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培訓講義課件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
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第一部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思想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培訓講義課件
第一部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思想
第一部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思想
講六個問題一、國學熱興盛原因二、國學論教育作用三、國學論教育對象四、國學論教育目的五、國學論教育內(nèi)容六、國學論教育原則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培訓講義課件國學熱為什么會興盛?(一)外國對中國國學刮目相看1.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崛起,動搖了馬克思·韋伯的權(quán)威論斷,使歐美對東方文化重新審視。2.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國際地位提高,獲得西方國家領(lǐng)導人對東方文化的高度評價。3.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思想,被西方人普遍接受認同,成為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理論基礎(chǔ)。4.孔子成為世界文化名人,海外已辦孔子學院156所,臺灣高考必考國學,大陸方興未艾國學熱為什么會興盛?(二)“十七大”報告高度重視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xiàn)實感受,也往往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薄爱斀駮r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薄爸腥A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jié)奮斗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yīng),與現(xiàn)代文明相協(xié)調(diào),保持民族性,體現(xiàn)時代性。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開發(fā)利用民族文化豐厚資源?!保ǘ笆叽蟆眻蟾娓叨戎匾暶褡鍌鹘y(tǒng)文化(三)國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同一性1.民主公有制孔子大同理想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保ā抖Y記·禮運》)康有為《禮運注》說:“無貴賤之分,無貧富之等,無人神之殊,無男女之別”“人人皆公,人人皆平?!薄@不是民主公有制之源?(三)國學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同一性2.義利并重觀《孟子·告子》提倡“舍生取義”,《墨子·兼愛》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南宋葉適、陳亮主張“以利和義”即“謀利而不自私其利,計功而不自居其功”(《習學記言》)——這不就是當今“義利并重”的價值觀嗎?2.義利并重觀3.大公無私、先人后己《尚書·大禹謨》贊揚禹“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孔子主張“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賈誼提出“國而忘家”“公而忘私”(《漢書·賈誼傳》);范仲淹標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黃宗羲崇尚“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原君》)——這不就是當今倡導的“大公無私,先人后己”之美德嗎?3.大公無私、先人后己4.仁愛、助人為樂《禮記·禮運》:“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多音字,此處念:guān,同“鰥”。無妻的老人。也泛指無妻的人。)、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陳子昂《感遇》:“圣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杜甫呼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于謙高唱“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勞出山林”(《詠煤炭》);——這不就是人道博愛、助人為樂之義嗎?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培訓講義課件5.敬業(yè)誠實守信《學記》首標“敬業(yè)樂群”,《論語》強調(diào)“言而有信”,司馬遷《史記·俠客列傳》贊揚“一諾千金”,諸葛亮《出師表》崇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不就是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嗎?5.敬業(yè)誠實守信6.愛國主義精神屈原《離騷》中“恐皇輿之敗績”“雖九死其猶未悔”;曹植《白馬篇》:“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李白《塞下曲》:“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岳飛《滿江紅》:“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陸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秋瑾“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這不就是赤膽忠心、愛國主義的傳統(tǒng)嗎?6.愛國主義精神7.以民為本思想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孟子·離婁下》);孔子對魯哀公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管子·治國篇》:“治國之道,富民為先”;《孟子·盡心》:“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賈誼《新書·大政》:“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李廣“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近食”;杜甫“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柳宗元以“急生民之困,利安元元為務(wù)”(《寄許京兆孟容書》);——這不就是“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wù)”之導源嗎?7.以民為本思想8.民主政治思想《國語·召公諫弭謗》:“是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gǔ,形聲,從目,鼓聲。本義:瞎眼.雖瞎但有眼珠.)獻曲,史獻書,師箴,瞍(sǒu,眼睛瞎沒有眼珠.)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察,古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薄睹娦颉贰吧弦燥L化下,下一風刺上,”;——這不正是中國民主政治的導源嗎?8.民主政治思想9.廉潔奉公艱苦奮斗《論語·里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取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薄抖Y記·曲禮》:“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包拯《乞不用贓吏書》:“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睔W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不就是今天所倡導的廉潔奉公;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嗎?9.廉潔奉公艱苦奮斗10.和諧互助《論語》:“禮之用,和為貴”;又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滕文公上》:“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薄@不就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理論源頭嗎?10.和諧互助二、國學論教育作用1.治國:教育比政令刑法更為重要和有效《論語·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庇眯姓钜龑?,用刑法整頓,老百姓只會暫時避免犯罪,卻沒有羞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用禮教整頓,老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睹献印けM心》:“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倍?、國學論教育作用2.經(jīng)濟是教育的基礎(chǔ):先富后教化育天下《論語·子路》:“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已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唬骸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薄豆茏印ぶ螄罚骸胺仓螄?,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薄豆茏印つ撩瘛罚骸皞}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笆枪拭骶泼裰a(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經(jīng)濟是教育的基礎(chǔ):先富后教化育天下3.施教是治國首務(wù),育才是長遠之計《禮記·學記》:“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薄豆茏印?quán)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薄睹献印けM心上》: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3.施教是治國首務(wù),育才是長遠之計三、國學論教育對象《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惫省缎l(wèi)靈公》:“子曰:有教無類?!薄赌印に尽罚骸叭居谏n則蒼,染于黃則黃?!薄盾髯印駥W》:“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笨鬃诱J為人的天賦稟性相近,生來大體平等。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天賦平等的人性論。也是他推動平民教育,實行有教無類的理論根據(jù)。三、國學論教育對象孔孟都認為天賦人性本善,人人生來就有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是非心,孟子稱為“四端”,只要擴充這四端,人人皆可成為堯舜。這就是人性、教育的平等論。但因后天性的環(huán)境習染的影響,社會物欲的誘惑,便使人喪失掉某些良知善性,正如墨子、荀子的比喻。因此就要通過教育、修身致良知,使之返回到善道上來。荀子雖然主張“性惡”論,但同樣主張后天性的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酌隙颊J為天賦人性本善,人人生來就有惻隱心,羞惡心,辭讓心,
四、國學論教育目的孔子教育目的是為天下培養(yǎng)君子賢人《論語·子張》子夏說:“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薄断冗M》:“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贝呵飼r期,宗法繼承制產(chǎn)生不學而仕,仕而無學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鬃又鲝垺皩W而優(yōu)則仕”,反對任人唯親?!睹献印るx婁上》:“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卑呀逃托摭R治平聯(lián)系起來。四、國學論教育目的《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為本?!薄洞髮W》這段話主要意義在于:(1)強調(diào)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2)在修身面前人人平等而不分階級,是天賦人性人人平等。(3)修身的途徑必須循序漸進,即“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抖Y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五、國學論教育內(nèi)容《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薄短┎罚骸芭d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季氏》:“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薄妒龆罚骸白硬徽Z怪、力、亂、神?!睗h代總結(jié)為“五德”“五?!保何?、國學論教育內(nèi)容(一)“五德”: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溫:邢昺注疏:“敦柔滋潤謂之溫?!睖睾痛?,不急躁、不生硬粗暴。良:邢疏:“行不犯物謂之良?!鄙屏?,不邪惡,不傷害他人和他物。恭:邢疏:“和從不逆謂之恭?!惫Ь?、莊重,不傲慢輕狂。儉:邢疏:“去奢從約謂之儉?!惫?jié)儉、樸素,不奢侈浪費。讓:邢疏:“先人后己謂之讓?!敝t虛禮讓,不蠻橫自私。(一)“五德”: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二)“五?!保杭慈?、義、禮、智、信。(是西漢董仲舒總結(jié)孔孟儒學的五種道德)仁:《論語·學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的根本?!墩撜Z·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薄耙阉挥?,勿施于人?!辈凼侨实暮诵?。《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薄睹献?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n愈《原道》:“博愛之謂仁?!薄额仠Y》:“克己復禮為仁?!保ǘ拔宄!保杭慈?、義、禮、智、信。(是西漢董仲舒總結(jié)孔孟義:
《禮記.禮運》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焙戏Q“十義”?!吨杏埂氛f:“義者,宜也?!辟Z誼《道德論》:“義,理也?!表n愈《原道》說:“行而宜之之謂義?!薄对?大雅.文王》《傳》云:“義,善?!薄秶Z.晉語》注:“惡惡為義?!眳拹盒皭壕徒小傲x”。《孟子.公孫丑上》:“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薄抖Y記.經(jīng)解》說:“除去天地之害曰義”;《易.系辭》說:“禁民為非曰義?!倍偈妗度柿x法》中“仁者愛人,不在愛我”;“義在正我,不在正人”?!夺屆?釋典藝》云:“義,正也。”義:《禮記.禮運》說:“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恭;禮:制度、儀式、禮節(jié)的總稱。儒家經(jīng)典有“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吨芏Y》:是周朝的職官制度?!秲x禮》是戰(zhàn)國以前的各種禮節(jié)儀式,分為冠昏、喪祭、朝聘、鄉(xiāng)射四類禮儀,宋王應(yīng)麟又分為吉、兇、賓、嘉四禮?!抖Y記》是解釋、說明《儀禮》的論集,分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五類,故稱為“五禮”。吉禮是祭祀的典禮;兇禮是指喪葬和對天災(zāi)人禍的哀吊等禮制;軍禮主要指戰(zhàn)爭中包括校閱、出師、乞師、致師、獻捷、獻俘、筑城、演習等活動的禮制;賓禮指諸侯對天子的朝覲或各諸侯間的聘問、會盟等;嘉禮包括冠禮、婚禮、投壺禮、射禮、鄉(xiāng)飲酒禮、立儲禮等。禮:制度、儀式、禮節(jié)的總稱。儒家經(jīng)典有“三禮”:《周禮》《儀智:《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睂幬渥有諏幟?,是衛(wèi)國大夫。他能審時度勢,在國家政治清明時,就表現(xiàn)出聰明;在國家政治昏暗時,就裝傻??鬃右回炛鲝垺疤煜掠械绖t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審時度勢,進退得宜謂之智?!墩撜Z.雍也》:“樊遲問知。子曰:‘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賈子.大政》:“敬士愛民是謂智”。導民以義、不迷信鬼神謂之智。智:《論語.公冶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論語.顏淵》:樊遲“問知。子曰:‘知人?!t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狈t問什么是智,孔子說:“善于了解別人?!狈t還不理解??鬃诱f:“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不正直的人之上,能夠使不正直的人正直?!薄睹献?公孫丑上》亦云:“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敝松迫?,明辨是非謂之智?!抖Y記.中庸》: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敝腔蹃碜詫W、問、思、辯、行?!墩撜Z.顏淵》:樊遲“問知。子曰:‘知人?!t未達。子曰:信:《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把辦事是否盡心、交友是否真誠,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這三件事,作為每天自我反省的問題?!蹲勇贰罚骸把员匦?,行必果”;《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比喻人若不講信用,就好比大小車沒有關(guān)鍵,無法套住牲口,車如何能行走呢?《史記.游俠列傳》贊揚游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保ā妒酚?季布欒布列傳》)就是誠實不欺,言必信,行必果。信:《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六、國學論教育原則立志樂道:《論語·述而》:“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志向在真理,根據(jù)在道德,依靠于仁學,游玩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之中?!独锶省罚骸俺劦?,夕死可矣?!薄缎l(wèi)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薄队阂病焚濐伝亍耙缓勈?,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孟子·滕文公下》主張立“仁義”之志:“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绷?、國學論教育原則意志鍛煉:《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缎l(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仁,有殺身以成仁?!薄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肮侍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币庵惧憻挘骸墩撜Z·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自省自克:《論語·衛(wèi)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也?!薄独锶省罚骸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薄额仠Y》:“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薄睹献印るx婁》:“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薄安辉箘偌赫?,反求諸己而已矣?!弊允∽钥耍骸墩撜Z·衛(wèi)靈公》:“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也?!敝薪y(tǒng)一、言行一致:《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學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狈磳Α扒裳粤钌焙汀把赃^其行”?!豆遍L》:“聽其言而觀其行?!薄吨熳诱Z類》“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蓖跏厝省秱髁曚洝罚骸爸切兄?,行是知之成?!惫沤穸贾匾暯逃龖?yīng)當理論聯(lián)系實踐?!白x萬卷書,走萬里路?!倍贾匾曆孕幸恢?。知行統(tǒng)一、言行一致:《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改過遷善:《論語·學而》:“君子……過則勿憚改?!薄缎l(wèi)靈公》:“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薄睹献印るx婁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奔词姑婷渤舐娜?,如果他戒齋沐浴,也可以祭祀上帝。勤學問思:《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薄蹲訌垺罚骸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薄抖Y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薄盾髯印駥W》:“吾嘗終日而思也,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改過遷善:《論語·學而》:“君子……過則勿憚改?!薄缎l(wèi)靈公》后生可畏:《論語·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荀子·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表n愈《師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崩钌屉[《韓冬郎》:“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睂O中山《建國方略·知行總論》:“夫人類之進化,當然踵事增華,變本加厲而后來居上也?!?/p>
后生可畏:《論語·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
孔子、荀子的人才進化論思想,韓愈《師說》的觀點,對于打破論資排輩,善于向?qū)W生學習,重視教學相長,都富有深刻的啟發(fā)意義。孔子、荀子的人才進化論思想,韓愈《師說》的觀點,對于打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培訓講義課件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培訓講義課件《學記》中“長善救失”這一教學原則,揭示了學習中長短得失的辯證關(guān)系,是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的新發(fā)展和補充?!秾W記》的“長善救失”教學思想要求教師,在因材施教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他們揚長補短,因勢利導,利用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其消極因素,盡量將學生的缺點轉(zhuǎn)化為優(yōu)點?!秾W記》中“長善救失”這一教學原則,揭示了學習中長短得失的辯1、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9月-239月-23Friday,Septemb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子商務(wù)在農(nóng)村市場的潛力挖掘
- 專利實施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電子商務(wù)物流配送模式的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
- 手表回收協(xié)議合同范本
- 舞館合同范本
- 科技產(chǎn)品展會的精確客戶定位技巧
- 知識產(chǎn)權(quán)保護的法網(wǎng)-打擊侵權(quán)行動
- 電商行業(yè)人才培訓體系構(gòu)建與實踐
- 玩具購銷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蒙砂粉玻璃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地區(qū)智能電網(wǎng)調(diào)度技術(shù)支持系統(tǒng)應(yīng)用功能規(guī)范》
- 框架借款協(xié)議書(2篇)
- 鐵路安全應(yīng)急預案
- 物業(yè)防恐防暴演練課件
- 古詩詞誦讀《李憑箜篌引》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設(shè)施檢測服務(wù)規(guī)范
- 銷售人員崗位職責培訓
-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實施方案
- 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檢測試卷(1-4單元)
- 2024年遼寧省鞍山岫巖滿族自治縣事業(yè)單位招聘(150人)歷年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DBJ46-070-2024 海南省民用建筑外門窗工程技術(shù)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