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腹診與經(jīng)方臨床_第1頁
中醫(yī)腹診與經(jīng)方臨床_第2頁
中醫(yī)腹診與經(jīng)方臨床_第3頁
中醫(yī)腹診與經(jīng)方臨床_第4頁
中醫(yī)腹診與經(jīng)方臨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腹診與經(jīng)方臨床李光榮第1頁腹診概述中醫(yī)腹診起源于《內經(jīng)》、《難經(jīng)》,在《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腹診內容有顯著發(fā)展,并且與辨證論治相聯(lián)系,從而成為中醫(yī)臨床診斷學一種主要組成部分。這些腹診內容傳入日本之后,有了深入發(fā)展。在日本有不少腹診專著,并在日本漢方醫(yī)中廣泛應用。而在我國古代未見腹診專著,近年才有較少腹診著作。整頓、研究中醫(yī)腹診,要從《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入手。第2頁(一)仲景腹診部位●仲景腹診部位名稱,有些與目前體表定位相同。如腹、小腹、少腹等,也有不少部位名稱與目前體表定位不完全相同。第3頁1、胸;胸在古代有二個含義胸與腹相對而言。體腔上部,膈肌之上為胸,體腔下部,膈肌之下為腹,與今義相同二,胸與背相對而言,前胸后背,胸指人體前面,包括胸與腹在內,均可統(tǒng)稱為胸。如《傷寒論》中“結胸”,證情包括胸與腹。第4頁如137條“太陽病,重發(fā)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最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138條,“小結胸證,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證情主要在腹部。厚樸大黃湯證支飲胸滿,也包括腹?jié)M在內。如將仲景書中胸,理解為只限于膈肌之上,也許造成誤解第5頁第6頁第7頁第8頁第9頁第10頁第11頁第12頁第13頁第14頁第15頁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第20頁第21頁第22頁第23頁第24頁第25頁第26頁第27頁第28頁第29頁第30頁第31頁第32頁第33頁第34頁第35頁第36頁第37頁第38頁第39頁第40頁第41頁第42頁第43頁第44頁第45頁第46頁第47頁第48頁第49頁第50頁第51頁第52頁第53頁第54頁第55頁第56頁第57頁第58頁第59頁第60頁第61頁第62頁第63頁第64頁第65頁第66頁第67頁第68頁第69頁第70頁第71頁第72頁第73頁第74頁第75頁第76頁第77頁第78頁第79頁第80頁第81頁第82頁第83頁第84頁第85頁第86頁第87頁第88頁第89頁第90頁第91頁第92頁第93頁第94頁第95頁第96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