠不及‘蛋’字用得廣?!彼灾饾u就只用“雞蛋”了?!半u蛋”一詞始見于元代,但在元明戲曲中,如關(guān)漢卿的雜劇《金線池》、《緋衣夢》、《陳母教子》,無名氏的《百花亭》,查德卿的小令《寄生草》,元明之際無名氏的雜劇《破風(fēng)詩》等,都還是以“彈”作“蛋”。甚至到了明代,在相當時期內(nèi)“彈”字仍處于主導(dǎo)地位,“蛋”字尚未能取而代之。如《金瓶梅》中二者同用,以“彈”為主。第52回:“哥,你說的有理。蒼蠅不鉆沒縫的雞彈!他怎的不尋我和謝子純?”第85回:“單表潘金蓮,自從月娘不在家,和陳經(jīng)濟兩個,家前院后,就如雞兒趕彈兒相似,纏做一處,無一日不會合。”又第71回:“吃了粥,又拿上一盞肉圓子餛飩雞蛋頭腦湯,金匙銀鑲雕漆茶盅?!彼浴半u蛋”一詞雖元代已見,而元明時期用例依然很少。(3)“雞蛋”的替代—元代以后“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根據(jù)統(tǒng)計(見表4),這一時期史書中“雞卵”主要是沿用于“大如雞卵”這一用語?!对贰?4個“雞卵”用例中,“大如雞卵”(“大若雞卵”、“大者如雞卵”)這一固定形式12例,均是用來形容下冰雹。《明史》7例中,形容下冰雹的“大如雞卵”5例;《續(xù)資治通鑒》5例均是用來形容下冰雹。《清史稿》則有49例。可見,這一時期史書中“大如雞卵”的使用早已成了固定形式,是對前代典籍這一用語的延續(xù),并不真實反映元代以后“雞卵”一詞使用的實際情況。與史書中“雞卵”的使用情況相比,元代以后,這三個詞在其他文獻中的使用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雞子”產(chǎn)生新義“雞雛、小雞”,也可以直接指雞。①《說文解字·隹部》:“雛,雞子也?!倍斡癫米?“雞子,雞之小者也。”如《儒林外史》第16回:“過了四五日,他哥在集上回家的早,集上帶了一個小雞子在嫂子房里煮著;又買了一壺酒,要替兄弟接風(fēng),說道:‘這事不必告訴老爹罷。’匡超人不肯,把雞先盛了一碗送與父母,剩下的,兄弟兩人在堂里吃著?!睆慕y(tǒng)計情況看,清代以后,“雞子”表示“雞產(chǎn)的卵”的用法幾乎沒有,全部被“雞蛋”代替,其中原因,正是因為“雞子”用來表示“雞雛、小雞”義了。①在方言、俗語中,“雞子”仍可表“雞產(chǎn)的卵”義(詳見下表5),如清代范寅《越諺》卷上《詈罵譏諷之諺》:“雞子里頭算出四兩骨。”二是明代以后,小說、筆記等口語化色彩相對較強的作品中“雞蛋”一詞開始占主流,清代中期以后更為明顯。在《金瓶梅》所處的明代中期這三個詞使用頻次基本還是持平的,但自清初《醒世姻緣傳》開始,“雞蛋”的使用逐漸占主流??梢赃@么認為,到《紅樓夢》的時代,在“雞卵”、“雞子”、“雞蛋”的歷時替換中,“雞蛋”獲得了完全勝利。“雞蛋”對“雞卵”、“雞子”的替代,在俗語中表現(xiàn)也很明顯。我們以“雞蛋碰石頭”這一廣為人知的俗語為例?!半u蛋碰石頭”語本《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鼻宕讲角唷夺屩V》引《研秋齋筆記》卷下:“俚語‘雞蛋同石頭捶’?!庇忠兑琢帧吩?“卵與石斗,糜碎無處?!边@個俗語在不同作品中形式不同:將甚么與他抵敵,雞蛋那能斗石頭。(《金云翹傳》第12回)我是雞蛋,束相公是石頭,雞蛋怎與石頭對?(《金云翹傳》第12回)假如程慕安動起干戈來,馮畏天還算雞子與石子斗哩。(《醒風(fēng)流》第10回)他有錢有勢,你門戶人家,把雞子去迎石頭,如何做得對手,那時弄得個七死八活。(《鐵花仙史》第10回)你們就這么大膽子小看他,可是雞蛋往石頭上碰!(《紅樓夢》第55回)自思人微權(quán)輕,雞子不是搭石子斗的,須說大話去罩他,或者嚇退,也未可知。(《何典》第6回)他見軍漢謙恭和藹,又是外鄉(xiāng)之人,可以欺負,竟敢拿著雞蛋往鵝卵石上碰,登時把臉一翻,喝了一聲。(《龍圖耳錄》第44回)一定像是拾到了有理的票子,一定要這樣,這不是雞子和石頭碰么?(《活地獄》第36回)你這媳婦,被他搶去,諒你這人,有多大的本領(lǐng),能將這個瘟官告動了?這不是雞蛋向石卵上碰么?(《武則天四大奇案》第31回)俗語說的好,拿著雞蛋打那石頭,這是拼得贏他的嗎?(《東歐女豪杰》第2回)雞蛋碰墻壁,你們不過白白犧牲自己。(巴金《秋》)你要我伸冤,你要我報仇,薛家是孤門小戶,雞蛋碰碾子啊?!(陳登科《活人塘》)如果反動派真敢來碰一碰,那就好比是雞蛋碰石頭。(峻青《女英雄孫玉敏》)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雖然表達同樣的意思,表達的形式也有差別,但在表達“雞蛋碰石頭”這一俗語時,近現(xiàn)代作品主要還是用“雞蛋”,而非“雞子”、“雞卵”。二、表“雞”、“雞子”的含義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表達“雞產(chǎn)的卵”的意義無疑是“雞蛋”這個詞,但在各方言中,這三個詞的含義并不一致。其具體情況列表如下②:總的來看,各個方言中表“雞產(chǎn)的卵”義主要是“雞蛋”,“雞卵”、“雞子”不占優(yōu)勢。在方言中,這三個詞都有一些新意義。如在包括武漢、昆明等地方言中“雞蛋”可以表示“零分”,是一種戲謔的表達方式。“雞子”在不同的方言中,可以表示“雞”、“小雞”、“公雞的睪丸”、“雄性動物的生殖器”等多種含義。“雞蛋”、“雞子”的這些用法都是詞義引申的結(jié)果。三、“雞子”和元明時期的“雞卵”使用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雞卵”、“雞子”、“雞蛋”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經(jīng)過了歷時替換過程。先秦兩漢時期,“雞卵”、“雞子”使用都很少,但“雞子”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