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學概論重點考點總結第一章
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社會學:(常識)社會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為學科的社會學迄今為止卻只有170多年的歷史。“社會學”一詞最早是由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實證哲學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社會學的定義:社會學是關于社會良性運行和協(xié)調發(fā)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美國社會學家英克爾斯(Inkeles)指出了給社會學下定義的三條途徑:1,歷史的途徑(創(chuàng)始人說了什么)2,經驗的途徑(當代社會學家在做什么)3,分析的途徑(理性指示什么)社會學家們:孔德開始的西方社會學傳統(tǒng)
馬克思開始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tǒng)十九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特別是圣西門的思想創(chuàng)始者們:孔德、斯賓塞(Spencer)實際奠基者們:涂爾干(Durkheim,又譯迪爾凱姆、杜爾克姆)、韋伯(Webber)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運行狀況:(社會的良性運行,中性運行,惡性運行)1966-1976年,全面惡性,原因文革。1976-1978年,轉向中性擺脫惡性,轉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中性運行,后重建。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江村經濟》《鄉(xiāng)土中國》第二章
社會運行的物質基礎兩種生產:即人口自身的生產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根據(jù)馬克思、恩格斯的闡述,可概括出物質生產方式的三大基本特征:客觀性、社會性、歷史性。思考題:1,試析人口老齡化對社會運行和發(fā)展的沖擊。答:人口老齡化對社會運行和發(fā)展的沖擊是廣泛而深遠的。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著老年撫養(yǎng)系數(shù)提高,越來越少的年輕人要養(yǎng)活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響到勞動就業(yè)和社會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漸成為勞動、投資的重要主體,而老年人本身傾向于保守、儲蓄,有可能導致社會經濟活力不足、創(chuàng)新不足;最后,日益嚴重的老齡化最終必然導致人口再生產轉向靜止型甚至是減縮型,由此帶來人口發(fā)展不可持續(xù)的危機,直接威脅到社會的存在。6,為什么說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答: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最為基本的活動,無論是個體生命的維持,還是他人生命的生產,都取決于一定的物質資料基礎。這是因為人類生產活動的特殊性。人類生產從一開始就不單個個人的活動,而是人們結成一定關系的社會活動。(生育)實際上,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及其發(fā)展變化,也對作為人類社會運行基礎條件的人口和資源環(huán)境,產生重要的影響,并通過這種影響改變社會運行的物質基礎。第三章社會系統(tǒng)與社會運行社會與社會系統(tǒng)是社會學學科的最為核心的概念,也是社會運行的主體。社會的特點:(1)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人是社會系統(tǒng)最基本的要素,沒有人也就沒有社會可言。(2)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人與人的多方面聯(lián)系,形成了整個社會系統(tǒng)。聯(lián)系概括分為橫向聯(lián)系(同一時代人們之間的聯(lián)系。社會分工越發(fā)達,這種聯(lián)系的發(fā)展程度就越高)和縱向聯(lián)系(歷史聯(lián)系,表現(xiàn)為人類文明前后相繼的無止境的發(fā)展過程)(3)社會是有文化、有組織的系統(tǒng)。(4)社會是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5)社會系統(tǒng)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聯(lián)系。(6)社會系統(tǒng)是一個具有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機體。社會的主體——人,能夠主動地發(fā)現(xiàn)社會自身以及社會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并主動地進行調整使之實現(xiàn)平衡。思考題:2,怎樣理解社會功能。答:人類社會一經形成就要發(fā)揮作用,這種作用就稱為社會功能。社會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幾個方面:(1)整合的功能?!罢稀被颉吧鐣稀笔巧鐣W術語,指社會將無數(shù)單個的人組織起來,形成一股合力,調整種種矛盾、沖突與對立,并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維護統(tǒng)一的局面。(2)交流的功能。社會創(chuàng)造了語言文字等,提供了互動場所,交往規(guī)范。(3)導向的功能。社會有一套行為規(guī)范,用以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規(guī)定和指導人們的思想、行為的方向。(4)繼承和發(fā)展的功能。第四章社會運行與社會文化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超生物性)。指文化不是依賴生理、生物的特性而獲得的。2,文化具有超個人性(文化的共享性)。(群體創(chuàng)造)。個體、個人雖具有接受文化或創(chuàng)造文化的能力,但是,形成文化的力量卻不在個人。3,文化具有象征性。人類信仰、信念、思想、道德、價值觀以及各種社會規(guī)則的形成,都離不開象征意義的建構。4,文化具有全括性。文化不是單一的現(xiàn)象,而是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種社會行為或社會現(xiàn)象,日常生活到信仰)。5,文化具有整體性。文化是一個有機系統(tǒng)和整體,由不同的要素構成,各構成要素之間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或規(guī)律形成一個綜合的整體。(文化法則或文化文法,如習俗、觀念、藝術不同地區(qū)的不同結構)6,文化的傳遞性與變遷性。縱向傳遞指人類將文化世代相傳,也叫“社會化”。橫向傳遞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間傳播。文化變遷的引發(fā)因素有自然條件的變化、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和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文化墮距(文化滯后):由相互依賴的各部分所組成的文化在發(fā)生變遷時,各部分變遷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變化快,有的則慢,結果就會造成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差距、錯位,由此造成社會問題。該理論認為,一般來說,總是“物質文化”先于“非物質文化”(奧格本稱“適應文化”)發(fā)展變遷,兩者變化不同步,于是產生差距。主文化與亞文化:主文化是在社會上占主導地位的、為社會上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文化。亞文化指僅為社會上一部分成員所接受的或為某一社會群體所特有的文化。亞文化一般并不與主文化相抵觸或對抗。亞文化的類別:(1)民族亞文化,指為社會中少數(shù)民族群體所特有的文化。(2)職業(yè)亞文化,指為各種職業(yè)群體所特有的文化。專門的職業(yè)術語、習慣、道德等。在中國,傳統(tǒng)上不同職業(yè)集團有不同的祖師爺和祭祀對象。(3)越軌亞文化,指為一些反社會集團所特有的文化。犯罪集團的團體規(guī)范、聯(lián)絡暗語等。從發(fā)展變遷角度看,主文化與亞文化的區(qū)分不是絕對的,兩者都在發(fā)生變化,也可能互相轉化。從文化分層角度理解文化構成:社會學從文化分層角度,將文化分為四個層次:文化特質、文化叢、文化區(qū)域、文化模式。(人類學家威斯勒1923年出版的《人與文化》中提出)文化特質:是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一個社會的文化內容就是各種文化特質的總和。文化特質表現(xiàn)為物質文化(漢字、樂器、紙墨筆)和非物質文化(儒家教條、作揖下跪等禮儀)。文化特質的特點是,每種特質都可以獨自成一個單位,有它的特殊歷史和特殊形式,不會與其他特質相混淆。文化叢(文化特質叢):指因功能上相互聯(lián)系而組合成的一組文化特質。它往往與人們的某種特點活動有關,而卻往往是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的特殊結合。如春節(jié)的民間慶祝。文化區(qū)域:指在地理空間上不同區(qū)域中分布的特定的文化現(xiàn)象。文化模式:就是一個社會中所有文化內容(包括文化特質與文化叢)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結構。表現(xiàn)了一種社會文化的特殊性。文化震驚:指生活在某一種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觸到另一種文化模式時所產生的思想上的混亂與心理上的壓力。常發(fā)生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如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時)。文化震驚顯示的是,有著巨大差異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觸時發(fā)生的沖突和碰撞現(xiàn)象。文化的功能:一、認同功能:所謂認同功能,指文化使得社會群體、社會成員有了共同的可以交流的符號基礎、心理基礎,他們相互認可,認定自己屬于同一種文化。文化認同具有很強的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是一種深層次的認同(“心靈認同”),這種認同甚至可以超越一般的群體歸屬界限。二、規(guī)范功能:文化是社會有了系統(tǒng)的行為規(guī)范,影響、指導、規(guī)定著社會成員的社會生活與行為方式。第一,文化給社會提供了基礎,是社會交往的前提條件;第二,文化給社會提供了范本,社會成員便有了準則;第三,文化給一個社會提供了最為原始的素材、材料,人們從事任何社會活動都只能取材于文化;第四,文化使社會秩序得以維持、使社會運行得以持續(xù)。三、整合功能:文化使社會團結有了重要基礎,這一點被稱作文化的整合功能,即使社會形成一個整體。僅有了社會要素還不等于一個社會,社會要素之所以能形成社會,是靠了文化的聯(lián)系作用。四、教育與教化的功能:人是經文化的培育、教育、教化而成長起來的。關于文化對人的教化,即一個人能適應文化、接受文化,即“文化涵化”,如此一個人才能成為社會的人。思考題:2,什么是文化的基本特性?答:文化的超生理性、超個人性、象征性、全括性、整體性以及傳遞性與變遷性(包括文化墮距)3,怎樣理解文化的構成?答:從文化要素上看,象征符號、價值觀、社會規(guī)范和物質文化四大類構成文化。從文化分層角度看,文化特質、文化叢、文化區(qū)域、文化模式構成文化。5,怎樣理解文化的社會功能?答:使社會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產生“心靈認同”,指導、規(guī)范著社會成員的社會生活與行為方式。第五章社會學的研究方法社會學主要研究方法(基本兩大類):定量研究方法,指通過對變量的數(shù)量特征和數(shù)量變化的測量,以及對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來解釋社會現(xiàn)象或過程的方法。(從樣本推論總體的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描述、剖析和揭示社會現(xiàn)象或過程的特性和本質的研究方法。(要揭示研究對象全貌和整體特征的研究)研究方法:一、問卷調查法(確定調查總體、選擇抽樣方案、設計調查問卷、實施調查、匯總和錄入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等)二、田野調查法(深入研究對象所生活的場域,在與研究對象一起生活的過程中,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度訪談)三、實驗法(控制某些條件的情況下研究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方法)四、歷史比較法(資料來源有政府文獻資料和歷史資料)第六章社會化與個性化社會化的定義:社會化,是指個體在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獨特的個性和人格,從生物人轉變成社會人,并通過社會文化的內化和角色知識的學習,逐漸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社會文化得以積累和延續(xù),社會結構得以維持和發(fā)展,人的個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會化是一個貫穿人生始終的長期過程。社會化的類型:(五種)基本社會化:是發(fā)生在生命早期的社會化(兒童期),是整個社會化過程的基礎。其主要任務試向兒童傳授語言和其他認知本領,使其內化社會文化規(guī)范和價值標準,能夠正確理解社會關于各種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預期社會化:(青年期)是一種社會化形式,人們在此過程中學習的不是現(xiàn)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將來要扮演的角色。發(fā)展社會化:是相對于基本社會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會化的基礎上進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為了適應新形勢提出的角色要求而進行的學習過程。著眼于人的完善。再社會化:是指全面放棄原已習得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重新確立新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著眼于人的改造。社會化的理論視角:社會化的最終結果就是形成每個人獨特的“人格”。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覺和自我關照的模式,它們構成了特殊個體的一系列鮮明的品質特征。人格可分為:認知、行為及情感。自我意識(對“我是誰”的看法和判斷)是人格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1.“鏡中我”理論(美國社會學家?guī)炖簬炖浅P蜗蟮貙⑼ㄟ^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稱為“鏡中我”,即每個人的“自我”觀念其實是他人這面“鏡子”的反射。2.“角色扮演”理論(美國社會學家喬治?米德):“自我”分為“主我”(自發(fā)的、能動的,為自我和人格的發(fā)展提供動力)和“客我”(內化了的社會要求和期待,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3.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發(fā)展很大程度上是受“無意識”驅動的,弗洛伊德將人格分為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把人格發(fā)展過程分為五個時期,即口腔器(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3~6歲)、潛伏期(7歲~青春期)、兩性期(青春期以后)。4.人格發(fā)展“八階段”論(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1)信任與不信任(嬰兒時期,0~1歲)。嬰兒如果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種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能建立起對周圍環(huán)境的信任感。相反,則會對他們和環(huán)境產生不信任,以致對以后各階段的社會化產生不良影響。(2)自主與羞怯、懷疑(幼兒時期,2~3歲)。兒童在這一階段開始學習對自己的肢體活動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圍環(huán)境。父母應該有意識地鼓勵孩子的這種自主性活動,過多的指導和責怪或限制,會使兒童產生羞恥感,并對自身的能力和周圍的環(huán)境產生疑慮,不利于青年期建立獨立自主的個性。(3)主動與內疚(學期事情,4~5歲)。由于兒童具有了語言的能力和從事游戲活動的能力,他開始表現(xiàn)出與他人交談和一起從事游戲活動的主動性。父母如果對兒童主動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懲罰兒童一些帶有創(chuàng)造性甚至有點荒誕的做法,就可能是他產生內疚感,影響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4)勤奮與自卑感(學齡時期,6~11歲)。在這一時期,兒童對周圍事物的用途和構造的好奇心增強,樂于使用工具去進行操作活動。這時成年人應鼓勵兒童積極動腦,不理解或壓抑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會造成兒童的自卑感。(5)認同與角色混淆(青少年期)。青少年在這一時期特別注意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學會扮演不同角色,實現(xiàn)角色的自我認同。如果個人在這一時期的社會交往活動缺乏主動和自信,將不能正確地理解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而在活動中出現(xiàn)角色混淆不清的現(xiàn)象。(6)親密與孤獨感(青年期或成早年期)。這一階段個人將經歷求愛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順利完成這些活動,需要個人學會和異性交往并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這方面活動失敗,會使個體陷入難以自拔的孤獨感。(7)關注后代與關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由于個人的社會成就已相對達到頂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漸長大,個人增加了對他人特別是下一代人的關心。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形成對后代關注的個人,則會沉溺于對自我、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的關注之中。(8)完善與絕望(成熟期或老年期)。在這人生的最后階段中,個人會經?;貞浐涂偨Y自己一生的活動,力圖給自己的一生做出一個使自己滿意的解釋,并給它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如果個人不能找到這樣一種滿意的解釋,將陷入追悔和絕望的情緒之中。5.生命歷程理論(美國芝加哥學派關于移民問題的研究):將個體的生命歷程理解為一個由多個生命事件構成的序列。如一生會經歷的,入學、就業(yè)、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社會構造與個體生命歷程之間的關系,生命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生命的相關性;生命的時間安排;人的能動性。社會化的條件和主體:作為生物個體的人經過社會化,能夠成為具備社會知識、掌握社會規(guī)范的社會人,需要一定的生物條件,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經過社會化而成為社會人的。另一方面,社會化還需要一定的社會條件,離開這些條件,即使具備了生物條件的人類個體也不能成為正常的社會人。(一)社會化的生物及其社會條件個體的社會化是以人的生物遺傳素質為基礎的。離開了人類特有的生物素質,社會化的活動就無法進行。接受社會化所需要的潛在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1.語言能力2.思維能力3.學習能力4.較長的依賴生活期(二)社會化的主體1.家庭:家庭都是個體出生后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社會環(huán)境。首先,家庭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開端,它為個人一生的社會化奠定了基礎。其次,家庭環(huán)境對個人社會化的意義主要在于對兒童感情和愛的培養(yǎng)。最后,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2.學校:社會化的社會條件之一。首先,學校是專門為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學校的社會化具有系統(tǒng)性。其次,學校是一個組織機構,學校有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必須學習和遵守,按照規(guī)范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并理解和把握這種有組織群體中的人際關系。3.同齡群體:是個人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境因素。同齡群體對個人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它是群體規(guī)范和價值往往被個人作為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參照系。4.工作單位:是成年人社會化不可缺少的社會環(huán)境條件。首先,工作單位是個人進行職業(yè)社會化的主要場所。其次,工作單位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檢驗和發(fā)展家庭及學校社會化成果的場所。5.大眾傳媒:是指社會組織為在廣大社會成員之間傳遞信息、互通情報所采用的各種通信手段。社會化的過程與內容:代差問題:是指社會的不同世代之間在價值觀念和行為選擇方面出現(xiàn)的差異、隔閡甚至沖突。從社會學角度看,代差實際上反映的是社會結構、社會生活變化的速度和程度。(社會變化越大,代差越大)對待代差可以從兩方面分析:一方面,代差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代差是在社會文化在“遺傳”過程中的“變異”(揚棄)。另一方面,對代差的性質要做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否定或肯定代差雙方中(老年人或年輕人)的任何一方。社會化的內容:個人社會化的基本主要包括(獨立)生活和勞動技能的學習、道德規(guī)范的學習、角色扮演的學習和政治社會化。個體化:個體化,概括地說,是指在當代經濟活動、社會生產和勞動、就業(yè)方式及社會生活進一步開放和快速流變的條件下,個人作為社會關系體系中的一個基本單元,作為社會行動過程中的一個實體單位,他的獨立性、獨特性、主體性日益充分地得到顯示和表達的過程。思考題:4,怎樣理解社會化與個體化的基本關系?答:(1)社會化與個體化是對現(xiàn)代社會和現(xiàn)代人發(fā)展的理論刻畫。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體化是同一現(xiàn)代性過程的兩個側面、兩個維度,它們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的持續(xù)遞進和現(xiàn)代人不斷成長的實踐經歷。(2)社會化與個體化有其各自特定的含義。社會化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基礎性發(fā)展過程。經由社會化,個體從生物人轉變到社會人,并從這一過程中形成了自我、內化了社會價值標準、獲得了角色技能、適應了社會生活。個體化是對當代人帶有普遍意義的經歷概括,個體化意味著,在當代社會高度發(fā)展的基礎上,人的社會化過程具有了早期現(xiàn)代社會所沒有的特征,從而提升了個人的發(fā)展指向,同事也更新了個人的現(xiàn)代性內涵。(3)個體化在某些方面是傳統(tǒng)社會化的超越。個體化不僅內含了自然的生物個體向社會人的轉變,而且意味著一個社會人向更新的現(xiàn)代人的持續(xù)邁進。唯有在現(xiàn)時代,社會生活的高度開放、社會的進步、社會節(jié)奏的變快,個人的完整性、獨立性和獨特性以及自主選擇和自我責任才越來越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第七章社會互動社會互動(定義):社會互動,也稱“社會交往活動”或“社會相互作用”,是指社會主體之間為了滿足各種需要而發(fā)生的、以信息傳播為基礎而形成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從而在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產生相互影響和相互依賴的社會行動的過程。通過社會互動或交往,自我得以形成,個體需要得以滿足,社會得以持續(xù)運行。關于社會互動,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第一,社會互動必須發(fā)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社會主體(包括個體和群體)之間。社會互動是一個關系性范疇,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能形成社會互動。從這個意義上說,離群索居的人不能形成具有社會意義的互動。第二,社會主體之間發(fā)生以信息交流為基礎的相互依賴性關系和行為是社會互動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信息交流,或者互動雙方不理解,互動就無法進行。兩個以上的社會主體在一起并不一定必然發(fā)生社會互動關系,只有他們互相傳遞信息,產生了相互影響的關系,社會互動才發(fā)生。第三,社會互動可以是面對面的交往,也可以借助媒介進行?,F(xiàn)代交通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使跨時空的信息傳播成為可能,大大拓展了社會互動的時空范圍和方式。人們可以通過信件、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等信息通信手段進行交流與互動。第四,社會互動與特定的社會情景密切相關,并形成特定的互動模式。互動依賴于互動雙方對交往情境的理解,在相同文化和社會情境中,一般都會有約定俗成的互動模式和規(guī)則。第五,社會互動不僅會影響互動關系,而且會對復雜的社會關系網(wǎng)絡和社會結構產生影響。(例如,班級中,同學常一起交流,一起旅游,班級和諧,會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盡管社會互動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社會網(wǎng)絡和社會結構中進行的,但是人們在互動的基礎上,又會形成復雜的社會關系,構成復雜的社會網(wǎng)絡。社會互動的維度:1,社會互動的向度。向度反映社會互動的方向,表明互動雙方關系的性質。(親近or排斥;平等or不平等;一致or沖突)感情上的親疏愛憎與地位上的尊卑是人機互動的兩個最基本向度。(情感向度遵循回報性,即愛引發(fā)愛,恨引發(fā)恨;地位向度上遵循互補性,即支配引發(fā)順從)2,社會互動的深度。深度反映社會互動的程度,表明互動雙方相互依賴的大小。我們可以從互動雙方利益關聯(lián)的大小、感情投入的大小、互動延續(xù)的時間長短和互動規(guī)范的復雜程度等幾方面來分析互動的深度。(與異性打招呼是淺層互動,戀愛那就是深度互動)3,社會互動的廣度。廣度反映社會互動的范圍,表明互動雙方交往領域的大小。(有些互動局限于特定領域,有明確的行為規(guī)范,如上課只是為了傳授、學習知識;有些互動涉及很多面,互動方式靈活,如朋友家人間的互動大多是全面的)4,社會互動的頻度。頻度反映一定時間內發(fā)生社會互動的多少。互動頻度的差別往往反映并影響人際關系的疏密與好壞。社會互動的類型:(一)二人互動、三人互動和多人互動。(三人互動中,第三者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中間人、仲裁人、從中漁利者、分裂和征服者)(二)人機互動和群體互動。(按社會互動的主體類型劃分)(三)熟悉情境互動、社交情境互動和工作情境互動。(四)情感性互動、工具性互動和混合型互動。(按互動中的人際關系及其性質劃分)(五)交換、合作、競爭、沖突、強制和順從與順應。(按照社會互動主體間利益、權力關系及其性質劃分)交換:是個人或群體旨在獲得報酬或回報而發(fā)生的社會互動行為,交換遵循互惠原則,有助于通過創(chuàng)造持續(xù)的相互間的義務來維持交換的平等。合作:是社會互動主體之間為達到各方都有某種益處的共同目標而相互配合的互動形式。合作性互動也是群體和社會形成和維持的基礎。(成功合作要具備條件:共同目標、達成目標的基本共識、行動相互配合、講信用)競爭:是不同于個體之間或群體之間爭奪一個共同目標的過程。競爭目標一般具有稀缺性,競爭過程具有排他性,競爭的目的主要在于獲得目標物,而不在于反對其他競爭者。沖突: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為某種目標或價值觀念而采取的斗爭、壓制、破壞甚至消滅對方等行為的社會互動方式和過程。沖突與競爭雖然都是人們?yōu)榱艘欢ǖ哪繕硕嗷ヅ懦饣蚍磳Γ啾容^而言,沖突各方之間往往是更直接的反對關系,形式上更激烈,往往會破壞規(guī)則甚至法律的限制,沖突可能源于價值觀念上的差距。強制:是指個人或群體將其意志強加于其他個人或社會群體的互動過程。強制的手段可以是物質(軍隊、武器)的或精神的(處分、社會壓力)。順從與順應:是與強制相對的社會互動過程。順從是互動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動的調整自己的行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順應的含義比順從更廣泛,除了包含順從的含義外,還指互動的雙方或各方都調整好自己的行為,以實現(xiàn)相互適應。順應包括和解和容忍。社會互動的過程:(一)貝爾斯的互動過程分析:(美國社會學家)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提出了一種小群體研究方法——互動過程分析。貝爾斯認為,小型群體的面對面互動包括12類互動范疇,涉及取向、評價、控制、決定、緊張和整合等六項功能性問題。貝爾斯吧社會互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定向階段,主要解決情境辨識問題。(一個聚會是聯(lián)歡派對還是工作會議)第二階段:評價階段,主要解決態(tài)度確定問題。(是否積極參與)第三階段:控制階段,主要解決行為選擇問題。(是去表演還是找?guī)讉€人聊天還是坐著)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這三個階段并不是直線發(fā)展的,有時可能會重復某一階段。其次,在互動的各階段中往往伴隨情緒因素,互動過程分析可能同時涉及工作任務領域和社會情緒領域。最后,在多人互動中,人們與誰互動,進行哪方面的互動都有較強的選擇性。貝爾斯的互動過程分析方法,常被用來探討諸如集體問題解決、角色發(fā)展、上下級交往等問題。(二)芝加哥學派的四階段說:美國芝加哥學派的帕克和伯吉斯對不同群體或不同文化之間互動過程的分析認為,本地社會群體與移民之間的互動過程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敵對或競爭,第二階段是沖突,第三階段是順應,第四階段是同化。主要解決城市問題,群體與群體間互動關系問題。網(wǎng)絡互動的特點及其影響:1,網(wǎng)絡互動的超時空性2,網(wǎng)絡互動的匿名性和符號性3,網(wǎng)絡互動的自由、自治性經典社會學家對社會互動的分析:(一)涂爾干(迪爾凱姆)的社會互動思想:社會學的奠基人涂爾干,其社會學的基本立場是強調社會的客觀性和強制性,反對把社會現(xiàn)象還原為個體的心理現(xiàn)象。(二)韋伯的社會互動思想:馬克思·韋伯的貢獻主要在宏觀社會學和歷史社會學等領域,但他也是最早強調研究社會互動的社會學家之一。韋伯認為,社會學的對象和目的是研究社會行動及其意義,并剖析其原因、過程和效用。韋伯提倡移情式理解的方法。(三)齊美爾的社會互動思想:齊美爾被認為是歐洲最早的互動論者之一。(微觀,人與人間互動)社會互動研究的主要理論視角:(一)符號互動論: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具代表性的社會互動理論,其研究取向是通過分析日常環(huán)境中人們相互作用的方式、機制和規(guī)律來研究人類群體生活。其創(chuàng)始人是社會心理學家米德。此外,詹姆斯、庫利、杜威等人也對此作出重要貢獻。布魯默和庫恩推動其發(fā)展。(微笑代表開心,表情符號)(二)擬劇論(戲劇論):是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從符號互動論中發(fā)展出來的分析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理論與方法。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xiàn)》(1956)等一系列著作中提出和完善了這一理論。擬劇論認為,社會生活就像是一出戲劇,我們出生進入日常生活舞臺后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和表演戲中的角色。在這種表演過程中,表演者通過印象管理(人分前臺和后臺,前臺是粉飾后的,后臺是混亂真實的)或印象整飾來管理別人對自己的印象,通過使用一些表演技巧來展示自己的形象,從而控制對方的行為。(三)人際互動理論:社會心理學對人際互動的研究。1.人際吸引(類似于貝爾斯的定向階段):人際吸引是社會互動的重要推動因素,個人性格等心理因素是影響人際吸引的主要因素之一。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有:①個人魅力(性格、外貌)②人與人的相似性(人以類聚,出現(xiàn)于友誼)③互補性(出現(xiàn)于戀愛、婚姻。)2.非語言溝通:有研究表明,在通常情況下,在互動中通過語言表達意義的,平均不到35%,65%的互動意義都是通過非語言方式(身體語言)表達的。3.刻板印象:我們關于事物或人們是什么樣子的假設及觀念,即刻板印象,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4.人際空間:在人際交往中,人們一般都會在自己周圍建起一種保護自己的“個人外泡”空間,對于關系親密的人,會打開這層外泡,但會小心不讓大多數(shù)人進入這一領域。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爾區(qū)分了人際互動中的四種人際距離,親密距離(0~45cm)指有親密關系的互動者之間的距離;私人距離(45cm~1.2m)是朋友、熟人和日常談話的距離;社會距離(1.2~3.6m)是一種非個人或正式的關系距離;公眾距離(3.6~)是更為正式的關系,如重要人物或演講者與一般公眾要保持的距離。(四)社會交換論:社會交換論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勞等。這一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行動者之間的資源交換關系,社會互動的實質是人們交換酬賞和懲罰的過程。社會角色的定義: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與行為方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構成了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社會角色的類型:(一)先賦角色與自致角色:從人們獲得角色的方式可以將社會角色區(qū)分為先賦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賦角色也稱歸屬角色,指建立在血緣、遺傳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礎上的社會角色,比如人的種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別等角色就屬于先賦角色。先賦角色是個人后天社會行為的基礎,無法隨意更改。自致角色也稱成就角色、自獲角色,指主要通過個人的活動與努力而獲得的社會角色。(二)規(guī)定性角色與開放性角色:從社會角色規(guī)范化的程度劃定。規(guī)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較嚴格和明確的角色,即對這種角色的權利與義務有明確規(guī)定(該做與不該做),如警察、法官、黨政干部等等,這類角色的行為受到較大限制。開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沒有嚴格、明確的社會角色,這類角色的承擔著可根據(jù)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社會對角色的期望而從事活動,如父母、夫妻、子女、朋友等。(三)功利性角色與表現(xiàn)性角色:根據(jù)角色所追求的目標劃定。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實際利益為目標的社會角色,如商人、企業(yè)家等從事生產性、經營性活動,在社會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實現(xiàn)效率目標。表現(xiàn)性角色是以表現(xiàn)社會制度與秩序、社會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等為目的的社會角色,如學者、藝術家、警察、黨政干部等,在社會中起到的主要是表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的作用。(四)自覺的角色和不自覺的角色:根據(jù)人們承擔社會角色時的心理狀態(tài)劃定。自覺角色指人們明確意識到了自己正擔負著一定的權利、義務、意識到了周圍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觀眾,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周圍的觀眾。不自覺角色指人們在承擔某一角色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充當這一角色,而只是按習慣性行為去做。角色失調與角色調適:(一)角色距離:角色期待與角色表現(xiàn)之間不相匹配的情況為角色距離。(二)角色沖突:一個人承擔的多種角色之間的矛盾一般稱之為角色沖突。另外,人們也往往把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對角色之間的矛盾稱為角色沖突(丈夫與妻子、領導與群眾)此外,還有一種角色沖突,是一個人承擔同一角色時存在的矛盾,一般稱之為角色緊張。(三)角色不清:指社會大眾或角色的扮演者對于某一角色的行為標準不清楚,不知道這一角色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和怎樣去做。社會急劇變遷常常是造成社會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四)角色中斷:角色中斷是在一個人前后相繼所承擔的兩種角色之間發(fā)生了矛盾的現(xiàn)象。其發(fā)生時由于人們在承擔前一種角色時并沒有為后一階段所要承擔角色做好準備,或前一種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為規(guī)范與后來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為直接沖突。隨著年齡變化而承擔不同的角色,如青少年—學生,成年—勞動者,老年—退休人員。第八章社會網(wǎng)絡與社會群體社會網(wǎng)絡與群體有著某種相似性,其成員之間都有一定的交往,共享某種程度的認同感和團結感,有某種共同目標和期望。但相對而言,群體成員的同質性更強,群體更具凝聚力,而社會網(wǎng)絡聯(lián)系則較局限與松散;個體所屬的群體往往是有限的,個體所屬的網(wǎng)絡則是多重的,如同學網(wǎng)絡、朋友網(wǎng)絡、親戚網(wǎng)絡等。按照網(wǎng)絡的結構模式,可以分為團體格局網(wǎng)絡與差序格局網(wǎng)絡: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認為,西方社會是團體格局的社會,有若干人組成的一個個的團體,就像一捆一捆扎在一起的柴,柴與柴之間有明確的界限。中國社會結構和西方不同,我們的社會結構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是差序格局的社會,其社會關系是以“己”為中心,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lián)系所構成的網(wǎng)絡,范圍的大小是根據(jù)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你怎么看:很多人辦事不遵守正常規(guī)則,而是要托關系、“走后門”,你怎么看?答:中國社會結構是差序結構,團體格局里人們爭的是權利,在差序格局里人們卻是攀關系、講交情。中國社會關系是以“己”為中心,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關系的增加,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lián)系所構成的網(wǎng)絡,范圍的大小是根據(jù)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所以中國的的社會結構決定了我們的交往方式。社會網(wǎng)絡的功能:(積極功能)1,社會資源獲取功能;2,組織管理輔助功能;3,日常生活聯(lián)系功能。(消極功能)1,社會網(wǎng)絡有局限性,限制人們獲得信息的其他機會與渠道,因為社會網(wǎng)絡排斥圈外人;2,從宏觀層面看,由于社會網(wǎng)絡嵌入于社會結構中,各類社會組織通過社會關系網(wǎng)尋求社會資源,若干社會網(wǎng)絡的強勢關系可能形成利益集團和聯(lián)盟,導致對社會資源的壟斷,從而擴大分裂,造成沖突,帶來社會整合問題。社會群體的定義:社會群體又稱社會團體,是指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一群個人的集合體。這個集合體的存在,不僅個人自己能夠意識到,而卻也被群體以外的人們所意識到。也就是說,群體成員有共同的認同以及某種團結一致的感覺,對群體中每個人的行為都有相同而確定的目標和期望。社會群體的共同特征:第一,有明確的成員關系。(軍隊,學校)第二,有持續(xù)的相互交往。第三,有一致的群體意識和規(guī)范。第四,有一定的分工協(xié)作。第五,有一致行動的能力。社會群體的類型:(一)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按群體成員之間關系的親密程度區(qū)分。所謂初級群體,又稱基本群體或首屬群體,是指其成員互相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為基礎結成親密關系的社會群體。典型的初級群體有家庭、鄰里、朋友和親屬等。所謂次級群體,又稱次屬群體,是指其成員為了某種特定的目標集合在一起通過明確的規(guī)章制度結成正規(guī)關系的社會群體。如軍營、學校、大工廠。隨著社會的現(xiàn)代化轉型,初級社會群體趨向衰落,初級關系淡化,次級群體越來越成為社會的主要群體形式。(二)正式群體與非正式群體:依據(jù)群體正規(guī)化程度及成員間的互動方式劃分。初級群體的基本特征:第一,成員有限。初級群體一般指2~30人的小群體。因為小群體利于人們間比較深入的交往,建立比較密切的感情聯(lián)系。人數(shù)過多,就必然發(fā)生次級關系。第二,成員間有直接的、經常的面對面互動。初級群體的形成于維持,還有賴于成員互動的經常性。短暫的接觸很難形成初級關系。第三,成員間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現(xiàn)了全部個性。第四,成員間的交往富于感情。第五,成員難以代替。第六,群體整合程度高。個別成員的偏離、背叛,會招致嚴厲的制裁。第七,群體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主要靠習慣、風俗、倫理道德、群體意識等非正式手段來控制維持。初級群體的功能:(一)初級群體的正功能:第一,承擔著社會化的任務。第二,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第三,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初級群體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二)初級群體的負功能:在特定條件下,初級群體由于其自身的封閉性和排他性而在社會生活中產生負面影響。第一,從微觀心理角度看,初級群體可能會壓抑個性的形成和個人積極性的發(fā)揮,限制個人的社會發(fā)展。第二,從宏觀結構角度看,正規(guī)組織中初級群體的存在,有可能干擾正式組織關系,破壞組織結構,妨礙組織效率的提高和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組織中的裙帶關系、幫派集團)思考題:1,什么是社會網(wǎng)絡?社會網(wǎng)絡有什么功能?答:①社會網(wǎng)絡是行動者在互動中形成的社會聯(lián)系。②社會資源獲取功能;組織管理輔助功能;日常生活聯(lián)系功能。2,什么是社會群體?社會群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答:①社會群體又稱社會團體,是指處于社會關系中的一群個人的集合體。這個集合體的存在,不僅個人自己能夠意識到,而卻也被群體以外的人們所意識到。也就是說,群體成員有共同的認同以及某種團結一致的感覺,對群體中每個人的行為都有相同而確定的目標和期望。②成員有限;成員間有直接的、經常的面對面互動;成員間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現(xiàn)了全部個性;成員間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員難以代替;群體整合程度高;群體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6,試分析現(xiàn)代社會初級群體衰落的原因及其影響。答:原因:第一,社會分化加劇,初級群體原有功能不斷發(fā)生轉移(兒童從小就在幼兒園、學校等次級群體里接受教育;生產勞動從農業(yè)、手工業(yè)生產轉到工廠機關,人們身份主要為次級群體成員)。第二,初級關系日趨松懈。(社會流動加速,大眾傳媒發(fā)展,人們交往日趨短暫性、間接性和功利性)。第三,一些初級群體已經名存實亡。(如“鄰居“)影響:積極方面。第一,初級群體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個人自由。第二,初級群體的衰落,有可能促進更大范圍的社會整合(因初級群體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和排他性,妨礙社會的充分一體化)。第三,初級群體的衰落與初級關系的淡化,標志著人們更多地依靠正是分工及規(guī)章制度等次級關系來處理問題,從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實現(xiàn)組織目標。消極方面。第一,初級群體的衰落削弱了社會支持網(wǎng)絡(社會保障不完善,農產青壯年轉向城市工作,導致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第二,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響力,增加了社會控制的難度(原本支配家庭、社區(qū)等群體正常運行的價值觀和規(guī)則受到工具理性的挑戰(zhàn)和沖擊)。第三,帶來人際關系的疏遠、冷漠,人們的情感等精神需要難以得到有效滿足,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第九章家庭、婚姻、性與社會性別家庭、婚姻、性與社會性別完全可以分別作為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但是三者實際上又是一種系統(tǒng)的、整體的存在。引申社會學關于初級群體的基本概念,可以把它視為人類“初級生活圈”婚姻家庭社會學:家庭:作為生活實體,其定義可以概括為“實體婚姻+子女+生活共同體”。美國社會學家默多克于1949年首先提出一套劃分家庭類型的概念,近年來被我國社會學界較多地運用。核心家庭,又稱夫婦家庭,指父母與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與一對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親屬)共同居住生活。聯(lián)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與多對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親屬)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卻不分家。主干家庭與聯(lián)合家庭又合稱擴展家庭。作為社會設置,家庭的定義強調的是:血緣+供養(yǎng)+繼承,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性別角色與社會性別:(一)從性別角色到社會性別:20世紀70年代之前,社會學界一般都認為性別角色是一種“先賦角色”,當時理論傾向是強調性別的生物屬性,強調個體對性別角色的遵從。那些脫離或違反了性別角色的行為,被看作“性別角色混淆”或“倒錯”,是一種不良狀態(tài)。后來,在女權主義思潮的推動下,性別角色概念被基本否定,被“社會性別”代之,且不斷前進。(二)性別概念的重構:性別劃分的層次為,染色體性別、第一性征(生殖系統(tǒng)和性系統(tǒng)的差異)、第二性征(體型體貌的差異)、第三性征(性格、氣質、舉止等差異)。還有人提出第四性征(性取向)、第五性征(思維方式)等。重構的基本理論取向:“性別”是社會結構一部分而且是社會所造成的,是多元的可變的。第一,社會性別不是從染色體性別開始依次決定后面的各個層次;第二,各個層次之間并不必然應該統(tǒng)一;第三,社會性別不是一個固定的范疇,而是可以而且容易變化的。(三)社會的性別定軌:女權主義。女性主義(20世紀90年代中國譯)主張,首先應該促進社會的整體發(fā)展,并且只有依靠社會進步,才能逐漸解決這個問題(“進化主義”流派)。另一種(“構建主義”流派)則認為,首先應該通過人們的自我努力來打破這個定軌,而且只有在這樣的努力之中,社會的整體才能發(fā)展。(四)社會性別理論在中國:基本是引進的,造成其傳播范圍主要局限在高層的女性中,且缺乏針對中國具體情況的研究和探究。對于中國社會學整體而言,首先需要承認和重視,然后需要在各種社會學研究中大力引進“女性視角”。第十章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是次級群體的表現(xiàn)形式,社會是由各種類型的社會組織構成的。社會組織的含義與構成要素:(一)社會組織的含義:一種是廣義的組織,即泛指一切人類共同活動的群體,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級群體;另一種是狹義的組織,即相對于初級群體的次級組織形式,也可以稱之為正式社會組織。(二)社會組織的特征:社會組織與初級社會群體是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前者會取代后者。與之相應,人類社會的群體生活也就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新型組織方式對人際交往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從結構上看,社會組織都有明確的活動目標,并由此與其他社會組織有著明顯的界線,組織內部運行依賴一套正式而穩(wěn)定的關系結構,用以協(xié)調組織的多樣化活動,實現(xiàn)組織的整合狀態(tài)?,F(xiàn)代組織活動與傳統(tǒng)人類活動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第一,現(xiàn)代組織非人格化特征。第二,現(xiàn)代組織的整體和理性與個體非合理性特征。第三,現(xiàn)代組織的道德與非道德的兩重性特征。(三)社會組織的構成要素:規(guī)范、地位、角色和權威。非正式群體的定義:非正式群體是指由一定數(shù)量的個人(通常規(guī)模比較?。┙涍^長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會群體。非正式群體內部有確定的結構,他們通常有自己的領導、一系列群體目標、一套用以規(guī)范群體成員行動的價值和規(guī)范,但其開始和延續(xù)初期并沒有自覺的目標或方向。從范圍上說,其實組織的中下級職員聯(lián)合體,且一般易于產生在組織規(guī)劃不夠嚴密的地方。第十一章社區(qū)社區(qū)就是一個小社會。社會學家常把它作為研究大社會的起點,實地調查也往往以社區(qū)為單位來進行。因此,社區(qū)研究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社區(qū)的定義:社區(qū)是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具有某種互動關系和共同文化維系力的人類群體及其活動區(qū)域。社區(qū)與社會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聯(lián)系:社區(qū)是社會的具體化,是一個特定的地域聚落。區(qū)別:第一,社區(qū)十分強調共同的亞文化和共同的社區(qū)意識等,社會并不強調“共同”第二,社會不注重地域的概念。第三,社區(qū)中的各種關系比社會的關系更緊密。第四,社區(qū)的功能與社會相比具有更為明確和專門化的特征。西方社區(qū)研究的理論:社區(qū)研究可追溯至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877年出版的《共同體與社會》一書中,他第一次對社區(qū)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描述。虛擬社區(qū)的特征:(1)交往具有超時空性。(2)人際互動具有匿名性和徹底的符號性。(3)人際關系較為松散,社區(qū)群體的流動較為頻繁。(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準則。第十二章社會制度社會制度的定義:社會制度(socialinstitution,也譯作社會設置)是指制約和影響人們社會行動選擇的規(guī)范系統(tǒng),是提供社會互動的互相影響框架和構成社會秩序的復雜規(guī)則體系。構成社會制度的基本要素:(1)價值觀與價值判斷;(2)行為規(guī)則與獎懲體系;(3)組織設置;(4)權力體系。在人類社會制度中,較常見的制度有習俗、道德、規(guī)章、紀律、法律以及社會經濟制度等形式。在這些社會制度系統(tǒng)中,行為規(guī)則和獎懲體系是其中核心構成。首先,習俗或風俗習慣是人類社會最初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思考題:1,什么是社會制度?制度是由哪些基本要素構成的?答:①社會制度是指制約和影響人們社會行動選擇的規(guī)范系統(tǒng),是提供社會互動的互相影響框架和構成社會秩序的復雜規(guī)則體系。②價值觀與價值判斷;行為規(guī)則與獎懲體系;組織設置;權力體系。2,制度規(guī)范有哪些功能?制度又是如何發(fā)揮其功能的?答:①第一,規(guī)范告訴人們應該與不應該做什么;第二,規(guī)范告訴人們哪些行為可以選擇與哪些行為不可以選擇;第三,規(guī)范告訴人們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或不選擇哪些行為;第四,規(guī)范通過對行動者行動權利的控制,來制約和控制行為的選擇范圍和選擇方式。②取決于內化機制與外部管制機制兩種機制。制度規(guī)則中所包含的價值如果能被人們所接納,并轉化為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那么行動者就會自覺地按照制度規(guī)定來進行選擇。這樣,制度就達到了規(guī)范、調節(jié)人們行為的目的。制度外部管制機制是通過實施和執(zhí)行制度的實踐,來對行動者的行為選擇進行外部干預,促使行動者按照制度規(guī)則行動的(如獎懲等執(zhí)法過程)。第十三章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會分層的定義:社會分層指的是依據(jù)一定具有社會意義的屬性,一個社會的成員被區(qū)分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級、層次的過程和現(xiàn)象。社會分層體現(xiàn)著社會不平等。社會地位的定義:社會地位,指的是社會關系空間中相對位置以及圍繞這一位置所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通俗來說,社會地位就是社會關系之網(wǎng)中的各個紐結。西方社會學的分層理論:(健康的社會制度,可以通過努力而跨層;層級間的流動困難)帕累托的精英循環(huán)論:意大利社會學家帕累托是開創(chuàng)西方社會學分層研究的另一位先驅,他以說明社會不平等現(xiàn)象的精英循環(huán)論在西方社會學界也深具代表性和影響力。該論認為,社會流動可以將穩(wěn)定性不平等變?yōu)闀簳r性不平等,從而構成社會穩(wěn)定的平衡機制??山梃b之處:第一,西方分層理論是維護資本主義社會正常運行為目的的,他們所指導的一些社會政策或措施卻是對社會運行起到某種協(xié)調作用(作為社會系統(tǒng),中西方總有著共同的結構特征以及共同的運行規(guī)律)。第二,西方分層理論的核心概念是社會不平等(西方分層理論縮小不平等差距、緩和社會矛盾的一些研究成果,值得我們借鑒。我國畢竟還存在著階級差別)。第三,西方分層理論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研究方法,用以把握各社會層次之間的差異、它們的動態(tài)發(fā)展趨勢以及社會分層結構對社會運行的影響,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社會分層的方法:社會學的分層一般采用三種方法,即主觀法、聲譽法、客觀法。社會流動的類型:(1)根據(jù)流動的方向,可把社會流動分為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社會階層內部流動和各階層之間的流動)。水平流動:指的是人們在同一個社會垂直分化階層內部的位置轉移。有時起因于社會職業(yè)的結構性變化(例如第一二產業(yè)轉向服務業(yè))。大規(guī)模的水平流動往往是由科學技術發(fā)展推動的。垂直流動:是指人們在一個分層結構層面中的不同階層之間的流動。(2)根據(jù)衡量流動的不同參照基點,可把社會流動分為一生中流動(同代流動)和代際流動(異代流動)。一生中流動:指個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變化,如士兵當上將軍。參照基點一般是自己的最初職業(yè)。代際流動:是通過同上一代人進行比較而確定的地位變化狀態(tài),例如子女和父母進行比較。代際流動的參考基點是父母在同一年齡時的職業(yè)或者其他地位。(3)根據(jù)流動原因,又可以將代際流動分為結構性流動和自由流動。結構性流動:指由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fā)展,原有的社會結構改變了,從而造成的人們社會地位的變化(科技發(fā)展使農業(yè)人口減少城市人口增加)。結構性流動是由外在原因推動的。自由流動:是由于個人原因所造成的地位變化,又叫非結構性流動。從此可了解到各層次之間是否開放及開放程度,人們的流動意向,以及人們在選擇、獲取社會地位方面有沒有平等的競爭機會。思考題:3,我國社會的現(xiàn)代化轉型對社會分層有哪些影響?答:第一,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勞動分工體系發(fā)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推動著原有職業(yè)結構的不斷改變。第二,新興職業(yè)要求自獲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賴于教育和訓練。類似的職業(yè)將獲得大體相同的報酬。社會經濟綜合地位(SES)構成社會分層的基本指標。第三,職業(yè)結構的改變,有可能催生出一個日益龐大的中間階層,使整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4865-2024物聯(lián)網(wǎng)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和傳感網(wǎng)技術的動產監(jiān)管集成平臺系統(tǒng)要求
- 物流車行駛規(guī)范演練
- 配電裝置最小安全凈距
- 氣道腫物鑒別與治療
- 智能銀行解決方案
- 第五章 萬有引力定律宇宙航行 2025年高考物理基礎專項復習
- 2.3.1物質的量 課件高一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公司七夕團建活動
- 初中中秋節(jié)教案
- 彩色世界教案反思
- 《駱駝祥子》名著導讀讀書分享PPT
- 校長競聘面試題庫及答案參考
- (新教材)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 留學生管理工作計劃
- 新能源汽車的電容儲能器與超級電容器
- 遺體防腐整容之遺體消毒之選擇使用消毒劑課件
- 傳統(tǒng)音樂與現(xiàn)代音樂的融合與共生
- 老人康復治療知識講座
- 金拐棍理財方案
- 檢驗科科室發(fā)展規(guī)劃
- 物流倉儲招商策劃制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