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1.gif)
![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2.gif)
![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3.gif)
![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4.gif)
![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30490f6b59653cc54f09a41f012875c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古代詩歌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如何評價古詩的思想內容1.了解背景。
欣賞詩歌必須知人論世,了解社會現(xiàn)實生活,詩人的生平、思想和性格等等,無不深深打上當時社會風氣的烙??;具體了解寫作某一首詩時的生活狀況、思想情緒和創(chuàng)作意圖;還要有必要的知識儲備,對詩中所涉及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典故能有大略的了解。2.透過詩歌題目了解作品的內容的范疇。讀題目,能大致推斷出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寫作用意。詩歌題目多種多樣,題目不同,內容的范疇也不同。如:(1)登臨之作多抒發(fā)今昔變遷的感慨;(2)懷古之作多借古喻今,抒發(fā)個人進退的思考;(3)敘事之作多借抒情;(4)詠物之作多托物言志;(5)送別之作多抒發(fā)“黯然消魂”、“曠達剛健”的情感。如何評價古詩的思想內容3.整體體味,挖掘主旨。(1)鑒賞詩歌,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必須具體地、逐句地閱讀全篇。分清寫什么、怎樣寫的,這樣去實現(xiàn)整體體味。體現(xiàn)的同時需要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但它是主旨的所在。挖掘主旨時。要充分利用標題、注釋和題干說明,從這些地方往往會得到提示。有些標題本身就具提示性。(2)注釋是鑒賞中最值得注意的內容,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給你的暗示。(3)評價主旨要會選用不同的術語。
如: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容豐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無窮)、含蓄蘊籍(委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意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等等,都是常用術語。3.整體體味,挖掘主旨。
4.把握基調,細評價值。
一首詩歌一個基調?;{是分析的基礎,分析是對整體體味(藝術感受)的深化和發(fā)展,是評價的基礎。只有基調把握準了,分析才能妥貼;只有分析妥貼了,才能對詩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內容作出比較公允的評價。一首詩的基調主要有這幾種:
壓抑、沉郁、歡快、雄闊、委婉、含蓄、空靈、直率、自然、風趣、平淡等。4.把握基調,細評價值。例1
孤桐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愚斫五弦琴。注釋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jù)《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1)前六句表現(xiàn)了桐樹怎樣的特點?生枝葉繁茂,雖孤獨卻樹干筆直高聳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來越強,越是暴曬越是茁壯。
(2)對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簡要評價。表達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虛心扎實,堅強不屈(年齡越大、環(huán)境越惡劣越頑強);甘愿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至今仍有積極意義。例1孤桐王安石例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解答后面的題目。日暮杜甫
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風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園。石來流暗壁,草露滴秋根。頭白燈明里,何須花燼繁。(1)這是作者在流寓夔州期間寫的一首詩。閱讀全詩,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詩中所描繪的意境及所抒發(fā)的感情。
意境(6個字內);
情感(6個字內):寂靜、清冷、凄清、潔凈等(意思對即可)
思鄉(xiāng)戀親或悲涼抑郁(意思對即可)例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解答后面的題目。寂靜、清冷、凄清、例3讀下面的詩歌,回答詩后問題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地名,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zhàn),怨氣候酷寒,怨景色單調。例3讀下面的詩歌,回答詩后問題一、離愁別緒五、詠物詩二、詠史懷古六、感時詠懷三、山水田園七、哲理感悟四、邊塞戰(zhàn)爭八、愛情閨怨按思想感情詩歌分為八類一、離愁別緒五、詠物詩按思想感情詩一、離愁別緒離愁是表達遠離家鄉(xiāng)時對家鄉(xiāng)的親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羈旅離愁)。
別緒是指分別時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達對友人的祝福與感激。或者抒寫勸勉、鼓勵、安慰之情。形式標志:標題中有“送”或“別”等字眼;基本主題: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陳心志的告白;別后情境的想象、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戀與不舍——低沉哀婉,傷感惆悵;
安慰與祝愿——曠達剛健,樂觀向上。一、離愁別緒
別董大二首
(唐)高適十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意:并非所有的離別都包含著憂傷與不舍,也有激昂奮進的。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這首詩感情色彩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因此不能僅憑一個“別”字就武斷的認為是表達“依依惜別之情。要認真品讀全詩。
月夜憶舍弟(唐)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及未休兵。(1)簡述這首詩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環(huán)境。(2)這首詩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1)答案要點:戰(zhàn)爭頻繁,社會動蕩,民不聊生。(“戍鼓”、“未休兵”、“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出長不達”)(2)答案要點:①懷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②憂國憂民,不滿現(xiàn)狀,渴望社會安定。一首詩歌的感情有時不是單一的,往往是復雜的,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片面地斷定,而是要通觀全詩,綜合分析再做出回答。
借評論古代的人和事來諷刺現(xiàn)實。
(二)詠史懷古
標題一般是古跡名、古地名,或直說“懷古”。①通過昔盛今衰,古今變化,來借古諷今或者感慨世事滄桑、物是人非。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②通過贊揚古人的英雄事跡,表達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心情。③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④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常用鑒賞術語:
對歷史盛衰無常的慨嘆憑古吊今、懷古傷今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借古諷今(諷當朝統(tǒng)制者昏庸:苛稅/大興土木/戰(zhàn)亂/荒淫無度/無能)借評論古代的人和事來諷刺現(xiàn)實。
(二)詠史懷古(三)山水田園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有的詩歌借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分析重點:景物特征主題:①歸隱田園,鐘情山水;②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③厭棄官場黑暗,抒發(fā)閑適情調,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鑒賞中常用到的術語:思想內容
—熱愛自然向往自由歸隱閑適淡泊悠然自得表現(xiàn)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動靜結合語言特點
—清新自然質樸自然清新洗練一般山水田園詩歌的意境、氣氛、風格常用詞語有:淡泊、淺淡、閑逸、深遠、沖和、清明、朗潤、清朗、幽深、幽靜、恬淡……(三)山水田園一般山水田園詩歌的意境、氣氛、風格常用詞語有:蘭溪棹歌曲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1)第一句從什么角度來觀察?第二句從什么角度來觀察?這兩句詩勾勒了怎樣的境界?第一句是仰視,第二句是俯視,表現(xiàn)了月色清朗、溪水清澈、山色朦朧的純美意境。蘭溪棹歌曲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1)第一句從什么四、邊塞戰(zhàn)爭大都是以描寫邊塞雄偉奇絕風光和戰(zhàn)爭為主題,或者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奮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或者表達一種建功立業(yè)的理想。或者揭露戰(zhàn)爭的殘酷性、非正義性,表達對和平的向往。往往和戰(zhàn)爭或貶謫聯(lián)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厭倦戰(zhàn)爭,渴望與妻兒團聚,渴望過安寧生活等內容;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親人的牽掛之情。請注意出現(xiàn)一下字眼常常是邊塞戰(zhàn)爭詩歌:金河、玉(門)關、青冢、輪臺、龜茲、黃河、黑山、樓蘭、羌笛、陰山、孤城、疆場、沙場、燕山、匈奴、無定河、塞下、狼煙、、瀚海、涼州、長城、受降城、單于、吐谷渾,羌笛、胡笳、李廣(飛將軍)、龍城、烽火…一般邊塞詩歌風格常用的詞是雄渾、恢弘、雄偉、浩瀚、雄偉、遼闊、壯美雄奇、蒼勁、高遠、悲壯、豪邁。四、邊塞戰(zhàn)爭
隴西行(唐)陳陶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1、“五千貂錦喪胡塵”什么手法?2、有人說詩的后兩句震撼人心,你認為呢?為什么?3、就這首詩的內容看,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什么?注:貂錦:漢代羽林軍穿錦衣貂裘。無定河:北方一條界河。1、借代的手法,用貂錦借代精銳部隊。2、“無定河邊骨”和“春閨夢里人”,一邊是現(xiàn)實,一邊是夢境;一邊是悲哀凄涼的枯骨,一邊是妻子夢境中年輕英俊的丈夫,虛實相對,榮枯迥異,造成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3、一個“可憐”,一個“猶是”,包含著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詩人對戰(zhàn)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和對殘酷戰(zhàn)爭的譴責。隴西行1、“五千貂錦喪胡塵”什么手法?注五、詠物詩
常與言志連在一起,描寫一個事物,通過對此物的贊揚或寄寓,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品質、理想。即寫物就是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抒發(fā)自己的志向與理想。
①以物象為題;②詠(題、贈、贊)+物象形似——實寫其形態(tài)、色澤特征,所處環(huán)境等[曲盡其妙]神似——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質。[不滯于物]內容特點:詠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質;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常用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比喻、擬人、對比、烘托分析角度:物與人的相同點(物我合一的結合點),重點把握①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五、詠物詩病牛(宋李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下面這首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內容。此是詠物言志詩,借牛寫人,以牛自況。表現(xiàn)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失落隱忍、委屈憤懣又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病牛(宋李綱)下面這首詩六、感時詠懷
對社會現(xiàn)實和個人際遇,表達個人抱負和感情。這類詩歌常用的寫作手法是借景抒情、即景抒情、即事抒情。
金陵驛(南宋)文天祥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卻別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注]這首詩是文天祥兵敗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經金陵(今江蘇南京),宿于驛站時所作。離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此處指代南宋王朝。本詩首聯(lián)通過哪些意象描繪了怎樣的現(xiàn)實?首聯(lián)通過“衰草”“離宮”“夕暉”“孤云”等意象描繪了一片慘淡的夕陽斜照著長滿衰草,孤云飄蕩的離宮景色,暗喻南宋王朝宗國覆滅,滿目瘡痍,一片凄涼,詩人無所依托的殘酷現(xiàn)實。六、感時詠懷金陵驛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煙云不盡頭,
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
目斷東西四百州。
[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1)簡析“望”在詩中的作用?!巴弊制鸬饺娋拔锩鑼懙慕y(tǒng)領作用。(2)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按蠼瓥|去水悠悠”抒發(fā)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時的悲痛心情,側重現(xiàn)實。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史流轉、英雄不在的感慨,側重懷古。一切景語皆情語湖州歌(其六)
[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七、哲理感悟
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fā)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觀書有感
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最后兩句說明了什么道理?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要不斷學習,吸取新知識,才能有進步。俗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七、哲理感悟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詩歌的最后一句說明了什么道理?我們?yōu)槭裁床荒艽_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對于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里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題西林壁蘇軾詩歌的最后一句說明了什么道理?八、愛情閨怨
這是以愛情、悼亡(抒發(fā)對過逝妻子的懷念之情)、閨怨(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男女間離別相思之情)為主題的詩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1、蘇軾夢中回憶了妻子什么片段?回憶了妻子對窗梳妝的片段。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懷念。八、愛情閨怨課外練習課外練習1、(2010年湖南瀏陽質檢)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塞下曲(其六)戎昱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駸駸。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鐵衣霜露重,戰(zhàn)馬歲年深。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注:駸駸qinqin:形容馬跑得快的樣子。盧龍塞:古地名。1、請概括首聯(lián)描寫的“塞下”環(huán)境的特點,并分析其作用。參考答案:自然環(huán)境惡劣;軍情緊急。作用:為全詩營造了肅殺的氛圍,渲染了邊塞緊張的戰(zhàn)爭氣氛,為邊將出場作鋪墊。2、這首詩刻畫了怎樣的邊將形象?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坍嬃艘粋€飽受相關戍邊、思鄉(xiāng)之苦的邊形象。頸聯(lián)表現(xiàn)了對戰(zhàn)爭給邊塞將士帶來的苦難的同情,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對從古至今連接不斷的戰(zhàn)爭的厭倦,全詩寄寓了詩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2010年湖南瀏陽質檢)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2、(2010年惠州質檢)閱讀下面的清詩,然后回答問題??桶l(fā)苕溪葉燮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歸舟趁疾流。忽訝船窗送吳語,故山月已掛船頭。注:苕溪是流經詩人家鄉(xiāng)吳興的一條河流。葉燮是清代詩論家。(1)詩歌首句“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現(xiàn)愁的?詩句運用比喻、頂真的手法,將客愁比成源源不斷的流水;又將客愁與流水相比,突出客愁之綿長。(2)詩歌下聯(lián)兩句表達了怎樣的心情?下聯(lián)兩句寫出了詩人船到家鄉(xiāng)那一瞬間的感受。通過兩個情景表現(xiàn)這種感受;先是突然聽到鄉(xiāng)音“吳語”,竟不敢相信已到家鄉(xiāng);接著抬頭望見“故山月”,內心充滿子歸鄉(xiāng)的喜悅之情。2、(2010年惠州質檢)閱讀下面的清詩,然后回答問題。3、(2010年皖南六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1、本詩作于元豐八年,時詩人于山東德州任職。黃幾復,詩人的朋友,時于廣東四會縣任職。2、《史記。司馬相如傳》:“家居徒四壁立?!睒O言家貧。3、《左傳》:“三折肱,知為良醫(yī)?!币鉃橐粋€人如果三次跌斷胳膊,就可以成為一個好醫(yī)生,因為他已積累了豐富的治療和護理經驗。一、著名詩人張耒曾評價頷聯(lián)為“真奇語”,如何理解張耒的評價?1、用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一杯酒與十年燈形成了短時間相聚之樂與長時間分享之苦的強烈對照。2不用一個動詞,兩句純用名詞和名詞性詞組組合畫面,形成意境,給讀者以豐富的想象空間。二、本詩最突出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請分析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用典,表達了作者對黃幾復的深切思念之情,對黃幾復空有治國救國的才干而不能得到重用的憐惜和不平。3、(2010年皖南六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后回答問題4、(2010年湖南長沙調研)閱讀下面的這首朗讀,回答問題。鐘陵禁煙寄從弟李中落絮飛花日又西,踏青無侶草萋萋。交親書斷竟不到,忍聽黃昏杜宇啼。注:禁煙,指寒食節(jié),這一天,家家禁止煙火,進行祭祖、踏青等活動。一、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對詩歌首句中的“落絮飛花”和“日又西”加以分析.落絮飛花,描繪了柳絮漫天飛舞、飄蕩不定的情景,寄托了作者遠離親人的飄零之感;“日又西”,寫日出日落,日復一日,時間漫長,突出了作者天天處在思念親人的情感煎熬之中。二、試分析詩歌結句是怎樣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杜宇即杜鵑,杜鵑的叫聲很像在說“不如歸去”,古人多用杜鵑啼鳴表示思鄉(xiāng)。黃昏時分,杜鵑哀啼,自然引發(fā)了刻舟求劍伯思歸之情;“忍聽”即不忍聽,表現(xiàn)了作者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愁苦。4、(2010年湖南長沙調研)閱讀下面的這首朗讀,回答問題。5(2010年河南鄭州調研)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三年謫居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思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一、頷聯(lián)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請簡要分析。通過對秋草、寒林、人去和日斜等景象的描寫,以及作者的獨尋空見,渲染出一種蕭條、凄愴的氛圍。二、這首詩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概括。表達了對賈誼的同情,對漢文帝的指責,對自身的慨嘆,對當今統(tǒng)治者的不滿。5(2010年河南鄭州調研)閱讀下面的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赴官壽安泛流汴張耒西來秋興日蕭條,昨夜新霜緝缊袍。開遍菊花殘蕊盡,落余寒水舊痕高。蕭蕭官樹皆黃葉,處處村旗有濁醪。老補一官西入洛,幸聞山水頗風騷。注:這首詩是詩人離京赴洛陽府就任壽安縣尉,途經汴河所作。2、官樹,官道兩旁的樹。3、風騷:代指詩意。一、從首尾兩聯(lián)來看,詩人赴官壽安途中懷著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首聯(lián)中秋興日蕭條語帶雙關,既秋景又言情懷。詩人撫念身世,縱目秋景,心中涌起了一種蕭條之感。尾聯(lián)說自己老補一官,卻要離開京城,心中并不滿意但幸聞壽安一地好山好水,心情稍得慰藉。二、詩歌中間兩聯(lián)的寫景對于抒情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詩歌的中間兩聯(lián)寫了詩人泛汴河所見之景。詩人覺得汴河兩岸的景色盡管有蕭條之感,但蕭條中那殘菊、黃葉、水痕、酒旗,卻雙似乎帶著詩意。作用在于把秋興蕭條的情懷,通過客觀景物加以外化,同時在物我交融中,作者雙感受到一種詩意,由實引向虛,由眼前引向未來,完成了向尾聯(lián)抒情的過渡。6、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閱讀下面的明代詩歌,完成文后各題。又寄升庵黃娥懶把音書寄日邊,別離經歲又經年。郎君自是無歸計,何處青山不杜鵑。注:升庵,討伐黃峨的丈夫楊慎,號升庵,他因直言進諫,被譴戍云南昌縣。在兩地分居期間,黃娥經常寫詩作詞,寄慰丈夫。2、自是,自然是,應該是。一、本詩題為又寄升庵,開頭卻是一個“懶”字,這樣寫是否矛盾?為什么?不矛盾。這個懶字刻畫了寄信人慵懶不爽的精神狀態(tài),反映了長期思夫望夫的痛楚,并奠定了全詩纏綿悱惻的基調。二、結合詩歌第三、四句,分析這首詩表達了女詩人怎樣的內心世界。詩的三、四句承上轉為輕松的口吻,表現(xiàn)出對丈夫無法回來的現(xiàn)實的理解,然而表面的豁達畢竟掩蓋不了內心的真情。末句又把感情轉移到對丈夫的思念上,并將這種深情推向了極致:聲聲杜鵑啼鳴,正暗示著女詩人對遠方親人的呼喚。7、閱讀下面的明代詩歌,完成文后各題。8、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臨江仙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榖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一、“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杭州浙江杭州拱墅區(qū)大關上塘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招聘編外聘用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不銹鋼絲清潔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鍍鎳快速填平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聚丙烯塑編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著色均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球形水箱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模擬型霍爾傳感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無刷同步發(fā)電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安全知識考試系統(tǒng)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固定式排球柱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消防安全一懂三會四能
- 建筑施工現(xiàn)場安全警示(案例)
- 起重吊裝工程安全監(jiān)理細則模版(3篇)
- 2025年中考數(shù)學一輪教材復習-第六章 圓 與圓有關的概念及性質
- 《VAVE價值工程》課件
- 四川政采評審專家入庫考試基礎題復習試題及答案(一)
- 分享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薪酬獎勵制度
- 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
- GB 4793-2024測量、控制和實驗室用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guī)范
- 廣電雙向網(wǎng)改造技術建議書
- 項目人員管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